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黄佐撰。六卷。《革除遗事》原书为十六卷,文字较繁,本书系作者手定删节本,原分七卷,一卷已佚。内容为:一、君纪,记建文;二、阖宫传,记皇太子妃吕氏、皇太孙妃马氏等;三、列传,记董伦、沐春、王绅等七人;四、死难列传,记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练子宁、铁铉、卓敬等四十六人;五、死事列传,记耿炳文、高巍、马宣等十三人;六、外传,记王钝、郑赐、黄福等九人。
历史传记
三卷。是书记述明中叶刘六、刘七起义、安化王谋反、刘瑾被磔、宁王起兵、江彬伏诛、哈密都督反叛诸事,大都直接抄自刑部档案材料,包括犯人供词、审处奏折、皇帝诏旨等,详实可靠,可订补《明实录》、《明史》等书舛误之处。有《国朝典故》本、《明史资料丛刊》第一辑标点本。
历史传记
传记。凡5集。前集10卷,录太祖朝至英宗朝55人,单称《五朝名臣言行录》;后集14卷,录神宗朝至徽宗朝42人,单称《三朝名臣言行录》,南宋朱熹编。二书也合称《八朝名臣言行录》、《皇朝名臣言行录》、《朱子名臣言行录》等。书成于孝宗乾道八年(1172)。宋刊本今存,《四部丛刊初编》据以影印;近年收入《朱子全书》本者则进行了标校整理。续集8卷,录北宋末26人,单称《名臣言行续录》(一名《皇朝名臣言行续
历史传记
《史传三编》是清人朱轼和蔡世远主持编纂的《历代名儒传》、《历代名臣传》和《历代循吏传》的合称。成书于雍正七年(1729)。这部书辑录了自汉至元名儒8人、名臣22人、循吏119人,有传有论。这部书的问世和传世,为研究中国历史人物和中国历史提供了颇有价值的资料;成于雍正六年(1728)。时《明史》尚未成书,故所录至元而止。 《名儒传》由李清植撰,上起田何、伏生、申公诸人,中及董仲舒,韩愈渚人,于宋则
历史传记
1卷,编者佚名。进士题名录是科举时代十分盛行的一种书籍,它的出现早在北宋,但留存于世的宋代进士题名录,仅有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的王佐榜和理宗宝祐四年(1256)的文天祥榜两种。宋代进士考试3年一取,放榜唱名后,先谒拜先圣先师,然后赴闻喜宴,列叙名人名氏、乡贯等,汇刻成书,谓之“同年小录”。绍兴十八年状元为王佐,共取进士330人,此书具列名氏,又有特奏名进士457人,此书只存1人,其他都
历史传记
一卷。明顾璘(1476~1547)撰。顾璘,字华玉,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宏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颇负才名,金陵三俊、金陵四大家之一,喜诗好友,著有《浮湘集》、《山中集》、《凭几集》、《近言》等。《周宝新编》记顾璘同时代知交友人李梦阳、何景明、祝允明、徐祯卿、朱应登、赵鹤、郑善夫、都穆、景旸、王韦、唐寅、孙一元、王宠13人,为每人作传作赞,略叙数语以存其人。《国宝新编》
历史传记
钦定滁阳王庙碑岁祀册,一卷,不着辑者名氏。明初,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建庙滁洲,命有司岁时奉祀。本卷前列洪武十五年敕谕一通,其载祀典规条及寺庙人户。后为太常寺丞张羽所撰滁阳王庙碑文。张羽,字来仪,后以字行。洪武中曾任太常寺丞。羽文章精洁有法,长于诗,与高启、杨基、徐贲齐名,称「吴中四杰」。明史卷一七三有传。
历史传记
大明太祖高皇帝濠梁人也姓朱氏世為農業名 字國瑞 母太后陳氏夜夢一黃冠自西北來至舍南麥塲中麥糠內取白藥一丸置 太后掌中大后視漸長黃冠曰好物食之 太后應而吞之覺謂 仁祖曰口尚有香明旦 帝生生三日腹脹幾殆 仁祖夢抱之寺舍欲捨之抵寺寺僧皆出復抱歸家見東房簷下有一僧坐扳櫈面壁聞 仁祖至回身顧曰將來受記於是夢中受記天明病愈自後多生疾症 仁祖益欲捨之 上自始生常有神光滿室每一歲間家內必數次夜驚以有火急起視之
历史传记
万历十年之四月兵部右侍郎铜梁张公肖甫兼右佥都御史来视浙师浙故有幕府亲兵四千五百人其人多括苍诸郡民家子颇选而故胡少保倚之起战功饷赉至糜县官廪不訾故赵尚书来代稍稍为裁缩然犹月一金而其兵分营九岁率以七营防海汛汛毕乃归是时承平久当国者有所向以桑孔为急而士大夫争言汰冗费因稍及兵饷於是给事中疏请减营兵廪三之一无巳而复请以新钱半之当幕府议钱法壅不行无所得食则相率号於两台使者居间幕府幕府吴中丞善言尝守吾郡用循吏
历史传记
壬午功臣爵赏录,一卷,后附壬午功赏别录。明都穆撰。穆字元敬,吴县人。弘治十二年进士,官至礼部主客司郎中,加太仆寺少卿。壬午即建文四年,革除后称洪武三十五年。是年燕王登极,封赏靖难功臣,藏其籍于有司。正德七年,穆官礼部,简视故牍,因编此二录。事载二录后都穆之书。
历史传记
明尹耕撰。耕,字子莘。代州(今代县)人。嘉靖进士,累官河南按察司兵备佥事。此志记嘉靖三年(1524)七月,巡抚都御史张文锦为防蒙古骑兵南下,在大同北修五城堡,听从贾鉴建议,不另募兵,而调大同兵二千戍守。镇兵多有家小,游堕已久,不愿吃苦,又惧张御下严急,于是郭鉴等聚兴杀张、贾,拥戴系狱总兵朱振为主。次年二月被朝廷平定。嘉靖十二年十月,镇兵因总兵李瑾执法严急,复拥朱振作乱,杀李瑾。次年正月,勾结蒙古
历史传记
「皇朝平吴录上」,原脱「皇朝」、「上」,本卷分三节,后两节题为「皇朝平吴录中」、「皇朝平吴录下」,据补。皇朝平吴录,一卷,未着撰人姓氏。载元末张士诚据吴始末,起元顺帝至正十三年,迄明太祖吴元年。今传世较广有吴宽平吴录(明金声玉振集作皇明平吴录)。简核二书,稍有异同。又四库全书总目卷五二载:「千顷堂书目别载有黄标平吴录一卷,与此书同名(指吴宽平吴录),其书见陆楫古今说海中。」查古今说海,无是文。本
历史传记
十六卷。清万斯同撰。本书记孔子以下迄于明末儒家各派授受源流,各以时代为序,其上无师承后无弟子者,则列入附录。所列仅及人名、字号、师承与弟子,间有籍贯,而无事迹。自朱熹《伊洛渊源录》出后,《宋史》遂以道学儒林分为两传,门户分明,水火相争。明以来谈道统者,扬己凌人,互相排轧,终酿门户之祸。万斯同目击其弊,因著此书,期以消除朋党。凡自汉至唐传经之儒,一一具列,持论甚为公允,较之《学统》、《学案》诸书,
历史传记
四卷。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文天祥榜进士题名录。首载御试策题及详定、编排等官姓名;次载进士榜名,共计601人。略载其本贯、曾祖、祖父、父姓名、所治业、兄弟、婚姻、年龄、外氏、字号等事项。其中一甲第一名为文天祥,二甲第一名谢枋得,陆秀夫为二甲第二十七名。 五甲第一百八十九名朱㫼以下脱去24人姓名。末卷载文天祥廷对策、理宗赐进士诗、文天祥恭谢诗、门谢表等。宋代登科录多不传,此录因文天祥、陆秀夫、
历史传记
一卷,明郭勋撰。郭勋,明初营国威襄公郭英六世孙,袭封武定侯,明正德年间(1506~1521)奉命镇守两广,因而收集中山王徐达、黔宁王沐英及武定侯郭英三家之世系、履贯、勋阀、遭遇本末等编为《三家世典》,所记史实事迹,大体来自实录国史,于事迹无所增益。传附明史卷一三0郭英传后。此书载中山王徐达、黔宁王沐英及郭勋三家世系履贯、勋阀遭遇本末。校勘中通校了北京图书馆藏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钞本,参校北京大
历史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