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国故概论

二四 江易园《古今音异读表序》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宣统三年,学部谋国语统一,设国语调查会。江谦议宜分两部,招集闳达,从事研究编辑之务:其一统一国语,其一调查方音。统一国语,则主京音,所以通今。调查方音,以古音之散见于方言也,所以通古。癖古之士,有议并为一事者,曰:“孰若标准古音以易时习。”下走伟夫斯议。是昆山顾氏之所欲复焉而未之能也。虽然,硕学之士,以是为闻古之译焉可矣,若以易今一般之社会而复之古,则其不适于时之故,下走犹能言之。古音钝而重,今音清以利。古音简而偏,今音繁而全。古音北之祖也,今音南之原也。汉魏以前,北音之时代也,南不列于雅。东晋以来,南音之时代也,北亦稍焉。本朝经师及晚近时哲,于古今音多有考证。今为分别列表,挈其要领,庶夫大夫君子,口焉而明之,一览而知其大较,若为今音,若为古读,今变今音尽为古读,为便不便?自东晋以后,古者扬州之域,更迭为帝都,其音轻扬。主盟文学之坛者,又大都南士。齐梁之际,昌言声韵,文物鬯遂,势力日加。隋唐以还,从龙之士北征,南音北渐。历代帝者往往移徙南方豪族充斥京畿,由是轻扬之音,习为普通之语。北方族氏,迭遭胡乱,又复南迁。于是古来刚劲钝重之音,浸以潜弱。今虽山林偏僻之地,交通困绝,尚能保存文献之遗,然已降为土音,不复熟于当世学士大夫之口。今如江西、抚州者,读《论语》“知之为知之”而为“的的为的的”,则闻者犹然陋之,畴孰知其存古矣!夫其积重而欲返之也诚难,必欲返之,则将使有重唇音,无轻唇音;有舌头音,无舌上音及半舌半齿音;有邦滂并明音,无非敷奉微音;有端透定泥音,无知彻澄娘音;有泥音,无日音;有见音,无匣音。弃清而就钝,舍全而抱偏,行之国中而不能便也。后生学子以是重唇钝舌,习欧美之译,其困难又加强!惟夫高才学者究专门之业,必于古有事焉,则是诚金科玉律哉!徒示以古之云云也,虽证曏确凿,学者犹或瞠目结舌,莫释于疑。则必北究燕秦,南穷闽粤,旁搜朝鲜、日本,标注音符,之一简,知夫某与经通,某与传合,某与笺注音疏相明。经传聱牙,则为奥僻;口舌惯习,则为易知。斯业之成,古义益显。抑悬念夫百年以往,语言统一,国习一音,而古训方言,赖斯不坠,岂非空前之盛业,垂后之鸿篇?调查国语之大夫君子,傥有事乎?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