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疑难急症简方

卷二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孕婦哭笑

紅棗燒炭末,米飲調下。

孕婦無故悲泣(《增廣大生要旨》)

小麥(一兩) 甘草(錢半) 大棗(五枚) 煎服。

孕婦誤服毒藥(《東醫寶鑑》)

二物解毒湯 治誤服毒藥動胎。

甘草(七分) 烏毛豆(四錢) 淡竹葉(二十片) 煎服。

又方 白扁豆散 治妊娠誤服諸般毒藥毒物。

生白扁豆(水浸,去皮,或曬或烘,研末) 米飲調服三錢,煎服亦可。

孕婦中惡(良方)

如忽然心痛,悶絕欲死者,謂之中惡。蓋因氣血不足,精神衰弱,故邪毒得以中之也。用金銀花藤一兩煎服。

又方 生地(二錢) 枳殼(一錢) 木香(三分) 煎服。

又方(《濟陰綱目》) 中惡,心腹絞急切痛,如鬼擊之狀,不可按摩。或吐衄者,熟艾一團如拳大,煮汁頻服。

妊娠中風口噤,語言不得(又)

於術(錢半) 獨活(錢半) 烏豇豆(炒,三錢) 煎服。

妊娠高墜,下血煩悶(又)

生地(五錢) 當歸(二錢) 益母草(四錢) 黃耆(二錢) 鮮姜(二片) 煎服。

久慣小產(《本草綱目拾遺》)

凡婦人三個月,久慣小產,百藥不效者。

梅梗三五條,煎濃湯飲之。復飲龍眼湯,無有不保者。

秘傳保胎(《玉曆良方匯錄》)

川杜仲(一斤) 鹽水浸,炒斷絲,研末,黑棗一斤,酒壺許,煮極爛,去皮核,和杜仲末作丸。晨用鹽湯下三錢。

又方(《隨息居飲食譜》) 南瓜蒂,煅存性,研,糯米湯下。

胎漏(又)

妊娠下血不止,血盡則子死。

雞子黃(十四枚) 酒(二升) 煮如餳服,未止,再服。

漏胞(《增廣大生要旨》)

《千金方》妊娠下血不止,名漏胞,胞干便死。

生地(八兩) 酒(二升) 煮服。

孤漿水(又)

孕婦六七個月,暴下黃汁,或如膠,或如豆汁,多至升許,名孤漿水。是氣血虛,非產也。若認為產,心慌神張,則胎必墮,急服。

黃耆(六兩,人參更妙) 糯米(半升) 分作四服,日三,夜一。

胎動(《食物本草》)

蛤粉炒阿膠(錢半) 蘄艾(八分) 蔥白(三寸)

又方(《濟陰綱目》) 竹茹(一兩) 煎服。

損動胎(《濟陰綱目》)

治傷損動胎,下血腹痛。

阿膠(二錢) 艾葉(錢半)《指迷方》加秦艽三錢。

又方(《隨息居飲食譜》) 蔥白煎濃汁飲,未死即安,已死即下,未效再服。

又方(又) 胎動見黃水。

乾荷蒂三枚,炙研,糯米泔滾送。

又方(又) 胎動下血。

雞子二枚,打散,粥攪熟服。

妊娠下血不止(《證治合參》)

羅氏立勝散

雞肝(三個) 酒(半升) 煮熟,共食之,大效。如肝經有風,致血散不歸經,防風末、黃芩末各一錢,白湯送服。

妊娠下血(《食物本草》)

炒阿膠(三兩) 酒(半升) 煎化,作七次服。

尿血

炒阿膠,研末,粥飲送之。好牛皮膠,酒煎,亦效。

妊娠水道不通

萊菔子一錢研末,燈心湯下。

又方 冬葵子(錢半) 茯苓(二錢) 末服。

小便不通(《醫學指南》)

紫菀一錢研末,井華水送下。即清晨第一桶井水也。

又方 葵子茯苓散 治妊娠有水氣重墜身,小便不通,灑淅(畏寒也)惡寒,起即頭眩。

葵子 黃芩(各錢半) 研末,白湯送下。

又方 (又) 小便澀痛。

豬苓二錢,研末,白湯送。

胎前產後 遺尿不知時《本草從新》)

白薇(錢半) 白芍(錢半) 研末,酒調服。

又方(《證治合參》) 產後遺尿。

豬胞、豬肚(各一具),糯米(半升)。入胞內,更以胞入肚內,同五味煮食。醋薑糖醬油。

妊婦心痛甚(各家抄本)

食鹽燒赤,酒服。

又方 胎氣上衝,心不安,腹中脹痛,神效。

紫蘇(錢半) 廣皮(八分) 蔥白(四寸) 砂仁(四分) 酒煎服。

胎不轉動(《證治合參》)

阿膠(一兩) 桑寄生(五錢。書云:寄生無真,宜加桑白皮少許) 酒一升,生雞子一枚衝入,分作兩碗,飯前溫服,每日兩次。

不語(又)

孕婦不語,非病也。不須服藥,產後自然能語。

膽怯煩悶(又)

治孕婦心驚膽怯,終日煩悶,名子煩。

茯苓(三錢) 防風 麥冬 黃芩(各二錢) 竹葉(十片) 煎服。

瀉痢疼痛(又)

治妊娠下痢,赤白灰色,泄瀉疼痛垂死者。

烏毛豆(三十五粒) 罌粟殼(二兩,半生半炒) 甘草(二兩,半生半炒) 生薑(三片) 煎,食前隨便服。

又方(《痢證匯參》) 仲景:痢臨產,瀉痢滯下疼痛。

黑山梔研末,每服五錢,空心滾水下,甚者二服即安。

腹作啼聲(又)

如娠已氣備形全,適胎乳脫唅,腹作啼聲者有之。但令娠婦曲身左右,以湊其唅,即已。

腹中兒哭

《補遺方》治孕婦腹中兒哭,用黃連濃煎汁,母常呷之,即止。

乳泣(《增廣大生要旨》)

孕在腹,乳自出,名乳泣。出多,恐生子難養,宜多服八珍湯。

人參(錢半) 生於術(一錢) 浙苓(三錢) 炒甘草(七分) 生地(三錢) 川芎(一錢) 炒白芍(錢半) 全歸(三錢) 清煎。

子懸(又)

懷孕而胎氣不和,湊上心腹,腹滿脹悶,氣塞欲死,名子懸。

蘇梗(一錢) 橘紅(一錢) 當歸(二錢) 川芎(八分) 大腹皮(二錢,米泔汁洗) 甘草(五分) 人參(一錢) 炒白芍(錢半) 蔥(三寸) 煎服。

子癇(又)

懷孕而暈僕者,由陰虛火動,痰氣上逆,故令暈倒,作羊犬聲,名子癇。

當歸(二錢) 川芎(六分) 熟地(三錢) 酒炒白芍 酒炒黃芩(各二錢半) 酒炒黃連(五分) 製半夏(二錢) 生薑(一片) 煎服。

妊娠腹痛危急(《玉曆良方匯錄》)

蔥白連須(兩個) 水酒合煎服。

妊娠腰痛(《本草從新》)

烏毛豆炒熱,酒沃,飲其汁。《千金》云:一以去風,一以消血結。

胎上衝心(《隨息居飲食譜》)

蒲桃煎湯飲,無則用藤葉亦可。

越按:原本北產大多液,味純甜者良,服時向南貨店買可也。

妊娠熱病(《證治合參》)

青羊糞研爛塗臍,以保胎元。

交骨不開(又)

蔥(四斤) 酒水煎湯,坐桶上薰之,即開。

又方 加味芎歸湯 治交骨不開,不能生產,並治死胎亦下。

當歸(五錢) 川芎(錢半) 炙龜版(八錢) 血餘炭(三錢) 煎服。

又方 軟胯方。

烏梅 生薑 甘草(各八分) 煎服。

令胯骨軟,易產不痛。

孕婦逆生(《丹溪心法附余》)

華佗十件危病方:其證孕婦欲產時,遇腹痛,不肯舒伸行動,多曲腰眠臥忍痛,其兒在腹中,不得轉動,故腳先出,謂之逆生。須臾不救,子母俱亡。

烏蛇退(一條) 蟬蛻(十四個) 血餘胎髮(一球)

各燒炭,服二錢,酒調下,並進二服,仰臥霎時,兒即順生。如無前藥,用槐子十四粒,井華水,即清晨第一桶,吞下。又無槐子,用小絹針,即繡花針,於兒腳心刺三五針,急用鹽少許塗腳心刺處,即時順生,子母俱活。

血下難產(各家抄本)

臨產累日,惡露出盡,氣竭干久不產者。

滑石(二錢) 赤小豆(十三兩) 煮豆汁,去豆。此豆出沙地,細小紅豆,非藥肆之紅黑豆也。阿膠三兩,入豆汁,滑石熔化,每服半盞。未產再服,即生如神。

難分娩(《古今醫鑑》)

黃金散秘方 治生產一二日難分娩者,服之如神。因屢驗不敢自私,廣以濟人,人得之者,亦勿自私,庶施者愈廣矣。

真金箔大者五片,小者七片,小磁鍾水少許,去紙入金在內。用指研勻後,再添水半鍾。一面先令一婦人,扶產婦虛坐,又令一婦人用兩手將大指按定產母兩肩上肩井穴,將藥溫服,其胎即下。如產月未足,又能安之。

瀝漿胞於胎不得下(又)

香油、蜂蜜各一碗,入銅鍋內煎,掠去沫,調滑石末一兩,攪勻,燉服。外以油蜜於母腹臍上下摩之。

又方(《證治合參》) 產難橫生。

蜂蜜、真麻油各半碗,煎服,即下。

外治難產兼胞衣死胎不下(又)

如神丹

巴豆(三粒) 萆麻子(七粒) 各研如泥,作餅,加麝香少許作糝,貼臍下。

又歌曰:巴三萆七脫衣裳,細研如泥入麝香,捏作餅兒臍下貼,須臾母子便分張。產後,即以溫湯洗去。

又方 硃砂 雄黃(各錢半) 蛇蛻(一尺,煅) 萆麻子(十四粒) 研末,粥糊作丸,先用椒水洗淨臍穴,納藥於臍中,用油紙數重,覆藥上,闊布縛之,立效。產後揭去。

難產外治法(《東醫寶鑑》)

如聖膏 治難產及死胎不下,十分危急者。

巴豆(十六個,去殼) 萆麻子(四十九粒,去殼) 麝香(二錢) 同搗如泥,攤絹帛上,貼臍上,一時產下,即洗去。

又方 萆麻子(一兩,去皮) 雄黃(二錢) 同研成膏,塗母右腳心,才產速洗去,否則腸出,用此膏塗頂上,腸自入,亦名如聖膏。

臨產禳法(又)

產婦持海馬,或石燕子,兩手各把一枚,即驗。(《本草》)

漏血胎干(又)

催生如聖散

黃蜀葵子,研末二錢,酒調,濾去渣溫服。(《丹心》)

一方 蜀葵花研末,熱酒調下一錢,即效。(《正傳》)

方歌 黃葵子炒百餘粒,研爛酒調濟窘急,若患臨危難產時,免得全傢俱哭泣。(《正傳》)

難產神效神方

喉科秘鑰附方

雲母粉(一兩) 酒(一盅) 調服即下。

液干難產(《隨息居飲食譜》)

津枯血奪,火灼燥渴,干嗽便秘,並以豬肉湯,吹去油,飲。

越按:此症必無頭痛寒熱之病,宜認真的,若風邪作祟,則誤矣。

液干難產(《醫方集解》)

黑神散 服之甚效。(《橫街馬九如》)

百草霜(即燒葉柴灶火門上煙煤也) 香白芷(各二錢) 煎,入童便、米醋少許。

產難(《名醫類案》)

吳茭山,治產難,三日不下,服破血行經之藥,罔效,故制此方。

車前(四錢) 冬葵子(三錢) 白芷(錢半) 枳殼(二錢) 寅服卯產。

越按:車前,即野田菜,田塍上多有之。鮮者照方加倍。在藥肆只有子也。

驚產(《增廣大生要旨》)

因初次生產,或向來難產,臨期恐懼,以致氣結不行,兒不即下。

紫蘇(錢半) 當歸(三錢) 河水煎服。

盤腸產(又)

因平日氣虛,及臨產時,用力努掙,周身氣血下注,以致腸隨兒下,一次如此,下次路熟,亦必如此。以潔淨不破漆器盛之,待小兒胞衣俱下,產母仰臥,自己吸氣上升,穩婆以香油塗手,徐徐送入。

古方 萆麻子(四十九粒) 研爛,塗產母頭頂,腸收上急洗去。

一法 生半夏研末,搐鼻中,其腸自上。

一法 米醋噀面,恐受驚氣亂,反生他病,故不取不載。

又方 大紙捻麻油滲之,點火吹息,以煙薰產婦鼻中,腸即收,平善可用。

《名醫類案》云:此證宜懷孕時,多服補中升提藥,庶幾可免。若脫出,多取麻油抹之,勿令見風。以萆麻子四十九粒,去殼搗爛,貼產婦頭頂心,服補中益氣湯,加升麻,勝於冷水噀面多矣。腸收盡,即揭去。

生化湯(《達生編》)

當歸(五錢) 川芎(二錢) 炮姜(五分) 桃仁(錢半) 炙甘草(一錢) 清煎。

越按:《達生編》云:此方分兩,不許庸醫增減,蓋恐後世庸醫,未必真知產也。但今人氣體,不比古人強健,惟川芎減五分,或一錢,炮姜如逢熱症傷寒,或減用二三分,生化湯方多,獨此方為是。

撮胞生戒

予侄(含初遊北)聞撮胞生說,須擇靈巧婦人去撮,不料一次撮過,下次非撮不下,略不小心,便成大害,不如照舊用自己頭髮塞口,嘔而胞下為是。

胞不下(《東醫寶鑑》)

童便(一升) 鮮姜 蔥白(各三錢) 煎數沸,熱服之。

越按:分兩折半,用之不效,則再服耳。

禳法 初洗兒湯一盞服之,勿令產母知,立下。(《四要》)

又方(《證治合參》) 烏毛豆(半升) 酒(三升) 煮升半服。

愚定對摺。

華佗十件危病方:其證心頭迷悶,胎衣上逆衝心,須臾不治,其母立亡。附子一枚,去皮臍,乾漆五錢,大黃五錢,各研末,酒醋熬干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淡醋湯吞下,須臾又進二服,胞衣立下。此藥須先備,如無前藥,赤小豆半升,此豆系細小紅豆,出沙地,非藥肆之紅黑豆也。炒過,用水煮,去豆取汁,溫服,其胞衣立下。又無豆,用婦人自己手足指甲,不拘多少,燒灰酒調,須臾又進一服,更令有力婦人抱起,將竹筒於心上趕下妙。(《丹溪心法附余》)

死胎(《證治合參》)

婦人正產,下血太多,子死腹中,其人憎寒,手指、唇口、爪甲青黑,面色黑黃,或胎上搶心,悶絕欲死,冷汗喘滿,或食毒物,或服草藥,衝動胎氣,下血不止,胎尚未損,服之可安,已損服之可下。

桃仁(去皮尖,麩炒) 赤芍 官桂 茯苓 丹皮(各等分) 研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淡醋湯嚼下,連進兩服。若胞已腐爛,亦可取下,淡醋湯者,醋上加白湯也。

人物胎死作喘(《名醫類案》)

會道仕家,有貓孕五子,一子已生,四子死腹中,腹脹啼叫欲死。醫教以朴硝末二錢,溫童便調下,死子即下,貓得不死。後有一牛,亦如此,用此法亦治。此本治人常驗,用以治畜亦效。

又方(《玉曆良方匯錄》) 芒硝(二錢) 牛膝(三錢) 水煎,入童便半杯服之,立下。

橫逆不順,子死腹中(《古今醫鑑》)

伏龍肝,即灶心黃土,研細末,黃酒調服二三錢,其兒帶土而下。

產後肉線(《食物本草》)

老薑連皮(三斤,搗) 麻油(二斤) 拌勻,炒乾,先以熟絹五尺折作方結,令人輕輕盛起肉線,使之屈曲作三團,納入產戶,乃以絹袋盛姜,就近薰之。冷則更換。薰日夜,縮入大半,二日盡入也。

越按:打對摺用足矣,袋作兩隻,以便更換。

產腸不收(《證治合參》)

香油(五斤) 煉熟,盆盛,令婦坐盆中,飯時久,先用皂角炙去皮弦,研末,入鼻中作嚏,立收。

又方 加味八珍湯 治產後生腸不收。

人參 生於術 浙苓 炒甘草 熟地 炒白芍 全歸 川芎(各一錢) 防風 升麻(各五分) 煎服,外用荊芥、藿香、樗皮各二錢,煎湯薰洗。

產後子袋拖(出安寧橋余晟記)

萆麻子去殼,搗貼頭頂,即收,收後,即揩去,方書亦用此法。

陰脫

當歸黃耆散 治產後陰脫,謂陰戶脫下也。

人參 白芍 黃耆 當歸(各三錢) 升麻(五分) 一方有甘草,無芍藥。外用五倍子泡湯洗,又用末敷之,五倍固脫也。

子宮下脫(《增廣大生要旨》)

人參 酒炒白芍 山藥(各一錢) 歸身(二錢) 炮姜(五分) 炙甘草(五分) 煎服。

產後風

華佗愈風散 治產後血暈,不省人事,中風,角弓瘈瘲,四肢強直,並吐瀉,此藥清神氣,通血脈,其效如神。

荊芥穗略炒勿焦,研末,服三錢後,服烏毛豆炒後,酒淬服汁,或童便。口噤者,擀開灌之。或吹鼻中,皆效。《指迷方》加當歸三錢。

口噤(《丹溪心法附余》)

蘇合香丸,擦牙能開。

產後中風(《本草從新》)

治產後中風危篤,及妊娠腰痛,兼能發表。

烏毛豆炒,酒沃,飲其汁。

又方 白鮮皮三錢,煎服。

又方(蜜雪縣楊醫)

烏毛豆(一茶盅) 炒有煙,入連須蔥白五六個,酒一盅,煎服,汗出即愈。此方救人多矣,寶之。

產後昏搐吐涎(《醫級女科》)

定風散

當歸(錢半) 荊芥(錢半) 末服。

越按:不效,宜再服。

產後小便出血

滑石散

滑石研末,血餘炭末各一錢,開水送。

產後血暈,昏迷不省,衝心閟絕

獨行散

五靈脂(半生半熟,二錢,研末) 溫酒調,灌入喉,即愈。不愈,更加炒蒲黃,名失笑散。

一方 加荊芥末(二錢),童便調下。

惡積悶痛

荷葉散 治產後惡露不下,腹中疼痛,心神煩悶。

乾荷葉 劉寄奴 蒲黃(各二錢) 桃仁(去皮尖麩炒,一錢) 共研末,分作兩服,生大黃(一分),生薑(一片),煎,入童便送下,此方分兩,系越按定。

血暈迷狂(《濟陰綱目》)

一方 治產後血暈,心迷狂亂,恍惚如見鬼。

益母草(四錢) 生地(四錢) 雞子清(一個) 童便一杯煎服,此方分兩。越酌定。

血瘕

《千金方》

生地汁(一兩) 烏賊骨末(二兩) 空心溫酒調服二錢。

越按:生地濾汁不易,不若二兩煎濃汁較穩便。

產後血暈

韭菜寸斷,安瓶中沃以熱醋,令氣入鼻即安。

越見一法,慄炭燒紅,淬醋氣薰鼻,他症昏迷者,亦用此法,惟痘瘄忌此。

產後遺尿(《證治合參單方》)

豬脬 豬肚(各一具) 糯米(半升) 入脬內,更以脬入肚內,配以五味煮食。

越按:此方,無病胃強可食,五味甘用糖,辛用姜,咸用鹽,苦酸用米醋。醋一名苦酒,而酸在其內。

產後遺溺(《隨息居飲食譜》)

羊脬甘溫補脬損,攝下焦之氣,凡虛人或產後患遺溺者宜之。

產後虛悶(《食物本草》)

炒阿膠 炒枳殼(各一兩) 滑石(二錢半) 共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開水下,未通再服。

脬破(《醫級女科類方》)

補脬散 治產後傷動脬腸,大便小便互易而出,或不小便而淋瀝,雖云交腸,實因脬腸破損。

生黃絲絹一尺,剪如末,如黃蠶繭亦可。白牡丹根皮 白芨(各錢半) 研末,用水一碗,入絹末同煮如飴,以木槌研爛,空腹時頓服。服時不得作聲,作聲則不效。服五七日,兼服八珍、補元湯劑。

八珍湯方

人參(錢半) 生於術(一錢) 炒甘草(五分) 浙苓(三錢) 熟地(三錢) 炒白芍(三錢) 川芎(錢半) 全歸(三錢)

脬破(《濟陰綱目》)

固脬散 治婦人臨產時,手傷脬破,小便不禁。

黃絲絹(自然黃而非染黃者) 取三尺,以炭灰汁煮極爛,以絹水洗去灰令淨,剪如末。黃蠟(半兩) 蜜(一兩) 白茅根 馬屁勃研末(各二兩)

水二升,再煎至二盞,空心溫服,不得作聲,作聲無效。

一方 生熟絹,煎至絹爛如餳,服之,名為補脬飲。

一方 生熟絹自黃色者(一尺) 白牡丹皮 白芨(各二錢) 煎服。

越按:黃絲絹者,取其陳也。絲絹年久,其色必黃,借用黃蠶繭者,不得已而通變也。古時衣用白絹為里,惟此真陳最妙,他症脬破,亦用此方。凡產婦脬破者,俱因動手所致,須知穩婆是守生接生之人,非催生造生之人也。一聽其騙,遂致難治,或有兒帶纏肩,及頭攻產戶之旁,用手指去撥者有之。大概產婦氣血不足,產戶難開,或孕為憂思嗜欲,不知撙節,坐臥不正,臨盆心慌,用力太早,以成難產。若血虛戶閉,服加味芎歸湯。(方列前頁。)至於思欲坐臥等病,要自平日講究,悔亦何及?姑用保生無憂散,再服加味芎歸湯,余詳《達生編》。古人云:生產如瓜熟蒂圓,自然容易。至於催生,原有此說,其方以調氣補血為主,後人不探其本,一味破血下氣,反致多病纏身。況人生天地,自有定數,何用催為?不特此也,世有治病不愈,不知追求精妙,而反以墜胎為捷徑者,荒唐如此,病者慎之。

保生無憂散

酒洗當歸(錢半) 酒炒白芍(錢二分) 生黃耆 荊芥(各八分) 川貝(一錢) 麩炒枳殼(六分) 川芎(錢三分) 蘄艾 川樸(各七分) 羌活 炙甘草(各五分) 菟絲餅(錢四分) 生薑(三片)

脬破及小便欠利藥引(《醫級女科類方》)

豬脬飲 治婦人因產傷脬,致作交腸之候,及太陽經虛,小便欠利者。凡用湯藥,當以此作引。

豬脬一具,煎湯煎藥,即尿脬也。

越按:屠司習氣,將脬觸破出尿,未堪入藥,用者須求完全為妙,羊脬亦然。

脬破

先君摘本,治婦人產後脬破,小便不禁。

人參 於術(各二錢) 桃仁 廣皮 黃耆 茯苓 當歸 川芎(各一錢) 一劑,入豬脬,或羊脬同煎,空心服,一切婦人,以守生之人不謹,故有是症,服此可愈。

越按:隨破隨醫,日久必爛,不可治也。

交腸症(又)

治婦人小便中出大便,名交腸症。

五苓散

澤瀉(錢半) 豬苓 茯苓 於術(各一錢) 桂枝(五分) 或用肉桂片三分 服而未愈,舊袱頭(即為烏帕)燒炭末,溫酒調服。

一婦人嗜酒,常痛飲不醉,忽糟粕出前竅,溲便出後竅,六脈皆沉澀,與四物湯加味方。

熟地(三錢) 白芍(三錢) 當歸(三錢) 川芎(錢半) 海金沙(錢半) 木香(五分) 檳榔(錢半) 木通(錢半) 桃仁(一錢) 服愈。

產後腫塊(各家抄本)

產婦惡露,流於腰腎腿足關節之處,或漫腫,或結塊,久則腫起作痛,肢體倦怠,宜用蔥熨方,以治外腫,內服參歸生化湯,以散滯血,勿緩也。

蔥一握,炙熱搗爛作餅,貼腫處,蓋布三四層,以熨斗熨之。

參歸生化湯

川芎 黃耆(各錢半) 當歸(三錢) 甘草(五分) 肉桂片(六分) 人參 馬蹄香(各三錢) 煎服。

產後舌出不收(又)

辰砂敷舌上,擲盆盎碎,即收。

陳篤軒云:大聲震響,恐非所宜。

一法(《增廣大生要旨》)

辰砂敷後,乃後壁外破盎墜地作聲。

越按:此法是。

不語(又)

生白礬末一錢,熱湯調下。

產後氣喘(又)

人參 胡桃肉(各二錢) 煎服。

越按:如怕服參,照喘家法,淡鹽水炒,現敲胡桃肉,杵碎二錢,開水送下。

產後水腫,血虛浮腫(又)

澤蘭 防己(各二錢) 研末,淡水醋湯調下。

產後口渴(又)

煉過白蜜,不計多少,熱湯調服,即止。

產後瀉血不止(又)

艾葉炙熟(一錢) 炮姜(五分) 煎服。

產戶痛(又)

產後起居太早,產戶感風,如生陰毒,其痛甚苦,手不能近,被難蓋著。醫者無不以為生毒,惟蜀阜僧云:生產七日內,少穿下裳,風入產戶,是以病此治風可愈。余喜其明而簡也,謹志之。

產後下痢(《證治合參》)

白頭翁湯加甘草阿膠湯 治兼虛極。

白頭翁(一錢) 黃連(五分) 黃柏 秦皮(各錢半) 阿膠(一錢) 甘草(七分) 煎服。

產後陰腫

桃花膏

桃仁(去皮尖) 枯礬 五倍子(各等分) 研末,成膏敷之。

一方(《本草從新》《隨息居飲食譜》)

桃仁搗研,敷之俱效。

中風並吐瀉(又)

華佗愈風散 治產後中風,口噤,手足瘈瘲如角弓,或血暈不省人事,四肢強直,或心眼倒築,吐瀉欲死。

荊芥穗,微焙研末,每服三錢。

又方 烏毛豆炒熱,淋酒調服,或童子小便服之。口噤,則挑齒灌之。挑不開,灌入鼻中,其效如神。

越定豆用一兩,去豆服汁,三方是備方,非複方,初方不效,再服後方,隨病而服,隨效而止,非概服也。

產後血閉(又)

桃仁二十粒,去皮尖,藕一塊,煎服。

越按:血閉,即惡露不走也。

產門不閉(《增廣大生要旨》)

產門不閉,氣血虛也。服加味芎歸湯,總以大補氣血為主。

當歸(三錢) 川芎(一錢) 炙龜版(六錢) 血餘炭(錢半) 煎服,不效再服。

方產昏暈(又)

子方生下,母即昏暈不省,此時藥不及備,遲則不救。急用綢絹舊衣,謹閉產戶,令知事婦女,曲膝抵住,勿令下面氣泄。又令人一手挽住發,一手捫住口,勿使上面氣泄。俟其稍轉,方用醫治。

兩乳忽長(又)

新產之後,有兩乳忽長,細如腸,垂過小腹,痛不可忍,名曰乳癰。

川芎 當歸(各一斤) 以半斤銼散濃煎,隨量頻服,以半斤於房內燒煙,令婦將鼻吸菸。如未愈,再製一料,更以萆麻子一粒,研碎塗頂。俟愈,急洗去。

產後生蟲(又)

有產後生蟲一對,長寸余,置地能行,埋入土中,數日發視,暴大如拳,名子母蟲,以後月生一對,用苦參米泔浸一宿,蒸熟曬乾,加入祛蟲藥為丸,服之。

產後腸癢(又)

產後腸癢難忍者,以平日所用針線袋,或箭竿及簇,置臥褥下,勿令婦及他人知,癢自止。《產科心法》曰:產後腸癢,因去血多,或調理失宜,氣血兩虧所致。服四物湯,滋陰自安。或以食鹽炒熱,布包,熨臍上,自愈。

四物湯

熟地(三錢) 當歸(二錢) 炒白芍(一錢) 川芎(五分) 水煎。

子宮不收(又)

子宮不收,產戶不閉,脫肛重者,並宜倍參生化湯。

當歸(五錢) 川芎(錢半) 桃仁(錢半) 炮姜(五分) 炒甘草(一錢) 人參要多。

愚謂此係定方,可以隨症加減。

兒枕作痛(《本草從新》)

惡露積於太陰,小腹作痛,名兒枕痛。

砂糖調山楂末服。

愚曾遇兒枕疼,小腹攻有塊,痛難忍,生化湯加山楂炭二三錢,屢驗。

嘔青水(《隨息居飲食譜》)

產後怒哭傷肝,嘔青綠水。

韭汁入薑汁少許,和服。

產後痢(又)

赤白痢,產後痢,小兒疳痢。

薤白和米,煮粥食。

大小 產昏痛《濟陰綱目》)

蒲黃、五靈脂,各炒等分,名失笑散。治失血,及產後半產,惡血攻心,昏迷不省,及心腹絞痛欲死者。其效如神,真救急之良方也。

越:酌用。

炒蒲黃、炒五靈(各錢半) 水煎服,不效再服。

產母怯

長橋袁步洲說產後怯,諸藥不效,用多年牛間,有牛糞黏壁者,刮下,為取其陳,新瓦焙炭研末,開水調下愈。不愈,再服。

越謂:此症系孕時重病及難產,雙胎怯力,為之產母怯。歷覽諸書,未曾說及,而屢見此症,服藥不效,沉瘦不起者,實屬不少。今既有方,而且極妙,不可輕視。

又說(《隨息居飲食譜》)

淡菜甘溫補腎,益血填精,治遺帶崩淋,房勞產怯,吐血久痢,膝軟腰疼,痃癖癥瘕,臟寒腹痛,陽痿陰冷,消渴癭瘤。干即可以咀食,味美不腥。產四明者,肉厚味重而鮮大彌勝。

越謂:患怯者,正可食,勿輕視。

崩漏

崩中(《食物本草》)

白馬糞絞汁,或水煮服,止婦人崩中。

血崩不止(《濟陰綱目》)

五靈脂散 治血崩不止。

五靈脂炒令煙盡,研末一錢,溫酒調下。

一方 治血崩不止。

五靈脂(二錢,炒熟) 當歸(二錢) 酒煎,或水酒童便各半盞,同煎服。

一方 五靈脂半生半熟,研末(一錢),溫酒調服。

一方 五靈脂,水煎半乾,去渣,澄清,再煎成膏,入神麯末為丸,梧桐子大,空心溫酒下二三十丸,便止。越意不吃酒者,滾水沖,酒同。

一方 五靈脂(三錢),水酒、童便各半盞,煎至八分,通日服,名抽刀散。治產後有病,服三服,散惡血。或心腹脅肋腳痛,不可忍者。或只用童便尤佳。或中風,即入草烏豆五分同煎,亦治腸風下血。如不飲酒者,烏梅柏葉湯調下。如心煩口乾渴者,加蒲黃炒減半。

一方 五靈脂、蒲黃同炒等分,名失笑散。治失血,及產後半產,惡血攻心,昏迷不省,及心腹絞痛欲死者,其效如神,真救急良方也,人家須預備。五靈脂兼能解毒,及蛇蠍蜈蚣咬,塗傷處立效。

一方(《醫級女科》) 治血崩不止。

敗棕一握燒炭,末服二錢,百沸湯調下。

越按:敗棕,即破棕繃,破棕衣最好,滾水洗淨曬燥,或烘燥煅。

飽食血崩節錄(《丹溪心法附余》)

因方飽食,胃氣不行,故崩甚,血既大崩,胃氣益虛,而不能運化,宜乎崩暈不止,而血藥無效也。急宜調理脾胃,用白朮(五錢),陳皮、麥芽(各二錢)。服未半而暈止,再服而崩止。遂專理脾胃,服數十服,胃氣始還。然後加血藥服之而安。若不審知食滯,而專用血崩血暈之藥,豈不誤哉!書此以例其餘。

越謂:大道之變通,固不可廢,而小道亦然。

大崩

治崩中晝夜不止,醫不能治者。

川芎(一兩),生地黃汁(一盞),先用酒五盞,煮川芎一盞,去滓,下地黃汁,要煎二三沸,分作三服。批曰:此方以酒煎川芎,配生地汁,自有妙用,甚奇甚奇。用酒之意,便是升法。

越謂:服此不效,生地倍於川芎,以取散少補多之義。

生地(二兩) 川芎(二錢) 酒水合煎服。

犀角地黃湯 主治吐衄便血,婦人血崩血淋。

生地(二錢半) 白芍(七錢分) 丹皮(四分) 犀角(四分) 共研末服。

越於此方,照六劑分兩派定,不效再服。

崩漏(各家抄本)

縮陽醫法,用絲瓜子炒研末,每三錢,空心酒下。

崩中漏下(《證治合參》)

木耳炒見煙,研末,每用二錢一分,血餘炭三分,共二錢四分,以應二十四氣,酒調服。

又 漏下方。

鱉甲醋炙,研末酒下。越定每服二錢。

治崩如神(《古今醫鑑》)

黑龍丸 專治血崩如神,及經水過多不止者,尤效。

黑驢糞,燒灰存性,研末,用麵糊作丸,每服七十丸,空心酒送下。

血崩如泉(又)

斷源散(胡云閣傳) 治血崩如泉流。

棉花子銅器炒盡煙,研末,每服二錢,空心酒調下。

一切血症(《東醫寶鑑》)

治衄吐便尿,一切失血,兼治內崩。

亂頭髮,以皂角水洗,曬乾燒炭,研末,每二錢白茅根湯調下,或淡醋湯調下,如作丸,名發灰丸。

漏下五色(又)

地榆散 治漏下五色,黃瘦虛竭。

地榆(三兩,銼) 醋(一升) 煮十餘沸,空心熱服一合。(《入門》)

又 地榆治崩漏不止,煎服末服,並佳。(《本草》)

又 鱉甲治漏下五色羸瘦。

鱉甲炙黃,研末酒下一錢,又用鱉肉,作羹常食之,佳。(《本草》)

崩中帶下(又)

伏龍肝,即灶心土也。主治婦人崩中帶下,為止血之聖藥,蓋燥可去濕也。《湯液》治血露。

蠶砂 阿膠(各一兩) 伏龍肝(五錢) 同研末,溫酒調下二錢。(《本草》)

血閉血崩(又)

黃芩下血閉,治淋露下血。(《本草》)

血崩

黃芩研末(二錢) 燒秤錘,淬酒調,空心服。(《良方》)

崩漏(又)

血崩乃經血錯亂,淖溢妄行,遽止則便有積瘀,凝成窠臼,不止則又恐昏暈,必先服。

五靈脂末,名獨行散,一錢,溫酒調下,其性能行血止血,然後用五積散,加防風、荊芥,入醋煎服三劑後,再服五靈脂散,去故生新,如再不止,乃用五灰十灰丸散。

五積散

麻黃(一錢) 蒼朮(一錢) 白芷(七分) 白芍(八分) 當歸(一錢) 川芎(四分) 枳殼(八分) 桔梗(五分) 桂枝(五分) 乾薑(八分) 甘草(五分) 茯苓(五分) 厚朴(八分) 陳皮(一錢) 半夏(七分) 鮮姜(一片) 蔥白(三莖) 再加防風 荊芥(各五分) 醋(五匙)

煎服。

血崩不止(《證治合參》)

胡桃肉十五枚,燒存性,研作一服,空心溫酒下,神效。

月經及試胎法

經成血泡並不止

經來下血泡,經來不止,或下血泡三四個,如雞子,綿軟如絮,割開內如榴子,其婦昏迷不省,雖驚不妨,宜用十全大補湯。

潞黨參(二錢) 生於術(一錢) 浙苓(三錢) 炒甘草(五分) 熟地(三錢) 全歸(三錢) 白芍(三錢) 川芎(錢半) 肉桂片(五分) 附子(一錢)

經閉(《醫級雜病類方》)

通真丸,治瘀停血積,婦可通經,男可活血。

大黃醋製 桃仁研泥 益元散(各四兩) 乾漆(二兩,瓦上焙令煙盡) 牛膝生用(二兩) 俱研末,醋糊丸,每服五六十丸,丹參湯下。

崩閉疝痛(《東醫寶鑑》)

桂枝桃仁湯 治寒入血崩,月經不通,繞臍寒疝痛,其脈沉緊,此由寒氣客於血室,血凝不行,所以作痛。宜

桂枝 赤芍 生地(酒洗,各二錢) 炙甘(一錢) 桃仁(三十粒) 鮮姜(三片) 棗(二個) 煎服。

經水過多

黑龍丸,詳治崩如神條下。

經斷復行(又)

婦人四十九歲以後,天癸當住不住,或過多不止,宜芩心丸、當歸散、加味四物湯。(《綱目》)

芩心丸

條黃芩(二兩) 米泔水浸,或醋浸一日,炙乾,又浸又炙。如此七次,研末,醋糊丸,梧子大,每七十丸,空心溫酒下,日二。(瑞仲)

越酌對摺服。

經脈不通(《古今醫鑑》)

二黃散秘方 治婦人室女,經脈不通,服之如神。

大黃煅炭 生地黃(各三錢) 各研末,空心溫酒調下。

乾血氣(《證治合參》)

血極膏 治婦人乾血氣。

川大黃一味,研末,米醋熬成膏,丸雞頭大,每服一丸,酒化開,臨臥溫服。大便利一二行後,紅脈自下也。

又單方 絲瓜燒存性,溫酒服一二錢。

按:此症是陽旺陰衰,以致月事不下,其勢日以憔瘦,夜臥不安,即乾血癆之初病也。

月水不斷(又)

羊前腳左脛骨(一條) 紙裹泥封令乾,煅赤,入棕炭等分,俱研末,溫酒服一錢。

月經遲早(《醫級女科》)

返魂丹 即益母丸,益母膏也。治月經遲早不調,不能受孕,及產後一切諸病。

五月五日,六月六日,或小暑日,益母草花正開時,連根採收陰乾,用花葉及子,搗末蜜九,或熬膏,如丸服三錢,膏服一錢。

異經論(又)

經有三月一至者,謂之居經,俗名按季。有經年不至者,謂之暗經。有一年一至者,謂之避年。此等經候,經脈之變常,若起居飲食如常,非經病也。欲調之,亦未卒應,不過從血虛為論耳。

試胎法(《證治合參》)

驗胎散 經脈不行,已經三月,疑似未明者。

川芎研末,每服一錢,空心艾葉煎湯調下,覺腹內微動,則有胎也。如服後一月不動,非胎,必是經滯。

又方 米醋湯

米醋(半盅) 清水(一盅) 艾(一錢) 煎服半盅後,腹中番大痛,是有孕,不痛定無。

乾血癆寄方(《玉曆良方匯錄》)

白鴿子(一隻,去腸) 入上血竭,病經一年用一兩,二年用二兩,三年用三兩,以線縫住,用酒煮,服之,瘀血必行。如心中慌亂者,即食白煮鴿子肉一塊,可止。越於光緒十六年四月,王四六說:一婦人停經十年,照此服,不食盡,而經來。

月水不通(柏舍項文顯云)

外鄉傳方

月月紅花根,煎湯服,即下。不必多,已驗。

婦女帶症

一切帶症

斷下湯 治衝任氣虛,崩中漏下,經脈不調,每遇月候將來,臍腹腰腳先痛,飲食漸減,四肢乏力,及帶下三十疾,悉能療之。

人參 熟地 醋炒艾葉 烏賊骨炭 酒洗當歸(各二兩) 蛤粉炒阿膠 川芎(各七錢) 炮姜(五錢) 分作五劑煎服,如丸每服三錢,滾水空心送下。

赤白帶如骨立(《東醫寶鑑》)

地榆主帶下十二病,一曰多赤,二曰多白,三曰月水不通,四曰陰蝕,五曰子臟堅,六曰子門僻,七曰合陰陽患痛,八曰小腹寒痛,九曰子門閉,十曰子宮冷,十一曰夢與鬼交,十二曰五臟不定。又治崩潛心不止,煎服,末服,並佳。(《本草》)

地榆(一斤,銼) 熬成膏,空心服兩合,日一。(《良方》)

又方 鰻鱺魚,療婦人帶下百病,作羹食,或炙食並佳。(《本草》)

淋帶(《醫學指南》)

一方 治婦人白淋白帶。

石蓮子 白茯苓(各等分) 研末,每服三錢,空心溫酒調下。

白帶(《證治合參單方》)

酒艾煮雞蛋,日日食之。

又方 生白果,日服,治婦人白帶。

又方(《隨息居飲食譜》) 小便頻數,腸風下血,赤白帶下,並以白果煨熟,去火氣,細嚼,米飲下。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 年久赤白帶下,貫眾(一個,去皮毛) 醋泡透,慢火炒熱為末,空心米湯下,每二錢。

統治一切血症

血分虛實(《證治合參》)

當歸補血湯,解曰:血實則身涼,血虛則身熱。《內經》所謂脈虛血虛是也。

越按:血實用苦寒,血虛用甘寒,不勝盡錄,本草分明。尚有寒熱鬱傷四大略,須問識者。

血家脫症(《時方妙用》)

若脫血之頃,不省人事,大汗不止者,宜參附湯。貧者以當歸補血湯,加熟附子二三錢。

參附湯

人參(一兩) 熟附子(五錢) 生薑(二片) 黑棗(五個)

當歸補血湯

黃耆(一兩) 當歸(三錢)

越按:脫血與血暈有別,不可誤施,血暈無汗,脫血有汗,且大而不住,血暈用薰醋法,便醒。

薰醒法

慄炭燒紅,面盆一個,盛醋半斤,將紅炭淬入熏鼻,稱錘淬法同功。

簡止血方(《惠直堂經驗方》)

白薄紙(五張) 燒灰水送,效不可言,此方奇妙。

按:白薄紙如白皮,荊川紙是也。近有洋白紙張不在此例。

又方 韭菜搗汁(一盞) 童便(半盞) 燉熱,服一二次立止。

又方(《證治合參》) 陳紅米泔水滾服。

諸竅出血(《時方妙方》)

血餘炭 敗棕炭 蓮蓬炭(各等分) 研勻,每服三錢,木香二分,煎湯送下。

九竅出血(《證治合參》)

屬血熱妄行,緩則不治,急用

血餘炭(必自發為佳,即父子一氣者,次則男胎髮,又次則亂髮,皂角水洗淨,曬乾燒灰為末,每服二錢) 茅草根 車前草(即野田菜葉)

煎湯送下,大薊、小薊搗汁,冷水下亦可。

又方(《食物本草》)

熱飲羊血,治九竅出血。

按:九竅,兩耳目鼻,一口,兩大小便,齊出血也。

諸血單方(《東醫寶鑑》)

生地黃,治吐衄便尿一切失血,取汁飲半升,日三。或和薄荷汁,或和生薑汁,皆效。(《丹心》)

又方 犀角地黃丸 治吐衄便血,婦人血崩血淋,照古方分兩派計。

生地(二錢半) 白芍(一錢七分) 丹皮 犀角(各四分) 各研末服,滾水送。

又方 白芨末治衄、吐、咳、唾、咯血,冷水調服三錢,神效,米飲湯調亦可。(《家寶四集》)

加藕節三個,同米煎送,蓋藕節散血。

諸經血方(《玉曆良方匯錄》)

與吐血仙方同詳下。

毛竅出血(又)

穿山甲片炒研細,罨之。以帕扎住即止,隨服補血湯數劑而愈,真神方也。

越按:補血湯,想是當歸補血湯。(方見前頁)

立止血方(又)

治針灸疤內發拱出血,及一切血管出血不止者。

熱黃牛糞,塗之即止。

指縫髮際出血(《名醫類案》)

一人指縫中,因搔癢成瘡,有一小竅,血濺出不止,用止血藥及血竭之類,亦不效,數日遂死。復有一人,於耳後髮際搔癢,亦有小竅出血,與前相似,人無識者,適有道人云:此名發泉,但用多年糞桶箍,曬乾,燒灰研,敷之立愈,使前指縫血出遇之,亦可以無死矣。

衄血一月不止(《食物本草》)

刺羊血熱飲,即瘥。

鼻紅

鼻衄鼻孔流血。(《隨山宇方鈔》)

凡頻衄不愈。

紫菜(揀淨,一斤) 不拘如何吃法,須於三日內吃盡,永不復發。

又方 絲綿塞耳,左鼻塞右耳,右鼻塞左耳,兩鼻齊衄,兩耳俱塞,內服白茅根湯。

又方 鱉頭燒炭,搐鼻。

又方 安寧橋余晟記說:舊有《千金方》鈔本,用蔥頭搗爛,加酒少許,左衄左塞,右衄右塞,雙衄雙塞,立效。

又方 繩縛名指(第四指)末節,男左女右效。(《丁氏奇效良方》。)扎中指根,左扎左,右扎右。

又方(《古今醫鑑》) 蔥韭各根同搗,捏棗大,塞鼻孔,頻易,二三度即止。

貼引止衄法(《醫級雜病類方》)

生附子兩大片,貼兩足心,引火下行,其衄自止。越按:如附子已燥,用末,水調裹足心。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 鼻血不止。

大蒜(一個,去皮) 研如泥,作餅如錢大,左鼻血貼左足心,右則貼右,雙衄貼雙足心。

又方 柏子仁(四錢) 燒灰,沖酒服,再用甘草一兩,水搗爛,貼足心,男左女右。

妊娠鼻衄(香橋船老貴)

貴婦孕婦已九個月,鼻血流出幾碗成塊,諸藥不效,有人說以舊棕衣⿲礻令頁,滾水洗干,燒成炭,綿花子炒成炭,各研末,酒送下,即止。

越按:無棕衣⿲礻令頁,舊棕繃之棕可代,滾水洗乾燒炭,同攪勻,服三錢不止,再服溫酒送下亦可。

吐血

止吐血 (《食物本草》)

白馬糞(微溫無毒) 絞汁服,或水煎服。

血上逆心(又)

其症煩悶刺痛。

水牛角燒炭研八分,酒送。

又方 血氣逆煩。

羚羊角燒末五分水服。

吐血咯血(又)

牛皮膠(一兩,平常之膠,臭而汙可用而不可食,獨杭省藥店製售切片) 牡蠣粉炒 新綿花(一兩) 燒炭研,攪勻,食後,米飲湯送服一錢,日兩次。

又方 (《丁氏奇效良方》) 卒暴吐血。

藕節荷蒂(各七個) 蜜(少許) 搗爛煎服。

肺破出血(又)

牛皮膠(注在前) 塗酥炙,無酥,牡蠣粉炒研,滾水送服三錢,即止。

又方 肺損嘔血。

蛤粉驢膠(一兩,研) 木香(一錢,研) 糯米蒸燥(二合,研) 每日服一錢,百沸湯送。

吐血不止(又)

蛤粉炒阿膠(一錢) 炒蒲黃(五分) 生地(一兩) 煎服,不效再服。

又方 血似鵝鴨肝。

犀角(五分,研) 桔梗(五分,研) 酒送,不效再服。

吐血下血(《心法附余》)

華佗十件危病方:其證皆因內損,或因酒色勞損,或心肺脈破,血氣妄行,血如湧泉,口鼻俱出,須臾不救。

側柏葉蒸乾 人參焙乾(各研末,一兩) 每服二錢,入飛羅面二錢,新水調如稀糊服。如無前藥,用荊芥炭碾末,米飲調下三錢。如無荊芥,用釜底墨研,米飲下三錢,連進三服。

勞損血症(《玉曆良方匯錄》)

治勞病嘔血及氣怯等症,有起死回生之功,切勿輕視此方。

大黑棗(一斤) 置紅布袋中,用線密縫,浸尿桶內,童便更佳,浸至七晝夜取出漂淨,去皮核,用建蓮肉磨粉,搗和作丸,梧桐子大,每日清晨,開水送服三錢。

酒癆吐血(又)

雞距子(一兩) 煎,不拘時服,服至數十日愈。

吐血神驗方(又)

《千金翼》:專治吐血,百發百中。

生地(一兩) 生大黃(五分,研) 先煎地黃,後加大黃末,調和,空腹飲之,三日即瘥。用大黃極少,不過引生地下達耳。

吐血仙方(又)

不拘何經之血俱效。

蠶豆花(須莖上第一朵,陰乾研末) 煎湯頻飲,並可除根,如無花,即用葉,抽去筋,陰乾煎湯,服之亦可。

吐血除根方(又)

生西瓜子(一二升) 淘淨泥灰,用大鍋濃煎濾清,加入冰糖少許,代茶飲之。常服勿間斷,可以除根。

耳衄齒衄舌衄及他症

耳血(《醫級雜病類方》)

香佛手散 治耳出血諸症。

人牙煅過(存性出火毒) 麝香(少許,各研勻) 吹耳內,即干,痘瘡倒靨者。服之即出。

又方(《本草從新》) 耳中出血。

蒲黃炒黑研末,摻入效。

耳內膿血(《存樸堂樊》)

枯白礬(研末,少許) 入耳即止。

又方 《醫學指南》治耳內腫痛膿血。

治同,或以綿裹塞耳中。

耳衄(《證治合參》)

龍骨(研末) 吹耳即止。

齒痛血出或癢痛(《存樸》)

倪宗賢傳。

骨碎補(二兩,銅刀銼,炒黑研末) 常揩其齒,良久,吐咽俱可,神效。

又方《醫級雜病類方》冰玉散 亦名冰硼散,治牙痛、牙疳、口瘡、齒衄、喉痹皆效。

石膏(一兩) 月石(七錢) 梅花冰(三分) 殭蠶(一錢,各研末) 小磁罐盛貯,或敷,或吹,亦可加薄荷、青黛。

牙宣血(《醫級》)

蒲灰散 治血泄不止,及舌衄、鼻血、重舌、木舌,並下部諸血。

蒲黃(炒黑) 清火止血,可填,可摻,可服。

又方(柴氏) 旱蓮草灰 蒲黃炭(各半) 為散治同,加青鹽擦牙,治牙宣。

舌衄(又)

噙咽參連法 治怔忡不寐,心虛舌衄。

人參炒研 黃連鹽水炒黑,等分,用桂圓肉五七層,攤好,少置末於肉,團裹如丸。臥時噙口中,令其汁自出,徐徐咽之,自能得寐,忡亦漸已。

舌無故血出如泉(《醫學指南》)

槐花炒研末摻之,立止。

又方 舌衄不止。

槐花末摻之。

舌脹出外(又)

俗云蜈蚣毒。

雄雞冠血(一小盅) 浸之,即縮入口內。

又方 舌腫舒出口外,用萆麻子(去殼)紙包槌出油,透紙作捻,燒煙燻之。又以萆麻油捻紙燒煙燻之。

又方 舌長過寸。

梅花冰研敷之,立效。

舌腫硬(又)

百草霜(燒葉柴灶,火門上煙煤也) 海鹽(等分) 研末,並井華水(清晨第一桶水)調敷患處。又宜真蒲黃末,頻摻舌上,內以黃連煎湯服,以瀉心火。

又方 治舌忽然腫大,用雄雞冠血浸舌,嚥下即縮,或用蒲黃摻之,即愈。

又方 治舌腫滿口,不能出聲,用蒲黃、乾薑(各半研末)頻摻,即愈。

又方 《存樸》細看有小白頭。

鐵落(打鐵墩下脫落之鐵片也)研細末,摻其頭即消,急用鍋底墨醋調厚敷,脫去更上。

舌大(又)

一方治喉風舌大如脬,當時不救即死。用梅花冰(一分) 火硝(三分) 膽礬(二分) 殭蠶(五分) 硼砂(三分) 共研細末,吹之愈。

小兒重舌木舌弄舌(《增廣大生要旨》)

舌為心苗,三症繫心脾蘊熱,皆能殞命。重舌者,舌根肉壅腫疊出,短小如舌,用竹瀝(新竹截短破開,去內節片,擱爐上,兩頭用碗接好,柴火燒熱有油流下便是) 浸黃柏一宿,點舌上。

木舌,乃舌尖腫大,塞滿口中,或僵硬如木,不能轉掉,用萆麻子油,蘸紙捻,點火吹滅,以煙燻之即消。若舌下有如螻蛄,或如臥蠶,急於腫處砭出血,用釜底墨,以鹽醋調,厚敷之。脫去再敷,或井華水調亦可。

又方(經驗) 用真蒲黃,頻試刷舌上,亦愈。

弄舌,舌出掉弄如蛇也。心安則舌靜,心擾則舌動。以上三症,總屬火象,輕者燈心湯,重者黃連湯,細細與服。

越按:釜底(煤墨)都是燒葉柴茅草鑊底煤也。木舌腫處須破,惟恐累及啞門,則終身不能言語,不若多敷藥,待其自行消破為妙。若大人舌上有此三症,治法同。

重舌鵝口外治下行法(《本草從新》)

白芨(研末) 乳汁調塗足心。

越按:外治法最妙,小兒更妙,燥去則再塗,熱下更速。

耳鼻出血不止(《丁氏奇效良方》) 不速救即死。

生地 麥冬(各一兩) 淨水煎服,即愈。

大小便血

大小便下血(《醫學指南》)

陳敗棕燒灰存性,研末,每服二錢,空心酒調下。

又方 獨頭蒜(數個) 黃連末(十股之二) 為丸,每服四五十丸,空心陳米湯送下。

越按:此兩方不效,應向統治一切血症內尋方。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 劉寄奴末(二錢) 茶調,空肚服。

大便血並腸風。

治便血方(《隨山宇方鈔》)

側柏葉炭(研末) 每日米湯調服,或用柿餅燒存性,研末,每服二錢。此證因內痔者最多,非真便血,故用柿餅。

又方 治休息痢方,兼治腸風便血,及熱利久不愈者。

苦參子(去殼,三十粒) 外包龍眼肉捻丸,清晨米湯送下二三服,即愈。

腸風下血(經驗方)

麩炒枳實 炒黃耆(各八兩,研末) 米飲隨時送服二錢,如糊丸亦可。

糞後下血

不拘大小人,用五倍子末艾湯送一錢,或半生半熟,研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或粥飲送下,日三服。

大便下血(《食物本草》)

羊血煮熟,拌醋食最妙。

又方 白馬糞絞汁服,或水煮服,止下血。

又方 黃牛角䚡(名角胎即角尖中堅骨也)一具煅末,煮豉汁服二錢,日三,神效。

血泄竅滑(《醫級雜病類方》)

榴灰散

石榴(一個,連殼) 燒灰存性,衄者吹之,下血者服一錢。

又方 蒲灰散 與上牙宣血方同。

吐血下血

華佗方,已詳上吐血症。

大腸紅(《證治合參》)

蘿蔔皮 荷葉(各燒存性) 生蒲黃(等分) 研末,每服一錢,米飲下。

又方 腸風下血。

蜜炙蘿蔔,任意食之。

腸風下血不止(《醫學指南》)

大烏梅(一斤,連核置火上燒之,俟煙少清即取下存性) 研末,陳米飯丸,梧桐子大,每早服三錢即止。

又方 腸風若瀉血。

人參 椿根白皮(各等分) 研末,每服二錢,酒調,或茶服。如無參,止用椿根皮末亦可。

又方 白雞冠花根,煨熟,服數次,即愈。

又方 椿根皮(蜜炙,二兩半) 蘄艾(炒,二錢) 黃芩(炒,二錢) 共研末,每服二錢,酒送下,立效。

臟毒下血(又)

不拘遠近皆效。

柿餅燒灰,米飲下二錢,或為丸,治腸澼宿食,解熱毒。

大便下血(又)

木耳(炒黑,一兩) 生木耳(一兩) 芝麻(五錢) 煎湯作茶飲,甚妙。

腸風下血不止(《證治合參》)

柿餅(一斤,切片) 豬苦膽(一個,去皮) 拌曬或烘乾,槐米四兩共研末,蜜丸,開水送服二錢,不論男女大小俱得愈。

蠱血(《類方準繩》)

地榆散 治蠱毒下血,或腹痛,或不痛,百治不效,煩渴不止。

臭榆根東引根白皮(蜜炙,焙乾) 地榆(各半兩) 研細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

便血脫肛(《隨息居飲食譜》)

豬腸甘寒潤腸,止小便數紅,去下焦風熱,療痢痔便血脫肛。治淨,煨糜食。外感不清,脾虛滑瀉者忌。

又方 腸風臟毒,血痢不已,脫肛出,並以豬大腸入槐花末,令滿縛定,以醋煮爛搗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

雜症下血(又)

反胃噎食,沙石諸淋,噤口痢疾,腸風下血,蜜炙蘿蔔,任意食之。

又方 小便頻數,腸風下血,赤白帶下,並以白果煨熟,去火氣,細嚼米飲下。

便血(又)

荸薺(搗汁,一盅) 酒半盅和,空心溫服。

大便血(王暗人抄本)

大便瀉血,三代相傳,用縮砂仁研末,米飲熱服二錢,以愈為度。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 烏芝麻 烏豆(各五錢) 愈。按:(不效再服。)或酒煮鯽魚常食。

又方 烏芝麻常生嚼(兩許)除根。

又方(異人傳授) 帶皮荸薺生熟(各七個) 每用生熟各一個同吃,重者數服愈。

又方 鮮枸杞根煎濃汁,酒少許食前服。或苧麻根煎服,或黑豆一升炒焦研末,酒淋之,去豆飲酒。或胡桃肉四兩,黃蠟一兩,共末,糊丸,每服二錢,艾湯送下。

諸般下血(又)

香附(童便浸,焙研末,二錢) 入麝香、百草霜(詳癲狗方)各少許,甚效甚速。

男子便血(又)

黑大豆(詳明礬例)一升炒焦研,熱酒淋之,去豆飲酒,神效。

下血危篤不可救(又)

絲瓜(一條,燒存性,乾者亦可) 槐花(減半研末) 空心米飲下二錢。

臟毒下血(又)

一人患是半月,自問必死,得方以乾柿燒灰,開水服二錢,遂愈。

酒毒下血並下利鮮血(又)

老山梔仁(焙研) 每新汲水服三錢。

又方 下利鮮血。

梔子仁(燒灰研末) 水服一錢,神效。

又方(陳篤軒) 側柏葉(蒸曬,二兩) 炒槐花(一兩) 共研末蜜丸,空心酒下四十丸。

按:梔子仁炭,另煅厭煩,只教多買焦梔子,自去皮殼為便。

先便後血(《金匱三字經》)

黃土湯 治此症為遠血(屬臟難治),亦治衄血吐血不止。

灶心黃土(八錢) 生地 黃芩 甘草 阿膠 白朮 附子(炮,各錢半)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 糞後下血。

白雞冠連子炒(錢半) 煎服。

先血後便(又)

赤小豆散 治此症為近血。(屬腑易治。)

赤小豆(浸令出芽曬乾,一兩) 當歸(四錢)

小便血

尿血

地骨皮煎濃汁,每服一盅,入酒少許,食前溫服。

又方 血餘炭(二錢,研末) 醋湯調下。《東醫寶鑑》以側柏葉汁調。

又方(《證治合參》) 淡豆豉(二撮) 煎湯,空心酒和服。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 指甲(五分) 頭髮(錢半) 各煅研末,空心酒下,或萵苣搗敷臍上。

男女溺血

花龍骨末(三錢) 日三服。

又方 瘀血內漏。

蒲黃末(二兩) 每服三錢,水調服,盡即止。

越按:凡石藥宜煎服為是,恐黏滯腸胃,反致他病難醫。

溺血(《隨息居飲食譜》)

脂麻(杵末) 東流水浸一宿,平旦絞汁,煎沸服。

妊娠尿血(按:書云屬胞熱者多。)

阿膠蛤粉炒黃(研末) 米湯下二錢。

又方 黃明膠(即牛皮淨膏)二兩,酒煮化,頓服二錢。

產後尿血

滑石散

滑石 髮炭(等分) 煎服。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 牛膝(二錢) 煎服。

周歲小兒尿血(又)

大甘草(一兩二錢) 煎服完愈。

癲癇癲狂笑哭

癲癇論(《證治合參》)

癲疾者,目當閉,非如狂病之張目怒罵也。又脈虛可治,實則死。又癲病與猝中痙病相同,但癇病僕時,口中作聲,將醒時吐涎沫,醒後復發,有連日發者,有一日三五發者。中風中寒中暑之類,則僕時無聲,醒時多涎沫,醒後不再發,痙病雖亦時發時止,然身強直,反張如弓,不如癇之身軟,或如豬犬牛羊之鳴也。《食物本草》:野馬肉可治馬癇。蓋五癇者,豬犬牛羊馬也。

續命湯加紫蘇陳皮

龍齒(末) 石膏(末,各三錢) 防己(二錢) 防風 附子 桂枝 紫蘇葉(各錢半) 麻黃(七分) 橘紅(六分) 水煎,加竹瀝二錢,薑汁一錢,攪勻衝入。

按:此是外感重,內傷輕。

加味參朮耆附湯治癲癇

人參 煨天麻(各二錢) 白朮(三錢) 炙黃耆(五錢) 製附子 煅龍齒(各一錢) 制南星 當歸 製半夏(各錢半) 炙甘草(五分) 姜(二片) 膠棗(二個) 水煎。

按:此是內傷重,外感輕。

追風祛痰丸治諸風癇暗風(《證治》)

防風 天麻 殭蠶(炒,去嘴) 煨白附子 豬牙皂(炒,各一兩) 全蠍(去毒炒) 枯白礬 木香(各五錢) 半夏曲 制南星(各三兩) 為末,薑汁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遠臨臥,淡薑湯或薄荷湯下。

麻仁煎治癲風(又)

麻仁(四兩) 煎,空心服。解曰:麻仁潤藥也,多與之令人通利,故足以瀉癲癇風,可以濟火,可以潤肝脾腎,有攻邪祛病之能,無虛中壞氣之患,足稱良法。吳鶴皋

邪狂癲癇(丁氏) 於寅初時,勿令人見,用左手,摘向東桃葉七片,暗藏患人發內。

又方 苦參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湯下。

小兒癇疾(《證治》) 青羊肝煮食。

羊癇風(丁氏) 甜絲瓜蒂(即絲瓜)七個(為末) 白礬(一錢) 無根水(即缸內池內水) 調送吐痰,過五日再一服愈。

羊兒風(又) 孵退鵝蛋(挖出合蒜一個,搗爛仍入原殼) 煨熟,服四五個除根。

又方 青草或菜葉,塞口中即蘇。

癲狂論(《證治》)

狂病者,目當開,非如癲症之閉目驚張也。又脈實大者生,沉小者死。

白金丸治癲狂失心(又)

白礬(三兩) 鬱金(七兩) 研末,薄荷糊丸,每服錢半,開水下。(按:此丸分兩不一,服者依此。)

熏醋法(《東醫》) 治發狂,炭火一盆,置病人之前,醋一碗,急沃火內,氣衝入鼻內,須臾自定。

一醉膏(《證治》) 酒二碗,香油四兩,和勻,用楊柳枝二十條,逐條攪一二百下。候油與酒相入,煎至八分灌之。熟睡則愈,或吐瀉亦安矣。

生鐵落湯(失名) 治狂妄不避親疏。

鐵落(即打鐵墩下碎片) 一盞,水六杯,煮取三杯,加石膏(末一兩)、龍齒(末)、玄參、秦艽(各三錢),茯苓、防風(各二錢),一日兩服。

三白飲(《東醫》) 治傷寒熱極狂走。

雞子清(一個) 白蜜(一大匙) 芒硝(三錢,研) 涼水調勻下。

大黃一物(《證治》) 大黃(三兩) 酒浸一宿,煎分三服,不已再服。

牛黃膏(證治) 保命,治熱入血室,發狂不認人者。牛黃(二錢半) 硃砂 鬱金 丹皮(各三錢) 冰片 甘草(各一錢) 共末,蜜丸,皂子大,河水下一丸。

驚憂發狂(丁氏) 絲瓜蒂(五錢,研末) 每服一錢,井水調服,即大吐得睡,勿驚醒。

痰疾癲狂(又) 絲綿(燒灰) 開水或酒下。

一切風痰眩暈癲狂日久不愈(又)

白礬(一兩) 細茶葉(五錢) 共末,蜜丸梧子大,食遠薑湯下五十丸,久服痰從大便出。

獨聖散(《醫鑑》) 治中風痰迷心竅,癲狂煩亂,及五癇心風等症,甜瓜蒂為末,服五分,重者一錢,熟水調下即吐。如不吐須再服,吐不止,以白湯或蔥湯止之。

暴僕痰涎壅塞(《玉曆》) 竹油一盞,薑汁五匙,調入白礬末一錢,灌下。

硃砂消痰飲(《醫級雜病》) 治無端歌泣,驚妄昏沉,厥逆痙攣。

膽星(六分) 硃砂(三分) 麝香(五釐) 薑湯調服三癇丸。又治一切驚癇,荊芥穗(二兩) 白礬(二兩五錢,半生半熟) 合丸,砂朱為衣,薑湯下一錢。

驚癇嚼舌,迷悶仰目(《食物》) 牛黃(一分) 和蜜水灌之。

小兒驚癇(又) 犀角濃磨水,服之立效,未服亦可。

小兒癇(又) 木牟(穿牛鼻木也)燒灰,酒服。

小兒馬癇(又) 白馬牙齒,味甘平,有小毒,水磨服。

牛癇(又) 牛蹄甲(青牛者良) 燒灰,開水服。

笑(《本草》) 經曰:神(心火也)有餘,則笑不休,鹽(炒赤)煎飲即愈,鹽屬水,能制火也。

又方(《名醫》) 一婦喜笑半年,食鹽(成塊燒紅)放冷研細,河水煎三五沸,溫分三服,須臾探吐,出痰半鬥,次服黃連解毒湯,(黃連五分、黃芩錢半、焦梔子、黃柏各三錢。)不數日愈。

哭(《證治》) 大棗(十枚) 小麥(一兩六錢) 甘草(三錢) 煎服,此乃無故而然也。

怔忡喜忘不寐

怔忡 天王補心丹 治心血不足,神志不寧,津液枯竭,健忘怔忡,大便不利,及舌上生瘡等症。

生地(四兩) 棗仁 麥冬 當歸 柏子仁 天門冬 五味子(各一兩) 遠志 茯苓 人參 玄參 丹參 桔梗(各五錢) 蜜丸,金箔為衣,燈芯棗湯下。

又(丁氏) 柏子仁(三錢) 煮飲,日久自愈。

喜忘(《食物》) 牛馬豬雞心(焙乾研末) 酒服(錢半),日三,則智慧日生。又云:豬心多食耗心氣,忌合吳茱萸。

又 黃牛心,治虛忘,補心。

不寐(丁氏) 燈草煎服,或用白糖含臥。皆忌茶水。

又(《醫級》) 治怔忡不寐,心虛舌衄。人參(炒研) 黃連(鹽水炒黑,等分) 桂圓肉(五七層裹入。) 臥時噙口中,令其汁自出,徐徐咽之自寐,謂之噙咽參連法。

五疸

三十六黃病(《證治合參》) 雞子(連殼燒灰研末) 醋(一合) 和之溫服,鼻中蟲出為效。身體極黃者,不過三服神效。

又方(丁氏) 茵陳蒿(一把) 生薑同搗爛,擦胸前。

五疸神丹(《醫鑑》) 孫柳堂治五疸黃腫。

綠礬(二兩,煅白研末) 棗肉為丸櫻桃大,每服五丸。晨午晚各一服,冷酒送下,忌醋、生冷、發物。若有蟲,服之吐出,神效。

又方(《醫學》) 絲瓜絡(連子煅灰)為末,如因酒病酒下,面病面下。

又方 益母草(搗爛取汁一盅) 酒沖服四五次。

黑疸危症(丁氏) 栝蔞根搗汁溫服,黃水從小便出,不出再服,或黃瓜根汁空心服。

黃疸第一必效方(《隨山宇》) 青殼鴨蛋,上敲小孔,入朴硝(數粒)以滿為度,飯鍋上蒸熟去殼,日食一二枚,或四五枚,輕者十日,重者一月必愈,黃疸入腹,或變黑疸,皆治。

谷疸酒疸(《證治》) 治谷疸身熱腹痛,有關脈滑。枳實(二錢),生梔子(十四個),大黃(五錢),豆豉(錢半),酒疸欲吐,谷疸腹痛,此方主之。

又方 田螺搗汁,酒服(滾沖),治酒疸。

又方 螺螄能去酒積,煮而食之。酒疸發黃,無不愈也。

黃汗(《食物》) 《千金方》治黃汗染衣皆黃,萊菔子(末二錢),水調下。又治黃疸皮膚目黃如金色,小便熱赤,研末,白湯下。

水腫

分辨水腫(《醫學指南》) 腫在腹上為鼓脹,腫在四肢頭目為水腫,須分別治之。

一方 治水腫,無論年久,雖肚有青筋亦治之。大戟、當歸、陳皮(各一兩),水煎服,利下水多者更好,如病重者再服,切忌鹽醬。

又方(《證治》) 田螺 大蒜 車前子(等分) 熬膏,攤貼臍中。(《醫鑑》搗貼臍中為便。)少頃,小便水出,一二餅即愈。

水蠱腫胖(《醫學》) 輕粉(二錢) 巴豆(四錢,去油) 生硫黃(一錢) 共研成餅,先以新棉(一塊)鋪臍上,次以藥餅當臍按之,外用帛縛。如人行五六里,自瀉下,候三五度,除去藥餅,以溫粥補之。久患者隔日可解,一餅救數人,其效如神,愈後忌飲冷水。

腹脹黃腫(丁氏) 葫蘆(不去子,燒炭研,錢半) 溫酒下,開水下亦可。

肚腹腫脹(又) 炒蘿蔔子(三錢) 煎服三次。

水蠱腫滿喘促多年(又) 舊鼓皮(三錢,焙末) 酒下。

水腫腹大,遍身浮腫仙方(又) 土狗(即螻,焙研末) 溫酒下,上半截,即消上半之水,下半截,即消下半之水,左可消左,右可消右。

又方(《玉曆》) 遠志(薑汁炒,五錢) 煎服。

水脹(又) 按之下陷不起者是,商陸根、蔥白共搗,填臍中。

又方(《丁氏》) 水鼓氣鼓,多食野水鴨最妙。

小兒浮腫(又) 絲瓜、燈草、蔥白(等分) 煎湯浴之,並少飲。

鼓脹

鼓脹硫黃兒神效(《醫級雜病》) 制硫黃(用萊菔子、豆腐、甘草、黑大豆等) 巴豆霜 輕粉(各一兩) 研末,用布作肚兜一個,先以綿襯之,放藥於上攤勻,再用綿蓋,用針密行之,系腹上,則氣自通,宜戒鹹味。

氣鼓神方(《隨山宇》) 近日有人試效,因以傳人,多年瓦油燈盞(連垢膩)火內燒溫,合臍上,良久自落油膩,已淨如洗,腹亦平矣。

又方 蓋屋稻草煎湯,傾盆內,坐盆上熏,待溫頻沃其腹,小便隨下黃水二三次愈。

草靈丹(《醫學》) 四五月牛屎(陰乾炒微黃色研末) 每服一兩,煎半時,濾清服之,三服即愈。

又方 黑魚(一尾) 從尾上抽去腸,皮硝(二兩)裝入魚腹內,焙乾為末,每服二三錢,開水下。

又方 端午取蝦蟆(一隻,隨時亦可) 硃砂(七錢)放其腹內,懸至次日,以黃泥打爛包之,煅存性,每早服五分,開水下。

氣鼓氣脹(《玉曆》) 蘿蔔子(二兩,研末) 再以生蘿蔔搗爛,和子絞汁,將砂仁(二兩)浸汁內,一宿撈起,再浸再曬,七次為度,研末,再服一錢,米飲調下效。

又方 遠志煎。(見上水腫。)

又方(樊氏) 一草丸 土牛膝根 鹽(少許) 酒漿(即酒釀,一匙) 共杵為丸,入黃蜆殼,覆臍上一晝夜,過限起泡。如此不愈,內服漿梅嫩葉杵汁,滾燒酒,如量沖服,無不應驗。陳克三傳。

陽亡

脫陽(《心法附余》) 華佗十件危病方:其證多因大吐大瀉之後,四肢逆冷,元氣不接,不省人事,或傷寒新瘥,誤行房事,其證小腹緊痛,外腎搐縮,面黑氣喘,冷汗自出,亦是脫陽症,須臾不救,先以蔥白(數莖)炒熱熨臍下,次用附子(一錢) 白朮(七分) 乾薑(五分) 木香(三分) 煎令冷服,須臾又服。

四逆加人參湯(《醫級傷寒》) 治亡陽厥逆危敗之症,甘草、乾薑、附子、人參各五分。

六味回陽飲(《孝茲傷寒備覽》) 治陰陽兩虛,元氣將脫。人參 熟地(各五錢) 附子(二錢) 炮姜(五分) 歸身(三錢) 煎服。

灸脫陽法(《醫級雜病》) 治陽亡大汗,厥利慾脫之症,急於關元穴(在臍下三寸)灸七九壯,以固陽氣。如脈脫不復者危,肢溫者復。

參附湯(《濟陰綱目》) 治陽氣虛寒,自汗惡寒,或手足逆冷,大便自利,或臍腹疼痛,嘔逆不食,或汗多發痙等症。

人參(一兩) 附子(炮,五錢) 姜(二片) 黑棗(二個) 煎服。

耆附湯(又) 治陽氣虛脫,惡寒自汗,或口噤痰壅,四肢逆冷,或吐瀉腹痛,飲食不入,及一切虛寒等症。

黃耆(一兩) 附子(炮,五錢) 姜(二片) 黑棗(二個) 煎服。

按:陽亡之症,須認明手足冷至手臂及足脛身冷,蜷臥不渴,六脈沉細者是真虛寒症。若冷在四肢尖,身熱,舌乾引飲,六脈洪弦者,是假虛寒症。用之不當,不如勿藥為中醫也。

牙痛(余晟記說) 附子搗爛貼足心。

又方(章墨舫說) 輕粉研,填合谷穴。(在手拇指食指之背又里些,屬陽明大腸經。)將艾灸三五壯,即愈。

火牙疼(《醫學》) 巴豆(一粒,去皮殼) 搗爛,燈花紙包,左邊牙疼塞左耳,右邊塞右耳。

風牙蟲牙攻蛀疼痛,動搖連頰,浮腫(《醫級》) 川椒(炒出汗) 蜂房(炙,等分) 為末,每用二錢煎,溫漱即愈。

牙蟲痛(又) 韭菜子(五錢) 煎漱之,蟲自出。

牙痛神效漱方(陳儀臣) 一撮花椒水一鍾,細辛白芷與防風,濃煎漱齒三更後,不怕牙疼風火蟲。

一切牙痛(《醫級》) 蟾酥(少許) 巴豆(一粒,去油) 杏仁(一粒,去皮炒焦) 共研如泥,綿裹如粟米大,若蛀牙塞入蛀孔,風牙寒牙貼之,吐涎即愈。

牙痛(道法統宗淨明堂) 五靈脂(一兩) 川椒(五錢) 共末,擦患處。

齒痛血出或癢痛(倪賢宗) 骨碎補(二兩) 銅刀銼,炒焦研末,擦牙良久,吐咽俱可。劉松石云:能固牙益髓,並去骨毒,經驗。

牙齦腫痛臭爛(《證治》) 老芥菜梗燒炭研敷。

牙齦腫勢欲成癰者(《醫級》) 葡萄乾(去核) 焰硝填滿,煅後放地出火氣,研末擦,涎出任吐,愈。

齒癰(丁氏) 牙齦胬肉漸長,朴硝末敷。

盤根牙癰(又) 破爛至牙骨脫落,白礬(生六錢,熟三錢) 天雄黃(一錢) 共研摻綿紙上,捲成紙捻,塞牙邊。久塞可保余牙,飲食時,去藥捻,日換數次。

牙蜒蚰火(樊氏) 牙齦一時腐爛,牙歪將落,飲食難吞,可用生桐油刷患處,吐涎即愈。

無病忽然齒長(《玉曆》) 名曰髓溢,白朮煎湯,漱口愈。

老年免落牙(丁氏) 凡人將老,初落一牙,取瓦上焙枯研細,敷滿口牙上半日,再行吞下,可保余牙,永不脫落。

離骨丹取牙(丁氏) 白馬尿浸茄根三日,炒為末,點牙即落,勿近好牙。

睡臥咬牙(又) 取所臥席下灰塵(一捻)入口中,勿令本人知,即愈。

牙關緊閉(又) 鹽梅擦牙上,涎出即開,若因中風,白礬、鹽(各半)研,擦牙即開。

暴聾猝閉(《醫級雜病》) 活磁石(一錢) 山甲末 麝香(各少許) 綿裹入耳中,口含生鐵少許,覺耳內有聲即通。

耳聾(各家) 山萸肉 豬腰(一對) 煮熟,每朝空心食之,十日即聰。

又方(《醫學》) 石菖蒲(一寸) 巴豆(一粒,去殼) 全蠍(一隻,去足尾) 共研,蔥涎丸,塞耳即通。

又方 細辛 石菖蒲(各三分) 麝香(三釐) 共研,綿裹塞耳中,即愈。

又方 細辛(研末) 黃蠟熔化為丸,綿裹塞之,二次愈。

又方(《良方海上方》) 耳聾久矣不聞言,那怕成災三五年,鼠膽尋來傾耳內,真如頃刻遇神仙。

又方(丁氏) 十月上己日,採槐莢內中粒成雙者,牛膽汁拌過,裝入豬尿脬內,扎住,掛在陰處檐下,至次年三月上己日取下,每早服一粒,開水下,服百日。

又方 三十年久聾,酒(一升),牡荊子(一升),浸七日去渣,任性服之。

耳鳴及耳聾、目病、癲狂癇(失名) 煅磁石(二兩) 硃砂(一兩) 神麯(三兩) 蜜丸,每服二錢。

耳痛聾(丁氏) 杏仁(炒焦末) 蔥涎為丸,綿裹塞耳,兼治帶膿。

風邪雜病耳聾(《醫學》) 蚯蚓(去土,陰乾為末) 麝香(三分) 蔥(寸許) 塞藥在內,左聾塞右耳,右聾塞左耳,左右俱聾俱塞。

腎虛耳聾(《隨息》) 羊腰子(羊內腎也) 甘平,補腰腎,療癥瘕,止遺溺,健腳膝,理勞傷。

耳內諸症(丁氏) 耳疳,震耳,纏耳,聤耳,風耳。抱過雞子殼內白衣(炒黃末),香油調搽,或蟮血滴入。若耳底腫痛,時流膿血,大木鱉子(一個)研細,醋調滴耳愈。

耳忽大痛,如有蟲難忍(樊氏) 蛇蛻燒研吹之。

肝膽風熱,郁腦成淵,時時流臭黃水,久則為漏。

頭腦苦痛者(《醫級雜病》) 殭蠶(去嘴,一錢) 黃魚頭中石(醋煅五七次) 共末,吹入鼻中,另取絲瓜近根藤(數條燒炭末)白湯下,日服一錢。

鼻淵(斗門高卦靈傳) 漆鋪濾生漆綿兜(燒炭研末) 綿裹塞鼻,驗。

又方神效(《喉科秘鑰》) 石首魚腦(堅如石) 煨透研末,絲綿燒炭研,仍用絲綿包裹塞鼻愈。

鼻淵不止(《隨息》) 乾濕霍亂轉筋,噤口痢,鼻淵鼻衄不止,並杵蒜貼足底心。

鼻癰鼻息鼻內瘡(《醫級》) 天黃 細辛(各五分) 瓜蒂(二個) 白礬 綠礬(各一錢) 麝香(一分) 共末,綿裹塞鼻,數日自平。

鼻疳爛通鼻孔(《醫學》) 鹿角 白礬(各一兩) 放瓦上煅過,人頭髮燈火上燒過末,先用花椒湯洗淨,摻藥疳上,三四次即愈。如瘡不收口,瓦松(燒炭研)乾摻即收。

鼻中肉贅臭痛難忍(又) 白礬末 硼砂末(少許) 吹其上,自化水而消矣。

鼻痔(又) 輕粉(二錢) 杏仁(七粒) 白礬(五錢) 共末,入鼻中,即化為水。

又方(《玉曆》) 瓜蒂(炒) 甘遂(炒,各四錢) 枯礬 松香(各五分) 香油調點,每日一次,化為臭水。

鼻塞(《醫學》) 通草 附子(炮) 細辛(各一錢,末) 蜜丸,綿裹塞鼻。

久不聞香臭(又) 桑白皮(八錢) 煎,早晚溫服愈,忌椒辛魚膻。

鼻中癢(各家) 蘆薈末吹之愈。

鼻內生蟲(丁氏) 韭菜子燒煙,向鼻熏之,引蟲出淨愈。或天雄黃向鼻,時時熏之。

流涕不幹(《醫學》) 獨蒜搗貼足底心,紙封愈,不再發。

酒齄鼻(又) 因血熱入肺,故紅出而成此症。苦參末(四兩) 當歸末(二兩) 酒糊丸,每服三錢,食後熱茶下。

又方 雄豬膽 每晨滾酒調一個服,半月如舊。

又方(《證治》) 白果,酒糟同嚼,夜塗旦洗,效。

又方(丁氏) 油胡桃肉(一錢) 土鱉子仁(二錢) 樟腦(二錢) 水銀(三錢) 共杵爛,每早洗臉後擦之。藥盡即愈,切勿洗去。

耳鼻脫落(又) 人參入瓦罐,鹽泥搗封,煅為末,急以所傷耳鼻,蘸藥安舊處,再以老薑嚼爛,四圍厚敷,用綢捆定自安。

呃吐

傷寒呃逆(《本草》) 白茅根煎服。

氣滯呃逆,膈悶不舒,及病後呃而不止 《醫級》並《本草》 刀豆(老而綻者,炒研) 每服二錢,開水下。

久病呃逆(陳修園) 人參 附子(各五分) 乾薑 丁香(各三分) 柿蒂(七分) 煎服,不效再服。

肝膽胃火致逆(《醫級》) 廣橘皮(七分) 竹茹(錢半) 人參(四分) 甘草(三分) 生薑(一片) 大棗(二個)

胃冷呃逆(又) 丁香(五分) 柿蒂(二個) 人參(四分) 乾薑(三分)

又方(《玉曆》) 製半夏(三錢) 生薑(錢半) 煎服。

又方(《證治》) 紙捻探鼻,則嚏而止,或閉口,鼻氣使之無息,立已。或作冤盜賊,大驚駭之,亦已。

又方(丁氏) 黃蠟燒煙燻口,二三次愈。

嘔吐(《證治》) 姜半夏(二錢) 鮮姜(四錢) 不愈者,人參(一錢),姜半夏(二錢),煎服。

食物直出(《丁氏》) 焦梔子(去皮,二十粒) 煎服。

醫鑑經云:無故而喑,脈不至,不治自已,謂氣暴逆也,氣復則已。審如是,雖不服藥,亦自可。

失音不出(《醫學》) 蘇子(錢半) 訶子(去殼,八分) 杏仁(三錢) 百藥煎(一錢) 共末,作二次服,熱酒下。

又方(《證治》) 蘿蔔(汁)、姜(汁),同服。

喉痹失音(《醫學》) 栝蔞皮(炒) 殭蠶(炒) 甘草(炒,各二錢) 共末,每服三錢,薑湯下。

驚喑(《名醫》) 蜜陀僧(即淡底,四分,研) 茶調服,一切驚喑屢效。

小兒失音不語(丁氏) 蝦膜膽(取汁) 點舌上,少頃即語。

渴三消

時病消渴(《證治》) 藕汁白蜜和勻服。按:實火者勿服。

煩渴不止(又) 糯米泔水飲之。

消渴(又) 烏梅肉(炒,一錢) 豆豉(百粒) 煎服數次。按:有寒熱者勿服。

枯渴症(景岳、修園) 熟地(七八錢) 當歸(二三錢) 煎服。

三消(《壺隱子醫譚》) 三消,乃三焦受病,上消飲水百杯,中消能食善飢,下消小便如膏末傳。能食者,必發癰疽背瘡;不能食者,必傳中滿鼓脹,大抵脈多數。治法宜滋陰抑陽,則心腎交通,水火既濟,何消渴之有?

繅絲湯(《醫鑑》) 治三消如神,或以原蠶繭,或絲綿煎湯,隨時飲下大效。

又方 退雄雞湯,澄清飲之,神效。按:此勿令病人知。

腎消小便如膏(《證治》) 小茴香(炒) 苦楝子(炒,等分末) 空心酒服二錢。

盜汗(寐時出)自汗(寤時出)(《醫學》) 煅白礬(一二錢,末) 津唾和塞臍內,膏藥封之自止,或香白芷(末),津唾和填亦可。

盜汗(又) 青桑葉(焙乾末,二錢) 空心米湯送下。

自汗(又) 麻黃根 黃耆(等分末) 小麥粉糊丸,每服錢半,小麥湯送下。

黃汗(《證治》) 黃耆(五錢) 白芍 桂枝(各三錢) 醋水煎,分作兩服,服至六七日乃愈。

心虛自汗(《醫學》) 茯神(末二錢) 艾湯送下,二服愈。

心虛自汗不睡(《證治》) 豬心(一個,破開入) 人參 當歸(各二兩) 煮熟去藥,數服愈。按:此乃勞心太過,可食一,兼外感反為害矣。

血汗(《東醫》) 蝟皮主血汗,燒炭,米飲調服,肉煮食之。

又方(丁氏) 胎髮燒炭末撲之。

腳汗(《醫學》)白礬 乾薑(各五錢,末) 或摻或煎,洗五日愈。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