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愤助编》·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蔡方炳编。方炳有《广舆记》,已著录。其父懋德,尝取前人格言,分条辑录,以自砥砺。方炳得其手稿,每携以自随,未及编次,而为人窃去。至年六十馀,因采择诸儒绪论,仿懋德原编体例,复为此书以补之。
儒家
△《道学正宗》·十八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赵仲全撰。其子健校补。前列河洛诸图,而以古今圣贤分正宗、羽翼两门。大旨以道德纯粹,功业并隆,及学术醇正者,尊为正宗。首伏羲、神农以迄明罗钦顺、罗洪先诸人;其造诣未至,见道未的,功业虽隆而所学未纯者,附为羽翼。首颛顼、高辛以迄明湛若水,吕柟诸人;其平时言论有片语涉禅寂者,皆削置弗存,持择似乎甚严。然实则随意分别,绝无义例。他姑
儒家
△《顾端文公遗书》·三十七卷、附《年谱》·一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顾宪成撰。是编为其曾孙贞观所汇刻。首即小心斋札记十八卷,次证性编六卷,次东林会约一卷,次东林商语二卷,次虞山商语三卷,次经正堂商语一卷,次志矩堂商语一卷,次仁文商语一卷,次南岳南语一卷,次当下绎一卷,次还经录一卷,次自反录一卷。末附年谱四卷,则其孙枢所编,而贞观订补者。外别有《以
儒家
△《学术辨》·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国朝陆陇其撰。陇其有《古文尚书考》,已著录。是书凡上、中、下三篇,皆辨姚江之学。上篇发其端,中篇实其病之所在,下篇究其弊之所极。已载入《三鱼堂集》中。此曹溶《学海类编》摘录别行之本也。
儒家
《二程集》是湖北黄陂出生的思想家程颢、程颐全部著作的汇集。内容包括遗书、外书、文集、易传、经说、粹言六种,其中程颐的著作居多。遗书是二程的弟子们记下的二程语录,后来由朱熹加以综合编定。外书是遗书的辅编或续编。二程提出了“穷经以致用”的主张,突破了汉学不敢独立思考的墨守成规的治学方法,不失为一大进步。当然,在理学后来被定为属于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以后,也曾妨碍
儒家
△《小心斋札记》·十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顾宪成撰。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历庚辰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削籍归。起南京光禄寺少卿,移疾不赴,终於家。崇祯初,赠吏部右侍郎,谥端文。事迹具《明史》本传。宪成里居,与弟允成修宋杨时东林书院,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辈讲学其中。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声气既广,标榜日增。於是依草附木之徒,争相趋赴,均自目
儒家
中国清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戴震的著作。3 卷。书成于乾隆十八年(1753)至乾隆二十八年期间。这个思想在以后的《孟子字义疏证》一书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和完善。在认识论上,《原善》认为,人的认识起源于耳、目、口、鼻等感觉器官对外物的接触;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思维器官(心)作出判断,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说“耳、目、鼻、口之官接于物,而心通其则”。坚持了从物到感觉和思
儒家
儒家
△《体独私钞》·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黄百家撰。百家字主一,馀姚人。康熙中尝以荐预修明史。其父宗羲为刘宗周门人,故百家是编皆发明宗周之说。首揭宗周慎独宗旨,一一考辨,曰阐章。次以专言独者,曰明句。又采取古圣贤能慎独之人,曰证人。又取先儒旧训有合於慎独之义者,曰证言,皆参以其父宗羲所论,而推阐以己意。
儒家
《忠经》是系统总结忠德的专门经典,马融因为有《孝经》而无《忠经》,故作此书来补阙,全篇共十八章。《天地神明章》把忠说成是天地间的至理至德,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最高准则。“昔在至理,上下一德。……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覆,莫大乎忠。”忠的要点在于“一其心”,忠的作用是&
儒家
儒家
《榕坛问业》十八卷,是明代黄道周(1585—1646)所撰,是黄道周部分讲学语录的汇编。 黄氏自崇祯五年(1632)起家居,讲学于漳浦北山,七年夏就芝山之正学堂为讲舍,八年冬以原官召用,始罢讲。此书前十六卷即其自崇祯七年至八年的讲学语录,第十七卷为黄氏崇祯八、九年间答复友人问难之书,第十八卷为答同学蒋德□所问,为黄氏命弟子代答者,并附蒋氏原问十八条于后。全书以问答的形式整理而
儒家
△《王刘异同》·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黄百家撰。是书大旨,在以刘宗周慎独之说,补王守仁良知之罅漏。首述二家立说之异,继证二家之同,末采择两家文集中语以类次之,而终以其父宗羲所撰王、刘两传。
儒家
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