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类
△《诗经广大全》·二十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国朝王梦白、陈曾同撰。梦白字金孺,曾字衣圣,皆无锡人。梦白谓明初《诗经大全》有裨朱《传》,但所采群经典故,未备本末,所引诸儒论说,未有折衷,因与曾推广之。大略以《集传》为主,而间存诸说。前有韩菼《序》,引顾炎武言“自《五经》有《大全》而经学衰”,兹编虽为广《大全》而作,然其采择精详,诠释简
诗类
诗类
明吕坤(1536-1618)撰。吕坤一生笃于理学,每有心得,辄笔记之,历五十余年而成书。分四卷刊行。后其子吕知畏又取所遗若干条,续于四卷本各款之后重刊之,吕坤谓前四卷本选择不精,校仇不慎,乃亲自删削,又取知畏所续录者编为二卷,凡三易其稿而成,定名曰《呻吟语摘》。上卷为内篇,分性命、存心、伦理、谈道、修身、问学、应务七门;下卷为外篇,分天地、世运、圣贤、品藻、治道、人情、物理、广喻、词章等九门。所
诗类
△《复菴诗说》·六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承烈撰。承烈字复菴,泾阳人。康熙己丑进士,官翰林院检讨。是书奉朱子《诗集传》为主,以攻击毛、郑。其菲薄汉儒无所不至,惟淫诗数篇稍与朱子为异耳。盖扬辅广诸人之馀波,而又加甚焉者也。其中间有不从《序》亦不从《传》者,如谓《关雎》为周公拟作之类,皆悬空无据。至於注释之中,附以评语,如论《周南》云:“《周南》十一篇只
诗类
北宋张载著。原为《正蒙·乾称篇》的一部分。作者曾于学堂双牖各录《乾称篇》的一部分。后由程颐将将《订顽》改称《西铭》。文中提出“民胞物与”的思想,把宇宙看作一个大家族,说明个人的道德义务,宣扬“存,吾顺事,没,吾宁也”的乐天顺命思想。
诗类
△《毛朱诗说》·一卷(通行本) 国朝阎若璩撰。若璩有《古文尚书疏证》,已著录。是书论《小序》为不可尽信,而朱子以《诗》说《诗》为矫枉过正,皆泛论两家得失,非章句训诂也。所引《尚书》、《左传》以为《诗》之本《序》,诚为确凿,其馀则多悬揣臆断之词,不类若璩他著作。未喻其故也。
诗类
△《絜斋毛诗经筵讲义》·四卷(永乐大典本) 宋袁燮撰。燮有《絜斋家塾书钞》,已著录。此书乃其为崇政殿说书时撰进之本。《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皆不著录,朱彝尊《经义考》亦不列其名。惟《永乐大典》颇载其文,盖其失传亦已久矣。宋代经筵讲章,如朱震、范冲《左氏讲义》、戴溪《春秋讲义》,类多编辑别行。燮此书亦同其例。其中议论和平,颇得风人本旨。於振兴恢
诗类
△《陆堂诗学》·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陆奎勋撰。奎勋有《陆堂易学》已著录。是编虽托名阐发朱子《集传》,而实则务逞其博辨。大抵自行己意。近王柏《诗疑》;牵合古事,近何楷《诗世本古义》。如以《节南山》之“尹氏”即《春秋·隐公三年》所称“尹氏卒”者,“
诗类
《小儿语》,明代吕得胜所撰。 吕得胜,字近溪,河南宁陵人,生活在嘉靖时。他很关心儿童的教育工作,主张儿童有知识时,就要进行正确教育。当时民间流传一些儿歌,如“盘却盘”、“东屋点灯西屋亮”之类,他认为这些儿歌对儿童固然无害,但对品德修养以及后来的发展也没有什么好处。于是他编写新的儿歌,用来代替旧的儿歌,是以成此书。
诗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