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列仙传译注

鹿皮公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鹿皮公,一作鹿皮翁,传说中的古仙人,姓名不详,鹿皮公当指其穿着鹿皮服。《列仙传》本文是有关他最早的记载。本文说他是淄川郡人,此处《列仙传》有误,淄川在汉代为诸侯国,而不为郡。他年少时在官府担任木工,能制作出各种器械。鹿皮公得知淄川高山上有神泉,但无法上去,就请求郡守派三十名木工跟随自己,到山上制造了一座转轮楼阁和通往山顶的四间梯道。之后鹿皮公就让他们回去,自己在山顶建造祠庙留下居住,并且断绝了两间梯道,表示不让外人前来。之后他服用灵芝,饮用神泉,七十年后预料到淄水暴涨,三次下山招呼亲戚六十多人上山。他们刚登到一半,大洪水果然到来,淹死了上万人。鹿皮公让他们下山,自己穿着鹿皮衣上山了,几百年后又下山卖药。《神仙传序》称“鹿翁陟险而流泉”,所言亦为此事。据南朝梁陶弘景《真诰》,鹿皮公吞下玉华(道教谓之可以长生的玉屑)而三尸虫流出,从而尸解成仙。明朱权编《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称,鹿皮公装置的这个转轮悬阁,轮子转动时则钟鼓自鸣,而在阁楼之外雕刻天神,楼中藏有道经。鹿皮公在后世诗词中也常被用典,如杜甫《耳聋》:“生年鹖冠子,叹世鹿皮翁。”

鹿皮公者,淄川人也[1]。少为府小吏木工[2],举手能成器械。岑山上有神泉[3],人不能至也。小吏白府君[4],请木工斤斧三十人[5],作转轮悬阁,意思横生[6]。数十日,梯道四间成[7]。上其巅作祠舍。留止其旁,绝其二间以自固[8]。食芝草,饮神泉,且七十年。淄水来[9],三下,呼宗族家室,得六十余人,令上山,半,水尽漂一郡[10],没者万计。小吏乃辞遣宗家令下山。着鹿皮衣遂去,复上阁。后百余年,下卖药于市。

皮公兴思,妙巧缠绵。

飞阁悬趣,上挹神泉[11]。

肃肃清庙[12],愔愔二间[13]。

可以闲处,可以永年[14]。

【注释】

[1]淄川:汉代国名。汉文帝前元十六年(前164)从齐国分淄川国,以刘贤为淄川王。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刘贤参与七国之乱失败被杀,以刘志为淄川王。至王莽始建国二年(10)废。汉光武帝建武二年(26)以刘终为淄川王,建武十三年(37)被并入北海郡。故汉代淄川为诸侯国名,下文称淄川为郡,误。此篇当不作于前汉。

[2]府:官府,官署,此处指郡府。

[3]岑(cén)山:小而高的山。

[4]白:告诉。府君:汉代郡、国之长郡守、国相可在官署征辟官员,如古之国君,故又称府君;刺史、州牧则称使君。七国之乱后,诸侯王实权被剥夺,诸侯国相当于郡,国相相当于郡守。淄川本为国,则府君为国相;但在文中淄川为郡,则府君为太守。

[5]斤:古时砍伐树木的工具。

[6]意思:情趣,趣味。

[7]间:量词,多表示房屋,这里指梯道。

[8]自固:巩固自身地位,保护自己安全。

[9]淄水:古水名,即今淄河。发源于今山东济南莱芜区东北,流经淄博、青州、广饶,汇入小清河入海。

[10]郡: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组织。起源于春秋时期,最初地位不如县。到战国时,诸侯国普遍形成郡—县两级行政区划。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尉、监,分管行政、军事、监察。后增至四十余郡,郡下设县,置令(长)、丞、监。汉沿置。

[11]挹(yì):舀。

[12]肃肃:庄严肃穆的样子。清庙:清静的宗庙。

[13]愔(yin)愔:和悦安舒的样子。

[14]永年:长寿,长久。

【译文】

鹿皮公,是淄川人。年少时做过官府的木工小吏,出手就能做成各种器械。高山之上有一口神泉,人不能到上面去。小吏就告诉府君说,请求木工三十人带着斧头,在山上制作一座转动的大轮和悬空的楼阁,制成之后妙趣横生。数十日后,又建成了四间梯道通往山顶。小吏就到山顶上建造祠庙。然后留下来住在旁边,断绝了两间梯道来自我防卫。接着小吏就在那服食灵芝草,饮用神泉水,将近七十年。有一天淄水要暴涨,小吏三次下山,招呼他的宗族家室,共计六十多人,让他们爬上高山,到一半时,大水把全郡都淹没了,淹死了上万人。小吏就向他们告辞让他们下山。自己穿着鹿皮衣离开,又上了转轮悬阁。几百年后,又下山在集市上卖药。

鹿皮公兴发才思,妙趣精巧又连绵。

转轮楼阁悬空趣,登上可以舀神泉。

庄严肃穆一祠庙,和悦安舒梯两间。

可用来闲居散处,可用来永享天年。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