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诗经注释

山有枢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守财奴的面目

【原文】 山有枢1,

隰有榆2。

子有衣裳,

弗曳弗娄3。

子有车马,

弗驰弗驱。

宛其死矣4,

他人是愉。

山有栲5,

隰有忸(6)。

子有廷内(7),

弗洒弗扫。

子有钟鼓,

弗鼓弗考(8)。

宛其死矣,

他人是保(9)。

山有漆(10),

隰有栗(11)。

子有酒食,

何不日鼓瑟。

且以喜乐,

且以永日。

宛其死矣,

他人入室。

【注释】

1枢:树名,即刺榆树。2隰( x i):潮湿的低地。榆:树名。 3曳:拖。娄:牵。曳、拖在这里是指穿着。4宛:死去的样子。 5栲(ko。):树名,即山樗。(5)忸(nio):树名,即镱树。(7)廷内: 庭院和房屋。(8)考:敲击。(9)保:占有,据为己有。(10)漆:漆 树。(11)栗:栗子树。

[译文]

山上长着刺榆树,

榆树长在洼地中。

你又有衣又有裳,

为何不穿在身上?

你又有车又有马,

为何不乘又不坐?

到你死去那一天,

别人占有尽享乐。

拷树生长在山上,

镱树长在洼地中。

你有庭院和房屋,

为何不洒又不扫?

你又有钟又有鼓,

为何不击又不敲?

到你死去那一天,

别人占有乐陶陶。

漆树生长在山上,

栗树长在洼地中。

你又有酒又有食,

何不弹琴又鼓瑟?

姑且用它寻欢乐,

姑且用它遣时光。

到你死去那一天,

别人占有进室中。

【读解】

钱财皆为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我们是赤条条来 到这世上,也是赤条条离开这世上,既无什么可以羁绊,也无什 么可以留恋。然而,偏偏有人想不开这个极其明显的理儿,一头 钻进钱眼儿里,一头扎进财货中,做钱物的奴仆,变作挣钱聚财的机器。

或许有人会辩解说,挣钱聚财是一种个人爱好,一种寄托和 追求。想来也是。挣钱聚财不也像收藏古董、收集邮票之类的爱 好一样吗?纯粹的爱好和实用态度大不相同。

买用态度的着眼点是钱物的使用价值。按照这种态度,便要 使钱、物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它们的使用效益,说穿了就是满 足人的生存需要,仅此而已。对钱、物的要求取决于人的需要,可 问题恰恰出在这里。人的需要和欲望难以有止境,吃饱了窝窝头。 就想吃白面馒头,有了白面馒头吃就想白面包,有了白面包就想 奶油面包,如此等等,钱、物就永远也填不满人的欲望的无底洞。 纯粹爱好的着眼点是精神价值。这种价值满足的是精神上的 需要和满足,甚至可以成为精神上的支柱。难道我们能说葛朗台、 严监生一类的守财奴看重的不是这一点?难道他们对钱财的痛惜 不像痛惜古董宝贝?

人各有志,不能勉强,守财奴有守财奴的活法,若痛恨他们, 不相来往就行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贪得无厌也是一种活 法,我们无法剥夺贪得无厌者的生存权,顶多在舆论上加以谴责, 在道义上加以抨击。当然也有像诗仙李白那样的活法: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