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印度佛教汉文资料选编

二、分部及一切有部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分部及一切有部之一

1.《〈异部宗轮论〉述记》(卷中)

玄 奘 译

如是诸部本宗、末宗,同义、异义,我今当说。

自下大文第五,广陈部执。于中有二:初、总标许说,后、次第别陈。此即初也。“如是诸部”,牒前诸部也。此中“本宗同义”、“末宗异义”者,且如大众、一说、说出世、鸡胤四部根本初诤、立义之时所同之义,名“本宗同义”;别部已后,于自宗中后别立义,乖初所立,与本宗别,名“末宗异义”。又如多闻部从大众部出,初分出之时所立之义名“本宗同义”;别部已后,更有别立,乖其本旨,名“末宗异义”。下一一部准此应知。然今此中,总起于后,其后部中有叙本宗、末宗,有唯叙本、末指如余,以义同者更不繁述。“今此诸部本宗同义、末宗异义,我今当说”,许次当说。“今”者,此时分,此论中说;“当”者,次“此”言后,故言“当”也。此则第一,总标许说。

此中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本宗同义者。

自下第二,次第别陈也。虽有二十部不同,合为十一段:以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三部共大众部合叙;西山、北山二部共制多山合叙;法上、贤胄、正量、密林四部共犊子部合叙,故有十一段也。于一一段叙义之中,文皆有二:今此初标部叙本宗,二别陈末所执。此则标部,叙本宗也。总举讫,下别陈。

谓四部同说:诸佛、世尊皆是出世。

自下别叙。然与诸部不同处,下因释文,一一对叙。此部意说:世尊之身并是出世,无可过故,唯无漏故。谓诸异生说名为世,可毁坏故,劣诸圣故;二乘有学,下过异生,劣无学故;二乘无学,下过有学,劣于佛故。非超彼之身,唯无漏故,非不可坏,犹立世名;唯佛、世尊下过一切,无所劣故,不可毁坏,超过毁坏,皆是出世。约人为论,无漏身故。萨婆多等其义不然。

一切如来无有漏法。

约法为论。十八界等在佛身时皆名无漏,非漏相应,非漏所缚,故名“无漏”。佛所有三业皆亦是无漏,故诸如来无有漏法。除此四部,所余诸部,佛皆不然。

诸如来语皆转法轮。

佛所说语皆为法轮,故佛法轮非唯八道。萨婆多说:八圣道支是正法轮。见道称轮,亦非佛语皆为转法轮。今此部说:非唯见道独名为轮。佛所说语无非利益,故佛所说皆是法轮。摧伏转动,说名为轮;佛语转动在他身已,摧伏他身无知、惑等,故称为轮。佛问阿难:天雨不?问诸比丘:汝调适不?是何利益名为法轮?答:此皆利益。为令阿难审谛事故。佛无不知,尚问天雨,况未圆智不审谛耶?欲除余人增上慢故。佛知尚问,况不知者?于余未知诸法性相不审谛耶?如是多义,问诸比丘:汝调适不?显慈悲故。若不问者,谓佛无慈悲,不知弟子安危之事,故发问耳!为令比丘欢喜修道,佛问说我生大欢喜而修学道故,亦令未来行此事故。由如是等种种因缘,故佛所语皆转法轮。此法轮体即佛所有名、句、声等教法为体。

佛以一音说一切法。

佛经多时修习圆满功德神力,非所思议,以一音声说一名字,令一切有情闻法别解,除自尘劳。即由一音中能说一切法故,令诸闻者皆别领解粗、细义故。萨婆多等即不许然,至下当知。

世尊所说无不如义。

佛所说语令他利益,无有虚言、不利益者。“义”谓义利,皆饶益故。萨婆多等说佛、世尊亦有不如义言,对之故也。又佛所说皆无过失,称可道理,不可立难,名为“如义”。又佛所言无四种失:一无非处,二无非时,三无非器,四无非法。“处”谓处所,应利益处;“时”谓时分,利益之时;“器”谓机宜;“法”谓教法,戒、定、慧等应利益法必不错说。

如来色身实无边际。

此部意说:佛经多劫修得报身,圆极法界,无有边际。所见丈六,非实佛身,随机化故。真谛法师云:佛身有三无边:一量无边。随其所宜,现大、小身故。有小无大,有大无小,可说有边;不可定说身量唯大唯小,故言无边。二数无边。若有多众生于一时中各宜见佛,佛能现多身,身数不定,故言无边。三因无边。佛身、诸法一一皆以无量善根为因起,故名因无边。此理不然。萨婆多等诸部许亦有此三无边,有何差别?而今叙之。今此意说:佛之报身无有边际,异于诸部,故别叙之。验此一理,诸理参差,不繁广叙一一差殊。

如来威力亦无边际。

此部说:佛所有神通名为威力。威德、神力故名威力。说佛不作意,一刹那中能遍十方一切世界。诸部说佛不作意,但及三千大千世界;若作意时能遍十方。今说佛不作意亦能遍十方故,真谛法师已有广引。

诸佛寿量亦无边际。

报身无限,多劫修得,故实寿命亦无穷尽。为利有情多劫修道,有情界不尽,寿命亦无穷,利益有情无息日故。若随宜化,亦隐双林,若由神足,引令寿长,诸部何别?今说实命,故无边际,异诸部也。

佛化有情令生净信,无厌足心。

佛化有情,令彼有情深生信乐,佛无厌足之心。此部意说:佛利益心无厌足故不入涅槃,慈悲无限,寿命无际。若有有情宜佛显现利益安乐,王宫等生,成佛化导,宜显现缘息,便化入涅槃。由心无厌足,故留报身,穷未来际,化作随类形,方便教化。言“无厌足”,不同余部,显现化缘既毕,真实报身永入寂灭,心有厌也。

佛无睡、梦。

睡心昧略,唯居散位,故佛无不定心,故无有睡。梦由思、想、欲等所起。佛无此事,故亦无梦。萨婆多师许佛有眠而无有梦,以无妄思、欲念起,故不染。无知能引梦起,佛无不染,无知障故,其梦遂无。亦有诸部许佛有梦,故合而言“佛无睡、梦”。

如来答问不待思惟。

此部意说:佛无加行,不思惟所说名、句、字等,方为他说,任运能答。诸部所说佛虽无作意,加行方答,然缘所说名、句、字等,方答他难。今此任运不假思惟。

佛一切时不说名等,常在定故,然诸有情谓说名等,欢喜踊跃。

此部意说:诸佛说法任运宣说,不须思惟名、句、文等;任运自成,应理言教,胜名、句等,常在定故,不思名等。然听法者谓:佛为其思惟名等而宣说法,有此应理言教现在前,深生欢喜,踊跃无量,依教奉行,即是无思自成事义。谓佛不思名、句、文等,任运自成,胜名、句、文。有情谓:佛思名等故方始为说,欢喜自庆,踊跃进修。诸部不然,即佛虽无加行思虑,实亦思惟所说名等,编次如法,方为他说。故此所言异诸部也。

一刹那心了一切法。

除佛,余心虽缘共相,一刹那心亦缘自性,能了一切法,然不能证了其差别。佛经多劫陶练其心,了一切心无过佛者,故佛一刹那心能了一切法差别、自性而能证知。余部佛心一念不能了一切法,除其自性、相应、共有。今此一念亦了自性、相应、共有等法差别、自性,故异余宗。

一刹那心相应般若知一切法。

此明佛慧一刹那时与心相应,亦能解知诸法皆尽,圆满慧故。至解脱道、金刚道后一念之间即能解知诸法自性,不假相续方知法尽,皆亦解知慧自性故。前明心王了别法尽,今明智慧解知法尽,作用无异。

诸佛、世尊尽智、无生智恒常随转乃至般涅槃。

此等部说:佛十八界皆是无漏,佛无漏智恒常现前于一一刹那乃至般涅槃。宗有二智,谓尽智、无生智,即观现苦灭名为尽智;观未来苦不生名无生智。于一切时一体二用,恒相随转,即说二用为二智现前。萨婆多等:佛尚有无记心,何况二智许恒现起?或无漏智佛恒现前,漏尽身中恒现前故名为尽智;无生身中恒现前故名无生智。萨婆多等:身即可,然智即不尔,故是异义。问:前明无边,言佛报身无穷尽日,何故此言二智现起至般涅槃?化身有般涅槃,报身不尔故。答:虽实报身无入涅槃之日,设有情界尽,于未来际有涅槃时,尽、无生智恒常随转,意显二智无间断时,非显报身有涅槃日。

一切菩萨入母胎中,皆不执受羯剌蓝、 部昙、闭尸、键南为自体。

“羯剌蓝”者,此云“杂秽”;父母不净言杂染,可厌恶故名秽;“ 部昙”,此云“疱”,其渐稠系,犹如疮疱;“闭尸”,此云“凝结”,彼呼熟血亦言闭尸,日积渐长乃为凝结;“键南”,此云“厚”,渐凝厚也。《五王经》说:一七日成杂秽,二七日如疱,三七日已凝结,四七日渐凝厚。菩萨入胎不资不净,亦不有此渐渐增长。谓若入胎即具根大,既皆顿圆满至盋罗奢佉。“盋罗奢佉”,此名“具根”,至五七日即名此位。即显菩萨别有清净造色大种,诸根顿具,以为自体,不用不净,故非渐长;资不净者,有此渐长,在前四位渐长之时受逼迫故。问:此菩萨为最后身,为是一切?答:今说一切后身菩萨,不论已前,已前位中未必如此。

一切菩萨入母胎时作白象形。

此部中说“都无中有”。其白象形是何事物?故今意显白象形是入胎之相。“非中有身”,非谓菩萨圣人中有翻作傍生。以象调顺,性无伤暴,有大威力,如善住龙,故现此仪。意表菩萨性善柔和,有大势力。师子王等虽有威力,然多伤杀,故圣不现师子之形。家依法师虽有广义释白象形,然说此是菩萨中有,恐乖宗旨。此部本宗无中有故,寻者自知。

一切菩萨出母胎时皆从右胁生。

顶生人中胜福,从人首生。余类下业所招,从下门出。菩萨位超物表,道出尘外,情无偏执,恒履中道,为表于此,从胁而生。处胎之母无含孕之忧,出腋又无部腹之痛。从胁而生,理越恒品。问:胁有左右,何不从左?答:诸方所重,左右不定。此方贵左,西土重右。右是吉祥,故从右出。问:菩萨腹中亦有迫迮、暝暗、臭秽诸恶事也?答:无。一处宽大,二恒光明,三极清净。表生已后亦离三缘:一轮王,喻于迫迮;二生死,譬若暗暝,三既证菩提,天、魔等娆如于臭秽。是故菩萨都无迫迮、暝暗等事。

一切菩萨不起欲想、恚想、害想。

此部中说:入第二阿僧祇即名圣者,从此已后乃至百劫更亦不起此三种想,况最后身复起三想?不同诸部,犹许佛起。

菩萨为欲饶益有情愿生恶趣,随意能往。

诸部所说:得忍已去,不生恶道。今此部说:得圣已去,愿生恶趣,犹能生彼。一如轮王生,众生皆乐,菩萨生恶趣,彼生皆苦少;二为增厌怖心。若数经苦,增厌心故;三为平等救济。不救恶趣,唯救善道,救拔之心不平等故;四坚固忍辱。若无苦时如何忍辱?菩萨大悲,神通自在,随愿即往,此适名往。彼趣名生,住、终亦尔,皆自在故。菩萨有三位:一不定位,即初劫;二定位,即第二劫;三受记位,即第三劫。初虽有愿,未得生彼。后二位中,随意能往。

以一刹那现观边智,遍知四谛诸相差别。

谓见道后边更别起智,一刹那顷能知四谛诸相差别。其见道中虽亦一刹那能知四谛,然但总了,未能别知,意断惑故,未正分别,未能取四谛差别之相。若即说此知差别智是见道者,何故名“边”?若不言“边”,本宗、末宗二复何异?俱真现观差别智故。

眼等五识身有染、有离染。

此有二说:一说为加行引生圣道。如见佛时圣道便起,故名离染,非能断染;二说既许五识体通无漏,说能离染,其理无疑,即见佛识能断烦恼故,然修道中起此五识。

色、无色界具六识身。

三界之中许皆有色,微细、根大于彼得有,故无色界具六识身,以义准知。上界亦有香、味二境,但少异故,略而不举。既尔,彼缘自香、味境。此虽不说,上界亦有香、味境故,即有、无色界具十八界。此中略不言,亦有根等故。问:无色既有色,何名无色界?答:有细无粗色,故名无色界。问:色界色非粗,应名无色界?答:色色虽胜欲界,然劣无色色,但可名色界,不得无色名。问:无漏之色胜无色色,应名无色?答:由非业果,复非堕界,故彼虽极细,不可言无色。故堕界中有极细色、无粗色者名无色界,非无表等得无色名。

五种色根,肉团为体。

契经中说:眼谓大种所造乃至各别坚性、坚类,故知眼等五色根皆肉团为体,无别净色。非净色故,根不得境,故次说言:

眼不见色,耳不闻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觉触。

根体非净色,如何见色等?故识能了,非根有能。

在等引位有发语言,亦有调伏心,亦有诤作意。

在等引位之心,不唯缘定境,故一心内得有多缘。亦缘语业,许发言故。未见定中许发身业,身是定依。依动之时心随动故,便应住散。“调伏心”者,谓缘定境心,其心柔顺,故名调伏。此显发语亦住定心,非谓住散心方能起语业。即此调伏定心之内亦有诤作意。散境刚强,非极调顺,故名“有诤”。“诤”是“过失”之异名也。缘散境心名“诤作意”。此中意显:一定心中亦有发语,一心二境;一定心内亦取散境,一心二缘。此加行时唯缘定境,后多相续,在等引心设更异缘,不失旧境,虽亦缘散,仍名定心。又不可解言一定心中许亦起染识名诤作意。若即染心,染净乖故。若更别识,本计诸识不并生故。不尔,便违本宗所说,末宗方说诸识俱故。

所作已办,无容受法。

“所作已办”谓诸无学;“无容受法”,不取于境差别相故。若缘境时,但知因缘所生之法,不执不取境差别相。“无容受”者,“不执取”义。萨婆多等:无学亦取境差别相,别旧解云:无二处所:一所著处,二受生处,前因后果,其义未详。

诸预流者,心、心所法能了自性。

一切预流皆知自得预流果证,不待寻教他言方了。又说:彼心等一刹那顷能了自性,异余部宗。虽诸异生能了自性,后三果等皆悉如此。异生未明了,举初圣果故。

有阿罗汉为余所诱,犹有无知,亦有犹豫。他令悟入,道因声起。

大天分部,大众承其苗裔。今陈五事,旨意同前文,证成宗义,不烦述。

苦能引道。

苦即苦受,能为无间引生圣道。问:为引何道?答:引生修道,见道之前不可起故。违四善根,理必应尔也。

苦言能助。

谓数言苦,厌离世间,亦能助满圣道所作。

慧为加行,能灭众苦,亦能引乐。

谓戒、定等不能为加行,能灭众苦;又:亦不能引得涅槃菩提胜果乐,唯慧能故。

苦亦是食。

地狱有情得热铁团亦持寿命,故苦是食。如是总许三受名食。

第八地中亦得久住。

从阿罗汉为第一,数至预流向正当第八。此部意说:如须达长者一时施食供养僧时,于空中有天语曰:此预流向,此预流果,乃至广说。既许初向受施食饭,明知亦得出见道观。虽知一心观四谛理,断惑未尽亦得出观。如先观欲界四真谛理,断欲界惑,而且出观受须达施,后时复入,方双断上,故预流向亦住多时,不言经生得住向理。旧说初果但有七生,据欲界说,然上界处处各有一生,此向亦尔,故得经生未详此理,不言初向经几生故。

乃至性地法皆可说有退。

“性地法”者即世第一法。如《毗婆沙》第三卷说:此说从发心乃至第一法皆说有退。以世第一法多念相续故便有退,非退初果时其亦随退。今名为退,未至初果住性地时便有退故。

预流者有退义,阿罗汉无退义。

初果但以一见无漏,断诸烦恼而未兼修。又其身中惑犹未尽,所修圣法尚未圆满,所得圣道既未坚牢,故可有退。其第四果理即相违,如何有退?问:第二、三果有退、无退?答:但如初果,亦有退者。其理不疑,故论不说。

无世间正见,无世间信根。

世间虽有慧及信,体无胜用故,不说为根。但无漏慧断惑证灭,无漏信根于戒三宝皆得证净,有殊胜用,故得名根。问:世间道品亦有五根不?答:无。要无漏时方名根故,然无漏位约义别说为根力等,于理无违。

无无记法。

随一一境所望不同,善、恶业感各有异故。善感名善,恶感名恶,故无无记。既无无记,上二界惑,其性是何?答:唯不善。问:二通变化心,其性是何摄?答:是善性摄。

入正性离生时可说断一切结。

结与烦恼,一体异名。“结”是“系缚”义,圣人已无;“烦恼”“扰乱”义,入圣犹有。故入见道可名断一切结,永不系缚,在生死故;其诸烦恼,理可说有。

诸预流者造一切恶,唯除无间。

十恶业道预流犹造,唯除五无间,以极重故,以此凡圣难可分别。问:如何初果得不坏信,造十恶业犹有坏戒?答:入观证净,出观行恶,亦不相违。问:若尔,应入观不疑三宝,出观便疑?答:疑但迷理,初果总无。十恶业道,其事微细,初果犹有。

佛所说经皆是了义。

佛所出语皆转法轮,契当正法,故名“了义”。《劝依了义经》谓佛所说不依不了义、外道教等,故佛说经皆是了义。问:如经中说杀害于父母,至是人说清净,此密语经有何了义?答:有情长因恚、爱生,故说二结以为父母,皆契正理,宁非了义?

无为法有九种:

种谓种类;无为不同,有九种也。

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

此前三种,体皆一物,显有分位,非体成多。余释名等,不异诸部。

四空无边处,五识无边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

此四无色所依之处,别有无为是灭所摄。要得此灭,依之生彼。能依细五蕴,自是无常;所依四无色,自是常住。然四静虑无别所依,无为所摄,以蕴非极细,界非极胜,能依心等,能缘上下,无隔碍故。无色不然,心不缘下,既有隔碍,别有无为,为所依处,故不为例。然空作空观,空无粗色,非全空色说名为空。释余名等,皆准常释。所依随蕴以立其名。

八缘起支性,九圣道支性。

“缘起支性”谓“生死法”,定无明后方生行等,定行等前有无明等。此理是一,性常决定,其无明等十二支分是有为摄,理是无为。一切圣道,性能离染,理是常一。其八差别,自是生灭,理是无为。此由生死及于圣道各别有理,为疑核故,性相决定。生死必先无明等起,圣道必能出离苦等。一切圣道,理虽定然,此中举胜,且举八道。

心性本净,客尘随烦恼之所杂染说为不净。

无始以来心体自净,由起烦恼染故名染。烦恼非心无始本性,故立客名。问:有情无始有心称本性净,心性本无染,宁非本是圣?答:有情无始心性亦然,有心即染,故非是圣。问:有心即染,何故今言心性本净,说染为客,客主齐故?答:后修道时染乃离灭,唯性净在,故染称客。

随眠非心、非心所法,亦无所缘。

随眠即是贪等。随眠亦有十种。在无心位起善等时,名异生等,但由随眠恒在身故。若是心所,无心等位应是圣人,无烦恼故。非心、心所,故无所缘。有所缘者必彼心所。

随眠异缠,缠异随眠;应说随眠与心不相应,缠与心相应。

“缠”谓现起诸烦恼等,随眠与彼,其性各异;缠是心所,与心相应,随眠既非现,无相应义,即十随眠,不相应摄。

过去、未来非实有体。

现有体用,可名实有。去、来体用无,故并非实有。曾有、当有名去、来故。

一切法处非所知、非所识,是所通达。

法处即是意所对观,此非泛尔世俗智所知,亦非有漏散识所识,要于六通随分得者及见真理者之所通达。三无为等要穷断结、道等所知识,心所法等、他心智等所知识故。问:法处无表,非所知识,谁知谁识?答:其体微细,要得真理等方能知识,故亦非知识。问:意处既亦他心智知,应非所知,亦非所识,何不说耶?答:心体是粗,亦所知识;心所性细,不同于心。离心有体,此为难故,非所知识。问:世俗智缘三无为等,散识缘他心、心所等,此境是何?答:此但比量,心缘法处、似法处、非实法处。问:即非实,是何处摄?答:如缘过、未,体何处摄?今缘心所等,虽亦法处摄,非实法处,非所知识故。

都无中有。

设远时、处死此生彼,既无中间隔,前灭后即生,故今不说别有、中有。问:《七有经》等中有是何?答:如《俱舍》解。

诸预流者亦得静虑。

无漏道方能断结,故伏烦恼亦得静虑。既不断结,亦不得果。

如是等是本宗同义。

总结上义,四部本宗之同义也。

(江西本《〈异部宗轮论〉述记》卷中页十三左行五至页三十一右行七)

2.《〈异部宗轮论〉述记》(卷下)

玄 奘 译

此四部末宗异义者。

此生下文是前四部之末执也。

如如圣谛,诸相差别;如是如是,有别现观。

前之二句显四谛相各有差别;后之二句显四谛智各各别观。“相”谓相状,即四谛相;“如如”者指理非一义;“如是如是”,略名也;但所观境,说“如如”言;能观智中置“如是如是”。前本宗义真现观中一刹那智知四谛理,今显真观谛各别观。问:此既别观为四心观,将十六心观耶?答:此见道所修,故所缘四谛也。今此末宗中以现观智观差别相故可云十六心观。若本宗者,可云四心观,既言以边智知诸相差别故。(答下两行半文系基、辨加)

有少法是自所作,有少法是他所作;有少法是俱所作,有少法从众缘生。

总显诸法亦有作用:于诸法内有少法是自作用所作,有少法是他作用所作;非自作用,名他作用,非谓他身。有少法自、他俱作用之所作也;有少法无实作用,从众缘生。诸部皆说虽无作用缘而有功能缘,今此末执有实作用、自作法等,此显少法唯自作用所作等,非显此法少作用所作。

有于一时二心俱起。

本计诸识各别念生,末执一时二心俱起,根、境作意力齐起故。

道与烦恼各俱现前。

本计虽许别有随眠,然道起不言同念。今说随眠既许恒有,故圣道起,各俱现前,如烦恼得与道俱,故今言烦恼即是随眠。

业与异熟有俱时转。

既无过去业、果异时,业未尽时,恒有现在;果既现熟,故与业俱,受果若尽,未必同世。不同余宗,定不同世。

种即为芽。

许色长时方有生灭,故种子体即转为芽,非种灭时方有芽起。余宗种灭其芽乃生,故此不同。今叙之也。

色根、大种有转变义;心、心所法无转变义。

色法长时乃有起尽,故许乳体转变为酪;心、心所法刹那生灭,故不转前以为后法。此部计根即肉团性,故乃大种皆有转变,心等不然。

心遍于身。

即细意识遍依身住,触手刾足俱能觉受,故知细意识遍住于身;非一刹那能次第觉,定知细意遍住身中。

心随依境,卷舒可得。

诸部识等所依、所缘皆先已定,大境、小境,大根、小根,其识无始皆已定属。不可依小根识亦依大根,依大根识亦依小根,其境亦尔,故先皆定,谓缘青等、别总识等皆先定故。此部不然,无先所依、所缘、定识、定属、此根、此所缘境。若依大根,又缘大境,心随根、境便即言舒,“舒”者“展”义,即成大也;若依小根,又缘小境,心随根、境便即言卷,“卷”者“缩”义,即成小也。此中言“依”即所依根;又言“境”者即所缘境;识既无定属,故异诸宗。

诸如是等末宗所执,展转差别,有无量门。

此总结,指更有多门,不能广引。

其多闻部本宗同义。

次第二段叙多闻部,于中有二:初标部叙本宗,后略指余同执。此即初标部叙本宗。其解部名,释本宗义,皆如上释,下不重解。

谓佛五音是出世教:一无常,二苦,三空,四无我,五涅槃寂静。此五能引出离道故。

“音”谓“音声”,即是教体;此音声教能超世间,亦能引他出离道起,故名“出世”,谓诠无常、苦、空、无我、涅槃寂静。此五教声必是出世。若离此五,虽八道支、七觉等教皆非出世。其八道等作此行相,亦是出世,余皆准知。谓此五教,闻皆利益,称可法体,既非不了义,亦非方便说,定是出世。论文但以一实义解此五,能引出离道故,是出世教。余教设能引出离道,不决定故,亦非出世。

如来余音是世间教。

既不决定引出离道,故今总说“是世间教”。

有阿罗汉为余所诱,犹有无知,亦有犹豫,他令悟入,道因声起。

五事既为诸部诤首,今犹计有,义意同前。

余所执多同说一切有部。

自下第二略指余同执。虽引大众,后起多闻,所执殊论,同说有部,次当广解,故不叙之。

其说假部本宗同义。

次第三段文别有二,如上所释。此亦标部叙本宗也。

谓苦非蕴。

“苦”者,“逼迫”义;蕴体非逼迫,故非是苦。次下论云:诸行相待,假立苦故,色等诸法有义名苦,其实非苦,如无间果,体实非苦;所感诸蕴,有苦相合,说名苦蕴,其体非苦;生灭等法,并非行苦,其蕴等上,业皆实有。

十二处非真实。

以依积聚,缘亦积聚,积聚之法,皆是假故。虽积聚假,义释于蕴,蕴体非假,无依缘故。现在世之识不名为意,入过去时方名意处。依止义成,体非现在,亦非实有。问:十八界等若为假、实?答:亦有依缘积聚,假义故,此亦非实。(“亦有依缘”等十三字系基、辨加)

诸行相待,展转和合,假名为苦,无士夫用。

此释苦者,现在之缘二种行法相待名苦,非由现在士夫作用方有苦也。或有解言:欲界劣上界,欲界名苦,乃至有顶劣无漏,有顶名苦,故言“相待”。无由士夫乃有苦也。问:如人打等,见苦是何苦?答:此亦诸行相待名苦,义准应知。(“此亦诸行”等十二字基、辨后加)

无非时死,先业所得。

诸非时死皆先业得,无由横缘;有非时死,过去曾行此横缘故,今方横死。非无先业,今横有果。其转寿业、作福业故而便短寿者,旧有先业,今由现缘。

业增长为因,有异熟果转。

唯业殊胜方能感果,得等余法,不招异熟;要业功能得果时,其相用增长,为异熟因,方感果故,余即不尔。

由福故得圣道。道不可修。

现见修道不能得圣,故知圣道不可修成。但由持戒、布施等福得圣时,其便成圣果,故不可修慧力得圣。问:现见修道不得圣,即说由福得;现见布施不成圣,应说道由修。

道不可坏。

一得以去,性相常住,无刹那灭,故不可坏。

余义多同大众部执。

略明指同余部也。

其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如是三部本宗同义。

其第四段文别有二,亦准前知。此即标部,叙本宗也。

谓诸菩萨不脱恶趣。

未得忍位,犹是异生,此诸菩萨不能脱离生恶趣故,犹生于彼。

于窣堵波兴供养业不得大果。

以无情法不能受、施利益,施主生欢喜心,故无大果,少福可成。由此准知:以物施法亦无大果,是此宗义。“窣堵波”者,此云高胜处,即安舍利高胜处也。

有阿罗汉为余所诱,此等五事及余义门,所执多同大众部说。

此下第二,略指同他执。其文可知,故不烦述。

其说一切有部本宗同义者,谓一切有部诸法有者皆二所摄:一名二色。过去、未来体亦实有;一切法处皆是所知,亦是所识及所通达。生、老、住、无常想、心不相应,行蕴所摄。

“说一切有”等谓一切有者有二:一、法一切,谓五法,即心、心所、色、不相应行、无为;二、时一切,谓去、来、今,各对诸部。名、色摄一切法,色相粗著,易知其体,称之为“色”;四蕴无为,其体细隐,难知相貌,以名显之,故称为“名”。一切法处所知、所识、所达者,此部意谓:心、心所等体相相似,心既许知,识即心所,何不说为法处?皆许世俗智知,有漏识识,得六通达,真理者之所通达。生、老、住、无常行法蕴所摄,对经部等无不相应者,非行蕴故。

有为事有三种,无为事亦有三种。三有为相别有实体。三谛是有为,一谛是无为,四圣谛渐现观。依空、无愿二三摩地,俱容得入正性离生,思惟欲得入正性离生。若已得入正性离生,十五心顷说名行向,第十六心说名住果。

“有为事有三”等者,“有为”谓三世,“无为”谓择、非择及虚空。空、无愿入正性离生者,此二在苦谛四行相故得入正性。空摄空、无我;无愿摄苦、无常,故见行依空,爱行依无愿。见行有二:一我见增上,二我所见增上。我见增上依无我、空三摩地;我所见增上依空空三摩地;爱行亦二:一懈怠增,依苦,生死多苦,勿著懈怠、放逸乐故;二我慢增,依无常、无愿三摩地,以皆是无我,勿起我慢故。

世第一法一心三品,世第一法定不可退;预流者无退义,阿罗汉有退义;非诸阿罗汉皆得无生智;异生能断欲贪、瞋恚。有诸外道能得五通,亦有天中住梵行者。

世第一法三品,谓三乘人成三品。就声闻中退、思二是下,护、住、堪达三人是中,不动是上。然是下唯成现分,下不成中,中上亦尔。天中亦有梵行,行淫、近女名非梵行,住天中有性离此事。如经说:一比丘精进、持戒,至夜洗足。洗足盆中有承足台,有蛇绕住。比丘不见,引足于中,遂被嚇杀,生忉利天欢喜园中。凡诸天生皆天男或天女膝。此既生园已异常天,众天女前,皆欲收抱。其新生天手掷言曰:皆勿近我。彼天女怪,白天帝释。天帝释乃令以镜照之。新生之天见己身影:头有天冠,身具璎珞,非是昔日出家之仪,深生自悔,更增厌欲。天女以此具白天帝。天帝闻之,躬自礼敬,知昔人间出家持戒,遂送安处天仙之园。故知天中有梵行。

七等至中觉支可得,非余等至。一切静虑皆念住摄。不依静虑得入正性离生,亦得阿罗汉果。若依色界、无色界身,虽能证得阿罗汉果,而不能入正性离生;依欲界身非但能入正性离生,亦能证得阿罗汉果。

七等至有觉支,谓四禅定三无色。略不言未至、中间,但别诸部,非想、欲界有觉支故。

北俱卢洲无离染者,圣不生彼及无想天。四沙门果非定渐得。若先已入正性离生,依世俗道有证一来及不还果。

“北拘卢洲无离染者”,以纯乐无苦、可厌,其六天中犹有苦故,故能离染。

可说四念住能摄一切法;一切随眠皆是心所,与心相应,有所缘境;一切随眠皆缠所摄,非一切缠皆随眠摄。缘起支性定是有为。

念住有三:一自性即慧,二所缘一切法,三眷属五蕴性。缠有非随眠,随眠但有七,缠通一切惑。三世烦恼皆是缠,非如十八缠等。

亦有缘起支随阿罗汉转。

亦有缘起随阿罗汉者,几支随转耶?答:无明、爱、取是;或生、老、死在未来定无。若中有中得阿罗汉果,是生支方便,容许有生。若于识支不得果者,以一念故,其受支中亦得果,定不随转。名色、六处、触三支中,有说亦得果,先生已修习,今至名色、识,容起圣道故。若作此说:名色、六处、触中,入涅槃名生般。受中分有行、无行;有说名色、六处、触三支犹根未明,即非但不能起圣道,无得果理,唯在受、爱支之中分三种般若。依前释即四支随阿罗汉,后释即一支,其业已得果,行分摄;未得果,有分摄,更无异有支随无学转。

有阿罗汉增长福业。唯欲、色界定有中有。眼等五识身有染,无离染,但取自相,唯无分别。

有阿罗汉增长福业,更造新福,成福分善故。五识但取自性,唯无分别,约处为论。《五事毗婆》不许此事,亦无定量。唯无分别,无计度、随念。

心、心所法体各实有;心及心所定有所缘。自性不与自性相应,心不与心相应。有世间正见,有世间信根,有无记法。诸阿罗汉亦有非学、非无学法。诸阿罗汉皆得静虑,非皆能起静虑现前;有阿罗汉犹受故业;有诸异生住善心死,在等引位必不命终。佛与二乘解脱无异,三乘圣道各有差别。佛慈悲等不缘有情,执有有情不得解脱。应言菩萨犹是异生,诸结未断。若未已入正性离生,于异生地未名超越。有情但依现有执受相续假立,说一切行皆刹那灭。

诸无学得静虑,离欲界欲,法尔皆成熟,故中间与根本同一时得解脱,二乘无别。唯断染无知,得不染无知,无得解脱理。佛慈悲不缘有情,有情实无,唯缘法故。

定无少法能从前世转至后世,但有世俗补特伽罗说有移转;活时行摄,即无余灭;无转变诸蕴,有出世静虑;寻亦有无漏,有善是有因,等引位中无发语者,八支圣道是正法轮,非如来语皆为转法轮。

“定无少法能从先世至后世”等,以我无故。若说假我,可有移转,随活时行,摄无余灭,法即灭故。不移至后世,无一实法转变至后世。前实我无转,今法实无转,皆破实我法。

非佛一音能说一切法。

“非佛一音说一切法”,虽说诸法无我,不能说一念为无我故,如无我观。此宗自体不缘自体,以名自体故。

世尊亦有不如义言。佛所说经非皆了义,佛自说有不了义经。此等皆为本宗同义,末宗异义,其类无边。

佛有不如义言,立有二:一义利,谓说正问天雨不,有何义利?二义谓道理,即实法体,谓方便说不称实法,谓杀父母等。

其雪山部本宗同义,谓诸菩萨犹是异生。

其雪山部谓菩萨是异生,即同萨婆多:三劫、百劫俱是异生。

菩萨入胎不起贪爱。

“不起贪爱”,即异说一切有,为利益故,知生受生,故无贪爱。

无诸外道能得五通。

无外道得五通,以邪教故,无得通理。若内异生,依内教故,有得通理。

亦无天中住梵行者。

“亦无天中住梵行”,以天女乐具,悉皆增胜。若生彼者,无住梵行。

有阿罗汉为余所引,犹有无知,亦有犹豫,他令悟入,道因声起。余所执多同说一切有部。

“有阿罗汉为余所诱”等五事,本上座部为此五事与大众诤,所以分出。今复许立,何乖本旨?初与大众乖诤之时尚未立此,至三百年满与说一切有诤,说一切有得本宗,故无五事。旧上座弟子失本所宗,乃立五事。是知年淹日久,圣隐凡生,新与旧殊,复何怪也?

其犊子部本宗同义,谓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

“其犊子部谓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谓实有我,非有为、无为,然与蕴不即不离。佛说无我,但无即蕴、离蕴,如外道等所计之我,悉皆是无。非无不可说非即蕴、离蕴我,既不可说,亦不可言形量大小等,乃至成佛,此我常在。

依蕴、处、界假施设名。

“依蕴、处、界假施设名”者,谓我非即、离蕴,处、界亦尔。然世说言色是我乃至法亦是我,但依蕴等假施设此我名,我实非蕴等。

诸行有暂住,亦有刹那灭。

“诸行有暂住,亦有刹那灭”者即正量部计,从此流出心、心所法。灯焰、铃声念念灭,色法中如大地经劫,命根等皆随一生长,犹有生灭等。

诸法若离补特伽罗,无从前世转至后世,依补特伽罗可说有移转。

“诸法若离”等者,此中意说:法无移转,可说命根灭时法亦随灭。然由我不灭故,能从前世至后世,法不离我,亦可说有移转。

亦有外道能得五通。

亦有外道得通,现见有修得故。

五识无染,亦非离染。若断欲界修所断结,名为离欲,非见所断。

五识无染,亦无离染,但有无记,都无善恶,无分别故。有分别者有善恶故。“若断欲界修所断惑”等者,以修惑唯迷事有,不障理有。有漏六行既非证理,故唯伏修,非见所断,见所断法迷理起故,要见理时方能永断。凡圣六行皆尔,离色界等亦尔,此中且举欲界。

即忍、名、相世第一法,名能趣入正性离生。

即忍、名、相世第一法。初观四谛,但总忍可,名忍;亦观四谛,名名;次观四谛所诠体,名相;世第一法可知。此根本所诵,但说此四而为善根。

若已得入正性离生,十二心顷说名行向,第十三心说名住果。

“若已入正性离生,十二心”等者,此中谛别有三心:一苦法智,即观欲界苦;二苦法忍,复观欲界苦谛,惑断未尽,以犹有上界惑故,重观断等;三苦类智,即合观色、无色界苦,以苦谛三界尽故,不复重观故,合十二心。第十三心或说即道类智第二念相续心,或总观四谛心。次第超越,得果皆尔。次第得第二、三果如常。

有如是等多差别义,因释一颂,执义不同。从此部中流出四部,谓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所释颂言:

已解脱更堕,堕由贪复还。获安喜所乐,随乐行至乐。

法上等四部执义别四释一颂。以旧四释:一阿罗汉中有退、住、进。初二句释退,次一释住,后一释进;二三乘无学。初二句释阿罗汉,次一释独觉,后一释佛;三四果有六种人:一解脱人,即预流初得解脱故;二家家人即第二果向;三一来果人;四一间人;五不还人;六阿罗汉。已解脱一,更堕二,堕由贪第四人,复还者第三人。第三句第五人,第四句第六人。四六种无学:退、思、护、住、堪达、不动。已解脱是第二人,更堕是第一人,堕由贪是第三人,复还是第四人。第三句第五人,第四句第六人。

其化地部本宗同义,谓过去、未来是无,现在无为是有。于四圣谛一时现观,见苦谛时能见诸谛,要已见者能如是见。

化地部于四圣谛一时现观。此是见道:作共相空、无我观。入空、无我,遍观四谛。“见苦谛时”至“能如是见”,此是修道:若别观四谛相,于修道中见苦谛时,能观余三谛,如一意识总缘五蕴、十种色,一时之中,能差别知。此非见道。要已总观见谛理者,方能如是。故修道中,能如是见。

随眠非心,亦非心所,一无所缘。与缠异,随眠自性,心不相应;缠自性心相应。异生不断欲贪、瞋、恚。无诸外道能得五通。

“随眠非心”等如常释。“异生不断欲贪”等者意说:六行不断烦恼,但伏而已,如经部相似一切烦恼,上二界亦尔。此中且举欲贪等,要无漏道方能断故。五通外道不得,以邪教故。能飞等是何?是咒药。神鬼等、知宿住等俱非通也,不能无壅故。

亦无天中住梵行者,定无中有。

亦无天中住梵行,以多乐故。实无中有,乾闼婆等是作乐神,引《七有经》,如《俱舍》说。

无阿罗汉增长福业。

“无阿罗汉增长福业”,以无烦恼可长,有漏业故,转福分等是故业故。

五识有染,亦有离染。

五识有离染,以见佛等为近无间,引生圣道;非如萨婆多远无间亦不得。又言五识亦在修道位,如见佛即得圣。亦能断结、离染,非无分别。

六识皆与寻、伺相应。

六识有寻、思勘何部?

亦有齐首补特伽罗。

“有齐首补特伽罗”即不还者生有顶地,不能起下,无漏圣道取无学果。至命欲终,其结自尽,得阿罗汉乃般涅槃名为齐首,谓生死之首即有顶地,以至极处,更无生处,虽不起圣道,亦成无学。

有世间正见。

“有世间正见”,不邪推求故。

无世间信根。

“无世间信根”,世间信等不坚固,易转改。非增上不名根。

无出世静虑。

“无出世静虑”者,“静虑”者是粗,外道异生多皆能得,故唯有漏。此通色界六地,无色界如何?如静虑亦有漏,别有无漏九地不名静虑,无漏故。此且举色界为定。然圣者别起六地无漏,入见道等,不名静虑,但名为定。

亦无无漏、寻、伺,善非有因。

“无无漏、寻、伺”,寻是粗,故唯有漏;伺是细,通无漏。八道支正思惟唯有漏,助道支名道支,实非是道。“善非有因”,不为生死,正因感故。若助不善业,令感人天,亦有此理。今非正因,能感三有。若尔,色、无色业,性类是何?是微不善业感。由善资助,故得如是,即不善业通色、无色。

预流有退。

“预流有退”,初得道有修惑故。

诸阿罗汉定无退者。

阿罗汉无退,道满故。言退等者,但退禅定,现法乐住中二果实退,如初得果故。

道支皆是念住所摄。

道支皆念住摄,“念住”谓取慧相应心所,并名念住,故摄道支。

无为法有九种: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四不动、五善法真如、六不善法真如、七无记法真如、八道支真如、九缘起真如。

择、非择、空三体各一,得缘同余部;不动但是断定障,得定障名;动是散动故,今断得此,故名不动;善、恶、无记如三体各一,但名一理,性皆是善。道支、缘起,义同大众。然各一理,今据胜者但言道支、缘起。

入胎为初,命终为后。色根大种皆有转变,心、心所法亦有转变。

“入胎为初”至“心、心所法亦有转变”,此中意说:一期初、后之中,色等有转变,如乳变为酪等性非刹那生灭,故有转变。心、心所法亦尔。然即非一切行皆刹那灭。又解:色等虽性亦念念灭,然无去、来世。不同萨婆多前法灭已,后于未来法生至现在。今言前法于现在灭已,无别有法从未来来。但由前法为因力故,引后法起。后法即是前法,为因转作。虽刹那灭,转变义成。

僧中有佛,故施僧者便获大果,非别施佛。

“僧中有佛”,佛入僧数故也。

佛与二乘皆同一道、同一解脱,说一切行皆刹那灭。

“佛与二乘同一道、同一解脱”者,此部意说:非佛与二乘一切种智作用亦同。然道是一,即声闻乃至为佛时,即旧道体不改,性类是同。转下成中,转中成上,故言一物了境作用如是不同。然非得果舍向,得胜舍劣等事。解脱唯择灭,断染无知,得一切刹那灭。二解同前。

定无少法能从前世转至后世。此等是彼本宗同义。其末宗异义者,谓说实有过去、未来,亦有中有,一切法处皆是所知,亦是所识。业实是思,无身、语业。

定无少法从前至后刹那灭故,无一实法从前至后。

寻、伺相应。

寻、伺相应同萨婆多解。

大地劫住。

大地劫住非刹那灭,同正量部等解。

于窣堵波兴供养业,所获果少。

供养窣堵波果少不同,有舍利、无舍利皆尔,无摄受欢喜利益故,乃至佛像法等并然。

随眠自性恒居现在。

随眠恒现在,恒居现为因,生诸法故。虽有过未,现在不断。

诸蕴、处、界亦恒现在。

“诸蕴、处、界亦恒现在”者,云即种子三科恒现在,唯能生诸法。

此部末宗,因释一颂,执义有异。如彼颂言:

五法定能缚,诸苦从此生;谓无明贪爱,五见及诸业。

“五法定能缚”,系缚有情不出生死;“诸苦从此生”,从五法起;谓无明等者,列五法名:一无明,三界无明也;二欲贪;三色、无色爱;四五见,有身见等;五诸业,谓三业。所以唯说此五。又诸业有几?前说善非有因,无福不动业故。见道用胜,五见障理为首;修道用胜,贪爱缘事为首。五见缘内理,诸界行相同,但总言五见。贪爱缘事行相各别。欲界缘外门,上二界缘内,故分贪爱。然此二种见、修用异。然通二道用胜为根本者所谓无明。故略余惑,此中不叙。又无明即无明支,贪爱即爱支,五见即取支。以用增故,业即行有。故此五法常能缚得令识等七生。又上二界但不善业生,由微薄不善业,善法资助令感上生,亦非上二界有善业感故。言“诸业”,谓身、语、意。

其法藏部本宗同义,谓佛虽在僧中所摄,然别施佛,果大非僧。

法密部谓佛虽在僧摄等者,以别施佛,其心无简别。但为施世尊极上极胜,一心平等,恭敬无差,故得福多。若佛在僧亦兼施者,即心宽慢。又复大慢又起,简别佛为无上,僧为有上。故普施僧果少别福。

于窣堵波兴供养业,获广大果。

“于窣堵波供养得大果”者,以佛舍利安住其中,见此处时如见于佛。其心既重,故得大果。以佛亦许供养舍利如佛无异,故果极大。法等亦然,不为无摄受便无大果。佛自开许摄受施故。

佛与二乘解脱虽一,而圣道异。

佛与二乘解脱同等者,如文可知。

无诸外道能得五通。

“无外道得五通”者,以教邪故;“通”者运转无壅故。诸异生非佛弟子,泛尔坐禅亦不得通,不能无壅故。有能飞腾知往劫等事,皆是咒药或鬼神等力之所加,非实通也。

阿罗汉身皆是无漏,余义多同大众部执。

“阿罗汉身皆无漏”者,此有二义:一非漏依故。无学蕴不起漏故;二非漏境故。虽生他漏,不增长故,如灭道谛,烦恼虽生不增长故。然无学蕴别有一类,异有学等,得无学时方起现前故。设退无学住有学位,起烦恼时,此有学蕴依缘得起烦恼等者,此非无学身之五蕴。无学蕴灭,学蕴生故。然今此宗无学未必许有退义,然作此解于理无违。

其饮光部本宗同义,谓若法已断、已遍知则无,未断、未遍知则有。

饮光部:若法已断、遍知即无等者,“法”谓烦恼;未断之时过去有体,名有烦恼。若为无间已断,解脱、遍知,过去烦恼,体即非有。不同萨婆多等,其体犹有。

若业果已熟则无,果未熟则有。

“若业果已熟则无”等者,既唯辨业,业谓若果未熟,过去有体;若果已熟,业于过去,其体即无。然唯果法生已,念念灭,不待已断、遍知等。故解云:此中唯于过、现,不说未来,以无体故。今准文意,无法以未来为因,以未来无故。然因后果前故,无以未来为因。又法已断知,言不简别故,许通未来,于理无爽。

有诸行以过去为因,无诸行以未来为因。

“有诸行以过去为因”等者,此简萨婆多。现在以未来为能作因,未来以未来为异熟,后相应位有能作因故。

一切行皆刹那灭。

“一切行皆刹那灭”者,异犊子等。

诸有学法有异熟果,余义多同法藏部执。

“诸有学法有异熟果”者,此有二解:一即无漏不招有漏果。但前引后等流果等,变异而熟,名有异熟果。此异熟果体实无漏,萨婆多等不许名异熟故;二云即感有果。如初二果未离欲界,所有无漏感欲界果,不还感上界,类此应知,以烦恼未尽,无漏未圆故。

其经量部本宗同义,谓说诸蕴有从前世转至后世,立说转名。

经量部说:诸蕴从前世转至后,有实法我能从前世转至后世。问:此为常故转为体,无常多相续住,名转内法、外法耶?

非离圣道,有蕴永灭。

“非离圣道,有蕴永灭”,有漏六行不能断烦恼,但名伏故。

有根边蕴,有一味蕴。

“有根边蕴,有一味蕴”,“一味”者,即无始来展转和合、一味而转,即细意识曾不间断。此具四蕴。“有根边蕴者”,“根”谓向前细意识住生死根本,故说为根。由此根故,有五蕴起,即同诸宗所说五蕴。然一味蕴是根本故,不说言边。其余间断五蕴之法是末起故,名根边蕴。

异生位中亦有圣法。

“异生位中亦有圣法”,即无漏种法尔成就。

执有胜义补特伽罗,余所执多同说一切有部。

执有胜义补特伽罗,但是微细,难可施设,即实我也。不同正量等非即蕴、离蕴,蕴外调然,有别体故也。

三藏法师翻此论竟,述重译意,乃说颂言:

备详众梵本,再译宗轮论。文惬义无谬,智者应勤学。

(江西本《〈异部宗轮论〉述记》卷下页一左行五至页二十六右行三)

分部及一切有部之二

1.《入阿毗达磨论》(卷上)

玄 奘 译

敬礼一切智 佛日无垢轮 言光破人天 恶趣本心暗

诸以对法理 拔除法想愚 我顶礼如斯 一切智言藏

劣慧妄说暗 覆蔽牟尼言 照了由明灯 稽首然灯者

有聪慧者,能具受持诸牟尼尊教之文义,由拘事业有未得退。有劣慧者,闻对法中名义稠林便生怖畏,然俱恒有求解了心,欲令彼于阿毗达磨法相海中,深洄澓处,欣乐易入,故作斯论。

谓善逝宗有八句义:一色,二受,三想,四行,五识,六虚空,七择灭,八非择灭。此总摄一切义。色有二种,谓大种及所造色;大种有四,谓地、水、火、风界。能持自、共相,或诸所造色,故名为界。此四大种,如其次第,以坚、湿、暖、动为自性,以持、摄、熟、长为业。大而是种,故名大种。由此虚空非大种摄,能生自果,是种义故,遍所造色,故名为大。如是大种惟有四者,更无用故,无堪能故,如床座足。所造色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一分,十一无表色。于大种有,故名所造,即是依止大种起义。此中眼者,谓眼识所依,以见色为用,净色为体;耳、鼻、舌、身准此应说。色有二种,谓显及形,如世尊说恶显恶形。此中显色有十二种,谓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形色有八种,谓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此中雾者,谓地水气,日焰名光,月、星、火药、宝珠、电等诸焰名明,障光明生于中,余色可见名影,翻此名暗;方谓界方,圆谓团圆;形平等名正,形不平等名不正。余色易了,故今不释。此二十种皆是眼识及所引意识所了别境。声有二种,谓有执受及无执受,大种为因,有差别故。堕自体者名有执受,是有觉义;与此相违,名无执受;前所生者名有执受,大种为因,谓语、手等声;后所生者名无执受,大种为因,谓风、林等声。此有情名、非有情名差别为四,谓前声中语声名有情名,余声名非有情名;后声中化语声名有情名,余声名非有情名。此复可意及不可意差别成八,如是八种皆是耳识及所引意识所了别境。香有三种:一好香,二恶香,三平等香。谓能长养诸根大种,名好香;若能损害诸根大种,名恶香;若俱相违,名平等香。如是三种皆是鼻识及所引意识所了别境。味有六种,谓甘、醋、咸、辛、苦、淡别故。如是六种皆是舌识及所引意识所了别境。触一分有七种:谓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及冷、饥、渴。柔软名滑,是喜触义;粗强名涩;可称名重,翻此名轻;由此所逼,暖欲名冷,食欲因名饥,饮欲因名渴。此皆于因立果名,故作如是说,如说诸佛出现乐等。大种聚中水、火增故有滑性,地、风增故有涩性,地、水增故有重性,火、风增故有轻性,水、风增故有冷性,风增故有饥,火增故有渴。无表色者,谓能自表诸心、心所转变、差别,故名为表;与彼同类而不能表,故名无表。此于相似立遮止言,如于刹帝利等说非婆罗门等。无表相者,谓由表心、大种差别,于睡眠、觉、乱、不乱心及无心位,有善、不善,色相续转,不可积集,是能建立苾刍等因,是无表相。此若无者,不应建立有苾刍等。如世尊说:于有依福业事彼恒常福增长。如是无表总有三种,谓律仪、不律仪、俱相违所摄故。律仪有三种,谓别解脱、静虑、无漏律仪别故。别解脱律仪复有八种:一苾刍律仪,二苾刍尼律仪,三勤策律仪,四正学律仪,五勤策女律仪,六近事男律仪,七近事女律仪,八近住律仪。如是八种惟欲界系;静虑律仪谓色界三摩地随转色,此惟色界系;无漏律仪谓无漏三摩地随转色,此惟不系。不律仪者,谓诸屠儿及诸猎兽、捕鸟、捕鱼、劫盗、典狱、缚龙、煮狗、罝弶、魁脍,此等身中不善、无表色相续转。非律仪、非不律仪者谓造毗诃罗、窣堵波、僧伽罗摩等,及礼制多、烧香、散华、赞诵、愿等,并捶打等,所起种种善、不善、无表色相续转,亦有无表,惟一刹那,依总种类,故说相续。别解脱律仪由誓愿受得,前七至命尽,第八一昼夜。又前七种舍由四缘:一舍所学故,二命尽故,三善根断故,四二形生故。第八律仪即由前四及夜尽舍。静虑律仪由得色界善心故得,由舍色界善心故舍,属彼心故。无漏律仪得、舍亦尔。随无漏心而得、舍故,得不律仪。由作及受,由四缘故舍不律仪:一受律仪故,二命尽故,三二形生故,四法尔得色界善心故,处中无表。或由作故得,谓殷净心猛利烦恼,礼赞制多及捶打等;或由受故得,谓作是念:若不为佛造曼荼罗,终不先食,如是等愿;或由舍故得,谓造寺舍、敷具、园林,施苾刍等,舍此无表,由等起心及所作事俱断坏故。如是无表及前所说眼等五根,惟是意识所了别境,齐此名为初色句义。然诸法相略有三种:一自共相,二分共相,三遍共相。自共相者,如变坏故,或变碍故,说名为色,如是即说可恼坏义。如法王说:苾刍当知:由变坏故,名色、取蕴,谁能变坏?谓手触故,即便变坏,乃至广说,如能疾行,故名为马;以能行故,说名牛等。分共相者,如非常性及苦性等。遍共相者,如非我性及空性等。由此方隅,于一切法应知三相。

受句义者,谓三种领纳:一乐,二苦,三不苦不乐,即是领纳三随触义。从爱、非爱、非二触生,身、心分位,差别所起,于境欢戚非二为相,能为爱因,故说名受。如世尊说:触缘受,受缘爱。此复随识差别有六,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五识俱生名身受,意识俱生名心受。由根差别建立五种,谓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诸身悦受及第三静虑心悦受,名乐根;悦是摄益义;诸身不悦受,名苦根,不悦是损恼义。除第三静虑,余心悦受名喜根;诸心不悦受名忧根;诸身及心非悦、非不悦受,名舍根。此广分别如根等处。

想句义者,谓能假合相名义解,即于青、黄、长、短等色,螺、鼓等声,沉、麝等香,咸、苦等味,坚、软等触,男女等法相名义中,假合而解,为寻、伺因,故名为想。此随识别有六如受,小大无量差别有三,谓缘少境,故名小想;缘妙高等诸大法境,故名大想;随空无边处等,名无量想。或随三界立此三名。

行有二种,谓相应行、不相应行。相应行者,谓思、触、欲、作意、胜解、念、定、慧、寻、伺、信、精进、惭、愧、不放逸、轻安、不害、舍、欣、厌、不信、懈怠、放逸、善根、不善根、无记根、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漏、暴流、轭、取、身系、盖及智、忍等诸心所法,此皆与心所依所缘行相时事五义等故,说名相应。与此相违,名不相应,谓得、非得、无想定、灭定、无想事、命根、众同分、生、住、老、无常、名身、句身、文身等,如是相应、不相应行,总名行蕴。故大仙说:行蕴聚集如芭蕉茎。

思谓能令心有造作,即是意业,亦是令心运动为义,此善、不善、无记异故,有三种别。触谓根、境、识和合生,令心触境,以能养活心所为相,顺、乐、受等差别有三。欲谓希求所作事业随顺;精进谓我当作如是事业。作意谓能令心警觉,即是引心趣境为义,亦是忆持曾受境等,此有三种,谓学、无学、非学非无学,七有学身中无漏作意名学,阿罗汉身中无漏作意名无学,一切有漏作意名非学非无学。胜解谓能于境印可,即是令心于所缘境无怯弱义。念谓令心于境明记,即是不忘已正当作诸事业义。定谓令心专注一境,即是制如猨猴,心惟于一境而转义。毗婆沙者作如是说:如蛇在筒行便不曲,心若在定,正直而转。慧谓于法能有拣择,即是于摄、相应、成就、诸因、缘、果、自相、共相八种法中,随其所应,观察为义。寻谓于境令心粗为相,亦名分别思惟,想风所系,粗动而转,此法即是五识转因。伺谓于境令心细为相,此法即是随顺意识,于境转因。

信谓令心于境澄净,谓于三宝、因果、相属、有性等中,现前忍许,故名为信;是能除遣心浊秽法,如清水珠置于池内,令浊秽水皆即澄清。如是信珠在心池内,心诸浊秽皆即除遣。信佛证菩提,信法是善说,信僧具妙行,亦信一切外道所迷缘起法性是信事业。精进谓于善、不善法生灭事中,勇悍为性,即是沉溺生死泥者,能策励心令速出义。惭谓随顺正理白法,增上所生违、爱等流心自在性;由此势力于诸功德及有德者恭敬而住。愧谓修习功德为先,违、痴等流诃毁劣法;由此势力于罪见怖。不放逸谓修诸善法。违害放逸,守护心性,心堪任性,说名轻安。违害惛沉,随顺善法,心坚善性,说名不害;由此势力不损恼他,能违于他乐为损事。心平等性说名为舍,舍背非理及向理故;由此势力令心于理及于非理,无向无背,平等而住,如持秤缕。欣谓欣尚于还灭品,见功德已,令心欣慕,随顺修善。心有此故,欣乐涅槃。与此相应,名欣作意。厌谓厌患于流转品,见过失已,令心厌离,随顺离染。心有此故,厌恶生死;与此相应,名厌作意。心不澄净名为不信,是前所说信相违法。心不勇悍名为懈怠,与前所说精进相违。不修善法名为放逸,违前所说不放逸性,即是不能守护心义。如是所说不信等三,不立随眠及缠垢者,过失轻故,易除遣故。

善根有三种:一无贪,是违贪法;二无瞋,是违瞋法;三无痴,是违痴法,即前所说慧为自性。如是三法是善自性,亦能为根,生余善法,故名善根。安隐义是善义,能引可爱有及解脱芽故,或已习学成巧便义,是善义。由此能辨妙色像故,如彩画师造妙色像,世称为善。不善根有三种,即前所治贪、瞋、痴三,贪谓欲界五部贪,瞋谓五部瞋,痴谓欲界三十四无明,除有身见及边执见相应无明。如是三法是不善自性,亦能为根,生余不善,故名不善根。不安隐义是不善义,能引非爱诸有芽故,或未习学非巧便义,是不善义。由此能辨恶色像故,如彩画师所造不妙,世称不善。无记根有四种,谓爱、见、慢、无明;爱谓色、无色界各五部贪;见谓色、无色界各十二见及欲界有身见、边执见;慢谓色、无色界各五部慢;无明谓色、无色界一切无明及欲界有身见、边执见相应无明。此四无记根是自所许。修静虑者有三种异故:一爱上静虑者,二见上静虑者,三慢上静虑者。此三皆因无明力起。毗婆沙者立无记根惟有三种,谓无记爱、无明、慧三。疑不坚住,慢性高举,非根法故,于善、不善义俱不记,故名无记;又不能记爱、非爱果,故名无记。以不能招异熟果故,是无记性。亦能生余无记染法或诸无记法,故名无记根。

结有九种,谓爱结、恚结、慢结、无明结、见结、取结、疑结、嫉结、悭结。爱结者谓三界贪,是染著相,如融胶漆,故名为爱;爱即是结,故名爱结。恚结者谓五部瞋,于有情等乐为损害,不饶益相,如辛苦种,故名为恚;恚即是结,故名恚结。慢结者谓三界慢,以自方他,德类差别,心恃举相,说名为慢;如傲逸者,凌蔑于他。此复七种: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谓因族姓、财位、色力、持戒、多闻、工巧等事,若于劣谓己胜,或于等谓己等,由此令心高举,名慢。若于等谓己胜,或于胜谓己等,由此令心高举名过慢;若于胜谓己胜,由此令心高举,名慢过慢;若于五取蕴执我、我所,由此令心高举,名我慢;若于未证得预流果等殊胜德中,谓已证得,由此令心高举,名增上慢;若于多分族姓等胜中,谓己少劣,由此令心高举,名卑慢;若实无德,谓己有德,由此令心高举,名邪慢。如是七慢,总名慢结。无明结者谓三界无知,以不解了为相,如盲、瞽者,违害明故,说名无明。此遮止言,依对治义,如非亲友、不实等言,即说怨家、虚诳语等。无明即是结,故名无明结。见结者谓三见,即有身见、边执见、邪见。五取蕴中无我、我所,而执实有我、我所相,此染污慧名有身见;身是聚义,有而是身,故名有身,即五取蕴于此起见,名有身见;即五取蕴非断非常,于中执有断、常二相,此染污慧名边执见,执二边故;若决定执无业,无业果,无解脱,无得解脱道,拨无实事,此染污慧名邪见。如是三见名见结。取结者谓二取,即见取、戒禁取。谓前三见及五取蕴实非是胜,而取为胜,此染污慧名见取;取是推求及坚执义。戒谓远离诸破戒恶,禁谓受持鸟、鸡、鹿、狗、露形、拔发、断食、卧灰,或于妄执生福、灭罪诸河池中数数澡浴,或食根、果、草、菜、药物以自活命,或复涂灰、持头髻等,皆名为禁。此二俱非能清净道,而妄取为能清净道,此染污慧名戒禁取。诸婆罗门有多闻者,多执此法以为净道,而彼不能得毕竟净。如是二取,名为取结。疑结者谓于四圣谛令心犹豫,如临歧路,见结草人踌躇不决。如是于苦,心生犹豫,为是为非,乃至广说;疑即是结,故名疑结。嫉结者谓于他胜事令心不忍,谓于他得恭敬、供养、财位、多闻及余胜法,心生妬忌,是不忍义。嫉即是结,故名嫉结。悭结者谓于己法财令心恡惜,谓我所有,勿至于他。悭即是结,故名悭结。结义是缚义,如世尊说:非眼结色,非色结眼。此中欲贪说名为结,如非黑牛结白牛,亦非白牛结黑牛,乃至广说。先所说结,亦即是缚,以即结义是缚义故。然契经中复说三缚:一贪缚,谓一切贪,如爱结相说;二瞋缚,谓一切瞋,如恚结相说;三痴缚,谓一切痴,如无明结相说。

随眠有七种:一欲贪随眠,二瞋随眠,三有贪随眠,四慢随眠,五无明随眠,六见随眠,七疑随眠。此七别相,结中已说,然应依界、行相、部别,分别如是七种随眠。谓贪诸欲,故名欲贪。此贪即随眠,故名欲贪随眠。此唯欲界五部为五,谓见苦所断,乃至修所断。瞋随眠亦唯欲界五部为五。有贪随眠唯色、无色界各五部为十。内门转故,为遮于静虑无色解脱想故,说二界贪名有贪。慢随眠通三界,各五部为十五,无明随眠亦尔。见随眠通三界,各十二为三十六,谓欲界见苦所断,具五见,见集、灭所断,唯有邪见及见取二;见道所断唯有邪见、见取、戒禁取三,总为十二。上二界亦尔,为三十六。疑随眠通三界,各四部为十二。谓见苦、集、灭、道所断,此中欲贪及瞋随眠唯有部别,无界、行相别;有贪、疑、慢、无明随眠,有界、部别,无行相别;见随眠具有界、行相、部别。行相别者,谓我、我所行相转者,名有身见;断、常行相转者,名边执见;无行相转者,名邪见;胜行相转者,名见取;净行相转者,名戒禁取。微细义是随眠义,彼现起时难觉知故;或随缚义是随眠义,谓随身心相续而转,如空行影水行随故;或随逐义是随眠义,如油在麻,腻在抟故;或随增义是随眠义,谓于五取蕴由所缘相应而随增故。言随增者,谓随所缘及相应门而增长故。如是七种随眠由界、行相、部差别故,成九十八随眠。谓欲界见苦所断具十随眠,即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戒禁取、疑、贪、瞋、慢、无明;见集所断有七随眠,于前十中,除有身见、边执见、戒禁取;见灭所断有七随眠亦尔;见道所断有八随眠,谓即前七加戒禁取;修所断有四随眠,谓贪、瞋、慢、无明,如是欲界有三十六随眠。色界有三十一随眠,谓于欲界三十六中除五部瞋。无色界亦尔,故有九十八随眠。于中八十八见所断,十修所断,三十三是遍行,谓界界中见苦、集所断诸见、疑及彼相应不共无明,余皆非遍行。十八是无漏缘,谓界界中见灭道所断邪见、疑及彼相应不共无明。此十八种缘灭道故,名无漏缘,余皆有漏缘。此中有漏缘者,由所缘相应故随增。无漏缘者,但于自聚由相应故随增。九是无为缘,谓界界中见灭所断邪见、疑及彼相应不共无明,缘灭谛故名无为缘,余皆有为缘。十种随眠次第生者,先由无明于谛不了,谓于苦不欲乃至于道不欲。由不了故,次引生疑。谓闻邪正二品,便怀犹豫,为苦非苦乃至为道非道。从此犹豫,引生邪见。谓遇恶友,由邪闻思生邪决定,无施与,无爱乐,无祠祀,乃至广说。从此邪见有身见生,谓取蕴中拨无苦理,便执有我或有我所。从有身见边执见生,谓执我有断、常边故;从边执见戒禁取生,谓此边执为能净故;从戒禁取引见取生,谓能净者是最胜故;从此见取次引贪生,谓自见中情深爱故;从此贪后次引慢生,谓自见中深爱著己,恃生高举,陵蔑他故;从此慢后次引瞋生,谓恃己见,于他见中,情不能忍,必憎嫌故;或于自见取舍位中起憎嫌故。十种随眠次第如是。由三因缘起诸烦恼:一未断随眠故,二非理作意故,三境界现前故。由因加行境界三力,烦恼现前,此说具者,亦有唯依境界力起烦恼,身心相续,故名烦恼,此即随眠。

随烦恼者即诸烦恼,亦名随烦恼。复有随烦恼,谓余一切行蕴所摄染污心所,与诸烦恼同蕴摄故。此复云何?谓诳、 、害、恼、恨、谄等,有无量种,如圣教说。诳谓惑他; 谓染著自身所有色力、族姓、净戒、多闻、巧辩等已,令心傲逸,无所顾性;害谓于他能为逼迫,由此能行打骂等事;恼谓坚执诸有罪事,由此不受如理谏诲;恨谓于忿所缘事中数数寻思,结怨不舍;谄谓心曲。如是六种从烦恼生,秽污相粗,名烦恼垢。于此六种烦恼垢中诳、 二种是贪等流,贪种类故;害、恨二种是瞋等流,瞋种类故;恼垢即是见取等流,执己见胜者,恼乱自他故;谄垢即是诸见等流,诸见增者多谄曲故,如说谄曲谓诸恶见。此垢及缠并余染污,行蕴所摄,诸心所法从烦恼生,故皆名随烦恼。

缠有十种,谓惛沉、睡眠、掉举、恶作、嫉、悭、无惭、无愧、忿、覆。身心相续,无堪任性,名为惛沉,是昧重义。不能任持,身心相续,令心昧略,名为睡眠。此得缠名,唯依染污。掉举谓令心不寂静。恶所作体名为恶作;有别心所,缘恶作生,立恶作名,是追悔义。此于果体,假立因名,如缘空名空,缘不净名不净,世间亦以处而说依处者,如言一切村邑来等。此立缠名,亦唯依染。嫉、悭二相,结中已说。于诸功德及有德者令心不敬,说名无惭,即是恭敬所敌对法。于诸罪中不见怖畏,说名无愧。能招恶趣,善士所诃,说名为罪。除瞋及害,于情、非情令心愤发,说名为忿。隐藏自罪,说名为覆。此十缠缚身心相续,故名为缠。此中惛沉、睡眠、无愧是无明等流,恶作是疑等流,无惭、悭、掉举是贪等流,嫉、忿是瞋等流,覆是贪、无明等流。诸心所法,行相微细,一一相续,分别尚难,况一刹那俱时而有?微密智者依佛所说,观果差别,知其性异,为诸学者无倒宣说。有劣慧者未亲承事无倒解释佛语诸师,故于心所迷谬诽拨,或说唯三,或全非有。

漏有三种,谓欲漏、有漏、无明漏。欲界烦恼并缠,除无明,名欲漏,有四十一物,谓三十一随眠并十缠。色、无色界烦恼并缠,除无明,名有漏,有五十四物,谓上二界各二十六,随眠并惛沉、掉举同无记故,内门转故,依定地故,二界合立一有漏名。三界无明,名无明漏,有十五物,以无明是诸有本故,别立漏等,稽留有情,久住三界,障趣解脱,故名为漏。或令流转,从有顶天至无间狱,故名为漏。或彼相续,于六疮门,泄过无穷,故名为漏。

暴流有四,谓欲、有、见、无明暴流。欲漏中除见名欲暴流,有二十九物。有漏中除见名有暴流,有三十物。三界诸见名见暴流,有三十六物。三界相应,不共无明,名无明暴流,有十五物。漂夺一切有情胜事,故名暴流,如水暴流。轭有四种,如暴流说。和合有情,令于诸界、诸趣、诸生、诸地受苦,故名为轭,即是和合令受种种轻重苦义。

(常州本卷上页一左行四至页十六右行六)

2.《入阿毗达磨论》(卷下)

玄 奘 译

取有四种,谓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即欲暴流加无明,名欲取,有三十四物,谓贪、瞋、慢、无明各五,疑四缠十。即有暴流加无明,名我语取,有四十物,谓贪、慢、无明各十,疑八及惛沉、掉举。诸见中除戒禁取,余名见取,有三十物。戒禁取名戒禁取,有六物。由此独为圣道怨故,双诳在家、出家众故,于五见中此别立取。谓在家众由此诳惑,计自饿、服气及坠山岩等,为天道故;诸出家众由此诳惑,计舍可爱境,受杜多功德,为净道故。薪义是取义,能令业火炽然相续而生长故,如有薪故火得炽然。如是有烦恼,故有情业得生长。又猛利义是取义,或缠裹义是取义,如蚕处茧,自缠而死。如是有情四取所缠,流转生死,丧失慧命。身系有四种,谓贪欲身系、瞋恚身系、戒禁取身系、此实执身系。欲界五部贪名初身系,五部瞋名第二身系,六戒禁取名第三身系,十二见取名第四身系。种种缠缚有情自体,故名身系,是等羂网有情身义。

盖有五种,谓贪欲盖、瞋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欲界五部贪名初盖,五部瞋名第二盖,欲界惛沉及不善睡眠名第三盖,欲界掉举及不善恶作名第四盖,欲界四部疑名第五盖。覆障圣道及离欲染,并此二种加行善根,故名为盖。

前说诸界、诸趣、诸生、诸地受苦,应说云何界、趣、生、地?界有三种,谓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有二十处,谓八大地狱:一等活、二黑绳、三众合、四号叫、五大号叫、六炎热、七极炎热、八无间,并傍生、鬼界为十。有四洲人:一赡部洲、二胜身洲、三牛货洲、四俱庐洲。有六欲天:一四大王众天、二三十三天、三夜摩天、四覩史多天、五乐变化天、六他化自在天。合二十处。色界有十六处,谓初静虑有二处:一梵众天,二梵辅天;第二静虑有三天:一少光天、二无量光天、三极光净天;第三静虑有三天:一少净天、二无量净天、三遍净天;第四静虑有八天:一无云天、二福生天、三广果天、四无烦天、五无热天、六善现天、七善见天、八色究竟天。合十六处。大梵无想,无别处所,故非十八。无色界虽无上下处所,而有四种生处差别: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趣有五种:一捺洛迦、二傍生、三鬼界、四天、五人。生有四种,谓卵、胎、湿、化。地有十一,谓欲界、未至、静虑中间、四静虑、四无色为十一地。欲界有顶,一向有漏,余九地通有漏及无漏,前界、趣、生一向有漏。

智有十种,谓法智、类智、世俗智、他心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尽智、无生智。于欲界诸行及彼因灭加行、无间、解脱、胜进道,并法智地中所有无漏智,名法智。无始时来,常怀我执,今创见法,故名法智。于色、无色界诸行及彼因灭加行、无间、解脱、胜进道,并类智地中所有无漏智,名类智。随法智生,故名类智。诸有漏慧名世俗智。此智多于瓶、衣等世俗事转,故名世俗智。此有二种:一染污,二不染污。染污者复有二种:一见性,二非见性。见性有五,谓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戒禁取。非见者,谓疑、瞋、慢、无明、忿、害等相应慧;不染污者亦有二种:一善,二无覆无记。无覆无记者非见,不推度故,是慧及智。善者若五识俱,亦非见,是慧及智;若意识俱,是世俗正见,亦慧亦智。诸定生智,能了知他欲、色界系一分无漏现在相似心、心所法,名他心智。此有二种:一有漏,二无漏。有漏者,能了知他欲、色界系心、心所法。无漏者有二种:一法智品,二类智品。法智品者,知法智品心、心所法;类智品者,知类智品心、心所法。此智不知色、无为、心不相应行,及过去、未来无色界系,一切根地补特伽罗胜心、心所皆不能知。于五取蕴果分有无漏智,作非常、苦、空、非我行相转,名苦智。于五取蕴因分有、无漏智,作因集生,缘行相转,名集智。于彼灭有无漏智,作灭、静、妙、离行相转,名灭智。于彼对治,得涅槃道,有无漏智,作道如行出行相转,名道智。有无漏智作是思惟:苦我已知,集我已断,灭我已证,道我已修,尽行相转,名尽智。有无漏智作是思惟:苦我已知,不复更知,乃至道我已修,不复更修,无生行相转,名无生智。此后二智不推度,故非见性。他心智唯见性,余六智通见性、非见性。世俗智唯有漏,他心智通有漏及无漏,余八智唯无漏。灭智唯无为缘,他心苦、集、道智唯有为缘,余五智通有为、无为缘。苦、集智唯有漏缘,灭道智唯无漏缘,余六智通有漏、无漏缘。法智在六地,谓四静虑、未至、中间。类智在九地,谓前六地,下三无色。他心智在四地,谓四静虑。世俗智在一切地。余六智、法智品者在六地,类智品者在九地。

忍有八种,谓苦、集、灭、道法智忍及苦、集、灭、道类智忍。此八是能引决定智胜慧,忍可苦等四圣谛理,故名为忍。于诸忍中,此八唯是观察法忍,是见及慧,非智自性。决定义是智义,此八推度意乐未息,未能审决,故不名智。苦法智忍与欲界见苦所断十随眠得俱灭,苦法智与彼断得俱生。忍为无间道,智为解脱道,对治欲界见苦所断十种随眠。如有二人,一在舍内驱贼令出,一关闭门不令复入。苦类智忍与色、无色界见苦所断十八随眠得俱灭,苦类智与彼断得俱生,余如前说。如是四心能于三界苦谛现观,于集、灭、道各有四心,应知亦尔。此十六心能于三界四谛现观,断见所断八十八结,得预流果。余修所断十种随眠,谓欲界四,色、无色界各三,为十。欲界四种譬如束芦,总分为九。谓从上上乃至下下,彼对治道无间解脱,亦有九品,谓下下品道能对治上上品随眠,乃至上上品道能对治下下品随眠。六品尽时得一来果,九品尽时得不还果,如欲界四总分为九,亦有九品无间解脱能对治道。色、无色界各有四地,一一地中能治、所治各有九品,应知亦然。渐次断彼八地随眠,乃至有顶下下品尽时得阿罗汉果。四果中间所有诸道及前见道名为四向,随在彼果前,即名彼果向。如是有八补特伽罗,谓行四向及住四果。如是向、果由种性别,分为六种,谓钝利根,种性异生,若入见道十五心类名随信行及随法行。即此二种至修道位,谓从第十六心乃至金刚喻定,名信胜解及名见至。即此二种至无学位,谓从初尽智乃至最后心,名时解脱及不时解脱等。谓心所种类差别,有无量种,依心有故,名心所法,犹如我所。如是心所名相应行。不相应行与此相违,谓诸得等。得谓称说有法者,因法有三种:一净,二不净,三无记。净谓信等,不净谓贪等,无记谓化心等。若成此法,名有法者。称说此定因,名得获成就。得若无者,贪等烦恼现在前时,有学既无,无漏心故,应非圣者。异生若起善无记心,尔时应名已离染者。又诸圣者与诸异生无涅槃得,互相似故,应俱名异生,或俱名圣者。如法王说:起得成就十无学法,故名圣者,永断五支,乃至广说。又世尊说:苾刍当知:若有成就善、不善法,我见如是:诸有情类心相续中善、不善得增长无边,作如是说:汝等苾刍不应校量有情胜劣,不应妄取补特伽罗德量浅深,乃至广说。故知法外定有实得。此有二种:一者未得、已失,今获。二者得已、不失,成就。应知非得与此相违。于何法中有得、非得?于自相续及二灭中有得、非得。非他相续,无有成就他身法故;非非相续,无有成就非情法故;亦非虚空,无有成就虚空者故。彼得无故,非得亦无。得有三种:一者如影随形得,二者如牛王引前得,三者如犊子随后得。初得多分,如无覆无记法;第二得多分,如上地没生,欲界结生时,欲界善法得;第三得多分,如闻思所成慧等,除俱生所余得,此中应作略。毗婆沙谓欲界系善、不善色,无前生得,但有俱生及随后得。除眼耳通慧及能变化心,并除少分,若威仪路,若工巧处,极数习者,诸余一切无覆无记法及有覆无记表色,惟有俱生得,势力劣故,无前后得。所余诸法一一容有前后俱得。善法得惟善,不善法得惟不善,无记法得惟无记,欲界法得惟欲界,色界法得惟色界,无色界法得惟无色界,无漏法得通三界及无漏法。无漏法者,谓道谛、三无为俱不系故,道谛得惟无漏。非择灭得通三界,择灭得色、无色界。道力起者即堕彼界无漏,道力起者是无漏故。无漏法得总说有四种:学法得惟学,无学法得惟无学,非学非无学法得有三种。非学非无学法者,谓诸有漏及无为;有漏及非择灭得惟非学非无学。择灭得学道力起者惟学,无学道力起者惟无学,世间道力起者惟非学非无学。见所断法得惟见所断,修所断法得惟修所断。非所断法得有二种,谓修所断及非所断。非所断法者,谓道谛及无为。道谛得惟非所断,非择灭得惟修所断,不染污故,是有漏故,择灭得。世间道力起者惟修所断,无漏道力起者惟非所断。一切非得皆惟无覆无记性摄,非如前得,有差别义。然过去、未来法一一各有三世非得,现在法无现在非得。得与非得,性相违故。无有现在可成就法,不成就故。然有过去、未来非得。欲、色、无色界及无漏法,一一皆有三界非得。无有非得是无漏者,非得中有异生性故。如说云何异生性?谓不获圣法。不获即是非得异名。又诸非得惟无记性,故非无漏。

已离第三静虑染,未离第四静虑染。第四静虑地心、心所灭,有不相应法,名无想定。虽灭一切心、心所法而起此定,专为除想,故名无想,如他心智。此无想定是善第四静虑所摄。惟非圣者相续中起,求解脱想,起此定故。圣者于此如恶趣想,深心厌离,此惟顺定受。谓顺次生受,是加行得,非离染得。灭定者,谓已离无所有处染,有顶心、心所法灭,有不相应法,能令大种平等相续,故名为灭定。是有顶地加行善摄,或顺次生受,或顺后次受,或顺不定受。起此定已,未得异熟,便般涅槃,故不定受。此定能感有顶地中四蕴异熟,彼无色故,圣者能起,非诸异生,由圣道力起此定故。圣者为得现法乐住,求起此定。异生于此怖畏断灭,无圣道力,故不能起。圣者于此由加行得,非离染得。惟佛、世尊于此灭定,名离染得。初尽智时已于此定能自在起,故名为得。诸佛功德不由加行,随欲即起,现在前故。若生无想有情天中,有法能令心、心所灭,名无想事,是实有物,是无想定异熟果故,名异熟生。无记性摄即广果天中有一胜处,如中间静虑名无想天。生时死时俱有心想,中间无故,立无想名。彼将死时,如久睡觉,还起心想,起已不久即便命终,生于欲界。将生彼者必有欲界顺后次受,决定业故。如将生彼北俱庐洲,必有能感生天之业。先业所引,六处相续,无间断因,依之施设四生五趣,是名命根,亦名为寿。故对法说:云何命根?谓三界寿。此有实体,能持暖识,如伽他言:

寿暖及与识 三法舍身时 所舍身僵仆 如木无思觉

契经亦说:受异熟已名那落迦,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应知亦尔。若异命根,无别有法,是根性摄,遍在三界。一期相续,无间断时,可依施设四生五趣。生无色界,起自上地善染污心,或起下地无漏心时,依何施设?化生天趣,起善染时,应名为死;若起无记,应复名生。拨无命根,有斯大过。诸有情类同作事业,同乐欲因,名众同分。此复二种:一无差别,二有差别。无差别者,谓诸有情皆有我爱,同资于食,乐欲相似。此平等因,名众同分。一一身内,各别有一。有差别者,谓诸有情界、地、趣生、种姓、男女、近事、苾刍、学、无学等种类差别。一一身内,有同事业,乐欲定因,名众同分。此若无者,圣、非圣等世俗言说应皆杂乱。诸异生性,异生同分,有何差别?同乐欲等因,说名彼同分。异生性者,能为一切无义利因。如契经说:苾刍当知:我说愚夫无问异生,无有少分恶、不善业,彼不能造。又世尊说:若来人中得人同分,非异生性,于死、生时有舍得义,故异生性与同分别。

诸法生时有内因力,令彼获得各别功能,即此内因说名生相,谓法生因总有二种:一内,二外。内谓生相,外谓六因或四缘性。若无生相,诸有为法应如虚空等,虽具外因缘,亦无生义。或应虚空等亦有可生义,成有为性,是大过失。由此故知别有生相能引别果。暂时住因说名住相,谓有为法于暂住时各有势力,能引别果,令暂时住。此引别果势力内因说名住相。若无住相,诸有为法于暂住时,应更不能引于别果。由此故知有别住相。老谓衰损,引果功能令其不能重引别果。谓有为法若无异相、衰损功能何缘不能引别果已,更不重引?引而复引,应成无穷。若尔又应非刹那性。由此故知别有异相。无常者,谓功能损已,令现在法入过去因。谓有别法名为灭相,令从现在堕过去世。此若无者,法应不灭,或虚空等亦有灭义。此四有为之有为相。若有此四有为相者便名有为,非虚空等。然世尊说:有三有为之有为相,有为之起亦可了知,尽及住、异亦可了知,为所化生,厌有为故。如示异耳,与吉祥俱,住异二相合说为一,是故定有四有为相,非即所相有为法体。若即所相有为体者,如所相体与能相一,能相亦应展转无异。若尔诸法灭时应生,生时应灭,或全不生。此四本相是有为故,如所相法有四随相,谓名生生乃至灭灭,然非无穷,以四本相各相八法,随相惟能各相一故。谓法生时并其自体九法俱起,自体为一,相随相八。本相中生,除其自体,生余八法。随相中生于九法内,惟生本生,势力劣故。住、异、灭相,应知亦尔。本相依法,随相依相。法因相故,得有作用。相内随相,得有作用。作用者何?谓生、住、异、灭。所生等者,谓引果功能。故有为法体虽恒有而用非常,假兹四相内、外因力,因得成故。名身、句身、文身等者,谓依语生,如智带义影像而现,能诠自义,名名、句、文,即是想章字之异目。如眼识等依眼等生,带色等义影像而现,能了自境,名等亦尔,非即语音亲能诠义。勿说火时便烧于口,要依语故火等名生,由火等名诠火等义。诠者,谓能于所显义,生他觉慧,非与义合,声有碍故。诸记论者所执常声,理不成故。不应离此名、句、文三,可执有法能诠于义。然四种法似同一相,一声,二名,三义,四智。此中名者谓色等想;句者谓能诠义究竟,如说诸恶莫作等颂。世间亦说提婆达多驱白牛来 取乳等,文者即是 、壹等字,此三各别,合集同类,说之为身。如大仙说:苾刍当知:如来出世便有名身、句身、文身可了知者,意说谛、实、蕴、处、界、沙门、果、缘起等法名、句、文身。又世尊说:如来得彼彼名、句、文身者,意说如来获得彼彼不共佛法名、句、文身等。谓此中义类差别,诸行句义,齐此应知。识句义者谓总了别色等境事,故名为识。即于色等六种境中,由眼等根伴助而起现在作用,惟总分别色等境事,说名为识。若能分别差别相者,即名受等诸心所法。识无彼用,但作所依识用。但于现在世有,一刹那顷能有了别。此亦名意,亦名为心,亦是施设有情本事,于色等境了别为用。由根、境别,设有六种,谓名眼识乃至意识。佛于经中自说彼相,谓能了别,故立识名。由此故知了别为相。

前于思择有为相中,说法生因总有二种:一内,二外。内谓生相,外谓六因或四缘性。今应思择:因缘者何?因有六种:一相应因,二俱有因,三同类因,四遍行因,五异熟因,六能作因。心、心所法展转相应,同取一境,名相应因,如心与受等,受等与受等,受等复与心各除其自性。诸有为法更互为果,或同一果,名俱有因,如诸大种所相、能相,心心随转,更互相望。二因别者,如诸商人更相助力,能过崄路,是俱有因;诸所饮食展转同义,是相应因。心随转者,谓诸心所及诸静虑、无漏律仪,诸有为相以彼与心俱堕一世、一起、一住、一灭、一果、一等流、一异熟、同善、同不善、同无记。由此十因,名心随转。自地自部前生诸法,如种子法,与后相似,为同类因。自地前生,诸遍行法与后染法,为遍行因。一切不善、有漏善法与自异熟为异熟因。诸法生时,除其自性,以一切法为能作因。或惟无障,或能生故。如是六因总以一切有为为果,是所生故,谓相应俱有因,得士用果,由此势力彼得生故,此名士用,彼名为果。同类遍行因得等流果,果似因故,说名为等;从因生故,复说为流,果即等流,名等流果。异熟因得异熟果,果不似因,故说为异,熟谓成熟,堪受用故。果即异熟,名异熟果。惟有情数摄无覆无记性,能作因得增上果,此增上力彼得生故。如眼等根于眼识等,及田夫等于稼穑等,由前增上,后法得生。增上之果名增上果。择灭无为名离系果,此由道得,非道所生,果即离系,名离系果。缘有四种,谓因、等无间、所缘、增上缘。除能作,余五因名因缘;过去、现在、心、心所法,除阿罗汉最后心等名等无间缘;一切法名所缘缘;能作因性,名增上缘。

容有碍物是虚空相,此增上力彼得生故。能有所容受是虚空性故。此若无者,诸有碍物应不得生,无容者故。如世尊说:梵志当知:风依虚空。婆罗门曰:虚空依何?佛复告言:汝问非理。虚空无色、无见、无对,当何所依?然有光明,虚空可了,故知实有虚空、无为。此体若无,风何依住?说无色等,言何所依?因有光明,何所了别?了龟、毛等,不因此故。

众苦永断,说名择灭。众苦者何?谓诸生死。如世尊说:苾刍当知:诸有若生即说为苦,诸有即是生死别名。有若不生名苦永断,如堤堰水,如壁障风,令苦不生名为择灭。择谓拣择,即胜善慧。于四圣谛数数拣择,彼所得灭,立择灭名。此随所断,体有无量,以所断法量无边故。若体一者,初道已得,修后诸道,便应无用。若言初证少分非全,即一灭体应有多分。一体多分与理相违。随有漏法有尔所量,择灭无为,应知亦尔。此说为善,应正理故。此随道别立八十九,随断遍知,立有九种。若随五部立有五种。又随果别总立为四,谓预流等。由断离灭,界别立三。由断苦、集及有余依、无余依别,总立二种。约生死断总立为一。如是择灭有多异名,谓名尽、离灭、涅槃等。如《人经》说:苾刍当知:四无色蕴及眼色等总名为人。于中假想说名有情,亦名意生,亦名为人、摩纳婆等。此中自谓我眼等见色等,发起种种世俗言论,谓此具寿有如是名、如是族姓乃至广说。苾刍当知:此惟有想,惟有言说。如是诸法皆是无常,有为缘生,由此故苦。谓生时苦,住等亦苦。于此众苦永断无余,除弃变吐尽、离染、灭、寂静、隐没,余不续起,名永不生。此极静妙,谓一切依除弃、爱尽、离、灭、涅槃。所言一切依除弃者,谓此灭中永舍一切五取蕴苦;言爱尽者,谓此灭中现尽诸爱;得此灭已,永离染法,故名为离;证此灭已,众苦皆息,故名为灭。证此灭已,一切灾患、烦恼火灭,故名涅槃。

非择灭者,谓有别法毕竟障碍未来法生,但由阙缘,非由择得。如眼与意专一色时,余色、声、香、味、触等谢。缘彼境界,五识身等由得此灭。能永障故,住未来世,毕竟不生。缘阙亦由此灭势力,故非择灭,决定实有。如世尊说:若于尔时乐受现前,二受便灭。彼言灭者,除此是何?定非无常及择灭故。又契经说:苾刍当知:若得预流,已尽地狱,已尽鬼界,已尽傍生。此言尽者是非择灭。尔时异熟法未得择灭,故为初业者爱乐勤学,离诸问答,略制斯论。诸未遍知阿毗达磨深密相者,随自意集诸戏论,聚置于现前,妄构邪难,欲相诽毁,彼即谤佛所说至教。如世尊说:有二种人谤佛至教:一者不信,生于憎、嫉,二者虽信而恶受持。

(常州本卷下页一左行四至页十六右行九)

3.附录:《〈入阿毗达磨论〉通解》

〔日〕鸟水宝云 讲述 小山荣宪 补辑 邓 镕 译

本论当佛灭后九百年为北印度迦湿弥罗国悟入阿罗汉之所造。上吸四阿含之精髓,中挈六足、发智之纲维,下摄婆沙论之要义。《法蕴足论》颂阿毗达磨如大海、大山、大地、大虚空,而此论则浮海之 筏、登山之阶磴、行地之宝舆、飞游虚空之健翮也。兹欲述此论,先以分为七门:一辨论之所依,二述论缘起,三明法印,四定所被机,五论宗体,六解题目,七释论文。今初一辨论之所依者。婆沙称诸佛番番出世,说素怛缆、毗奈耶、阿毗达磨之三藏。述其所说之由有九,复次释而据其第三说,则依增上定之论道而说素怛缆,依增上戒之论道而说毗奈耶,依增上慧之论道而说阿毗达磨,是则为使佛弟子修戒、定、慧三学而说三藏也。故有部宗以经、律、论三藏皆为佛说。夫所谓三藏者,一四阿含,即契经也;二四律五论,即调伏律也;三六足、发智,即对法论也。兹先辨四阿含。一、《增一阿含》五十卷,二、《中阿含》六十卷,三、《杂阿含》五十卷,四、《长阿含》二十二卷。此四阿含总摄小乘教。据《大方便报恩经》说,则以收集向于诸天、世人随时所说之法,名增一阿含,是劝化人之所习也;以为利根之机所说之深义,名中阿含,是学问者之所习也;以随禅之法,名杂阿含,是坐禅人之所习也;其名长阿含者,则为破诸外道而说者也。依此经意,而《法华文句》谓《增一阿含》为明人天之因果,《长阿含》为破邪见,《中阿含》为明深义,《杂阿含》为明禅定。《唯识疏》又以自一法至百法者为《增一阿含》,以明不略不广之义者为《中阿含》,以明事义而文广者为《长阿含》,以明杂义者为《杂阿含》。此外则《四分律》等亦明四阿含之别者也。问:现流之四阿含为界内结集之经乎?为界外结集之经乎?答:《法华玄赞》以四阿含及《僧祇律》为大众部之义,而《华严玄谈》亦以四阿含及《僧祇律》为大众部所诵,则界外结集之经也。然虽有界内界外之别,而上座、大众共以四阿含为所依之本经。于何证之?如六足、发智、婆沙所引之契经,皆与今四阿含同。虽随其部别不无差异,而其主要在以四阿含为所依。于是《大乘义章》分立四宗,释小乘二宗与大乘二宗不同。谓小乘二宗经同论别。经同者,谓依佛本教,同在四阿含中而无别部;论别者,谓小乘之机情见未熟,执定则彼此兴诤。故论有毗昙、成实之别。是以十八部共为所依之经,而主要仍以四阿含为本据也。上辨素怛缆竟,次辨毗奈耶。夫《义林》所列四律五论,四律者,一、《十诵律》五十五卷,二、《四分律》六十卷,三、《僧祇律》四十卷,四、《五分律》三十卷。而《行事钞》及《资持记》则列五律,即于前四律上加入《迦叶遗律之解脱戒本》一卷而为第五是也。就此五律颇多异说。在《大集经》所列五部,则一、昙无德部,二、萨婆多部,三、迦叶遗部,四、弥沙塞部,五、婆蹉富罗部,此翻为犊子部。而南山所列,则有《僧祇律》,与经不同,经则加犊子部,除《僧祇律》。夫是时有数多律部,而唯称五部者,《三论玄义》以为此最盛行,故称五部云。至所谓五论者,一、《毗尼母论》八卷;二、《摩得勒伽论》十卷,以解萨婆多律;三、《善见论》十八卷,以解昙无德之《四分律》;四、《萨婆多毗尼毗婆沙论》八卷,以解《十诵律》;五、《明了论》一卷,依正量部律。《法华玄赞》以《舍利弗阿毗昙梵网六十二见经》为正量部之义,则正量之律为依于舍利弗阿毗昙。今有部之正依为《十诵律》,如上所辨。以次辨阿毗达磨藏。一、《集异门足论》廿卷十三品,舍利弗造;二、《法蕴足论》十卷十一品,目连造;三、《施设足论》,迦陀衍那造,玄奘法师未译,至宋时法护译出三卷以上,皆佛在世论也;四、《识身足论》十六卷,佛灭度后百年提婆设摩所造;五、《品类中论》十八卷八品,世友所造;六、《界身足论》二卷二品,亦世友造,皆造于佛灭度后三百年之初。合前四论称为六足;七、《发智论》廿卷,佛灭度后三百年之末迦陁衍那造。《光记》谓后代论师以前六论为足,以《发智论》为身。盖以七论为有部宗根本之论也。《智论》有八犍度阿毗昙、六分阿毗昙,盖皆六足、发智之类,而《法华文句》举古人之破释,谓前三论既为佛在世时之尊者所造,何以转为佛灭度后所出诸论之足?荆溪释言:前六论意义少,故为足;发智意义多,故为身。身可摄足,则发智可摄前六论。此外则五百罗汉所造之婆沙论亦为解发智而作。其中说明虽广,见而易知;举义虽多,皆圣者之解释。故或亦以之为发智之足。要之解发智者婆沙也,解六足者发智也;解四阿含者,六足也。故欲解四阿含,应先学六足;欲学六足,应先明发智;欲明发智,应先通婆沙。婆沙文义浩瀚,如海无涯,惟此论以寥寥短篇赅括六足、发智、婆沙之法义而无遗,故题为《入阿毗达磨论》。

第二述论之缘起。此论何为而造?在明有为、无为二法。二法因何而明?《集异门足论》谓:中有二法,曰名与色。名者何?受、想、行、识及虚空,与择灭、非择灭是也。色者何?四大种及所造之色是也。此名与色之中,摄有为、无为之二法。又《法蕴足论》:如何名有为界?五蕴是也。如何名无为界?虚空及二灭是也。又《施设足论》:世尊为诸比丘说有二物:一有为,二无为。此外无别物,故无补特迦罗。又《品类足论》自第一页至六页,无非明色、心、心所、不相应、无为。是亦说有为、无为法者也。《发智论》亦明有为、无为法。故婆沙所释此有为、无为中摄漏、无漏,一切法无不摄。故婆沙中有以问答明斯义者。问:有为法何义?答言:若法有生有灭、有因有果而得有为之相者,是名有为。今此论即以六足、发智、婆沙等论所说有为、无为之义而简短言之者也。故此论前明有为之果,后明有为之因。此有因有果者皆有为相。最后,三无为无因无果,皆无为相。夫说此有为、无为者何也?婆沙谓:诸之有情,有流转者,有还灭者。其流转者谓之受生,其还灭者谓之趣涅槃,是即有为、无为之相。而此论则为使诸之有情脱离三途流转之苦,趣至还灭之果而作也。或谓六足、发智、婆沙等论具明流转、还灭二门,何须更造此论?答言:论初发起序言有聪慧者,有劣慧者。其聪慧者虽受持六足诸论,而累于世缘,或未得果而退转;其劣慧者则往往以对法藏论之文多义广为烦,不复受持。此论以少文而摄六足、发智等之多义,正“流通分”所谓“为初业者爱乐勤学,离诸问答,略制斯论”者也。已述造论之通途,次更明造论之别由。当佛灭后九百年世亲出世,先学有部之宗义,后学经部之宗义。知经部义胜于有部,乃变名潜入迦湿弥罗国。四年之间,每以经部之义诘难有部。于时悟入论师之大阿罗汉等亦困于解释,惊其神异,罔测所由。及入定观察,始知其为名满印度之世亲菩萨。乃窃告之曰:此有部内有未离欲者,知长老破有部宗,恐生怨害。世亲于是归国,取有部婆沙二百卷,约其纲要,造俱舍六百颂,送于迦湿弥罗国。彼国有部诸大众俱生欢喜,迎至境外,以象驾六百颂而入。读其颂者皆谓世亲实弘我宗。唯悟入读竟乃曰:世亲非弘我宗,颂中每采传说之言而表其不信,是诋毁我宗者也。谓余不信,试更请其为长行以释颂,则其意毕露。诸大众乃发使请世亲更造长行,果如悟入所说。时悟入门下有众贤论师者,乃定有部宗义。于十二年间造成二万五千颂之论以示世亲,是即《顺正理论》也。其论之体裁,虽若为释俱舍颂而作,然于俱舍颂中,戾于有部宗义及依于经部宗义而立之处,皆加以救护若破斥。故不特有时与婆沙不合,且又对于俱舍而设立破。今详观此论前后,虽阳通俱舍之难,而实阴救正理之弊。是则造论之特别理由也。

第三明法印者。依光之说,凡印度造论皆以释成佛经。经教虽有数多,略言之不出三法印:一、诸行无常印,即一切有为法于刹那生灭而无常。二、诸法无我印,谓一切法非我。以其中有为法虽有作用而不常住,无为法虽常住而无作用。故无常一主宰之我。三、涅槃寂静印。夫择灭涅槃,无为寂静。其择灭盖由离系之所证得。离系者,远离诸有漏法之相应、所缘二缚,而得解脱涅槃之谓。彼灭谛者则由慧之简择而显于离系缚时,故名择灭。是则涅槃寂静也。以此三者所诠之理,考查能诠之教法,而印持佛教,故名法印。顺此印者为佛说,违此印者非佛说。《义林》分别了义、不了义而列举四重,第一重为法印、非法印,与今此论相当。盖此论实具三法印。其就诸法生灭而分别四相者,是诸行无常之相也;其诸法自共相下之第三遍共相者,是诸法无我之相也;其言择灭即涅槃寂静之相也。故此论为尽佛教之条理,而顺于三法印之了义说。

第四定所被机者。在瑜伽、唯识立五种姓,法尔差别,是盖就于有为第八识上之本有种子而安立种姓。故以本有无漏种子为种姓之体,因而于有情界有有之者,有不有者。故差别之为五姓法尔。然真谛所译之《佛性论》则立一性皆成。是盖于真如上立佛性,真如为一相平等,佛性则通于一切众生。今小乘有部则说五姓各别,意以瑜伽、唯识既立五姓,而以有情界为非一性平等,况于婆沙、俱舍宁有异义?惟贤首大师乃以俱舍之种姓为分位假立,故其《五教章》谓:起于顺解脱分位乃始可谓有种姓。以俱舍有(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之文。)则在顺解脱分之前,定无有能感涅槃果之因。故于此善根起时,其有情身中可谓有涅槃法。然则起顺解脱分之善则有种姓,全不修起时则可谓之无性有情。此《五教章》之大略也。其引俱舍惟在助释其始教大乘分位之五姓。夫其始教大乘之中安立五姓,意在融会瑜伽、唯识之五姓各别,归彼一姓皆成之宗。故先以俱舍为种姓不定。夫既俱舍犹然,而况始教大乘乎?盖以至顺解脱分时为有涅槃法,自此以前无涅槃法,则于俱舍安立种姓,非法尔决定,故看做为假立者。此贤首之说所以自护其一姓皆成之宗义也。又《佛性论·破小乘执品》谓:依毗昙等而求有部之说,则众生有三类,虽何者不得谓有性得之佛性,而不过仅有修得之佛性。所谓三类者:一、定无佛性,永不得涅槃。是一阐提犯重禁者,即犯比丘四重禁者也;二、不定有无佛性者,即顺解脱分以上之人是也;三、定有佛性者。即声闻至苦法忍以上,独觉至世第一法以上,菩萨至十迥向以上者是也。是为有部之宗义。惟其所谓性得之佛性者,当指本有法尔之佛性。然有部宗义以为佛性皆修成,由加行而得,非本有法尔;且《佛性论》以总三乘之菩提而名为佛,非仅以无上菩提而名为佛。此不可解。于声闻、苦法忍以上,独觉、世第一法以上,菩萨十迥向以上,皆云有佛性,亦不可解。何以言之?于上所引之俱舍谓:顺解脱分定为能感涅槃之果之善。故声闻于定生感涅槃善之位时,则可谓解脱分已上为有佛性。然俱舍又谓:声闻、暖、顶、忍位许转乘。若取决定不转之位,则可谓世第一法以上为有佛性。故取苦法忍非有部宗义。又独觉菩萨以暖法以上为决定不转,而兹于独觉取世第一法,亦所不解。又有部于菩萨立四阶成佛,而无所谓五十二位,彼取十迥向,亦所不解。又以阐提断善根为决定无性,亦违于婆沙。若依婆沙则所谓决定无性者应取毕竟无涅槃法者。兹于决定无性取断善根之人,虽与《宝性论》同,而违于有部之宗义。故亦不解。大凡真谛所译往往有斯疑义,且彼《中边论》之根、尘、我及识等,或俱舍之现法、非得等,如此之类,不一而足。今案:有部宗义不立性得之佛性。有性、无性就于分位而立,即于解脱分以上谓之有佛性。自此以前谓之无佛性。至论其种姓,则有情界亦有法尔决定差别。其所谓法尔种姓差别者,一、毕竟无涅槃种姓;二、暂时无涅槃种姓。其毕竟无涅槃者毕竟不起解脱分善根,尽未来际不解脱。婆沙处处有是义。其暂时无涅槃者即从起解脱分为始,而可谓之有涅槃法。故瑜伽、唯识五姓,有部立二姓,贤首立一姓皆成,始知贤首以俱舍为破法尔决定种姓,实大违反于俱舍之宗义也。

第五定宗体。在印度则小乘不立宗体一科,然为开学者之慧特为提出此门。夫印度佛法不过三宗:一、空宗,即龙树、提婆所传;二、中道宗,即弥勒、无著所传;三、小乘宗,即二十部之徒是也。马鸣、慧坚等为中道宗之异计。当于《摄论》所谓一意识计其真如受熏等义,则译者讹谬,非西域佛法也。其小乘宗二十部之徒则分为六种:一、犊子、法上、贤胄、正量、密林山、经量之根本六部,为我法俱有宗,谓不唯法有,虽我亦有,即《俱舍·破我品》中之所征遣是也。二、一切有、多闻、雪山、饮光之四部,为法有我无宗,谓我体无而唯法有。盖谓过、现、未之法一一皆实有也。三、大众、鸡胤、化地、制多山、西山住、北山住、法藏之七部,为法无去来宗,谓过、未法无体,现在法及无为法皆有体也。四、说假及经量之末部,为现通假实宗,谓现在通于有体、无体也。五、说出世部,为俗妄真实宗,谓世间法虚妄而无体,唯出世法为真实也。六、一说部,为诸法俱名宗,谓一切法唯有名而无体也。是六宗中,有部为法有我无宗,谓我体为无,而三世诸法一一实有。凡所谓实有者有二:一、小乘之心外实有;二、大乘之唯识实有。二十部中,除一说部外,大概所谓诸法实有者皆心外实有也。所以者何?以小乘不知有第八识,又不知识有自体分。故不知因能变、果能变之义,而以色、心等法为心外实有。至如大乘则立第八阿赖耶识,又于其上立第八识之自体分,一切内境皆自体分为变现。其从诸识之自体分而现内境者,则果能变之相也。又第八识任持种子,一切法从此种子而转变。其诸法即从各自之种子而为现行。是因能变之相也。故大乘有依他,有圆成实,其有皆不离识。真如虽无所变,而识为实性,故言唯识。今二十部小乘皆计心外实有,如根本经部,虽立种子,然说色心互持。谓色与心皆任持种子,故仍不知唯识也。问:大乘宗谓第八识之自体分,任持一切漏、无漏种子,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三法展转,因果同时。故由此种子刹那刹那诸法现行,乃有色、心等法相续。今二十部之徒既不知此旨,如何又有诸法相续乎?答:如根本经部之鸠摩罗多谓:色心二法互持种子。由其种子念念现行,故诸法相续。又末经部立细之意识,谓此细之意识持种子,而诸法相续。此二者虽略与大乘近似,然如有部则不立种子,谓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于未来之内,有色、心、漏、无漏,诸法杂住。待因缘和合,次第起而现前。若是则有部所立仍是色心相续耳。问:过去已灭,未来未生,则过、未应为无体,如何可云实有?答:就于此义,婆沙有四评家:一、法救之说,谓仅依于类之不同,而体非有异。譬如以金狮子作象,虽狮象殊形,而金体则一。故从未来世至现在世,只是此时舍未来之类而得现在之类,其法体无移无舍。又从现在世至过去世,亦其时舍现在之类而得过去之类,其法体仍无移无舍也。而难之者则曰:若谓由类之异而有异,则离于法之自体,将以何者为类乎?若以诸有为法从未来世至现在世之时,为灭未来之类而得现在之类;从现在世至过去世之时,为舍现在之类而得过去之类,则是虽过去可谓之生,虽未来亦可谓之灭。得毋不契于理乎?此法救之说之缺点也。二、妙音之说,谓仅相之异而非体之异。盖以三世一一之法,咸具三世之相。先与其一相合时,亦不与余二相离。譬如一男子染污于一女人,而不可谓其于一切女人舍断染污心。故诸法住于过去世时,其法虽正与过去相合,然亦不与现、未离。又住于未来时,其法虽正与未来相合,然亦不与过、现离。而难之者则曰:若谓于相有异,则三世应杂乱。何以故?以既自谓于三世各各有三世相故也。三、世友之说,后当详论。四、觉天之说,谓三世之名以前后相对而起。如一妇人对于其母则称娘,对于其子则为母,而妇人自体非有差别。故诸法对于前之过、现名未来,对于后之现、未名过去,对于前之过去、后之未来名现在。而过、现、未之法体则一而已。然难之者则曰:如谓前后相对,则一一世之中应有多之三世,即一过去世有多之刹那。对后之刹那为过去,对前之刹那为未来,对前、后之刹那为现在。又一未来世亦有多之刹那,对后为过,对前为未,以中为现。又现在虽一刹那,而对前之过为未,对后之未为过。如是则三世失之凌乱矣!惟第三世友之说则谓依于位而异,决非依于体而异。如同一算筹,置之十位则名十,置之百位则名百,置之千若万位则名千若万。是所历之位虽有十、百、千、万之殊,而算筹则一而已。故经三世之位而得过、现、未之三名。其法体依然无异无别,即法至此位名未来,至此位名过去,至此位名现在。更显言之,则有为法未起作用时谓之未来世;正有作用时谓之现在世;作用已灭时谓之过去世是也。依此尊者之说而辨三世实有之宗义,则所谓法生灭者乃法之作用生灭,而法体则恒有者也,是故在昔虽多立法体生灭,而自护命僧正始说作用生灭,可谓契于有部之宗义者矣!夫法体为恒有,则虽从未来迁流于现在,非法体生;又从现在落谢于过去,非法体灭。其刹那生灭者,皆法之作用。更细辨之,则以色、心未作用之位名曰未来。盖远未来则用未生,近未来则只生相之位,而非已生。故为未作用以正作用之位,名曰现在,是用已生之位也。以已作用之位名曰过去,是用已灭之位也。虽在有部以正生为未来,正灭为现在,已灭为过去。然仍不谓法体生灭,以未来法虽起而入于现在,其现在之法体有,则未来之法体不能不有。又现在法虽灭而入于过去,其现在之法体有,则过去之法体亦不能不有。若执过、未无体,则不免于二失:一、缘无生识。夫无境则识不起,如过、未无体,则意识缘过、未时,岂非无所缘之境而识生乎?但在经部等本谓缘无而心起,惟大乘则约本质言虽缘无而心生,约相分言则必有体而后生识,缘无即心不起。今有部则不然,乃以缘无则识必不生为宗义者也。二、已谢之业将不能与果,谓已过去之业若为无体则不起与果之用。故论未来之果依何而起?则非说三世实有不可,是乃此宗之实义,亦此论之所宗也。次辨体者,有部之教体,于婆沙有二说:一说以名、句、文为教体,是非正义。依慈恩之意,则名、句、文是无记法,非可勤求之法。而教体则勤求而起者,经三无数劫,勤修无量之福德、智慧而引起乐求,自不可以无记之名、句、文等为教体也。然此义虽正,违于婆沙。婆沙之意,谓教体者必耳之所闻,名、句、文则意识所缘,非耳所闻者,故非教体。又一说以声为教体。慈恩之意,声通于善,三无数劫所勤求者教体为善之声,以福智资粮勤求而起,故不谓声为教体不可也。然此亦违于婆沙。婆沙声为耳之所取,故举为佛意所说。他之所闻若名、句、文,则意识之所取。今此教体为他之所闻,故以耳根所取、耳识所缘者为体,本与大乘异。而声摄于色蕴,名、句、文摄于行蕴,则共有实体者也。问:教体为善乎?为无记乎?答:婆沙谓:善心所发之声为善,无记心所发为无记。是教体通于善、无记也。六、七两科,文并易知,略而不说,至文自明。

此论以说一切有部为宗。慈恩判小乘二十部为六宗,贤首等皆承其说。所谓有部者,于六宗中当于法有我无宗。所谓法有者,在俱舍之显相,立五位七十五法而说三世实有,法体恒有。故其七十五法,虽于过去,虽于未来,其法之体恒有。而在有部则说时无别体,依法而立,故可以谓之未来者,则色、心等诸有为法之作用未起之前也;可以谓之过去者,则色、心等诸有为法之作用既灭之后也。但其未来、过去皆为实有,然则仍不得不谓为法体恒有也。故护命僧正从前虽以体生灭为宗,而自参新罗之智平大德以后,即改立用生灭,诚以色、心之体本不涉于生灭,不过具于其体上之用,以本无今有为生,且谓之体生;以有已还无为灭,且谓之体灭。盖生灭虽惟是用,而有其用者为体。不外以作用归于体而说生灭而已。此义乃对于无为法之体而立论。所以者何?无为之体,以无用故,不有生灭。今有为法之体有用。故示与彼有异也。至用生灭之义,则以体用相对。体不涉于生灭,而用有生灭。故于光记直谓:诸法生灭惟指用言。是则皆为三世实有之宗而法体为恒有也,惑者于此犹有谓:体生灭者为法之自体涉于生灭,则难之曰:若然,则未来为体未生,将谓未来无体;过去为体已灭,将谓过去无体乎?若惑者又谓:未来在未来中,生而灭,灭而生,相续以至现在,故未来有体。又过去亦在过去中生灭灭生,以有生灭相续,故过去亦有体。则应之曰:若然,则于未来有灭,于过去有生,不可谓非大邪见,且于未来所生者何乎?若云所生者作用,则应为现在。又于过去所生者何乎?若谓所生者作用,则亦应为现在。若谓于过、未用不生灭,惟体生灭,则于有部宗生之位为无用矣!辟此谬者,以丰山慈光所著《显宗记》为详,兹撮其要略云尔。

4.《杂心论》摘录

僧伽跋摩 等译

序品第一

古昔诸大师 于诸甚深法 多闻见圣迹 已说一切义。

精勤方便求 未曾得异分 阿毗昙心论 多闻者已说。

或有极总略 或复广无量 如是种种说 不顺修多罗。

光显善随顺 唯此论为最 无依虚空论 智者尚不了。

极略难解知 极广令智退 我今处中说 广说义庄严。

敬礼尊法胜 所说我顶受 我达摩多罗 说彼未曾说。

弟子咸劝请 毗昙毗婆沙 专精思惟义 贤众所应学。

正要易解了 离恼济群生。

复次,为显现清净烦恼对治,依《阿毗昙毗婆沙》所应故,大德法胜及我达摩多罗共庄严《杂阿毗昙心》,离诸广略,说真实义。问:且置真实义,云何名阿毗昙?云何名毗婆沙?答:于牟尼所说等谛第一义谛甚深义味,宣畅显说真实性义,名阿毗昙。又能显现修多罗义,如灯照明,是慧根性;若取自相则觉法是阿毗昙;若取众具是五阴性名者,诸论中胜,趣向解脱,是名阿毗昙。复次,毗婆沙者,于牟尼所说性真实义,问答、分别,究畅真要,随顺契经,开悦众心。所谓性相、名字,地依行缘,念智根定,世善及界,学见谛断义,缘方便得,亦离欲得。何处初起?摄相应,因缘果有果等,无量诸法、种种义生,说种种类、种种说,是名毗婆沙论。如佛、世尊略说二智:法智、比智,《毗婆沙》说无量分别。所谓彼法智者是无漏慧性,是智相;名者初知法故,是名法智。在六地依欲界十六行境界,四谛、四念处智即智相。三根三三昧相应。(三根者,喜、乐、舍也;三三昧,谓有觉有观、无觉有观,无觉无观也。)堕三世、缘三世及离世是善缘三种(谓善、不善、无记),是不系缘欲界及不系,是学、无学缘三种(谓学、无学、非学非无学也。),是不断缘三种(谓见谛断、修道断、不断也。)名缘及义,缘方便得,离欲得。欲界起,法界法入,行阴所摄,意界、法界、意识界相应。三因自性三因所生,四缘自性四缘所生。是初生无漏,依果及功用果,俱生者唯功用果,有果者三果,谓前二及解脱果,不说增上果。如是一切法应当知。问:已知久远缘起根本,《阿毗昙毗婆沙》说彼对治,何故说真实义?答:为知真实义故,若不分别,诸论难可了知。以不知,故实智不生;实智不生,故不知真实;不知真实故不见烦恼,诸行过恶,以不见过,故堕于恶趣。与彼相违,则生天解脱。问:已说所以说,当说真实义。答:是论于诸论中最为殊胜,具足、显示一切境界,于阿毗昙论增广智慧。五浊世增时,命、智慧、念皆悉损减。观察是等,于广大论闻持恐怖。为利自他略说真实。三时善说,哀愍外道、邪论诸师,远慕前胜正论法主及诸圣众。普于是中生大敬信,开发众生佛、法、僧念,故显示三宝真实功德,方造论端,故说是偈。

(金陵本《杂心论》卷一页一左行四至页三右行二)

《杂心论》卷一

《界品》摘录

[法的二种相]

(上略)法者,持也,持自性故名法;法有积聚,故名法聚;彼善法善法聚,不善、无记法亦如是。二者数名,相者相貌也。问:云何二相?答:自相及共相。自相者不共,即此非余,如碍相是色,如是比;共相者共此及余,如色无常,如是比。问:若碍相是色自相者,亦是共相;观四阴,故是自相;观十种色,故是共相,如是自相即共相观,故二种自相、共相则为不成。答:一自故碍者是色相,故名色自相;众色差别故说十种。汝言观故自相、共相不成者不然,何以故?不坏故,如父子,如果种,如苦、集谛,如听制。若观自相则非共相,若观共相则非自相,如一人亦名父,亦名子,以父故名子,以子故名父;若观父则不观子,若观子则不观父;若言不成者不然,何以故?已成故,是为父子义成。若善若恶、正见邪见于中广说,起无间业;若无父义,亦无无父邪见及有父正见;此若无者,净、秽亦无,净、秽无者,解脱亦无;若无无间业者,亦无因果;因果无者,一切法亦无,莫言非过,是故父子义成,不可已成更成;若已成更成,此则无穷,是故自相、共相义成。(下略)

(金陵本《杂心论》卷一页四至页五)

《杂心论》卷一

《界品》摘录

[阴相]

(上略)阴相今当说。

若行离烦恼 亦解脱诸漏 此及前受阴 是阴圣所说

若行离身见等诸烦恼及诸漏故,当知是无漏行;此诸无漏行及前说受阴是名为阴相。阴受、阴差别者,转、不转合是阴,转者是受阴。问:何者是?答:

所谓色受阴 想行及与识 是五阴次第 粗细随顺说

是五阴,谓色阴,受、想、行、识阴。云何色阴?一切诸色过去、未来、现在如是广说:彼起已灭是说过去,未起未灭是说未来,已起未灭是说现在。在自身名为内,在他身及非众生数名为外。复次,内外义如入处说。粗者名有对,细者名无对。若言不成,是则不然,观故;观故不成者不然。若观粗则非细。染污名恶色,不染污名好色。过去、未来名为远,现在名为近;远义四种,如《行品》说,彼一切一向略说色阴,此名略非事略,如色阴,受、想、行、识亦如是,于中差别者,自身受名为内,他身受名为外,内缘、外缘方便力起,境界力起;粗者五识身,细者意地,染污、不染污,界、地亦如是,乃至识阴亦如是。行是行阴,外者众生、非众生数当知。问:色乃至识有何相?答:碍相是色相,随觉是受相,顺知是想相,造作是行相,分别是识相。彼过去色虽不碍,曾碍故;当来色虽未碍,当碍故;极微一一虽不碍,众微集则碍;无作虽不碍,以作色是碍,故彼亦碍,如树动影亦动,如色阴过去、未来,余四阴亦如是。问:何故前说色阴乃至识阴?答:是五阴次第、粗细随顺说。彼五阴中色阴最粗,五识依故,六识境界故,是故前说。受阴虽非色,行粗故,如色说,如我首、足等,痛受随转。如是乃至识阴最细,是故后说。复次,从不可知本际已来,男为女色,女为男色,染著处故,是故前说;乐受、贪故起色欲,想颠倒故起乐受、贪,烦恼故起想颠倒,依意故起烦恼。复次,二种色观故入佛法中为甘露门,谓不净观及安般念。彼不净观者观造色,安般念者观四大。是故前观色阴,观色已见、受过,见、受过已想不颠倒,想不颠倒已烦恼不行,烦恼不行已心则堪忍,此则顺说五阴。今当逆说,净、秽之生以心为本,故前观识阴,观识已烦恼薄,烦恼薄已起法想,起法想已则贪受不生,贪受不生故观察色,是故先说色阴乃至识阴。问:云何分别说色阴?答:

十种谓色入 及无作假色 是分别色阴 牟尼之所说

十种谓色入者,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无作假色者,如《业品》说:是诸色一一说色阴。

所名为识阴 此即是意入 于十八界中 亦复说七种

谓识阴即是意入,十八界中说七心界。

余则有三阴 无作三无为 是则说法入 亦复说法界

余三阴者,受阴、想阴、行阴;无作三无为者,虚空、数灭、非数灭,此七法说法入,亦说法界。问:以何等故受、想别立阴,余心法立一行阴?答:

轮转于生死 当知二诤根 是故别受想 建立二种阴

二事故众生轮转生死,谓乐受、贪及颠倒想;乐受、贪故行爱,倒想计著故行见。二诤根者习欲爱,贪欲缚从受生,见欲缚从想生,受修诸禅想修无色。复次,心法或根或非根,根法是受,非根法是想,是故随义说。问:五阴一切是行,何故说一行阴?答:

五阴虽是行 而一受行名 有为法多故 说行阴非余

以行阴中有相应、不相应等,有为行多,相应者思、愿等,不相应者诸得等。问:一切悉是行阴,何故契经说一思为行阴非余?答:胜故,增上故,前故,作相是行相,彼思是作性。若有余阴悉入五阴中,今当如实说。

(金陵本《杂心论》卷一页七至页一○)

《杂心论》卷一

《界品》摘录

[界]

(上略)问:所说十八界为种有十八、名有十八?答:

界种说十七 或说为十二 境界依者依 分别十八种

十八界或十七种或十二种,若取意界则失六识,若取六识则失意界,譬如别取树则失林,若取林则失树,指、拳等譬亦如是,若取意界则失六识,若取六识则失意界。问:若然者,云何说十八界?答:

境界依者依,分别十八种。

三事故说十八界。依故,依者故,境界故。依谓六依,眼界乃至意界;依者,谓六识界,眼识界乃至意识界;境界,谓六外界。若言阿罗汉最后心不生,后识非意界者,此则不然,以余缘故后识不续,如地无种。复次,因触故立十八界,眼触三因缘生,谓眼色识,如是乃至意,器故,食故,食者故;器谓眼界,食谓色界,食者谓眼识界。问:应说二十一界:二眼二耳二鼻为六,舌界、身界、七心界、六外界。答:

二眼说一界 以二一自故 耳鼻亦如是 二共说一界

为令身端严 彼皆不一一

虽有二眼而说一界,以一自故,共一四大造故;一自见故,非一自有二根。一识所依故,二眼眼识依,亦不应二根。一识依一入处故,一入境界亦俱受一入境界故。二眼共取一色,以一眼见色则不明了,二眼见色则明了,二耳二鼻成一界亦如眼说。为庄严身故,生二眼二耳二鼻,以一眼者入不爱敬故,是故眼等生二,身、舌生一。如佛世尊虽说种种界,悉入十八界中。今当次第说。

若有诸余界 世尊契经说 各随其自性 悉入十八界

若世尊说余界悉入十八界中,以三事故,依故,依者故,缘故。如世尊说:憍尸迦!世有种种界,谓诸见以界名说,彼悉入法界中;若彼说六十二界,如《多界经》说及余契经以界名说者,各随其义入十八界中。

(金陵本《杂心论》卷一页十五至页十七)

《杂心论》卷一

《界品》摘录

[界入阴的差别]

问:界入阴何差别?答:

界说一切法 彼即十二入 除三无为法 余则说五阴

一切法说十八界,以不离依故,依者故,缘故;彼一切法即说十二入,七心界为意入,此即义差别。除三无为,余法说五阴,积聚势故。问:若一切法说界,界即是入,除三无为说阴,何故世尊三种说?答:

牟尼观众生 欲解根不同 性行愚差别 故说阴入界

众生三种欲解广、略、中,广者为说界,中者为说入,略者为说阴。软、中、上根亦如是。恃性 逸为说界,性义是界义;恃财 逸为说入,输门义是入义;恃命憍逸为说阴,以阴死法故;始行者为说界,少行者为说入,已行者为说阴;愚于色心为说界,愚于色为说入,愚于心法为说阴。问:阴入界有何义?答:

聚积是阴义 输门义说入 种姓义说界 是三种差别

十一种无量色等总说色阴,如库藏,如军众,譬如四种军,其类各别,名为军众,色亦如是,虽有十一,同一色相,名为色阴,如阿毗昙说:善观色阴者一极微摄一界一入一阴少分;不善观者言:一极微摄一界一入一阴,如色阴,受、想、行、识阴亦如是。输门义说入者,通苦乐故。种姓义说界者,如一山中多有诸性:金性、银性等,如是一身中种种性各异,故说十八界。问:以何等故说十八界、十二入、五阴不增不减?答:

境界依者依 度量法所应 是故界入阴 不增亦不减

界度量所应者六依,六依者六缘;彼依若增则非依,以无依者故;若减则依者无所依故,如是一切入亦以依缘为量。阴者何故染著色?乐受著故;何故乐受著?想颠倒故;何故想颠倒?烦恼相应故;烦恼依意,意即依意,如所说意缘法生意识,离是依,更无余依故。

(金陵本《杂心论》卷一页十七至页十八)

《杂心论》卷二

《界品》摘录

[眼见非识见]

(上略)一界是见性者,一界是见性,谓眼界能视故。当知十六界及一界少分非见。问:云何见为眼见,为眼识见,为眼识相应慧见,为和合见?彼何所疑一切有过?若言眼见者,余识俱时何故不见?何故不俱得一切境界?若言眼识见者,识相非见相,无眼者亦应见;若言眼识相应慧见者,复以耳识相应慧闻耶?若言和合见者,此则不定,或时眼识二十二法,或二十一或十二?答:

自分眼见色 非彼眼识见 非慧非和合 不见障色故

自分眼见色,是故余识俱时则不见,以余识俱空,眼现在前,非自分故,以是因故不俱得一切境界;自分诸根不俱,识住根故名自分,无有二识俱行,无第二次第缘故。问:若眼离识不见色者,是则识见非眼见,眼复何用?答:识成彼则成,彼非分则因非分故,如受不离想,想不离受,彼亦如是。若眼识见者,谁复识耶?若慧见者,谁复知耶?若和合见者,此等诸法事业各异其义,有间则无和合;若和合见者则应有二决定自法,是义不然。若复眼识见者应见障色,以无对故。慧及和合亦复如是。以眼识无对、不识障色,谓不见者不然,应分别故;分别者应言何故眼识不识障色?应说眼一境界转故,眼识不识障色。眼有对,有对故不见障色,是故眼识不识。识应有二自性,若识若见,余亦如是。又复眼识见者何故不识?已知眼识不识障色,复应知眼一境界转,故当复说:碍有对依故,不识障色者不然,有、无对依故,眼识二种依眼及次第灭意;若有对依故不见障色者,无对依故应见障色。异说有过,眼是不共依,意是共依,不见障色者不然;依者于色等相非分,亦非眼是色故,眼识是色;亦非眼无缘故无缘,亦非眼不相应故不相应,如是等皆有过。复次,意亦是不共依,若依意眼识生,未曾依彼余识生,心一一相续转故。是故意亦是不共依。见识无闻,识即见者不然,四种不坏故,世尊说:见、闻、觉、识四种不坏;若识即见者,唯闻、觉、识三种,见即识,故不如是,是故当知:眼见识用分别建立四种者不然,不见障色先已说过,识见有闻名义各异,眼光照名为见,心随分别名为识。若复言眼见彼应称眼量者,彼自生过,识无限量故。识无限量世尊所说。如世尊说眼有见而谓识见者不然,如言意识法,复有余法于中识耶?若言即意识法者,当知眼亦如是。如所说梵志眼是门,为见色故,此见之异名,汝于所说妄解心、心法无方处而言出入者不然,即彼契经说:意是门,为识法故,更无异法于中识法,是故眼中即见。

(金陵本《杂心论》卷一页八至页一○)

《杂心论》卷二

《界品》摘录

[一切法自性摄]

(上略)云何摄法为自性、为他性?答:自性。何以故?

诸法离他性 各自住己性 故说一切法 自性之所摄

诸法离他性者,眼界离十七界,异性故,余界亦如是。不应说若离性是摄,以异相故,故说自性之所摄非他性。各自住己性者,一切性各住自相,此性非他相,故应说若住者是摄非余,故说一切法自性之所摄义。谓自性,自性不空,非余色色不空。又复说相持义是摄,如契经说:如楼观中心众材所依,为楼观之最,如所说:如綖持衣,如户枢持扇,如斧持薪;或说方便摄,如所说:此五根慧为首,谓摄故;或说和合摄,谓四摄事能摄众生;或说随顺摄,如所说:等见、等至、等方便是慧身;或摄取故名摄,谓和上以财法摄。此等世俗言说非究竟摄;自性自性摄者是究竟第一义、三段摄,此中说者是自性摄,如是自性摄不舍第一义故。已说自性摄,眼界摄一界一入一阴,不摄十七界十一入五阴。复次,右眼摄右眼,左眼摄左眼,眼二种长养及报,长养摄长养,报摄报;报复二种:善业报、不善业报,善业摄善业报,不善业报摄不善业报;不善业报三种,谓三恶趣:畜生摄畜生,饿鬼、地狱亦如是;善业报二种,谓人、天,人摄人,天摄天,过去摄过去,未来、现在乃至刹那摄刹那。

界中说一界 阴入亦复然 如是阴入界 则摄一切法

一界者法界,一入者意入,一阴者色阴也。

(此上《界品》说法相 此下《行品》说法生)

(金陵本《杂心论》卷一页二十三至页二十四)

《杂心论》卷三

《行品》摘录

[法生 法伴生之一——心、心所]

已说诸法自相住,法生今当说。若以诸法摄自性,谓以自力生者不然,何以故?

至竟无能生 用离等侣故 一切众缘力 诸法乃得生

至竟无能生,用离等侣故者,诸行自性羸劣,不能自生。问:若不自生,当云何生?答:一切众缘力,诸法乃得生,如人船相假得度彼岸,彼心、心法展转力生,摄受境界亦如是。先当说心、心法由伴生。

若彼心起时 是心必有俱 诸心法等聚 及不相应行

诸行展转相因生彼心,若依若缘若刹那生,彼心法等聚生。问:云何心法等聚?答:

想欲及触慧 念思与解脱 忆定及与受 此说心等聚

想者,于境界取像貌;欲者,于缘欲受;触者,于依缘心和合生触境界;慧者,于缘决定审谛;念者,于缘记不忘;思者,功德恶,俱相违,造作转心;解脱者,于缘作想,受彼限量,是事必尔;忆者,于缘发悟;定者,受缘不乱;受者,可乐、不可乐俱想,违于境界受。

一切心生时 是生圣所说 同共一缘行 亦复常相应

此十法一切善、不善、无记心俱生大地可得,故说大地。同共一缘行者,一切心同一缘转不相离,无二决定。亦复常相应者,展转共俱及与心俱,常相应办一事故。问:相应有何义?答:等义是相应义。问:心法或多或少,云何等义是相应义?答:事等故,若一心中一想二受者非相应义,以一心一想生,余心法亦尔,以是故等义是相应义。复次,时、依、行、缘等义是相应义。时等者,一刹那时生故;依等者,若心以眼生,心法亦尔;行等者,若心行青生,心法亦尔;缘等者,若心缘色生,彼亦缘色。是故说常相应。已说心法通一切,不通今当说。

诸根有惭愧 信猗不放逸 不害精进舍 一切善心俱

诸根者,谓二善根:不贪不恚。于生及资生具坏贪著,名不贪;于众生数及非众生数坏瞋恚,名不瞋恚;于诸过恶自厌名为惭;于诸过恶羞他名为愧;于三宝四谛净心名为信;身心离恶名为猗息;作善方便,离恶不作名不放逸;不逼迫他名不害;断起、未起恶,生起、未起善,欲方便勤修不息名精进;心平等名为舍。此善十法通一切善心中,若有漏、无漏,五识相应,意识相应故,说善大地。已说善大地,烦恼大地今当说。

邪解不正忆 不顺智失念 不信懈怠乱 无时掉放逸

颠倒解名邪解脱;邪受境界名不正忆;颠倒决定名不顺智;邪记妄受名失念;于三宝四谛不净心名不信;不断起、未起恶,不生起、未起善,不勤方便名懈怠;境界所牵散随诸缘名为乱;前际等不知名无明;心躁动不息名为掉;离作善方便名放逸。

烦恼大地十 一切秽污心

烦恼大地十,一切秽污心者,此邪解脱等十法;一切染污心俱,谓欲界、色界、无色界、五识身、意识、地,是故说烦恼大地。问:睡亦一切秽污心俱,何故不立烦恼大地?答:顺正受故,谓众生睡速发定,是故不立。若大地、彼烦恼大地,应作四句:或有大地非烦恼大地,谓受、想、思、触、欲;或烦恼大地非大地,谓不信、懈怠、无明、掉、放逸;或大地亦烦恼大地,谓忆、解脱、念、定、慧;或非大地非烦恼大地,除上尔所事。已说烦恼大地,不善大地今当说。

无惭及无愧 说不善大地

谓于诸过恶不自厌名无惭,于诸过恶不羞他名无愧,此二法一向不善,一切不善心相应,是故立不善大地中。已说不善大地,小烦恼大地今当说。

忿恨诳悭嫉 恼谄覆高害 如此诸烦恼 说为小大地

于饶益、不饶益应作不作,非作反作,瞋相续生名为忿,于可欲、不可欲应作不作,非作反作,忿相续生名为恨;为欺彼故现承事相名为诳;于财、法惜著名为悭;于他利养、恭敬、名誉、功德不忍心忌名为嫉;不欲事会,所欲事乖,思惟心热名为恼;覆藏自性,曲顺时宜名为谄;为名利故,自隐过恶名为覆;方他姓族、财富、色力、梵行、持戒、智慧、正业,心自举恃名为高;欲逼迫他名为害。此十法说小烦恼大地。不通有故修道断,非见道断,在意地非五识,非一心俱生,行各异故,有一则无二。问:大地、善大地、烦恼大地、不善大地、小烦恼大地何差别?答:大地四种:善、不善、隐没无记、不隐没无记;善大地唯善;烦恼大地二种:不善及隐没无记;不善大地唯不善;小烦恼大地中,诳、谄、高、二种不善及隐没无记,余一向不善。

不善心品中 心法二十一 欲三见一减 二见除三种

不善心品中,心法二十一者,不善谓欲界烦恼相应,除身见、边见,转成不爱果,故名不善。不善有八种:贪、恚、慢、疑、邪见、见取、戒取不共及彼相应无明。彼贪、恚、慢、疑心二十一法共生十大地及懈怠等十法,谓懈怠、无明、不信、放逸、掉、睡、觉、观、无惭、无愧。欲三见一减者,欲界邪见、见取、戒取,彼相应心二十法共生,除慧;二见除三种者,欲界身见、边见、彼相应心十八法共生,除慧及无惭、无愧,余如前说。除无惭、无愧,一向不善故,无两慧使见即慧故。

欲善二十二 不共有二十 无记说十二 悔眠俱即增

欲善者,谓欲界净心转成爱果,有三种:生得及闻、思;彼心二十二法共生十大地、十善大地、觉、观。不共有二十者,不共名彼心独一,无明、烦恼有二十心法共生,除一烦恼。无记说十二者,欲界不隐没无记心四种:报生、威仪、工巧、变化心;彼四种无记心、十二心法共生十大地、觉、观。悔眠俱即增者,心追变名为悔,是善、不善、无记彼心品中增悔,余如前说。当知悔三种:善、不善及不隐没无记,非余自力故。毗婆沙者说:不欲令悔有无记,以悔捷利故。眠名身心昏昧,略缘境界名为眠,彼一切五品心俱生,即彼心品增眠,若悔眠俱生,于三品中增二。问:此说欲界心,色界复云何?答:

初禅离不善 余知如欲有 禅中间除觉 于上观亦然

初禅无不善,彼有四品心:善、不共、隐没无记、不隐没无记。此诸心品除无惭、无愧,余如欲界说。彼善品二十二,爱、慢、疑俱生十九,五见及不共俱生有十八,不隐没无记十二,无惭、无愧一向不善故。彼色界、无色界无悔眠亦尔。禅中间除觉,余如初禅说。于上观亦然者,第二、第三、第四禅及无色界无观。已说心、心法伴力生。

(金陵本《杂心论》卷一页一至页六)

《杂心论》卷三

《行品》摘录

[色法伴生]

色今当说:

极微在四根 十种应当知 身根九余八 谓是有香地

极微在四根,十种应当知者,四根十种极微共生,四大色、香、味、触,眼根、身根,耳、鼻、舌、根亦尔。身根九者,谓余身根有九种,彼唯有身根种,余如前说。余八者,离根、色、香、味、触极微八种。问:此诸极微何界说?答:谓是有香地,欲界中极微与香合,香味不相离,有香则有味,色界极微非揣食性,故离香味;色界四根极微八种,余身根极微七种,外极微六种。问:若眼根极微十种者,云何不眼即是色、即是余种?如是则法性杂乱,与阿毗昙相违,阿毗昙说:眼根一界一入一阴摄。答:二种极微:事极微、聚极微。事极微者,谓眼根极微即眼根微,余极微皆说自事;以事极微故,阿毗昙说眼根一界一入阴摄;聚极微者,众多事此中说聚极微,住自相故法相不杂乱,如心相应法其相各异,非为杂乱,彼亦如是,四种远义此品后当说。

《行品》此下,说(一)不相应行有为法的相。(二)六因。(三)四缘等。

(金陵本《杂心论》卷一页六至页七)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