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诗经注释

蟋蟀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选择活法

【原文】 蟋蟀在堂1,

岁聿在莫(2)。

今我不乐,

日月其除3。

无已大康(4),

职思其居5。

好乐无荒(6),

良士瞿瞿(7).

蟋蟀在堂,

岁聿其逝。

今我不乐,

日月其迈(8)。

无已大康,

职思其外(9)。

好乐无荒,

良士蹶蹶(10)。

蟋蟀在堂,

役车其休回(11)。

今我不乐,

日月其韬(12)。

无已大康,

职思其忧(13)。

好乐无荒,

良士休休(14)。

【注释】

1堂:堂屋。天气寒冷时蟋蟀从野外进到堂屋。2聿:语气助 词,没有实义。莫:同“暮”。3除:消逝,过去。4已:过度,过 分。大康:康乐,安乐。5职:常。居:所处的地位。(6)好:喜欢。 荒:荒废。(7)翟翟:心中警戒的样子。(8)迈:消逝,过去。(9) 外:指份外的事。(10)蹶蹶(jue):勤劳敏捷的样子。(11)役车:服役 出差乘坐的车。休:休息。(12)韬(tao):逝去。(13)忧:忧患。 0休休:安闲自得的样子。

[译文]

蟋蟀鸣叫在堂屋,

一年匆匆到岁末。

贤者懂得要约束。

蟋蟀鸣叫在堂屋,

若我现在不行乐,

转眼光阴白白过。

寻欢作乐别过度,

自己地位要记住。

行乐不能荒正业,

一年匆匆到岁末。

若我现在不行乐,

转眼光阴白白过。

寻欢作乐别过度,

分外的事要惦记。

行乐不能荒正业,

贤者懂得要勤奋。

蟋蟀鸣叫在堂屋,

岁末役车也休息。

若我现在不行乐,

转眼光阴白白过。

寻欢作乐别过度,

国家忧患记心头。

行乐不能荒正业,

贤者懂得要节制。

【读解】

人生苦短,转眼就是百年。“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瓦位如 雪。”岁月的无情,人生的短促,早被诗人们领悟透了,写绝了。 怎么个活法,在古人的心目中似乎只有享乐和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两端。要么是及时行乐,荒淫无度,醉生梦死,要么是立功立名 立德。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另一种活法:既要及时行乐,又要有所 节制;既要充分享受人生,又要保持忠于职守的精神和忧患意识。 在荒淫和苦行之间选择一条中间道路,似乎是一种符合现代意识 的活法。日本人信奉拼命地工作,拼命地享受(实际上是工作多 于享受),如今被我们拿来当作一种活法的标本。其实,这样的标 本早已有我们自己的祖先作了示范,何须从东洋人那里去学。

充满世俗精神和气息的既享乐又干活的“中间”活法是非常_ 现实,也非常有吸引力的,大概可以算得上一种比较理想的活法。 它不要求我们像浮士德那么不断地去进取、开拓、发现,用不着 去冒险寻求刺激。不要求我们像西西弗斯那样不断徒劳地推巨石上山,也不要求我们像教徒那样去修道院禁欲苦修,不食人间烟 火。

不过,要真的实行起来,中间活法怕是有相当难度的。人是 一种不大经得起诱惑的软弱的动物,具有自制力和理性精神的人 毕竟很少,不知不觉或有意识放纵自己的人却很多。我们实行起 来多半不会偏于苦行和工作狂的一面,而会偏向纵情于声色犬马 凤花雪月而不能自拔的一方,时常乐而忘返,乐不思蜀。

尼采曾用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来代表人类的狂欢和理性两种 精神。或许这是上帝的有意安排,把这两个对立面放进我们体内, 让我们自己去作选择:或者纵情享受,或者拼命干活,只有不同 寻常的人才会把二者结合得很好。选择就是考验,答卷要由我们 自己来填写。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