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短文学

15位人类精神的立法者 扩展智慧的视野 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未知   2024-04-28   阅读: 104 次

整理作者舒生,90后生活废才,一直在跋涉的文字匠。

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大师卡尔雅思贝尔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筛选,最终确定了一份人类史上的大哲学家名单。他评选的标准主要基于8条,舒生整理如下

1、必须有著作流传。著作不是是他们自己写的,也得是他们的弟子或追随者写的;

2、后来的大哲学家受他们的影响有据可查;

3、大哲学家的思想是超越时代的;

4、如果一个人是真实的和本质的话,大哲学家就在根源上与这个人一致,也就是说,大哲学家的智慧能扩展人类和世界本身的视野;

5、大哲学家并非拥有一成不变的独立性。这独立性不是刚愎自用和执拗,不含有狂热的教条,而是不依赖于时间的不断动荡而赢得的绝对宁静;

6、大哲学家的思想未必是科学,但一定有科学性;

7、大哲学家帮助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存在以及认识神性;

8、大哲学家有他的标准,他们是人类精神的立法者。

照此标准,最伟大的哲学家都有哪些呢?考虑一部作品里对大哲学家的阐述有限,而每位大哲学家都是独特的、不可替代且不可代表的,所以雅思贝尔斯从整体观念出发将他们分为三类:

一、思想范式的创造者: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稣

二、思辨的集大成者:柏拉图、奥古斯丁、康德

三、原创性形而上学家:阿那克西曼德、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普罗提诺、安瑟尔谟、斯宾诺莎、老子、龙树

下面综合相关作品及网络资料,整理出大哲学家简介及其核心思想(主要是语录),权作了解大哲学家的最初入门,也供各位完善人生修养研读。

一、思想范式的创造者

1.苏格拉底

简介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苏格拉底天生有着狮子鼻,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矮小的身体。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

核心思想

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未经考察的生活,不值得过。

无知即罪恶。

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

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唯有理智最为可贵。

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

2.佛陀

简介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创始人,公元前五百余年释迦牟尼出生于北印度迦毗罗卫国,是国主净饭王的太子。成道后,被世人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为“释迦族的贤哲”。

释迦牟尼的生平,没有引起早期三藏编者的重视,他们只是尽量详细记录导师的言词;更详尽的叙述和更传奇的故事在后来才被精心编造出来。关于佛陀的形象,相对可靠的是一个基本轮廓。他成长于富裕的环境,娶妻生子后,大概29岁时出家;所学的禅定和苦行都无法解决问题;约35岁时得到佛陀的自觉。余生的岁月,他的足迹遍布恒河流域,向各阶层说法教化。他对外道思想所做的扬弃,纠正了时代文明的某些偏失,也维护了刹帝利的阶级利益,使他被尊称为释迦族的圣人。

核心思想

心灵是先驱,是首领;万法唯心造。

我们即是本身所想的模样,一切行为来自内在的想法,这些想法使我们造成今日所处的世界。

控制自我胜过控制世界,对世俗享乐的自制胜过全世界的财富。 征服自我的人,方是最伟大的征服者。

执著自我的人,心智将会受到干扰。处处只考虑自我的人,将给自己带来忧愁。

锻炼心智的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高尚道德的训练,第二种是高超思考方的训练,第三种是高等领悟力的训练。

一切诸行,皆悉无常;勤行精进,切勿放逸。

解脱之道——四谛:苦、灭、集、道;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三无漏学,戒、定、慧三学。

3.孔子

简介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河,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核心思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朝闻道,夕死可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政者,正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有教无类。

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4.耶稣

简介

耶稣(约公元前4年—约公元33年)出生于伯利恒 (今巴勒斯坦中部城市) 是基督教里的核心人物,三十岁左右时开始传道,根据《圣经》记载, 三十三岁左右时在总督本丢.彼拉多执政时受难、为了全人类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复活、并向门徒显现四十天后升天后预言他必要在世界穷尽的审判之日在荣光中降临,建立荣耀的天国,给「善」带来最后的胜利。

核心思想

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

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

在人是不能,在神却不然,因为神凡事都能。

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弟兄、姐妹、父母、儿女、田地,并且要受逼迫,在来世必得永生。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

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对于你来说,你是一个人;但对于某个人来说,你就是整个世界。

有钱人要成为上帝国的子民多么难啊!有钱人要成为上帝国的子民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难!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他,并且已经看见他。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边,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康健的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

我实在告诉你们:世人一切的罪和一切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凡亵渎圣灵的,却永不得赦免,乃要担当永远的罪。

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

你们所听的要留心。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并且要多给你们。因为有的,还要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不要怕,只要信!

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

二、思辨的集大成者

1.柏拉图

简介

柏拉图(plato,πλ?τeων,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对话都有苏格拉底出场。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中的苏格拉底形象并不完全是历史上的苏格拉底。

除了荷马之外,柏拉图也受到许多那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了毕达哥拉斯所提出的“和谐”概念,以及阿那克萨戈拉教导苏格拉底应该将心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的根据;巴门尼德提出的连结所有事物的理论也可能影响了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概念。

核心思想

我们一直寻找的,却是自己原本早已拥有的;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的原因。

无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后就不要停止。无论你从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后就不要悔恨。

成功的唯一秘诀,坚持到最后一分钟。

当美的灵魂与美的外表和谐地融为一体,人们就会看到,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

人们只在梦中生活,唯有哲人挣扎着要觉醒过来。

当事物状况最佳时,最不易被其他事物改变或影响。例如,强壮的身体不易受饮食或劳累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健康的植物也不易受阳光、风、雨等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人的心灵不也是一样的吗?最勇敢、最智慧的心灵是最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而改变的。

至善方能至美。

失去了真,同时也就失去了美。

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

哲学家毕生都在为死做准备。

理想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

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生真正的悲剧,是成人害怕光明。

最有美德的人,是那些有美德而不从外表表现出来,仍然感到满足的人。

尊重人不应该胜于尊重真理。

制造不公比承受不公更可耻。

最初的人是球形的人,两个个体背靠背粘合在一起,有两张脸,八只手和脚,两副生殖器。宙斯和众神担心人类过于强大,不敬神灵,于是把球形的人劈成两半。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一直在寻求与自己相结合的另一半。

人心可分为二,一部较善,一部较恶。善多而能制止恶,斯即足以云自主,而为所誉美;设受不良之教育,或经恶人之熏染,致恶这一部较大,而善这一部日益侵削,斯为己之奴隶,而众皆唾弃其人矣。

知识是心灵的食粮。

一切研究,一切学习都只不过是回忆罢了。

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

每个人的灵魂中也有三种品质:理性、激情和欲望。

对一个小孩最残酷的待遇, 就是让他『心想事成』。

现象世界是永恒变动的。只有理性才能认识持续不变的东西,只有借助观念或理念才能把握住稍纵即逝的个别现象。

身体教育和知识教育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体育应造就体格健壮的勇士,并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

若是一个人对于某一种技艺没有知识,他对于那种技艺的语言和作为,就不能做正确的判断了。

与其不受教育,不如不生,因为无知是不幸的根源。

那些做正义事的人并不是出于心甘情愿,而仅仅是因为没有本事作恶。

哲学家也要学数学,因为他必须跳出浩如烟海的万变现象而抓住真正的实质。又因为这是使灵魂过渡到真理和永存的捷径。

先从人世间个别的美的事物开始,逐渐提升到最高境界的美,好像升梯,逐步上进,从一个美形体到两个美形体,从两个美形体到全体的美形体;从美的形体到美的行为制度,从美的行为制度到美的学问知识,最后再从美的学问知识一直到只有以美本身为对象的那种学问,彻悟美的本身。

理念是真实的世界。(思想永远是宇宙的统治者。)

这个世界就这么不完美,你想要得到些什么就不得不失去些什么。

最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活出美好。

我们每个人身体里 ,都有一种可怕 ,狂野和罔顾法纪的欲望 ,连那些看似温和的人也不例外。

真理永远在少数人一边。

健康不是身体状况的问题,而是精神状况的问题。

2.奥古斯丁

简介

圣·奥勒留·奥古斯丁(saint aurelius augustinus,亦作希坡的奥古斯丁 augustinus hipponensis,天主教译“圣思定”、“圣奥斯定”、“圣奥古斯丁”,公元354年11月13日-公元430年8月28日),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

核心思想

两种爱造成这两座城。爱神造成耶路撒冷,爱世界造成巴比伦。每个人都要自问爱的是哪个,就知道自己是哪座城的国民。

有些对象必须在相信上帝之前被理解;但是,对上帝的信仰帮助一个人理解得更多。… … 因为信仰来自聆听,聆听得自基督的布道,人们若不理解布道者的语言,何以能够相信他的信仰呢?另一方面,有些事情必须先被相信,然后才能理解,正如先知所说:‘除非你相信,否则你将不会理解’,因此,心灵由相信进而理解。

我意识到我有意志,犹如意识我在生活一样。因此,我愿意或不愿意,我确知愿或不愿的是我自己,不是另一人;我也日益看出这是我犯罪的原因。

习惯如果不加抗拒,很快变成必需品。

3.康德

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德文:immanuel kant,公元1724年4月22日—公元1804年2月12日,享年80岁),出生和逝世于德国柯尼斯堡,德国人,作家、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

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弗朗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康德有其自成一派的思想系统,并且有为数不少的著作,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称为“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部作品有系统地分别阐述他的知识学、伦理学和美学思想。《纯粹理性批判》尤其得到学术界重视,标志着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是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被视为近代哲学的开端。此外,康德在宗教哲学、法律哲学和历史哲学方面也有重要论著。

核心思想

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

有两样东西,我思索的回数愈多,时间愈久,它们充溢我以愈见刻刻常新、刻刻常增的惊异和严肃之感,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因为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自杀是可恶的,因为上帝禁止这样做;上帝禁止自杀,因为这样做是可恶的。

工作是使生活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不学会幽默和风趣,人就太苦了。

一个人所说的必须真实,但他没有义务把所有的真实都说出来。

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越是处心积虑地想得到生活上的舒适和幸福,那么这个人就越是得不到真正的满足。

如果竭尽自己最大努力仍然还是一无所得,所剩下的只是善良意志,它诚如沉睡的宝石一样,自身就发射着耀目的光芒,自身之内就具有价值。

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教育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服从法律的强制性向教育孩子善于动用自己的自由权力结合起来。孩子只要不做有害于自己和他人的事,就应当让他们有行动的自由,不要硬去改变孩子的意愿。要让孩子懂得,他们只有为别人提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哲学的义务是,去除因误解而生的幻想。

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

哲学无法教授,哲学永远是思想者的事业。

理性一手拿着自己的原理,一手拿来着根据那个原理研究出来和实验,奔赴自然。

只要你尽职尽责,人们都会由衷地对你尊敬。

在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

美是道德的象征。

理性的批判最终必然导致科学,与此相反,理性不经批判的独断应用则会导向无根据的、人们可以用同样明显的截然相反的主张与之对立的主张,从而导致怀疑论。

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律和与之相符合的义务的唯一原则。

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

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

按照时间,我们没有任何知识是先行于经验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

知识分子是敢于在一切公共场合运用理性的人。

三、原创性形而上学家

1.阿那克西曼德

简介

阿那克西曼德(约前610年-约前546年),米利都人,古希腊哲学家。为泰勒斯与阿那克西美尼之间承上启下的自然哲学家。在西方,他与锡罗斯的斐瑞居德斯被认为是最早的散文作者,他还是最早的哲学作者,他的《论自然》是最早用希腊文写作的散文和哲学著作。

核心思想

无定当中相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并与不同的东西分开,因此,在无定的全体之中,全体水成为水,全体土成为土,一切都已具备在这个无定之中,所以严格说,没有什么新东西产生。

世界源于无定。

万物由它(无定)产生,也必复归于它,都是按照必然性;因为按照时间的程序,它们必受到惩罚并且为其不正义而受审判。

2.赫拉克利特

简介

赫拉克利特(前540年-前480年),古希腊哲学家、爱非斯派的创始人。生于以弗所一个贵族家庭,相传生性犹豫,被称为“哭的哲学人”。据传书写过一本《论自然》,但早已失传,现在我们只能见到130多条残篇。其之所以被称为“晦涩哲学家”,乃因为他的文字晦涩难懂,思想深邃。同样,他所面对的哲学问题,依旧围绕本原而展开。他的文章只留下片段,爱用隐喻、悖论,致使后世的解释纷纭。据说,他在隐居时,以草根和植物度日,得了水肿病。他到城里找医生,用哑谜的方式询问医生能否使阴雨天变得干燥起来。医生不懂他的意思。他跑到牛圈里,想用牛粪的热力把身体里的水吸出,结果无济于事,去世时大约60岁。

核心思想

我研究了我自己。

万物皆流,无物常住,自然万物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

战争是万有之父和万有之王。

这个有秩序的宇宙(科斯摩斯)对万物都是相同的,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烧,一定尺度熄灭。

我们走下而又没有走下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

生与死,梦与醒、少与老,是同样的东西。后者变化,就成为前者,前者便回来,则称为后者。

万物都根据这个逻各斯生成。谁不认识并进而服从逻各斯,谁就无法获得智慧,把握真理。

3.巴门尼德

简介

巴门尼德(约公元前515年~前5世纪中叶以后)是一位诞生在爱利亚(南部意大利沿岸的希腊城市)的古希腊哲学家。他是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是爱利亚派的实际创始人和主要代表者。他是色诺芬尼的学生,同时也受到毕达哥拉斯派成员的影响。主要著作是用韵文写成的《论自然》,如今只剩下残篇,他认为真实变动不居,世间的一切变化都是幻象,因此人不可凭感官来认识真实。

核心思想

存在着存在,不存在着不存在。

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

如果我们所想的东西并不因此就存在,我们就思想不到存在。

你找不到一个思想是没有它所表达的存在物的。

你应当学习各种事情,从圆满真理的牢固核心,直到毫不包含真情的凡夫俗子的意见。

借理性来洞观,那非存在之物如何如何通过理性而必定存在了;因为理性是不会将彼此联系的存在物分开的。

4.普罗提诺

简介

普罗提诺(公元205-270年),又译作柏罗丁,新柏拉图主义奠基人。生于埃及,233 年拜亚历山大城的安漠尼乌斯为师学习哲学 ,曾参加罗马远征军,其目的是前往印度研习东方哲学。此后定居罗马,从事教学与写作。其学说融汇了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思想以及东方神秘主义,视太一为万物之源,人生的最高目的就是复返太一,与之合一。其思想对中世纪神学及哲学,尤其是基督教教义,有很大影响。大部分关于普罗提诺的记载都来自他的学生波菲利(公元232-304年)所编纂的普罗提诺的传记中。

核心思想

如果眼睛没有变得像太阳,它就看不见太阳。

当人观看具体的美时,不应使自己沉缅其中,他应该认识到具体的美不过是形象,暗示和一片阴影。他应当超越它,飞升到这种美的本源那儿去。

神圣的事物具有三个本质,第一个本质是太一,第二个本质是心智,第三个本质则是灵魂。太一高于心智,心智高于灵魂,灵魂生成万物。

宇宙是上帝的流溢物,我不能说他是什么,只能说他不是什么。

理智就是照射到灵魂中的光,就像至善是照到理智中的光一样。

真正的自我是由思想和逻各斯组成的,只有从感性生活转向思想,又通过思想转向上帝,才能实现它的使命。

灵魂的最终目的是在上帝的精神中找到归宿。

5.安瑟尔谟

简介

安瑟尔谟(又译安瑟伦,约1033~1109),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神学家,极端的实在论者,被称为"最后一名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

核心思想

凡是智慧不能理解的,就应该虔诚崇敬信仰。

我们并非为了信仰而去理解,而是为了理解而信仰。词语不仅仅是声音或语法习惯,而是代表我们心外的实在事物。

谁不能理解许多人何以会在种上是唯一的人,他也不可理解几个位格的每一个都是上帝,加在一起又是唯一的一个上帝。

6.斯宾诺莎

简介

巴鲁赫·德·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1632年11月24日—1677年2月21日),犹太人,近代西方哲学公认的三大理性主义者之一,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

斯宾诺莎出生阿姆斯特丹的一个从西班牙逃往荷兰的犹太家庭。年轻时进入培养拉比的宗教学校,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他仍然坚持哲学和科学的研究,他的思想通过通信方式传播到欧洲各地,赢得人们的尊重。1677年不幸死于肺痨,享年45岁。他的主要著作有《笛卡尔哲学原理》、《神学政治论》、《伦理学》、《知性改进论》等。

核心思想

那些在生活中最常见,并且由人们的行为所表明,被当作是最高幸福的东西,归纳起来,大约不外三项:财富、荣誉、感官快乐。萦绕人们的心灵,使人们不能想到别的幸福的,就是这三种东西。

不嘲笑,不悲哀,不怨天尤人,而是去理解。

爱好永恒无限的东西,可以培养我们的心灵;最值得我们用全力去追求,去探寻。

我让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无论谁,只要他愿意,都可以为自己的幸福而死,只要我仅仅为真理而生。

除了神以外,不能有任何实体,也不能设想任何实体。

只有凭借上帝,我们才可能真正完善。

必须对人的本性有起码的理解,以便达到人的可能的最高本性。

人越有理性,就越自由,就越真实,就越完善。

遵从自己的感情和意见的人,是奴仆;仅仅按照理性的引导生活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

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主意;人各有所好;每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嗜好……这些谚语不过说明,与根据理性认识事物相比,人们宁可根据大脑的天性表象事物。表象进行分离,而只有理性才进行统一。从表象能力的爱好出发,产生出争执,最终是怀疑主义,而从理性出发,则产生出一致和真正的洞识。

三种认识方式:一是感官的认识,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耳朵听见什么就是什么,这是最表象的认识;二是理性的认识,这需要借助概念推理而成,实际上就是指科学、哲学的认识;三是直观的认识,类似东方的顿悟,直达与绝对无限者的领域。

可口之味,醇酿之酒,有节取用,以滋补善养;芳草之美,园花之香,善自欣赏;此外,服饰、音乐、游艺、戏剧等,凡足以使自己娱乐,而无损他人之事,都是哲人正当应做之事。

日常刺激我们的感情,大都是起于身体感受较多的部分,因此多数情感都过度,而且牢牢束缚着心灵,使其单独关注一物,而不能思想他物……我们也常常看见,许多人为一物所激动,甚至那物不在眼前,也确信其不在眼前。……真正讲来,贪婪、虚荣心、淫欲等虽没有认作病症,事实上都是一种疯狂。

我知道,要解除民众的迷信和要解除他们的畏惧是同样不可能的。我知道,民众的顽强就是固执,民众不是由理性引导的,而是为对赞扬和责难的盲目热情所吸引。因此,民众以及所有与民众有同一种情感的人,我都不邀请他们来读。

7.老子

简介

老子,又称老聃(前571年—前471年之后)姓李名耳,字伯阳,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人称为老子。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核心思想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8.龙树

简介

龙树(人名)菩萨名。生于阿周陀那下,故名阿周陀那。以龙成道,故字曰龙。著名的大乘佛教论师,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誉为“第二代释迦”,大约活跃于公元一五〇年至二五〇年之间,他首先开创空性的中观学说,肇大乘佛教思想之先河。以《中论》及《大智度论》最为著称。

核心思想

八不偈: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

人生有限而思想恒流传。这份大哲学家名单并不是固定的,你应当建构自己的心灵家园。阅读大哲学家,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倾听智慧之声,但作为普通读者,我们最要紧的不在于对大哲学家的研究或死守哲学家的教条(没有哪个大哲学家会要求你这样做),更不在于用他们的片言只语来装点空虚的灵魂,而在于通过与伟大心灵的交流对话,通过他们的思想和人格,找到我们自身最真实、最有价值的存在。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

请分享给更多人。

  • 上一篇: 林语堂:中国人最富刺激性的品性是什么?
  • 下一篇: 对哲学的十大误解:哲学系的人精神不正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