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天工开物译注

9.冶 铸 第 九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9-1 宋子曰,首山之采,肇自轩辕〔1〕,源流远矣哉。九牧贡金,用襄禹鼎〔2〕。从此火金功用日异而月新矣。夫金之生也,以土为母。及其成形而效用于世也,母模子肖,亦犹是焉。精粗巨细之间,但见钝者司舂,利者司垦,薄其身以媒合水火而百姓繁。虚其腹以振荡空灵而八音〔3〕起,愿者肖仙梵之身,而尘凡有至象。巧者夺上清之魄,而海寓遍流泉。即屈指唱筹,岂能悉数,要之人力不至于此。

【注释】

〔1〕《史记·孝武本纪》:“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轩辕:黄帝号轩辕氏(约前2998—前2598),传说上古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首山:今河南襄城县境内。

〔2〕《左传·宣公三年》(前696):“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万物而为之备。”讲夏代(前2070—前1600)禹统治九州,令各州贡金属以铸九鼎。九州:冀、豫、雍、扬、兖、徐、梁、青及荆州。

〔3〕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八类乐器。亦泛指乐器总称或音乐。

【译文】

宋子说,从黄帝时代便开始在首山采铜铸鼎,其源流已很久远了。夏禹时,九州的地方官进贡金属,以帮助禹王铸成大鼎。从那以后,借火力来冶铸金属的工艺便日新而月异地发展起来。金属产生于土,以土为母。当金属铸成器物而效用于世时,其形状与土制的模型相像,还是以土为母。铸件有精粗、大小的不同。但见钝的碓头用来舂捣,利的犁铧用以垦土;薄的铁锅可盛水、受火,而百姓广泛运用它们。中空的大钟用以振荡空气而生八音,信徒们仿拟仙佛之身在凡世间铸出极好的佛像。精巧的铜镜镜面光滑无比,可夺日月之辉,而金属铸币则通行于四海之内。诸如此类,屈指头、唱筹码怎能说尽?总之,人力能做到的还不止这些。

9-2 鼎

9-2-1 凡铸鼎唐虞〔1〕以前不可考。唯禹铸九鼎,则因九州贡赋壤则已成,入贡方物岁例已定〔2〕,疏浚河道已通,《禹贡》业已成书〔3〕。恐后世人君增赋重敛,后代侯国冒贡奇淫,后日治水之人不由其道,故铸之于鼎。不如书籍之易去,使有所遵守、不可移易,此九鼎所为铸也。

【注释】

〔1〕唐虞:即尧、舜,尧或陶唐氏(约前2357—前2256),舜或有虞氏(约前2255—前2206),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领袖。

〔2〕《书经·禹贡》:“禹别九州,随山濬川,任土作贡。”

〔3〕记述九州贡法的《禹贡》,本成书于战国,去夏禹甚远,但作者认为是禹时所成书。

【译文】

铸鼎的事,尧、舜以前已不可考。至于夏禹铸九鼎,则因九州纳土地赋税法则已经制订,各地每年进贡方物条例已定,河道已经疏浚畅通,禹制订的九州贡法《禹贡》业已成书。禹王恐怕后世帝王增加赋税、加强搜括,后代各地诸侯以奇淫品冒充贡物,后日治水之人不按其方式行事,因之将这一切铸在鼎上,不像写在书上容易失去,使人们有所遵循,不轻易改变。这就是当时铸九鼎的原因。

9-2-2 年代久远,末学寡闻,如珠、鱼、狐狸、织皮之类〔1〕,皆其刻画于鼎上者,或漫灭改形亦未可知,陋者遂以为怪物。故《春秋传》有使知神奸、不逢魑魅之说也。此鼎入秦始亡,而春秋时郜大鼎、莒二方鼎〔2〕,皆其列国自造,即有刻画,必失《禹贡》初旨。此但存名为古物,后世图籍繁多,百倍上古,亦不复铸鼎,特并志之。

【注释】

〔1〕据《书经·禹贡》,珠,鱼是淮水产的蚌珠、美鱼,作为进贡方物。狐狸皮是青州的入贡方物。

〔2〕郜(gào)鼎:《左传·隐公七年》(前716)载周代侯国郜(今山东成武县)献周王的大鼎。莒(jù)鼎:《左传·昭公七年》(前535)载莒国(今山东莒县)所铸方鼎,赠予郑国的公孙侨。

【译文】

过了很长年代,学问浅、见识少的人,见到刻画在鼎上的形象,如“珠(蚌珠)、鱼(美鱼)、狐狸、织皮”之类,或许已经漫漶、脱落而变形,难以辨认为何物,无知者遂以为是怪物。因此《春秋左氏传》中才有关于禹鼎像物使老百姓识别神怪、避免魑魅伤害的说法。其实这些鼎至秦代(前221—前207)就已散失了。而春秋(前770—前477)时郜国的大鼎、莒国的两个方鼎,都是诸侯国自造,即使鼎上有些刻画,也必定失去《禹贡》的原意,只不过作为古物存其名而已。后世图书甚多,百倍于上古,亦用不到铸鼎。特附记之。

9-3 钟

9-3-1 凡钟为金乐之首,其声一宣,大者闻十里,小者亦及里之余。故君视朝、官出署必用以集众,而乡饮酒礼〔1〕必用以和歌。梵宫仙殿必用以明挕谒者之诚,幽起鬼神之敬。凡铸钟高者铜质,下者铁质。今北极朝钟〔2〕则纯用响铜,每口共费铜四万七千斤、锡四千斤、金五十两、银一百二十两于内。成器亦重二万斤,身高一丈一尺五寸,双龙蒲牢〔3〕高二尺七寸,口径八尺,则今朝钟之制也。

【注释】

〔1〕乡饮酒礼:据《仪礼·乡饮酒礼》篇,古代乡学生卒业后,荐其贤能者于君,乡大夫设酒宴送行,称乡饮酒礼。后世由地方官宴待应科举之士,称宾兴。此处指官方宴会。

〔2〕北极朝钟:明代宫内北极阁中的朝钟。

〔3〕蒲牢:古代传说中吼声大的海兽。将其形象铸于钟上,象征钟声宏亮。《汉书·班固传》:“凡钟欲令其声大者,故作蒲牢于其上。”

【译文】

钟是金属乐器之首,钟声一响,大者可闻于十里之外,小者也传到一里多。所以皇帝临朝、官吏赴官署,必靠敲钟来聚集众人。举办各种官方宴会,必用编钟来伴奏。仙佛寺殿必以钟声打动参拜者的诚心,激起对鬼神的敬意。铸钟时,上等钟用铜,劣钟用铁为原料。今宫内北极阁朝钟则全用响铜铸造,每口钟共费铜四万七千斤、锡四千斤、金五十两、银一百二十两。铸成的钟重二万斤,身高一丈一尺五寸,钟上的双龙蒲牢高二尺七寸,钟直径八尺。这是现今朝钟的形制。

9-3-2 凡造万钧钟,与铸鼎法同。掘坑深丈几尺,燥筑其中如房舍,埏泥作模骨〔1〕。其模骨用石灰、三和土筑,不使有丝毫隙拆。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油蜡分两,油居十八,蜡居十二。其上高蔽抵晴雨,夏月不可为,油不冻结。油蜡墁定,然后雕镂书文、物象,丝发成就(图9-1)。然后舂筛绝细土与炭末为泥,涂墁以渐而加厚至数寸。使其内外透体干坚,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从口上孔隙熔流净尽,则其中空处即钟鼎托体之区也。

图9-1 塑造钟的铸模

【注释】

〔1〕模骨:指失蜡法铸件的内模。

【译文】

铸造万斤钟和铸鼎的方法相同。挖一丈多深的坑,使坑内保持干燥,并把它构筑成如房舍一样,和泥作内模。铸钟的内模用石灰、三和土作成,不使有丝毫裂隙。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涂抹在上面约数寸厚。油、蜡配方是牛油占十分之八,黄蜡(蜂蜡)占十分之二。其上有高棚以遮挡日光和雨,夏天不操作,因为油不凝结。油蜡涂固后,在上面雕刻文字、图案,细心操作。然后将捣碎并筛过的绝细土与炭粉调和成泥,逐层涂在油蜡上至数寸。使外模里外彻底干实,在外面用火力熔化其中油蜡,油蜡从铸模下部内外模交合的孔隙中熔流净尽。则内外模间的中空部分,就是以后铸出钟鼎形状的地方了。

9-3-3 凡油蜡一斤虚位,填铜十斤。塑油时尽油十斤,则备铜百斤以俟之。中既空净,则议熔铜。凡火铜至万钧,非手足所能驱使。四面筑炉,四面泥作槽道,其道上口承接炉中,下口斜低以就钟鼎入铜孔,槽旁一齐红炭炽围(图9-2)。洪炉熔化时,决开槽梗,先泥土为梗塞住,一齐如水横流,从槽道中枧注而下,钟鼎成矣。凡万钧铁钟与炉、釜,其法皆同,而塑法则由人省啬也。

图9-2 铸钟、鼎

【译文】

流出一斤油蜡所空出的部分,可灌铸十斤铜。塑铸模时用十斤油,便要准备一百斤铜。模中油蜡流尽,就该熔铜。万斤的熔铜不是人手足所能驱使的。要在钟模四周筑熔炉并在四周用泥作槽道,槽道上与熔炉出口相接,槽道下端向低倾斜以便与钟鼎浇铜口相接。槽道两旁用烧红炭火围起来保温。炉内铜熔化时,打开出铜水口的塞子,先用泥土为塞塞住。铜液像流水一样沿槽道向下注入模内,于是便铸成钟、鼎了。制万斤重的铁钟与香炉、大锅,其铸造方法皆与此相同。只是塑模的方法可由人们根据不同的条件与要求,适当地省略罢了。

9-3-4 若千斤以内者则不须如此劳费,但多捏十数锅炉(图9-3)。炉形如箕,铁条作骨,附泥做就。其下先以铁片圈筒直透作两孔,以受杠穿。其炉垫于土墩之上,各炉一齐鼓鞴熔化,化后以两杠穿炉下,轻者两人,重者数人拾起,倾注模底孔中。甲炉既倾,乙炉疾继之,丙炉又疾继之,其中自然黏合。若相承迂缓,则先入之质欲冻,后者不粘,衅所由生也。

图9-3 铸千斤钟与仙佛像

【译文】

至于铸造千斤以下的铸件,则不须如此劳费,只要多作十几个小炉就成。炉形状像簸箕,铁条作骨架,用泥作成。炉下两侧用铁片卷成的圆铁管穿透两个孔,以便承受穿过的抬杠。各炉都放在土墩之上,同时鼓风熔铜。熔化后,用两杠在炉下穿过,轻的二人,重的数人抬起炉子,将熔液倾注在铸模孔中。甲炉浇完,乙炉迅速接着浇注,丙炉又赶快跟上,模内金属自然黏合。如相接迟缓,则先注入的金属快凝结,不易与后注入的金属黏合,结果造成缝隙。

9-3-5 凡铁钟模不重费油蜡者,先埏土作外模,剖破两边形或为两截,以子口串合,翻刻书文于其上。内模缩小分寸,空其中体,精算而就。外模刻文后,以牛油滑之,使他日器无粘烂〔1〕。然后盖上,混合其缝而受铸焉。巨磬、云板〔2〕,法皆仿此。

【注释】

〔1〕涂本误(làn),从世界书局本改烂。

〔2〕云板:报时报事器,敲打出声,板铸成云的形状。

【译文】

作铸铁钟用的铸模不须耗费太多牛油、黄蜡,先以土黏合作成外模,将其纵向剖开成左右两半,或横向分为上下两截,以子母口使之接合,将文字、图案的反体刻在上面。内模尺寸略小些,经精心计算,使内、外模之间有一定空隙。外模(内壁)上刻好文字图案后,用牛油涂滑,使铸出的钟不与铸模粘连。然后将内外模合起,用泥浆填补好接口的缝隙,便可进行浇铸。作巨磬、云板的方法也与此相仿。

9-4 釜

9-4-1 凡釜储水受火,日用司命系焉。铸用生铁或废铸铁器为质。大小无定式,常用者径口二尺为率,厚约二分。小者径口半之,厚薄不减。其模内外为两层,先塑其内,俟久日干燥,合釜形分寸于上,然后塑外层盖模。此塑匠最精,差之毫厘则无用。

【译文】

铁锅用来作储水、受火,日常生活不可缺少。铸锅时用生铁或废的铸铁器为原料。大小没有固定格式,常用的铁锅口径以二尺为准,厚约二分。小者口径半之,厚薄不减。其铸模分内、外两层,先塑造其内模,放多日干燥后,根据锅形状大小,然后再作置于内模之上的外层盖模。作外模的匠人要非常精细地操作,稍差一点,模就没有用了。

9-4-2 模既成就干燥,然后泥捏冶炉,其中如釜,受生铁于中。其炉背透管通风,炉面捏嘴出铁。一炉所化约十釜、二十釜之料。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勺从嘴受注(图9-4)。一勺约一釜之料,倾注模底孔内,不俟冷定即揭开盖模,看视罅绽未周之处。此时釜身尚通红未黑,有不到处即浇少许于上补完,打湿草片按平,若无痕迹。

图9-4 铸釜(锅)

【译文】

模做成并干燥后,再用泥捏成熔炉,其内部像锅,装生铁于其中。炉的背后接管通风,炉的前面留出一口以出铁。一炉熔化的铁水,大约可铸十至二十口锅。铁化成水后,用垫泥的有柄铁勺从炉嘴接铁水。一勺铁水大约浇一口锅,倾注在模底孔中,不待冷定即揭开盖模,看看有无裂缝不周之处。此时锅身尚通红未变黑,有浇不到之处,即浇少许铁水于其上补完,用湿草片压平,不留修补痕迹。

9-4-3 凡生铁初铸釜,补绽者甚多,唯废破釜铁熔铸,则无复隙漏。朝鲜国俗破釜必弃之山中,不以还炉。凡釜既成后,试法以轻杖敲之。响声如木者佳,声有差响,则铁质未熟之故,他日易为损坏。海内丛林大处,铸有千僧锅者,煮糜受米二石,此直痴物云。

【译文】

用生铁初次铸锅,要补破绽之处很多,只有用废破铁锅熔铸,才没有隙漏。朝鲜国俗,破锅必弃之山中,不再回炉。锅铸成后,试锅方法是用木棍轻敲,响声如敲木头的声音,就是好锅。如有杂音,则说明铁质还不够纯熟。日后使用易于损坏。国内大寺庙里铸有千僧锅,可煮二石米的粥,这简直是笨重之物。

9-5 像、炮、镜

9-5-1 像:凡铸仙佛铜像,塑法与朝钟同。但钟鼎不可接,而像则数接为之,故泻时为力甚易。但接模之法,分寸最精云。

【译文】

铸佛像:铸仙佛铜像,作铸模的方法与朝钟同(图9–1至9–3)。但钟鼎不可由几部分接合,而铜像则可由几部分接合铸造,故浇注时省力省事。但接模之法,精确度要求很高。

9-5-2 炮:凡铸炮西洋红夷、佛郎机〔1〕等用熟铜〔2〕造,信炮、短提铳〔3〕等用生、熟铜兼半造,襄阳、盏口、大将军、二将军〔4〕等用铁造。

【注释】

〔1〕西洋红夷、佛郎机:明代时从欧洲传来的炮名。红夷指荷兰,佛郎机指葡萄牙。本书只列其名而未详介,详情参见《武备志》(1621)卷一二二。

〔2〕熟铜:可锻铜或铜合金。

〔3〕信炮:信号炮。短提铳:短筒铳。

〔4〕襄阳、盏口、大将军、二将军:明代四种大炮名。盏口炮口大、炮身短。将军炮亦称虎蹲炮,见《武备志》卷一一二。襄阳炮名见于元代,明代少用。

【译文】

铸炮:西洋红夷炮、佛郎机等用熟铜为原料铸造,信炮、短提铳等用生铜、熟铜各半铸造,襄阳炮、盏口炮、大将军、二将军等炮用铁铸造。

9-5-3 镜:凡铸镜模用灰沙,铜用锡和不用倭铅。《考工记》亦云:“金锡相半,谓之鉴、燧之剂。”〔1〕开面成光,则水银附体而成,非铜有光明如许也。唐开元宫中镜尽以白银与铜等分铸成,每口值银数两者以此故。朱砂斑点乃金银精华发现古炉有入金于内者。我朝宣炉亦缘某库偶灾,金银杂铜锡化作一团,命以铸炉真者错现金色。唐镜、宣炉皆朝廷盛世物也。

【注释】

〔1〕《考工记》:“金有六齐(剂)……金锡半,谓之鉴、燧之剂。”齐(剂)即合金。金锡半,含铜、锡各半。鉴为照面镜,燧为取火镜(即聚焦镜)。

【译文】

铸铜镜:铸镜用的模由草木灰及细沙作成,而镜由铜和锡作成不用锌。《考工记》亦云:“金(铜)、锡各一半的合金,是制作鉴和燧的材料。”镜面反光,因镜身附有水银,并非铜有这种光泽。唐代开元年间(717—741)宫中的镜,都以白银与铜各半配合铸成,每面镜价值达数两银子,就因为这个缘故。镜面上有像朱砂色的斑点,是其中所含金银成分的表现古代铸香炉,加金于其中。本朝(明朝)的宣德炉,也因当时(1426—1435)某库偶然发生火灾,其中金银与铜锡掺杂熔化在一起,下令用以铸炉宣德炉真品上闪现金色。唐镜和宣炉都是朝廷盛世之物。

9-6 钱  附:铁钱

9-6-1 凡铸铜为钱以利民用。一面刊国号通宝四字,工部分司主之。凡钱通利者,以十文抵银一分值。其大钱当五、当十,其弊便于私铸,反以害民,故中外行而辄不行也。凡铸钱每十斤,红铜居六、七,倭铅京中名水锡居四、三,此等分大略〔1〕。倭铅每见烈火必耗四分之一。我朝行用钱高色者,唯北京宝源局黄钱与广东高州炉青钱〔2〕高州钱行盛漳、泉路,其价一文敌南直、江浙等二文。黄钱又分二等,四火铜所铸曰金背钱,二火铜所铸曰火漆钱〔3〕。

【注释】

〔1〕薮本注云,中国自来铜钱原料,是铜中加铅、锡,成青铜钱。明嘉靖(1522—1566)以降则在铜中加锌,变为真鍮钱。

〔2〕工部所属铸币厂北京宝源局铸的黄钱,含六成铜、四成锌。广东高州府宝泉局铸的青钱用50%铜、41.5%锌、6.5%铅及2%锡配合铸成。见钟本注。

〔3〕《明史·食货志》载万历年(1573—1619)“用四火黄铜铸金背钱,二火黄铜铸火漆钱”。四火、二火指对铜熔炼净化的次数。为防私铸、伪造,金背钱在钱背涂金,火漆钱在火上熏成黑边。

【译文】

将铜铸成钱,是为便于民用。钱的一面铸有年号“某某通宝”四字,工部有专门机构掌管此事。通行的铜钱十文等于一分银的价值。相当五分、十分银的大钱,缺点是便于伪铸,反而害民,故中央和地方发行后又不通行了。每铸十斤铜钱,用红铜六或七斤,锌京中叫水锡四或三斤,这是大致的比例。锌每遇高温,必损耗四分之一。本朝(明朝)通用钱成色高的,只有北京宝源局的黄钱和广东高州府(今茂名)的青钱高州钱通行于福建漳州、泉州地区,其面值一文等于南直隶(今江苏、安徽)、浙江的二文。黄钱又分二等,用四火铜所铸的叫金背钱,二火铜所铸的叫火漆钱。

9-6-2 凡铸钱熔铜之罐,以绝细土末打碎干土砖妙和炭末为之。京炉用牛蹄甲,未详何作用。罐料十两,土居七而炭居三,以炭灰性暖,佐土易化物也。罐长八寸,口径二寸五分。一罐约载铜、铅十斤,铜先入化,然后投[倭]铅,洪炉扇合,倾入模内。

【译文】

铸钱熔铜的坩埚,是用绝细土面打碎的干土砖最好和木炭粉做成的。北京炉用牛蹄甲,不知道有何作用。每十两坩埚原材料中,土面占七两,木炭粉占三两,因为炭粉能保温,与土面配合使铜易于熔化。坩埚长八寸,口径二寸五分。一埚约装铜、锌十斤。先将铜装入熔化,然后投入锌。熔炉鼓风,倾注熔液于铸钱模内。

9-6-3 凡铸钱模〔1〕以木四条为空框(图9-5)木长一尺二寸,阔一寸二分。土炭末筛令极细填实框中。微洒杉木炭灰或柳木炭灰于其面上,或熏模〔2〕则用松香与清油。然后以母钱百文,用锡雕成,或字或背布置其上。又用一框如前法填实合盖之。既合之后,已成面、背两框,随手覆转,则母钱尽落后框之上。又用一框填实,合上后框,如是转覆,只合十余框,然后以绳捆定。其木框上弦原留入铜眼孔,铸工用鹰嘴钳,洪炉提出熔罐。一人以别钳扶抬罐底相助,逐一倾入孔中。冷定解绳开框,则磊落百文如花果附枝。模中原印空梗,走铜如树枝样,夹出逐一摘断,以待磨锉成钱。凡钱先锉边沿,以竹木条直贯数百文受锉,后锉平面则逐一为之(图9-6)。

图9-5 铸钱

图9-6 锉钱

【注释】

〔1〕铸钱模:此处叙述实体模型铸造技术。实体模型为锡质钱模(或叫母钱)。

〔2〕在模型腔表面撒一层木炭末,或燃烧松香、清油(菜子油)使烟熏模,目的是当液态金属流经这些材料时,炭末燃烧,使铸件与铸模分离。

【译文】

铸钱的模,用四根木条做成空框木条长一尺二寸,宽一寸二分。用筛选极细的土面、木炭粉填实于框中,上面微撒些杉木炭粉或柳木炭粉,或用松香与菜子油的烟熏模。然后把一百个母钱(钱模)用锡刻成,按有字的正面或无字的背面铺排在框面上。再用一个木框按前法填实土面、炭粉,对准盖在此木框之上。盖合之后,便构成钱的面、背两个框模,随手翻转过去,则钱模尽落于后框之上。再用另一木框填实,合盖在后框上,照样翻转。这样反复作成十多个框模,然后将其以绳捆定。木框上边原留有注入铜的眼孔,铸工用鹰嘴钳把熔铜坩埚从炉中取出,一人用另一铁钳扶托坩埚底,逐一将熔液注入模的孔中。冷却后解绳打开框,则一百个铜钱像树枝上的花果一样呈现出来。模中原刻出流铜液的空沟,铜流动冷却后成树枝形状,夹出逐一摘断,以待磨锉成钱。钱要先锉边沿,方法是用竹、木条将数百个铜钱直串起来一起磨锉。接下逐个锉平钱表面不规则的地方。

9-6-4 凡钱高低以[倭]铅多寡分,其厚重与薄削则昭然易见。[倭]铅贱铜贵,私铸者至对半为之。以之掷阶石上,声如木石者,此低钱也。若高钱铜九铅一,则掷地作金声矣。凡将成器废铜铸钱者,每火十耗其一。盖铅质先走,其铜色渐高,胜于新铜初化者。若琉球诸国银钱,其模即凿锲铁钳头上。银化之时入锅夹取,淬于冷水之中,即落一钱其内,图并具右(图9-7)。

图9-7 日本国造银钱

【译文】

钱的成色高低,以含锌多少来区分。其厚重与轻薄,是显而易见的。由于锌贱而铜贵,私铸者甚至将二者对半配合铸钱,将钱扔到石阶上,声音像木石的是成色低的钱。如含铜十分之九、含锌十分之一的成色高的钱,则掷落在地上有金属声。用废铜器铸钱,每熔化一次要损耗其十分之一。因锌先行跑掉,剩下的铜成色逐渐提高,胜于用新铜初次熔化的钱。至于琉球诸国铸的银币,其钱模就刻在铁钳头上。银熔化时,用钳头从坩埚里夹取银液,在冷水中淬火,则一块银币便落水中,见插图。

9-6-5 铁钱:铁质贱甚,从古无铸钱。起于唐藩镇魏博诸地〔1〕。铜货不通,始冶为之,盖斯须之计也。皇家盛时,则冶银为豆〔2〕,杂伯衰时,则铸铁为钱。并志博物者感慨。

【注释】

〔1〕铁钱铸造起于汉代的公孙述(?—36),梁武帝普通四年(523)亦铸铁钱,使物价飞涨。因铁值小,铸铁钱意味着货币贬值。魏博:唐代藩镇名。辖境地跨今山东、河北、河南三省的一部分。

〔2〕冶银为豆:宫内将豆粒大的银豆撒在地上,让宫女、宦官去抢,借以取乐。

【译文】

铁钱:铁这种原料很贱,自古以来不用以铸钱。铁钱起于唐代藩镇的魏博等地,因买不到铜,遂开始冶铁铸钱,这不过是权宜之计。王朝盛时则冶银为银豆作娱乐,藩镇各霸衰落时,则铸铁为钱,就记此以表博物者之感慨。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