九卷。唐何粲撰,明黄谏音释。《亢仓子注》,又称《洞灵真经注》。此书旧本题何粲撰,不著时代。据唐柳宗元《读亢仓子》称“刘向、班固录书无《亢仓子》,而今之为术者,乃始为之传注,以教于世。”说明唐代已有注《亢仓子》之书者。但柳宗元未题注者姓名,不知是否与此本相涉。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亢仓子》二卷,题何璨注。《四库提要》据此二说,认为何璨当在宋以前,并疑柳宗元所读即此书,所以称唐人何粲。因《四库
玄学五术
明代评注老子的著作。三卷。明焦竑著。焦竑(1540—1620),字漪园。死后谥文端。江苏南京人,原籍山东日照县。二十三岁师耿定向,开始研习王学。二十五岁中乡试举人。二十七岁主教正书院。三十三岁与李贽交好。四十七岁问学于罗汝芳,以后逐渐偏离耿定向的正统说教。五十岁进士,官翰林院修撰,五十八岁被劾。《老子翼》是焦竑的精心用力之作,辑录韩非以下解《老子》者六十四家,附以自己的评注。仿李鼎祚《周易集解》
玄学五术
哲学著作。清魏源撰。自序成书于嘉庆二 十五年 (1820)。合《老子》通行本81章为68章,除夹句 校字外,分章引述前人注释,最后诠以己意。《序》 中认 为《老子》之本义是“黄老之学” 而非 “老庄之学”,其 “言以身治身、以家国天下治家国天下,则其辄言天下无 为者,非枯坐拱手而化行若驰也。” 还指出: “后世之述 《老子》者,如韩非有《喻老》、《解老》,则是以刑名为道 德,王雱、吕惠卿诸家皆以
玄学五术
三国魏王弼著。关于本书的版本流传及考证情况,王维诚说:“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载《老子》王弼注二卷。叙录谓弼又作《老子指略》一卷。今王弼《老子注》现存,其《老子指略》则亡。查《旧唐书·经籍志》载《老子指例略》二卷,不著撰人。然《唐书·艺文志》则载王弼《老子指例略》二卷。可知旧志《老子指例略》二卷当即王弼所撰。此后则《宋史·艺文志》载《道德略归》一卷。宋濂《子略》载王弼《老子指例略》二卷。郑樵《
玄学五术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言常道不可道,常名不可名也。常道常名谓道也。二十五章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是也。道在天地之先,而万古不变,故曰常也。既有天地之后,万变不穷,其道可道,其名可名,然变而非常矣。】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河上公注云:无名者谓道,有名谓天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无欲,谓禁遏其欲也。常禁遏其欲,以观道妙,然万物
玄学五术
清张尔岐撰。古来学者对《老子》评品褒贬各随己意,或尊之以为“真经”,或黜之以为邪说。为其作注者,或穿凿附会,或别生枝节,皆失老子明道德之本意。使《老子》一书,如同清水渍蔗而甜,加醋而酸,更使后人心中的老子非东周之老子。张尔岐在《老子说略序》中,表示对此非常厌恶。但他认为诸家之注也不无可取之处,所以他在作注时“录而存之”,对自己所撰题为《说略》。《老子说略》一书,分《老子》为上下二篇而不分章。注文
玄学五术
此书原名《金华直指女功正法》,题为青霞灵阳道人撰述。俾传于世,为女修专书之一。盖世有出家及好道之妇女,将得此而参验其清修也。惟因历时最久,被一般盲修瞎炼之徒,多所窜乱,如总说一篇,虽有千二百字之多,皆杂辏成章,腐词滥调,故不重录。又有道教、儒教、释教、邪教四篇,既无关女丹之事,且所论三教大旨与其历史,颇多挂漏,而邪教一篇文字尤不雅训,故皆删去。从第一起,至第六节,皆言女丹功法,虽是勉强造作,非法
玄学五术
一卷。道教经书。元李道纯著。由两篇注解构成。一为《注读周易参同契》。《读周易参同契》为张伯端《悟真篇》中的内容,李道纯注解旨在说明易道广大悉备,以之学佛则佛,以之学仙则仙,以之修齐治平则修齐治平,故魏伯阳托象于丹道《参同契》。又以金丹为人的本来真性,五行即精神魂魄意。二为《太极图解》,即解释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其解“无极而太极”说:非谓太极之先又有无极,而是指太极本无极,即释氏所谓历劫之先明妙
玄学五术
一卷。元莹蟾子李道纯撰,混然子校正。道教经书。内容由四部分构成:一、《儒曰太极·火符直指》。以《易经》中“潜龙勿用”等为四言十五颂,使合三五之数,并加以注解,以易理讲内丹。又称:释曰玄珠,儒曰太极,道曰金丹,名三体一。二、《金丹了然图》。图已佚,有五言绝句九首,讲内丹下手、安炉、采药、行功、持盈、温养、调神、脱胎、了当功夫。三、《释曰圆觉·心经直指》。解释佛教《心经》,认为其从头至尾不出一个“空
玄学五术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者,无状之状也。人欲状之则过矣。故无名者,天地之始也,自然者至矣,极矣。盖未始有夫物也,俄而有物矣。有物则可命也,虽然,有物则可命之以有,未可命以众有也。故有名则为万物之母也。
玄学五术
启真集,原题金峰山通玄子刘志渊撰,此人乃超然子王吉昌门徒,约为金元时人。原书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此书言内丹道法,上卷为诗,中卷为词,下卷为论文。书中征引张伯端、白玉蟾、马丹阳、丘长春之语,兼融全真道及南宗丹法,而近于全真道马丹阳。其说以识心见性为修炼首务,认为「不识此心,见此性者。是谓盲修瞎炼」。修持之要,唯在于正念实相,对景无心,解缚释累,惩忿窒欲,使心息相依,忘形养气、忘气养
玄学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