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疑难急症简方

卷三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統治一切中症

中風、中氣、中暑、中惡、猝暴等症(《本草從新》)

薑汁和童便飲效,薑汁開痰,童便降火也。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 兼治中寒中毒,及乾霍亂,一切猝暴之症。又中惡猝死,視上唇內沿,有粟米大一粒泡,以銀針挑破之。或令人溺其面。

暴厥(《醫級雜病類方》)

玉壺丹 即扁鵲玉壺丸也。治命火衰微,陽氣暴絕,及虛寒、水腫、寒中等候,服之神效。

九制硫黃,糯米粉(等分)糊丸,每服三分,溫水下。

又方(陳修園) 治脾腎虛冷,上實下虛,奔豚,五種水氣,中風痰嘶危急。黑錫丹,每服(五分)滾水送。

猝中(又)

通關散 治卒中壅閉,握手咬牙,不省人事,用此探嚏。

細辛 牙皂(等分) 研末,吹鼻取嚏,以驗肺氣之絕否。按書云:有嚏是氣存可治,無嚏是氣絕難治。

又方 礬皂散 治卒中痰嘶,壅閉會厭。(在喉間為音聲啟閉之戶。)湯飲不得入口,以此灌之,得吐痰涎,可商投劑。

白礬牙皂(等分) 煎灌取痰。

又方 參蘆散 治脈形不足,卒僕昏瞶,痰涎壅塞。

參蘆(二三錢) 煎服取吐。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 口閉涎壅垂死者,一服即愈。

巴豆(兩粒,去皮膜) 白礬(二錢) 新瓦上同煅,以巴豆焦為度,煉蜜為丸,芡實大,每服一丸,綿裹放口中近喉處良久,吐痰乃愈。

山嵐瘴氣(《丁氏奇效良方》)

犀角磨水服,或羚羊角末水調服一錢,或生熟大蒜頭七片共食之。少頃吐瀉,或吐血而愈。

中風

中風陳修園(《三字經》)

三因白散 治中風猝倒,痰涎如壅,危在頃刻,用此極效。

滑石(五錢) 半夏(三錢) 附子(二錢) 研末,每服五錢,加生薑三片,蜜三錢煎送。

又方 黑錫丹(詳上一切中症。)

中風偏左右(又)

偏左宜六君子湯。

人參 於術 茯苓(各二錢) 甘草 廣皮(各一錢) 半夏(二錢) 蓋左半,雖血為主,非氣以統之,則不流也。

偏右宜四物湯。

熟地 當歸 白芍(各三錢) 川芎(錢半) 蓋右半,雖氣為主,非血以麗之,則易散也。二湯俱加竹瀝(詳小兒重舌)二錢,薑汁五分,以行經絡之痰。再加殭蠶、鉤藤、天麻、羚羊角,以熄風活絡,或加附子以固陰,肉桂以勝陽,黃耆以勝風。

丹溪:中風治痰,氣實而能食,用荊瀝。(如無瀝用荊芥。)氣虛少食,用竹瀝。此二味開經絡,行血氣故也。

按:偏左偏右,如中風後,半身或痛或木,並不能動搖,即半身不遂之初症,治法難,宜慎。

半身不遂(《古今醫鑑》)

左癱右瘓(癱瘓四體麻痹不仁)者,因氣血虛,而痰火流注也。血虛,則痰火流注於左,而為左癱,宜四物湯,加白芥子、竹瀝、薑汁,兼有死血,加桃仁、紅花。氣虛,則痰火流注於右,而為右瘓,宜四君子湯,合二陳湯,加白芥子、竹瀝、薑汁。能食者去竹瀝,加荊汁尤妙。肥人多濕,少加附子行經。癱瘓初起,急治則可,久則痰火鬱結而難治也。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

芝麻 桑葉(等分) 共為末,沖酒服。

失音不語(又)

訶子清音湯 治諸風失音不語。

桔梗(半生半炒,一兩) 訶子(半生半泡,四十九個) 甘草(半生半炙,二錢) 研末,每服七錢,如煎服者,加童便一碗,衝入。

又方 太玄湯秘方 治中風失音,昏迷欲死。

染布活靛缸水(一盞) 溫而灌之,即能言語。

猝風不語(《本草從新》)

黑大豆煮汁,煎稠如飴,合杏仁等,並飲汁。

又方(《證治合參》) 中風不語。

黑大豆煮汁,煎如飴,含而飲之。亦治喉痹不語。

女人血虛中風(《食物本草》)

熱飲羊血。

口眼歪斜

猝暴中風,口眼喎斜(《丹溪心法附余》)

天南星(不拘多少,研末) 生薑自然汁調,左喎貼右,右喎貼左,如正洗去。貼在頰車,即耳垂下八分。凡塗灸者都照此穴。

又方 萆麻子(去殼) 搗爛,右喎塗左,左喎塗右,或鱔魚血,入麝香少許塗之即正。

又(《仁存》方) 治口喎即正。

耳垂下,用艾炷如麥粒大灸三壯,左喎灸右,右喎灸左。

又方(《醫級雜病類方》) 治風中經絡,口眼喎斜。

白附子 殭蠶 全蠍(等分研末) 酒調下二錢。

又方 改容膏 治口眼歪斜。

石灰醋炒紅,再入醋熬如膏,左歪塗左,右歪塗右。

又方(《丁氏奇效方》) 邪風口歪。

皂角(去皮弦五兩,研末) 醋調,左歪塗右口角,右歪塗左口角。干,另換。

中氣

中氣論(《玉曆良方匯錄》)

凡人猝然昏倒,身冷無痰,名氣厥,亦名中氣。若身溫有痰,則名中風,但扶正坐,氣順則安。或皂角末吹鼻,令嚏亦佳。如無醫藥,當濃煎薑湯灌之。蓋氣行則火降,而痰消矣。

中氣

近來說肝厥者,就是此症,用當歸四逆湯。

白芍 桂枝(各二錢) 甘草 木通(各錢半) 細辛(一錢) 紅棗(五個) 如寒氣盛者,加吳茱萸(二錢),酒(半盅),生薑(二錢)。

按:今人氣質,不比古人,細辛應減用五分。雖云寒盛,其實陰虛者多,吳茱萸亦減用五分,生薑減一錢,以免寒去而陰不傷。

產後中氣

治產後中風,諸體疼痛,自汗出者,及余百病。

獨活(八兩) 當歸(四兩) 加酒,日三夜一,以取微汗。若中氣者,加桂心二兩,不瘥再服。

按:此方分兩,可打一折,而肉桂折倍,只用三分,不效再服,產外亦宜。

中暍

中暍(《玉曆良方匯錄》)

凡夏月行路,及鄉農踏車耘稻昏倒者,以路上熱土圍臍,令人尿其中即活。或以薑湯童便,乘熱灌之。或置日中,或令近火,以熱湯灌之即活。若飲以冷水,及臥冷地,皆不救。若婦女用布蘸熱水,更換熨臍,並熨臍下三寸,醒後亦忌生冷。

中暍昏迷方(《隨山宇方鈔》)

街心土 大蒜瓣(等分) 搗勻,井水調澄,去渣灌,即蘇。

又方 道上熱土堆腹露臍,令數人溺臍中。

又方(《驗方新編》) 草紙捲成筒,點火向口鼻間熏之,即活,其效如神。

又方 白礬末(一錢) 陰陽水(按:井水與河水,滾水與冷水皆是。)調服神效。

中暑

中暑辨(《醫級無問錄》)

暑症、陰症辨。面垢者,熱甚之極,如火之煙煤也。又暑必汗,煩而渴(壺隱子),其證身熱頭痛,狀類傷寒,但惡熱而垢,是以異也。經曰:脈虛身熱,得之傷暑。

中暑(《玉曆良方匯錄》)

急救中暑法,忽然倒地,氣欲絕者。

路上熱土(一塊) 大蒜(四五個) 剝淨,共搗爛,新汲水和勻,去渣灌之,即愈。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 水蓼(即辣蓼草) 搗汁,隨量灌。

又方 扁豆葉搗汁飲。

中暑赤丹(又)

暑月身熱昏沉,未明症候,疑是出丹(按:此身有紅塊)。以白扁豆數粒食之。如不醒,用生白扁豆,水浸濕研汁一小杯服之,愈。

中惡

中惡心痛(王暗人鈔本)

苦參(一錢) 醋(半盅) 清水合煎。

又方(補遺) 治妊娠中惡,心腹急痛,如鬼擊不可按摩,或吐衄者。

蘄艾(三錢) 煎服,不效再服。

按:艾性逐寒濕,並理三陰氣血,豈特妊娠可治,而他人不可治乎?故白之。

喉症

一切喉症(《隨山宇方鈔》)

錫類散 治爛喉時症,及乳蛾牙疳,口舌腐糜。凡外淫為患,諸法不效,吹入患處,瀕死可救。爛喉痧最難治,稍延誤即死,惟此方最良。昔有人無子,傳此方救人而得子。故名錫類,功效甚著,不可殫述。

象牙屑(焙) 真珠(各三分) 飛青黛(六分) 梅冰片(三釐) 壁錢(即蟢子窠泥壁上者良,木板上者勿用,三十個) 西牛黃 人指甲(男病用女,女病用男,分別配合,各五釐) 各研細末,又合研勻,磁瓶密收,勿泄氣。

急喉風方(又)

青梅入甕,陸續捉蜒蝣浸之自化,取梅含之,即愈。

爛喉痧神方(又)

紫石英(研細) 蒲公英(各四錢) 六神麯(炒,三錢) 杏仁 射干(各五錢) 煎服二三帖,小兒分兩減半,孕婦不忌。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 喉痛破爛久不愈,名爛喉痧。

莧菜根(燒枯,一錢) 加梅冰一二分吹之。

喉癬神方(又)

長指甲(燒灰) 清水送下,即愈。一說治蛾子,吹著即破,愈。

喉痹劫涎法咽疼赤腫(《醫級雜病類方》)

鼓槌風(即土牛膝) 連根搗汁,冬日取根用之,沖半溫酒及水,含口中呵漱之,吐出惡涎,則不致成癰。

大小喉痹(又)

珠黃散 治風痰火毒喉痹,及小兒痰搐驚風。

珍珠(三分) 牛黃(一分) 各研細,或吹或摻。如治小兒痰痙,以燈心湯調服二三分。

喉痛(又)

甘桔湯,治咽喉痛痹,並表散寒邪。

甘草(錢半) 桔梗(七分) 煎服,不效再服。

按:此方是一切喉症之通治方,最穩便。

急喉症(《醫學指南》)

治急鎖喉風,頃刻不救方。其症先一二日胸膈氣緊,呼吸短促,忽然咽喉腫痛,手足厥冷,氣閉不通。

巴豆(即江子,二生四熟,生者去殼,熟者炒去油存性) 天黃(三分) 鬱金(一錢) 共研末,入口半匙,清茶送下。如口噤咽塞,宜調清茶,匙灌,細細而下,須臾吐利即安。

喉痛舌出不收(《玉曆良方匯錄》)

咽喉回生散 治喉痛咽硬,舌忽脹大,漸至如脬,或伸出不能縮者。此名霎舌,治之稍緩,即時氣絕。

皂礬(置新瓦上煅紅,放地候冷) 研末摻舌上,如口噤,須撬開牙關,擦舌上即醒。

喉塊(又)

百炙方 治喉中結塊,不通飲食,危困欲死者。

燒柴茅草之鍋底煤,蜜丸,如芡實大,新汲水灌下一丸,甚者二丸。

喉痹不語(《本草從新》)

黑大豆煎稠如飴,飲汁。

喉蛾穿方(《驗方新編》)

闢錢(詳錫類方) 向燈上燒灰,吹之。

喉風(又)

蛇蛻(即蛇殼) 陰陽瓦焙炭,吹之即愈。

喉痛(《隨息居飲食譜》)

喉痹腫痛,諸物鯁喉,並以大蒜塞鼻中。

喉痹舌脹(《本草從新》)

萆麻仁研細作紙捻,燒煙燻之。(按:如不便熏,入瓶內熏。)

咽喉痛(《醫學指南》)

蛇床子入瓶內燒煙燻,進口即愈。

乳蛾(又)

巴豆(一粒,去衣殼) 研放蔥管中,塞男左女右鼻內,愈。

喉痹下行法(《證治合參》)

生附子(一個,搗末) 水調勻,貼於兩腳心,引火下行,其喉則開,開則去之。

喉痛溫州(《溫疫條辨》)

簡便方 治大頭瘟,並咽喉腫痛。

吳茱萸(五錢,搗汁) 醋糊和敷足心,即消。

喉風外治法(《玉曆良方匯錄》)

韭菜地蚯蚓搗爛,和麝香、梅冰各少許,塗喉間外面即愈。如無冰麝,將曲蟮搗敷亦可。

喉症驗方(姚北胡瀛嶠)

治喉風、喉痹、喉蛾等症,此方神效,立可開關。值端午合,預先七日齋戒。

真牛黃(一錢) 頭梅 硼砂 青黛 熊膽(各二錢) 露蜂房(黃色者佳,焙存性,五錢) 研細,磁器收藏候用,每二三釐,吹入喉間,緩緩嚥下。

喉症統治(《丁氏奇效良方》)

後項窩處,搽油少許,用銅錢如刮痧樣,要順刮,切忌倒刮。其痛稍緩,以便乘寬進藥。輕者不藥亦可,或生附子末,用吳茱萸亦可,熱醋調敷兩腳心,不論實火虛火皆妙。

又方 獨蒜(二枚) 削去兩頭,塞鼻中,左患塞右,右患塞左,雙患雙塞,俟口中血出愈。

小兒鎖喉(又)

芙蓉葉搗汁,煎雞蛋,貼囟門接:囟是顖字,腦蓋骨也,其穴跳動及肚臍中。按:小兒有病,每難服藥,如遇此症,斷難緩待,可查上有外治法,隨酌以治之。

喉中有珠(又)

此非喉症,乃是鼻中生一條紅線如發,懸一黑泡,大如櫻桃珠,垂掛喉門。如用刀針即死,急取活土牛膝根,獨條肥大者(草藥擔有之),搗取汁,以醋四五滴和勻,滴入鼻中二三次。線斷珠破,吐出瘀血愈。或針刺手腕中(按:腕臂掌之交也。)紫筋,或刺少商按:(是肺經)穴,在兩手大指甲旁,靠里角一韭葉許,出惡血,神效。

痧瘴時疫

越按:《痧症全書》,亦如傷寒,分出六經,可稱精細。然恐不善觀書者,一味理痧,以致有誤傷寒,況痧少而傷寒多乎!惟吊腳痧症,自秦漢以來,已有此說,於今傳矣,厥後續有羊毛等痧,可以遵之。其餘痧症,只錄大略,以作主腦。

烏痧(《痧症全書》)

此症有二,俱系預先感冒邪氣,未經發泄。又因受寒而發者,先發寒戰,牙齒眼白俱黑色,周身俱脹痛,脹入腹者,延至周時不治。因受熱而發者,先身熱如火,牙齒眼白俱黑,若周身脹痛入腹者,半日不治則死。

治法:先以三指拍曲池穴(即手臂彎),一直拍上至臑穴(即肩下高肉上。按:此兩穴皆通大腸經)拍出紫塊,不拘多少,刺出黑血。熱症用麻油(四兩),滑石(三錢),和服,服後嘔出臭水而愈;寒用雞毛,向喉中攪嘔,嘔出黏痰而愈。如腹仍痛,大便閉者,用小紅藥下之,或瓜蒂尖。無論寒熱症,針刺刮嘔,俱用檳榔(二三錢),砂仁(五分或一錢),藿香(一錢或錢半),粟梗、陰陽水(即河井兩水),煎冷服。

按:此書言先受邪氣,後或感寒,及感熱而發者,豈止烏痧云然?即他痧亦不外此。痧症之大略,從可知矣。

羊毛痧(又)

此係天氣炎熱,鬱勃潮濕,惡熱者,夜不能寐,挨至天曙,露身乘涼,風中有遊絲飄來,沾入皮內。絲系天地間之邪氣,無論頭面手足胸背,猝然滿身刺痛,時重不醫,至半日自皮入心,跳哮跑喊,面色漸黃而死。

現貯燒酒罈上泥敲碎,水調成團,周身滾碾,碾至一時,將泥開看,有絲如羊毛色亮者,此已滾出邪氣,其痛自平而愈。

又方(《證治合參》) 其症百節疼痛,頭目昏眩,胸膈痞滿,心腹攪痛,畏寒惡熱,脅肋腰背頭腦,無處不痛,北人呼之謂羊毛斑,南人則名曰斑痧也,皆血氣不和所致。有以砭針於兩手曲池(即手臂彎)青筋上刺之,出紫血而愈者,有不愈者,有變為大患者,有常慣病此者,有一月一次,或二三次者。

白虎丸(龔雲林)

千年古石灰(不拘多少,刮去雜色泥土,杵為末,水飛過,日曬,勿令太乾,量可成丸即丸,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燒酒送下。若青筋已老,多服取效。又治崩漏滯下,打撲內損,血不能散,服之皆效。

痧症通用藥方(又)

木香(理氣散滯) 藿香(止霍亂) 檳榔(破氣消瘀下積) 青皮(理下部氣) 陳皮(理霍亂) 粟梗(消痧) 各一錢,燈芯陰陽水煎,冷服。

又方 有患痧,肚痛而難忍者。

羊尿(一握)滾湯泡,以物蓋之,令出味,將絹或布濾去渣,涼服一碗,並勿令病人知,痧痛並愈。

又方(驗方) 鬱金丸 治隨常痧症腹痛者,一服見功,且治九種心疼。

炒五靈脂(一兩)。按:湯服用錢半 元胡索(八錢,湯服二錢) 炒砂仁(湯服五分) 生白礬(各五錢,湯服錢半) 木香(湯服六分) 廣鬱金(湯服錢半) 天黃(各三錢,湯服三分) 神麯糊丸,(神麯湯服三錢。)卜子大,每三四十丸,溫水下。

痧筋(節錄天台山人普淨述)

須看耳後青筋紫筋,及兩臂彎兩腿彎內痧筋,或青或紫,便可知是痧也。或痧筋隱伏,以水拍之即見。

試痧法(《驗方新編》)

芋艿帶毛生嚼,不麻口。

生黃豆細嚼(搗粉為便),豆不腥。

吐痧法(又)

食鹽炒紅,淬水作湯飲下,即用雞翼大毛,探喉作吐。

又方 白礬(二三錢) 調陰陽水送下。按:吐與不吐俱可,並乾濕霍亂可服。

急治法(又)

菜油(二兩) 麝香(一錢) 昏迷欲死者,調下立蘇。(《驗方新編》)按:俗傳只用香油半盅或一盅都效,重者遂可加麝香,不過幾分而已。陰陽湯(即冷水合滾水)飲。又按:霍亂吐瀉以及中暍俱用此法。羊屎一把滾湯泡,悶蓋一時,去渣,冷飲。又麻油(一盅)灌下。(又)

絲瓜葉搗汁飲,可止霍亂。(又)

灶肚心黃土,泡水服,止嘔吐甚。(又)

蘿蔔子煎湯飲。(又)

童便連飲碗許。(又)

刮痧法(節錄又景岳集) 嘔惡腹痛,擇一光滑碗,熱湯一盅,香油一二匙,入湯,將碗蘸油湯,令其暖滑,兩手覆執於病者背心,輕輕向下刮之,以漸加重,碗干而寒,則再蘸再刮,則脹滯自然漸下,或瀉如傾,痛滯遂減。只准順刮,不準倒刮。

腹痛 大公雞(一隻) 病人仰臥,放肚上,雞即伏,如疼止,即跳下而愈。

備急丸(修園) 治寒氣冷食,稽留胃中,心腹滿痛,大便不通者。

乾薑 大黃(各一兩) 巴豆(一兩,去皮) 研末蜜丸,黃豆大,密藏勿出氣,候用,每服三四丸,暖水或酒送下。按:此丸已用過二丸,即瀉而愈。

絞腸痧痛欲死者,馬糞研汁(或水煮濃汁。)飲之立愈。並時疾吐下垂死者,日夜各二服。(《食物本草》)

腹急痛昏眩,腰如繩束,飲真菜油一杯取吐。(《隨山宇方鈔》)

乾濕霍亂 忽吐瀉不止而腹痛曰濕,欲吐瀉不得而痛甚曰干

《本草從新》:凡一切霍亂症,用生熟水,名陰陽水,甚穩。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

飲小便(一盅) 按:此法是治鄉人最宜。

又方(《隨息居飲食譜》) 治乾濕霍亂轉筋,噤口痢,鼻淵,鼻衄不止,並搗蒜貼湧泉穴。(即足底心。)

霍亂吐瀉轉筋(《證治合參》)

華佗百沸湯 治夏月過食水果,填塞至陰,是脾抑遏肝氣,霍亂轉筋。

吳茱萸 木瓜 食鹽(各五錢) 同炒焦,用百沸湯煎,頻頻飲之。

又法 用香油染大棉線數條,刮於胸背項臂。按:順刮不倒刮,項在頸後,臂即四肢彎。或以細碗邊蘸油刮之,俟皮中起紅紫色粟樣,即愈。

又方 霍亂轉筋,以小蒜、食鹽各一兩,搗 敷臍中,灸七壯,立止。

又方 腳肚轉筋。

大蒜擦足心,令熱即安,仍以冷水食一瓣。

又方(餘姚吳鳳昌) 吊腳痧(即轉筋。)

吳茱萸 食鹽(各三兩) 炒熱,布包熨臍下丹田。從本人男左女右中指中節鉤攏側看,兩頭縫角量為一寸,臍下三寸便是。危急將脫者,食鹽攤臍中。薄者艾炷小,厚者艾炷大。艾灸其上,二七壯即蘇,後服四逆湯。柴胡、枳實、白芍、甘草各錢半。

又簡便法 暮夜轉筋,無人刮放,男子自以手挽其腎囊,女子自以手挽其兩乳,令分向兩旁。凡症輕者,無不立愈。因肝為筋府,腎子乳頭,皆厥陰肝經所過也。挽其肝絡,則筋舒。

又方(《醫學指南》) 轉筋入腹欲死者。

生薑(三錢) 酒煎服,不效再服。按:此症就是將變絞腸痧。

又方 霍亂轉筋。

皂角末吹鼻得嚏愈。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

以墨書木瓜二字於痛處,令病人口呼木瓜,隨聲而愈。

又方 反筋腹瀉,兩手抽掣搐搦,用婦女木梳煎服。

又方(《玉曆良方匯錄》 吊腳痧(即轉筋)外治法。

樟腦(兩許一塊) 布包住,浸入燒酒令透,由背脊順擦至尾閭,數十次即松。

絞腸痧 按:吊腳痧在足,絞腸在腹 (《醫學大成》、《心法附余》)

手旋溫水,於病者膝彎內拍打,有紫黑點處,以針刺去惡血紫血(按:刺避筋上,傷筋則難走)即愈。

又方(《醫學指南》)

白礬(三四錢) 滾水調勻,溫服即愈。

又方 鹽(一撮) 置切菜刀上燒紅,淬入水中,乘熱飲,愈。

又方(《隨息居飲食譜》)

煙筒中垢(如豆大一丸) 放病人舌下,掬水灌之,垂死可活。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 絞腸痧心腹痛。

大蒜(一二個) 搗爛,塗兩足心即痊,或白礬二錢研末,開水冷水各半,名陰陽水,調服,或生食芋艿數枚,味甘是痧。

又方 小兒盤腸,內釣腹痛,以蔥湯洗兒腹,仍搗蔥貼臍上,良久溺出痛止。

乾霍亂(《證治合參》)

此病卒然而至,俗云絞腸痧是也。其症心腹絞痛,手足厥冷,脈沉細,或沉伏,欲吐不得吐,欲瀉不得瀉。陰陽乖隔,升降不通。急用鹽湯探吐,及刺委中穴出血。按:委中即腿彎,不可強刺,照《醫學》先用溫水拍出紅紫色,以針或磁鋒破出紫血,旁人不得聞其氣。治用理中湯(甘草、人參、白朮、炮姜各七分)加減,慎勿用米飲補住邪氣,難治,直待吐瀉後,方可用清米湯,補接元氣。若吐瀉不出,胸腹脹硬,面唇青,手足冷過肘膝,六脈伏絕,氣喘舌短囊縮者,死證也。

又方(《隨山宇方鈔》) 鹽(三匙,炒黃) 童便沖服。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 蒜頭(一個) 搗汁沖水溫服,或連服地漿水三五碗,忌米湯。

又方 韭菜汁(一盅) 溫服。

又方(《食物本草》) 煩悶欲死。

檳榔(五錢) 童便清水煎服。

又方(《古今醫鑑》) 鹽薑湯 治乾霍亂垂斃者。

鹽(一兩) 生薑(五錢,同炒色變) 以童便一盅煎溫服。按:對摺不效再服。

又方(《隨息居飲食譜》)

紫蘇(三五錢) 煎服,並治蛇咬及蟹毒。

又外治法(《玉曆良方匯錄》) 乾霍亂,即烏痧脹,頃刻殺人,急用滾井水各半盅調白礬末二錢,以鵝毛探喉吐去暑毒,或用熱童便將鹽炒,調飲亦可,更用溫水拍打腿彎紅紫,刺出惡血。

又方 乾霍亂痧脹,將燒酒半盅用頭髮一團蘸透,向胸前揩擦,以酒盡為度,痧脹即解。

時疫兼瘴(《驗方新編》)

祛瘴闢瘟丹 治時疫痧瘴,老幼男女皆同。

厚朴 蒼朮 羌活 防風 陳皮 枳實 香附 牛蒡子(各一錢) 檳榔 白芷 藿香 川芎(各五分) 細辛(四分) 甘草(三分) 蔥(三寸) 煎服。

普濟消毒飲 泰和間,初憎寒壯熱體重,次傳頭面,腫盛目合,喉喘,舌乾口苦,俗云大頭傷寒,諸藥莫治。東垣曰:身半以上,天之氣也。邪熱客於心肺,上攻頭面為腫耳。制方活眾刻石,以黃連 黃芩(水酒炒,五錢) 牛蒡子 大黃(各三錢) 橘紅 玄參 生甘草 連翹 板藍根(各二錢) 馬勃(一錢) 川芎 防風(各八分) 殭蠶 升麻 柴胡(各七分) 薄荷(五分) 桔梗(三分) 共研末,半用湯調,半用蜜丸,噙化盡劑而愈。

二聖救苦丸(溫州府《溫疫條辨》) 治溫疫表裡雙解之藥,屢效。

大黃(酒製,二兩) 牙皂(去皮弦,各一兩)

研細末,麵糊為丸,綠豆大,每服四十丸,綠豆湯放冷送下,得汗而愈。一云每服二錢,亦視症酌之。

五瘟丹(又) 四時瘟疫流行,並諸瘧熱病。

黃連 黃柏 黃芩 甘草 紫蘇 香附(各一兩)

於冬至日為末,用錦大黃三兩濃煎去渣熬膏,和前藥為丸,如彈子大,辰砂、天黃、金箔為衣,每服一丸,冷磨服,神效。

升降散(又) 凡瘟疫未曾服他藥,或一二日,或七八日,或至月餘未愈,服此即痊。

白殭蠶(酒炒,二錢) 全蟬蛻(去泥,一錢) 廣薑黃(去皮,三分,用片薑黃) 川大黃(四錢,生) 研細末,病輕者分四服,每服計錢八分零。

冷酒(一盅) 白蜜(五錢) 攪勻冷服,胎產不忌,蜜丸,名太極丸,服必空腹,忌半日飲食。此方一升一降,上行下導,君臣佐使俱血。

療時疫者,服大黃良,事見宋史。(又)

泄瀉

泄瀉(水糞夾雜)不止(《證治合參》)

豬腰(一個,批開摻) 骨碎補末,煨熟食之。

按:久瀉虛症所宜,勿誤食。

腹痛水瀉(各家鈔本)

蒜(搗爛) 敷腳拐下窩內立止。(按:足跗後兩旁圓骨名孤拐骨,敷內窩跗足面。)

小兒脾虛泄瀉(《古今醫鑑》)

山藥(半生半炒) 研末,每服一二錢,空心黑砂糖水調下。

按:脾泄下有定時,初瀉者勿服。

水瀉久不愈(《醫學指南》)

五倍子 枯礬(各等分,研末) 麵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滾湯下。

又方 久瀉大腸滑泄。

五倍子(炒五兩,研末) 麵糊丸,梧子大,空心米飲下一錢,日三服。

暴瀉不止(又)

陳艾(三錢) 生薑(錢半) 煎服。

新久泄瀉(又)

枯礬末 麵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湯下,兼治痢。

食下即瀉(又) 治泄瀉不敢食,食即瀉,諸藥不效者。

生紅柿核,紙包水濕,灰火煨熟食之,不三四個即止。

中虛(脾胃屬中)久瀉(《隨息居飲食譜》)

豬肚(一個) 入蒜頭煮糜,搗爛為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又方 (《丁氏奇效良方》) 脾泄不止,完穀不化。

柿餅燒紅,放地下,蓋住,俟冷研末,米湯調二錢,年久不愈者,三服愈。大小並治。

又方 久泄不止。

大蒜(二個) 搗貼兩足心,或貼臍中。

又方 大便久瀉。

北產飛羅麵炒熟,每晨加白沙糖(即白糖),或燒鹽(燒鹽火成曬鹽曝成),調服。

冷痛瀉痢(又) 心腹冷痛,虛寒瀉痢。

陳醋浸大蒜,食數個。

反胃便瀉(又)

柿餅,飯上蒸熟,日日同飯嚼食,能不飲水更妙。凡小兒初食飯時,亦如此嚼喂甚良。

小兒泄瀉(《丁氏奇效良方》)

蔥鮮姜(各二錢) 搗入黃丹末一錢為丸,填臍內,膏藥蓋之。

又方馬齒莧汁(一盅) 蜜(二匙)。空心煎服。

又方 巴豆(三粒去殼) 黃蠟(三錢) 共搗成膏,貼臍上,用絹縛住半日愈。如噤口不食者,加麝香三釐。

痢症

下痢(如凍如涕)肺痛(《痢症匯參》)

仲景紫參湯 治肺氣不通而痛。

丹參(八錢) 甘草(三錢) 煎服。

臨產滯下(即痢,又)

黑山梔末,每服五錢,空心滾水下,甚者兩服即安。

胎產下痢(《證治合參》)

龜版(兩枚,醋炙研末) 流水服二錢,日三服。

赤白痢、產後痢、小兒疳痢(《隨息居飲食譜》)

薤白和米煮粥食。

五色痢(《證治合參》)

酒後便血,或下五色痢。

絲瓜絡煅研,空心酒服。

小兒白痢(又)

鴨血止此痢,並解百蟲毒。

赤白痢(又)

蔥白(一握) 細切煮粥,日日食之。

血痢 不甚滯痛,又其色全紅。

木耳(炒研,五錢) 酒送,或以水煮鹽醋食之。

又方(《本草從新》) 血痢。

烏梅 胡黃連 灶肚心黃土(各等分,為末)

茶調服而愈。

又方 曾魯公血痢百餘日。

鹽梅肉(一枚) 研爛,合臘茶醋一啜而安。

又方(《痢症匯參》) 如血痢,腹不痛而無後重,用炒槐花(三錢),炮姜(四分),煎服,血痢神效。合丸亦可,每服(三錢),空肚開水下。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 血痢不止。

荷葉蒂(十個) 煎服,或柿餅煎湯,日飲數次。

又方 馬齒莧汁(半杯) 入蜜半杯,溫煮服皆可。

冷痛瀉痢

方詳上泄瀉。

新久痢

方詳上泄瀉。

暴痢脫肛並脫腸(《丁氏奇效良方》)

生鐵(二斤) 水一斗,煎五升洗,或鱉頭煅炭,入枯礬少許摻,用絹托入。

大小人痢疾(又)

蘿蔔汁 蜜(各半) 和勻服之。

小兒疳痢垂死(又)

新羊屎(一升) 水浸一夜,絞汁燉服,重者三服愈。

噤口(一物勿要食)痢(雜本摘鈔)

五穀丹 專治此症,諸藥不效者可服。

五穀蟲(焙乾研末,一二茶匙) 米湯調服,就能飲食。一說用酒溫服。

又方(《食物本草》) 雞內金(即雞肫皮,不洗為是) 焙研兩張,乳汁調下。

又方(《綱目拾遺》) 白燕窩(二錢) 人參(四分) 水煎,徐徐服之。

又方(《藥性考》) 玫瑰花(陰乾,五朵) 煎服。

又方(《痢症匯參》) 半夏瀉心湯 治此症,或去甘草,取其補降辛開,最為允當。

半夏(二錢) 人參 甘草(各五分) 黃芩(錢半) 乾薑(三分) 黃連(五分) 大棗(二枚)

又方(《修園歌括》) 倉廩湯,即人參敗毒散,加米三錢。

人參 甘草(各五分) 枳實(二錢) 茯苓(三錢) 桔梗(五分) 柴胡 前胡 羌活 獨活 川芎(各七分) 薄荷(三分) 生薑(一片) 陳米(三錢) 煎服。

又方(《證治合參》) 久痢噤口。

石蓮肉(炒為末,二錢) 陳米湯調下。

又方 田螺(二個) 麝香(一分) 同研作餅貼臍,引熱下行,即思食矣。

又方 煎蘿蔔湯飲之。或用蘿蔔切片,染蜜噙之,味淡再換,思食以肉湯與之,不可過多。

又方(《古今醫鑑》) 倉連煎 治噤口,不拘赤白。

陳倉米(赤痢用三錢,白痢用七錢,赤白相兼用五錢) 黃連(赤痢用七錢,白痢用三錢,赤白相兼用五錢) 水煎露一宵,空心溫服。按:不論赤白陳倉米三錢,黃連一錢足矣。

又方 納臍膏 治此症,危急用之立愈。

黃瓜藤(不拘多少,連莖葉經霜者曬乾,煅灰存性,出火毒) 用香油調納臍中即效。按:此藤須預備以行方便。

又方(《醫學指南》) 糯谷(一升) 炒出白花去殼,用薑汁水拌濕再炒,每服一瓢,三服即止。

又方 人參 黃連(各七分) 煎服。不效再服,小兒減半,雖至危立愈。

又方 老倉米(炒香熟研末,三四匙) 淮鹽火煅(即紹地鹽奶) 少許,滾水下。

又方(《隨息居飲食譜》) 山藥(半生半炒,研末二錢) 米飲下。

又方 乾濕霍亂轉筋,噤口痢,鼻淵,鼻衄不止,並搗蒜貼湧泉穴(即足底心)。

又方 反胃噎食,沙石諸淋,噤口痢疾,腸風下血。

蜜炙蘿蔔細嚼,任意食之。

休息(無休無息)痢(《證治合參》)

白豆腐(醋煎) 食之即愈。

又方(《食物本草》) 白馬糞(煅灰錢半) 滾水送服,治久痢赤白。

又方 阿膠止泄痢,得黃連、黃蠟尤佳,按:阿膠錢半、川連五分、黃蠟四分。煎服。

又方(《醫級雜病類方》) 簡易方 治下痢久膿,日百餘行,湯藥不效者。

白麵(炒熟)揉篩一小杯,煮粥食之,自瘥。

又方 治久痢赤白,症屬肝脾者。如素稱肝胃痛者而患久痢是屬肝脾。雞子醋煮,空腹食之效。

又方 治久痢白,因於寒者。炮姜(研末,一錢),米飲調下。

又方 治熱毒血痢,久不已。

當歸 黃連(各三錢) 烏梅(兩個) 水煎空心服。

又方 治邪傷太陰(是脾經),腹痛下痢後重,或寒熱交結,不得升降。

乾薑(三分) 黃連(五分) 木香(四分) 煎服。

又方(《隨山宇方鈔》) 治休息痢,兼治腸風便血,及熱痢久不愈者。

鴉膽仁(即苦參子去殼)三十粒,外包桂圓肉捻丸,每晨米湯送下二三服,即愈。

又方(《本草從新》) 梅根葉,治休息痢,煮濃汁,飲之。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 久痢百藥不效者。陳石榴皮焙末,每服三錢,米湯下。

又方 雞冠花(三錢) 酒煎服。紅痢紅花,白痢白花。

又方 蠶豆花搗爛,每服(三錢),沙糖(一錢),煎湯送下,或香油煎鹹魚,食數次,奇驗,仙方也。按:惟胃強則可。

又方 小兒氣虛久痢,初痢者不可用此。

雞蛋(一個) 煮熟,去白用黃,薑汁研和,食之忌茶。

又方 休息痢。

老松樹皮(二錢) 研末,稀粥和服一碗,日三次,必愈。又平時收紅白椿樹皮,分開紅白,各研末分瓶收存,遇白痢,白糖調服二三錢,紅痢,紅糖二三錢,紅白雜,紅白糖並用。

五淋

五淋(氣石血勞膏)捷徑方(《醫學指南》)

車前(即野田菜葉,宜自採,藥肆有子無葉不可用,惟新鮮分兩亦須酌加,研末,三錢) 牛膝(三錢) 煎湯送下。

又方 治五淋。

船底青苔煮水飲。

又方 治五種淋疾,及小便不通至甚者。

硝石(一兩,不夾泥土而雪白者,生研末) 每服二錢,白湯下。

又方(《名醫類案》) 治五淋血淋,百藥無效,白冬瓜煮食,至七日而愈。

又方(外治) 五淋,王仲陽用細灰於患人連臍及丹田,作一泥塘,徑如碗大,四圍高起,以新汲水調化朴硝一兩,傾入灰塘中,勿令漫溢,須臾大小便迸然而出。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 多年木梳燒存性,空心冷水調服,男用男梳,女用女梳。或苧麻根兩莖煎服,或木通五錢、甘草二錢煎服。

又方 五淋痛甚久不愈。

生天門冬捶汁半盅服。

血淋病原(《證治合參》)

痛者為血淋,不痛者為小便血。又胞遺熱於膀胱,則癃而溺血,未有不本於熱者。大抵溲血、淋血、便血,雖前後所出之竅有不同,其受病則一也。

血淋(又)

乾柿(三枚,燒存研末) 米飲下。

又方(各書) 犀角地黃湯 主治吐衄便血(是大小便),婦人血崩赤淋,照書分兩派計。

生地(二錢半) 白芍(錢七分) 丹皮 犀角(各四分) 研末服,滾水送。

又方(《醫級雜病類方》) 發灰散 治血淋、尿血、鼻衄等症。

亂髮(洗淨煅炭) 如血淋尿血者每服一錢,入麝香少許,淡醋湯調下。

又方 胖大海,時泡湯作飲。

又方(《醫學指南》) 治死血作淋。

桃仁 歸尾(各一兩) 牛膝(四兩) 赤芍 生地(各五錢) 川芎(一錢) 水煎,分四次服。

又方 血淋脹痛。

發灰末(二錢) 藕節汁調下。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 白雞冠花燒存性,研,三錢,米湯送,數服愈。

又方(《指南》) 治小便淋痛血淋效。

焦梔子末(二錢) 滾湯下。

又方(《名醫類案》) 血淋百藥不效。

白冬瓜治五淋,煮食,至七日而愈。

又方 便血淋。

旱蓮草(三錢) 水煎服愈。

又方 外治法。

獨蒜(一個) 生梔子(七個) 鹽(少許) 共搗如泥,貼患人臍上,所親患血淋二年餘,愈。

又方(失名) 血淋不通而痛甚。

肥皂(一個) 醋(一碗) 煮乾取起搗爛,貼臍上愈。

熱淋(《本草從新》)

生地汁、葡萄汁(等分,有鮮用鮮,無鮮用干,煎汁)蜜攪溫服。《證治》照此加藕汁。

又方(《醫學》) 外治熱淋痛甚,或不痛者。

豬膽(一個,去汁少許) 入麝香三釐,以陰莖納其中,良久即愈。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 熱淋澀痛。

馬齒莧搗汁半盅服,或柿餅、燈草(各三錢),煎服,日數次。

男女白淋痛甚(失名)

側柏葉 柳梢(各五錢) 煎後,露宿一夜,空心服。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 兼諸淋痛苦。

白礬末(一小盅) 覆臍上,布包一晝夜。

又方 白濁白帶。

清明日所摘楊柳葉煎服,或生白果仁十粒研,水送下。

淋瀝痛甚(《證治合參》)

雞肫皮(五錢,陰乾煅存性) 白湯送服立愈。

又方 白濁不止。

鴨蛋(一個,去白少許) 川大黃末,填滿攪勻,以紙封口,飯鍋內蒸熟,空心服之自止。

小便石淋幾死,諸藥不效,以手揉之,百千而出,如石灰之塊而堅,此俱欲泄不泄而成。亦宣如玄傳,是幾死無可奈何之法,勿輕試。

石淋破血(《食物本草》)

牛角燒灰末(一錢) 酒送,日數服。

沙淋石淋(《醫級雜病類方》)

牛麝通淋散 治此症溺如屑塊脹痛者,立通。

牛膝(五錢) 麝香(五釐) 先煎牛膝去渣,調麝香服。

又方(《醫學指南》) 草豆飲 治沙石淋。

黑大豆(百二十粒) 生甘草(一寸) 水煎乘熱入滑石末一錢,空心服。

又方(《隨息居飲食譜》) 反胃噎食,沙石諸淋,噤口痢疾,腸風下血。

蜜炙蘿蔔細嚼,任意食之。

又方 石淋痛楚。

胡桃肉(一斤,現剝揀去油者) 同米煮漿粥,日日食之。按:久病者服此,初病要通恐塞。

又方(《證冶》) 沙石淋。

九肋鱉甲,醋炙黃,末二錢,酒送下。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

白扁豆根(數寸) 煎服。

又方 沙淋小腹急脹,莖內痛如刀割。

瓦松煎濃汁,熏洗小腹,兩時辰通。

膏淋(《醫級雜病類方》)

海金沙散

海金沙 滑石(各一兩) 甘草(二錢半) 研末,每服二錢,燈草湯空心調下。

赤白濁(《證治合參》)

秘方治此症如神。

雞蛋一個打一孔,去白留黃,撥散,摻入川大黃末三錢攪勻,白紙封固,貯於碗,飯鍋蒸熟為丸,每服三錢,空肚或酒或開水送下,二三次愈。按:如難丸,用此蒸熟。時嚼服,仍用酒水送下,惟濕燥不等加服四錢。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 治白濁。

白果打爛,包於龜頭,紮緊一夜愈,或每晨搗生白果,沖豆腐漿服。

又方 赤濁。

益母草葉莖子均可用,取汁溫服數次。

淋急陰腫(又)

外治法。

泥蔥半斤煨熟搗爛,罨臍上。

下淋(又)

芹根搗汁,井水下,小便出血亦然。按:芹有水陸兩種,此用水芹。

關格

關格論(《證治合參》)

關者不得小便,應出者不得出也。格者吐逆,應入者不得入也。上下俱病也。此陰陽乖戾,氣血稽留,更實更虛,升降失常,不得盡命而死,病之最巨最急者也。按:此如有頭痛寒熱、上逆下閉,是傷寒之類,非此症也,不可誤認。

關格(又)

喻嘉言進退黃連湯。

治格

黃連 人參 乾薑 半夏(各錢半) 桂枝(一錢) 大棗(二枚) 水煎溫服。

治關

黃連(薑汁炒,七分) 人參(人乳拌蒸) 炮姜 姜半夏(各錢半) 肉桂(五分) 大棗(二枚) 水煎溫服,平日服桂附八味丸三錢。

又方 皂角散 治大小便不通,關格經三五日者。

大皂角(燒存性,研末,五分) 米湯下,又以豬脂(即版油)一兩煮熟,以汁及脂俱食之。又服八正散,加檳榔、枳殼、朴硝、桃仁、燈心草、茶樹根。

八正散

車前子 木通 滑石 瞿麥 焦梔子 萹蓄 製大黃 甘草(各二錢) 燈心(二十節) 加藥各用錢半。

又熨臍法 治關。

炒鹽乘熱熨臍腹,冷則易之。(分作兩包。)

又法 大田螺(一個) 鹽(少許) 同搗碎,置病者臍下一寸三分。(尺詳吊腳痧。)用帛或布緊繫之,少頃小便如注。

又方(《本草從新》) 大蒜治關格不通,搗爛敷臍,能達下焦,消水,利大小便。又說,搗納肛門,能通幽門。即小腸上口,凡敷大蒜屢聞起泡,候他自平為是。

又參看法(詳胞轉《古今醫鑑》)。

大小便不通

兩便不通(《證治合參》)

倒換法 治內熱小便不通。

大黃(一兩) 荊芥(二兩) 研末,每服二錢,開水送下。

如大便不通 大黃(二兩) 荊芥(一兩) 研末,每服三錢,開水送下。

又方 大小便不通。

獨蒜煨熟貼丹田。臍下三寸,尺詳吊腳痧症。

又方(《食物本草》) 集要方。

蔥白搗填臍中,灸七壯,立下。

又方(《醫學指南》) 治熱症小便不通,腹脹疼痛欲死。

蚯蚓(五七條) 研爛,投涼水一碗攪勻,澄清去泥滓飲下,即時通。大便熱疾,不知人事幾死者,服之立效。

又方(《玉曆良方匯錄》) 全蔥(一斤,不洗) 生薑(一塊) 淡豆豉(二十粒) 鹽(一匙) 共搗爛作餅,烘熱扎臍上,久之氣透自通。

又方(《名醫類案》) 大田螺(一個,在水者妙) 鹽(一匙) 和殼生搗碎,置臍下一寸三分。(尺詳上。)用寬布緊繫之,暴下而愈。

初生大小便不通(《增廣大生要旨》)

腹脹欲絕者,急令人溫湯漱淨口,吸咂兒之前後心及臍下兩手足心,共七處,吸咂五七口,取紅赤色氣透為度,氣透則便自通。

大便不通

年高冷閉虛閉(《醫級雜病類方》)

半硫丸 治此症及痃癖(猶急滯也)冷氣。

半夏(湯泡七次) 焙研末,硫黃明淨研細(等分),生薑汁打糊為丸,每服三五十丸,溫酒送下。

又方(《食物本草》) 炒阿膠(二錢) 蔥白(三寸) 煎服。此方系裁定。

又方(《玉曆良方匯錄》) 凡產婦及老弱人風秘不通,難用藥者,此方主之。

松子仁(去皮,三錢,研爛) 酒(半盅) 開水沖服,即通。

大便秘塞(《食物本草》)

羊膽汁灌服,即通。

又方(《名醫類案》) 紫菀末(錢半) 開水送下,須臾大便遂通。

又方(《證治合參》) 大便難。

桃花研末服。

又方(《本草從新》) 外治大便不通,氣奔欲死者。

烏梅(十粒) 湯浸去核,丸如棗大,約入肛門,少時即通。

痘症大便不通(《丁氏奇效良方》)

蔥(一握) 搗成餅,敷臍上,用錫壺盛熱水,熨蔥上。

小便不通並數

小便秘塞立死方

五苓散。

澤瀉(三錢) 豬苓 茯苓(各二錢) 白朮(一錢) 桂枝(五分) 加大小薊(各二錢,即映山紅、土續斷)此方(宣如玄)傳。

男婦熱結尿痛不利

乾荷葉煎濃湯飲,即愈。

又方 栝蔞末(三錢) 酒調服,即愈。

小便不通(《證治合參》)

豬膽連汁,籠入陰頭,包住一二時,汁入自通。

又法 田螺(一個) 鹽(少許) 生搗爛,敷臍下一寸三分,即通。

又方 小便不通,小腹脹滿,不急治,即殺人。

連根蔥白(一斤) 搗爛炒熱,以布裹,分作兩包,更換熨臍下即通,再加麝香少許,尤速。

又方(《本草拾遺》) 龍眼核(去黑殼打碎,錢半) 煎服,如通後欲脫,以此肉煎飲。(此是虛不能通。)

又方(《食物本草》) 脹急者。

象牙屑(三錢) 煎服。

又方(《時方妙用》) 治癃閉。

人參 麻黃(各一錢) 長流水煎服。

又方 倒換法。(詳大小便症。)

又方 蚯蚓方。(又)

又方(《醫學指南》) 豬膽汁投滾酒中服,立通。

小便閉,連胸腹痛(《玉曆良方匯錄》)

陳海蜇(四兩) 荸薺(二個) 煎湯服,神效。

小便閉,連痰氣塞(又)

白蘿蔔子(炒香研末) 滾湯吞下數錢,立通。

又方 新象牙末(一錢) 河水煎湯服。

女人小便不通(《醫學指南》)

紫菀(研末) 井華水調服三撮,即通。如小便下血,五撮止。

又方(《類方準繩》) 婦人積血,小便不通。

牛膝膏。

桃仁(去皮,炒) 歸尾(酒洗,各一兩) 牛膝(四兩,去蘆,酒浸一宿) 赤芍 生地(酒洗,各兩五錢) 川芎(五錢) 按此方想是十劑之數,一劑不效,須再劑,日夜可服三劑。

老虛人小便不通(《類方準繩》)

琥珀散 因虛老心氣閉塞而然。

琥珀(研末,一錢) 濃煎人參湯下,有驗。

又方 利氣散 治老人氣虛,小便閉塞不通。

綿耆(去蘆) 橘紅 甘草(等分同研末) 煎服三錢,自通。

又方(《名醫類案》) 七十老人,秋患小便不通,念餘日,百方不效。

地膚草搗自然汁,服之遂通,此草葉名鐵掃帚,雖微物而有回生起死之功,故並載之。

初生小便不通(《增廣大生要旨》)

初生六七日不小便。

蔥白(三四寸,搗爛) 人乳拌入兒口內,再與乳吮嚥下,即通。

小便過多(《食物本草》)

象牙燒炭(一錢,研末) 開水送下。

又方(《醫級雜病類方》) 縮泉丸 治脬氣不足,小便頻多。

烏藥 益智仁(等分研末) 山藥糊丸,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又方(《醫學指南》) 治遺精虛漏,小便餘瀝,及夜多小便。

益智仁(二十四個) 水煎入鹽少許,服。

又方 治小便多。

萆薢(三錢) 夜煎服之,永不夜起。

又方 治腎氣不足,小便頻數,日夜百餘次。

烏梅 益智仁(等分研末) 山藥糊丸,每服三錢,空心鹽湯下。

又方(《證治合參》) 小腸中熱,下焦虛冷,小便多者。

牛乳飲之。

又方(《隨息居飲食譜》) 小便頻數,腸風下血,赤白帶下,並以白果煨熟去火氣,細嚼,米飲下。

又方 胡桃肉臥時嚼之,溫酒下。

胞轉並交腸

轉胞一證(《古今醫鑑》)

陰陽關格,前後不通,尋常通利大腑,小水自行,中有此證,諸藥不效,失救則脹滿悶亂而死。予嘗以甘遂末水調敷臍下,內以甘草節煎飲,及藥汁至臍,二藥相反,胞自轉矣,小水來如泉湧,此急救之良訣也。按:甘遂照《醫學指南》用三錢,甘草節按用一錢。

過忍小便胞轉(《類方準繩》)

自己爪甲燒灰研末,水服。

又方 男婦過忍轉胞不小便。

滑石末蔥湯調服。

又 內外治方。

良薑 蔥頭 紫蘇(各一握) 煎湯洗。

過忍(小便不通並治)五淋(《丁氏奇效良方》) 強忍後有血點滴出者。

尖檳榔(一個) 煎汁,沖白蜜服。

密室內熏洗小腹外腎肛門,留湯,再添棉絮蘸洗,以手撫於臍下,拭乾,棉被中仰坐,垂腳自舒其氣,次用蜀葵子(二錢半),赤苓、赤芍、白芍(各五錢),銼碎,每服(三錢),煎汁,乘熱調蘇合丸(三粒)並研細,青鹽(五分),食前溫服。

又外治法 炒鹽(半斤) 囊盛熨小腹。

又蔥熨法 治小便難,小腹脹,不急治殺人。

蔥白(三斤,切斷炒熱) 以青綢裹分兩包,更替熨臍下,即通。

又方 蔥白湯 治小便猝暴不通,小腹膨急,氣上衝心,悶絕欲死。此由暴氣乘膀胱,或從驚憂,氣無所伸,鬱閉而不流,氣衝胞系不正。

陳皮(三兩) 葵子(一兩) 蔥白(兩莖) 煎服。

又方(《類方準繩》) 治男婦過忍小便,胞轉。

滑石末(五錢) 蔥(二枝,後入) 煎服。

又方(《隨山宇方鈔》) 治男女胞轉,不得小便,小腹脹至八九日者。此病醫多不識,必至水氣攻心而死,此方神效。

滑石(一兩) 寒水石(細末,三錢) 冬葵子(五錢)

煎服。宜久煎,石味方出。

又方(《食物本草》 阿膠(三兩) 水二升,溫服。是隨時服。

又方(《本草從新》) 發灰(二錢,研末) 醋湯調下。越今治孕婦過忍小便,胞轉,用此愈。

妊娠轉胞(《增廣大生要旨》) 胎墜於下,胞系被壓,故名轉胞,產後自愈,勿用藥。

交腸(《名醫類案》) 丹溪治馬姓,年五十,嗜酒痛飲不醉,忽糟粕出前竅,尿溺出後竅,脈沉澀。

當歸 熟地 白芍(各三錢) 川芎(錢半) 海金沙 檳榔 木通(各二錢) 桃仁(錢半) 木香(五分) 八帖安。

又方 一婦患此症。

破漆紗帽(問盔頭鋪) 煅灰研,米飲下。

又方 一人患前症。

舊袱頭(即婦人烏紗帕) 煅灰,酒調下五分愈。

遺尿

夢中遺尿

燕子窠之草燒灰研末,水調服。

又方(《醫級雜病類方》) 桑螵蛸(即螳螂子,藥肆是雜樹上,非桑樹上也。要真自辨) 炙研末,糯米飯搗丸,空腹米飲下錢半。

又方(《醫學指南》) 治遺尿不禁。

雞肫皮(一具) 並腸(干去穢淨,不用水洗) 男用雌,女用雄,烘研末二錢,開水下。

又方 益智仁(七個) 桑螵蛸(七個,詳上) 為末,溫酒調服,用熟白果送下。

又方 治夜中遺尿,將本人睡席常尿濕者,燒灰研末,酒下二三錢,數服即愈。

下虛遺尿(《食物本草》)

羊脬以水盛入,炙熟,空腹食之,四五次愈。

又方(《隨息居飲食譜》) 豬脬甘鹹涼,炙食。

小兒遺尿(《玉曆良方匯錄》)

雞肫皮連腸(一具,干去穢淨) 豬尿脬(一個,治同) 各炙焦研細末,每服一錢,酒送下,男用雌,女用雄。

治男婦尿坑 按:見厠欲尿故名 良方

硫黃(二錢) 蔥頭(七錢) 同搗爛,用布包罨臍上。

胎前產後遺尿 詳於胎。

遺精白濁

夢遺(《時方妙用》)

沈芊綠雲:心藏神,肝藏魂,腎藏精。夢中所主之心,即心之神也;夢中所見之形,即肝之魂也;夢中所泄之精,即腎之精也。要之,心為君,肝腎為相,未有君火動而相火不隨之者。當先治其心,而後及其餘,宜黃連清心飲。

黃連(五分) 生地(五錢) 當歸(錢半) 人參(一錢) 甘草(五分) 茯神(二錢) 棗仁(三錢) 蓮子(蓮心九粒) 煎服。

又方(《時方歌括》) 封髓丹 治夢遺失精,及與鬼交。

砂仁(一兩) 黃柏(三兩) 炙甘草(七錢) 蜜丸,每服三錢,淡鹽湯送下。

又方(《醫學指南》) 治夢遺。

五倍子(一兩) 茯苓(二兩) 研末,麵糊丸,每服(三錢),白湯下。

又方(《本草從新》) 奠一曰:荷葉(研末) 酒服三錢,治遺精極驗。

又方(《隨息居飲食譜》) 治心動遺精。

蓮子心(一錢,研末) 入辰砂(一分),淡鹽湯下。

虛泄(《醫級雜病類方》)

鬼仙丹 治男子嗜欲太過,精血不固而多熱。

蓮鬚 芡實 石蓮子(各十兩,研末) 金櫻子(三斤,研末) 熬成膏,攪上三味末為丸,每服三五十丸,空心鹽水下。

又方(《隨息居飲食譜》) 治虛弱遺精。

豬肚(一個) 入蓮子帶心皮 煮爛為丸,桐子大,淡鹽湯下三十丸。

又方 遺精淋帶。

羊石子,外腎也。功同內腎而更優,治下部虛寒。

又方(《醫學指南》) 治遺精。

胡桃肉(四兩,研爛) 黃蠟(二兩) 化開,共合為丸,每服一錢,滾水下。

又方 治夢遺。

鹿角銼細末,止脫精夢遺,酒服一錢。

又方 治暫睡即泄。

白龍骨(四兩,研細末) 韭菜子(二兩,炒研末) 每服一錢,空心酒調下,即愈。

又方 小菟絲丸 治虛勞遺濁。

石蓮肉 山藥(各二兩) 茯苓(一兩) 菟絲子(五兩,研末) 山藥糊丸,鹽酒湯下二錢。

遺精白濁(《醫級雜病類方》)

蛤苓丹 治此症久不能止者。

茯苓 車前子 文蛤 白蓮蕊(等分研末)

糯米糊為丸,每服(二三錢),空心開水下。

又方 治此症兼久帶。

金櫻子(去毛) 芡實(等分研末) 米糊作丸,每服三錢,白湯下。

又方(《醫學指南》) 金珠粉丸 治陰虛火旺。

白濁

真蛤粉 黃柏(各四兩,研末) 水丸,酒下二錢。

又方(《證治合參》)

生白果(十枚) 日服取效。

痰飲喘哮

痰飲 控涎丹 甘遂(麵裹煨) 白芥子 治痰(稠則為痰)涎(稀則為飲)凝閉,以致胸背、手足、腰脅牽痛,吐逆厥冷,薑湯下五分。

飲(《名醫》) 仲景云:氣虛有飲,用腎氣丸。即六味丸。歌訣:地八山山四,丹苓澤瀉三。按:時人多是陰虛陽盛,方中惟山萸肉照歌減半。補而逐之。誠開後學之矇瞶,濟無窮之夭枉。每服三錢,開水下。

胸脅飲(氣積聚疼痛《醫級》) 甘遂(五分) 半夏 白芍(各二錢) 甘草(四分) 煎,和蜜服。

痰嗽不已而見血(又) 百合(蒸焙乾末) 款冬花(炙末) 蜜丸圓眼大,臨臥細嚼。

痰(《名醫》) 橘紅(一斤) 甘草 鹽(各四兩) 水五碗,慢火煮乾,搗末,隨時點服。

久嗽 生薑(五兩) 飴糖(八兩) 煎熟,食盡愈。

三十年嗽(《千金方》) 百部熬,入蜜,不時取服。

久咳嗽(《名醫》) 喉中作聲不得眠,白前為末,溫酒調服一錢,可多服。

小兒蝦蟆咳(香橋陶祖培) 聞得葉柴梗之子,如地力大者,俗名孵雞娘,煎湯服,無不愈。嗅法(《醫鑑》) 治咳逆服藥無效者,好硫黃 乳香(等分) 酒煎透,急令患人嗅之。或天黃(一錢),酒一盞煎透,嗅其熱氣即止。

喘 黑錫丹(《時方歌括》) 黑錫 硫黃(各三兩,同炒,結砂研至無聲為度) 葫蘆巴 沉香 熟附子 肉桂(各半兩) 小茴香 破故紙 肉豆蔻 金鈴子(去核) 木香(各一兩) 研末,酒煎,麵糊為丸,桐子大,陰乾,以布袋擦令光瑩,每服四十丸,薑湯下。治脾元久冷,上實下虛,胸中痰飲,或上攻頭目,及奔豚上氣,兩脅膨脹,並陰陽氣不升降,五種水氣,腳氣上攻,或卒暴中風,痰潮上膈等症。

肺虛發喘少氣,並治大小人,難以布息。(《醫鑑》) 參桃飲 人參(二錢) 胡桃(二個,去殼不去皮) 生薑(五片) 大棗(二枚) 食後臨臥時,煎服。按:此慎勿將實喘為虛喘。

實喘 旋覆代赭石湯 人參(三分) 半夏(二錢) 甘草(四分) 生薑(一片) 大棗(二枚) 代赭石 旋覆花(各三錢) 按:初喘痰多為實,久喘痰少為虛。

小兒痰壅喘急(《醫鑑》) 巴豆(一枚,去殼) 杵作丸,棉花包裹,男左女右塞鼻中,痰即墜下。

小兒痰喘(《名醫》) 觀音賜方 人參(寸許) 胡桃(一枚,去殼不去衣) 煎服愈。

哮喘(丁氏) 每早吃米仁粥一碗。

咸哮冷哮,每早食豆腐漿,愈。

年深哮喘(《本草》) 雞子數枚敲損,浸尿缸中三四日,煮食,薑汁竹油湯送,能去風痰。

小兒咸哮喘嗽(《名醫》) 烏賊骨末,白糖和服,愈。

小兒咸哮喘(又) 甜瓜蒂(七枚,研細) 冷水調,澄清服,即痰涎喘定,次日再服,三度病除。

心胃氣痛等

一切心疼(《名醫》) 生地汁合面,勿加五味,作糕餃食,久服蟲自瀉出。

九種心腹疼(《食物》) 公雞肫皮(七張,煅末) 酒調服,立效。

真心痛(丁氏) 桑葉杵爛,開水送服。

心氣痛甚及小腸氣痛(《證治》) 蒲黃(一錢) 五靈脂(去砂土,一錢) 共研末,醋水煎服。

心痛氣痛(丁氏) 鹽(一撮) 放刀口上炭火燒紅,淬入水中,乘熱飲之。

心痛(《隨山宇》) 生菜油(一懷) 溫服。

又方 當歸末(三錢) 酒送服。

心腹痛,不問新久,寒熱皆效(《食物》) 肉桂心(六分) 白芍(炒,二錢) 甘草(五分) 不效再服。

心腹大痛危急者(《證治》) 良薑(麵炒) 厚朴 五靈脂(等分) 共末,醋水調服一錢,立止。

心痛(《醫學》) 蜜(一小盅) 酒(一碗) 合煎湯,送枯礬末一錢,溫服出汗。

積年心痛立效(又) 濃煮獨蒜頭,淡服,以飽為度,不再發。

蛔厥心痛(《隨山宇》) 服繅絲湯一碗,止。

蛔蟲心痛,痛時口出清水者是(丁氏) 米仁(一兩) 煎濃汁服,蟲死俱出。或烏賊骨末(二錢),醋調服,或生地取汁,冷服。

心痛兼胃氣救急奇方(《證治》) 治男婦心痛,牙關緊閉欲死者。隔年蔥白(三五莖,去皮須),杵成膏,入口,麻油送下或和服。所停蟲物,化為黃水,微利為佳,永不再發。

心胃氣痛(《醫學》) 生白礬 熟白礬(等分末) 麵糊丸,櫻桃大,每服三丸,白酒下。

心胃痛至死(又) 良薑末(四分) 米飲調下。

又方 炒鹽(一錢) 生薑(二片) 煎服。

心胃方(《良方》) 新棉花子(炒黃末) 每二錢溫酒下,連日三服,即可除根。

又方(道法) 牙皂(一兩) 硃砂(四錢) 共末,飯黏為丸,梧子大,燒酒送下十丸。

九種心痛及腹脅積聚滯氣(《名醫》) 牛膝(一兩) 炒煙盡,研末,醋糊丸,梧子大。

每服九丸,熟酒下。

心脾痛(又) 求神賜方,名一服散。高良薑(逐寒) 香附子(散氣等分)

越按:定每服錢半,煎服不效,可再服。

寒熱胃氣等症(道法) 棉花子(炒起微煙) 醋噴一次,又炒又噴,計七次,炒乾末,每服三錢,白酒送下。

胃氣痛(丁氏) 芝麻炒焦末,溫酒下。

又方 沙糖(半杯) 白酒調服。

胃脘久痛,屢觸屢發,數服可愈(《醫級》) 荔核(一錢) 木香(八分,共末) 開水調下。如病在血分,加五靈脂、沒藥(各一錢)。挾火嘔吐者,加梔子(二錢),吳茱萸(三分),川黃連(一錢)。挾寒者,加乾薑(四分),桂心(三分)。

胃脘痛極,諸藥不效者(又) 牙皂煅炭末,開水送服。

鐵落飲 治肝經相火之逆,為痛為厥者。(又) 稱錘(一枚洗淨) 煎湯煎藥,取重鎮意。

按:肝氣之病,先賢不道,而又今世得此疾者甚多,以致後人治無頭緒。曾見紹城時賢張璞山、陳勉亭、趙晴初、陳東畦,凡遇此症,不外建中湯、小柴胡湯、逍遙散、當歸四逆湯等加減,治效多多,誠足法也。有曰心痛,有曰胃氣,有曰肝氣,其實不外乎此方也。如真心痛,手足青至節者,死不治。如真肝氣,土敗木賊者,亦不治。若專用延胡、香附等散氣破血之藥,是隻治其標,不治其本,恐難盡效。標本兼治者,散氣中加滋陰藥也,其庶幾乎。如左金丸,初治則效,久治則不效者,因治標不治本故也。鄙見如此,以待後賢筆削,則幸甚矣。

胸脅腰腹

罨胸熨法 治胸下閉悶結痛(《醫級》)。香附 萊菔子(各五錢) 麩皮 生薑 蔥白(各一兩) 鹽(四錢) 丁香(二錢) 酒麴(二粒) 切搗炒熱,以帕包之,乘熱熨胸下。

脅下刺痛(王暗人) 小茴香(炒) 枳殼(麩炒) 共末,每服二錢,鹽酒湯送,效。

兩脅脹滿(丁氏) 炒鹽包裹熨之。

痰在脅下及皮裡膜外(丹溪) 白芥子(錢半) 煎服。

又(丁氏) 炒白芥子末(錢半) 開水下,雖年老虛弱百治不效者,三服除根。

邪留脅下或水氣內結,以致痞硬作痛(《醫級》) 牡蠣(四錢) 鱉甲(三錢) 煎服。

脅漏出水(丁氏) 烏牛耳垢,敷之。

小兒脅痛(《食物》) 馬糞中粟,煮粥食之。

按:馬如食草,何粟之有,須飼粟者,未能盡化,可有其粟。若疑心,勿使他知。

統治腰痛(《醫學》) 川芎(錢半) 當歸(三錢) 煎服。

卒腰脊痛(失名) 鹿角(五寸) 燒赤,投浸酒內一宿,溫飲良。

腰痛如刺(《醫學》) 鹿角屑(四兩,炒黃末) 溫酒下二錢,加牛膝為丸,更妙。

腰痛甚(又) 絲瓜根(煅末,二錢) 溫酒下,無則絲瓜絡連子,亦效。

腎虛腰痛(又) 小茴香末,入豬腰內,煨服。

又方 鱉甲(炒黃末) 每服二錢,日兩服。

腰疼流淚屬腎虛(又) 破故紙末,溫酒調下。

腰痛(《證治》) 檳榔(末,二錢) 溫酒送下。按:此方內傷外感俱可。

又方 日啖生栗子愈。

又方 六味湯,加炒川斷、炒杜仲各三錢,神效。

又方(樊福生) 桂心(三分) 參三七(五分) 共杵末,溫酒沖服,已驗。

又方(丁氏) 韭菜汁溫服,如腰痛兼酒濕作瀉,白朮三錢煎服。

中惡腹痛(《醫學》) 艾(三錢) 煎服。

陰毒腹痛(《證冶》) 急飲熱酒,又用蔥白打碎,炒熱敷臍,或用布包熨臍,令汗出,痛止。若厥逆(手足並冷)六脈欲絕者,蔥白(半斤)敷排臍上,布覆,以熨斗熨之,更換為妙。

寒犯三陰,腹痛,脈絕肢冷(《醫級》) 蔥(一握) 炒熱熨關元(臍下三寸)穴。

血脹腹痛(《證治》) 韭菜汁,熱酒沖服,或桃仁(一錢炒研)酒下。

腹內生瘡毒藥不能治(又) 皂角刺(三錢) 酒煎或水煎,溫服。

腹中痛塊如刀刺(丁氏) 商陸根杵碎蒸熟,以布裹兩包,更換熨痛處。

心腹冷痛(《證治》) 醋浸大蒜頭,食之。醋煮亦可。

又方(丁氏) 艾葉(二錢) 香附(三錢) 醋(三匙) 丸服、煎服俱可。

心腹胸脅並痛欲死者(《醫學》) 古銅錢七文,或九文,甚至二十四文,煮湯飲,即愈。

蒸臍法 胸腹結痛不可忍以此蒸之(《醫級》)。

丁香 木香 茴香 肉桂(各一錢) 香附(五錢) 共末加青蔥,合搗成餅,放臍上,艾如荔核大,灸之,令藥氣內通遂止。按:此穴可以多灸。

疝氣奔豚

諸疝痛(丹溪) 小茴香 破故紙 吳茱萸(各五錢) 蘆巴(鹽水泡炒,七錢半) 木香(二錢半) 共末,蘿蔔汁為丸,桐子大,淡鹽湯送下五十丸。

肝氣滯逆攻痛脅肋並腸氣寒疝諸候(《醫級》) 川楝子(三錢) 茴香 木香(各一錢) 吳茱萸(四分) 煎服。

疝氣攻衝胸脅,嘔吐不止(又) 焦梔子附子(等分) 米糊作丸,每服錢半,茴香、木香(各三分),煎湯送下。

遠近疝氣偏墜,臍下脹痛,外腎腫硬,漸大濕癢 吳茱萸(酒浸、鹽湯浸、醋浸、童便浸,各四兩,浸一宿,焙乾) 澤瀉(一斤,去皮,酒浸一夜,焙乾) 共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或鹽酒,或鹽湯送下。

陰腫核痛大如升者(樊氏) 馬鞭草搗 塗。

疝氣痛(《證治》) 茴香(二兩,炒研) 絹包更換熨之。或以大茴(七分) 小茴(錢半) 乳香(五分)煎服。

治疝如神(《玉曆》) 上巳(三月初三) 端午(五月初五) 日採谷樹葉(擇如雲版者),線穿陰乾,每用四錢,煎湯服,小解一二次,愈。輕者一服,重者兩服。

又方 經霜葫蘆(燒灰)酒下。

又方 栝蔞(一枚,研末) 紅糖拌服。

癥(病否有塊)瘕(病去塊除)疝氣(《隨息》) 羊石子(外腎也)煨爛,或熬粥食。如下部火盛者忌之。

陰寒腹痛欲死及疝氣上攻(《證治》) 胡椒(四兩,研末) 冷米湯調勻,用紙三層蔽其臍眼,以椒敷於臍之上下四圍,須臾腹熱如火,即愈。

偏墜氣神方(《醫鑑》) 五倍子(五六枚,燒炭末) 溫酒調服,以醉為度。

小腸氣,繞臍衝心 連蒂絲瓜絡,燒炭研,每服三錢,熱酒調下。

小兒㿉(音頹陰病)疝胎疝(《隨息居飲食譜》) 雙蒂茄,懸門上,出入視之茄蔫(不鮮也),所患亦蔫,茄干亦干矣。

又法 雙茄,懸門上,每日抱兒視之二三次,釘針於上,十餘日消矣。

小兒陰腫(《各家》) 用炭灰一盆,即將陰囊坐一印,即將艾灸印上,使一人問好否,一人即答好了,連問連答三遍,即愈。

小兒脬囊腫(《證治》) 或坐地為蚓為蟻吹著,蟬蛻五錢煎湯,溫洗數次。服桂枝(四分) 豬苓 茯苓 澤瀉(各二錢) 白朮(五分) 煎湯。

小兒風熱,外腎赤腫,日夜啼哭,不數日,皮退如雞卵殼者,仙傳方(《玉曆》)。老杉木燒灰,入綠豆粉,以菜油調敷神效。

奔豚氣痛(《隨息》) 搗韭汁服。

膈症

翻胃噎膈(《壺隱子醫譚》) 翻胃者,止於胃中翻來覆去,有欲吐不吐之意。若噎膈,則全然吐出,蓋翻胃輕,而噎膈重矣。

噎膈仙方,治食不得下(《醫級》) 硼砂(錢半) 青黛 烏沉香(各二錢末) 再用白馬尿。如翻胃者,易黑驢尿,白蘿蔔(一斤),生薑(半斤),俱取汁,銅鍋內,和尿熬成膏,每服(三茶匙),加前末藥(七釐),開水下,日三服,當日即能開關,進食,誠神驗方也。

又方(《食物》) 糯米粉,以老牛口涎,拌作丸。取涎法,水洗口後,用鹽塗之,少頃即出。

噎塞不通(又) 羚羊角屑末(八分) 開水送下,並角摩噎上。

咽喉噎塞,飲食不下(《玉曆》) 打米杵上細糠蜜丸,彈子大,常含一丸,咽津,久服愈。

噎膈(《本草》) 燕窩腳(色紅紫名血燕,功用與燕窩同) 性重達下,微咸潤下,甚效。

又方(《證治》) 白鵝尾毛(燒灰) 米湯每送一錢。

噎膈極驗方(《丁氏》) 油透木梳(一個,燒枯為末) 溫酒下一盅,即能飲食。

小便不禁及氣噎食不消(《食物》) 雞嗉(雞受食處,焙乾末) 開水下。

鼠膈(《玉曆》) 凡在人前不食,必於密地偷食,見人則畏置之。肌瘦面黃,是食過夜鼠饞之涎,十大功勞葉,一名鼠怕草,葉似蒲扇,有五角,角有刺(焙乾末),每服一錢,早上溫酒下,服至半月,病自愈。

翻胃(《證治》) 大梨(一個) 丁香(十五粒) 刺入梨內,濕紙包煨熟,而引能使下也。

又方 乾柿(三枚) 連蒂搗爛,溫酒和服,甚效,切勿以他藥雜之。

又方 雞膍胵按:即肝肫大小心腸。雞肫去皮穢不洗,一具 燒存性服。一說男用雌,女用雄,雞肫皮酒炒焦末服。

有三世病反胃至孫(《本草》) 柿干同飯常食,不飲水愈。

又方 驢溺須熱飲之。如反胃有蟲者,白馬尿熱飲,可愈。

又方(《食物》) 反毛雞(一隻,煮爛去骨) 人參 當歸 食鹽(各半斤) 再煮食之。

蟲症

殺腹藏一切諸蟲(失名) 惟多食野鴨(按:春夏秋有毒,惟冬令可食。)寸白蟲,又蜂窠(燒存性末)酒送一匙,蟲即死。

又方(《證治》) 馬齒莧活水和鹽煮食。(按:《名醫》云:寸白蟲惟月之初上日三行可藥死。)

𧏮蟲作痛神方(《醫學》) 苦楝根上皮(洗淨) 水煎,露一宿,次早燒豬肉(一塊)嗅其氣,然後服藥,其法上半月服,其蟲盡下。

蛔厥(手足冷也)血症(《醫級》) 蕪荑 雷丸(各一錢) 乾漆(二兩) 共末,水丸,開水下二錢。

蛔痛唇紅(又) 川椒 吳茱萸(各一錢) 黃連(二錢,共末) 烏梅肉(三錢) 用水另煎膏,末和烏梅膏為丸,每服一錢,薑湯下。

蛔蟲上出口鼻(《驗方》) 川椒(開口者,研) 開水沖服,即愈。

肺蟲 《名醫類案》:許叔微精於醫,云:五臟蟲皆上行,惟有肺蟲下行,最難治。當用獺爪焙末調藥,月之初四初六治之。此兩日,肺蟲上行。按:此用藥以楝根皮或川椒末煎服為便。

蟲咬心如刺(《醫學》) 生艾汁,隔宿勿食,先食香味之物少許,咀嚼勿吞下,令蟲聞香,然後艾汁飲之,蟲自出。

蟲積肚痛(《玉曆》) 蔥汁(半盅) 菜油(半懷) 調和服,蟲化為水,便除根矣。

積聚痞塊

三聖膏膏藥,貼積聚,五臟之積為積,六腑之聚為聚。積有定位,聚無常處;積如杯覆,有定處,聚亦如杯覆而無定處也。

諸痞胸膈悶而不痛(《醫級》) 石灰(十兩,炒紅,醋熬成膏) 官桂(五錢) 錦紋大黃(二兩) 共末攪勻,磁瓶收藏,以柿漆紙小布攤貼。

化鐵膏 治積塊久不愈者(又) 肥皂 姜(各四兩) 蔥 獨蒜(各半斤,各搗爛) 皮硝(半斤,化水) 大黃末(四兩) 先將肥皂熬膏,入硝水再熬,次入蔥蒜姜,熬至三炷香,濾去渣,後入大黃,攪勻成膏,另以醋炒麥粉黑,再入醋,同前藥再熬成膏,用紙布攤貼積塊上,神效。

一切痞塊(又) 水紅花子(在水邊,一碗,研碎) 水數碗,桑柴火熬成膏,量痞大小,用紙布攤貼。

積聚脹滿(《食物》) 白馬糞,同蒜搗膏,敷患處效。

積聚痰氣痞脹(《各家》) 黑醜(炒,二兩) 香附(炒) 五靈脂(各一兩) 共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薑湯下。

琥珀膏(貼積塊《醫學》) 大黃 朴硝(各一兩) 共末,大蒜搗成膏,貼之。

痞塊(《玉曆》) 鮮水紅花(即水邊蓼) 同老蒜打爛,加皮硝一二兩搗成餅,比塊大一圍,放痞上,用布紮緊,干則再換,痞自消。

又方(張璞山說) 一人痞塊,商陸根,杵爛蒸熟,用綢裹擦之愈,如轉移他處,亦擦之愈。

癥瘕腹脹(《名醫》) 一人用三稜、莪朮,以酒煨服,下一物如黑魚狀而愈,或加香附子水煎,多服取效。

血瘕症癖(《證治》) 鱉甲 琥珀 大黃(等分) 共末,溫酒送下二錢,惡血即下。

脾積痞塊(又) 豬脾(七個) 每個用新針刺爛,以皮硝一錢擦之,盛磁器內七日,用鐵器焙乾。又水紅花子七錢,同杵為末,溫酒空肚調下。一年以下者,一服愈。五年以下者,兩服。十年以下者,三服。

嚼風成症下蟲不止(《醫級》) 油篦箕 油木梳(各一具) 洗淨,每截一半,煅研末,一半煎湯送服。

皮膚中痛(《玉曆》) 名曰症疰,醋調燕窠泥,敷之即愈。

三稜煎丸(《醫鑑》) 治飲食過傷,諸般積塊,又治婦人血塊,乾血氣,及經閉不通。大黃(八兩,醋浸焙末) 三稜(末) 莪朮(煨末,各一兩) 醋熬干為丸,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後白湯送下。

大小人痞積,時痛難忍,並遠近惡積,服之神效(《各家》) 烏梅(三枚,去核) 巴豆(十八粒,去衣油) 胡椒(五十四粒) 共研爛,或加水為丸,綠豆大。大人每服十丸,或十三丸,小人九丸或七丸,空心白湯下。

小兒痞塊(樊氏) 飛黃丹(五分) 獨蒜(一個) 面(一撮) 和杵成餅,貼痞上,外用大蜆殼覆之,一宿即效,鼻中有蒜氣者便妙。

猢猻袋

牛皮膠 五倍子 二味水烊化勻,敷,立消。

癆症

浴法(上青紫庭追癆仙方) 香草(一名佩蘭,一名省頭草) 乃三尸九蟲所憎之物,煮湯沐浴,其蟲必死。今之人病,莫重於癆,天下名醫多不能療,蓋由一人得病,傳染子孫親姻族屬,故曰傳屍癆,乃至滅門盡族,人皆畏之。或焚屍山林,殯棄江湖,不入墳墓,族屬無骨肉之親,夫婦棄義合之禮,有此傷痛,深可憫憐。凡覺得此病,不先焚滅三尸九蟲,服藥無效,十少一生。凡人多秘此法,不傳於世,人以疾呼為宿業,甘心受病,至死無憾。嗟乎!誤矣。今述上聖之方,以救世人,三月四月,取香草五片,搗熟,解衣坐之,令氣入下部,散入腹中,從旦至暮,其屍蟲盡去。

癆瘵(《名醫》) 邵氏女年十八,染瘵疾,灸藥無效,漁人煮鰻羹與食,覺內熱,病尋愈。今醫家所用鰻魚煎,乃此意也。

又方 葛洪曰:鬼疰者,是五屍之一,疰又挾諸鬼邪為害。其病變動,有三十六種,至九十九種,大略使人寒熱淋瀝,沉沉默默,不的知所苦,無處不惡。累年積月,漸就沉滯,以至又傳旁人,乃至滅門。覺如是候音,急取獺肝一具,陰乾杵末,服方寸匕,日三,未愈再作。

又說 獺爪屑為末,以酒服之。獺爪者,殆獺肝之類與?

又一婦染瘵病駸劇,遇趙道人見而言曰:汝有瘵疾,不治謂何?答:醫藥罔效耳!趙曰:吾得一法,治此甚易。當以癸亥夜二更,六神皆聚之時,解去下體衣服,於腰上兩旁微陷處,針灸家謂之腰眼,直身平立,用筆墨點定,然後上床,合面而臥,每灼小艾炷七壯,癆蟲或吐出,或瀉下,即時平安,斷根不發,更不傳染,如其言護全。

又有女事鄭迪功,苦有骨蒸內熱之病,時發外寒,寒過內熱,附骨蒸盛之時,四肢微瘦,足趺腫,其病在臟腑中。適處州吳醫,只單石膏散,服後體微涼如故。其方出《外臺秘要》,只用石膏,研極細,新汲水服方寸匕(四方,一寸瓢也。余依此)。取身無熱為度。

驗癆病有蟲否(丁氏) 乳香燒煙薰病人手背,男左女右,以綢帕掩手上良久,有毛從掌中出。白者易治,紅者難治,黑者不治。無毛者,非蟲症也。

灸癆蟲法 用濕紙條貼背脊上,先乾者,即癆蟲處,以墨記之。用艾多灸,先備火盆,燒紅,並用綿兜罩住病人口鼻,蟲出付火盆燒之,免飛入旁人口鼻,多結人冤。

虛癆(又) 黑大豆炒熟研末,紅棗煮熟,去皮核,同豆末為丸,每服四錢,鹽湯或酒送下,名坎離丸。

男女童癆蟲積(又) 五穀蟲(焙黃色,一兩) 粳米 糯米(各二兩,炒) 共研細,沙糖米湯調服。

小兒腹大肌瘦、面黃痞塊等症(又) 白芙蓉花(陰乾研末) 入雞肝內扎合,飯上蒸熟食。

童子癆仙方(《玉曆》) 屋上曬乾雪白貓糞,多收,以土裹火煨研細,黃糖拌食,或略加炒米粉,亦可。

又方(《隨息》) 蠶蛹(繭內蟲也) 甘溫補氣,止渴殺蟲。治疳積童癆,助痘漿乳汁,繅絲後濾干,曬焙極燥,可以久藏。氣香,最引蜈蚣,故須密收,炙食味佳,患腳氣者忌之。猘犬咬者,終身勿犯,誤食必難免也。

手足凍裂並趼

手足開皸(即開裂《證治》) 白果嚼 塗。

腳開裂縫無冬夏者(又) 雞屎煎湯漬半日取效。

手背皴裂(《本草》) 大楓子搗爛塗之。

腳跟開裂出血(丁氏) 生蝦肉(三枚) 杵敷,外用皮紙蓋之,不可擦損,一二日愈。

手足凍瘡(東壩蔣佳云) 沙糖煨滾,用棉花蘸貼患處,連年來不發。

凍瘡皮裂(丁氏) 蘿蔔菜煎湯洗後,用蟹殼煅研末,油調塗。

凍瘡潰爛(又) 蚶子殼(煅研) 香油調搽,如瘡濕,則燥摻之。

又方 制香附末搽。

手足凍裂出血(又) 豬腦髓,入熱酒攪散洗,或牛皮膠燉化塗之。外用紙黏貼。

遠行腳趼成泡(《證治》) 水調生面張塗之,一夜即平。

手指掌皮厚如鐵(丁氏) 苦參酒煎服,外用苦參末,酒調敷。

屍腳坼裂(《食物》) 牛皮膠烊攤布上,烘貼之。

腳底木硬(《食物》) 牛皮膠、生薑汁化開,調南星末塗上,火爐熨之。

男婦陰中諸症

陰縱(《證治》) 謂前陰受熱,挺長不收也。

小柴胡湯 柴胡(錢半) 姜半夏(二錢) 人參(八分) 黃芩(錢半) 甘草(五分) 生薑(一片) 紅棗(二枚)

三一承氣湯 大黃 枳實 芒硝 厚朴 甘草 兩方隨意煎服。

陰痿(又) 謂元氣耗散,肝筋受傷,不能起也。

八味丸,六味丸。

陰縮(又) 謂前陰受寒,縮入腹內也。

正陽散 附子(制) 皂角(酥炙去皮弦,各一兩) 炮姜 甘草(炙,各二錢半) 麝香(二錢) 俱研末,每服二錢,開水送,或附子理中湯。

陰挺陰吹(《醫級》) 婦人陰中挺出數寸(如菌如芝),宜一陰煎、梔子、龍膽、六黃湯。如挺由胞絡損傷,宜三陰煎、左歸飲、四物湯。如陰虛滑而致拖,秘元煎、固陰煎。如氣虛而挺出,補中益氣湯。如陰挺引腰痛癢,水楊湯,熏洗能瘥。如陰吹氣泄奔鳴,補中益氣湯、補陰益氣湯,加丹皮、梔子可愈。

陽痿陰寒(《隨息》) 羊石子(外腎也) 功同內腎(即腰)而更優。治下部虛寒,遺精淋帶,癥瘕疝氣,房勞內傷,陽痿陰寒,諸般隱疾,並宜煨爛,或熬粥食,亦可入藥用。下部火盛者忌之。

陽痿(丁氏) 麻雀(即麻鳥) 煮食之,須冬令。或用麻雀蛋,尤妙。

陽事不起(《證治》) 泥鰍煮食。

腳膝無力,陽事不舉(又) 羊外腎一枚,煮服。

陽物挺脹(丁氏) 甘草梢(二兩) 黑大豆(半斤) 煎濃湯服。

飛絲纏陰,腫痛欲斷(又) 威靈仙煎濃汁洗。

生產陰門觸破數日(蔣佳云) 老水蛤殼(煅研) 麻油調敷。

女子交接,違理血出(《證治》) 雄雞冠血塗之。

女子陰痛陰癢(《本草》) 蛇床子 白礬煎湯洗。

痿症(《醫學》) 兩足痿弱,不能動。

嫩鹿茸 人參(各五錢) 長流水煎服,連進數次愈。

又一方 用新磚火燒紅,以醋燒之,候溫,布包,烙腳上遍處,立能行動。

痿症神方(丁氏) 栗子兩個,必須兩面俱扁者,交五更時,細嚼一粒如漿,不飲茶,不出言語,運氣吞下,送至臍下三寸(名丹田)。再嚼一粒,照前式,聽其熟睡。食至半月後,不必服藥,自能漸漸行動。至百日內外,起居如常,已驗。法雖奇,每日只宜兩粒,不多少。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