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佛光教科书

第六册《实用佛教》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第一课 佛教的道德标准

道德是维系国家纲纪令之不乱者,有保护社会人民生活安全的功用。中国古来制定的礼教,所谓「四维八德」、人伦「五常」,都是期望建立一个「忠恕仁义」、礼法有序的太平盛世。佛教整个思想内容是以人为本,与社会人群生活息息相关,如佛陀指导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阿阇世王等治国之法,即是「政治道德」;教授善生子、玉耶女等居家之道,即是「家庭道德」;佛陀以诗偈「得彼财物已,当应作四分:一分自食用,二分营生计,余一分藏密,以拟于贫乏」教育世人正确使用金钱,即是「财富道德」。佛教的道德标准,涵盖世间的理法纲常,乃至出世间的圣贤修行。今略说佛教的道德标准如后:

一、五戒十善是佛教的道德标准:佛教的五戒是做人应遵守的「根本道德」;十善是内心净化、人格升华的「增上道德」;因果业报则是世间不变的「善恶道德」。世间的严刑重典,固然可以收一时之成效,但并非究竟之道。佛教以五戒十善作为人本的道德标准,倡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侵犯别人的身体、钱财、名誉、尊严,彻底改造人心,令人伦纲常有序,导正社会善良的风气。五戒十善即为佛教的道德标准。

二、济世利人是佛教的道德标准:诸佛菩萨随类应化,利益众生,此济世利人的精神,即为合乎佛教的道德标准。在各行各业也要有济世利人的胸怀,如:教师要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医护人员要有「视病如亲,救人一命」的济世道德;工人要勤劳工作,以生产报效国家;商人要合法经营买卖,不取非份之财;军人为了保卫全国人民的安全,要奋勇作战,抵挡敌人的侵略。也就是每一个人都要能抛下自私的执著,效法古德先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若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的菩萨精神,以济世利人。济世利人是为佛教的道德标准。

三、般若空慧是佛教的道德标准:菩萨以六度做为自度度人的舟航。所谓「五度如盲,般若为眼」,吾人若无般若巧慧,即令做种种行持,仍是有为的福报,不免五衰相现,非真正涅槃解脱之道。如:佛教的布施是要人学习舍弃悭吝之私念,但布施的来处,必须是清净的,不违反国家的法律,同时施者心不骄慢,受者心怀感恩,是「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的清净布施。此外,持戒不杀生、不妄语、不邪淫、不偷盗、不饮酒等固然是佛法,但佛陀的「杀一救百」、末利夫人的「饮酒救人」、一休和尚的「做人女婿」、丹霞禅师的「烧佛取暖」、石屋禅师的「教人偷心」等等,也都是佛法。又慈悲柔和是佛法,但禅门中老师的棒喝、责骂、钳锤,令学僧截断妄想,识见本来面目,也是一种慈悲。因此,是佛法的,有时候不是佛法;不是佛法的,有时候反而是佛法。菩萨的「般若空慧」,能让我们喜舍不作施想,持戒不著戒相,忍辱离于我执,精进不生骄慢,禅修不恋定境。

《金刚经》说:「菩萨心不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有了如眼目的般若空慧,待人处事自然能你大我小,你有我无,你乐我苦,没有比较的心;般若空慧也像「慈母」,看待一切众生犹如亲子,对其苦难自然有著不舍的同情;般若也像暗室的「光」,能照破心地的无明,销融差别对待,心不被苦乐所动,把执著的凡情转为对众生的慈悲。般若能净化我们的思想,提升我们的道德,有了般若空慧,苦乐是同体,净秽是一如,贫富能自在,有无能平等,如《八大人觉经》所说:「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以般若空慧,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般若空慧是谓佛教的道德标准。

佛教的道德标准,以五戒十善的规范,健全人格;以圣贤济世利人,升华道德;以菩萨的般若空慧,明心见性。再者,现实生活里,戒定慧三学、四种正念、八种正道,也是医治我们贪瞋大病的良药,能令我们身心清净,道德臻于圆满。综而论之,举凡出于利众的悲心,且不违背世间礼法和菩萨饶益有情的大乘精神,都是合乎佛教的道德标准。例如:布施结缘、不念旧恶、惭耻美德、守护六根、不请之友、权巧方便、利乐有情、普同供养、四恩总报、弘法利生、尊重包容、心意柔和、爱语赞歎、守护正念,不做焦芽败种等等,都是具足佛教善美清净的道德标准。此外,学习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大智、大愿、大行,发菩提心,不舍弃五逆十恶众生的救度,这就是佛教最究竟圆满的道德。

第二课 佛教的伦理观

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次序与默契,是依不同场合、身份而共遵的轨则。中国讲「伦理」最早见于《孟子》。此后,「五伦」建立便成为中国人理想社会的目标。

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生根发展,许多人以为佛教只重视出世的思想,忽略对人际往来的关心;事实上,佛陀的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教义,都是促进群我关系的融和。以下分别叙述佛教对僧团、僧信、朋友、工作、群己等伦理关系的看法。

一、僧团伦理

佛陀度化五比丘后成立僧团,以我是「众中之一」的观念,领导僧团,倡导生佛平等;随著佛弟子增多,为使僧团清净和乐,佛陀便以随犯随制方式制定戒律,成为僧团的伦理规范。其中「六和敬」至今仍是维持僧团和乐共遵的法则。

佛教传到中国后,逐渐发展成丛林制度,尤以禅宗在「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后,丛林的「四十八单」、「传法」、「传戒」、「师承」、「清规」等,为僧团树立了人事制度、生活仪礼等纲纪。例如:在职事伦理上,「住持」之下有「监寺」,层层负责,上下有序。至于人事,或有以「戒腊」为前后,或有以「先进山门为师兄」,这种不以年龄论大小,而以先入丛林修道、受戒者称师兄的主张,打破一般人对「长幼有序」的传统次第观念。

再如佛教史上贵为七佛之师的文殊菩萨,在释迦牟尼佛座前却执持弟子之礼;鸠摩罗什与槃头达多的大小二乘互相为师,传为杏坛之美;善财童子遍参天下善知识,没有男女之分;妙慧童女八岁成道,成为妇女成道典范;印宗法师为惠能剃度,后礼惠能为师,此尊法为师之举令人赞歎。以上说明佛门依法不依人的伦理观,实超越一般的世情。

在佛光山,秉持「集体创作、制度领导」的原则,依戒腊、学历、年资、特殊才能等,设有序列等级制度,再依个人学业、道业、事业上的发心、精进、成就,作为晋升的依据。「三年一调」的职事制度,个人不恋栈、不滥权,常住也能「适才适所、人尽其才」,让人力运作有如活水,不致僵化。这种行政职务的安排,一方面尊重资深者,重视经验传承;另一方面则依个人品德、学识,拔擢年轻后进,令其发挥所长,让教团生生不息。

二、僧信伦理

所谓「财、法二施,等无差别」,原始佛教时代,出家僧侣必须外出托钵以维持色身,并藉此与信徒结缘,传扬佛法。信徒为令僧众安心办道,布施精舍、讲堂,僧团有了固定的安居处所后,人人可前往请益,僧信往来由是更加密切。僧信相处之道,僧众对待信徒:1.教他佛法,助长家和;2.鼓励发心,爱家爱人;3.劝其正业,正勤正乐;4.传授佛法,增加信心;5.生老病死,给予开导;6.人我烦恼,为其化解。此外,为信徒「添油香」,如:主动招呼、和悦笑容、亲切关怀、人格尊重、真挚慰问、解决困难、热忱服务、赞歎鼓励、完善设施、智慧建议等。在家信徒待僧众之道:1.四事供养,恭敬尊重;2.请转*轮,随缘学习;3.宣扬圣德,赞歎有道;4.护持道业,助其修道;5.随其修行,增益品德;6.令众无缺,安心办道。

寺院是众生的加油站,也是慧命之家,僧侣以热忱服务,奉献自己;信徒以正见护持,尊重僧团。僧信和合团结,在菩提道上相互提携。

三、朋友伦理

所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一般人都期盼伯牙与锺子期的情谊,修道者也羡慕舍利弗与目犍连的法爱。「朋友」成为人与人之间支持互动的力量。经典中比喻,有的朋友如花、如秤,只重视地位、权力,完全以利相交;但也有的朋友像高山,大地,以广阔的心承载、包容,是一种道义之交。另外,经典中也记载善友是在急难时给予帮助,有过时予以规劝;恶友则是面善心恶,饮酒作乐,不顾生死。

如何才能获得善友?佛陀教授七种方法:1.难予能予;2.难作能作;3.难忍能忍;4.密事相语;5.不揭彼过;6.遭苦不舍;7.贫贱不轻。佛陀并以兰园、鲍肆比喻朋友习气的相互影响,或薰其香,或闻其臭,端赖自己正见选择。

四、工作伦理

工作,是人们生活的依靠之一,有人藉此养家活口,有人从中实践自我,有人只是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也有人尽心尽力,努力完成。若要事业有一番成就,除了广结善缘、节俭勤奋、乐于喜舍之外,工作伦理也是不可忽视的条件。身为上司者,在与员工相处时,应该做到:1.关怀员工工作,不使过份劳累;2.关怀员工饮食起居,了解待遇是否足够养家生活;3.培养员工正当的休闲活动;4.关心员工的健康;5.各种福利与员工分享。

身为主管者,是领导的中心,除了爱护部属、员工以外,也要健全自己,例如:1.包容的心胸;2.承担的勇气;3.决断的智慧;4.主动的精神;5.不看轻后学;6.不推卸责任;7.不疑心猜忌;8.不争相领导等。以此为行事准则,必能获得大众的拥护。

另一方面,员工与主管相处之道有:1.被怪不生气;2.工作不拖延;3.指示不违逆;4.凡事不隐瞒;5.处众不特权;6.敬业不偷懒;7.积极不懈怠;8.往来不投机;9.做人不孤僻;10.做事不呆板;11.思想不陈旧;12.处世不极端。

工作让人开发生命的潜力,展现生命的价值;只有发挥热忱,尊重工作伦理,用心投入工作,人生也才会更有意义。

五、群己伦理

佛教讲「同体共生」,乃指宇宙万物皆是众缘合和,彼此共生共存。亦即人类是群居的动物,无论食、衣、住、行,所受用物皆是大众相互成就而有,尤其信息发达的现代,人人更离不开大众而独自生活。早在二千多年前,佛陀即殷勤教导弟子入众与人相处的礼貌,例如:1.能谦恭;2.知次第;3.不论余事;4.悉心聆听;5.信受奉行等等。时间虽已久远,直至今日,仍旧备感亲切与受用。

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护持与帮助。无论何时何处,能多为别人着想,不情绪化,权衡轻重,明白事理,人我之间不比较、不计较,如此必能拥有一个欢喜和谐的伦理关系。

第三课 般若的妙用

我们在世间上为人处事,都要讲求效能、功用。正如赚钱有什么用?读书有什么用?赚钱不但能解决生活许多问题,而且可以造福社会人群;读书可以增加知识,懂得做人处事,将来可以成功立业。同样的,「般若」对我们有什么妙用呢?「般若」就是智慧,而且妙用很多。

梁启超先生说:「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佛教是理性的宗教,佛法是智慧的学问,而般若则是佛法的双眼,因此菩萨行六度波罗蜜,以般若为首,如《大智度论》云:「般若为导,五度为伴;若无般若,五度如盲。」世间法因般若才能成为出世法。

因此,「布施无般若,为得一世荣,后受余殃在;持戒无般若,暂生上欲界,还堕泥犁中;忍辱无般若,报得端正形,不证寂灭忍;精进无般若,徒兴生灭功,不趣真常海;禅定无般若,但行色界禅,不入金刚定;万行无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无为果」。

今就「般若」对我们人生的妙用,提出四点看法:

第一、可以正信真理

人不能没有信仰,信仰就是力量,但是信错了就很危险。

般若能让我们正信真理,认识真理的条件,因而选择正确的信仰。例如:

一、正信有历史考据的: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历史上记载,有生养他的父母、国家,以及他的修行经过,在时、地、物上都可以考据的,他是真实的佛陀。

二、正信有般若智慧的:佛陀有能力帮助众生度一切苦厄。佛陀曾说:「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我如善导,导人善路,汝之不行,非导过也。」是真正有能力可以为众生消灾免难的。

三、正信有慈悲道德的:佛陀不仅有能力,真实存在,他所宣说的教法、所领导的僧团,都是智慧、慈悲、道德,善行美名,普传十方。

有般若就能明白真理的「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因果性、缘起性、永恒性」。比方说,佛教讲「有生有死」、「有业有报」,这是亘古亘今不变的真理。

四、正信有净化人心的:有很多外道,常以主宰人间祸福,降灾招殃来控制信徒,而正信的佛教则主张「命运」是操在自己手中。

有般若就能懂得以「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来印证真理。

第二、可以体证般若

古人说:「若人识得般若性,春花秋月大地春。」又说:「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宇宙世间森罗万象都是从我们自性的般若里面所显现的。

究竟什么是般若?什么不是般若?只要能令众生开悟,一切都是般若,譬如佛陀教周利槃陀伽拂尘扫垢,周利槃陀伽因而开悟,则扫地作务皆是般若;不能令众生觉悟,则一切都不是般若,例如:讲者谆谆,听者藐藐,则般若又有何用?

有一个老婆婆,每天一大早都到寺院拜佛,有一次礼完佛,经过寺院的丹墀时,不小心踩到一团东西,吱的一声,象是青蛙的叫声,心想:「我是来拜佛求功德的,怎么不小心杀生了!」回家以后,一直懊恼忏悔。于是回到寺院,请法师为青蛙诵经超度。法师一听,就带著老婆婆到丹墀一看,原来不是青蛙,而是一条被踩烂的茄子,一时之间,老太婆心中的阴影、罪业、不安都消失了。

般若的功用就是要我们去认清事情的真相,不要为假相迷惑而患得患失!

第三、可以明白价值

般若有什么用?有般若就可以明白人生的价值。般若的价值非语言文字可以道尽,诗云:「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同样的衣食住行,有了般若,价值就不一样。比方说,穿衣,不一定要绫罗绸缎,淡雅朴素的粗布衣单,更能展现非凡的气质;饮食,不一定要山珍海味、满汉全席,清淡的白水菜根,青蔬黄果,细细咀嚼,更甚于珍馐美味;居住,非得洋房别墅,在国民公寓里,更能增加联谊,体会人我关系处,一花一叶一如来。

现代人出门,往来交通,大多以汽车代步,反而使身体机能退化,有了般若就不一样,安步以当车,不但能减少环境污染,更能多留一份闲情给自己。

现实的人生,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忙碌,但到头来却又不知为何辛苦为何忙。有了般若,忙,有忙的意义;奉献,有奉献的价值,人生就不一样了。

因此,般若的价值妙用,在于能改善我们的生活,净化我们的思想,提升我们人生的境界。

举喻而言:般若如「桥梁」、「舟船」,能运载一切众生到达彼岸;般若如「锋刃」,能斩断一切烦恼业识;般若如「光」,得以照破众生累劫以来的无明陋习;般若如「眼目」,是一切功德善法的根源;般若如「慈母」,诸佛菩萨、二乘行人、人间行者,莫不由般若而证悟真理,故又称为「三世诸佛之母」。

第四、可以生活自在

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所证悟的就是般若;灵山会上佛陀拈花,迦叶微笑,就是相应的般若;禅宗五祖弘忍为惠能说法,当下明心见性,亦是般若;提婆求见龙树菩萨,投针于满钵水,所契入的亦是般若。

何以般若能有这样的妙用呢?所谓「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象」。在般若大智慧里面,时空统一了,差别对待销融了,人我距离消失了,世间的学问知识转换为出世间的真理,执著的情感升华为对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意不为苦乐所动,止恶向善的力量也增强了。

因此,人生有般若,就能生活自在,纵使遭遇再多的灾难、难堪,都能在一念间逢乐不喜,遇苦不忧。善用般若思想,哭婆变笑婆,一个转念,苦难的人生就会成为般若的人生。用般若待人,你大我小,你有我无,没有计较的必要。用般若生活,能有能无,能大能小,能前能后,能多能少。用般若做事,插花,花姿意境不一样;煮菜,菜香的味道不一样;说话,谈吐的风格不一样。有了般若,心境一转,海阔天空,人生何其快乐自在!

第四课 佛教对经济的看法

经济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学问。人类的生活运作,总括说来,就是一部经济史。举凡日常的食衣住行育乐,没有一项可以离开经济。经济与民生息息相关,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厚实经济,富国裕民,则慈悲道德也难以获得重视。因此,春秋时代管仲曾说:「仓廪实,知荣辱。」孔子也说:「富而好礼。」佛教则以实际行动来推行各项社会福利事业,例如北魏的僧只粟与僧只户,帮助政府解决了人民的饥馑;南北朝的寺库、唐代三阶教的无尽藏院,以及历代所从事的油坊、当舖、旅店、碾磑业等,都是繁荣经济、便民利国的福利事业。

经济是民生命脉之所系,过去原始佛教的行者虽然不重视经济而轻财富,重清修,追求朴素淡泊的生活,倡导清贫思想,认为简朴才是修行,淡泊才是有道。然而从大乘佛教的经典来看,例如《阿弥陀经》的极乐世界,黄金铺地,宫殿楼阁皆为七宝所成,极尽庄严堂皇,菩萨莫不宝冠顶戴,璎珞披身,富贵无比。因此,修学佛法不一定要以穷苦为清高。佛教鼓励在家信众可以荣华富贵,可以营生聚财,但要积聚有道,要合乎八正道的正业与正命,如《杂阿含经》说:「营生之业者,田种行商贾,牧牛羊兴息,邸舍以求利。」只要能将本求利,勤劳赚取,无论是农牧收成,或是经商贸易、企业经营、投资生息所得等,都是佛教认可的经济营生。

反之,非法所得的财富,例如:窃取他物、违法贪污、抵赖债物、吞没寄存、欺罔共财、因便侵占、藉势苟得、经营非法、诈骗投机、赌博淫业、放高利贷等,则为佛教所不许。

佛教对钱财的看法是「非善非恶」,佛教并不完全否定钱财,黄金是毒蛇,黄金也是弘法修道的资粮。根据经典记载,佛教的信众中不乏大富长者,如须达长者布施精舍、毗舍佉四事供养等,都受到佛陀的赞美。因此,佛教不能过分倡导贫苦思想,因为朴素淡泊用来自我要求是道德,用来要求别人则为苛刻。

财富有清净的,有染污的;有外在的,有内心的;有一时的,有永久的;有现世的,有来生的;有个人的,有共有的。大乘佛教主张个人可以清茶淡饭,所谓「三衣一钵」、「衣单二斤半」、「头陀十八物」,但是寺院团体不能不要财富。自古寺院建筑,朱檐碧瓦,雕梁画栋,富丽庄严;亭台楼阁、廊院相接,重重迭叠,幽远深邃,因此有谓「佛门净土」,佛门其实就是一个清净庄严的世界,一个安乐富有的世界。

佛教不但重视一时的财富,更重视永久的财富;不但重视现世的财富,更重视来生的财富。佛教认为钱财是五家所共有,钱用了才是自己的,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因此有了财富,还要懂得规划。《阿含经》四句偈云:「一施悲和敬,二储不时需,三分营生业,四分生活用。」布施如播种,要有拔济奉献的精神。布施财富则要不自苦、不自恼、不勉强、不比较、不计较,要能做到随喜、随缘、随分布施,如此才不失布施的真义。

此外,佛教对于经济的观点,首先以「因缘果报」说明财富的获得,应从培福修德、广结善缘而来。因此,寺院经济的管理人要有因果观念与常住观念,例如「有权不可管钱,管钱的没有权」;并且强调「要用智慧庄严世间,而不要用金钱来堆砌」;「要能运用财富,而不为财富所用」;尤其本著六和僧团的精神,重视「利和同均」,十分合乎现代人共有、共荣、共享的观念。这都是佛教经济观的特色。

至于佛教的经济来源,在过去印度佛陀时代提倡供养制度,传到中国,历代禅门提倡农林生产,到了近代太虚大师又再提倡工禅合一,现在则有基金制度;未来,以原始佛教的供养制度,结合农禅、工禅生产而发展出适合现代的经济制度,例如:果菜园林、房租田佃、生产事业、佛书出版、书画流通、佛像法物、法会油香、经忏佛事、餐饮素食、推广社教、弘法赞助、参观门票、慈善服务、安单静养、互助标会、护法委员等,则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金钱是学道的资粮,也是一切佛化事业的基础。佛学院、禅堂、念佛堂、学校、医院、电台、杂志社等,都需要金钱才能推动。所以,金钱并不完全是毒蛇,佛经所谓「净财」、「善财」、「圣财」,只要能善用金钱来弘法利生,其功德比装穷学道更大,更有意义,更有智慧。因此,学道并不一定要贫穷才是有道心;若是心里的贪欲不除,外表装出苦行的样子,也不足取法。把金钱用在造福大众的事业上,用在修学的慧命上,则钱财不是毒蛇,而是净财。是以佛教应该重新估定经济的价值,只要是合于正业、正命的净财,应是多多益善;只要能对国家民生、对社会大众、对经济利益、对幸福快乐生活有所增益的事业,诸如农场、工厂、公司、银行等,佛教徒都应该去做。因为有钱并不可耻,贫穷才会招来罪恶。

佛教不但重视狭义的金钱财富,尤其重视广义之财,例如:佛法、信仰、慈悲、智慧、健康、欢喜、人缘、自在、惭愧、发心、道德、人格等。这些无形的财富比有形的财富更好。佛教不但重视私有财富,尤重共有的财富,例如:道路、公园、河川等公共设施,以及花草树木、日月星辰、天地万物的生态维护,并且主张以享有代替拥有、以智慧代替金钱、以满足代替贪欲、以思想代替物质,发挥普世的观念,建设共有的胸怀。

第五课 佛教的战斗观

人类乃至一切众生,要生存于天地之间,「战斗精神」无可欠缺。大至佛陀超俗出家、降伏内外众魔军,得证圆满佛果,需要强大的战斗力;小至日常生活中克服周边逆境,乃至身心协调、起心动念之间,无一不须具备「战斗精神」。

众生颠倒,往往「以邪为正,以恶为善」,若无代表正义的韦驮、伽蓝诸大战将,以武力来维护世间和平,则群魔猖狂,善良的百姓无以安居乐业。人间是个佛魔各半的世间,光明使者往往要伴随著胜利凯旋之歌才能到来。如同今日,世界各国高峰会议,若无强大的国防力量做后盾,则无争取和谈的筹码;维护治安的军警人员,若无强大的正义使命感,以及精良的战术武器,则无惩恶擒凶,降伏恶势力的条件。

然而敌我武力之战,终非究竟,骁勇善战如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广大疆域,死后帝国随即被分割;又如蒙古元朝帝国成吉思汗,战军所到之处血流成河,而今战绩安在?又各国相互征伐,免不了共业缠缚,冤冤相报,徒增生灵涂炭而已。因此,在《佛本行集经》中说:「若人善巧解战斗,独自伏得百万人,今若能伏自己心,是名世间真斗士。」过去阿育王统一印度,早期南征北讨,所战皆捷,在四方臣伏之下,并未赢得百姓民心。由于高僧目犍连子帝须的度化,虔信佛教之后,政风丕变,德风远播,因此被誉为「轮王化世」。

以佛教而言,战斗力之显现,于内则为「悲心大愿」之深度开发;于外则为「坚毅不屈」之理念开展。其中勇猛无畏之代表者,如目犍连以神通威力降伏魔王;舍利弗以深广辩才折服六师外道;富楼那自愿投身蛮地,以循循善诱之耐力化导愚迷;大迦叶召集五百阿罗汉结集经律,防范正法湮灭。以上均为佛教战斗力之不同展现。

世间最困难的战争,不在于百万雄兵对峙,也不在于敌我阵势相当,而在于内心当中的佛魔之战。因此《四十二章经》形容修行者,有若披甲上阵与百万魔军作战的勇士,心性怯弱者,大多半途而废,唯有坚持愿力者能够达到最后的胜利。又修行者要有以下几种「战略」:

一、以正见持戒为盔甲:有形的盔甲可以抵御强敌,保卫自身;正见的盔甲可以抵挡诱惑,远离三毒。《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则云:「戒德之人,道护为强,役使诸天,天龙鬼神无不敬服。」因此,首先要有「正见」,才能走上正道;有了正确的人生观,还要持戒力行,才能圆满生命。

二、以智慧方便为刀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云:「安处不动,犹若金刚;以智慧箭,斩烦恼贼,破生死军,摧伏魔怨,荷负一切,令诸众生皆得解脱。」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手持宝剑,即象征以智慧剑斩断烦恼魔军。因此,《佛遗教经》云:「若有智慧,则无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脱。」所以,有智慧才能斩断烦恼的荆棘,建设心灵的殿堂。

三、以精进勇猛为力量:《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云:「求菩提时,擐精进甲,以大誓愿而为器杖,日夜精勤,增长功德,犹初白月渐渐圆满。」凡事能精进勇猛,不生畏退,必能克服困难,成就胜果。

四、以慈忍大愿为战术:《忍辱经》云:「怀忍行慈,世世无怨,中心恬然,终无毒害。」又云:「忍为神铠,众兵不加;忍为大舟,可以渡难;忍为良药,能济众命。」忍,具足大力,能成就世间一切的功德。

佛陀对于统理万民的国王,也有五点开示:「一者、领理万民,无有枉滥;二者、养育将士,随时禀与;三者、念修本业,福德无绝;四者、当信忠谏,无受谗言;五者、少欲戒贪,心不放逸。」是则仁王治世,文武兼备,则无有邻国怨敌。

五、以戒定慧为统帅:《维摩经》云:「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离。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净,摄诸毁禁;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懈怠;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戒如清水,能洗涤我们心地的污垢;定如璎珞,能庄严我们的身心;慧如明灯,能照亮我们的前程。以戒定慧三学做为我们与烦恼战斗的统帅,可以降魔,可以获得无量的圣财。

六、以八种正道为大军:八正道是离苦得乐之道,是转凡成圣的途径。正见,因缘果报、善恶业力、无常苦空;正思,喜舍、慈爱、巧慧、结缘;言语诚实、柔软、爱语、善言;护生不杀、布施不贪、持戒不淫、惜福物资;从事合理的经济生活;精进的增长悲智,断除贪瞋;以四念住做为安住身心之处;以见性悟道的正定,开启般若智慧。依戒定慧为统帅,领导八正道的大军,是吾人防守六贼的坚固城墙,亦是战胜波旬的勇猛大军。

人天导师的佛陀,就是世间伟大的斗士,能在五浊恶世降服内外诸魔,成就佛道。四十九年间,建立和合僧团,派出法音使者,将光明解脱的大法传播印度十六大国。在思想上,突破了当时六师外道非究竟、非解脱的异风邪说;在社会组织上,破除根深蒂固的四姓阶级制度,将人类从各种缠缚中解救出来。因此,佛陀也是历史上第一位成功的社会革命家,一生为了传播慈悲和平的理念而奋斗。孙中山先生有「和平,奋斗,救中国」的遗言流传至今,佛陀则有「菩提,精进,度众生」的楷模传承千古。

综合上述所说,佛教的战斗观,主张人类生存在世间,必须要有强盛的斗志,勇于向自心的无明、懈怠、执著挑战,提升心灵的境界,让每一天的生命都有新的进步、成长,这才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对于人类整体的生命形态来说,世界各国除了对物质科学的关注外,在心灵科学的研究上更应该加强,利益一切众生。

第六课 佛教对教育的看法

二千五百多年来,佛教的弘传史,其实就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育史。世间的一切无不涵摄于佛陀的教育范畴内。佛陀生于贵族,受的是贵族教育,但当他施行教育的时候,却完全站在一切众生平等的立场施教,因此,佛陀的教育思想与作法,是大众化的、民主化的。佛陀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众生开发潜能或是经验的传授,最重要的是为一切众生提供自我解脱的方法。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在印度各城市讲学、行化。所讲的宇宙人生的真理,都是引用本生故事、譬喻、因缘、长行、重颂等,做深入浅出的开导。佛陀的十二分教、三转*轮、四悉檀都是大众化的说法。佛陀的教育微妙深广,有时候以神通的自在变化来说法;有时候以六根互用、扬眉瞬目、举手投足来传心。对佛陀来说,世间万象无一不是悟道法门,无一不是教育题材。

佛陀教育弟子,不用打骂,也不以拒绝、责备的方法,大都用举譬、鼓励的方式,让弟子知道善美的人生,而不伤其尊严。佛陀最擅长观机逗教,对老人说老人法,对儿童说儿童法,对商人说商人法,对军人说军人法,佛陀「应机施教,对症下药」,其教育不仅契合「法尔如是」的真理,且倡导「自我教育」,如千经万论都指导大众开发自性,自我要求,自我解脱。

佛陀非常重视自心教育,佛经中对心的譬喻更是不胜枚举,例如:心如猿猴难控制、心如电光刹那间、心如野鹿逐声色、心如盗贼劫功德、心如冤家身受苦、心如僮仆诸恼使、心如国王能行令、心如泉水流不尽、心如画师描彩绘、心如虚空大无边等。佛陀说法,完全是为了「治心」,故云:「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兹将佛陀的教育法列举如下:

一、有教无类:佛陀不但为豪贵之人如频婆娑罗王说为政之道,亦为首陀罗优婆离说悟道的境界;不但为利根的舍利弗说缘起法,亦为钝根的周利槃特说净化心灵法门;不但令无贪的大迦叶出家,亦令大贪的难陀入道;不但为有智男子说法,亦为极愚女子开示;不独为贞节的末利夫人赞美,亦为淫荡的莲华色女鼓励。佛陀教育众生,不分贫富贵贱,不择智愚利钝,一律平等的施予教化。

二、诲人不倦:佛陀不因众生刚强顽劣而舍弃他们,反而演说无量法门,利益众生。譬如:佛陀的堂弟提婆达多多次谋害佛陀,佛陀不但对他没有怨恨,反而慈悲的给予教诲和感化;指鬘外道因为佛陀的慈悲摄受,终于皈依佛教;佛陀对善觉王的侮慢耐心举喻,令其觉悟;佛陀示疾前仍为一百余岁的外道须跋陀罗说法,可见其诲人不倦。

三、善巧方便:佛陀借由包裹檀香的纸张及绑鱼的绳子,告诉弟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佛陀以盆秽不能装进清净法水,教育罗睺罗,使其觉悟;佛陀以「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的偈语,令波斯匿王知晓身体健康之道。又佛陀以「向风掷土」,说明恶意伤人者,果报还自受;「盲龟浮木」,说明人身难得;「松紧中道」,说明修行如调琴,要不缓不急;「两鬼争尸」,说明无我的真理等。这种种的譬喻,都是佛陀依照众生的个性、兴趣、需要,以善巧方便来教化,发挥教学上的最高艺术。

四、以身作则:佛陀以身作则的教育,在经典中随处可见,如佛陀为瞎眼的老比丘穿针引线,示范慈悲爱心;佛陀亲为有病比丘洗涤污秽的身体,以身教代替言教;佛陀「为父担棺」,为父王送葬,告知世人孝道的重点;佛陀「日中路坐」,告诉琉璃王「亲族之荫胜余荫」的爱国之道等,凡此都是佛陀以身作则的事例。

五、以毒攻毒:有时候「以毒攻毒」也是佛陀的教育方法之一。例如佛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教化鬼子母,令其忏悔前愆,成为儿童的守护神;佛陀教丧子的母亲到未曾有过丧事的人家讨取吉祥草,终使其觉悟无常之理。

六、以古证今:佛陀在往昔因中的「割肉餵鹰」、「舍身饲虎」以及「鹦鹉灭火」、「九色鹿」等,都是佛陀以身证道,来启发大众自利利他的精神。

除此之外,其它还有「随喜功德」、「恒顺众生」、「福慧双修」、「解行并重」等教育法。

佛法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实在很值得吾人作为教育的指南。佛教的经论,皆在教导众生如何将身口意导归于正确、和谐、圆满的领域,令众生弃除贪、瞋、痴等恶习,从而改心换性,过一个健康、自在、快乐的人生。

第七课 佛教的政治观

政治是社会组织的重要一环,凡行政上所施行的一切治国之事,概称为政治。一般人谈到政治,每每将之与权术、谋略、党派、斗争画上等号,因此强调和合无诤的佛教徒,往往避谈政治,甚至在社会人士高唱「宗教的归宗教,政治的归政治」口号之下,更以远离政治为无求。

然而实际上,政治是管理众人的事,人是群居的动物,不能离群索居;既然无法离开群众,自是不能远离政治而生活。再说,参于政治是国民的权利,除非触犯国家刑法,被褫夺公权的人才没有参政的资格。佛教徒中,即使出家僧侣也要纳税、服兵役,尽国民应尽的义务,所谓出家并不意味著出国,何况佛教主张不仅要自度,还要度人。佛教与政治有著异曲同工之妙,彼此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不但政治需要佛教的辅助教化,佛教也需要政治的护持弘传。因此历代以来,佛教非但未曾与政治分离,而且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例如佛陀成道后,游化诸国,经常出入王宫说法,开示仁王的治国之道,许多印度大国的君王如频婆娑罗王、阿阇世王、波斯匿王、优填王等,他们受到佛陀的感化而皈依佛教,进而成为佛教的护法,并且将佛法的真理应用在治国安邦上,健全社会,福利百姓。佛陀涅槃之后,仍有许多国王,如阿育王、迦腻色迦王、戒日王、弥兰陀王等,他们遵循佛陀教法,以法治国,建立清明政治,写下印度史上辉煌的一页。

在中国,历代僧侣与帝王也常有密切的合作往来,其中或有辅弼朝廷被尊为国师者,如:南阳慧忠、法藏贤首、清凉澄观、悟达知玄、玉林通琇、天台智顗等。或有出仕朝中为宰相者,如宋文帝礼请慧琳为宰相,日理万机,时人称为「黑衣宰相」;唐太宗向明瞻法师请教安邦定国之道,明瞻陈述以慈救为宗,太宗大悦,尊为帝相;明朝姚广孝本为道衍禅师,永乐皇帝爱其英才,敕令还俗辅佐朝纲,对明初的清明国祚贡献很大。

此外,自魏晋南北朝起,朝廷并设有僧正、僧统、僧录司、大僧正等僧官,至今仍为日本所沿用。直到今日,西藏实行「政教合一」;泰国、锡兰、缅甸、尼泊尔则以「佛教领导政治,政治尊重佛教」;日本不但以佛教为国教,而且规定全国人民要信奉三宝,执政者要礼敬三宝,佛教备受尊重;韩国亦曾以佛教为国教,并曾雕刻大藏经以救国。凡此都说明佛教与政治关系密切,政治需要佛教的辅助教化,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佛教乃救世之仁,可补政治之不足。」

佛教不但有和谐政治的功能,并可帮助政治化导边远、消除怨恨、感化顽强,发挥慈悲教化的功效。例如佛教的五戒,对安邦治国的贡献,正如《传戒正范》云:「若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传此风教遍于宇内,则仁人百万。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能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百刑息于国。其为国王者,则不治而坐致太平矣!」

佛教对国家政治的影响与贡献,历代均有记载,诸如:帮助生产、开发交通、保护生态、利济行旅、文化建设、安住军民、兴办教育、医疗救济、财务运转、科技文学等。

佛教在烽火漫连的乱世,经常扮演攘敌安邦的角色,例如:佛陀对摩揭陀国雨势大臣昭示健全国家的「七不退法」,巧妙的化解了一场血腥战争;唐朝的安禄山举兵造反,军需短绌,佛教徒于是发起贩卖度牒以增加军费,为平定安史之乱尽了最大的力量;南宋高宗偏安江南,礼请法道禅师入朝共谋国事,在禅师的极力奔走之下,为国家劝募了丰足的军粮,并且参战军旅,贡献计策,稳定了军机。曾经一度为禅僧的刘秉忠,元帝入主中原,耶律楚材仰慕他的贤能,特别征召他出仕为相,刘秉忠为了保全汉人的生命财产,免受无辜的杀戮,于是挺身而出,立朝仪,订制度,辅佐耶律楚材推行汉化,延续了汉民族的命脉。元代至温禅师,由于赞助王化有功,感动世祖而敕封为佛国普安大禅师。中国共产党南区司令许世友曾为少林寺和尚等。可以说,自古以来,佛教辅佐、教化政治的史例,多不胜举。

佛教教义与僧侣行仪可以影响帝王的政治理念,建立祥和社会;帝王的权势则能帮助佛教普遍弘传,净化世道人心。晋代道安大师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佛陀在《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中,将护法之责交付国王,以收「上行下傚,风行草偃」之功。此可证之于佛世时,因为有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的护持,佛教才能传遍五印度;佛陀灭度后,阿育王修建八万四千座佛舍利塔,并派遣布教师到锡兰等地弘法,使得佛教得以向外弘传,广宣流布。中国因有东汉明帝派遣郎中蔡愔西赴天竺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高僧来华弘法,佛教因此得以传入中国。至于中国佛教的译经事业,大多是由于历朝帝王保护,设置译经院,因而得以完成,如鸠摩罗什大师受后秦姚兴的护持,在西明阁从事译经,而有《法华经》、《中论》等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经论流传后世;玄奘大师在唐太宗的支持下,译出《大般若经》、《成唯识论》等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经论,使法宝圣教的光辉普照于中国。

又韩国的法兴王、高丽太祖、李朝世祖;泰国的坤蓝甘亨王、立泰王、怛莱洛迦王;锡兰的天爱帝须王、摩哂陀第四王、末罗王;缅甸的阿奴律陀王、敏东王;越南的第三主圣宗;老挝的维苏王等,他们有的发心出家,有的广建寺院,有的结集经典,有的注疏讲经,有的建立戒坛,都是历史上对佛法热心护持的帝王。

现代信教自由,且政治有护持佛教的力量,佛教也有清明政治的功用。因此,佛教需要政治的护持,政治勿嫉妒佛教,勿舍本逐末,唯奖励慈善,应该多奖励从事净化人心,改善社会风气者。而佛教对于社会的关怀、人权的维护、民众的福祉,自是不能置身事外。因此,佛教徒不能以远离政治为清高,所谓「问政不干治」,个人可以不热衷名位权势,但不能放弃关怀社会、服务众生的责任。今日佛教徒为了弘法利生,对政治不但不应抱持消极回避的态度,相反的,应该积极关心,直下承担,这正是人间佛教菩萨道的实践。

第八课 佛教的参禅须知

经云:「宁静安详者,禅定中来。」参禅修定是佛教的重要修持法门,透过禅定的功夫,以显发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古来即为各大宗派所共行的修持之道。

禅,汉译为静虑。禅,充实宇宙,古今一如。唐代青原禅师说:禅就是我们的心。这个心是指我们心灵深处的那颗「真心」。这颗真心,超越一切有形的存在,而却又呈现于宇宙万有之中,即使是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也到处充满了禅机。因此,六祖惠能大师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就是说明参禅求道,重在觉悟真心本性,但并非否定打坐的功用。因此,对于初学者而言,坐禅仍是参禅重要的入门方法。依《天台小止观》说,初学坐禅,当调五事:调食、调睡、调身、调息、调心。

关于调身方面,依「毗卢七支坐法」,分为七个要点:一、双腿交叠,跏趺而坐;二、背脊竖直,不可靠壁;三、手结定印,置于肚脐下;四、双肩平齐,放松自然;五、头面端正,内收下颚;六、嘴唇抿合,舌抵上颚;七、收敛双目,观照身心。

此中,「结跏趺坐」俗称「盘腿坐」。又分为单盘及双盘;初学者如果无法双盘,单盘亦可,或将两脚交叉而坐,或挂腿坐(即正襟危坐)均可。

关于调息方面,息就是呼吸。一般而言,呼吸有四种现象:风(出入有声)、喘(结滞不通)、气(出入不细)、息(不声不结不粗)。前三者都是气息未调之相,不宜坐禅,唯有气息和顺舒畅,心境才能平静安稳。

调息为修定的入门方法,调息的方法有数息与随息。数息是「五停心观」之一,数息有减少睡眠等五种功德,是修定的基础,对治散乱心最为有力。其与不净观被称为「二甘露门」。

数息也是「六妙门」的因相之一,六妙门即:数、随、止、观、还、净等六种修定的妙法。在一切习定的法门中,以「安那般那禅法」为最根本,同时也是最为稳当、安全。安那般那禅法即是透过六妙门的修持,令心止于一境,然后依定顺入正理观察诸法实相,进而断惑证真。佛陀当年于菩提树下跏趺端坐,即内观安般,终得万行开发,降魔成道,后来亦以安般禅法教众,为入门之主要方便。

关于调心方面,《佛遗教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调心就是要把杂念、妄想、散乱的心专注于一处,让妄心止息而进入清净、明觉、忘我之境,这也是坐禅的根本目的。

调心为修定的主要方法。一般初参常会出现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昏沈,二为掉举,调心除了要调伏乱心,不使放逸外,更要令心浮沈宽急得所,例如昏沈时,则观心于鼻端或发际,提起正念,使心意集中;掉举时,则观心于丹田,使浮躁之心下沈。

此外,亦可观想佛之相好,或者念佛、持咒;或者参话头、公案等,只要合乎戒德、定德、慧德的禅修方式,均可依个人之根机,择一而修。

总之,禅修主要的目的,在于修心得定,继而开发智慧。习禅修定无法速成,不能越等,经云「依戒修定,依定发慧」,这是不容忽视的明确学程。尤其从初学摄心,到正定成就的修学过程,应重视基础禅定之养成,亦即依《瑜伽师地论》所说的九住心,或依《辩中边论》所说的八断行而修,渐次灭除妄念、散乱、掉举、昏沈等过失,令心安住在所缘境,久而久之,心便能不沈不掉,平等正直,任运安住,这便是欲界中最高的第九住心,名「等持心」。

由「等持」而进入「奢摩他」,亦即色界中的「未到定」,期间必须修四禅八定,或修四谛十六行相等。佛教尤其重视闻思慧的修学,闻慧、思慧、修慧是修学佛法智慧的次第学程,禅行者修得九住心的禅定基础后,须再致力于经教的研究,得闻慧、思慧的「法住智」之成就,才能证得修慧的「涅槃智」圣果。

禅,是要我们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不住生死,是要我们以般若的智慧来超越轮回生死;不住涅槃,是要我们以慈悲心来服务人群,救度众生。因此,习禅切莫忽视持净戒,修慈悲。能持净戒,身心清净,习定容易成就;具慈悲心,常怀悲悯,则不堕枯木禅境。

坐禅环境的选择,也是极为重要,例如:不宜潮湿、炎热,空气须流通,明暗要适中,不于风口下打坐,坐垫不宜太软或太硬等。初学者假使尚在调身的阶段,应以「坐次多,时间短」为宜。坐禅可安排在早上起床时、晚上睡觉前或例假日休闲时,且应避免在过于饥饱、身体疲倦或剧烈运动后坐禅。再者,初学者最好勤于到寺院与大众共修,待完成基础训练后,再居家独修。

居家禅修应具备的助道因缘,如:近善知识、培养慈悲、止恶行善、不攀外缘、善调饮食、善调睡眠、除掉悔盖、坚固信心、礼佛忏悔、每日发愿等。习禅过程中,若遇业障现前,须从行为上忏悔,以及行善法功德,培养善种做起,更重要的是,思想上要多闻薰习无常与缘起性空的法义;定课坐禅时,须常以自我当下的身心作为禅观对象,进行对无常、无我的体察,一旦开发出般若智慧,则业种干枯,业障自亡。尤其最好能自订功课表与功过表,每日自我要求,并视坐禅为例行功课,则所谓「久坐必有禅」,只要能依于正确的坐禅方法,耐烦练习,假以时日,一旦坐出宁静、轻安、喜悦,自然能获得坐禅的利益,建立坐禅的信心。

第九课 持戒与犯戒

戒,梵语「尸罗」,《大智度论》卷十三说:「尸罗,此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无受戒行善,皆名尸罗。」由此可知,戒是善法的初基,善法的依止处。受持戒法是信仰的实践,佛陀于遗教中告诫弟子们当以戒为师,经典中也常以各种譬喻来说明「戒」的重要性。

佛教的戒律讲究修身做人,所谓「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把人做好,修身完成,才能进一步开发内心的光明智慧,悟证最高的真理。戒律因应各种根机对象,可分为出家修道者的式叉摩那戒(六法戒)、沙弥(尼)十戒、比丘(尼)具足戒;以及在家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则适用于任何发心受持的众生。

以具足戒而言,因戒品具足故名之,依性质不同可分为八类:

一、波罗夷:属根本极恶戒,犯则丧失比丘(尼)的资格,无法再生活于僧团之中。此罪如同断首之刑,不可复生。例如:杀人、抢劫等。

二、僧残:是次于波罗夷的重罪,犯此罪者,如同残废一样,但得于清净大众中,为如法说忏悔除罪之法,则此罪可除。例如:毁谤、造谣等。

三、不定:有犯罪嫌疑,但尚在怀疑判断之中(嫌疑犯)。例如:比丘夜宿寡女家。

四、舍堕:因贪财或贪物所犯之罪,犯则罚以没收物品,并于大众中忏悔。例如:不法向人需索衣物。

五、单堕:舍堕和单堕都属「波逸提」(忏悔罪),意译:堕、令堕、能烧热、应对治、应忏悔。乃轻罪之一种,谓所犯若经忏悔则能得灭罪,若不忏悔,则堕于恶趣之诸过。须舍财物而忏悔之堕罪,称为「舍堕」;单对他人忏悔(于大众前)即可得清净之堕罪,称为「单堕」。例如:恶口辱骂、令人斗乱、打人伤害等。

六、波罗提提舍尼:简称提舍尼(悔过罪),意为向彼悔、对他说、可呵法。犯此过者,必须向其它之清净比丘发露忏悔,是轻罪的一种。例如:饮食不当(强人所难、不如法食品等)。

七、众学:有关生活礼仪等细则,条目众多,应常学习,故称众学。属「突吉罗」(粗鲁)的轻罪。例如:食衣住行之威仪端正、身语意三业之清净和雅等。

八、灭诤:止灭诤论所设的方法及规定,当大家意见不合,起争执时,要面对面坦诚布公,互相表白说明,解除彼此间的误解。一旦化除争执,事后则不可再有议论,不可背后再搬弄是非。

由上述可知,佛教讲究自制修身,尊重他人,行止合乎善恶因果则是持戒,破戒犹可藉发露忏悔、积善结缘来化解,将功赎罪;破见(没有因果观念)则无可救药,万劫不复。

一般人以为受戒是增加束缚,其实,凡身陷牢狱,失去自由的人,究其原因,都是触犯了五戒。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道德,是伦理的基本德目,受戒在于不侵犯而尊重有情众生。所以受持五戒,就是守法的表现。

由五戒再扩而充之,有十善戒,可概分为身、口、意三业。意业为身、口二业的根本,因此受持五戒,遵行十善法,应从心(意)出发,以止恶行善的戒行来达到自心的清净,同时也带给他人和平、尊重。菩萨戒则是聚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法门的一切佛法;不仅要消极的不作恶,更要积极的修一切善,乃至遍学一切佛法,以救助无量的众生。

世间的校规、法律是来自外在的约束,属于他律;佛教的戒律则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受持者皆为自愿求授。持戒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而自愿受持的「自通之法」。

有人认为受戒难免会犯戒,不受戒就不会有犯戒的担忧。事实上,受戒纵使犯戒,因为有惭愧心,懂得忏悔,罪过反而比不知忏悔者轻。不受戒并不表示做错事就没有罪过,犯了过失,一样逃不过因果的报应;好比一个人不懂得国家的法律,触犯了国法,仍然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律藏中有些戒条是佛陀因应印度的社会风俗习惯而定,并不适合应用在中国。佛法的戒律具有宽容、自由的精神,在守持戒律时,应当把握戒的基本精神,以饶益有情为本,不拘泥于形式化的戒条,因应时代,与时俱进,发挥安顿身心、净化社会的功能。

现代社会需要积极为善的佛教,我们应该规范出人间化的戒法,视八正道、四摄法、六度万行、饶益有情为真正的戒律。人间化的戒律,一方面固然消极的规范身心,止恶息罪;一方面更应该积极广修善行,广作善事。唯有依循人间佛教,受持菩萨道的戒行,才能让佛光普照,法水长流。

第十课 佛教的师弟之道

佛教传承二千多年以来,写下许多艺术、文化、翻译、哲学上的辉煌历史,其中的佛门伦理--师弟之道--依止师父与受法徒弟间无可替代的僧伦关系,更值得发扬光大。

佛门自古有「三分师徒,七分道友」的见地,站在为师者的立场,心中时时以徒弟为道友,以开通开明的教育方式,令法徒在师者启发之下,有更多自我启悟与开创的空间,站在为徒者立场,不只奉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美德,尤其在禅门中,往往受到一句一字的点拨,则慧命重生,人生改观。例如百丈之于老狐,以不「昧」因果一字,使其得以超度五百年来的疑惑。现代寺院道场,师父不只为师,而且内以佛法长养徒众慧命,外以道场资用养徒色身,令其勤学向上,弘法利生,使无后顾之忧,更加不易。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师弟之间如何相处?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师者的天职,而身为弟子的,也将「尊师重道」视为本分事。然而,佛陀却有更深入的开示,如《四分律》云:「和尚看弟子,当如儿意;弟子看和尚,当如父意。展转相敬,重相瞻视,如是正法便得久住。」佛门的师弟之道,时而如和风,轻拂万物,菩提生机处处;时而如霜雪,严盖无明,使烦恼丛生无门。佛陀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说到:「师弟之义,义感自然,当相信厚,视彼若己;己所不行,勿施于人。弘崇礼律,训之以道,和顺忠节,不相怨讼。弟之与师,二义真诚:师当如师,弟子当如弟子,勿相诽谤,慎莫含毒,小怨成大,还自烧身。」

佛陀不仅以言教课徒,更以身行示范,例如:佛陀在定中见一老比丘患病,前往探视,并亲自为其洗涤病体。贤提国上下对佛陀的慈悲无不感动;出生首陀罗族的优婆离,为佛陀理发时,经由佛陀教导如何剃发,渐次由初禅进入四禅的境界;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那律,在佛陀讲经时打瞌睡,受到佛陀的呵斥,因而激起精进向道之心,证得天眼神通;为了改正罗睺罗说谎的习惯,佛陀以洗足的水和盆子,严厉教诫,使罗睺罗成为不坏禁戒,「密行第一」的尊者。佛陀视弟子如同己出,弟子视佛陀亦如父想,当佛陀预知涅槃时,舍利弗、目犍连等诸大弟子不忍亲睹,遂纷纷先佛陀而入灭。

「养子弟,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之,更积善以润之。」出世师长应以长养弟子善根,增益善法为要,如《南海寄归内法传》云:「夫教授门徒,绍隆之要,若不存念,则法灭可期。」因此,师弟之间教学相长、互为师表,甚至弟子青出于蓝,优于师长,更成为佛门师弟之道的特色。例如:观世音菩萨为过去正法明如来,倒驾慈航再作阿弥陀佛的补处菩萨;槃头达多与鸠摩罗什曾经互为大小乘师徒,千古传为美谈;鸠摩罗什来到中国后,门下贤哲众多,其中僧肇参于鸠摩罗什的译场,担任执笔助译,并完成诸多经注;玄奘大师为接引宿植佛缘的窥基,以三车权巧度化,造就出中国的「百部论师」;五祖弘忍与六祖惠能之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成为禅门佳话。

师弟之间的情谊有时更甚于世间的亲情,如晋朝昙印罹病危笃,弟子法旷七日七夜为其虔诚礼忏;元朝印简遇兵难,犹一如平常事奉其师中观沼公,深受元兵敬重;晋朝法遇因弟子饮酒,仅处罚了事,而未将之逐出师门,收到老师道安寄来的荆杖,于是鸣椎集众,受杖自责以领师训;布毛侍者依止鸟窠禅师十六年方受点拨,了悟自家面目;宋朝怀志谨遵老师真净克文的遗训,坚拒住持领众,抛名利于脑后。为师的一句话,固可拨云见日,除却疑团,弟子以师为父的情谊,也不禁令人动容。

师长对待弟子,以软言爱语的方式固然可以培植佛门龙象,然而棒喝教育未尝不能冶炼法器。西藏马尔巴为了清净密勒日巴的黑业,不断给予种种的苦行,直至成就道业;禅宗初祖达摩东来,慧可为求大法,立雪断臂,终致得法,成为禅宗二祖。《太平御览》云:「师者,发蒙之基,学者有师,亦如树之有根也。」又如《忠心经》云:「道成乃知师恩。」在佛门中,「棒喝」教育较之「爱语」为迅速,非法器则不能顺受,师者以此长养弟子,令达圣境;弟子以一片坚固信心以为回报,这种师弟之间的微妙情谊,实非凡夫众生所能会得。

佛教是佛陀的教说,也是着重教育的宗教。佛陀被尊为人天导师,善于教化众生,其教育弟子的原则是以启迪智慧,开展佛性为主,因应众生各类根机而有不同的善巧方便。因此历代祖师在教育弟子时,也都秉承佛陀的精神,开展出各家不同的教育法。由历代高僧传及禅门公案,记载师弟之间的印心传法,以及禅机的交锋可知,看似无情,实为大有情,佛门的师弟之道由是昭然。

第十一课 佛教的家庭观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庭,「家」是生命的延续,是个人身心调和、价值观念养成的基础,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国家社稷安定的主要力量。在世界各民族、宗教中,中国提倡「五伦」、「十义」,家庭关系即占半数以上;印度婆罗门一生的修行,以居家期最长,强调家庭责任,家庭祭礼从出生到老死;犹太教的「摩西十诫」,教导人民「要孝顺父母」、「不邪淫人妻、偷恋人夫」等。佛教尤其重视家庭关系,因此在《善生经》、《大宝积经》、《优婆塞戒经》等诸经典中,均有佛陀教导信众如何实践家庭伦理的记载。现代人间佛教所提倡的,也正是以佛陀的人本精神,从自己家庭的人际关系、经济生活、家居生活等做起,健全家庭,建设人间净土。兹略述如下:

一、人际关系

亲情是维系家庭的主要因素,包括亲子、婆媳、妯娌、夫妻、兄弟姊妹等关系。佛陀教导弟子应感念父母亲的深恩厚德,除了应让父母衣食不缺,随时禀白行为、去处,不令父母担心,以及恭顺不违正令之外,引导父母向于正道,远离烦恼,现生安身立命,未来有信仰的依止,才是根本的孝顺之道。佛陀也告诉优婆塞、优婆夷,世间的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亲属等,应恭敬慈爱,和颜悦色,彼此沟通往来,不相憎嫉,或生气对立。为人夫、为人妻者应当相互敬爱,真心坦诚,体贴赞美,赠送礼物等;父母教育子女时,应培养其感恩、接受、忍耐、礼貌、合群、勤劳等美德,以同事摄,尊重子女的人格发展,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信仰及价值观。至于婆媳、妯娌之间,若能认识因缘法,双方知进知退,自他互易立场,便能消弭不必要的隔阂与揣测。

以上都可以看出佛教对家庭关系的重视。

二、经济生活

财物是物质生活的基本条件,人人希求安乐富有。在经典中,佛陀固然以毒蛇比喻黄金,但也不反对以正当的方法赚取净财,所谓「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慧」,只要用于正途,都是累积福德的资粮。因此,佛教主张赚取正当的财富之外,更应进一步过合理的经济生活。

「合理的经济生活」包括拥有正当的职业,财富运用得当,以及懂得开源节流等。在《般泥洹经》、《杂阿含经》和《心地观经》中都提到,智者居家应「恭俭节用」,合理消费,一分作为日常家用,一分储存以备急需,一分帮助亲戚朋友,一分布施培德。如果「懒惰懈怠、赌博嬉戏、喝酒放逸、饮食无度、亲近恶人、邪淫浪荡」,钱财便会很快的耗用殆尽。

此外,佛陀也提醒我们财富为「五家共有」,终有散坏的时候,能够布施结缘,拥有「信、戒、惭、愧、闻、施、慧」、「六度、四摄」等法财,才是究竟的财富。

三、居家生活

经典中,处处记载佛陀「著衣、持钵、次第乞食」的日常生活,禅门修行也不外「吃茶去」、「洗碗去」、「搬柴运水」等。衣、食、住、行实在是生活中所不可缺少者。

在衣著方面,佛教主张衣服为遮蔽身体之用,不必奢华讲究名牌,也不需故穿破烂以为修行。只要整洁、简朴,合乎年龄、身份、场合,效法菩萨以般若璎珞披体,以惭愧道德严身,必能不受物累束缚,展现从内到外、大方而庄重的穿著品味。

对于饮食,佛门中的「饭前四句偈」、「过堂五观想」,是鼓励我们以感恩愉快的心情,正意受食,不挑三拣四,狼吞虎咽。《杂阿含经》说:「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只要饮食正常适量,营养均衡,不故意节食,也不暴饮暴食,便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在家庭中,全家人更可藉同桌用餐,分享心得,维系感情。

在住的方面,选择房子应以安全、坚固为第一优先,空气、卫生、光线、交通等,也是不可或缺的要件。家中布置宜加筹划,避免过多的家俱占据空间。因缘具足者,可以增设佛堂和书房,尤其佛堂可以作为家庭信仰的中心,具有安定人心、弘法修持、提起正念等功能,也提供家人静坐、独处的空间,让身心得到平衡。设置书房可培养家人正当的休闲及良好的读书习惯,藉由阅读,增加知识,扩大学习空间。书籍的选择,以有益身心健康为宜。此外,室内室外的整洁,出入门户、火烛水电的安全,讲话、电视、收录音机声量大小等等,也都是影响居家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又明太祖的「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的胸襟气魄;维摩居士的「丈室」,十方菩萨乐居其中;可见心中世界的大小,也是居住的条件。

随著科技的进步,交通往来已成为生活所需。无论搭乘那一种交通工具,开车或乘车者,皆应注意安全及礼仪,让每一次的来去,都是「快快乐乐的出门,平平安安的回家」。至于人与人之间的交通,则需靠「真心」为舟船,不嫉妒猜疑,不欺凌诈骗,以诚恳开阔的心与人广结善缘,人际往来必能「去处尽通」。

人间佛教的大乘菩萨行者,或现出家相或现在家身,皆以发菩提心利他为修行,甚至不离「发大精进为除一切众生烦恼」、「广起四无量心,安置众生」,他们以般若空性的智慧「智不住诸有,悲不滞涅槃」,以家庭为水月道场,行空花佛事,自度度他,圆满佛道。所以佛教史上有印度末利夫人以方便法免厨师于死刑;胜鬘夫人发十大誓愿护持正法,饶益众生;唐朝庞蕴居士一家人的潇洒解脱,来去自在;维摩居士「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他们真正以「智度」为母,以「方便」为父,以「法喜」为妻,「慈悲」与「善心诚实」为一双儿女,建立起法身慧命之家。

家庭有传灯的功能,不仅把生命延续下去,更将文化、慈悲、道德、信仰等传扬下去。人间佛教的家庭,便是依此菩萨精神而建立,夫妻不再是冤家,儿女也不是讨债鬼,以正知正见成就菩提眷属,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第十二课 佛教的事亲之道

花草树木,扎根于厚实的土地;溪流江河,溯源于雪岭山脉的蕴藏。乌鸦孝亲反哺,羔羊感恩跪乳,动物尚且懂得回报亲恩;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从「上代而来,从己而出」的血缘关系中,延续世代相传的伦理之情,稳固了人类纲常秩序。

中国是一个重视孝道的民族,「父子」被列为五伦之首;青年守则中有「孝顺为齐家之本」;《孝经》中说:「孝是德之本,依教而生。」显示中国人以「孝」为人格养成,也是伦理道德实践的根源。

佛教初传中国,曾受到儒家学者的非难。他们常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来攻击佛教僧侣剃发出家乃不孝之举。事实上,佛教是一个重视孝道的宗教,例如:《父母恩重难报经》以母亲怀胎生产的艰难、危险以及养儿育女的艰辛,而说:「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足见佛教对孝道的重视。

儒家的曾子说:如果没有特殊缘故,而轻易杀害一只昆虫蚂蚁,就是不孝;没有特殊缘故,随意摘取一花一草,就是不孝。曾子把孝道的层次提升到对动物、植物的爱护,乃至对一切众生的爱心,这种无私广被的慈悲仁爱,就是孝顺。曾子能将孝顺诠释得如此周全,无怪乎日后能成为孔子门人中弘扬《孝经》的传人。中国传统社会主张三纲五常,主要以孝为中心,扩而充之,对国家的孝顺就是忠,对兄弟的孝顺就是悌,对朋友的孝顺就是义,乃至对众生的孝顺就是仁。佛教更将人性的真爱与善美发挥到极致,推及对一切众生的悲愍,是一种发自至真情感的流露,心甘情愿的付出。《大无量寿经》云:「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菩萨的慈悲是愿承担众生的苦难,不舍弃一切众生,犹如孝子对父母的爱敬表现。佛门中的孝亲事迹不胜枚举,如佛陀为父担棺、为母说法,克尽人子之道;目犍连尊者救母于幽冥之苦,而「盂兰盆」胜会也从此流传于千年;舍利弗入灭前,特地返回故乡,向母辞别,以报亲恩;明朝蕅益大师四度割臂,为病危的母亲求寿;民国的虚云和尚,三年朝礼五台山,为报父母深恩。综观佛门的事亲之道,除了一般世间的甘旨奉养和功成名就的光宗耀祖外,更进一步的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恼恶道,了生脱死,令先远宗亲得度,永断三途辗转之苦,是乃上上之大孝。

佛教认为克尽孝道应该注意下面三点:

一、孝顺必须是长期的,而不是一时的

孝顺父母应该长期不断的奉养,使其无缺,而不是一时的情绪喜恶。《长阿含经》说,子女应以五事敬顺父母:1.供奉能使无乏;2.凡有所为,先白父母;3.父母所为,恭顺不逆;4.父母正令,不敢违背;5.不断父母所为正业。《心地观经》也说:「孝养父母之福与供佛同等,应当孝敬恒在心。」佛教不仅报现世恩,甚至普及七世父母、累劫父母,以表示对父母的追思与感恩。因为父母的生养,我们才得以世世「借假修真」,听闻佛法,圆满菩提。《分别经》提到佛陀之所以成佛是因「父母世世放舍,使其学道,累劫精进,今得成佛,皆是父母之恩。人欲学道,不可不精进孝顺」。所以尽孝如同学佛一般,不能间断。

二、孝顺必须有实质的,而不是表面的

除了物质生活不虞匮乏,给予父母心理上的慰藉,精神上的安乐,也是孝顺的表现。《父母恩重难报经》载:「若父母无信,教令信;无戒,与戒教授;不闻,使闻教授;悭贪,教令好施。」《本事经》及《孝子经》说:「能开化其亲,才是真实报父母恩。」《五分律》中,佛陀嘱咐比丘应「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贤愚经》、《睒子经》谓「佛陀是因仁孝故,成三界之尊」。由此可知,无论在家或出家,实质上能解决父母的需要,且能导其正道,这是无比的重要。

三、孝顺必须能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顺应该从自己的亲人做起,渐而扩充至社会大众,乃至一切无量无边的众生,才是佛教理想中的至孝。佛教中,广义的父母恩还包括「师长恩」,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中也说:「父母虽能生育我身,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更进一步来说,佛教讲:「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四重恩」之一便是「报父母恩」;修行者以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利利他的菩萨道,最为上行。《梵网经》说:「若佛子以慈悲心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如果一个人懂得孝道,敬爱父母,必然能持戒;能以善法制止身心恶行,就不会侵犯他人,进而尊重万物,更能了解同体共生。所以太虚大师将孝道扩大为「孝顺父母、孝顺师长、孝顺业因、孝顺圣教、孝顺法性、孝顺佛心」。佛教不仅是重视孝道,更将孝道的积极意义与精神发扬光大。

第十三课 佛教对感情的处理

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是生命的根源,根据佛教的「十二因缘」说明,人因为有情爱,所以轮回生死;人因为有情感,因此称为「有情众生」。情爱并非专指男女之间的爱情,举凡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同胞之间的袍泽之情、忠臣爱国之情等,都是情爱的表现,乃至个人的兴趣、爱好,也是一种情感。

感情既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因此只要合乎法律、道德,都是佛教所容许。佛教并不排斥感情,但却主张以慈悲来升华感情,以般若来化导感情。佛教鼓励夫妻之间要相亲相爱,亲子之间要互敬互谅,朋友之间要相互惜缘,进而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亦即将一己的私爱,升华为对一切众生的慈悲。例如:佛陀为父担棺、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等,证明佛教对于合乎情法的世间人伦,并未否定和排斥。又佛陀为阻止琉璃王攻打祖国,因此静坐路中,以「亲族之荫胜余荫」,感动琉璃王退兵;佛陀对弟子的爱护,诸如为患病比丘看病、为阿那律穿针,乃至佛陀的本生谭,遍载佛陀累世修行慈悲的事迹。因此,《涅槃经》说:「慈即如来,如来即慈。」

慈悲是人类情感净化的善美境界。过去一般人的观念里,出家人割爱辞亲,离俗舍世,是不孝而且无情。事实上,佛教上自教主佛陀,乃至历代高僧大德,都是本著「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把对亲人的小爱升华为对众生的大慈悲。例如佛陀成道后,对耶输陀罗说:「耶输陀罗!请你谅解我的做法,我虽然对不起你个人,但我对得起一切众生。现在,我终于修满了历劫的愿望,成就了佛陀,我以广度众生为我的志愿,请你为我欢喜。」佛陀的慈悲,已然超越世间的情爱,甚至后来耶输陀罗也出家修道。所以,真正爱护一个人,是引导他趋向正道,帮助他日臻成熟,而不局限于形体上的长相厮守。

佛陀对亲人如此,对于冤家仇敌也是一样,佛陀常说:「提婆达多是我的善知识,是我的增上缘。」佛陀的爱是建立在「怨亲平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上。佛门中许多感人肺腑的孝行,如目犍连救母、道济侍亲必躬、陈尊宿编织蒲鞋孝养母亲,无著感化胞弟世亲,广传大乘;裴休送子出家,并作〈送子出家警策箴〉,惕励其子以求道为贵;惠心沙弥之母,勉其用功道业,不以皇帝赏赐为荣,不以母亲一人为念等,皆是化私爱为大爱的至真至善的感情,更是情爱净化的高度显扬。又如马尔巴为成就密勒日巴,运用各种善巧方便,付出无比的心血加以调教。这种恨铁不成钢,陶铸后学的发心,就是来自慈悲的力量。因此,人类的情爱,除了儿女私情,更有舍弃个人贪欲的无限慈悲。

情爱人人需要,但是情爱有染污的,有纯洁的;有占有的,有奉献的。情感如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情感处理得当,则不失为一种鼓励向上的力量。爱如冬阳,可以溶化冰雪寒霜,可以激发人性的真善美;但是,如果爱得不当,譬如爱的对象不对、观念不对、方法不对;爱得不正常、不应该,则不但会使双方产生烦恼痛苦,甚至因爱生恨,导致身败名裂,丧生灭顶。因此,佛教认为染污、占有、自私、执著的情感是学佛者的障道因缘。所谓「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我们必须慎思!

然而,「法非善恶,善恶是法」,感情处理不当,固然能障碍道业,但是「爱的净化是慈悲,爱的提升是智慧」,如果能将爱升华为慈悲,则「慈息贪欲,悲止瞋恚」;又《增一阿含经》说:「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为力,弘益众生。」慈悲是诸佛菩萨度众不倦的原动力,人人若能以慈悲相待,则一切众生皆得福乐,世界必能和平。因此,佛教主张:「以智化情」、「以慈作情」、「以法范情」、「以德导情」,亦即用理智来净化感情、用慈悲来运作感情、用礼法来规范感情、用道德来引导感情。把自私占有的感情,转化成无私的道情法爱;把有选择、有差别的情爱,净化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奉献,这样的情感生活才能更丰富,更隽永。

第十四课 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在佛门中,语默动静安详,一切合宜合法,就是礼仪。僧团讲究「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用意在培养一个人出众的威仪。昔日马胜比丘以威仪度化舍利弗,成为千古的佳话。因此,树立良好的形象,不但是做人的基本条件,更可以成为度众的方便法门。

身语意的行止,表现在外,就是生活的礼仪。一个人如果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衣冠不整、谈吐庸俗,这就是缺乏生活的礼仪。因此,佛门中的四威仪: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就是从行立坐卧来训练威仪。现代的礼仪规范,范围可扩大为生活六威仪:坐姿如钟,必须稳重;站立如松,必须正直;容貌如镜,必须明净;行止如法,必须合理;视听如教,必须受益;思想如水,必须清净。

此外,《沙弥律仪》中也有关于生活礼仪的规定:

一、事师:不直呼法师名号,不议论僧团是非,非时非地不拜,不宜走在师前,不宜站在师的上首,不应与师辩解。

二、入众:不争先恐后,不争坐处,不于座上遥相呼笑;不奔跑跳跃,不比手画脚,不私下耳语;众中有失仪者,当隐恶扬善。呵欠当以衣袖掩口。

三、起居:洗面当惜福,不浪费用水,不得喷水溅人;漱口时,不得讲话;如厕时,亦应静默;不可人前高声,随地涕唾。

四、共处:不因小事争执,若大事难忍者,亦须心平气和,以理辩论。初见应该微笑问好,年幼年长问好,皆应以礼相待,要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要把欢喜带给别人。

五、饮食:不含食语,不嚼食有声,挑牙宜以袖掩口;行食未至,不生恼怒;不捡粗细,饮食时没有喜恶之分;不以舌舐食等。

六、礼佛:佛前中央是住持位,不宜礼拜;有人礼佛,不从其前经过;手持经像,可举示眉间,以为作礼;礼拜大德外,应对佛作礼。

七、听法:仪容端庄,坐必严正,不得乱语,谛闻审思,如说修行。

八、眠卧:不共邻单说话动众;有人睡,不得打物作响,高声语笑;不得无故进入他房。

今日佛教徒的活动范围比以往更为扩大,人际往来随之日益频繁,生活的礼仪规范也就愈形重要。兹略分六类说明如下:

一、正式参访寺院的礼仪:参访寺院时,应先电话通知,或书信函,提早连络,衣著不宜过分暴露。进入佛寺应先至大殿礼佛,保持肃静。注意威仪,不勾肩搭背,不高声谈笑,不随意躺卧。不可携带荤食入寺,不抽烟、喝酒,或嚼槟榔。

二、家庭佛堂的礼仪:佛像应安置在室内宁静整洁、光线充足之处。佛堂不可借作扶乩问卜之用。课诵以不干扰家人及邻居为要。佛像、经书不得随意丢弃、污损。

三、接待共处的礼仪:佛教徒在道场中多以合掌微笑、称念「阿弥陀佛」为相见礼仪。彼此见面时,宜依对方身份,给予适当称谓,例如:对出家众称法师、师父、大师、和尚等;对在家信众称师兄、师姐、居士、菩萨、师姑、教士等。说话时要诚恳谦和,注视对方,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多说好话,给人信心、方便,予人慈悲亲和的感觉。

四、婚丧喜庆的礼仪:婚丧喜庆以简单隆重、不铺张浪费、不迷信执著看风水、时辰,应该知道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凡遇亲朋好友的婚丧喜庆,应当互相帮助。赠礼则应以具有意义及实用价值为考量,如佛书、念珠等。

五、衣服饮食的礼仪:在佛门中,穿衣吃饭都是修行。佛教徒应注重衣著的整洁、庄重,配合季节、场合穿著,予人健康、大方的印象。饮食的礼仪则着重在正意受食,即食前供养与观想,如称念佛光人四句偈或念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

六、集众会议的礼仪:民主时代,凡事多透过会议来达成共识,佛教向来注重民意,主张透过会议的人我交流,凝聚共同认知,开拓眼界,提升会议的质量。参加会议时,应尊重会议程序,秉持「少数服从多数,多数尊重少数」的态度,坦陈己见,包容异己,表现民主的风范。

其它的生活礼仪还包括:电话的礼仪、宴客的礼仪、探病的礼仪、访友的礼仪、居家的礼仪、书信的礼仪、乘车的礼仪、旅游的礼仪、求法的礼仪、参访的礼仪、殿堂的礼仪、共处的礼仪、行坐的礼仪、进退的礼仪、问答的礼仪、宴会的礼仪等等,已另撰文成书。

培养正确的生活礼仪,必须先建立良好的生活观念,才能透过身语意三业之清净,达到身心合一的如法行仪。

第十五课 佛教徒的一日行

学佛修行,不一定只有局限在寺院里,佛教尤其重视生活中的修行,能够在日常生活里实践佛法,就是修行。因此,佛教徒的一日行,从早晨起床到夜晚养息,乃至日常的待人接物,语默动止,都要效法佛菩萨,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如理生活,如法做人处事,以期达到自在人生,离苦得乐。

谈到生活修行,佛教僧侣的一日所行,可依《毗尼日尔用》做为远离烦恼的指导。佛教信徒的一日生活则包括:早晚课诵、行立坐卧、居家外出、待人接物、读书进修、访友探视、休闲旅行、电话连系、参于集会等,乃至举心动念,也应如法实践信仰,净化身心,如此才能积集福德,圆满人生。

有关佛教徒的居家修行,在一天当中,大略可分为:

一、宗教体验

佛教重视修行体验,强调实修实证,能够有一分证悟,自能去除一分无明。因此,可依个人的时间安排定课,持之以恒。如果家中环境许可,可设一佛堂,每日晨起,于佛菩萨圣像前献花供水、上香礼拜,或诵经一卷,或静坐五分钟;夜晚临睡前,可于佛前礼佛静心,或读诵佛光祈愿文,反省自己的功过。每周可参加一次或二次的道场共修,藉由宗教的禅悦法喜,洗涤自己的贪瞋烦恼,开发内心的圣财。每日三餐进食前,合掌称念四供养、佛光四句偈或五观想,亦可培养感恩与慈悲的宗教情操。除此,尤应建立正确的知见,不任意留宿僧侣,以免破和合僧。

二、工作修行

工作是生活的重心之一,在工作修行方面,首先要懂得分配时间,规划工作。其次,上班应准时;上班前,要和全家老少招呼。服装的穿著,应力求端庄大方,不穿著奇装异服,亦不标榜乘坐名牌交通工具,如系开车,应注意行车安全,多礼让,不超速,不超载。到了公司,见人要点头微笑,问早说好;有事应向主管报告,如遇会议,要踊跃发言,发挥职业道德,保守商业机密。平常办公桌应收拾整洁,物品不可杂乱堆置;接听公事电话要轻声,不干扰别人的安静,谈话须简明扼要,不可妨碍他人使用,更不宜使用公家电话做为私人之便。有访客时,应接待至会客室商谈,以不妨碍他人工作为原则。

三、居家生活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建立替人着想的美德,是居家修行的首要之务,例如:早睡早起,生活起居正常;进门要弹指、关门要小声、走路要轻步、转弯要轻咳作声;浴厕使用后,随手整理洁净,方便后人使用等。至于日常资用,如水电、衣食等,要有节约能源、惜福爱物的观念,不可任意浪费。三餐要正常,饮食调配要少油少盐,以清淡为宜。居家须注意火烛与门户安全,以免酿成意外灾害。平时与家人谈话或观赏电视、影带,聆听音乐等,应轻声,勿妨碍邻居的安宁。

住家环境的整洁美化,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每日勤于打扫庭院,把家里整理得窗明几净、舒适,院中亦可莳花植草,以增进生活意趣。有事外出,要向家人说明去处及告知回家时间。对长辈要晨昏定省,关心照顾;对子女教育要宽严合度,以鼓励代替责备;夫妻之间要互相尊重,亲爱互信;与社区、邻居要敦亲睦邻,守望相助;对独居长者要主动关怀,殷勤慰问。逢人化缘时,应量力随喜,并须选择正信的道场,做为种植福田的准则。总之,若能将家庭视为道场,老少眷属都是法侣,家事共同分担,互相帮助,多赞美,少争执,多忍让,少比较,自能增进家庭的和乐幸福。

此外,居家常备急救药箱,以防不时之需;平时储粮储水,以免断炊之虞;事先备妥洋钉铁鎚,以便修补之用;随时准备蜡烛、手电筒,以防台风停电;饭菜多煮一份,以防客来;热茶热水,以备待客等。金钱的用度要有智能,各种日常开支要有预算,如需借贷,应该酌量,即使好友,亦不宜共金钱往来,更不可经常在家呼朋作乐,以免干扰家人生活等,都是佛教徒一日的生活修行。

四、读书休闲

佛教徒阅读书籍,以佛书,或选择知识性、励志性的书籍为主,例如可订阅佛教杂志一份,每日亦可读经、抄经,或阅读报纸、收看新闻等,平时尤应多充实各种社会信息,多关心时事动态,以为度众的方便。休假时,应尽量减少应酬,多陪伴家人共同参于有益身心的休闲活动。若要拜访朋友,应事先电话连络。若有聚会应酬时,应表明自己是佛教徒,不饮酒食肉,不劝酒、不酗酒,不便时,至少也应做到不醉酒为原则。对于人情往来,应以探病急难救助为主;在应酬赠礼时,则不完全以金钱为考量,可用字画一幅、鲜花一束、好书一本等代替,只要出于真切的情意,即使是心香一瓣,也足以令对方感动。

总之,佛教徒的一日修行,待人处事是修行,工作服务是修行,诵经拜佛是修行,谈话会面是修行,爱语赞歎是修行,改过迁善是修行,乃至休闲育乐也是修行。如《阿弥陀经》所描绘的净土生活,以妙华供养、饭食经行、善人聚会、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出广长舌、念佛念法念僧、称赞诸佛、发弘誓愿、法音宣流等,都是佛教徒一天的生活。又如朝山、参访、行脚、闻法、共修、集会、读经、与人为善、小小的布施等等,也都是一日的修行。就是喝茶吃饭、著衣持钵、出坡作务、应酬往来、扬眉瞬目、语默动止,也都藏有微妙的禅意和开悟的因缘。

佛教徒的修行,是和生活打成一片,而不是离开生活之外别有修行。因此,情绪正常、欢喜自在、发大悲心、忍耐为道、不念旧恶、断除烦恼、不退道心、担当责任、忏悔立愿、救苦救难、日行一善、做众生不请之友等,都含有修行的真谛。成佛虽然需要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但是,只要每天不断的自我要求,自我反省,自我精进,自我升华,自然能聚沙成塔,成就佛果。

第十六课 密行百事

密行是密而不宣的善行义举,以中国俗语来说,就是积阴德。譬如佛陀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每日托钵乞食、洗足敷坐、行化说法,令众生入佛知见等,就是密行;又如罗砼罗忏悔改过,坚持清净戒行等,是为佛弟子中密行第一;大迦叶住兰若处,寂静少欲,灵山会上妙契真如法性,亦是密行;须菩提观空迎佛,也是密行。

古人分粥赈饥、筑桥铺路、凿井造水、点灯奉茶、施棺义葬、急难救助等情义之举,皆是培植福德的密行。所谓「怜蛾不点灯,为鼠常留饭」,即是慈悲遍及一切有情含识的最佳写照。

密行是增进品行,圆满道德的不二法门。以下列举「密行百事」,作为佛教徒奉行的参考。

一、做人的密行

1.忍一句,耐一时,退一步,饶一著,是为做人的密行。

2.你大我小,你有我无,你对我错,你好我坏,是为做人的密行。

3.每日小额布施,持之以恒,回馈社会,是为做人的密行。

4.功成不居,光荣成就归于大众,是为做人的密行。

5.随喜随缘,帮助他人,是为做人的密行。

6.口说赞美,给人信心、欢喜,是为做人的密行。

7.对国家,作不请之友,是为做人的密行。

8.对朋友,应不念旧恶,是为做人的密行。

9.对自己,要不忘初心,是为做人的密行。

10.对社会,能不变随缘,是为做人的密行。

11.不比较、不计较,是为做人的密行。

12.见人要微笑,处事有礼貌,是为做人的密行。

13.吃亏不要紧,待人要厚道,是为做人的密行。

14.遭恶骂时默而不报,遇打击时心能平静,是为做人的密行。

15.受嫉恨时以慈对待,有毁谤时感念其德,是为做人的密行。

16.不为讨便宜而侵犯别人,是为做人的密行。

17.不为逞己快而讽刺别人,是为做人的密行。

18.不为忌彼好而打击别人,是为做人的密行。

19.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是为做人的密行。

20.广结善缘,从善如流,是为做人的密行。

21.不为护私欲而伤害别人,是为做人的密行。

22.放下执著,谦虚受教,是为做人的密行。

23.诚信待人,不求回报,是为做人的密行。

24.关怀邻里,参于义工,是为做人的密行。

25.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是为做人的密行。

二、生活的密行

1.吃饭三称念、五观想,是为生活的密行。

2.起居作息,生活规律,是为生活的密行。

3.爱护花草树木,为其浇水修剪,是为生活的密行。

4.动作轻声,不扰人安宁,是为生活的密行。

5.行立坐卧,威仪端正,是为生活的密行。

6.远离菸酒色情,生活自治自律,是为生活的密行。

7.行车礼让,关心行人安全,是为生活的密行。

8.每月至少闭关一日,修持佛法,是为生活的密行。

9.每日做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是为生活的密行。

10.每日帮人作一些好事,不求回报,是为生活的密行。

11.睡前诵念忏悔文,反省一日过失,是为生活的密行。

12.每星期至少参于大众共修一支香,是为生活的密行。

13.学习接受,凡事忍耐,是为生活的密行。

14.每日将欢喜慈悲与人分享,是为生活的密行。

15.惜福节俭,不乱买,不滥买,是为生活的密行。

16.多一次素食,就多一次生活的密行。

17.欢喜时不多言,生气时不迁怒,是为生活的密行。

18.每星期至少一小时为社区服务,是为生活的密行。

19.依戒生活,密护根门,是为生活的密行。

20.饮食节量,知足淡泊,是为生活的密行。

21.身体病痛不怨天尤人,是为生活的密行。

22.改心、换性、回头、转身,是为生活的密行。

23.欲望、情爱、工作,只要正正当当,是为生活的密行。

24.不传播是非,不将忧苦带给别人,是为生活的密行。

25.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喜而作,是为生活的密行。

三、处世的密行

1.和合他人,和谐大众,是为处世的密行。

2.体贴他人,人我圆融,是为处世的密行。

3.恒顺他人,重视民意,是为处世的密行。

4.迁就他人善事,达成共识,是为处世的密行。

5.提拔年轻初学,给予教导,是为处世的密行。

6.遇到明师要亲近随侍,不可违逆,是为处世的密行。

7.遇到贤人要虚心学习,是为处世的密行。

8.侍奉父母亲翁,要承顺孝养,是为处世的密行。

9.对待主管要忠诚不二,是为处世的密行。

10.见人危急,要勇于搭救,是为处世的密行。

11.随力、随分、随喜、随缘布施培福,是为处世的密行。

12.明因识果,是为处世的密行。

13.用理智净化感情,用慈悲升华感情,是为处世的密行。

14.用理法规范感情,用道德引导感情,是为处世的密行。

15.摄心正念,是为处世的密行。

16.不隐藏,不申辩自己的过失,是为处世的密行。

17.不理是非,不听是非,是为处世的密行。

18.谨言慎行,是为处世的密行。

19.防非止恶,是为处世的密行。

20.见面三句话,相逢应问好,是为处世的密行。

21.交谈要微笑,口角一回合,是为处世的密行。

22.自己无理,别人都对,是为处世的密行。

23.器官捐赠,遗爱人间,是为处世的密行。

24.不猜疑人,不嫉妒人,是为处世的密行。

25.惭愧有所不知、不能、不净、不善,是为处世的密行。

四、修行的密行

1.早上静坐一炷香,让思虑清明,是为修行的密行。

2.每日读藏经一卷,增加闻思慧,是为修行的密行。

3.每日清晨诵念祈愿文,增加慈悲心,是为修行的密行。

4.不论身在何处,常为受灾难的人祈福,是为修行的密行。

5.于诸佛法,勤修不退,是为修行的密行。

6.于诸戒律,决定不犯,是为修行的密行。

7.心无乱想,正慧明了,是为修行的密行。

8.身无邪行,口无恶说,是为修行的密行。

9.知足淡泊,志乐寂静,是为修行的密行。

10.不爱喧哗,简朴惜福,是为修行的密行。

11.一切无求,矢志精进,是为修行的密行。

12.专心定慧,心不谄曲,是为修行的密行。

13.不称己善,不宣人过,是为修行的密行。

14.谦虚受学,恒行直心,是为修行的密行。

15.他物不贪,自财不吝,是为修行的密行。

16.慈悲喜舍,与人为善,是为修行的密行。

17.深信正法,恒思诸善,是为修行的密行。

18.不生骄慢,谦恭有礼,是为修行的密行。

19.怨亲平等,不生憎爱,是为修行的密行。

20.敬爱含识,如己无异,是为修行的密行。

21.明理客观,不执己见,是为修行的密行。

22.常怀慈悯,随缘不变,是为修行的密行。

23.禅观行道,不著空有,是为修行的密行。

24.自心是佛,直下承担,是为修行的密行。

25.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是为修行的密行。

密行百事,是记录善恶功过的对照表,是端正言行的一面明镜,是洗涤业障烦恼的法水,是治疗身心病痛的良药,是指点光明前途的老师。密行是三轮体空的无相布施,密行是心性内学,懂得实践密行,生活就能得到净化、升华。

第十七课 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唐伯虎说:「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幼小,后十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劳苦。」诗词中说明人身难得,光阴短暂,苦乐无常。所以我们要把握有限的生命岁月,积极的运用时间,适当的规划人生,让生命层次获得提升,人生有所成就,为人间留下贡献,留下榜样,留下言教,留下历史功绩……,缔造永恒的寿命。中国至圣先师孔子曾说:「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十五岁到七十岁的生涯规划,而佛教徒的生涯规划,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规划:

一、从年龄增长来规划人生

1.成长学习期:二十岁的人生,要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做事的技术以及做人的基本道德观念等学习完成。甚至修苦行,增加精神毅力。

2.实习服务期:三十岁的人生,要与大家合群共处,把群我的关系处理好,把事业的基础实习完成,把服务众生的理念付诸行动。

3.弘法布教期:四十岁的人生,应该是一个弘法布教,发挥事业所长的人生。人生如一块田地,将来要有所收成,就必须赶紧播下菩提种子。

4.佛法圆融期:五十岁的人生,不妨规划为教、学、做的阶段,一面自学自做,一面将经验传授与人。

5.经验传承期:六十岁的人生,要专业的著书立说,或专职教学,把一生的智慧经验传承给后代。

6.云游度生期:七十岁的人生可以云游度生,随心所欲,或一面教学,一面游山玩水,随喜随缘将经验阅历国际化,扩展宽广的未来人生。

二、从生命四期来规划人生

1.少年时期,要有礼赞生命的感恩。父母生养我们,师长教育我们,国家保护我们,社会成就我们。我们的衣食住行,生活种种所需,是靠许多人的辛苦维持,才能生存下来,因此要有感恩的心。

2.青年时期,要有自我肯定的信心。要相信自己拥有无穷无尽的能力,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理想志愿。

3.壮年时期,要有活水源头的精进。与人来往,热诚服务,做一个源头活水,展现茁壮的生命力。朱熹先生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从自我的心里涌现出的活水生命,是清净的、美好的,我们应当善用这渠活水,净化世间。

4.老年时期,要有平静欢喜的生涯。到了老年的时候,能动也能静,有大智若愚的体会,能随遇而安,随心自在,随缘欢喜,这样的生活,妙趣无穷。

三、从性格志向来规划人生

每个人都有其特别的长处、性格,人生要为自己的性格找出一条路来。譬如:

1.研究性格:具有研究性格的人,可以从事研究科学、医疗、天文、生物、宗教、哲学等。

2.实际性格:重视实际生活的人,可以从事劳力服务、机械操作、农业生产等工作。

3.艺术性格:爱好艺术的人,可以做一位诗人、雕塑家、画家、设计师、导演,或是音乐家。

4.社会性格:具有社会性格的人,可以做义工、服务业、辅导员、传教师等。

5.开创性格:具有冒险犯难、开创革新性格的人,可以往经营、推销、政治、军事方面发展。

6.传统性格:个性保守、传统的人,可以从事助理、秘书、会计、出纳等工作。

7.宗教性格:有慈悲的胸怀,安分守己,乐天知命,热心公益的人,可做一个修道者、慈善家。宗教的生活是一种随遇而安,随喜而作,随心自在的美好生活;也是宣扬真理,普济众生,裨益人群的布教生活。

佛教徒也可以选择佛教事业作为工作生涯的规划,如经营佛教素食馆、佛教文具行、佛教图书馆、佛教百货公司,创办佛教电视台、广播电台、信息中心、佛教日报等,只要有心、有兴趣,可以从事各种事业,推展利生的服务。

四、从美学意境来规划人生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真善美的人生,如何过一个真善美的人生呢?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规划。

1.文学的人生:三十岁以前,可以规划为文学的人生,藉诗词歌赋陶冶性情。文学里有情有义的境界可以美化人生,使人生扩大至真善美的境界。文学里的浪漫意味、理想主义、想象境界能丰富青年的人生。

2.哲学的人生:三十至五十岁可以规划成哲学的人生。当人生的经验阅历丰富了,就逐渐感到深入哲理书籍的重要,此时可研读《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俱舍论》等艰深复杂的论书,甚至学习讲说,深入思惟。人生有文学的薰陶,再能通达哲学就容易了,同时对人生的体验也更加深刻。

3.宗教的人生:五十岁以后是宗教的人生。人生到了此时,纵使有许多儿女、财富,慢慢地会感到那些都不是自己的,甚至生存的世间都不是我的,反而念一句佛号,佛号的菩提种是我的;参禅一支香,这支香的精进是我的;结一份缘,善缘的福德是我的。只有宗教才会带给人无形的安慰、空无的解脱。

此外,还可自我期许,发愿规划我们的人生,使之成为智慧灵巧的人生,幽默风趣的人生,服务奉献的人生,忍耐宽容的人生,融和欢喜的人生,逍遥自在的人生,慈悲喜舍的人生,信解行证的人生,自他圆满的人生。

人生应如何规划?最重要的是要立志发愿──做一杯清水,给人解渴、清凉,给大地万物滋润生长;做一棵树木,给人遮荫、庇护;做一座桥梁,给人方便,让人通过;做一条大路,让众生可以在我的背脊上行走,到达目的地;做一颗棋子,给人指挥分配,纵使是车、马、炮,小兵小卒也能立大功;做一个蒲团,使众生在蒲团上安住身心,体现宇宙三千大千世界;做一尊佛祖,有一颗佛心,只要承担自己是佛,就不会跟人计较、嫉妒,许多恶习就能消除。承认自己有佛心就能重新改造自己。有佛心,眼睛所看到的世界都是佛的世界,耳朵所听到的都是佛的音声,口里所说的话都是佛的语言,手脚做的都是佛的事情。

第十八课 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禅门有云:「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众生最大的烦恼,也是轮回的根本,更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包含老、病,在人生「八苦」之中即占了一半。佛法教我们要认识生死,就是要我们改变消极的的看法,透过修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死,处理生死,乃至解脱生死,才能真正拥有幸福的人生。

以下分别叙述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一、生命的宝贵

生命,是由父精母血以及业识的因缘和合而来。在《修行道地经》中,详述有胎儿的发育过程及处于母体时的种种苦处,然而《杂阿含经》则以「盲龟浮木」来形容人身的难求难得,是以人间佛教的主张是鼓励将为人母者及其家庭,应以健全的身心作好准备,珍惜并迎接新生命的来临。

1.孕妇饮食要正常,食用营养丰富的食品,须避免刺激性的食物。

2.若遇身体不适,避免自行服药,应以医生处方为主。

3.定期产前检查,接受医护人员的卫教指导。

4.生活正常,避免过度劳累,充份休息。

5.适当运动,注意安全,避免提拿、搬移重物或攀登高处。

6.平日行立坐卧可常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记载:设欲求男,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胎教。

7.常行布施、慈悲、爱语等,可让心地更加柔软,有益于胎儿的成长。

8.怀孕期间应当保持乐观合群的心情,并可参加寺院共修,或当义工,扩大生活的范围。

9.胎儿出生后,母亲应充份补给营养,当避免杀生,忌吃刺激性食品。

10.胎儿出生后,可请法师为其皈依或命名。

二、老迈的保健

老是生命循环的自然现象,经典中记载,人老时因盛色、气力、诸根、寿命等境界衰退而令人感到苦恼;有人却人老心不老,继续学习各种知识、技能;更有人累积一生的经验,贡献力量,就像《杂宝藏经·弃老国缘》中,老人为国王解答了天神种种的问难与考验,展现了生命的智慧。如何才能老而不惧:

1.早起十念法:即早上起来称念佛菩萨圣号,让信仰成为心中的寄托和希望。

2.晚睡一炷香:即晚上睡前静坐十或二十分钟,令心平静。

3.饭前五观想:吃饭时心怀感恩,保持欢喜愉快的心情,多食清淡食品,不增加肠胃的负担。

4.生活要放下:思惟一生的功名、情感、得失,如过眼云烟不实在,而逐渐放下执著。

5.老死不可怕:死如更衣,如搬家,如睡眠,色身虽坏了,但真心佛性不减,只要积极培福,增长慧命,必有光明的未来。

6.心中常忏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到老年,多少会反省一生中的过错,而深感懊悔和遗憾,若能真心忏悔,就像清水洗涤过一样,人格便能升华,心中也能坦荡。

7.布施能喜舍:人到年老,总觉得身边要有钱才有安全感,或者预留财产给子孙;事实上,「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若遇不孝子孙争夺财产,情更难堪。何妨将身外之财用来广施十方,厚植福德,来生得生善处,也能庇荫子孙。

8.发心肯服务:退休后,生活空间更广,时间更多,可发心投入义工行列,为人服务,以扩展生活领域,更可与人广结善缘。

9.幽默常欢笑:人云「一笑解千愁」,时常保持开朗欢喜的心情,不但有益于身心的和谐与平衡,更能为人间增添欢喜。

10.健康要运动:「饭后千步走,活到九十九」,运动可以活络筋骨,让身心活动起来。

三、疾病的照顾

人吃五谷杂粮,总会有生病的时候。《佛医经》中提到,人会生病的原因有:久坐不食、过度疲劳、饮食无节制、忧愁、淫欲、瞋恚、忍大小便、忍呼吸、忍放气等等。要如何面对四大不调?

1.生活、饮食尽量要保持正常。

2.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清爽。

3.不可病急乱投医,信任并配合合格医生的诊治,按时服药。

4.依据病况作适当的复健运动。

5.依病况适时补充水份、休息及盥洗。

6.心中不乱起疑心、瞋心,不心慌、忧虑。

7.心常称念佛号,远离恐怖,令心安定,获得佛力加持。

8.要有与病为友的心情,逐渐放下对身体的执著。

9.若为业障病,则思惟其为无始来无明恶作所致,心生忏悔、惭愧,增加内心净化,减轻病情。

10.如果已经病危,当思有生必有死,发愿随佛往生极乐净土,发菩提心,乘愿再来。

除了身体的疾病以外,我们的心里也有贪、瞋、痴、慢、疑、恐怖、忧愁等苦恼,佛陀也教我们以戒定慧的方法对治。

四、死亡的处理

古诗有云:「眼见他人死,我心急如火,不是急他人,看看轮到我。」有人寿尽归天,有人福尽堕落,有人意外身亡,更有人生死来去自如。面对「死亡」的心情,大多数的人都是恐惧多过于了解,或者以「不知生,焉知死」,拒绝谈论。事实上,黄泉路上无老少,死亡并不是年老才会遇到,因此,面对死亡要:

1.思惟四大色身危脆不净,乃因缘和合,面对世间变化,放下执著。

2.思惟生死一如,有生必有死,与其抗拒,不如用平常心接受,或用修持力解脱。

3.思惟死亡如出牢狱,解脱身体的枷锁。

4.思惟死如乔迁,从破旧的房屋搬到更新的华厦。

5.思惟死如更衣,更换身体破旧的衣服。

6.思惟死如出国,可以到西方极乐国土。

7.思惟死如新陈代谢,更换生命的内涵。

8.思惟死非结束,而是生命另一段的开始。

9.思惟佛法僧,心放轻松,不起贪恋、恐怖、愤恨。

10.思惟净土美景,欣然求去,常居佛国,逍遥自在。

物有生住异灭,人有生老病死,这是天地万物运转的常道,所谓「平常心是道」,若能以平常心来看待这生命的递嬗与转化,我们就更能处理生老病死,进而珍惜生命的可贵。

第十九课 探病须知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佛陀曾经到一位老病比丘处所探望,亲自为其洗涤身体;又在只园精舍看望一病比丘,令其痊愈。人在生病时,感情最为脆弱,容易心生忧怖,惊惶失措,是最需要亲友关怀照顾的时候。因此,佛弟子如果能适时探护,请善知识为他说法,滋润病者的身心,使他们在病苦之中得到安慰,如同众生的良医和护士,必能获得病患与家属的欢迎。

看护病者应该要有正当的语言,正派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否则非但不能使病者早日痊愈,而且更令病者心生恐惧,乃至加重病情。如何探病才如法?根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载,有五法能使病人迅速康复:

一、为病人分辨良医;二、照顾病人要先起后卧,不可懈怠;三、善于言谈,不贪睡眠;四、以佛法供养,不贪饮食;五、能胜任与病人说法。

以现代医学观点而言,除了病者的身心需要治疗、抚慰,病者家属也应该受到关怀,给予适当的医学常识教育与心理辅导,增加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以下为探病时应注意的事项:

1.探病时间不宜太早或太晚,以免影响病人作息。

2.每次探病人数不宜太多,与病人谈话的时间不宜太久。

3.可赠送鲜花或书籍,让病人心灵获得慰藉。

4.病人若是佛教徒,则可以带佛教文物、佛教书刊、佛像、念珠、录音带、大悲咒水等探望病人。

5.应遵从医护人员指示,不赠送病人不能食用的物品。如糖尿病患者,忌送甜食。

6.不宜介绍偏方。

7.除非经医师许可,不应介绍或带民俗治疗师前来为病人治疗。

8.不随便制造任何药物供病人服用。

9.除了心怀慈悲,真诚的关怀,并应启发病人对佛教生起信心。

10.病人焦躁不安时,可随机说法,使其心灵得到安慰。

11.耐烦倾听病人的心声,纾解其心中悲苦。

12.可阅读报章杂志、文章或趣事,排遣病患的寂寞,保持心情愉快。

13.进入病房时,表情应自然,切忌忧伤哭泣,以免影响病人及其家属的心情。

14.不宜谈论刺激病人心情的人、事、物等,以免病人情绪反应过度。

15.不与病人争执或辩论,不应教训病人。

16.应说充满希望的语言,给予病人鼓励。

17.谈话声音适量,以免妨碍其它病人。

18.不要坐在病床上,以免令病人产生不舒服的感受。

19.病人担心的问题,如家庭、事业、生活经济等,应予关怀。

20.不宜带小孩探望病人,除非病人渴望见到这个小孩。

21.感冒或患有任何传染性疾病时,最好不要去探病,以免把病菌传染给病人,加重病情。

22.病人垂危时,要为其说法,帮助他念佛,使病人能安然往生。

23.见有他人来探病,应适时告辞。

24.经医师许可范围内,可用轮椅或推床,将病人带到户外活动。

25.离开病房时,要使病人保持愉快而乐观的情绪,祝福病人早日康复。

第二十课 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有生必定有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人间也不知这边生命的结束原来是那边新生的开始。在这一生一死之间,只知道自己的悲伤,而忽略了关怀临终者的身心状况。因此,如何使临终者获得良好的身心照顾,是死亡的尊严,也是「生权」的重要课题。

临终关怀的主要目的,在使临终者面对人生最后阶段,能认识死亡并接受死亡,心中不生忧怖苦恼,进而安然面对死亡,并不一定要以延长寿命或苟延残喘为目标。临终关怀同时也给予家属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协助他们度过此一生离死别的时刻。因此,佛法对临终的常识,成为临终者与家属双方最佳的心灵救护。

佛教最早的临终关怀机构,是设在印度只洹精舍的「无常院」,目的在使病患能兴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想,这是根据弥陀净土法门的思想而来;中国的禅林更设有「安乐堂」或「涅槃堂」、「喜乐塔院」、「安养中心」等,内设堂主,职司看护病僧的工作;现在的寺院则设有「如意寮」或「安宁病房」,专为病患服务。此外,《十住毗婆沙论》的〈解头陀品〉、善导所著《观念法门》及道宣的《四分律行事钞》之〈瞻病送终篇〉,也对临终关怀有明确的记载;今日日本田宫仁甚至提倡「毗诃罗」,作为佛教社会福利的末期护理中心。这些机构展现了佛教对生命的爱护及对死亡的尊重。

现代临终的关怀,有莲花临终关怀基金会、安宁照顾基金会等。此外,各医院设有安宁病房,如:台大医院、马偕医院、荣民总医院等,组织更为庞大,结合了医师、护理师、营养师、药师、物理治疗师等成员,借以减轻、缓和病人身体的痛苦;并有社工人员、宗教人士的加入,令患者消除恐惧死亡的心理,更由于宗教的力量,能使临终者得到安慰和引导。

临终关怀是帮助病人有尊严的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因此,在护理的时候,应注意以下的事项:

一、认识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

临终者所面临的情绪变化各有不同,家人、义工、慈善人士、宗教师等,都应该要了解,而给予适当的协助。如:

1.恐惧,要设法使临终者心生喜悦,无诸恐惧颠倒。

2.愤怒,要安慰临终者,使情绪平静,万缘放下,不生爱憎。

3.罪恶,让临终者不要有罪恶感,教他念佛可以消除罪障。

4.不舍,劝导他对世间的亲人、财物不生贪恋之心。

5.担心,让病患者放心,不必挂念闲杂人事。

6.无助,让他知道很多亲人朋友做他的精神支柱。

7.自暴,鼓励他坚定信心,念佛必生极乐国土。

8.孤独,不要让病患者感到病床上的孤独。

9.沮丧,病患者即将离世时,若有沮丧、无奈,应给予适当的安慰。

10.无知,告诉他将到清净安乐幸福的国土,让他知道未来有无限的希望。

二、正视临终病人的需求

从事临终关怀者,应为每一位病人制作恳谈资料表,以了解其个别的需求与愿望,或从观察而得知其所求。例如:

1.希望明白病情。

2.希望获得别人宽恕。

3.了解宽恕他人。

4.希望别人对他的关怀。

5.与亲友见面。

6.对生命的了解。

7.宗教信仰的渴求。

8.后事的安排。

三、给予临终病人的协助

1.以关心的态度专心倾听他诉说。

2.让他所爱的人适时给予关怀,并陪伴身旁。

3.尊重病患者的宗教信仰。

4.讲说忏悔得救的故事及道理。

5.安排法师或宗教人士与其谈话,或为其开示说法。

6.尽可能满足他心里的希望。

7.共同讨论他心中的愿望。

8.告知医师,减轻病者肉体痛苦,保持神识清明。

9.帮助病患及其家属维持正常生活型态,以及预备后事。

10.保持病人心理的平和。

11.为他助念,使之提起正念,安然离去。

第二十一课 佛教徒应读专书

现代佛教出版事业蓬勃发展,带动学佛风潮,佛教徒如何从浩瀚庞大的佛书中,有系统、有组织、有条理地了解佛法的全貌?今推荐有心研究佛学者一系列应读专书,以为指南。

首先可阅读《太虚大师全书》,此套书计六十四册,内分佛法总学、五乘共学、三乘共学、大乘通学、法性空慧学、法相唯识学、法界圆觉学、律释、制议、学行、宗依论、宗体论、宗用论、支论、时论、书评、酬对、讲演、文丛、诗存等二十编。读之可建立对佛教、佛法的初步认识,并透过人间佛教思想启蒙者的经验,了解佛教的时代意义。

对佛教有通盘的概观后,应该展读历代高僧的传记,藉著古圣先贤的求法事迹,培养吾人的宗教情操,立下远大的弘法志向。梁、唐、宋、明等四朝所撰之《高僧传》,详载历代高僧史话;佛光版的《中国佛教高僧全集》,以白话小说的方式,活泼地呈现一百位高僧的道范与净行,是现代高僧传的优良读物。

从人物固然可以了解佛教史的发展,但是若想贯通佛教历史的演变,则教史不可不读。南朝梁僧佑所撰的《弘明集》是阐明佛法的护法论集,为了解儒、释、道三教异同的重要史料。唐代道宣撰著的《广弘明集》,记述历代佛教的兴衰、佛道间的论争,及佛教义理的讨论等。下面仅介绍数册当代教史著作,以裨研读:《中国佛教近代史》(东初)、《印度佛教思想史》(印顺)、《中国禅宗史》(印顺)、《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中国佛教通史》(鎌田茂雄)、《中国佛教发展史》(中村元)、《南传佛教史》(净海)。

对佛教的流传、演变与发展,有了客观的认知后,便可以开始深入经藏,专研法义。经论的研读,应从原始佛教的根本教义《阿含经》着手。先读《杂阿含经》四圣谛、八圣道、十二因缘的基本教说;再读作法相分别论说的《中阿含经》;然后读篇幅较长,叙说佛陀破斥外道的《长阿含经》;最后读总结法义,依法数分类结集的《增一阿含经》。

般若部是大乘思想的根本经典,吾人若能览读六百卷的《大般若经》,必能掌握空的真理,或者至少要读《大品般若经》的注释书《大智度论》,建立大乘教理的正观;《金刚经》更是空义经典之作。《华严经》是了解佛教宇宙观的必读经典;《法华经》会三归一思想融通整体佛教;《维摩经》阐述大乘菩萨道的实践;皆为学佛必读典籍。《胜鬘经》、《大乘起信论》是如来藏思想代表经典。法相唯识是研究佛法的入门,初机者先读《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颂》,然后探研《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颂》、《成唯识论》等专书。

除此之外,广为流通读诵的经典还有:《般若心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佛说弥勒上、下生经》、《大般涅槃经》、《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金光明经》、《圆觉经》、《楞严经》、《梵网经》、《优婆塞戒经》、《六度集经》、《百喻经》、《法句经》、《佛遗教经》、《四十二章经》、《佛说八大人觉经》、《父母恩重难报经》等。

中国祖师大德的著作,是融和中华文化传统思想的佛法结晶,读之可协助吾人与佛道相应。如:东晋慧远的《大乘大义章》、《沙门不敬王者论》、唐代惠能的《六祖坛经》、永嘉玄觉的《永嘉证道歌》、《信心铭》、宋代永明延寿的《宗镜录》、明代袾宏莲池的《戒杀放生文》、《竹窗随笔》、《禅关策进》、《缁门崇行录》、蕅益智旭的《净土十要》、憨山德清的《憨山大师梦游全集》、紫柏真可的《紫柏尊者全集》。

近代著作应读者有:虚云的《虚云和尚法汇》、谛闲的《谛闲大师遗集》、印光的《印光法师文钞》、圆瑛的《圆瑛大师法汇》、慈航的《慈航法师全集》、斌宗的《斌宗法师遗集》、默如的《八识规矩颂讲记》、印顺的《妙云集》、竺摩的《金刚经讲话》、演培的《谛观全集》、印海的《净土教起源及开展》、《律宗概论》、慧岳的《天台佛教史》、幻生的《沧海文集》、梁启超的《佛学研究十八篇》、杨仁山的《内学》、李炳南的《佛学问答类编》、戴季陶的《戴季陶先生佛学论集》、方东美的《华严哲学》、吕澂的《佛教研究法》、尢智表的《佛教科学观》。

佛教典籍如汗牛充栋,想在短期间内对佛法有概略的认识,可以选择几本佛法概论研读,诸如:印顺的《成佛之道》与《佛法概论》、蒋维乔的《佛学概论》、林传芳的《佛法概论》、张澄基的《佛学今诠》、中国佛教会编的《中国佛教》,皆是一时之选。

一般人想要完整地了解佛教的思想体系,要阅读那些佛学书籍?除了以上所列举的一系列专书外,星云多年来亦试图为整个佛教拟定一个全面的大纲,几经搜集纂汇,终于在一九九五年付梓排印,定名为《佛教》丛书。全书内容分为十类:教理、经典、佛陀、弟子、教史、宗派、仪制、教用、艺文、人间佛教。或许能提供学佛者一套简洁、完整的佛学资料。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