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唯识三十颂讲记

第五讲 异熟能变——第八识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今日讲三能变中的初能变、异熟能变识。古人讲异熟能变,以‘八段十义’科分。八段者以颂文标目,十义者以识体显义,兹列表如下:

┌三相门┌阿赖耶识——————————————————自相门

│ ├异熟————————————————————果相门

│ └一切种———————————————————因相门

│所缘行相门——不可知——执、受、处—————————所缘门

八段—┤ 了———————————————行相门

十义 │心所相应门——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相应门

│五受相应门——(相应)唯舍受————————————五受门

│三性分别门——是无覆无记——————————————三性门

│心所例同门——触等亦如是

│因果譬喻门——恒转如瀑流——————————————因果门

└伏断位次门——阿罗汉位舍——————————————伏断门

八段十义如上所示,现依八段次序诠释如下。

一、三相门——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

以上二句颂文,是明此第八阿赖耶识的三种面相,即是自相、果相、因相。以‘阿赖耶识’是此识的自相,‘异熟’是此识的果相,‘一切种’是此识的因相。

一、赖耶自相:赖耶自相,即‘阿赖耶(alaya)识’,阿赖耶是吭语音译,义译为藏识,藏有三义,曰能藏、所藏、执藏。能藏者,此识贮藏万法种子,此识是能藏,种子是所藏;所藏者,种子起现行,受七转识薰习,受熏的新种子再藏入此识,新种子是能藏,此识是所藏;执藏者,第七识妄执第八识见分为‘我’,爱之不舍。就第七识执持此识来说,称为我爱执藏。此三藏义,以我爱执藏为正义。

二、赖耶果相:赖耶的果相,是‘异熟’识。异熟识旧译果报识,成唯识论曰:‘此是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异熟果故,说名异熟。’论文中界指欲、色、无色三界,趣指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五趣,生指胎、卵、湿、化四生。此识是善恶之业引生异熟果报,故称异熟,此为赖耶果相。

三、赖耶因相:阿赖耶识的因相,是‘一切种’。此识摄持诸法种子,又名一切种识,诸种子生起现行法,种子是现行之因,故称‘一切种’为此识因相。成唯识论曰:‘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种。离此,余法能遍执持诸法种子不可得故。’因相是此识的第三位相,而自相是因相果相的总和,识论曰:‘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自相,摄持因果为自相故。’

作为总报体的真异熟——即阿赖耶识,必须具有业果、不断、遍三界三义:

一、业果:就是酬善恶业因的‘异熟无记果’。如总报的果体其性唯善,则所感的恒是乐果,就没有作恶招苦果之义,就不会流转苦道了;反之,假如果体唯恶,恒招苦果,就没有为善招乐果之义,就不会有还灭觉悟的时候了。所以总报体必须是无记果,始有流转与还灭。

二、不断:不断即是相续。如果总报体有断绝而不相续,则欲界色界的有情,在总报体中断时,岂不是有如死者?无色界有情本来没有色身,如果总报体中断,岂不是连心识也有了?所以作为三界有情的总报体,必须要相续不断。

三、三界:这异熟总报的果体,必须遍通三界,如果不遍三界,岂不是某一界的有情,没有果报体了?

以上三义,只有此第八阿赖耶识全具。前五识经常中断,色界二禅以上无前五识,没有遍三界义;第六识在五位无心时会中断,缺了不断义;第七识有不断和遍三界义,而没有业果义,所以都不能成为总报果体。

第八阿赖耶识,从凡夫位到证得究竟圣果,要经过染净三种位次,其名称亦因之而异。此三位,曰我爱执藏现行位,善恶业果位,相续执持位。现分述如下:

一、我爱执藏现行位:第七识妄执第八识见分为‘实我’,而起我爱执著。于此,第七识是能执,第八识是所执,故第八识又名‘我爱执藏’。由凡夫、二乘有学位、及七地以前菩萨,全为此位所摄。二乘修到无学位,菩萨修到八地,俱生我执断时,才舍去藏识之名,称为异熟识。

二、善恶业果位:指为善恶的异熟业所支配招感的果位,阿赖耶识又名异熟识,因为它是善恶的异熟业所招感的异熟果,所以第八识有异熟识之名。由凡夫到二乘无学位圣者,大乘十地菩萨,全是此位所摄。必须到十地满心,即金刚喻定现前,一刹那间,永断世间二障种子,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此时舍去异熟之名,而称为阿陀那识。

三、相续执持位:证得佛果的第八识,至无终尽期,都名阿陀那(adana)识。这是无上转依的清净位,纯粹是至善无漏的识体,故唯在佛果位才有。由凡夫、二乘行人的有学位、大乘七地菩萨,阿赖耶、异熟、阿陀那三名具备;二乘无学位,八地以去菩萨,已舍去阿赖耶识名称,只剩下异熟识及阿陀那识二名;到究竟佛果位,异熟一名也舍去,就只称阿陀那识了。

二、所缘行相门——不可知执、受、处,了

阿赖耶识能缘的作用,称之为其行相,能缘之识,必有其所缘之境,故三十颂中,将能缘、所缘二者并举,即颂文中‘不可知执、受、处、了’七个字。这其中,‘执、受、处’三者,是阿赖耶识所缘之境,‘了’是此识能缘的作用。了即了别,了别是此识自体的能缘作用,指的即是此识的‘见分’。执、受、处三者,是见分所缘的境,也就是相分。执是执持万法种子、及摄持根身,持令不坏;受是领根身为境,令生觉受;处是器界,即物质世界。因此,第八阿赖耶识所缘之境,有‘两类三法’。两类是指‘执受’和‘处’,三法即种子、根身、器界。兹再分述如下:

一、种子:能生起万法的种子,储藏在第八阿赖耶识中,种子是所藏(所持),阿赖耶识是能藏。能藏,也就是‘执持’万法种子。

二、根身:由四大和合而成的‘根身’—即眼、耳、鼻、舌、身的五根身,是第八识中的色法种子所变现的。此根身由第八阿赖耶识所‘摄持’,持令不坏,感生觉受。阿赖耶识离开根身,命根即不存在,一期生命就告终了。

三、器界:器界即‘处’,也就是物质世界。此亦为第八阿赖耶识色法种子所变现者。第八阿赖耶识何以能内变根身,外变器界?原来第八识所执持的种子,是一种潜在的功能(潜在的能量),此潜在能量能变现出四种功能,即坚实的功能,流润的功能,炎热的功能,飘动的功能。由这四种功能集体发生作用,使我感觉到有物的形体存在。由于四种功能集合的成分不同,而显示出各种不同密度的物质。其实以上四种功能,也就是地、水、火、风四种物性主观上的感觉,地大虽然有坚实(质碍性)的功能,但分析到最后只是能量,根本不是实质。

器界是有情共业所感,根身是有情别业所感。若详细说,此中又有共中共,共中不共,不共中共,不共中不共,不再往下细述。

三、心所相应门——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

心所相应门,指与第八识相应的心所。在八个识中,第八识的相应心所最少,只有五遍行心所——触、作意、受、想、思。遍行,遍乃周遍,所谓无处不至;行是心行,即能缘之心,游履于所缘之境。合而言之,就是周遍起行的意思。心若生时,此五心所相应俱起。它通于一切识——八识心王;一切性——善、恶、无记;一切时——过去、未来、现在;一切地——三界九地,故有遍行之名。现在分述如下:

一、触心所:触是接触,是根、境、识三者的接触,故又称三和。成唯识论三曰:‘触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谓根、境、识,更相随顺,故名三和。’论文的意思是,根、境交涉,识必俱起,根为识之所伏,境为识之所取,三者和合,可以使心、心所同缘一境,并由此继续生些受、想、思的心理活动。

二、作意心所:作意即是注意,成唯识论曰:‘作意,为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谓此警觉,应起心种,引令趣境,故名作意。’故它的作用就是使心生起警觉,令缘其境,这就是生心动念之始。警心有二义,一者令心未起而起;二者心已起时,令引趣境。

三、受心所:受是领纳、感受。成唯识论曰:‘受谓领纳顺违境相为性,起爱为业,能起合、离、二非欲故’这是说,受之自性,即是领纳,‘顺违俱非’者,即缘可爱之境谓之顺益,缘不可爱之境谓之违损,其非可爱亦非不可爱者,谓之俱非,即是中容境。‘起爱为业’,是心识缘顺违之境,则起苦乐感受,于乐受之境,未得则生贪欲,欲其得之;已得亦生贪欲,不使离失。于苦受之境,未得则有幸而不得之欲;已得则有愿即离失之欲。这种爱欲,恒由苦乐之受而起,故曰‘起爱为业’。

四、想心所:想是心识构画的名言概念,成唯识论曰:‘谓于境取相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所谓取相,是于所缘种种境上,构画名言。如缘树时,计较此非花非草,而是树;缘马时,计较此非牛非羊,而是马。这种于树于马的取相,就是未出口的名言。如果心中没有取相作用,就没有出口的名言了。

五、思心所:思是意志作用,成唯识论曰:‘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故思的自性,只是造作,以其造作的力用与心相应,使心于种种善恶之境,作出种种善恶的业用,这即是身、口、意三业中的意业。心识之生,由作意而至于思,思以审虑思、决定思、动发胜思三思之后,则善恶之念已经形成,而付之于行动,已不能中止了。由此而至于别境,就是必作之心了。

四、五受相应门——(相应)唯舍受

受有三受五受之分,三受是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的舍受。三受再加上忧受和喜受称为五受。在五受中,与阿赖耶识相应的,唯有舍受。第八识何以不与余受相应,一者此识行相极不明了,不能分别顺违境相,微细一类相续而转,故唯与舍受相应。二者此识是真异熟,与其相应的不能不是异熟受。三者此第八识为第七识缘之境,倘若和变异受(即苦乐忧喜之受)相应,那就不是常一我见之境了。

五、三性分别门——是无覆无记

三性,是指善、不善、无记三性。何谓善呢?简单的说,在此世来世,于自于他顺益者曰善;何谓不善呢?在此世来世,于自于他达损者谓不善;何谓无记呢?即既无顺益、亦无违损,非善非不善的中容之法——无记性。在唯识学上,无记又分为两种,即有覆无记和无覆无记。而阿赖耶识的性别,就是无覆无记。成唯识论曰:‘于善不善损益中,不可记别,故名无记’俱舍论曰:‘无记者,不可记为善不善性,故名无记。有说,不能成异熟果,故名无记。’

第七末那识是有覆无记,因为第七识有烦恼心所覆盖,使之成为染污识。而第八识则是无覆无记——没有烦恼心所覆盖。第八识何以必须是无记性呢?因为‘冰炭不同炉、薰莸不同器。’善、恶相违而不能相容。第八识含藏万法种子,如果第八识性善,则不能容纳恶种子,如果性恶,则不能容纳善种子。必须是平等的中庸无记,才能兼蓄并容,统纳一切善恶种子。

六、心所例同门——触等亦如是

心所例同门,是以心王的体性,援心王之例,来推知与其相应心所的体性。与第八识相应的,只有五遍行心所,故颂文说:‘触等亦如是’。

阿赖耶识,具有‘心王十义’——即八段十义中之十义。而触等五心所,以与此心王相应,例同心王,故在十义中与此心王相同的有六点。这六点是:

1、触等五心所亦为前业所感,是真异熟。

2、触等五心所,所缘行相,亦微细难知。

3、此五心所,其所缘境,亦为种子、根身、器界三种。

4、此五心所,它所相应的法也各有五种——即心王和此五心所共为六法,除去它各个的自体,而与余法相应。

5、此五心所,其性亦是无覆无记。

6、此五心所,亦至阿罗汉位,方究竟舍。

此五心所,与心王十义中六义相同。但亦有不同者,如‘自相’义,此五心所没有执藏义,所以不例。‘持种’义,此五心所也没有,所以不例。‘了别行相’是心王的功能,所以也不例。此五心所和‘受’是不相应的,所以也没有例‘受俱’。在心王十义中,有果相、所缘、相应、三性、断位、以及所缘行相(三种境)不可知六义例等心王,故颂文中说:‘触等亦如是’。

七、因果譬喻门——恒转如瀑流

因果譬喻门,是指颂文中‘恒转如瀑流’一句。恒是相续而断,转是生灭变异。这是以瀑流譬喻第八识为生灭相续、非常非断之法。

恒转二字,恒示其非断,转示其非常。第八识虽然恒时一类相续,而非常住。假使是常住,则体性坚密,就不能受一切法的薰习了。此识是前灭后生,念念相续,前后转变,所以能受一切法的熏习,这是转的意思。但此识虽非常住,有生灭转变,但也不能断灭,倘若断灭,则谁来摄持万法种子使之不失不坏呢?所以此识无始以来,恒时一类相续,没有间断,而为三界四生六道的主体,能摄持万法种子使令不失不坏,这是恒的意思。

‘如瀑流’三字,是喻此识因果断常之义。此识无始以来,刹那刹那,因减果生,果生因灭。因灭故不是常,果生故不是断,这样前因后果,非常非断,有如千丈瀑布,亘古长流,前水始去,后水已至,前后相续,无有间断。

八、伏断位次门——阿罗汉位舍

伏断位次门,是舍掉阿赖耶识的名称,而不是舍掉第八识体。因为第八识体,尽未来际,没有断舍的时候,故所谓断舍,只是舍去染污种子,转染成净,转识成智而已。‘阿罗汉位舍’者,阿罗汉有三义:

1、l杀贼:谓杀尽三界间一切烦恼贼,故曰杀贼。

2、应供:所有烦恼既断,则功德圆满,应受人天之供养。

3、不生:谓永入涅槃,不再受分段生死。事实上,不仅是二乘无学果的阿罗汉位舍,大乘八地菩萨,也舍了阿赖耶识之名。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