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佛光教科书

第七册《佛教常识》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第一课 丛林寺院

佛教僧尼修行弘法的地方,通称为「寺院」;禅宗则称为「丛林」。「寺」原为我国古代官方接待四方宾客的官署,如鸿胪寺、太常寺等。东汉永平年中,西域僧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来到中原,初时便是招待他们住在鸿胪寺,后来汉明帝敕旨兴建白马寺,明令该寺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的安居处所,后代僧尼的住所因此通称为「寺」。

所谓「院」者,原亦指官舍,后因唐高宗敕建大慈恩寺作译经院,于是成为佛教建筑物称「院」的滥觞。「院」一般均较侧重文教事业,如讲经院、译经院等。

在印度佛陀时代,最初称寺院为「精舍」,例如设于中印度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与舍卫城的只园精舍,便是佛教最早的寺院;由于当时精舍大都建筑在都城郊外幽静的林地,故又称「兰若」,意即寂静之处;又称「伽蓝」,意指僧众所居的园林。直到后世,一般以一所寺院的完成必须具备七种建筑物,特称为「七堂伽蓝」。

寺院具有弘传佛法的功能,佛陀住世时,讲经说法的地方称为「讲堂」;讲堂本为寺院的建筑物之一,犹如今之教室,佛世时只园精舍便有七十二间讲堂,可见广建讲堂本为佛陀所倡导,后世则直接指称寺院为讲堂,讲堂于是成为寺院的别称之一。

寺院也是修行佛道的所在,因此又称「道场」,隋朝时炀帝曾经下诏,明令天下的寺院改称「道场」,并将宫中行佛事的场所称为「内道场」,或称「内寺」。

寺院又称「招提」,源于北魏太武帝于始光元年(四二四)造立伽蓝,称为「招提」。意为四方僧房,也就是指自四方来集的各方僧众均可止宿的客舍;后来称僧团所共有之物,可供大众共同使用者为「招提僧物」,或「四方僧物」。

又有将佛教建筑概称为「浮图」者,后来渐转为专指高塔而言。也有称为「刹」者,因一般均有于佛堂前立「刹」的风俗,故称寺院为寺刹、佛刹、梵刹、金刹或名刹。韩国至今仍沿习「刹」的称呼,例如通度刹、海印刹、松广刹等,在台湾佛光山也有一处分院名为澎湖海天佛刹。今之僧人对语时,尊称对方之寺为「宝刹」;南宋高宗时曾将十五所禅院制为「五山十刹」。

在日本,则称寺院为「坊」,并依寺院的主从关系,称传承祖师法的根本寺院为本寺、本山,其属下的寺院,则称末寺、末山;在大寺院境内,附属于该寺院的小寺,称为子院、支院、枝院、寺中、寺内、塔头;分布于远处而不另设住职的寺院,则称通坊、通寺、支坊、兼带所、挂所等;本山的支坊,则称为别院、御坊。

此外,依《只园图经》之说,寺又名净住舍、法同舍、出世间舍、清净无极园、金刚净刹、寂灭道场、远离恶处、亲近善处等;现代则又称会馆、学舍、莲社、念佛会、居士林、禅净中心、布教所等。甚至古时又将女众驻锡的道场称为「庵」或「爱道堂」,男众住持者为「寺」,或称「首堂」;乃至依宗派而分讲寺、律寺、净寺、禅寺等,其中禅寺又称「丛林」,意指僧众和合居住一处,犹如树木聚集而不乱生长,表其有规矩法度,所以称为「丛林」。

丛林如大冶洪炉,是陶冶僧格,修学办道的修炼所,因此古时有「选佛场」之称。寺院也等于是学校,重视社会大众的文化教育,所以寺院是社区的精神文化重镇,是民族生活、习惯、风俗的凝聚处,也是现代信众信仰的中心。

今日随著佛教弘传日益普及,佛教弘法的空间随之扩大,寺院的功能应作具体的发挥,因为人们到寺院中来,除了满足宗教生活的需要之外,在更高层次文化里,寺院又具有多种教育的效能。现代的寺院设立图书馆供人阅读佛教典籍;提供视听中心、简报室介绍佛教文化史迹;有会议室可以研讨、座谈、开会;有讲堂可以布教弘法、举办活动来引导人心向善,达到净化社会的功效。如此,能使寺院发挥多项教育、文化等功能,为大众服务,广植福德来成就菩萨道。

第二课 寺院建筑

有寺院就有信仰,佛教藉著寺院安僧办道,弘法利生;欲得佛法常住,必须建筑佛寺。

佛寺建筑大略可分为修道区与生活区两大部分。基本的建筑包括佛殿、法堂、禅堂、僧寮、库房、大寮、山门等七大堂口,因此有「七堂伽蓝」之称。如果加以细分,修道区又分为两类:安置佛、菩萨像和祖师像的大雄宝殿、弥勒殿、药师殿、观音殿、地藏殿、天王殿、伽蓝殿、罗汉堂、祖师堂、宝塔等;供讲经集会及修道用的法堂、衣钵寮、丈室、禅堂、念佛堂、藏经楼、云水堂、钟鼓楼等。生活区的建筑有五观堂、香积厨、库房、客堂、寝堂、茶堂、延寿堂、寮房等。就整体建筑的格局而言,寺院的建筑,当以能外现庄严的寺宇,内秘僧伽生活行仪的建筑为宜。

古代丛林的建筑,一般在山门口就供著笑脸迎人的弥勒菩萨,代表皆大欢喜;进入山门,即可见四天王殿,其内供有威武凛然的四大金刚或伽蓝、韦陀菩萨,他们如警察般的护卫著道场的安全。其次是客堂、云水堂、斋堂、库房等,于生活方面与信徒、访客接触的建筑;然后是大雄宝殿,这是一寺的主要建筑,屋檐的设计一般有北方的翘角式与南方的平台式之别;紧接著是大众修持用的念佛堂、禅堂等,然后是研究方面的藏经楼、关房;最后是塔院及法师寮,称为后堂或西堂,为退休养老的地方。

随著时代进步,为配合弘化的实际需要,现代寺院则增设有教室、会议室、谈话室、贵宾室、书报室、图书馆、美术馆、展览馆、托儿所、安养院、医疗所、停车场等。现代佛寺以设备来代佛宣化,以设备来加强教化的功能。可见无论古今,佛教对修道、研究、退休养老均极重视;也就是说,从佛教的建筑中可得知佛教重视生活与世间的关系。

寺院不仅是信仰的中心,也是弘扬教义的道场;寺院庄严的殿宇,重檐飞翘,壮丽宏伟,尤其过去丛林所谓「二廊十殿」,廊院式的建筑,前塔后殿,有堂有塔,有楼有院,亭台楼榭,园木扶疏,檐庑相接,殿堂一进一进,一层一层,重重迭叠,表现出深邃幽远的建筑之美。置身其间,聆听晨钟暮鼓、磬渔梵唱,自能生起宁静祥和的愉悦感,带给人心灵上的净化、精神上的鼓舞、思想上的启发,对社会人心产生一股道德的自我约束力。因此,庄严的殿宇本身也能发挥无言的说教。

佛教寺院在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上,也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例如,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便保留了唐朝建筑艺术的精髓;近代的佛寺建筑多数仍维持仿古式建筑,例如佛光山的大雄宝殿以及美国西来寺、澳洲南天寺的大雄宝殿,即是古色古香的中国宫殿式建筑,不但保存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发扬光大于海外。

建筑佛教寺院的意义何在?世间的钱财,只能拯救肉身生命,济人燃眉之急,但是无法息灭贪瞋痴三毒;佛法的布施,则能更进一步地净化心灵,孕育法身慧命,使人断除烦恼,了生脱死,其影响及于生生世世。因此,建造佛寺,等于建设学校,度众万千,才是最彻底的慈善事业。

寺院对信徒而言,是善友往来的聚会所、人生道路的加油站、修养性灵的安乐场、去除烦恼的清凉地、采购法宝的百货店、悲智愿行的学习处,更是一所疗治心灵的医院、维护社会正义的因果法庭、启发道德良知的教育学校、提升文化修养的艺术中心。寺院提供信众:修身养性,培养宗教情操;听经闻法,增长福德智慧;斋饭素食,广结善缘功德;道友聚会,彼此以会会友。因此,学佛要常亲近道场,每星期至少要回家一次,向佛菩萨报到学习,这是人生很重要的功课。所以建寺安僧,为万千众生作得度因缘,是不容等闲视之。

第三课 道场行事

道场是修学佛道的所在,负有接引信众学佛的使命;在此前提之下,僧团必先健全,始能发挥弘法度众的功能。是以道场日常行事中,除了举办法会、庆典,其它如禅七、佛七、朝山、讲座,乃至现代的佛学会考、短期出家、夏令营、讲习会等各种活动,提供信徒闻法共修以外,更有许多重要的寺务行政,从中可以看出僧团的组织严谨,制度健全,十分合乎现代化的管理学。

过去丛林在人事方面有所谓「四十八单」职事,四十八单又分为「序职」、「列职」。序职代表的是道德、学问、阶位,大都是老成持重,长于道德修行者担任,虽然有名、有职,但无实权,譬如军队的上将、上校等;「列职」,代表的是行政能力,是职务,譬如团长、总司令等,握有实权。

丛林的「序职」,包括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书记、悦众、知藏、祖侍、烧香、记录、参头等;「列职」分别为都监、监院、副寺、维那、知客、纠察、典座、衣钵、汤药、庄主、化主、寮元等。大部份僧众有了序职以后,又领有一份职务,正如军中所谓的上将总司令、上校营长等,亦即序职、列职兼具。

此外,也有专于一务者,如:饭头、水头、菜头、粥头、门头、净头、园头、鼓头、茶头等,这些行单不需要序职即可担任。因此,四十八单职事不一定是四十八个人,有时一人兼具序、列职;有时一个职务有多人负责,例如序职的堂主,多则十几人,少则七、八位,而书记则有三、五十,乃至百位之多,愈多表示寺院愈大。

序职代表资格、身分、地位,除非违犯清规,否则如同国家颁授的少将、中将等阶位,是终身荣誉,永远保留,然而职务(列职)则可随时因所需而异动,有其一定的任期。

丛林的任期制度,对于人才的养成与流通有很大的助益。每年一到「期头期尾」职务调动时,凡任期圆满者,必须分别向大和尚或客堂请辞,经过大和尚邀约全山长老开会安排后,完成「请职圆职」的新任命。而住持和尚也有一定的任期,因此晋山住持、传法传贤也是丛林重要的行事与典范。

住持又称方丈、堂头,凡是可以提供「挂单接众」的道场,才能有住持的称谓,否则只能称为当家。住持平日领众薰修、上堂说法,是一寺之主,但是逢到「出坡普请」时,仍须随众作务;乃至进出山门,亦需向客堂「告假销假」,此举充份显示僧团平等与相互尊重的精神。

僧团强调和合、清净,僧众平日的生活、修行均应随众作息,遇有特殊情形也必须请假。请假时,如果搭海青、袈裟,即表示要请长假;著海青请假者,是属暂假。除此又随各种「香期例假」而有不同的礼仪规定。

依据中国佛教的传统习惯,出家者必须受足三坛大戒才符合大乘出家僧格。三坛大戒乃中国佛教特有的授戒仪式,也是道场的重要行事之一。戒期有「进堂出堂」,从进堂到「封堂」,当中有一段缓冲时间,因为大陆幅员辽阔,路途遥远,必须一段时日赶路,所以先「开堂」,让大众陆续报到,到了一个时期才「封堂」。这一段时间先教授部份简单的规矩,等封堂后即不能再随便进出,这时即开始进行正式课程。

戒会圆满下山,称为「出堂」。进堂有进堂的规矩,出堂也有一定的告假方式。戒期当中,受过沙弥戒、比丘戒后,均要「巡寮告众」,巡寮亦即「巡山」,大众一起到方丈室、客堂、库房、大寮等各单位巡示告众,藉此认识环境及人、事、物。巡寮告众乃佛陀时代立下的制度,后来中国丛林为恪遵佛制,所以也立下巡寮事项。

道场行事,不离弘法利生,因此不管为信众举办法会活动,或是健全僧团的规矩制度,其实都与信众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僧住则法住」,唯有僧团健全,而后才能驻锡弘化。

第四课 寺政外事

禅堂、客堂、库房及衣钵寮,为丛林的基本组织,俗称「四大堂口」。禅堂专管教育,负责训练人才;客堂管理人事,接待十方;库房负责总务,照顾生活所需;衣钵寮则典藏常住资料,维护法统。四大堂口综理内外寺务,遇有重大事情,均由首座等班首及四大堂口共议进行。因此,要想了解一个寺院的寺政外事,可从维那、知客、库房、衣钵的行事中,窥出全貌。

一、维那行事

维那是三纲之一,纲领职事,若以现代佛教学院为例,维那即「训导主任」。在提倡「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的现代寺院中,维那往往兼监学、训导、训育,主要负责思想、生活等教育。

维那管理禅堂,其职责包括:管理钟板号令、安排生活作息、照顾行香修持、评荐品德参学、提拔荐举人才、审核出堂进堂等。

钟板是丛林的号令,大众的生活作息、起香坐禅、说法开示、出坡作务等,均依钟板号令行事,钟板齐全的道场,方称「丛林」。维那不仅管理钟板,领导作息,甚至禅堂内香别的安排、环境的维护、法器钟板的职司,均由维那主管,是以大众慧命,全系维那一人的领导,因此有谓:「大众慧命,在汝一人;汝若不顾,罪归汝身。」如果不能令大众安心办道,即是维那之过。乃至参学者的能力、品德,维那均要记录,也要传授、教导,并依个人专长,不时向常住荐举优秀人才。平时禅堂人员的进出,更需经过维那认可同意,维那实际上就是禅堂的领导人。

二、知客行事

知客是佛门的第一线,如同国家的外交官,举凡信徒进入山门,或为接洽事情、求助、倾诉,或是参观、礼佛而来,第一个接触的就是知客。知客「接待十方」、「送往迎来」,必须掌握来客的身分、目的,给予适当的待遇。平时对外行文,与政府机关公事往来的「外事应付」,也是客堂知客应负的职责。

客堂如警察局,一般民间有了纠纷,客堂就是最佳的裁判所,同时也是「调解僧事」、「维护清规」的所在;遇有信徒婚丧喜庆的「生亡杂务」,知客必须开牌佛事、安排人员;逢到初一、十五上堂上供或期头期尾请职圆职等重大事项,必须「挂牌示众」。

此外,知客代表常住与「诸山来往」,同时代表大和尚「照顾外寮」、「转承上下」等。因此,身为知客必须慈悲爱护大众,不可官僚,亢高卑下。

三、库房行事

库房总理一寺的生活所需,其职责包括:供应日用、储藏道粮、年度预算、分配单银、犒赏大众、营建修缮等。

在丛林中,住持的第一条件要有供养心,有供养十方的心,才能做住持;身为出家人,第一要务要有结缘、服务的性格,肯结缘、服务,才能福慧双修。一个设备完善,储藏丰富的库房,如能加上有供养发心的库头师,必能令大众安住身心,用功办道,其功德实是难量。

四、衣钵行事

佛法的传承,以「衣钵」为信物,然而现在的寺院普遍不重视信物,不重视传承,所以大都没有设立「衣钵」一职。

「衣钵」如同住持和尚的机要秘书,替大和尚处理机要事务,管理大和尚的衣钵,负有「信物传承」的责任。平时与汤药、书记、书录等侍者共同替大和尚「安排行程」、「侍候汤药」,处理大和尚私人事务,暨做「资料存查」、「文书供应」,提供住持之需;尤其「典藏保管」常住的山志、规约、文献、契约、法物、秘笈等珍贵资料,并负责「经营会计」、「预算编制」等财务的管理。

佛门有云:「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厨房。」衣钵的重要由此可见。

一个组织健全的寺院,四十八单职事,权责分明,只要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都能坚守自己岗位,各司其职,又能彼此协调沟通,必能使寺政外事均衡发展,共臻完美的境地。

第五课 寺院清规

传统丛林道场重视制度,不但个人有戒牒,僧团也有清规。

「清规」是指禅宗寺院组织章程及寺众日常生活的规则,亦即禅宗丛林关于大众行、立、坐、卧等威仪所订定的僧制,为众僧所必须遵守的仪规,类似现代的「共住规约」,是为僧众日常修行的规范,以及僧团组织、行事的依循。因此,「清规」是健全僧团的圭臬。

中国禅宗自达摩东来后三百年中,禅僧多依住在律院或岩穴、树下,并未营立禅刹,直到唐朝「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才开始营建禅刹,并参照大小乘经律,制定丛林规矩,撰清规二卷,广为流行,世称古规、古清规、百丈清规,这是禅宗清规的开始,此后,天下丛林皆依此而为寺院生活的仪则。

由于百丈禅师为禅宗丛林立下《百丈清规》,使得中国的僧团走向制度化、合理化的僧伽生活。例如明定四十八单职事,各司其职,使得寺务运作组织化、系统化;又订定各种修持行仪、日用轨范等,使得僧众具足威仪,心不放逸,身不踰矩。尤其设立住持一职,领众薰修,综理寺务,丛林规模于焉建立。

可惜《百丈清规》一书历经时代更迭,今已散佚。现行通用的《敕修百丈清规》,是元代江西百丈山住持德辉奉敕重新编修,其中前四章规定有关祝圣、国忌、祈祷、佛诞节、涅槃节、达摩忌、百丈忌及各寺历代诸祖忌等仪式,此皆律所未定,古规所缺者;五至九章,则为丛林的规章制度,包括住持日用、职事行事、两序进退、大众修持等。

《百丈清规》之后,我国陆续撰出的清规尚有:宋代宗赜作《禅苑清规》、瑞严无量宗寿禅师作《日用小清规》、婺州金华惟勉禅师作《丛林校定清规总要》、元代东林泽山弋咸禅师作《禅林备用清规》、中峰明本禅师作《幻住庵清规》、道齐作《禅苑清规总要》、继洪作《村寺清规》、明代天界道盛禅师作《寿昌清规》、清道光源洪禅师著《百丈清规证义》等,近代则有《金山江天禅寺规约》、《高旻寺规约》、《佛光山禅堂规约》等。

除了上述所列各种清规,道融的《丛林盛事》、惠彬的《丛林公论》、慧洪的《林间录》、净善的《禅林宝训》、无愠的《山庵杂录》等,都是认识丛林行事、仪规的重要文献。

此外,其它宗派也有仿效清规而制定规制者,如律宗的省悟作《律苑事规》三卷,天台宗的自庆作《教苑清规》一卷等。是以清规虽为百丈禅师首创,旨在建立禅宗规范,却为后世各宗各派所共遵。

丛林清规,礼法有度;丛林生活,祥和有序。丛林道场体现了中国儒家所向往的天下为公、人人崇乐好礼的理想蓝图,无怪乎时人每见僧团两序行仪,无不慨歎「礼失求诸野」!遗憾的是,明代以后,教门的规制混乱,丛林的行法也随之废弛。

现代丛林清规的主要内容有:一、结夏与结冬;二、安单;三、大请职;四、贴单;五、打七;六、普请;七、岁计;八、肃众;九、榜状牌示;十、钟鼓法器等。

「丛林之立,必有清规,所以警懈怠,防放逸也。」是以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中说:「精进以持戒为第一。」清规一如戒律,戒律是佛陀为了规范僧伦,令正法久住而制定,所谓「戒住则僧住,僧住则法住」,六和僧团因为有佛制戒,始得和合共住,安心办道;因为有古德制定清规,而能清净无诤,弘法利生,为世人所尊。因此出家学道,宜遵佛制;能够遵守清规,方能度生死流,续佛慧命。

第六课 宗教法令

宗教与政治自古以来即有其不可分离,相助相成的关连性,因为宗教没有离开国家,须受国家的法令限制,例如建筑有建筑法规、集会有集会游行法等限制,缴税有缴税条件等。总之,宗教与国家之间的往来,关系密切。

自古以来,由于历代主政者宗教信仰的差异,订出各种法令,或兴隆佛教,或蓄意毁灭佛法。民国以来,政府为规范宗教,于一九二九年十二月七日订定「监督寺庙管理条例」,施行迄今,已逾六十九年,早已不合时宜,与时代脱节,况政府迁台后,所颁布的诸多行政命令解释,与母法相违背,加上目前社会结构已有重大变迁,以现有的法令,实不足以适应客观事实的需要,造成目前寺庙有以社团法人、财团法人、寺庙、慈善基金会、文教法人等名义登记的紊乱现象。民主已是世界潮流,在民生平等的原则下,我们希望能够真正订定一套宗教法。在宗教法中,属于修持的部份,可以由各宗教自行规范,如果与国家社会有关者,则不能没有共遵的法令规范。

对于共遵的法令,我们有以下几点希望:

一、应明定宗教为宣扬教义,育成信众,安定社会的团体,以厘清宗教与非宗教的差别。

二、应明定宗教并非法人团体,因宗教并非财团,也非社团,它是有自己教主、教义、教理、教育、教史的宗教团体。

三、应明定宗教人士的资格,宗教建筑、宗教土地、宗教事业免税,宗教团体将收入的净财皆投入社会教化、公益、慈善等事业,应给予免税,以让更多民众享受宗教的教化福利。

四、应明定宗教团体领导人资格许可,应有宗教学校毕业证书或教会证明文件才有担任资格,以保障合法,杜绝不法。

五、应朝向章程自治规范,宗教人士皆经高度的道德训练,应给予自订章程并自治管理。

六、应明定宗教可从事的事业,如教育、文化、慈善、公益,宗教团体应自力更生,应开放其可经营的事业。

七、应有财务处理的独立自主权,宗教团体应可自由处分其财产,变更或设立负担以将钱财做完全充份的发挥,造福社会国家。

八、应明定宗教人士的财产归属,宗教人士将生命奉献给人类万物,因此,其身后的财产已非适用民法规定之继承方式,而应归属其宗教团体。

九、应明定宗教团体领导人的产生方式,各宗教各派别有其不同传承,其领导人只要合乎章程规范,皆应承认其产生方式。

十、应明定宗教团体合并、解散事宜,以保障宗教团体权益力量的集中,可以投入更多的心力教化社会。

十一、应明定主管机关和裁决机关,以增进行政效率,提升国家形象。

十二、应明定宗教建筑物的认定,因宗教建筑物可享免税,所以应有明确的规范,订定标准,以保障守法,杜绝不法。

十三、应明定宗教团体应由有资格的宗教神职人员管理,因完全奉献生命的精神并非人人具备,只有经由宗教养成教育,并于生活中实践有所体会的人士,才有管理宗教团体的能力。

十四、应允许宗教社团和跨宗教社团设立,团结才有力量,各宗教团体若能藉由宗教社团或跨宗教团体社团凝聚力量,则国家安定,社会祥和,人民安康的生活环境应可早日到来。

十五、应明定罚则以杜绝不法,为宗教留下清流。

此外,对于宗教研修机构,应有以下几点基本立场:

一、应明定宗教研修机构为培养宣扬教义、弘法布教、主持宗教仪式和管理宗教场所的宗教专门人才的学校,因时代已进入多元,非经教育,无法养成人才,何况净化人心,教化社会的宗教大业。

二、应承认宗教研修机构,明定申请设立手续,并可公开招生,以使有慈心悲愿的宗教人士可建立宗教学校培养人才,教化社会,并杜绝不法人士假宗教之名,行图利自己之实。

三、应明定非教会或宗教团体不可管理宗教研修机构,宗教除教义理论外,还有力行实践与心灵实证的部份,非宗教人士无法领会宗教完全奉献的心愿与人格如何养成。

四、应明定老师资格和学生资格,以使愿意将生命奉献宗教与人类万物的人士有奋斗努力的目标。

五、应明定外籍老师和学生可比照外籍学生居留签证办理,以使外国学生得以亲近中华文化,并增进国民外交与文化交流。 六、应明定学位可自主授予,宗教非学术专业并超越所有世间学问,非主管教育或内政的官员所能了解,应给予将毕生生命奉献宗教并有所体验的宗教学院领导人授予学位的自主权。

七、应明定主管机关和裁决机关,以使行政作业有效率,可将多余时间投入教化宗教师资,让社会增加更多慈悲祥和的宗教师,为社会改良工程尽心尽力。

八、应明定各宗教研修机构可互相转学,达到宗教对谈,彼此尊重,共同为教化信众事业努力。

九、应明定学生可申请缓召,使青春岁月的年轻学子可全心投入宗教情操的人格养成。

十、应明定宗教研修机构建筑面积,使学校有宽广空间,陶冶学生开阔心胸,将来造福社会。

十一、应明定宗教课程,使其正规化,可为学术文化及心灵升华留下历史见证,嘉惠后代子孙。

总之,为使将来制定的宗教法绝对尊重各宗教传统、教义、教规、戒律等,对宗教团体应做最低限度的规范,以维护宗教的信仰自由,健全宗教法制,使宗教团体有高度的发展空间,也让宗教发挥更大的社会教化功能,落实净化人心,匡正社会风气。

第七课 法器法物

法器是龙天耳目,大众共遵的讯号,丛林中一切行事皆依法器为准,例如晨钟暮鼓以及各种报钟、板声等。寺院中用于庄严佛坛及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或佛子所携行的念珠、锡杖等修道资具,都是法器法物。兹将寺院道场常用的法器法物列举如下:

一、钟:寺院为报时、集众所敲打的法器。依其用途分为梵钟与唤钟两种。

二、鼓:有羯鼓、鱼鼓、云鼓、摇鼓、金鼓、石鼓、悬鼓等。依其用途可分为:斋鼓(食时所用)、浴鼓(浴时所用)及诵经、梵呗等所用之鼓。今之寺院,常见于大殿前的左右两方建钟鼓楼,分别安置钟、鼓,称为「左钟右鼓」。又寺院每于晨昏击钟敲鼓,以警行者当勤精进,慎勿放逸,称为「晨钟暮鼓」。

三、铃:在佛前诵经时所鸣打的法器。具有惊觉、欢喜、说法等三义。鸣铃以供养诸尊,称为振铃。密教修法时,为惊觉诸尊,或使其欢喜,即振铃发声。

四、板:报知时刻或集会时敲打的器具。依其形状称为云板、鱼板等。

五、梆:为禅林用来通知大众入浴、斋食的鸣器。在古代禅林中,常悬挂于浴室,现今一般寺院则悬挂于斋堂外,以用来通知大众用斋。

六、木鱼:诵经时所敲打,大众诵经时,音声随其节拍而整齐划一。此外,诵经敲打木鱼,取意于鱼的特殊习性,即不论在水中悠游或静止不动,眼睛都睁著不休息,佛门取其精进的特性,策勉修道者要用功,不可懈怠。

七、引磬:俗称小手磬。底部中央贯以纽,附木柄,以小铁枹击之,于诵经礼佛起止时击之,以引起大众注意之法器。

八、大磬:大磬为直径三十至六十余公分之磬,由维那主之,凡住持或尊宿、仕宦等礼佛,皆鸣三下。

九、铛子:法会唱赞时,与铪子配合板眼敲打,用以庄严节奏,为板乐供养之一。

十、铪子:法会唱赞时,与铛子配合板眼敲打。铪子不敲时两片合拢,敲打时六指托之,放于胸前,所以又称「平胸铪子」。

十一、铙钹:铙、钹原为娱乐用的乐器,后被用于佛门中的伎乐供养,而成为塔供养及佛供养的法器。

十二、如意:说法及法会之际,讲师所持的法物,表示吉祥如意。原为印度古时的爪杖,形状如云,或如手形,乃搔背痒所用,以其能补手不能到之处,而搔抓如意,故称如意。

十三、拂尘:乃将兽毛、麻等紮成一束,再加一长柄,用以拂除蚊虫之物,原系印度人拂除蚊虫的工具,在佛门表示清除烦恼、尘垢的意思。

十四、香板:禅林中用以警策修行者的木板(形如宝剑),依使用目的不同而有诸多名称:用以警策用功办道者,称「警策」香板;用以惩诫违规者,称「清规」香板;用以警醒坐禅昏沈者,称「巡香」香板;于禅七中使用者,称「监香」香板。一般系由方丈、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维那、知客、纠察等职事持用。

十五、念珠:念珠乃念佛时计数之用,是功德、佛性、慈悲、善良、吉祥、圆满、佛心的表征,除了可以提醒自己不做坏事外,也是美好的装饰。

除了上述所列之外,幢幡、蒲团、手炉、传炉、香炉、金刚杵、戒尺、毗卢帽等,都属法器法物之列。法器具有报时集众、警策精进、伎乐供养、庄严道场等功能,如果敲打不如法,则会扰乱大众,因此,司法器者应以「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来自我警惕。

第八课 衣单僧物

古代丛林,僧众出外云游参访,必须具备衣单和戒牒才能到寺院挂单。因此,《敕修百丈清规》云:「将入丛林,先办道具。」道具即衣单僧物,是资生办道之具,包括三衣一钵等头陀十八物。其中三衣即九条衣、七条衣、五条衣等三种袈裟,又称「福田衣」、「百衲衣」,代表著出家僧侣的功德、精神,也是出家人的形象特征。

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习俗与气候的关系,三衣只在法会佛事时穿著,平时则穿短褂、中褂、长褂或大袍。

三衣与一钵是出家僧众所有物当中最为重要者。钵是出家人的食器,又名「应量器」,出家人托钵乞食,堪受人天供养,故代表「福田」。三衣钵具是受戒时不可少的僧物,顺治皇帝赞僧诗云:「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无论是三衣或钵,都代表清净的僧团,象征修道者的人格。禅宗所谓传法就是传其衣钵给弟子,称为「传衣钵」,因此又引申为师者将佛法大意传授予后继者。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一记载,摩诃迦叶将入涅槃时,入鸡足山敷草而坐,捧著佛陀所授的衣钵,等候弥勒菩萨降生成佛,再把佛陀的衣钵转给当来下生的弥勒菩萨。我国禅宗初祖达摩由印度东来时,也将衣钵传给二祖慧可,以为法脉相传的证物。

此外,头陀十八物尚有:杨柳枝、澡豆、水瓶、坐具、锡杖、香炉、奁、滤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像等,除此别无他物。所谓「衣单两斤半,随身十八物」,出家人生活简朴,不受物役,不为物累,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云游四海,处处为家,所以出家人又称为云水僧。

头陀十八物都是增长善法之具,各有其用途、意义。例如,锡杖:锡者,轻也,依倚是杖,除烦恼,出三界故;锡者,明也,得智明故;锡者,醒也,醒悟苦空,三界结究故;锡者,疏也,持者与五欲疏断故。因此锡杖又名智杖、德杖,彰显智行功德本故。佛制持杖,一来用以防身,再者于白衣舍前振锡可令施主出应,同时还可提携行李,协助老瘦无力、病苦婴身者行走,尤其行脚云游时,若于路上看到动物的死尸,可利用禅杖就地掩埋,这也是慈悲的体现。

滤水囊是用于饮水时过滤水中微生物之用,为器虽小,其功甚大,为护生命故。坐具是用于礼佛拜僧之用,同时可敷设于地,避免坐卧时污损三衣。

卧具、衣服与医药、饮食合称「四事供养」,是信众对僧众的供养物。在原始佛教的戒律中,经常讨论有关衣食的问题,例如佛陀制戒规定,每一个出家人只能拥有「三衣一钵」,超过此数就是犯戒,即使是佛陀本身,也坚守此戒。因此,当佛陀的姨母供养佛陀两件亲手缝制的金缕袈裟时,佛陀则将其中一件转赠他人。这是说明出家人澹泊物欲,生活力求简单,不在衣著上费心,而以修行、道德、慈悲来庄严自己,因此能开阔无限宽广的世界。

不过,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历经各个朝代的发展,由于文化习俗不同,以及受到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僧服的样式和颜色由来纷杂不一。民国初年,太虚大师极力倡导僧服统一,佛光山多年来也力行实践,从短褂、罗汉褂、长衫到袈裟,完全由常住统一制作,因此,样式、颜色都能整齐划一。因为僧服的统一,也是复兴佛教,重整僧伽制度的重要一环,故希望由佛光山做起,进而推及整个佛教界。

第九课 各种称谓

「称谓」是一种礼仪,也是身分的代表;在佛门里,称谓常代表著职务,也是修持的衡量,不但具有维系佛门纲常伦理的功用,从中更透露出无限的佛法妙谛。

一般人以为,出了家就是「和尚」,其实和尚者,要在六和僧团中确实奉行六和敬,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始得成就。一个寺院只有一位和尚,又称「住持」、「方丈」;和尚退位后,法弟继任住持者,称「退居和尚」,弟子、法子继任者,称「退居老和尚」。

和尚是梵语,译为中文乃「亲教师」之义。传授三坛大戒时,须有「得戒和尚」、「羯摩阿阇黎」、「教授阿阇黎」等三师及七尊证登坛证盟,以及「开堂和尚」、「引礼法师」等人共成佛事。阿阇黎意即「轨范师」,可以轨范吾人身心,导人正道者,故又称「导师」。

出家者,除了受戒师父之外,还有依止师父、剃度师父。「师父」在丛林中也是职务的通称,例如知客师父、纠察师父、当家师父等,甚至现代信徒通称所有出家众为师父或法师。

「法师」者,「以法为师,以法师人」之谓。在大乘八宗之中,研读修习律藏有成者,称「律师」,例如:道宣律师、僧佑律师等;研究论藏或造论以阐扬佛法者,称「论师」,例如世亲论师、龙树论师、无著论师等;专门修习坐禅者,称「禅师」。开创一宗一派之人,称「开祖」;传承其教法之人,称「列祖」;开山建寺,为寺院第一代住持者,称「开山」,一般称「开山大师」。

「大师」者,在社会上极为通用,凡专家、杰出者即可称之。例如张大千大师、黄君璧大师。大陆上比丘尼也称为大师,大师有「菩萨」之义,菩萨又称「大士」,例如观音大士、普贤大士、文殊大士等。佛教中,大士易称,法师难为;只要发心,即可称「大士」。过去大陆丛林,凡监院、堂主以上即称大士。

在家居士也可以称「上人」,例如《维摩经》中文殊菩萨称维摩居士「彼上人者」,即人上之人、大人物之意。因此,不管僧俗,对于师长或德学兼备者,均可尊称「上人」,或称「大德」、「仁者」、「长者」;惟「长老」仅限于戒德俱尊的出家众始得称之。出家受戒十年以下称「下座」,十年以上称「中座」,二十年以上称「上座」。上座者,即可称为「长老」。

在印度佛教律仪中,男众比丘称「大德僧」;女众比丘尼称「大姐僧」。中国则于历代各朝中均有帝王加封德学兼备,可为一国师表的高僧为「国师」,含有一国民众之师、帝王之师等意,如玉琳国师、悟达国师等。在寺院中,全心为佛教奉献而未婚的在家女众,称为「师姑」;未行剃染而服种种净业作务的在家男众,称为「净人」,或称「道人」、「教士」。在家信徒彼此之间可互称「居士」、「师兄」、「师姐」;出家众亦可互称「师兄」,或称「道兄」、「戒兄」、「学兄」、「法兄」等。对别人称呼自己的师父为「家师」,尊称他人之师为「令师」,自己则谦称「学僧」、「学人」、「末学」,或「弟子」等。

此外,与称谓有关的佛教名相,如:僧伽、僧侣、僧俗、僧信、缁素、同参、善知识、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弘讲师、弘教师、檀讲师、檀教师、檀那、施主、功德主等。称谓也是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在丛林四十八单职事中,其职称非「主」即「头」,例如管理藏经者称「藏主」,管理寺地田产者称「庄主」,管理库房者称「库头」,负责煮饭者为「饭头」,负责烧水的是「水头」,负责田园种菜者称「菜头」,管理园圃的称「园头」,甚至连打扫厕所也称「净头」,可见佛教对僧众人格的尊重。佛教讲「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如法合宜的称呼,其实也是学佛行仪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课。

第十课 学佛行仪

佛门教育十分重视思想教育与生活教育,因为唯有健全的思想和规律的生活,才能完成人格,成就道业。因此,举凡行、立、坐、卧,一切举止动作都要威仪具足,所谓「身具德,人必敬」。以下仅就日常生活中的行立坐卧四种威仪,以及有关参访、入殿、礼拜、出堂等应注意的行仪,略述于后:

一、四种威仪

(一)行:

1.走路时,应目视前方七尺,不可左顾右盼,不可低头仰视。

2.穿著海青行进时,应该双手操胸。

3.穿著长衫行进时,应该双手下垂,自然摆动。

4.行进间,双手不可置放腰后;不可跑步,若要赶路,可放大步伐,但不可奔跑。

5.行进间,见大德迎面而来,应立定合掌,待大德走过,方可放掌、前进。

6.与大德师长同行,应走在左后方,距离一个肩膀的宽度,不可平行,不可离太远。

7.走出房门,衣服、鞋袜必须穿戴整齐,不可赤脚或穿著拖鞋。

8.如系宗教徒,有法衣在身,不可大包小包背满全身,僧袋应当背于右肩。

9.如非诸山方丈,不可挂念珠行走。

10.行进间持经本,应双手捧持。

(二)立:

1.站立时,应前八后二,抬头挺胸,姿势端正,不可倚墙靠壁,不可双手叉腰。

2.与大德同在时,不可站在大德的上首、高处、对面,或与大德并排而站。

(三)坐:

1.坐下时,要平肩、收齶、双眼平视、手放双膝。

2.与大德同坐,应坐半座,不可坐满,不可翘腿,并依大德指示的位置坐下,若招呼你与其平坐,应该礼貌遵行,不可违意。

(四)卧:睡眠时,要右胁而卧(吉祥卧),不可四仰八叉。

二、参访礼仪

1.寺院参访,应事先通知,并准时到达。到达时,先到客堂报到,然后向主事者行礼,由知客法师引导至佛殿礼佛。

2.参访日期、时间一经确定,则勿随意更改,以免造成安排的不便。

3.离开寺院时,应到大殿向佛菩萨告假。

三、佛殿礼仪

1.入殿时,若从右门入,应右脚先进;若从左门入,则左脚先进。

2.入殿后要先拜佛,才能拜人,或是瞻仰佛像。

3.在大殿中不可寒暄讲话,不可相互送礼,有事须退出殿外讲说。

4.不可随心所欲进出佛殿,更不可衣冠不整。进入佛殿时,应操手行走。

四、礼拜行仪

1.礼佛时,宜在佛堂、佛殿、佛塔,以免引人侧目。

2.在佛殿礼佛,除非住持方丈和尚,否则应在东西两单礼拜。

3.礼拜大德师长,应至佛殿,如于路上、客堂、饭厅,或大德参禅、打坐、剃头、卧病时,不可礼 拜。

4.礼拜大德不可于高处拜,或于大德背后拜。

五、出堂礼仪

1.出堂是大事,分个人及团体两种。个人出堂必须请假。如系早上出,晚上归,可向直属主管请假,如系长假,必须向纠察、客堂及相关职务人等请假,而且必须搭衣。

2.请假在外,不可于俗家或信徒家中夜宿,除非当地没有寺院道场。

一个修道者的风姿,在行立坐卧、言谈举止中皆可表露无遗。佛门中其实不只四种威仪,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威仪不仅能调摄修道者的身心,尤其可以行无言的教化,例如昔日舍利弗为马胜比丘进止有方,端正的威仪摄受而归投佛陀座下,威仪的重要,由此可知。所以学佛修行必须重视威仪的训练。

第十一课 丛林漫谈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中国大陆的四大名山、四大丛林、四大禅林,乃至八大宗派都各有其根本道场。在这些丛林道场中,不但年龄有老少、学历有高低、年资有深浅,甚至有智愚贤不肖等。平日所居住的人数总在百人至千人以上,在求道参学的生活中,流传了一些丛林术语,这些术语让我们了解丛林参学的情形。兹列举数条如下:

一、要受华山戒,扁担绳子随身带;

打了上堂斋,吃的臭咸菜;

出了灯油钱,蹲在黑地拜;

要受华山戒,必须要忍耐。

过去,宝华山是全国传戒道场,出家僧众有三分之二皆受宝华山戒,每年传戒两次,每三年传一千二百人的罗汉戒期。由这首打油诗,不难看出戒子在丛林中求受戒法的发心。

二、金山腿子高旻香,常州天宁好供养,

焦山包子盖三江,上海海会哩拉腔。

金山寺即指江天寺,与高旻寺、天宁寺为临济三大丛林。在金山寺禅坐要有一双柔软耐久的腿子;高旻寺坐香时间最长;天宁寺供养最丰富;晚香禅坐的点心,以焦山的大包子最有名;海会寺的规矩最为散漫。

虽仅是短短一句话,却把各道场宗风道破,可作为学僧们参学的参考。

三、衣单二斤半,洗脸两把半,吃饭四句偈,过堂五观想。

学道者所拥有的衣物,加起来只不过二斤半重;洗脸所使用的水,刚好可以弄湿两次脸,可谓极尽简朴;吃饭前要合掌四句偈,并且要食存五观,表示修道者是为办道修业才接受供养,这是受食的态度及修持。

四、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

以无情对有情,以无理对有理的教育手段,不外是要用「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的方式来接引学僧。故在丛林无是非的前提下,都要承受三扁担、扁担三的洗链。

五、把眼睛收起来!

在丛林求学时,纠察老师对学生们好奇的东张西望,总会喝斥著「把眼睛收起来」,提醒大家不要被外面的色尘迷惑,要专注于内心的用功。

六、生姜长在树上,皂角生在地下。

生姜是长在地上的,皂角是生在树上的,反过来讲,是强调初参对和尚的开示应全盘无条件的接受、实践,因为初参者尚未具有「疑」的条件,凡事先从「信服」做起,待成气候,自是「小疑小悟,大疑大悟」。

七、未供先尝三铁棒,私造饮食九铜鎚。。

食物还没有供佛之前就先偷尝,会挨三记铁棒;私自煮东西吃,要打九铜鎚。说明丛林生活的严格。

八、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这是表示吃饭要做五种观想,能如此,即使是钢铁也能消化;反之,滴水也难消受。

九、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一粒米是积集许多因缘所成,其功德大如须弥山,除了要惜福外,更要精进于道业,否则信施难消,来生恐将作牛作马来偿还。

十、大众慧命,在汝一人;汝若不顾,罪归汝身。

禅堂中修行的规矩、法则,都靠维那领导,所谓大众慧命所系,维那要能好好维护,倘若执行不力,那就是维那的过错了。

十一、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珍惜光阴,时不待人。

这句话大都是书写在禅门的钟板上,时时警惕参禅者要珍惜光阴,精进办道。

十二、所有堂口,两张半口。

丛林殿堂是非常庄严静穆的,不会有闲言杂话,除了「两张半口」外,其余皆不可随意发言,如此,不但彰显丛林纲纪,断绝是非,同时也清净僧团,成就道业。

十三、五堂功课,钟板齐全。

五堂功课不缺,钟板齐全的道场,始称「丛林」。

第十二课 法事介绍

法事是寺院道场重要行事之一。在所举办的法事当中,有的是自我忏悔的方式,如忏摩;有的是经大众附议通过者,如布萨;有的是对大众宣说佛法,如陞座说法;也有于新春时为国家、檀那祈福祝祷者,乃至到山门迎春等;一年当中更有春秋二祭,及三皈五戒、八关斋戒的多次举行等,方便社会大众参于修持。今略述数条于下:

一、布萨羯磨:僧团中,僧众若有犯戒者,则于大众前发露忏悔,称为「布萨」。凡与大众有关的决策,须经大众三次决议通过,称为三番羯磨。

二、忏摩请戒:三坛大戒中,每于登坛受戒前夕,由羯磨和尚引导戒子忏悔发愿,以便身心清净,纳受戒体。

三、护戒诵戒:僧团中受过菩萨戒的僧众,每半个月诵菩萨戒法一次,借以勉励自己不忘发心,行菩萨道。

四、陞座说法:丛林中,大和尚晋山就职,或逢节日庆典,乃至平日对大众说法,都称为陞座。陞座就是正式对外宣布、通告。例如新春陞座即正式昭告一年的行事。

五、年庆祈祷:丛林中,在大年初一的早课时,大众一起唱赞、诵经,为国家祈祷国泰民安,为护法檀那祈求福慧圆满。所以〈宝鼎赞〉中有「端为世界祈和平,地久天长」。

六、山门迎春:丛林生活,僧众平日不轻易走出山门,唯过年时,在初一到十五的某一天,早课后,由大和尚或监院领导大众,从大雄宝殿到山门外巡礼参访,藉此接触大自然。

七、上灯胜会:灯代表光明,点灯主要是点亮自己的心灯,因此,信徒在佛前点灯,是表示佛与人的心光互相辉映。一般寺院均在新春期间举行上灯法会,江苏省的扬州,有所谓:「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十九算帐,二十开张。」在台湾的北港灯会是从农历二月一日才开始,佛光山则自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举行半个月的春节平安灯法会。

八、结夏解居:结夏就是结夏安居,日期为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解居则于农历七月十五日。另有冬安居,是于每年十月十五日至隔年一月十五日解居。

九、大座讲经:以讲经为主,讲演前先唱香赞、钟声偈等,并有信徒请法等仪式,是一种解行并重的佛事法会。

十、三皈五戒:指皈依三宝及受持五戒。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乃至「自性三宝」,皈依即是肯定自己、尊重自己;受持五戒则是尊重别人、不侵犯别人的善行。

十一、八关斋戒:提供在家信徒学习出家生活,培养出离心,而于一日一夜远离家庭,进住寺院,并持守八条戒。过去一般均于六斋日举行,现在一般寺院均在星期日举行,一个月举行四次。

十二、家庭普照:以信徒家中为聚会场所,一般均邀请法师主持并说法,透过轻松的佛法座谈方式,增进参于者对佛法信仰的理解及解答有关信仰、行持上的疑问。

十三、供佛斋天:供养三宝并请诸天吃饭,台湾习俗称为「拜天公」,佛教则称为「供佛斋天」。一般于农历元月初九举行。

十四、春祭秋祭:指农历四月清明法会与七月孝道月的报恩法会,称为春秋二祭。

十五、生亡普佛:指延生普佛与荐亡普佛。延生普佛用于消灾、作寿、喜庆;荐亡普佛用于往生、超荐、冥寿。普佛者,即对三世一切诸佛普遍恭敬,普遍礼请,普遍结缘的意思。

十六、三时系念:元朝中峰明本禅师著。属净土法门,主要目的是藉著系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超荐亡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离业海,直证不退,圆满无上菩提。

十七、蒙山施食:为超度亡者举行的施食法会,有大小蒙山之分。源于宋朝不动法师(也称甘露法师)于蒙山所发起,后由上海兴慈法师大力倡导,今日一般寺院大都于晚课后随堂施放小蒙山。

十八、盂兰盆会:是藉著供佛斋僧的功德,以解救饿鬼脱离苦趣,并且报答七世父母恩德的佛事法会。一般寺院道场均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

十九、瑜伽焰口:施放焰口,能令饿鬼得度,也是对亡者追荐的佛事之一。除了施食,以解除饿鬼的饥虚之外,最重要的是为他们说法、皈依、授戒,令其具足正见,不再造罪受苦,以祈早日脱离苦趣,成就菩提。

二十、水陆法会:中国佛教中,仪式最隆重、功德最殊胜的法会,着重对水陆众生的普济,除了施食,并有诵经持咒的法施,可令受苦众生心开意解。

弘法利生是寺院的使命,虽然接引众生的法门很多,然而八万四千法门,皆是不离佛语,重要的是,要能应机教化,应病与药,如此才能示教利喜,接引众生悟入佛的知见。

第十三课 婚丧喜庆

寺院是传承佛法慧命的所在,是四众所共有,因此,寺院必须兼顾僧众与信众教化的工作。

过去佛教徒总以为在丧葬的时候,才需要请法师诵经超度。其实佛教与人生的关系密切,举凡一个人从出生、成年、结婚、生子、开展事业,乃至老死等「婚丧喜庆」,佛教都有一套完整的仪式与主张。

在家庭生活方面,关于子女的婚嫁,《长阿含经》中佛陀教导父母应该「为子求善婚娶」。至于婚礼仪式,佛教主张到寺院举行佛化婚礼,不但简单隆重,尤其在佛前由高僧大德福证并宣誓,彼此有了共同的信仰、共同的信念,在人生旅途上必能更加信守承诺,患难与共,相互扶持,以佛法为慈航,携手建立健全的佛化家庭。

此外,于婚礼是日应避免杀生,或用荤腥宴客,最好能以素斋宴请宾友。一旦生养子女,可于孩子弥月时,至寺院举行寄名礼,寄养给佛祖,并以素食供众;最好能从小确立孩子的佛教信仰,尽早皈依三宝;孩子成年时,可以参加寺院举行的成年礼,亦可自行诵经持咒回向。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历程,对于临命终者的临终关怀,家属应保持冷静,不宜哀号大哭,令其不舍;可延请法师、莲友劝说往生净土,并安置佛像引导念佛,家属及亲友可轮班助念,二六时中,佛号不断。亲人往生后,依佛教仪式入殓、火化、安位,骨灰安放在寺院,并于寺院举行随堂超荐,一切以简单隆重为主。

在一般人观念中,助念是指临终前念佛助其往生。其实消灾、做寿、婚礼,及往生前的佛号,皆可谓之助念。助念者必须适时而至,不可过早或迟到,而且应该衡量场地以决定人数多寡。

往生佛事不仅超渡亡者,并可慰藉生者,诚乃「了生脱死」之事,故应以虔敬为要,但求庄严肃穆,无须铺张浪费。为亡者助念,当衣冠整齐,敬悼诵念,避免闲谈。余暇当以佛法开导慰藉生者,利用机会破除迷信,建立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的观念。

一般喜庆如乔迁、新居落成、开工破土、开张、开市、佛像安座、开光,乃至新车启用等,可请法师举行洒净仪式,至诚诵念大悲咒,以杨枝净水荡涤坛场,以期消灾增福。若逢长辈生日,或先亡忌日,则举行「普佛」佛事。

尤其,生日是母亲生产受难的日子,佛教徒应该念报亲恩,可于是日诵经礼忏,也可以参加寺院举行的报恩法会、大悲忏法会等,为母亲祝福。其它如助印佛书、布施供僧、祝寿函卡、表彰行谊、捐款等,都是纪念母难日的良好方式。

如欲过寿,应在六十岁以上,每进十岁,均得庆贺。庆祝不拘形式,可邀亲友齐聚一堂,藉此联系情感。最好能团体举行,集合同一年龄的寿星,定期供佛斋僧。祝寿时,应以素斋宴请亲友,不收贺礼,以庄严节约为原则。

总之,佛教主张婚丧喜庆的原则是:不慕虚荣、不可执著、不要铺张、不能迷信。

婚丧喜庆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一环,身为佛教徒,度死固然重要,度生更不可忽视。过去佛教透过经忏佛事,为佛教接引很多信众,建立了佛教和信众的关系;今后佛教更应透过各种适合大小场合及各种需要的礼仪,让佛教从寺院走向家庭,从丛林拓展到公司行号、机关人群,唯有让佛教走向社会,走入家庭,成为人生的佛教、生活的佛教,佛教才能真正为人们所需要。

第十四课 佛教节日

每一个宗教为纪念其教主或信仰的对象,都订有特殊的节日。如耶稣教、天主教有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等;伊斯兰教有圣纪节、古尔邦节、开斋节等;道教有三元、三清、三会等节日;佛教也有许多特别的节日,其中以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腊月初八佛成道日、七月十五佛欢喜日为佛教史上最重要的三个佛教节日。

佛诞日除举行浴佛法会外,另有一盛大的「行像」庆祝活动,也就是用装饰华美的车子载著佛像巡行城市街衢,供民众礼拜植福,所以又称「行城」、「巡城」。佛成道日也会在寺院中举行纪念仪式,特别是煮腊八粥供众,已成为民间的习俗;佛欢喜日为盂兰盆节,举行供僧法会,提倡孝亲报恩。

此外,中国还有许多佛菩萨的节庆,依时间先后有:正月初一的弥勒菩萨圣诞、正月初六的定光古佛圣诞、二月十五的佛陀涅槃日、二月十九的观音菩萨圣诞、二月二十一的普贤菩萨圣诞、三月十六的准提菩萨圣诞、四月初四的文殊菩萨圣诞、四月廿八的药王菩萨圣诞、五月初三的伽蓝菩萨圣诞、六月初三的韦驮菩萨圣诞、六月十九的观音菩萨成道日、七月十三的大势至菩萨圣诞、七月三十的地藏菩萨圣诞、九月十九的观音菩萨出家日、九月三十的药师佛圣诞、十一月十七的阿弥陀佛圣诞、十二月廿九的华严菩萨圣诞等。

在这些节日期间,大部份的寺院也会举行纪念仪式,诵持与佛菩萨相关的经典或礼拜忏仪等。如代表欢喜的弥勒菩萨圣诞,正值新春佳节,一般寺院均举行礼拜千佛法会,象征迎接弥勒菩萨早日降诞成佛,并以此贺年。

观世音菩萨以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广大悲愿,受到民间普遍信奉,因此观音菩萨圣诞、出家、成道纪念日,一般寺院均举行观音七,或礼拜大悲忏,或举行有关观音菩萨雕塑、画像展等修持、纪念活动。另外,在民间也会举行规模庞大的观音庙会等节庆活动。

在药师佛、阿弥陀佛圣诞时,寺院则举行三天至七天的佛七或药师法会。在佛教里,药师法门强调的是现世的平安吉祥、消灾延寿;修持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则着重在将来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求得安稳解脱。可见一个重视「现生」,一个重视「往生」。总之,称念弥陀圣号或药师佛号,无非是藉此修持因缘,了生脱死,解决人生「生」和「死」两个最大的问题。

中国的佛教节庆,不但展现佛菩萨慈悲智慧的精神,也反映佛教与中国民间固有思想、习俗相互融和发展的信仰特色。不过,佛教对节日的看法和世俗社会不太一样,例如夏安居、冬安居、每个月的六斋日或十斋日,也都算是节日。结夏、解夏、冬至、年朝是丛林极为重视的四大节日,而一般信徒则于六斋日、十斋日自行持斋、诵经、礼拜,甚至举行放生植福。

自古以来,佛教最重视怀恩报德,不仅是报父母生养的恩德,更要报三宝、师长长养慧命的恩德,因此寺院每逢祖师诞辰均举行扫塔祭祖的法事,如《敕修百丈清规》即载有达摩忌、百丈忌及各寺历代诸祖忌等仪式。

在佛菩萨圣诞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主要是希望大众在纪念、缅怀佛菩萨的慈心悲愿、功德特质之余,还要能唤起信众的宗教情操,激励自己,提醒大众学习并实践佛菩萨的普济精神。

不过,佛教的节日虽然很多,但截至目前为止,中国佛教还没有一个全国性佛教节日,因此,多年来佛光山积极提倡,希望能订定四月八日佛诞日为「佛宝节」,十二月八日佛成道日为「法宝节」,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为「僧宝节」,并进一步推动成为国定假日,就如南传佛教的卫塞节一样,让佛教徒有属于自己的节日来共同庆祝,一方面促进佛教徒之间的团结,同时让佛教积极走向社会,走入群众。此一理想的实现,则有待全体佛教徒共同的努力推动,以期能早日达成。

第十五课 民俗神只

佛教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有许多节日与当地的民情风俗融和在一起,例如泰国的泼水节、卫塞节,西藏的晒佛节,乃至在中国也有浴佛节、腊八节、春秋二祭等,都是深植人心的民间节庆。

除了民俗节日以外,各种神只的礼拜也几乎包容在佛教之中,例如城隍妈祖、财神仙公、天公地母、关圣帝君、保生大帝、玄天上帝等,都寄附在佛门上。而佛教也有许多的护法神只,例如:四天王天、天龙八部、伽蓝韦驮、鬼子母等,所以佛教也不反对恭敬礼拜神明,但不是皈依,因为恭敬是一时的,皈依是尽形寿的信仰,是法身慧命的依止。因此,皈依文有所谓「皈依佛,生生世世永不皈依天魔外道」,因为神只也是六道众生,仍难免五衰相现,轮回生死。因此,信仰神只并非究竟解脱之道。

产生神只信仰的原因不外以下几点:

一、敬畏自然:远古时代,民智未开,当时人类对大自然不了解,充满了神秘感和恐惧感,以为大自然的一切现象都各有神明主宰其事,因而有所谓山神、雷神、电神、风神、雨神、河神、树神等「敬畏自然」的信仰。

二、崇拜英雄:随著人类文明进化,民智渐开,英雄人物不断出现,于是崇拜自然的宗教就渐渐进化为崇拜英雄的宗教,譬如:关云长赤胆忠义、岳飞尽忠报国,值得人们效法学习,因此大家就把他们当神明来拜;郑成功率领军队退守台湾,并移来福建、广东两省的人民,大家就建庙奉祀他;妈祖林默娘对渔民救苦救难,因此被奉为海上的守护神。这些英雄人物因为各有功勋,因此被奉为神明崇拜。

三、尊奉祖师:神只信仰也有的只是基于行业的规矩,尊崇该行业里最有成就、最崇高圣洁的代表人物,将他神格化,成为自己的榜样。例如:医界崇奉华佗、药师崇祀神农、裁缝祀嫘祖、造纸业奉蔡伦、建筑业尊有巢氏、书画界奉吴道子、旅馆业尊刘备、饭馆祀灶王爷、豆腐店祭刘安、皮鞋店敬孙膑、爆竹祖师马均、商人只奉关公、木匠都崇鲁班、银行业奉赵玄坛为财神等,这种精神崇拜,意在提升自己,而非装神弄鬼,自然有其可取的价值和力量。

四、有所求故:对神只的信仰,另有一种是建筑在有所求,有所得之上。例如台湾社会上有许多大帝、王爷、二妈、三妈,乃至树头公、狐仙等神明,普遍受到膜拜,主要就是信徒认为可以向那些神明要求财富、健康、功名、子嗣、平安等。所求是否能够如愿,姑且不谈,但至少心里获得满足,因此容易为人所信仰。

一般民俗信仰拜祭的神明,其实就像人间的政府组织,例如:拜文昌帝君是为祈求儿女聪明,文昌帝君就像教育部长;拜妈祖、天上圣母的人,大部分靠海,捕鱼维生,用现在的说法,妈祖圣母等于交通部长;东岳大帝主持阴阳审判,主持刑罚,岂不和现在的司法部长一样?

其它再如:玉皇大帝是皇帝、总统;三官大帝,天官管赐福,地官管赦罪,水官管解厄,像福利部长;玄天上帝、北斗星君专司人寿保险,像保险公司董事长;关圣帝君主财,属财政部长;太子爷那吒,类似警备总司令;城隍爷掌理一县安危,就如县长,又像警察局长;土地公是派出所巡官;月下老人是婚姻介绍所;注生娘娘是助产士;神农大帝像粮食局局长;拜瘟神好像拜卫生署署长;保生大帝像中医师公会理事长;五雷元帅好像台湾电力公司的总经理等。

信仰神明主要是缘于对未可知的自然现象不了解,或是在政治上不能获得满足,或因自己力有未逮,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于是便希望藉著另一种伟大的力量来化厄解困。因此,信仰神只其实也含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希望与期待。

其实,信仰的最终目的,是要指引我们人生的方向,帮助我们解脱生死烦恼。而信仰神只既不能帮助我们解脱生死,也不能增加我们做人的智慧、道德、勇气,所以我们应该提升信仰,从有所求的神只信仰升华为菩萨道的实践,从慈悲喜舍,为人服务中,开发自己的佛性,进而解脱生死烦恼,这才是正信的宗教。

第十六课 佛语典故

俗云:「世间好语佛说尽。」佛教不仅义理幽微深奥,佛经中的词语典故更是优美动人。根据统计,佛教传入中国后,共为中国增添了三万五千多个新词汇,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内涵,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许多用语也都是从佛教名相演变而来,例如:宿世因缘、前因后果、一心不乱、十方世界、十恶不赦、入海算沙、大慈大悲、天魔外道、五体投地、大千世界、在劫难逃、劫后余生、一念之差、一尘不染、超凡入圣、六道轮回、功德圆满、吉祥如意、称心如意、神通广大、忍辱负重、勇猛精进、得其三昧、冤冤相报、醍醐灌顶等皆是。

经典中生动活泼的言辞,不但拓宽了人们的思惟空间,尤其扩充了许多寓意深远的辞汇。例如:一门深入、六根清净、刀头舐蜜、河东狮吼、不请之友、应病与药、法力无边、大彻大悟、随机应变、不知不觉、不即不离、心花怒放、耳根清静、自由自在、自作自受、自欺欺人、花花世界、作茧自缚、昙花一现、味同嚼蜡、聚沙成塔、现身说法、皆大欢喜、森罗万象、辩才无碍等,这些都是从经典撷取而来。

佛教经典尤其有很多美丽而发人深省的本生及譬喻故事,传入中国之后,受到大家的喜爱,随著传诵久远,进一步衍化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例如:一厢情愿、口吐莲花、步步生莲、天女散花、借花献佛、天花乱坠、盲人摸象、空中楼阁、井中捞月、顽石点头、磨砖作镜、三生有幸等,都是从佛教故事衍生而来。

禅宗主张不立文字,而历代祖师大德却留下数量庞大的禅门语录,尤其禅门以直指人心为上,禅师之间的机锋对话里更有许多一针见血的言论,形成我们现在常用的词汇。例如:一刀两断、一丝不挂、一知半解、三头六臂、七手八脚、打成一片、灰头土脸、千差万别、开花结果、无风起浪、火烧眉毛、心领神会、水到渠成、水乳交融、水涨船高、本来面目、手忙脚乱、头上安头、头头是道、对牛弹琴、有口皆碑、同床异梦、回光返照、衣钵相传、闭门造车、当头棒喝、抛砖引玉、作贼心虚、单刀直入、单枪匹马、拖泥带水、虎头蛇尾、枯木逢春、顺水推舟、铁树开花、逍遥自在、隔靴搔痒、痴人说梦、鹦鹉学舌、心心相印等,这些都是从禅门语录中新拓的词汇。

佛教对于词汇学的贡献不仅止于增加数量,佛教更丰富了中国本有词汇的意义,例如:安身立命、白衣拜相、和光同尘、见兔放鹰、瓮中捉鳖、两刃相伤、以毒攻毒、逢场作戏等。这些取自于中国本有的词汇或成语,经过佛教大德们在传述法义时,赋予新义,对于国人文学意境的提升也发挥了很大的助力。

此外,反映风俗民情,表露社会百态的中国俗谚中,也充满了浓厚的佛教思想,例如: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无事不登三宝殿;冻不死的葱,饿不死的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无恻隐之心非人,无慈悲之心非佛;若不与人行方便,念尽弥陀总是空;既来佛会下,都是有缘人;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若知牢狱苦,便发菩提心等。从这些民间谚语中,可以看出佛教词汇在中国社会里产生了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效果。

清末民初的大学问家梁启超曾说:「夫语者,所以代表观念也,增加三万五千语,即增加三万五千个观念也。」文学博士朱庆之也说:「不研究汉文佛典,就无法写出真正的中古汉语文,特别是中古汉语词汇史。」由此可见佛教对中国词汇学的贡献。然而今日一般人不仅对此缺乏认知,一些佛教词汇甚至在有意无意间被人误用,结果形成一种思想的误导,例如佛教讲「涅槃」,本来是指一种解脱烦恼、自在放旷的境界,却被误以为是死亡的代名词;「本尊」本来是指修行佛道时所依之出世间最尊最胜者,但一些邪魔外道却拿来自封名号,招揽信徒等等,凡此,都是令人十分遗憾的事情。因此,今后对于美好的佛教词汇,我们除了应该提倡并研究其内涵之外,更应该为一些以讹传讹的佛教词汇正名,以免误导人心。

第十七课 生活法相

人世间的生活有人事、感情、金钱等各方面的生活规范与法则,做一个佛教徒,也有一些在生活上应知应行的生活法相,今以数事略述如下:

一、三业:身口意所造作的行为,称为三业。业是主宰轮回的主体,也是决定一个人智愚、美丑、贫富、贵贱的因素。

二、资粮:净土宗主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除了一心念佛之外,尤其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亦即要具足「信、愿、行」三种资粮,才能如愿往生。

三、三世因果:一个人今生的祸福、贫富等,都是自己前世所造作的行为结果,而今生所作的善恶行为,又会决定今生、来生的命运好坏,所以因果通于三世。

四、三轮体空:布施时,没有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布施后更不存有求报的念头,这种无相而施,称为「三轮体空」。

五、四正勤:「已生恶,令断除;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起。」这是佛教的四种正勤,是通往佛道八种正道之一。

六、四威仪:「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这是丛林中要求僧众在行立坐卧中的风姿,称为「四威仪」。

七、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是学佛所应依止的四法,称为「四依止」。

八、四事供养:佛教信徒提供僧众「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等四种修道的资粮,称为「四事供养」。

九、四种报恩:「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是学佛应有的发心。四恩即: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三宝恩。

十、五欲:财、色、名、食、睡,称为五欲。五欲之于人,如同刀刃有蜜,若用舌舔,就有割破舌头的祸患。少欲知足,才是幸福安乐的正途。

十一、五浊恶世:佛教称娑婆世界为「五浊恶世」,五浊分别为: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十二、五逆大罪:世间称不孝父母、悖礼犯上者为忤逆不孝;佛教也有五种忤逆罪,分别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十三、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称为六字万德洪名,包含了无尽的意义:南无是皈依的意思,阿弥陀佛含有无量光明、无量寿命的意思。因此,彻悟禅师说:「一句弥陀,我佛心要;竖彻五时,横赅八教。」

十四、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弥吽是观世音菩萨的心咒,称为六字真言,又叫六字大明神咒,具有深广且多重的意义,普为佛教徒所诵持。

十五、七种圣财:佛教称世间的财富为五家所共有,且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信仰、闻法、持戒、惭、愧、布施、定慧等七种出世间的圣财,才能永存不灭。

十六、八风吹不动:不为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所动摇、左右,称为八风吹不动,此即是一种解脱的境界。

十七、八种福田:根据佛经记载,世间有八种人,堪为众生布施造福的对象,分别是:佛、圣人、僧、和尚、阇黎、父、母、病人等。但就现在社会而言,三宝、修道者、父母、师长、病人、残障、急难、弱势团体等,更堪为大众所布施供养。

十八、出坡作息:出坡是禅林的规制,凡逢作务劳役时,全寺大众,无分职位大小,必须共同参于,称为出普坡。出坡也是一种修行,故谓「搬柴运水、行住坐卧,无非修行」。

十九、放参药石:丛林早课称早参,晚课称晚参,放参即不参了,要吃饭、休息。此外,晚餐称为药石,亦即将晚餐当成是滋养色身的药品。吃放参,就是指晚上药石。

二十、福慧双修:指同时修持福德与智慧二种庄严法门。例如六波罗蜜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利益他人的善业,都是福德门;般若是自我利益的真理、观念,是为智慧门。

修行离不开生活,从三业、四正勤、五欲、出坡作息、放餐药石等生活法相,无疑做了一个更有力的说明。

第十八课 修持常识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教的修持应不离生活,生活亦不离修持,所谓:「即生活即修持。」修持的类别除了行、立、坐、卧之外,并有止、观等,内容则不胜枚举,例如早晚课诵、禅七净七、般舟三昧、闭关禁语、朝山参访等。今总括僧信二众的修持项目,简述数条如下:

一、四念处:透过专注的观察身体、感受、心念、心念的对象等变化,就能对自己的行为、情绪、思想和意志有高度的自觉,进一步觉察到我们的一切执著、一切贪瞋和无明。所以,四念处的修法从「缘六根、六境而生六识」开始,不排斥一切见闻觉知,于「可念六境不起乐著,不可念六境憎恶」;不是厌离人生、厌离社会,或逃避感情世界,更不是出离社会而跑到深山林内隐遁的方式。四念处是闹中取静,以社会为道场,感情世界为关房的随缘任运修行法。

二、般舟三昧:是一种「佛立」、「常行」的修持法,在为期三个月的修行中,不坐不睡,只可立可行,累时靠在绳子上假寐。

三、闭关:在佛门中修行,快则十年,慢则二十年以后,方具闭关资格。因为闭关除需要人护关外,更应注意本身的修持基础具备与否,以及对经教义理的了解深入等。如果一开始学佛就要闭关,何功何德要人来护关。尤其闭关前半年要有大德开导、教化;如果没有正念、发心,也不可以闭关,要会用功才可以闭关,所以佛门有云:「不破参不住山,不开悟不闭关。」闭关不可以当儿戏。

四、持午:即过午不食。修行中,少食有助精进用功,因此有因缘的话,可以在修行过程的某一个阶段体会一下,但不可标榜过午不食。尤其在佛门中,自己修持,也要尊重别人不同的修行方法,所谓方便有多门,各有各的修行法门,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彼此应该互相尊重。

五、参学:又称参访,就是到其它丛林道场参访学习,每一处一住三至五年,再换一个地方,也是三、五年,又再换一个地方,如此经过一、二十年后称为老参。如果不经过参学,规矩不懂,也没有威仪,就被称为新参,甚至常常被讥为冒失鬼。

六、化冬:在大陆丛林里,每到秋天,寺院僧众便开始拜访信徒,把平安符送到信徒家中,信徒回以一碗米,称为化冬。如此,一年的道粮便无须忧虑了。化冬比起每年举办一次以吃为主的供僧,意义更为深远。

七、普说:学僧单独向师父请法称独参。若于丈室或法堂为大众说法,则称为普说。

八、小参:个别请求和尚慈悲开示教诲。

九、普参:类似今日的座谈会。

十、经行:饭后散步,可以在佛堂绕佛,或在斋堂,甚至庭院或林间小径皆可,速度由慢渐快,或自行调整均可。

十一、跑香:禅堂行香,目的在运动筋骨,调和身心。

十二、行脚:云水僧求法心切,四处参访问道,因古时交通不便,多以步行到达目的地。

十三、苦行:从事劳动性的工作,如打扫厕所、看管山林、夜巡、行堂、典座等。 十四、密行:个人的修持法门,不对外人宣说张扬。

十五、共修:大众一起修行,如参加打七或定期念佛等。

十六、禁语:一般信徒在家中可行一时、一日、一区的禁语,体验一下宁静、美妙的无声世界。

十七、朝山:三步一拜或朝礼寺院,都可称为朝山。

十八、打七:可分禅七、佛七,有克期取证的目的。如果时间不许可,也可做一日或三日的参禅、念佛。

十九、止静:禅七或佛七时全体默然静坐,不许出声扰众,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其实每个人可以在一天当中有五分钟止静的时间,以做涤尘净虑、自我省思的功夫。

此外,早上起床,可在佛前上香供水,或诵念《般若心经》一卷,或诵读〈祈愿文〉一篇;晚上可以拜佛、诵经、打坐,可依家庭环境、时间而定,修行不在时间长短,而在持之有恒。平日生活中,随喜持诵佛号,如观音圣号,或持大明神咒;吃饭时,称念「佛光四句偈」,或「三称念」,或「五观想」,乃至小小布施、随口赞叹、与人为善、做事认真等,都是修行。

佛教认为休息也是精进,精进勇猛也要平衡、适度。修行其实就是自然、平衡、适当的生活。

第十九课 佛教的法数

数字代表次第,并有计数的功能。在佛教经典中,有以法数为核心,再加以解说法数的意义者,例如《增一阿含经》、《本事经》、《法集名数经》等皆是。另外,明代一如、圆静等高僧先后将经典中有关法数的名相收录,归纳成书,而有《三藏法数》、《教乘法数》,以及《藏乘法数》、《贤首法数》、《大藏法数》等书流通,对于今日佛子在认识佛教义理及各宗各派的思想传承上,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兹由「一」顺次条列若干佛门常见法数名相如下:

一、有关一的法数:

一刹那:极短暂时间。

一弹指:短暂时间。

一阐提:极恶、缺乏善根的人。

一心二门:一心含真如、生灭二门。

一心三观:于一心中观空、假、中三谛。

一心不乱:专注一境,心不散乱。

一念三千:凡夫一念当中即具足三千世界的诸法性相。

一念不生:不起任何心念的境界。

一真法界:诸佛平等法身,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惟一真实。

一实相印: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

一切种智:佛智,尽知诸法总相、别相。

一生补处:经过此生,来生定可在世间成佛。

一瓣心香:心怀精诚崇敬,如同焚香拜佛。

一大事因缘:佛陀出现于世间的唯一大目的,是为开显人生的真实相。

二、有关二的法数:

二执:我执与法执。

二障:由我执生烦恼障,由法执生所知障。

二足尊:佛陀的尊号。谓于人中的最尊最贵者。

二入四行:理入与行入,行入包括四行: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

二十八天: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与无色界四天,计二十八天。

二六时中:一昼夜,十二个时辰。

三、有关三的法数:

三宝:佛、法、僧。

三藏:经、律、论。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毒:贪、瞋、痴。

三学:戒、定、慧。

三慧:闻、思、修。

三身:佛的三身,法身、报身、应身。

三业:身、口、意的造作行为。

三昧:又作三摩地,意译为等持、正定。

三心: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

三途: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三十二相:转轮圣王及佛陀应化身所具足的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的形相。

三十三天:六欲天中的忉利天。

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三世因果:绵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而立因果业感之理。

三转*轮:佛陀三转四谛的*轮:示转、劝转、证转。

三聚净戒:大乘菩萨的戒法,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饶益有情戒)。

三坛大戒:我国出家授戒仪式,分初坛正授、二坛正授、三坛正授三阶段,称三坛大戒。

三师七证:出家众受比丘戒时,须具三大师及尊证阿阇黎七人,总称三师七证。

三衣一钵:比丘随身之物。

三不净肉:《十诵律》所载三种不许食用之肉:见杀、闻杀、疑杀。

三千大千世界:古代印度人的宇宙观。指一佛所教化的区域。

三大阿僧只劫:为菩萨修行圆满至于佛果所须经历的时间。

三事人胜诸天:能勇猛、能忆念、能梵行。

四、有关四的法数:

四谛: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的真理。

四摄:布施摄、爱语摄、同事摄、利行摄。

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

四念处:于身、受、心、法四境,生起不净、苦等观慧,以集中心念。

四威仪:行、立、坐、卧四种威仪。

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

四悉檀:佛化导众生的教法,即世界、各各为人、对治、第一义四悉檀。

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

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禅八定:指色界天的四禅与无色界天的四无色定,合而称为四禅八定。

四生九有:四生指众生出生的方式:卵、胎、湿、化。九有指九种有情的住地。

四事供养:供给资养佛、僧等日常生活所需的四事:衣服、饮食、卧具、医药。

四不可轻:小王子、小龙、小火、小沙弥等四小不可轻。

四大不调:组成人体的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不调和,感到不适。

四大金刚:寺院中的四天王像,俗称为四大金刚。

四大天王:指东面的持国天、南面的增长天、西面的广目天、北面的多闻天。

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

四大菩萨:大悲观音、大愿地藏、大智文殊、大行普贤为四大菩萨。

四大部经:指《华严经》、《宝积经》、《般若经》、《涅槃经》等四部经典。

四大教难: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等排佛的「三武一宗法难」。

四大圣地:指佛陀诞生的蓝毗尼园、成道的菩提伽耶、说法的鹿野苑、涅槃的拘尸那城。

四大论师:又作《婆沙》四评家。指迦腻色迦王时代的法救、妙音、世友、觉天。

四大译经家: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义净。

五、有关五的法数: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酗酒吸毒。

五逆:弑母、弑父、弑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五项重罪。

五欲:财、色、名、食、睡五种欲望。或色、声、香、味、触五种欲望。

五蕴:类聚一切有为法的五种类别:色、受、想、行、识。

五利使:即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五停心观:息止惑障所修的五种观法: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无我观、数息观。

五位百法:唯识(法相宗)将一切法分为五位百法。

五乘佛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五种不翻:汉译佛经的原则,即多含不翻、秘密不翻、尊贵不翻、顺古不翻、此方无不翻。

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五无间罪:五逆罪能招感无间地狱之苦果,故又称五无间罪。

五衰相现:天人于寿命将尽时身体所现之五种衰亡相。

六、有关六的法数:

六度:六种行菩萨道的德目。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和:即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六成就:佛经的通序,含六种成就:信、闻、时、主、处、众成就。

六神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

六道轮回:指众生于地狱、畜生、饿鬼、人、天、阿修罗中生死轮回不已。

六字洪名:一般指「南无阿弥陀佛」圣号。

六字真言:指「唵嘛呢叭弥吽」六字真言。

六根互用:谓六根远离染污而得清净,则六根一一具有他根之用。

六根清净: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清净无杂。

六根忏悔:向诸佛礼拜忏悔自己过罪之际,特各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忏悔罪障。

六师外道:古印度佛陀时代,中印度(恒河中流一带)势力较大的六种外道。

七、有关七的法数:

七如来:即宝胜如来、多宝如来、妙色身如来、广博身如来、离怖畏如来、甘露王如来、阿弥陀如来。

七圣财:成就佛道的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施、慧。

七觉支: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此七法能助菩提智慧开展,故称觉支。

七众弟子: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

七处征心:楞严会上佛陀问阿难心之所在,阿难先后以七处回答,均为佛陀所论破。

七重罗网:谓极乐世界处处有众宝珠连缀的罗网严饰。

八、有关八的法数:

八识:眼、耳、鼻、舌、身、意、第七末那、第八阿赖耶等八识。

八难:指三恶道、长寿天、边地、盲聋瘖哑难、世智辨聪难、佛前佛后等八种障道因缘。

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五阴炽盛。

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八相成道:佛陀一生的化仪,从诞生、成道、说法至涅槃,总为八种相。

八功德水:八功德指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

八种福田:佛、圣人、僧、和尚、阿阇黎、父、母、病人。

八关斋戒:乃佛陀为在家弟子所制定暂时出家的学处。

八万细行:乃将有关比丘在行为上应注意的规矩,配列成八万四千之数。

八万四千烦恼:喻烦恼种类极多。众生被邪见烦恼劳役不息,轮转生死,无有尽时。

九、有关九的法数:

九横:指九种因缘,令人命未尽,不应死而死。

九住心:指修行禅定的九种次第。

九品往生:指修习净土法门,上、中、下三根皆得往生,依此三根分为九品。

九山八海:古印度的世界观所示山、海的总数。

九十六种外道:九十六种佛世前后出现于印度而异于佛教的流派。

十、有关十的法数:

十善十恶:十恶指杀、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瞋、邪见(即愚痴);离则十善。

十法界:指迷与悟的世界,可分为十种类,即:六道、二乘、菩萨、佛。

十牛图:此十图以牧牛为主题,并各附自序及偈颂,以阐示修禅的方法与顺序。

十方诸佛: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一切诸佛。

十方丛林:广请诸方名德高僧为住持,非由徒弟继承的禅宗寺院。

十方僧物:指来自他方所供养,而属于一切比丘所共享之物,又称四方僧物、常住僧物。

十大弟子:指佛陀弟子中,特别卓越的十人。

十二、有关十二的法数:

十二分教: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的十二种类,即十二部经。

十八、有关十八的法数:

十八地狱:即泥犁、刀山、沸沙、沸屎、黑身、火车、镬汤、铁床、壒山、寒冰、剥皮、畜生、刀兵、铁磨、冰地狱、铁策、蛆虫、烊铜等地狱。

十八罗汉:指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

除了以上所列,其它如食存五观、龙华三会、友有四品、佛陀十号、西方三圣、法华七喻等,都是一般人耳熟能详而与数字有关的佛学名相,学佛者若能藉著法数名相深入佛教义理,不失为一大方便法门。

第二十课 佛教的第一

有了第一次,才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无数次;无量无限,就有无尽的希望。例如,佛教有了佛陀第一次转*轮,于是有今日无量的法宝,有正法住世。对于根源,不能忘本,因此,佛教徒对于佛教的许多「第一」,不能不知。兹分印度、中国和佛光山,略述佛教的第一。

一、印度

1.第一次转*轮:佛陀成道后,在鹿野苑对憍陈如等五比丘宣说四圣谛,是为第一次说法,从此有了最初三宝弘化人间。

2.第一位比丘尼:佛陀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即大爱道比丘尼。

3.第一位沙弥:罗睺罗。

4.第一位优婆塞:迦尸城的俱梨迦长者。

5.第一位优婆夷:俱梨迦长者之妻。

6.第一位皈依佛陀的国王:频婆娑罗王。

7.第一座精舍:频婆娑罗王所建的竹林精舍。

8.第一次制戒:佛陀弟子须提那,出家后又与妻子行欲行,佛陀以此犯戒因缘而制戒。

9.最初的迫害:婆罗门女战遮系木盆于怀中,扬言腹中之子乃释种。

10.第一次经典结集:佛灭后,在王舍城召集的五百结集。

11.第一次部派分裂:第二次经典结集之后的部派分裂。

12.第一尊佛像:佛陀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优填王因思念而造佛像。

二、中国

1.第一座寺院:东汉明帝所建的白马寺。

2.第一位西行求法僧人:朱士行。

3.第一位华籍出家人:后汉严佛调。

4.第一位比丘尼:洛阳竹林寺的净检尼。

5.第一位信佛者:后汉明帝异母兄弟楚王英。

6.第一位东来的印度僧人:东汉的竺法兰、迦叶摩腾。

7.第一部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由竺法兰、迦叶摩腾所译。

8.中国梵呗起源:汉魏陈思王曹植于游渔山,闻空中梵天之赞,乃摹其音节,撰文制音,写为梵呗。

9.第一次传戒:魏齐王时代,印度僧昙摩迦罗到洛阳译出《僧只戒本》,并施行受戒羯磨戒法。

10.第一尊佛像:后汉末年,笮融在徐州所建金铜像。

11.第一座石窟:北魏时昙曜开创的云岗石窟。

12.第一本高僧传:梁代慧皎所著《梁高僧传》。

13.第一本比丘尼传:南朝梁宝唱在天监十六年(五一七)所撰写的《比丘尼传》。

14.第一本佛传:梁代僧佑所撰《释迦谱》。

15.第一本经典目录:东晋道安所撰的《综理众经目录》。

16.第一部大藏经:宋太祖开宝四年刊印的蜀版大藏经。

三、佛光山

1.佛教青年歌咏队--一九五三年成立于宜兰念佛会。

2.第一个佛教儿童班--一九五三年成立于宜兰念佛会。

3.一九五三年即运用幻灯机弘法。

4.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开始推行家庭普照。

5.第一个青年学生会--一九五五年成立于宜兰念佛会,乃结合初、高中青年学生的组织。

6.一九五四年四月于宜兰雷音寺兴建讲堂。

7.一九五七年八月出版星云所著《释迦牟尼佛传》精装版。

8.佛教电台弘法--一九五七年于台北民本电台制作「佛教之声」节目。

9.一九六九年七月在佛光山举办大专夏令营,有一百多人参加。

10.首创于国家殿堂弘法--一九六九年起,三十年来不断于国家殿堂(国立艺术馆、国父纪念馆、中山堂等)举行佛学讲座。

11.首创僧众等级制度--一九七二年即订有人事法规,建立僧俗二众序列等级评定制度。

12.佛教电视弘法--一九七九年九月在中华电视台,制作播出「甘露」弘法节目。

13.第一间典藏佛教文物的博物馆(佛教文物陈列馆)--一九八三年元月一日正式启幕于佛光山。

14.第一座佛教全岛巡回义诊医院(云水医院)--一九八三年六月成立。

15.第一部含注解、标点、分段的佛教大藏经(《佛光大藏经》)--一九八三年八月、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一九八七年三月相继出版《阿含藏》的《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

16.为提倡临终关怀,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于佛光山万寿堂设置安宁病房。

17.一九八四年九月在高雄普贤寺创办都市佛学院。

18.一九八六年元月在佛光山兴建麻竹园,举办第一次信徒讲习会。

19.一百零八位法师环岛行脚托钵--一九八七年四月五日起程,为期一个月,走完台北至佛光山全程六百公里。

20.用白话撰写的佛教大辞典(《佛光大辞典》)--一九八八年十月正式出版流通。

21.第一次在美国举行三坛大戒--一九八八年于美国西来寺举行。

22.一九八九年起开办北传短期出家修道会,每年寒暑假各举行三梯次。

23.一九九○年在美国筹建西来大学,一九九一年登记立案。

24.自一九九○年十一月开始,首办世界佛学会考,分二十种文字试题。

25.首办为期三个月的三坛大戒--一九九一年三月举行,有五百位来自世界各地学僧参加。

26.首立檀讲师、弘讲师制度--为结合信众力量,培养弘法人才,于一九九一年所设立。

27.第一座信徒大楼(檀信楼)--一九九一年七月兴建于佛光山。

28.佛教梵呗音乐会(梵音海潮音佛教音乐会)在国家会堂演出--一九九二年三月于国家音乐厅演出。

29.一九九三年元月分别在台北、彰化、台南举行禅净密三修法会。

30.第一次佛门亲属会--一九九三年二月在佛光山开办。

31.举办全国性心灵净化社会运动--一九九三年十月举行七诫运动、一九九七年五月举行慈悲爱心列车活动、一九九八年七月举行三好运动。

32.国际游学佛学院(胜鬘书院)--一九九四年九月正式开办,以六个月为一期。

33.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在台北监狱举行八关斋戒修道会,有一百五十余受刑人参加。

34.一九九四年十月第一批非洲黑人出家剃度。

35.非洲佛学院(南非佛学院),于一九九四年十月创立。

36.佛光缘美术馆--一九九五年三月成立于台北道场十楼。

37.由高雄县政府兴建的「老人公寓」(崧鹤楼),一九九五年六月委托佛光山慈悲基金会承办管理。

38.第一所学杂费全免的私立大学(佛光大学南华管理学院)--一九九六年正式招生开学。

39.佛教卫星电视台--佛光卫视于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四日于林口举行开播典礼,一九九八年元旦正式开播。

40.在印度举办国际戒会--一九九八年二月在印度菩提迦耶举行。

以上所列举的只是部份的佛教第一,当然并不止于此,甚至未来还有更多的佛教第一,有待吾等佛子继续开创。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