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列仙传译注

陵阳子明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题解】

陵阳子明,传说中的古仙人,名子明,陵阳为其修仙场所陵阳山。司马相如《大人赋》称:“使五帝先导兮,反太一而从陵阳。”似在《列仙传》前就有陵阳子明的传说,而具体情形不详。本文说他是铚乡人,喜欢在旋溪钓鱼。有一天钓到一条白龙,他很害怕就把龙放了。后来又钓到一条白鱼,鱼腹有书教他服食法。之后他就登上黄山,采集五石脂煮来服食。三年后,龙迎接子明上天,停留在千丈高的陵阳山上长达百余年。后来子明在山上叫山下的民众,让他们上到半山腰,和他们说溪中子安应当来,并问自己当年的渔具钓车还在不在。子安为何人不明,据《大清一统志》,子明与子安均姓窦,为兄弟。之后二十多年,子安去世,人们把他用石块安葬。后来有一只黄鹤(一说黄鹄)来,栖息在墓冢旁边的树上,呼叫着子安的名字。这只黄鹤或许是子安灵魂所化,类似于《山海经》说精卫去世后化鸟呼叫自己的名字,也印证了子明说子安会来的预测。李剑雄《列仙传全译》则根据赞文,认为此鹤为子明所化。据《齐谐志》,黄鹤楼即得名于仙人子安乘坐黄鹤于此。《神仙传序》称“陵阳吞五脂以登高”,所言亦为此事。

据《上清七圣玄纪经》,陵阳子明为东极真人,与南极真人赤松子、西极真人王方平、北极真人安期生并列。安徽地区关于陵阳子明的传说也颇多,陵阳山在何处即有多说,甚至有子明之女的故事。如清《宁国府志》称旌德县有凫山,据说为陵阳子明二女化青凫随父仙去;又有说子明最初炼丹于栖真山顶,后来在凫山遇一隐者为友,双双成仙而去。

陵阳子明者,铚乡人也[1],好钓鱼于旋溪[2]。钓得白龙,子明惧,解钩拜而放之。后得白鱼[3],腹中有书,教子明服食之法。子明遂上黄山[4],采五石脂[5],沸水而服之。三年[6],龙来迎去,止陵阳山上百余年[7]。山去地千余丈[8],大呼下人[9],令上山半,告言溪中子安当来[10],问子明钓车在否[11]。后二十余年,子安死,人取葬石[12]。山下有黄鹤来[13],栖其冢边树上,鸣呼“子安”云。

陵阳垂钓,白龙衔钩。

终获瑞鱼,灵述是修[14]。

五石溉水[15],腾山乘虬。

子安果没[16],鸣鹤何求。

【注释】

[1]铚(zhì)乡:即铚县之乡,或为铚县之误。铚县,在今安徽濉溪。秦置县,属泗水郡;汉沿置,属沛郡。

[2]旋溪:古水名,一说即今安徽黄山西北青弋江上游舒溪。

[3]后:《事类赋》注、《太平御览》引下有“数十年”。

[4]黄山:即今安徽黄山,为道教名山。《舆地纪胜》引《旧经》云:“山以黄帝栖真之地,故名。”

[5]五石脂:又称石脂、五色石脂,为一种风化石,有青、黄、黑、赤、白五色,性黏,道教以此作为服食养生的丹药。

[6]三年:《太平御览》四十六引作“五年”。

[7]止:《水经注》作“上”。陵阳山:山名,在今安徽宣城北,一说即今安徽青阳九华山,一说即今安徽黄山市太平湖之陵阳山。上百余年:《水经注》作“后百余年”,且在下句“山去地千余丈”之后。

[8]丈:长度计量单位,汉代一丈约合今2.31米。

[9]大呼下人:《水经注》作“呼山下人”。

[10]告言:《水经注》作“与语”。子安:子明之亲友,事迹不详。据《大清一统志》,子明姓窦,子安为子明之弟。据《齐谐志》,今湖北武汉黄鹤楼得名于仙人子安乘坐黄鹤于此。当来:《水经注》无此二字。

[11]钓车:也称钓鱼车,一种钓具,上有轮子缠络钓丝,既可放远,也可收回。在否:《水经注》作“所在”。

[12]人取葬石:《水经注》无此句,王叔岷《列仙传校笺》疑“石”为“之”。

[13]黄鹤:《修文御览》《合璧事类》《太平御览》引作“黄鹄”。

[14]述:通“术”,仙术。

[15]溉:灌入。

[16]没(mò):去世。

【译文】

陵阳子明,是铚乡人,喜欢在旋溪钓鱼。一天钓到一条白龙,子明害怕,解开鱼钩拜倒而把龙放了。之后又钓到一条白鱼,鱼腹中有书,教子明服食药物的方法。子明于是登上黄山,采集五石脂,用开水煮来服食。三年后,龙来迎接子明上天,停留在陵阳山上一百多年。山顶离开地面达千丈高,子明在山上大声呼叫山下人,让他们上到半山腰,对他们说溪中子安应当来,又问子明的钓车还在不在。之后二十多年,子安死了,人们用石块安葬了他,山下有一只黄鹤飞来,栖息在墓冢旁边的树上,呼叫着“子安”的名字。

陵阳子明钓旋溪,引来白龙误衔钩。

终究获得祥瑞鱼,灵异仙术从此修。

五石煮入沸水食,腾飞高山乘灵虬。

子安确实已去世,黄鹤鸣叫何所求。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