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疏义》·二十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元朱公迁撰。公迁字克升,乐平人。《江西通志》载其至正间为处州学正,何英《后序》则称以特恩授校官,得主金华郡庠。二说互异。考《乐平县志》载公迁“以至正辛巳领浙江乡试,教婺州,改处州。”然则英《序》举其始,《通志》要其终耳。是书为发明朱子《集传》而作,如注有疏,故曰《疏义》。其后同里王逢及逢之门
诗类
△《诗触》·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贺贻孙撰。贻孙字子翼,禾州人。是书前后无序、跋,不著作书年月。考陈士业《筠庄初集》有《贺子翼制艺序》,而《凡例》中引梅膺祚《字汇》,书中多引锺惺《诗经评》,亦皆明末之书,当即其人也。是书以《小序》首句为主,而删其以下之文,以为毛苌、卫宏之附益,盖宗苏辙之例。大旨调停於《小序》、《朱传》之间,作诗之旨多从《序》,诗中文句则多从《传》;《国
诗类
△《鉴湖诗说》·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陈元亮撰。元亮字寅倩,山阴人。是书乃乡塾讲章。其凡例有十:曰尊经、曰从注、曰存《序》、曰辨俗、曰标新、曰考古、曰博物、曰章旨、曰节解、曰集说。其所取裁,不出永乐《大全》诸书。
诗类
△《诗经朱传翼》·三十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国朝孙承泽撰。承泽有《尚书集解》,已著录。承泽初附东林,继降闯贼,终乃入於国朝。自知为当代所轻,故末年讲学,惟假借朱子以为重。独此编说《诗》则以《小序》、《集传》并列,而又杂引诸说之异同。窥其大意,似以《集传》为未惬,而又不肯讼言,故颟顸模棱,不置论断;纷纭糅乱,究莫名其指归。首鼠两端,斯之谓矣。
诗类
△《诗经序传合参》(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顾昺撰。昺有《周易摘钞》,已著录。是编为其三经解之三。大旨从苏辙之说,以《小序》第一句为国史之旧文,次句以下为后儒之附益,因以朱子《集传》互核其异同,而断以己见,故曰《合参》。多采李光地《诗所》之说,持论颇平允。然推究文义,以意断制者多,未能元元本本,合众说以断两家之是非也。
诗类
△《读诗质疑》·三十一卷、《附录》·十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严虞惇撰。虞惇字宝成,常熟人。康熙丁丑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是编乃其孙湖南驿盐道有禧所刊,乾隆十二年经进御览。首为《列国世谱》、次《国风世表》、次《诗指举要》、次《读诗纲领》、次《删次》、次《六义》、次《大小序》、次《诗乐》、次《章句音韵》、次《训诂传授》、次《经传逸诗》、次《三家遗说》
诗类
△《诗经世本古义》·二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何楷撰。楷有《古周易订诂》,已著录。其论《诗》,专主《孟子》知人论世之旨。依时代为次,故名曰《世本古义》。始於夏少康之世,以《公刘》、《七月》、《大田》、《甫田》诸篇为首。终於周敬王之世,以《曹风·下泉》之诗殿焉。计三代有诗之世,凡二十八王,各为序目於前。又於卷末仿《序卦传》例,作《属引》一篇,用韵语排
诗类
△《诗缉》·三十六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宋严粲撰。粲字坦叔,邵武人。官清湘令。是书以吕祖谦《读诗记》为主,而杂采诸说以发明之。旧说有未安者,则断以己意。如论《大、小雅》之别,特以其体不同,较《诗序》“政有大小”之说,於理为近。又如《邶》之《柏舟》,旧谓贤人自比,粲则以“柏舟”为喻国,以&
诗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