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瘟疫论》,又名《瘟疫明辨》。温疫著作,4卷,另附方1卷。清代戴天章撰,约成书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本书为吴又可《温疫论》的推广发挥本,主要论述病发于里的温热病的辨证论治,对伏气温病的脉因证治的阐发有突出贡献。书中着重研究伤寒与瘟疫的辨证,特别是早期症状的鉴别,不仅提出瘟疫早期诊断要点,并详述常见证、疑似证、危重证、后遗证、兼夹证,对每证的病理、鉴别、主治方药均作了比较精确的分析。证之临
医家
本书为明·万全(密斋)所撰。著者三世家传小儿科,临床经验颇为丰富,对于每一种儿科疾病,都有其独到见解。书名为《幼科发挥》,即是发挥其个人对儿科疾病见解之意。 书中首先论述小儿初生时的疾病,次按肝、心、脾、肺、肾等五脏顺序叙述。每脏列主病,次及兼证,再次为所生病。在病理方面,多为发挥著者个人见解,处方用药亦多用其家传秘方。每病并附有医案。 原书无标点,经历代刊刻,颇多讹误,此
医家
△《经验良方》·十一卷(通行本) 明陈仕贤编。仕贤字邦宪,福清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副都御史。其书首载医旨脉诀药性,别为一卷。次为通治诸病门,如太乙紫金丹、牛黄清心丸之类。次分杂证五十二门,皆抄录旧方,无所论说。自序称,与通州医官孙宇考定而成云。
医家
△《痘证理辨》·一卷、《附方》·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汪机撰。前列诸家治痘方法,后引浙中魏氏之说以辨之。自序云,嘉靖庚寅,痘灾盛行。因探索群书,见有论痘疮者,纂为一编。其论痘皆主於火。然痘虽胎火之毒,而虚实异禀,则攻补异宜。又多兼杂证,不可拘以一说也。
医家
△《运气易览》·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汪机撰。机有《针灸问对》,已著录。是编取《素问》中五运六气之说详加辨论,所衍各图,亦颇有发明。然治病自以脉证为主,拘泥司天在泉,终无当於经旨也。
医家
《婴童百问》—儿科著作,十卷。明·鲁伯嗣撰。创刊于15世纪(明初)。本书将有关婴幼儿的初生养护及病候诊治等列为100个问题予以阐述,每问一证,必究其受病之源,详其治疗之法,列方886首。对于多种儿科病证的致病原因及治法方药等论述详尽,其中麻疹和水痘的鉴别与治法尤详.。作者能融会众说,自成一家而多创见。取材比较审慎精要。现存多种明刻本、清刻本等。1949年
医家
△《心印绀珠经》·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李汤卿撰。汤卿不知何许人。是书为嘉靖丁未嘉兴府知府赵瀛所校刊。上卷曰原道统,曰推运气,曰明形气,曰评脉法。下卷曰察病机,曰理伤寒,曰演治法,曰辨药性,曰十八剂。融会诸家之说,议论颇为纯正。惟以十八剂为主,而欲以轻清暑火解甘淡缓寒调夺湿补平荣涩和温数字该之,未免失之拘泥。
医家
十问 黄帝问于天师曰: 「万物何得而行?草木何得而长?日月何得而明?」天师 曰: 「尔察天地之情,阴阳为正,万物失之而不继,得之而赢.食阴拟阳 黄帝问于天师曰:「万物何得而行?草木何得而长?日月何得而明?」天师曰:「尔察天地之情,阴阳为正,万物失之而不继,得之而赢。食阴拟阳,稽于神明。食阴之道,虚而五藏,广而三咎,若弗能出朴。食之贵静而神风,距而两峙,参筑而毋遂,神风乃生,五声乃对。吸毋过五,致
医家
医家
崇明陆延珍子贤氏着绍兴表诗新昀初重校春温辩论尝按,《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语虽二致,理实一贯,所重在藏精而已矣。盖冬主藏,肾亦主藏,人能体冬之藏阳而藏精,则人不自伤于寨,寒岂遽伤乎人哉。故四气调神篇曰:逆冬气者,肾病,奉生者少;逆春气者,肝病,奉长者少,逆夏气者,心病,奉收者少;逆秋气者,肺病,奉藏者少。彼以春起论,而归本奉藏,可知奉时之藏以藏经,则四时生长收藏,于
医家
总论 属性:光致所讲幼科,注重在实用二字,不尚虚文。以自己二十余年临证延医之经验,兼采各家学说医理,简易明通。于临证实用者,均采集不嫌其浅俗,以求对于病者实用,对症治疗。平日体察小儿所常得的各种病症,与成人的病症根本不同,临征延医方法自异。至于小儿又分乳婴与成童,其病症与治法更不能同。成人之病症,虽亦不外乎寒热虚实燥湿积滞伤风寒及肺病血病,千头万绪,似觉不易措手,延医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非细心体
医家
△《志斋医论》·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高士撰。士字志斋,鄞县人。是书作於嘉靖中。上卷专论痘疹,下卷杂论阴阳六气,血脉虚实。其说云今之医者多非丹溪,而偏门方书盛行。则亦以朱氏为宗者矣。
医家
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