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周嘉胄撰。 中国古代有关书画装裱的专著,详细地论述了装裱的技术和材料,是第一本系统的装潢学专著。作者是在研究江南地区装裱工艺的基础上著成此书的,他认为装裱之优劣关系到“名迹存亡”,提出装裱良工应具备“补天之手,贯虱之睛,灵慧虚和,心细如发”4项标准。他还倡导书画鉴赏家和装裱匠师应该密切配合。书中论述了装裱技法,强调
艺术
△《历代名画记》·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唐张彦远撰。自序谓家世藏法书名画,收藏鉴识,自谓有一日之长。案《唐书》称彦远之祖宏靖,家聚书画侔秘府。李绰《尚书故实》亦多记张氏书画名迹。足证自序之不诬。故是书述所见闻,极为赅备。前三卷皆画论,一叙画之源流,二叙画之兴废,三四叙古画人姓名,五论画六法,六论画山水树石,七论传授南北时代,八论顾陆张吴用笔,九论画体工用搨写,十论名价品第
艺术
艺术
作者李煜(937—978年),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徐州(今属江苏)人。五代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亡国后,为宋所俘,受毒而死。能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名。后人把他及其父李璟(中主)笔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作者认为:“非天赋其性,口受要诀,然后研功覃思,则不能穷其奥妙,安得不秘而宝之!”因而介绍书法执笔的七字(实为八字):
艺术
艺术
△《墨薮》·二卷、附《法帖释文刊误》·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唐韦续撰。续不知何许人。是书《唐志》亦不著录,惟《文献通考》载《墨薮》十卷,引晁公武《读书志》曰,高阳、许归与编,未详何代人。李氏书目只五卷,又引陈振孙《书录解题》曰,不知何代所集,凡十八篇。又一本二十一篇。此本为明程荣所刻校,其门目上卷,五十六种。书,第一。九品书人,第二。书品优劣,
艺术
《翰墨志》1卷,亦称《评书》《高宗翰墨志》《思陵翰墨志》。 原为论书25则,现只存22则。古人论书,人云亦云者多。赵构则直抒己意,多独到之处如他不同意王羲之书《兰亭序》“似有神助”之说,认为它之所以受人重视,是因其字数最多。又如他不同意世俗认为石砚以有眼为贵,认为是以密理坚致、潴水发墨为优。他主张学书须先学正书,学草者亦不可不兼学正书,因正书八法皆备,不相
艺术
艺术
△《唐朝名画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唐朱景元撰。景元,吴郡人。官翰林学士。《图画见闻志》作朱景真,避宋讳也。是书《唐·艺文志》题曰《唐画断》,故《通考》称《画断》一名《唐朝名画录》。今考景元自序,实称《画录》,则《画断》之名非也。《通志略》、《通考》均称三卷,此本不分卷,盖后人合并。《通考》又称前有天圣三年商宗儒序,此本亦传写佚之。所分凡
艺术
△《郁氏书画题跋记》·十二卷、《续题跋记》·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郁逢庆撰。逢庆字叔遇,别号水西道人,嘉兴人。是书分前后二集。前集末有自识云:所见法书名画,录其题咏,积成卷帙,时崇祯七年冬也。后集无跋,则不知其成於何岁矣。其书随其所见书画,录其题跋,初不以辨别真赝为事。故如赵孟坚所藏定武兰亭本天圣丙寅一条,范仲淹、王尧臣、米黻、刘泾四条,年月位置
艺术
评书又称说书、讲书,广东粤语等地区俗称讲古,古代称为说话,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在宋代开始流行。各地的说书人以自己的母语对人说着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份。清末民初时,评书的表演为一人坐于桌后表演,道具有折扇和醒木,服装为长衫;至20世纪中叶,多不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说演,服装也较不固定。而在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后,在电子媒体及推广普通话的冲击之下
艺术
△《画山水赋》·一卷、附《笔法记》·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旧本题唐荆浩撰。案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曰,荆浩字浩然,河南沁水人。五季多故,隐於太行之洪谷,自号洪谷子。著《山水诀》一卷。汤垕《画鉴》亦曰荆浩山水为唐末之冠,作《山水诀》,为范宽辈之祖。则此书本名《山水诀》。此本载詹景凤王氏《画苑补益》中,独题曰《画山水赋》。考荀卿以后,赋体数更,而自汉及
艺术
《书后品》1卷,选载秦、汉至初唐书法家82(自谓81)人,分为10等。 中国唐代品鉴、评论书法家和书法的著作。李嗣真著。李嗣真,书画家、书画理论家,字承胄,赵州柏(今属河北省)人,一说滑州匡城(今属河南省)人。博学并通晓音律,官至知大夫事。除著有《书后品》外,还著有《续画品》、《诗品》、《明堂新礼》等。 他提出逸品为最高的一等,然后依次为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
艺术
△《翰墨志》·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高宗皇帝御撰。《宋史·艺文志》载高宗评书一卷,亦名《翰墨志》。高似孙《砚笺引》作《高宗翰墨志》,岳珂《法书赞引》作《思陵翰墨志》,后人所追题也。高宗当卧薪尝胆之时,不能以修练戎韬,为自强之计,尚耽心笔札,效太平治世之风,可谓舍本而营末。然以书法而论,则所得颇深。陆游《渭南集》称其妙悟八法,留神古雅,访求法书名画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