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医宗必读

卷之四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本草徵要下

木部

桂 味辛、甘,大熱,有小毒。入腎、肝二經。畏石脂,忌生蔥。去皮用,見火無功。益火消陰,救元陽之痼冷;溫中降氣,扶脾胃之虛寒。堅筋骨,強陽道,乃助火之勳;定驚癇,通血脈,屬平肝之績。下焦腹痛,非此不除;奔豚疝瘕,用之即效。宣通百藥,善墮胞胎。

桂心入心、脾二經。理心腹之恙,三蟲九痛皆瘥;補氣脈之虛,五勞七傷多驗。宣氣血而無壅,利關節而有靈;托癰疽痘毒,能引血成膿。

桂枝入肺、膀胱二經。無汗能發,有汗能止。理心腹之痛,散皮膚之風。橫行而為手臂之引經,直行而為奔豚之嚮導。

肉桂乃近根之最厚者,桂心即在中之次厚者,桂枝即頂上細枝,以其皮薄,又名薄桂。肉桂在下,主治下焦;桂心在中,主治中焦;桂枝在上,主治上焦。此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之道也。王好古云:仲景治傷寒,有當汗者,皆用桂枝。又云:汗多者禁用。兩說何相反哉?本草言桂辛甘,出汗者,調其血而汗自出也。仲景云:太陽中風,陰弱者汗自出,衛實營虛,故發熱汗出。又云:太陽病,發熱汗出者,為營弱衛強,陰虛陽必湊之。故皆用桂枝發汗,乃調其營則衛自和,風邪無所容,遂自汗而解,非桂枝能發汗也。汗多用桂枝者,調和營衛,則邪從汗解而汗自止,非桂枝能閉汗也。不知者,遇傷寒無汗亦用桂枝,誤矣。桂枝發汗,「發」字當作「出」字,汗自然出,非若麻黃之開腠發汗也。

按:桂心偏陽,不可誤投,如陰虛之人,一切血證及無虛寒者,均當忌之。

松脂 味苦、甘,溫,無毒。入肺、胃二經。水煮百沸,白滑方可用。祛肺金之風,清胃土之熱。除邪下氣,壯骨強筋。排膿、止痛、生肌,煎膏而用;牙疼、惡痹、崩中,研末而嘗。

松子甘能益血,潤大便;溫能和氣,主風虛。

松葉可生毛髮,宜窨凍瘡。

松節舒筋止肢節之痛,去濕搜骨內之風。

松脂感太陽之氣而生,燥可去濕,甘能除熱,故外科取用極多也。松子中和,久服有裨;松葉有功於皮毛,松節有功於肢節,各從其類也。

按:松脂、松葉,性燥而溫,血虛者勿服。

茯苓 味甘、淡,平,無毒。入心、腎、脾、胃、小腸五經。馬藺為使,畏牡蠣、地榆、秦艽、龜甲,忌醋。產雲南,色白而堅實者佳,去皮膜用。益脾胃而利小便,水濕都消;止嘔吐而定泄瀉,氣機咸利。下行伐腎,水泛之痰隨降;中守鎮心,憂驚之氣難侵。保肺定咳喘,安胎止消渴。抱根者為茯神,主用俱同,而安神獨掌;紅者為赤茯苓,功力稍遜,而利水偏長。

茯苓假松之餘氣而成,無中生有,得坤厚之精,為脾家要藥。《素問》曰: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則利水之藥,皆上行而後下降也。故潔古謂其上升,東垣謂其下降,各不相背也。

按:小便多,其源亦異。《素問》云:肺氣盛則便數,虛則小便遺,心虛則少氣遺溺,下焦虛則遺溺,胞絡遺熱於膀胱則遺溺,膀胱不約為遺,厥陰病則遺溺。所謂肺氣盛者,實熱也,宜茯苓以滲其熱,故曰小便多者能止也。若肺虛、心虛、胞絡熱、厥陰病,皆虛熱也,必上熱下寒,法當升陽。膀胱不約,下焦虛者,乃火投於水,水泉不藏,必肢冷脈遲,法當用溫熱之藥,皆非茯苓可治,故曰陰虛者不宜用也。

茯神抱根而生,有依守之義,故魂不守舍者,用以安神。赤者入丙丁,但主導赤而已。

按:病人小便不禁,虛寒精滑者,皆不得服。

琥珀 味甘,平,無毒。入心、肺、脾、小腸四經。安神而鬼魅不侵,清肺而小便自利,新血止而瘀自消,翳障除而光明覆。

感土木之氣而兼火化,味甘色赤,有艮止之義,故能安神;有下注之象,故利小便而行血。丹溪曰:燥脾土有功。脾能運化,肺金下降,小便自通。若因血少而小便不利者,反致燥急之苦。

按:滲利之性,不利虛人。凡陰虛內熱,火炎水涸者勿服。

柏子仁 味甘、辛,性平,無毒。入心、肝、腎三經。畏菊花、羊蹄草。蒸曬炒。安神定悸,壯水強陽。潤血而容顏美少,補虛而耳目聰明。

心藏神,腎藏精與志,心腎虛則病驚悸。入心養神,入腎定志,悸必愈矣。悅顏聰明,皆心血與腎水互相灌溉耳。

按:柏子仁多油而滑,作瀉者勿服,多痰者亦忌,有油透者勿入藥。

側柏葉 味苦,微寒,無毒。入肝經。牡蠣為使,忌同柏子仁。止吐衄來紅,定崩淋下血,歷節風痛可愈,周身濕痹能安。

微寒補陰,故應止血,其治風濕者,益脾之力也。柏有數種,惟根上發枝數莖,蒙茸茂密,名千頭柏,又名佛手柏,是真側柏也。

按:柏性挾燥,血家不宜多服。

枸杞子 味甘,微溫,無毒。入腎、肝二經。補腎而填精,止渴除煩,益肝以養營,強精明目。

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枸杞子是也。能使陰生,則精血自長。肝開竅於目,黑水神光屬腎,二髒得補,目自明矣。

按:枸杞能利大、小腸,故泄瀉者勿用。

地骨皮 味甘,寒,無毒。入腎經。治在表無定之風邪,主傳屍有汗之骨蒸。

熱淫於內,瀉以甘寒,退熱除蒸,固宜爾也。又去風邪者,腎肝同治也。肝有熱則風自內生,熱退則風息,此與外感之風不同耳。

按:地骨皮乃除熱之劑,中寒者勿服。

槐花 味苦、酸,寒,無毒。入肝、大腸二經。含蕊而陳久者佳。微炒。止便紅,除血痢,咸藉清腸之力;療五痔,明眼目,皆資滌熱之功。子名槐角,用頗相同。兼行血而降氣,亦催生而墮胎。枝主陰囊濕癢,葉醫疥癬疔疽。

感天地陰寒之氣,而兼木與水之化,故為涼血要品。血不熱則陰自足,目疾與痔證交愈矣。

按:槐性純陰,虛寒者禁用,即虛熱而非實火者亦禁之。

酸棗仁 味酸、平,無毒。入肝、膽二經。惡防己。炒熟。酸收而心守其液,乃固表虛有汗,肝旺而血歸其經,用瘳徹夜無眠。

膽怯者,心君易動,驚悸盜汗之所自來也;肝虛者,血不歸經,則虛煩不眠之所由來也。棗仁能補肝益膽,則陰得其養,而諸證皆安矣。

按:肝膽二經有實邪熱者勿用,以收斂故也。

黃柏 味苦,寒,無毒。入腎經。惡乾漆。鹽、酒炒。肥厚鮮黃者佳。瀉龍火而救水,利膀胱以燥濕。佐以蒼朮,理足膝之痹痛;漬以蜜水,漱口舌之生瘡。

黃柏瀉陰火,除濕熱,故治療如上。昔人謂其補陰者,非其性補,蓋熱去則陰不受傷,雖謂之補亦宜。

按:苦寒之性,利於實熱,不利於虛熱。凡脾虛食少,或瀉或嘔,或好熱,或惡冷,或腎虛五更泄瀉,小便不禁,少腹冷痛,陽虛發熱,瘀血停止,產後血虛發熱,金瘡發熱,癰疽潰後發熱,傷食發熱,陰虛小水不利,痘後脾虛小水不利,血虛煩燥不眠等症,法咸忌之。

楮實 味甘,寒,無毒。入脾經。健脾,消水腫,益氣充肌。

按:楮實雖能消水健脾,然脾胃虛寒者勿用。

乾漆 味辛,溫,有毒。入肺經。畏鐵漿、黃櫨汁、甘豆湯、螃蟹、蜀椒。炒至煙盡為度。辛能散結,行瘀血之神方;毒可祛除,殺諸蟲之上劑。

行血殺蟲,皆辛溫毒烈之性,中其毒者,或生漆瘡者,多食蟹及甘豆湯解之。

按:血見乾漆即化為水,則能損新血可知,虛者及慣生漆瘡者,切勿輕用。

五加皮 味辛,溫,無毒。入腎、肝二經。遠志為使。惡玄參。明目舒筋,歸功於藏血之海;益精縮便,得力於閉蟄之宮。風濕宜求,疝家必選。

五加皮者,五車星之精,故服食家多誇之不已。嘗曰:寧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滿車,雖讚詞多溢美,必非無因而獲此隆譽也。

按:下部無風寒濕邪而有火,及肝腎虛而有火者皆忌之。

蔓荊子 味苦、辛、平,無毒。入肝、膀胱二經。惡烏頭、石膏。頭風連於眼目,搜散無餘;濕痹甚而拘攣,舒展有效。

氣清味辛,體輕而浮,上行而散,故所主者皆在風木之臟。目之於筋,皆肝所主也。

按:頭痛目痛,不因風邪而因於血虛有火者,忌之。元素云:胃虛人不可服,恐生痰疾。

辛夷 味辛,溫,無毒。入肺、胃二經。芎藭為使,惡五石脂,畏菖蒲、蒲黃、黃連、石膏、黃環。去心及毛,毛射肺中,令人發咳。辛溫開竅,鼻塞與昏冒咸宜;清陽解肌,壯熱與憎寒並選。

肺開竅於鼻,而胃脈環鼻上行。凡中氣不足,清陽不升,則頭痛而九竅不利。辛夷稟春陽之氣,味薄而散,能助胃中清氣,上達高巔,故頭面九竅皆歸治平也。

按:辛香走竄,虛人禁之。雖偶感風寒,而鼻塞亦禁之。頭痛屬血虛火熾者,服之轉甚。

桑根白皮 味甘,寒,無毒。入肺經。續斷、桂心、麻子為使。刮去粗皮,蜜水炙,有涎出不可去也。瀉肺金之有餘,止喘定嗽;疏小腸之閉滯,逐水寬膨。降氣散瘀血,止消渴燥痰。

瀉肺降氣,是其職專,利便去水者,兼瀉子之法也。葉可止汗去風,明目長髮。子可補血安神,生津止渴。枝可祛風養筋,消食定咳。桑耳,調經止崩帶。桑黃,清肺療鼻赤。桑柴灰,除癍痣,蝕惡肉。桑霜別名木硇,能鑽筋透骨,為抽疔拔毒之品。

按:桑白皮瀉火,肺虛無火,因風寒而嗽者勿服。桑椹子雖能補血,脾胃虛滑者勿服。

桑寄生 味苦,平,無毒。入肝經。忌火。和血脈,充肌膚,而齒髮堅長;舒筋絡,利關節,而痹痛捐除。安胎簡用,崩漏徵醫。

本能益血,兼能去濕,故功效如上。海外深山,地暖不蠶,桑無採捋之苦,氣化濃密,自然生出。言鳥銜他子,遺樹而生者,非也。

杜仲 味辛、甘,溫,無毒。入肝、腎二經。惡玄參、蛇蛻。去皮醋炙。強筋壯骨,益腎添精。腰膝之疼痛皆痊,遍體之機關總利。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杜仲辛甘,故主用如上。亦治陰下濕癢,小便餘瀝。

按:腎虛火熾者勿用。

女貞實 味苦,平,無毒。入肝、腎二經。補中黑法發,明目養精神。

稟天地至陰之氣,故凌冬不調,氣薄味厚,陰中之陰,降也。雖曰補益,偏於陰寒者也。

按:脾胃虛家,久服腹痛作瀉。

蕤仁 味苦,溫,無毒。入肝經。湯浸去皮尖,水煮過研膏。破心下結痰,除腹中痞氣,退翳膜赤筋,理眥傷淚出。

外能散風,內能清熱,肝氣和則目疾愈。痰痞皆熱邪為祟,故亦並主。

按:目病不緣風熱而因於虛者勿用。

丁香 味辛,溫,無毒。入肺、胃、腎三經。忌見火,畏鬱金。去丁蓋。溫脾胃而吐呃可瘳,理壅滯而脹滿宜療。齒除疳䘌,痘發白灰。

脾為倉廩之官,傷於飲食生冷,留而不去,則為壅脹,或為嘔呃。暖脾胃而行滯氣,則脹嘔俱瘳也。

按:丁香辛熱而燥,非屬虛寒,概勿施用。雞舌香是其別名,母丁香乃其大者。

沉香 味辛,溫,無毒。入脾、胃、肝、腎四經。調和中氣,破結滯而胃開;溫補下焦,壯元陽而腎暖。療脾家痰涎之血,去肌膚水腫之邪。太陽虛閉宜投,小便氣淋須用。

芬芳之氣,與脾胃相投,溫而下沉,與命門相契。怒則氣上,肝之過也,辛溫下降,故平肝有功。

按:沉香降氣之要藥,然非命門火衰,不宜多用。氣虛下陷者,切勿沾唇。

檀香 味辛,溫,無毒。入肺、胃二經。闢鬼殺蟲,開胃進食。療噎膈之吐,止心腹之痛。

調上焦氣在胸膈咽噎之間,有奇功也。

按:癰疽潰後,及諸瘡膿多者不宜服。

降真香 味辛,溫,無毒。色紅者良。行瘀滯之血如神,止金瘡之血至驗。理肝傷吐血,勝似鬱金;理刀傷出血,過於花蕊。

降香色鮮紅者,行血下氣有功,若紫黑色者,不堪用也。兼可辟邪殺鬼,燒之闢天行時氣,宅舍怪異。

蘇合香 味甘,溫,無毒。甘暖和脾,鬱結凝留咸霧釋;芬芳徹髓,妖邪夢魘盡冰消。

產中天竺國,諸香汁合成,故名合香。凡香氣皆能辟邪通竅,況合眾香而成者乎?沈括云:蘇合油如黐膠,以箸挑起,懸絲不斷者真也。

乳香 味辛,溫,無毒。入心經。箬上烘去油,同燈心研之則細。定諸經之痛,解諸瘡之毒。活血舒筋,和中治痢。

諸瘡痛癢,皆屬心火。乳香入心,內托護心,外宣毒氣,有奇功也。但瘡疽已潰勿服,膿多者勿敷。

沒藥 味苦,平,無毒。製法同乳香。宣血氣之滯,醫瘡腐之疼。可攻目翳,堪墮貽兒。

血滯則氣壅,故經絡滿急,發腫作痛。沒藥善通壅滯,則血行而氣暢痛止也。

按:骨節痛與胸腹筋痛,不由血瘀而因於血虛,產後惡露去多,腹中虛痛,癰疽已潰,法咸禁之。

安息香 味辛,苦,性平,無毒。入心經。服之而行血下氣,燒之而去鬼來神。

手少陰主藏神,神昏則鬼邪侵之,心主血,血滯則氣不宣快,安神行血,故主治如上。

按:病非關惡氣侵犯者勿用。

麒麟竭 味甘、咸,平,有小毒。入心、肝二經。凡用另研,若同他藥搗,則化為飛塵。產於外國,難得真者,磨之透甲,燒之不變色者佳。走南方兼達東方,遂作陰經之主;和新血且推陳血,真為止痛之君。

乳香、沒藥,兼主氣血,此則專於血分者也。善收瘡口,然性急不可多使,卻能引膿。

龍腦香 味辛、苦,微溫,無毒。開通關竅,驅逐鬼邪。善消風而化濕,使耳聰而目明。

芳香為百藥之冠,香甚者性必溫熱,善於走竄,入骨搜風,能引火熱之氣自外而出。新汲水調,催生甚捷。

按:龍腦入骨,風病在骨髓者宜也。若風在血脈肌肉,輒用腦、麝,反引風入骨,如油入面,莫之能出。目不明屬虛者,不宜入點。

金櫻子 味酸、澀,平,無毒。入脾、腎二經。扃鑰元精,合閉蟄封藏之本;牢拴倉廩,贊傳導變化之權。

金櫻子性澀,不利於氣。丹溪云:經絡隧道,以通暢為和平,昧者喜其澀精而服之,致生別證,自不作靖,咎將誰執?雖然,惟無故而服以縱欲則不可,若精滑者服之,何咎之有?

竹葉 味苦、甘,寒,無毒。入脾、胃二經。清心滌煩熱,止渴化痰涎。

竹茹刮去青皮,用第二層。疏氣逆而嘔呃與噎膈皆平,清血熱而吐衄與崩中咸療。

竹瀝薑汁為使。痰在皮裡膜外者,直達以宣通;痰在經絡四肢者,屈曲而搜剔;失音不語偏宜,肢體攣踡決用。

竹種最多,惟大而味甘者為勝,必生長甫及一年者,嫩而有力。竹能損氣,故古人以筍為刮腸篦。竹瀝滑腸,脾虛泄瀉者勿用。惟痰在皮里、膜外、經絡、肢節者相宜,若寒痰、濕痰與食積痰勿用。

吳茱萸 味辛,熱,有小毒。入脾、胃、肝三經。蓼實為使,惡丹參、滑石、白堊,畏紫石英。開口者良,鹽湯泡過,焙乾。燥腸胃而止久滑之瀉,散陰寒而攻心腹之痛。祛冷脹為獨得,疏肝氣有偏長。疝疼腳氣相宜,開鬱殺蟲至效。

辛散燥熱,獨人厥陰有功,脾胃其旁及者也。東垣云:濁陰不降,厥氣上逆,甚而脹滿,非茱萸不可治也,多用損元氣。寇氏曰:下氣最速,腸虛人服之愈甚。凡病非寒滯者勿用,即因寒滯者,亦當酌量虛實,適事為故也。

山茱萸 味酸,微溫,無毒。入肝、腎二經。蓼實為使,忌桔梗、防風、防己。酒潤去核,微火烘乾。補腎助陽事,腰膝之疴不必慮也;閉經縮小便,遺泄之證寧足患乎?月事多而可以止,耳鳴響而還其聰。

四時之令,春氣暖而生,秋氣涼而殺。萬物之性,喜溫而惡寒,人身精氣,亦賴溫暖而後充足。況腎肝居至陰之位,非得溫暖之氣,則孤陰無以生。山茱萸正入二經,氣溫而主補,味酸而主斂,故精氣益而腰膝強也。

按:強陽不痿,小便不利者,不宜用。

檳榔 味辛,溫,無毒。入胃、大腸二經。忌見火。降至高之氣,似石投火;疏後重之急,如驥追風。瘧疾與痰癖偕收,腳氣與殺蟲並選。

足陽明為水穀之海,手陽明為傳道之官,二經相為貫輸,以運化精微者也,二經病則痰癖蟲積生焉。辛能破滯,苦能殺蟲,故主治如上諸證。

按:檳榔墜諸氣至於下極,氣虛下陷者,所當遠避。

梔子 味苦,寒,無毒。入肺經。炒透。治胸中懊憹而眠臥不寧,疏臍下血滯而小便不利。清太陰肺,輕飄而上達;瀉三焦火,屈曲而下行。

梔子本非吐藥,仲景謂邪氣在上,得吐則邪出,所謂高者因而越之也。亦非利小便藥,蓋肺清則化行,而膀胱津液之腑,奉氣化而出矣。

按:大苦大寒,能損胃伐氣,虛者忌之。心腹痛不因火者,尤為大戒。世人每用治血,不知血寒則凝,反為敗證。治實火之吐血,順氣為先,氣行則血自歸經;治虛火之吐血,養正為先,氣壯則自能攝血。此治療之大法,不可違也。

蕪荑 味辛,平,無毒。入肺經。除疳積之要品,殺諸蟲之神劑。

幼科取為要藥,然久服多服,亦能傷胃。

枳殼 味苦,微寒。無毒。入肺、大腸二經。麩炒。破至高之氣,除咳逆停痰;助傳導之官,消水留脹滿。

枳實即枳殼之小者。破積有雷厲風行之勢,瀉痰有沖牆倒壁之威,解傷寒結胸,除心下急痞。

枳殼、枳實,上世未嘗分別。自東垣分枳殼治高,枳實治下;海藏分枳殼主氣,枳實主血,然其功用皆利氣也。氣利則痰喘止,痞脹消,食積化。人之一身,自飛門以至魄門,三焦相通,一氣而已,又何必分上與下、氣與血乎?但枳實則性急,枳殼則性緩,為確當耳。

按:枳殼、枳實,專主破氣,大損真元。凡氣弱脾虛,以致停食痞滿,法當補中益氣,則食自化,痞自散。若用枳實、相殼,是抱薪救火矣。脹滿因於實邪者可用,若因土虛不能制水,肺虛不能行氣而誤用之,則禍不旋踵。瘦胎飲用枳殼,為湖陽公主而設,以彼奉養太過,形色肥實,故相宜也。若一概用之,反致氣弱而難產。潔古枳朮丸用枳實,為積滯者設,積滯去則脾胃自健,故謂之補,非消導之外別有補益也。時醫不察虛實,不辨補瀉,往往概施,損人真元,為厲不淺。雖以補劑救之,亦難挽其刻削之害,世人多蹈此弊,特表以為戒。

厚朴 味苦、辛,大溫,無毒。入脾、胃二經。乾薑為使,惡澤瀉、硝石、寒水石、忌豆。色紫,味辛者良。刮去粗皮,切片薑汁炒。辛能散風邪,溫可解寒氣。下氣消痰,去實滿而寬膨;溫胃和中,調胸腹而止痛。吐利交資,驚煩共主。

溫熱之性,長於散結去滿,溫胃暖脾,故主食停、痰滯、脹痛、吐利等證。然但可施於元氣未虛,邪氣方盛,或客寒犯胃,濕氣侵脾。若脾虛之人,雖有如上諸證,切勿沾唇。或一時未見其害,而清純沖和之氣,潛傷默耗矣。可不謹諸?

茶葉 味甘、苦,微寒,無毒。入心、肺二經。畏威靈仙、土茯苓,惡榧子。消食下痰氣,止渴醒睡眠。解炙煿之毒,消痔瘻之瘡,善利小便,頗療頭痛。

稟土之清氣,兼得春初生髮之意,故其所主,皆以清肅為功。然以味甘不澀,氣芬如蘭,色白如玉者為良。茶稟天地至清之氣,產於瘠砂之間,專感云露之滋培,不受纖塵之滓穢,故能清心滌腸胃,為清貴之品。昔人多言其苦寒不利脾胃,及多食發黃消瘦之說,此皆語其粗惡苦澀者耳。故入藥須擇上品,方有利益。

豬苓 味甘、淡,平,無毒。入腎、膀胱二經。去皮。分消水腫,淡滲濕痰。

豬苓感楓根之餘氣而成,利水諸藥無如此駃。

按:寇宗奭曰:多服豬苓,損腎昏目。潔古云:淡滲燥亡津液,無濕證勿服。

烏藥 味辛,溫,無毒。入胃、膀胱二經。主膀胱冷氣攻衝,療胸腹積停為痛。天行疫瘴宜投,鬼犯蠱傷莫廢。

辛溫芳馥,為下氣溫中要藥。

按:氣虛及血虛內熱者勿用。

海桐皮 味苦,平,無毒。入脾、胃二經。除風濕之害,理腰膝之疼。可塗疥癬,亦治牙蟲。

按:腰膝痛非風濕者不宜用。治癬治牙,須與他藥同行。

大腹皮 味苦,微溫,無毒。入脾、胃二經。開心腹之氣,逐皮膚之水。

主用與檳榔相仿,但力稍緩耳。鴆鳥多集大腹樹上,宜以大豆汁多洗,令黑汁去盡,火焙用。

按:病涉虛者勿用。

合歡 味甘,平,無毒。入心、脾二經。安和五臟,歡樂忘憂。

心為君主之官,土為萬物之母,二臟調和則五臟自安,神明自暢。嵇康《養生論》云:合歡蠲忿。正謂此也。一名夜合。

五倍子 味苦、酸、澀,平,無毒。入肺、胃二經。斂肺化痰,故止嗽有效;散熱生津,故止渴相宜。上下之血皆止,陰陽之汗咸瘳。瀉痢久而能斷,腫毒發而能消。糝口瘡須臾可食,洗脫肛頃刻能收。染鬚髮之白,治目爛之疴。

按:五倍子性燥急而專收斂,咳嗽由於風寒者忌之,瀉痢非虛脫者忌之,咳嗽由於肺火實者忌之。誤服反致壅滿,以其收斂太驟,火氣無從泄越耳。

天竺黃 味甘,寒,無毒。入心經。祛痰解風熱,鎮心安五臟。大人中風不語,小兒天吊驚癇。

竹之津氣結成,與竹瀝功用相仿,故清熱養心,豁痰利竅。久用亦能寒中。產於天竺國。

密蒙花 味甘,平,無毒。入肝經。酒潤焙。養營和血,退翳開光。大人眥淚羞明,小兒痘疳攻眼。

獨入東方,為滌熱和營之用,故治目之外,無他長也。

巴豆 味辛,熱,有大毒。入肺、脾、胃、大、小腸五經。芫花為使,畏大黃、黃連、蘆筍、菰筍、醬豆、冷水,惡蘘草,反牽牛。去心及膜,火焙研細,去油用。蕩五臟,滌六腑,幾於煎腸刮胃;攻堅積,破痰癖,直可斬關奪門。氣血與食一攻而殆盡,痰蟲及水傾倒而無遺。胎兒立墮,疔毒旋抽。

生於盛夏之令,成於秋金之月,故味辛氣溫,得剛猛火烈之用,盪滌一切有形之物。

按:元素曰:巴豆不可輕用,鬱滯雖開,真陰隨損,以少許著肌膚,須臾發泡,況腸胃柔薄之質,無論下後耗損真陰,即臟腑被其熏灼,能無潰爛之患耶?萬不得已,亦須炒熱去油,入少許即止,不得多用。

蜀椒 味辛,性熱,有毒。入肺、脾、腎三經。杏仁為使,畏款冬花、防風、附子、雄黃。閉口者害人。溫脾土而擊三焦之冷滯,補元陽而蕩六腑之沉寒。飲癖氣癥和水腫,累建奇功;殺蟲止嘔及腸虛,恆收速效。通血脈則痿痹消除,行肢節則機關健運。椒目善消水腫,可塞耳聾。

椒稟純陽之氣,乃除寒濕、散風邪、溫脾胃、暖命門之聖藥。

按:命門火衰,中氣寒冷者宜之。若陰虛火旺之人,在所大忌。

胡椒 味辛,大熱,有毒。入胃、大腸二經。下氣溫中,消風去痰。

忌用與川椒相同,蓽澄茄即胡椒之大者,乃一類兩種,亦易僭上。

橡斗子 味苦,溫,無毒。入脾、胃二經。固精頗效,止痢稱奇。

按:新痢起濕熱甚者忌服。

木鱉子 味甘,溫,有毒。散血熱,除癰毒,止腰痛,生肌肉。

有毒之品,但宜外用,勿輕內服。番木鱉形較小而色白味苦,主咽喉痹痛;氣血虛,腸胃滑者,大戒。

水楊葉 味苦,平,無毒。止久痢而多功,浴痘瘡而起發。

生於涯溪之旁,得水土之氣偏多,能散濕熱,故久痢需之。痘瘡頂陷,漿滯不行,或風寒所阻者,宜水楊枝葉,無葉用嫩枝五斤,流水一釜,煎湯溫浴。如冷,添湯,良久照見累起有暈絲者,漿行也。如不滿,再浴之。虛者只洗頭面手足,屢浴不起者,死。初出及癢塌者,皆不可浴,若內服助氣血藥,其效更速。此方有燮理之妙,蓋黃鐘一動,而蟄蟲啟戶;東風一吹,而堅冰解腹之義也。

柞木皮 味苦,平,無毒。催生聖藥,黃疸奇方。

下行利竅,故黃疸與產家用之。

棕櫚皮 味苦、澀,平,無毒。吐血、鼻紅、腸毒病,十全奇效;崩中、帶下、赤白痢,一匕神功。

性澀,故止血有功,然惟血去已多,滑而不止者宜之;若早服恐停瘀為害,火炒煙盡存性,窨地上出火毒。

川槿皮 味苦,平,無毒。止腸風與久痢,擦頑癬及蟲瘡。

肉厚而色紅者真,不宜多服。

皂莢 味辛、咸,溫,有小毒。入肺、肝、胃三經。柏子為使,惡麥門冬,畏人參、苦參。刮去粗皮及弦與子,酥炙用。開竅通關,宣壅導滯,搜風逐痰,辟邪殺鬼。

性極尖利,無關不開,無堅不破,中風傷寒門,賴為濟急之神丹。若類中風由於陰虛者禁之,孕婦亦禁。

子:去皮,水浸軟,煮糖漬食之,治大腸虛閉,瘰癧惡瘡。

刺:功用與皂莢同,第其銳利能直達瘡所,為癰疽、妒乳、疔腫未潰之神藥。米醋熬嫩刺,塗癬有效。癰疽已潰者勿服,孕婦亦忌。

訶黎勒 味苦,溫,無毒。入肺、大腸二經。蒸,去核,焙。固腸而泄痢咸安,斂肺而喘嗽俱止。利咽喉而通津液,下食積而除脹滿。

按:其主用,皆溫澀收斂之功,若肺有實熱,瀉痢因濕熱,氣喘因火沖,法咸忌之。

楝實 味苦,寒,有毒。入脾、肺二經。殺三蟲,利小便。

根微寒,殺諸蟲,通大便。

大寒極苦,止宜於殺蟲,若脾胃虛寒者大忌。

樗白皮 味苦、澀,寒,有小毒。東引者良,醋炙之。澀血止瀉痢,殺蟲收產腸。

苦寒之性,虛寒者禁用,腎家真陰虛者亦忌之,以其徒燥耳。止入丸用,不入湯煎。

椿白皮主用相仿,力稍遜之。

郁李仁 味酸,平,無毒。入脾、大腸二經。湯浸去皮,研如膏。潤達幽門,而關格有轉輸之妙;宣通水腑,而腫脹無壅遏之嗟。

性專降下,善導大腸燥結,利周身水氣。然下後令人津液虧損,燥結愈甚,乃治標救急之藥,津液不足者,慎勿輕服。

雷丸 味苦,寒,有小毒。入胃經,荔實、厚朴、蓄根、芫花為使,惡葛根。酒蒸。殺臟腑諸蟲,除嬰兒之百病。

雷丸乃竹之餘氣,得霹靂而生,故名雷丸。殺蟲之外無他長,久服令人陰痿。

蘇木 味甘、咸,平,無毒。入心、肝、脾三經。宣表裡之風邪,除新舊之瘀血。

蘇木理血,與紅花同功,少用和血,多用即破血也。其治風者,所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也。

沒石子 味苦,溫,無毒。入腎經。忌銅鐵器。用漿水於砂盆中研焙,干再研,如烏犀色。益血生精,染鬚髮而還少;強陰治痿,助陽事以生男。澀精止遺淋,固腸醫泄痢。

稟春生之氣,兼金水之性。春為發生之令,故有功於種玉;金主收肅之用,故有功止澀。然亦不宜獨用多用也。

木瓜 味酸,溫,無毒。入肝經。忌鐵,去穰。筋急者得之即舒,筋緩者遇之即利。濕痹可以兼攻,腳氣惟慈最要。

得東方之酸,故入厥陰治筋,非他藥所能儔匹。轉筋時,但念木瓜二字數十聲,立效。東垣云:氣脫能收,氣滯能和,故於筋急筋緩,兩相宜耳。

按:孟詵云:多食損齒及骨。《素問》所謂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所營,傷在五味。五味太過,則有增勝之憂也。

果部

蓮子 味甘,平,無毒,入心、脾、腎三經。泡去皮、心,炒。心腎交而君相之火邪俱靖,腸胃厚而瀉痢之滑均收。頻用能澀精,多服令人喜。

蓮藕 味苦,平,入心、脾二經。忌鐵。生用則滌熱除煩,散瘀而還為新血;熟用則補中和胃,消食而變化精微。

蓮花須味甘、澀,溫,無毒。入心、腎二經。忌地黃、蔥、蒜。清心而諸竅之出血可止,固腎而丹田之精氣無遺。鬚髮變黑。瀉痢能除。

蓮子,脾家果也,久服益人。石蓮子乃九月經霜後堅黑如石,墮水入泥者。今肆中石蓮子,其味大苦,產廣中樹上,不宜入藥。

藕性帶澀,止血有功,產家忌性冷,惟藕不忌,為能去瘀故也。

蓮鬚溫而不熱,血家瀉家尊為上劑。

蓮房固精澀腸,但不宜多服。

葉可助胃消食,蒂治雷頭風,取其有震仰盂之象,類從之義也。

橘皮 味辛,溫,無毒。入肺、脾二經。廣中者最佳,福建者力薄,浙產便惡劣矣。陳久愈佳,去蒂及浮膜,曬乾。止嗽定嘔,頗有中和之妙;清痰理氣,卻無峻烈之嫌。留白者補胃偏宜,去白者疏通專掌。

苦能泄氣,又能燥濕,辛能散氣,溫能和氣;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夫脾乃元氣之母,肺乃攝氣之籥,故獨入兩經。氣雖中和,然單服久服,亦傷真元。橘皮下氣消痰,橘肉生痰聚氣,一物也,而相反如此。

青皮 即橘之小者,麩炒。破滯氣愈除愈效,削堅積愈下愈良。引諸藥至厥陰之分,下飲食入太陰之倉。

青皮兼能發汗,性頗猛銳,不宜多用。如人年少壯,未免躁暴,及長大而為橘皮,如人至老年,烈性漸減。經久而為陳皮,則多歷寒暑而躁氣全消也。核主膀胱疝氣,一味為末,酒服五錢。葉主肺癰、乳癰,絞汁飲之。

香櫞 味苦,溫,無毒。入肺、脾二經。年久者良,去白炒。理上焦之氣,止嘔宜求;進中州之食,健脾宜簡。 性雖中和,單用多用亦損正氣,脾虛者須與參朮並行,乃有相成之益耳。

大棗 味甘,平,無毒。入脾經。堅實肥大者佳。調和脾胃,具生津止瀉之功;潤養肺經,操助脈強神之用。

經言:棗為脾果,脾病宜食之。又曰:脾病人毋多甘,毋乃相戾耶?不知言宜食者,指不足之脾也,如脾虛泄瀉之類;毋多食者,指有餘之脾也,如中滿腫脹之類。凡用藥者,能隨其虛實而變通之,雖尋常品味,必獲神功;苟執而泥之,雖有良劑,莫展其長,故學者以格致為亟也。

按:棗雖補中,然味過於甘,中滿者忌之。小兒疳病及齒痛痰熱之人,俱不宜食,生者尤為不利。紅棗功效相仿,差不及耳。

芡實 味甘,平,無毒。入脾、腎二經。補腎固精而遺濁有賴,益脾養氣而泄瀉無虞。

稟水土之氣以生,獨於脾腎得力,小兒不宜多食者,以其難消故也。

烏梅 味酸,平,無毒。入肺、脾二經。定嗽定渴,皆由斂肺之勳;止血止利,盡是固腸之力。清音去痰涎,安蛔理煩熱,蝕惡肉而至速,消酒毒以清神。

白梅即霜梅也。牙關緊閉,擦齦涎出便能開;刀箭傷膚,研爛敷之血即止。

烏梅、白梅,皆以酸收為功,疽愈後有肉突起,烏梅燒敷,一日減半,兩日而平,真奇方也。夫梅生於春,曲直作酸,病有當發散者,大忌酸收,誤食必為害。若過食而齒齼者,嚼胡桃肉解之。

柿 味甘,寒,無毒。入肺、脾二經。潤肺止咳嗽,清胃理焦煩。

乾柿能厚腸而止泄,主反胃與下血。

柿霜清心而退熱生津,潤肺而化痰止嗽。

三者主用大同小異,總之肅清上焦火邪,兼有益脾之功也。有人三世死於反胃,至孫得一方,用柿餅同乾飯食之,絕不用水,亦勿以他藥雜之,旬日而愈。

按:柿性頗寒,肺經無火,及風寒作嗽者,冷痢滑泄者忌之。不宜與蟹同食,令人腹痛作瀉。

荸薺 味甘,寒,無毒。益氣而消食,除熱以生津。腹滿須用,下血宜嘗。

同胡桃食,能化銅物為烏有。一味為末,能闢蠱毒。

按:孟詵云:有冷氣人勿食,多食令人患腳氣,孕婦忌之。

枇杷葉 味苦,平,無毒。入肺、胃二經。刷去背上毛。治胃病,薑汁塗炙,治肺病蜜水塗炙。走陽明則止嘔下氣,入太陰則定咳消痰。

長於降氣,氣降則火清痰順。但去毛不淨,射入肺中,作咳難療。

按:胃寒嘔吐,及風寒咳嗽者忌之。

甘蔗 味甘,平,無毒。入肺、胃二經。和中而下逆氣,助脾而利大腸。

稟地之沖氣,故味甘性平。甘為稼穡之化,故和中助脾,亦能除熱止渴,治噎膈,解酒毒。

按:世人誤以蔗為性熱,不知其甘寒瀉火。王摩詰詩云:飽食不須愁內熱,大官還有蔗漿寒,蓋詳於本草者耶。惟胃寒嘔吐,中滿滑泄者忌之。

白砂糖 味甘,寒,無毒。入脾經。生津解渴,除咳消痰。中滿者禁用。

紅砂糖味甘,寒,無毒。功用與白者相仿,和血乃紅者獨長。紅白二種,皆蔗汁煎成。

多食能齒生蟲,作湯下小兒丸、散者誤矣。

桃仁 味苦、甘,平,無毒。入肝、大腸二經。香附為使,泡去皮尖,炒,勿用雙仁者。破諸經之血瘀,潤大腸之血燥。肌有血凝而燥癢堪除,熱入血室而譫言可止。

苦重於甘,氣薄味厚,沉而下降,為陰中之陽。苦以推陳,甘以生新,故血疾恆需之。桃為五木之精,故能辟邪殺鬼,亦可殺蟲。桃梟是桃實在樹,經冬不落者,正月採之,主辟邪祛祟。

按:桃仁破血,血瘀者相宜,若用之不當,大傷陰氣。

杏仁 味苦、甘,溫,有毒。入肺、大腸二經。惡黃芩、黃耆、葛根,畏蘘草。泡去皮尖焙,雙仁者勿用。散上焦之風,除心下之熱。利胸中氣逆而喘嗽,潤大腸氣閉而難通。解錫毒有效,消狗肉如神。

杏仁性溫,散肺經風寒滯氣,特效。

按:陰虛咳嗽者忌之,雙仁者能殺人,有毒蓋指此耳。

梨 味甘、酸,寒,無毒。入心、肝、脾三經。外宣風氣,內滌狂煩。消痰有靈,醒酒最驗。

人知其清火消痰,不知其散風之妙。生之可清六腑之熱,熟之可滋五臟之陰。

按:丹溪云:梨者,利也,流利下行之謂也,脾虛泄瀉者禁之。

橄欖 味酸、澀、甘,平,無毒。入胃經。清咽喉而止渴,厚腸胃而止瀉。消酒稱奇,解毒更異。

跡其主用,約與訶黎勒相同。誤中河豚毒,惟橄欖煮汁,服之可解;諸魚骨鯁,嚼橄欖汁咽之,如無橄欖,以核研末,急流水調服亦效。

胡桃 味甘,平。無毒。入肺、腎二經。佐補骨而治痿強陰,兼胡粉而拔白變黑。久服潤腸胃,恆用悅肌膚。

三焦者,元氣之別使;命門者,三焦之本原,蓋一原一委也。命門指所居之府而名,乃藏精系胞之物,三焦指分治之部而名,乃出納熟腐之司。一以體名,一以用名。在兩腎之間,上通心肺,為生命之原,相火之主。《靈樞》已詳言,而扁鵲不知原委體用之分,以右腎為命門,以三焦為有名無狀,承訛至今,莫能正也。胡桃仁頗類其狀,而外之皮汁皆黑,故入此方,通命門,命門既通,則三焦利,故上通於肺耳。一幼兒痰喘,五日不乳,其母夢觀音授方,令服人參、胡桃湯數口,喘即定。明日去胡桃衣,喘復作,仍連皮服,遂愈。蓋皮有斂肺之功也。但用一味,空腹時連皮食之,最能固精。

按:肺有痰熱,命門火熾者勿服。

龍眼 味甘,平,無毒。入心、脾二經。補心虛而長智,悅胃氣以培脾。除健忘與怔忡。能安腎而熟寐。

不熱不寒,和平可貴,別名益智者,為其助心生智也。歸脾湯用為嚮導者,五味入口,甘先歸脾也。道家用龍眼肉細嚼千餘,待滿口津生,和津汩汩而咽,此即服玉泉之法也。

山楂 味酸,平,無毒。入脾、胃二經。去核。消肉食之積,行乳食之停。疝氣為殃,茴香佐之而取效;兒枕作痛,砂糖調服成功。發小兒痘疹,理下血腸風。

善去腥膻油膩之積,與麥芽之消穀積者不同也。核主催生疝氣。

按:胃中無積,及脾虛惡食者忌服。

榧子 味甘,平,無毒。入肺經。反綠豆。殺百種之蟲,手到而痊;療五般之痔,頻嘗則愈。消穀食而治咳,助筋骨而壯陽。

東坡詩云:驅除三彭蟲,已我心腹疾。指其殺蟲也。不問何蟲,但空腹食榧子二十一枚,七日而蟲下,輕者兩日即下矣。

按:丹溪云:榧子肺家果也,多食則引火入肺,大腸受傷。

石榴皮 味酸、澀,溫,無毒。入肝、脾、腎三經。瀉痢久而腸虛,崩帶多而欲脫。水煎服而下蛔,汁點目而止淚。

按:榴味酸澀,故入斷下崩中之劑,若服之太早,反為害也。

谷部

胡麻 味甘,平,無毒。入肝、脾、腎三經。其色如醬,其狀如蝨,九蒸曬。養血潤腸,燥結焦煩誠易退;補中益氣,風淫癱瘓豈難除?堅筋骨,明耳目,輕身不老;長肌膚,填髓腦,辟穀延年。

補陰是其本職,又去風者,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也。李廷飛雲,風病人久服,步履端正,語言不蹇,神農收為上品,《仙經》載其功能,洵奇物也。但服之令人腸滑,得白朮並行為勝。

麻仁 味甘,平,無毒。入脾、胃二經。畏牡蠣、白薇、茯苓。絹包至沸湯中。至冷取出,懸井中一夜,勿著水,曝乾,新瓦上挪去殼。潤五臟,通大腸。宣氣利關節,催生療產難。

劉完素曰:麻仁,木谷也,而治風,同氣相求也。陳士良云:多食損血脈,滑精氣,痿陽事;婦人多食,即髮帶疾,以其滑利下行,走而不守也。

麻油 味甘,微寒,無毒。熟者利大腸,下胞衣;生者摩瘡腫,生禿髮。

生者,過食能發冷利,脾虛作瀉者忌之。熬熟不可經宿,即助熱動氣也。

飴糖 味甘,溫,無毒。入脾經。止嗽化痰,《千金方》每嘉神效;脾虛腹痛,建中湯累奏奇功。瘀血熬焦和酒服,腸鳴須用水煎嘗。

按:飴糖雖能補脾潤肺,然過用之,反能動火生痰。凡中滿吐逆,酒病牙疳咸忌之,腎病尤不可服。

黑豆 味甘,平,無毒。入腎經。活血散風,除熱解毒,能消水腫,可稀痘瘡。

嬰兒十歲以下者,炒豆與豬肉同食,壅氣至死,十有八九。凡服蓖麻子忌炒豆,犯之脹死。服厚朴者亦忌之,最動氣故也。

赤小豆 味甘、酸,平,無毒,入心、小腸二經。利水去蠱,一味磨吞決效;散血排膿,研末醋敷神良。止渴行津液,清氣滌煩蒸。通乳汁,下胞衣,產科要矣;除痢疾,止嘔吐,脾胃宜之。

赤豆,心之谷也,其性下行,入陰分,通小腸,治有形之病。消瘕散腫,雖潰爛幾絕者,為末敷之,無不立效。

按:久服赤豆,令人枯燥,肌瘦身重,以其行降令太過也。

綠豆 味甘,寒。入肝經。反榧子,殼惡鯉魚。解蟹毒而止渴,去浮風而潤膚。利小便以治脹,厚腸胃以和脾。

綠豆屬木,通於厥陰,解毒之功,過於赤豆。但功在綠皮,若去殼即壅氣矣。

按:胃寒者不宜食。

扁豆 味甘,溫,無毒。入脾經。去皮炒。補脾胃而止吐瀉,療霍亂而清濕熱。解諸毒大良,治帶下頗驗。

色黃味甘,得乎中和,脾之谷也,能化清降濁,故有消暑之用。皮如栗色者,不可入藥。

按:傷寒邪熾者禁用。

淡豆豉 味甘、苦,寒,無毒。入肺、脾二經。解肌發汗,頭痛與寒熱同除;下氣清煩,滿悶與溫癍並妙。疫氣、瘴氣,皆可用也;痢疾、瘧疾,無不宜之。

豆經蒸窨,能辛能散。得蔥則發汗,得鹽則止吐,得酒則治風,得薤則治痢,得蒜則治血,炒熟又能止汗,亦要藥也。造豆豉法:黑豆一斗,六月間水浸一宿,蒸熟,攤蘆蓆上,微溫,蒿覆五六日後,黃衣遍滿為度,不可太過。取曬,簸淨,水拌得中,築實甕中,桑葉蓋厚三寸,泥固,取出曬半日,又入甕。如是七次,再蒸曝乾。

按:傷寒直中三陰,與傳入陰經者勿用。熱結煩悶,宜下不宜汗,亦忌之。

麥芽 味甘、咸,溫,無毒。入胃經。炒黃去芒,留芽用。熟腐五穀,消導而無停;運行三焦,宣通而不滯。療腹鳴與痰飲,亦催生而墮胎。

古人惟取穬麥為芽,今人多用大麥者,非也。以谷消穀,有類從之義,無推蕩之峻,胃虛停穀食者宜之。然有積化積,無積消腎氣,墮胎。

神麯 味甘、辛,溫,無毒。入胃經。研細炒黃,陳久者良。健脾消穀,食停腹痛無虞;下氣行痰,泄痢胃翻有藉。

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以白麵百斤,青蒿、蒼耳、野蓼各取自然汁六大碗,赤小豆,杏仁泥各三升,以配白虎、青龍、朱雀、玄武、勾陳、騰蛇,用諸汁和麵、豆、杏仁,布包作餅,楮葉包窨,如造醬黃法,待生黃衣,曝乾收之。

按:脾陰虛胃火盛者勿用,能損胎孕。

穀芽 味甘、苦,溫,無毒。消食與麥芽同等,溫中乃穀芽偏長。

味甘氣和,具生化之性,故為消食健脾,開胃和中之要藥。

酒 味苦、甘、辛,熱,有毒。入肺與胃二經。通血脈而破結,厚腸胃而潤肌;宣心氣以忘憂,助膽經以發怒。善行藥勢,可御風寒。

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神消愁;過飲則傷胃耗血,生痰動火。故夫沉湎無度,醉以為常者,輕則致疾,重則身亡。此大禹所以疏儀狄,周公所以著《酒誥》也。燒酒散寒破結,損人尤甚。

醋 味酸,溫,無毒。入肝經。澆紅炭而聞氣,產婦房中常起死;塗癰疽而外治,瘡科方內屢回生。消心腹之疼,癥積盡破;殺魚肉之毒,日用恆宜。

藏器曰:多食損筋骨,損胃,損顏色。

罌粟殼 味酸、澀,溫,無毒,入腎經。水洗去蒂,去頂去穰,醋炒透。止瀉利而收脫肛,澀精氣而固遺泄。劫虛癆之嗽,攝小便之多。

酸收太緊,令人嘔逆,且兜積滯,反成痼疾。若醋製而與參朮同行,可無妨食之害。

按:風寒作嗽,瀉痢新起者勿用。

菜部

瓜蒂 味苦,寒,有小毒。入胃經。理上脘之疴,或水停,或食積,總堪平治;去胸中之邪,或痞硬,或懊憹,咸致安寧。水泛皮中,得吐而痊,濕家頭痛,㗜鼻而愈。

極苦而性上湧,能去上焦之病,高者因而越之是也。

按:瓜蒂最能損胃傷血,耗氣奪神,上部無實邪者,切勿輕投。

白薺子 味辛,熱,無毒。入肺經。解肌發汗,利氣疏痰。溫中而冷滯冰消,辟邪而祟魔遠遁。酒服而反胃宜痊,醋塗而癰毒可散。

痰在脅下,及皮裡膜外者,非白芥子不能達。煎湯不可太熟,便減力量。

按:肺經有熱,陰虛火亢者勿服。莖葉動風動氣,有瘡傷、痔疾、便血者俱忌。

萊菔子 味辛,溫,無毒。下氣定喘,消食除膨。生研堪吐風痰,醋調能消腫毒。

丹溪云:萊菔子治痰,有推牆倒壁之勢。表其性烈也。

按:虛弱人服之,氣淺難布息。

乾薑 味辛,熱,無毒。入肺、脾二經。破血消痰,腹痛胃翻均可服;溫中下氣,癥瘕積脹悉皆除。開胃扶脾,消食去滯。生行則發汗有靈,炮黑則止血自驗。

乾薑本辛,炮之則苦,守而不移,非若附子行而不止也。其止血者,蓋血虛則熱,熱則妄行,炒黑則能引補血藥入陰分,血得補則陰生熱退,且黑為水色,故血不妄行也。然血寒者可多用,血熱者不過用三四分,為嚮導而已。

按:姜味大辛;辛能僭上,亦能散氣走血,久服損陰傷目,凡陰虛有熱者勿服。

生薑 味辛,熱,無毒。入肺、胃二經。要熱去皮,要冷留皮。生能發表,熟可溫中。開胃有奇功,止嘔為聖劑。氣脹腹疼俱妙,痰凝血滯皆良。刮下姜皮,脹家必用。

凡中風、中暑、中氣、中毒、中惡、霍亂,一切卒暴之症,用薑汁和童便服之。薑汁能開痰,童便能降火也。古方以薑茶治痢,熱痢留皮,冷痢去皮,大妙。忌服同乾薑。

蔥白 味辛,平。入肺、胃二經。忌棗、蜜、犬、雉肉。通中發汗,頭疼風濕總蠲除;利便開關,腳氣奔豚通解散。跌打金瘡出血,砂糖研敷;氣停蟲積為殃,鉛粉丸吞。專攻喉痹,亦可安胎。

蔥味最辛,肺之藥也,故解散之用居多。

按:多食蔥,令人神昏發落,虛氣上衝。

大蒜 味辛,溫,有毒。入脾、腎二經。忌蜜。消穀化食,闢鬼驅邪。破痃癖多功,灸惡瘡必效。搗貼胸前,痞格資外攻之益;研塗足底,火熱有下引之奇。

大蒜用最多,功至捷,外塗皮肉,發泡作疼,則其入腸胃而搜刮,概可見矣。

按:性熱氣臭,凡虛弱有熱之人,切勿貼唇,即宜用者,亦勿過用,生痰動火,損目耗血,謹之!

韭 味辛,溫,無毒。固精氣,暖腰膝,強腎之功也;止瀉痢,散逆冷,溫脾之力歟!消一切瘀血,療喉間噎氣。

韭子固精、生精,助陽止帶。

古方用韭專治瘀血,蓋酸入肝,辛散溫下也。多食神昏目暗。

金石部

金箔 味辛,平,有毒。安鎮靈臺,神魂免於飄蕩;闢除惡祟。臟腑搜其伏邪。

稟西方之質,為五金之主,最能制木,故中風驚癇皆需之。銀箔功用相仿。

按:金有大毒,磨屑頓服,不過三錢而斃,豈可多服乎?催生者用之。

自然銅 味辛,平,無毒。續筋接骨,折傷者依然復舊;消瘀破滯,疼痛者倏爾消除。

按:自然銅雖有神用,頗能損人,不可過用。

銅青 味辛,酸,無毒。女科理血氣之痛,眼科主風熱之疼,內科吐風痰之聚,外科止金瘡之血。殺蟲有效,疳證亦宜。

色青入肝,專主東方之證,然服之損血。

黃丹 味辛,寒,無毒。止痛生肌,宜於外敷;鎮心安魄,可作丸吞。墜痰殺蟲,截瘧止痢。

按:黃丹乃炒鉛所作,味辛沉陰,過服損陽氣。

密陀僧 味辛,平,有小毒。色如金者良。鎮心主,滅瘢點。五痔金瘡同借重,瘧家痢證共尋求。

即煎銀爐底,感銀鉛之氣而成,其性重墜,故鎮心下痰,須水飛用,食之令人寒中。

紫石英 味甘,溫,無毒。畏扁豆、附子,惡黃連。火煅、醋炙、水飛。上通君主,鎮方寸之靡寧;下達將軍,治胎宮而有孕。

紫石英南方之色,故功在血分,火熱者忌之。

硃砂 味甘,寒,有毒。入心經。惡磁石,畏鹹水,忌一切血。水飛。鎮心而定癲狂,辟邪而殺鬼祟。解胎熱痘毒,療目痛牙疼。

色赤應離,為心經主藥。獨用多用,令人呆悶。水銀即硃砂之液,殺蟲蝨有功,下死胎必用。滲入肉內,使人筋攣。若近男陽,陽痿無氣,惟以赤金系患處,水銀自出。楊梅瘡服輕粉,毒潛骨髓,毒發殺人。輕粉主殺蟲生肌。

雄黃 味苦,平,有毒。研細,水飛。楊梅疔毒,疥癬痔瘍,遵法搽敷力不小;血瘀風淫,鬼乾屍疰,依方制服效偏奇。化痰涎之積,塗蛇虺之傷。

獨入厥陰,為諸瘡殺毒之藥,亦能化血為水。

石膏 味辛,寒,無毒。入肺、胃二經。雞子為使,惡莽草、巴豆,畏鐵。營衛傷於風寒,青龍收佐使之勳;相傅囚於火熱,白虎定為君之劑。頭疼齒痛肌膚熱,入胃而搜逐;消渴陽狂逆氣起,入肺以驅除。

氣味俱薄,體重而沉。少壯火熱之人,功如反掌;老弱虛寒之人,禍不旋踵。東垣云:立夏前服白虎湯,令人小便不禁。降令太過也。極能寒胃,使人腸滑不能食,非有大熱者,切勿輕投。

滑石 味甘、淡,寒,無毒。入胃、膀胱二經。利小便,行積滯。宣九竅之閉,通六腑之結。

滑石利竅,不獨小便也。上能利毛竅,下能利精竅。蓋甘淡先入胃家,上輸於肺,下通膀胱。肺主皮毛,為水上源,膀胱司津液,氣化則能出。故上則發表,下則利水,為蕩熱燥濕之劑。

按:多服使人精滑,脾虛下陷者禁之。

赤石脂 味酸、辛,大溫,無毒,入心、胃、大腸三經。畏芫花,惡大黃、松脂,煅水飛。主生肌長肉,可理癰腸;療崩漏脫肛,能除腸澼。

石脂固澀,新痢家忌用。

爐甘石 味甘,溫,煅水飛。散風熱而腫消,祛痰氣而翳退。

金銀之氣所結,為眼科要藥。

鐘乳石 味甘,熱,有毒。蛇床為使,惡牡丹、牡蒙,畏紫石英,忌羊血,反人參、白朮。入銀器煮。水減即添,煮三日夜,色變黃白,換水再煮,色青不變,毒去盡矣,水飛過再研半日。益精壯陽,下焦之虛弱堪珍;止嗽解渴,上部之虛傷宜寶。

其氣慓悍,令陽氣暴充,飲食倍進,昧者得此肆淫,則精竭火炎,發為癰疽淋濁,豈鍾乳之罪耶?大抵命門火衰者相宜,不爾便有害矣。

海石 味鹹,平,無毒。獨入肺經。清金降火,止濁治淋。積塊老痰逢便化,癭瘤結核遇旋消。

海石乃水沫結成,體質輕飄,肺之象也;氣味鹹寒,潤下之用也。故治證如上。

按:多服損人氣血。

陽起石 味鹹,溫,無毒。入腎經。螵蛸為使,惡澤瀉、桂、雷丸,蛇脫,畏菟絲子,忌羊血。火煅酒淬七次,水飛。固精而壯元陽,益氣而止崩帶。

此石產處,冬不積雪,其熱可知。雲頭兩腳鷺鷥毛,輕鬆如狼牙者佳,非命門火衰者勿用。

磁石 味辛,溫,無毒。入腎經。柴胡為使,惡牡丹皮、莽草,畏石脂。火煅、醋淬、水飛。治腎虛之恐怯,鎮心臟之怔忡。

鎮心益腎,故磁朱丸用之,可暫用,不可久也。

青礞石 味鹹,平,入肝經。火煅、水飛。化頑痰癖結,行食積停留。

痰見青礞,即化為水,脾虛者大忌。

花蕊石 味酸、平,無毒。火煅,水飛。止吐衄如神,消瘀血為水。

血見花蕊石即化為水,過用損血,不可不謹。

食鹽 味鹹,寒,無毒,入腎經。擦齒而止痛,洗目而去風。二便閉結,納導隨通;心腹煩疼,服吐即愈。治疝與辟邪有益,痰停與霍亂無妨。

潤下作咸,咸走腎,喘嗽、水脹、消渴大忌。食鹽或引痰生,或凝血脈,或助水邪,多食損顏色,傷筋力。故西北人不耐咸,少病多壽;東南人嗜咸,少壽多病。

青鹽功用相同,入肝散風。

朴硝 味辛、咸、酸,寒,無毒。入胃、大腸二經。破血攻痰,消食解熱。法制玄明粉,功緩力稍輕,明目清躁,推陳致新。

朴硝在下,最粗而濁,芒硝在上,其質稍清;玄明再經煎煉,尤為精粹。方士濫誇玄明粉卻病永年,不根之說也。若施之於有虛無火之人,及陰毒沉寒之證,殺人慘於刀劍矣。

蓬砂 味苦、辛,寒,無毒。入肺經。退障除昏開努肉,消痰止嗽且生津。癥瘕噎膈俱瘥,衄家骨哽通宜。

性能柔五金,則消克可知,但療有餘,難醫不足,虛癆證中非所宜也。

硫黃 味酸,大熱,有毒。入心、腎二經。畏細辛、朴硝、鐵、醋,用萊菔剜空。入硫合定,糠火煨熟,紫背浮萍同煮,皂角湯淘去黑漿。壯陽堅筋骨,陰氣全消;殺蟲燥寒濕,瘡疴盡掃。老年風秘,君半夏而立通,泄痢虛寒,佐臘礬而速止。艾湯投一匕,陰毒回春;溫酒送三丸,沉寒再造。

秉純陽之精,能補君火,可救顛危。烏法黑髮,真可引年。然順制煉得宜,淫房斷絕者能之,一有不當,貽禍匪輕。

白礬 味酸、澀,寒,無毒。入肺、脾二經。甘草為使,惡牡蠣、麻黃。消痰止利,滌熱祛風。收脫肛陰挺,理疥癬濕淫。

礬之用有四:吐風熱痰涎,取其酸苦湧泄也;諸血、脫肛、陰挺、瘡瘍,取其酸澀而收也:治風痰、泄痢、崩帶,取其收而燥濕也;喉痹、癰疽、蛇傷、蠱毒,取其解毒也。多服損骨、損心肺。

土部

伏龍肝 味辛,溫,無毒。女人崩中帶下,丈夫尿血遺精。

即灶心黃土,去濕有專長。

墨 味辛,溫,無毒。燒紅研細。止血以苦酒送下,消癰以豬膽調塗。

墨者,北方之色;血者,南方之色,止血者,火見水而伏也。內有鹿角膠,非煅紅不可用。

百草霜 辛,溫,無毒。清咽治痢,解熱定血。

黑奴丸用以療陽毒發狂,亦從治之義也。

人部

發 味苦,溫,無毒,入心、肝、腎三經。去瘀血、補真陰。父發與雞子同煎,免嬰兒驚悸;己發與川椒同煅,令本體烏頭。吐血衄紅取效,腸風崩帶宜求。

發者,血之餘也,故於血證多功。入罐中,鹽泥固濟,煅成性。

牙齒 味鹹,熱,有毒。入腎經。火煅,水飛。痘瘡倒黶,麝加少許酒調吞,癰乳難穿,酥拌貼之旋發潰。內托陰疽不起,外敷惡漏多膿。

齒者,骨之餘,得陽剛之性,痘家劫劑也。若伏毒在心,昏冒不省,及氣虛白癢,熱沸紫泡之症,止宜補虛解毒,誤用牙齒者不治。

乳 味甘,平,無毒。入心、肝、脾三經。大補真陰,最清煩熱。補虛癆。潤噎膈,大方之玉液也;祛膜赤,止流淚,眼證之金漿耶!

乳乃血化,生於脾胃,攝於衝任。未受孕則下為月水、即受孕則留而養胎。產後則變赤為白,上為乳汁,此造化玄微之妙,卻病延年之藥也。

按:虛寒滑泄之人禁服。乳與食同進,即成積滯發瀉。

津唾 甘,平,無毒。辟邪魔而消腫毒,明眼目而悅肌膚。

津乃精氣所化。五更未語之唾,塗腫輒消,拭目去障,咽入丹田則固精而制火。修養家咽津謂之清水灌靈根。人能終日不唾,收視返聽,則精氣常凝,容顏不槁;若頻唾則損精神,成肺病。仙家以千口水成活字,咽津誠不死之方歟!

紅鉛 味鹹,熱,無毒。入心、肝、脾、腎四經。坎宮一點,無端墮落塵寰;水裡真金,有法收來接命。

蕭子真云:一等旁門性好淫,強陽復去採他陰。口含天癸稱為藥,似憑洳沮枉用心。此言金丹大道。惟虛極靜篤,採先天祖氣而已。且不著於四大,安可求於渣質哉。若夫卻病延年,未有過於紅鉛者也。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謂之天癸。乃天一所生之水,古人用之療金瘡、箭毒。並女勞復,皆崇其養陰之力也。童女首經,尤為神品,女子自受胎,以及長成,算積五千四百之期。即於是日經至,更為難得。回垂絕之陽,有奪命之權。若三日出庚之時,採藥接命,即《楞嚴經》所載:精仙是也。絕非交媾。亦非口服,故成仙道。

按:服紅鉛而熱者,惟童便、乳汁可以解之。

人溺 味鹹,寒。無毒。入肺、胃、膀胱三經。清天行狂亂,解癆弱蒸煩。行血而不傷於峻,止血而無患其凝。吐衄產家稱要藥,損傷跌撲是仙方。

經云: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服小便入胃,仍循舊路而出,故降火甚速。然須熱飲,真氣尚存,其行更速。煉成秋石,真元之氣漸失,不逮童便多矣。

按:童便性寒,若陽寒無水,食不消,腸不實者,忌之。人中白主治與溺相同,兼治口舌瘡。

金汁 即人中黃也。味苦,寒,無毒。止陽毒發狂,清痘瘡血熱,解百毒有效,敷疔腫無虞。

按:傷寒非陽明實熱,痘瘡非紫黑乾枯均禁。

人胞 味甘、咸,溫,無毒。入心、腎二經。米泔洗淨,童便浸揉,色白為度,入鉛瓶中封固,重湯煮三時,待冷方開。補心除驚悸,滋腎理虛癆。

崔氏云:胎衣宜藏吉方,若為獸所食,令兒多病。此亦銅山西崩,洛鐘東應之理。蒸煮而食,不顧損人,長厚者弗忍聞也。

無靈蓋 味鹹,平,無毒。白湯煎液吞嘗,傳屍滅影,紅絹包藏巔頂,瘧鬼潛蹤。

神農未嘗收載,後世每每用之。嗟乎!獸相食,且人惡之;而人相食,慘惡極矣。必不得已,或取年深絕屍氣者,然亦不可食,或包用,或煎湯,用畢,送還原處,報之以經懺,庶其可也。

獸部

龍骨 味甘,平,無毒。入心、肝、腎三經。忌魚及鐵器,畏石膏,火煉、水飛、酒煮、曝。澀精而遺泄能收,固腸而崩淋可止。縮小便而止自汗,生肌肉而收脫肛。

龍在東方之神,故其骨多主肝病,腎主骨,故又益腎也。許叔微云:肝藏魂,能變化,魂飛不定者,治之以龍齒。

按:龍骨收斂太過,非久病虛脫者,切勿妄投。

麝香 味辛,溫,無毒。忌大蒜,微研。開竅通經,穿筋透骨,治驚癇而理客忤,殺蟲蠱而去風痰。辟邪殺鬼,催生墮胎。蝕潰瘡之膿,消瓜果之積。

走竄飛揚,內透骨髓,外徹皮毛。東垣云:搜骨髓之風,風在肌肉者誤用之,反引風入骨。丹溪云:五臟之風,忌用麝香以瀉衛氣。故證屬虛者,概勿施用;必不得已,亦宜少用。癆怯人及孕婦,不宜佩帶。

黃牛肉 味甘,溫,無毒,入脾經。補脾開胃,益氣調中。牛乳有潤腸之美,牛喉有去噎之功。

牛為稼穡之資,不輕屠殺,市中所貨,非老病即自死者也,食之損人。丹溪《倒倉論》曰:脾為倉廩,倒倉者,推陳致新也。停痰積血,發為癱瘓癆瘵,蠱脹膈噎,非丸散所能治。用肥嫩牡黃牛肉二十斤,長流水煮糜,濾滓取液,熬成琥珀色,每飲數大碗,寒月溫而飲之。緩飲則下,急飲則吐,時緩時急,且吐且下。吐下後口渴,即服自己小便,亦能盪滌余垢。睡二日,乃食粥,調養半月,沉疴悉去,須五年忌牛肉。

牛黃 味甘、苦,平,無毒。入心、肝二經。人參為使,惡龍骨、龍膽、地黃、常山、蜚蠊,畏牛膝、乾漆。清心主之煩,熱狂邪鬼俱消;攝肝藏之魂,驚癇健忘同療。利痰氣而無滯,入筋骨以搜風。

東垣云:牛黃入肝治筋,中風入藏者,用以入骨追風。若中府中經者誤用之,反引風入骨。如油入面,莫之能出。

阿膠 味鹹,平,無毒。入肺、肝二經。山藥為使,畏大黃。拌蛤粉炒。止血兮兼能去瘀,疏風也又且補虛。西歸金府,化痰止咳除癱痿;東走肝垣,強精養血理風淫。安胎始終並用,治痢新久皆宜。

阿井乃濟水之眼,《內經》以濟水為天地之肝,故入肝,治血證風證如神。烏驢皮合北方水色,以制熱生風也。真者光明脆徹、歷夏不柔,偽者反能滯痰,不可不辨。

按:胃弱所嘔吐,脾虛食不消者均忌。

熊膽 味苦,寒,無毒。殺蟲治五疳,止利除黃疸。去目障至效,塗痔瘻如神。

實熱之症,用之咸宜,苟涉虛家,便當嚴戒。

象皮 味鹹、溫,無毒。合金瘡之要藥,長肌肉之神丹。

以鉤刺插入皮中,頃刻瘡收,故主如上。

鹿茸 味甘、咸,溫,無毒。入腎經。形如茄子,色如瑪瑙,紅玉者良。烙去毛,酥炙。健骨而生齒,強志而益氣。去肢體痠痛,除腰脊軟痛。虛癆聖劑,崩漏神丹。

角,茸生兩月,即成角矣。補腎生精髓,強骨壯腰膝,止崩中與吐血,除腹痛而安胎。

肉甘,溫。補中強五臟,通脈益氣力。

鹿乃仙獸,稟純陽之質,含生髮之氣,其性極淫。一牡常御百牝,腎氣有餘,足於精者也,故主用最多,專以壯陽道,補精髓為功。茸較佳於角,肉有益於脾。

按:上焦有痰熱,胃家有火,吐血屬陰衰火盛者俱忌。生角消腫毒,逐惡血,不及膠之用宏也。鹿,山獸屬陽,夏至解角,陰生陽退之象也;糜,澤獸屬陰,冬至解角,陽生陰退之象也。主用相懸,不可不辨。

羊肉 味甘,溫,無毒。入脾、腎二經。反半夏、菖蒲,忌醋。補中益氣,安心止驚,宣通風氣,起發毒瘡。角堪明目殺蟲,肝能清眼去翳,腎可助陽,胲除治翻胃。胲結成在羊腹中者。

東垣云: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類是也。凡形氣痿弱,虛羸不足者宜之。羊血主產後血暈悶絕,生飲一杯即活。中砒、硇、鍾乳、礬石、丹砂之毒者,生飲即解。

按:羊食毒草,凡瘡家及痼疾者食之即發,宜忌之。

狗肉 味鹹,溫,無毒。入脾、腎二經。反商陸,畏杏仁,惡蒜。暖腰膝而壯陽道,厚腸胃而益氣力。

狗寶結成狗腹中者。專攻翻胃,善理疔疽。

屬土性溫,故能暖脾,脾暖則腎亦旺矣。黃犬益脾,黑犬補腎,他色者不宜用也。內外兩腎,俱助陽事,屎中粟米,起痘治噎。

按:氣壯多火,陽事易舉者忌之。妊婦食之,令兒無聲。熱病後食之殺人。道家以犬為地厭,忌食。

虎骨 味辛,溫,無毒。脛骨最良,酥炙。壯筋骨而痿軟可起,搜毒風而攣痛堪除。

虎者,西方之獸,通於金氣。風從虎,虎嘯而風生,故骨可以入骨而搜風。虎肚主翻胃有功,虎爪主辟邪殺鬼。

犀角 味苦、酸、咸,寒,無毒。入心、胃、肝三經。升麻為使,惡烏頭,烏喙,忌鹽。解煩熱而心寧,驚悸狂邪都掃;散風毒而肝清,目昏痰壅皆消。吐衄崩淋,投之輒止,癰疽發背,用以消除。解毒高於甘草,祛邪過於牛黃。

犀角雖有徹上徹下之功,不過散邪清熱,涼血解毒而已。

按:大寒之性,非大熱不敢輕服,妊婦多服,能消胎氣。

羚羊角 味鹹,寒,無毒。入肝經。直達東方,理熱毒而昏冒無虞;專趣血海,散關結而真陰有賴。清心明目,辟邪定驚。濕風痢血宜加用,瘰癧癰疽不可無。

肝虛而熱者宜之。外有二十四節掛痕,肉有天生木胎,此角有神力,抵千牛。入藥不可單用,須不拆原對,銼細,避風搗篩,更研萬匝如飛塵,免刮人腸。

按:獨入厥陰,能伐生生之氣。

獺肝 味甘,溫,有毒。入肝、腎二經。鬼疰傳屍慘滅門,水吞殊效;疫毒蠱災常遍戶,末服奇靈。

葛洪云:屍痙鬼疰,使人寒熱,沉沉默默,不知病之所苦,而無處不惡。積月累年,殗殜至死,死後傳人,乃至滅門。惟用獺肝,陰乾為末,水服二錢,每日三服,以瘥為度。其爪亦能搜逐癆蟲。

膃肭臍 味鹹,熱,無毒。入腎經。酒洗炙。陰痿精寒,瞬息起經年之恙;鬼交屍疰,纖微消沉頓之疴。

一名海狗腎,兩重薄皮裹丸核,皮上有肉,黃毛三莖,共一穴,濕潤常如新,置睡犬旁,驚狂跳躍者,真也。固精壯陽,是其本功。鬼交屍疰,蓋陽虛而陰邪侵之,陽狂則陰邪自闢耳。

按:陽事易舉,骨蒸癆嗽之人忌用。

豬脊髓 味甘,平,無毒。補虛癆之脊痛,益骨髓以除蒸。心血共硃砂,補心而治驚癇;豬肺同薏苡,保肺而蠲咳嗽。豬本益脾,可止瀉而亦可化癥;腎仍歸腎,能引導而不能補益。

豬,水畜也,在時屬亥,在卦屬坎。其肉性寒,能生濕痰,易招風熱。四蹄治杖瘡,下乳汁,洗潰瘍。膽主傷寒燥熱、頭肉生風發痰,脂潤腸去垢,腦損男子陽道,血能敗血,肝大損人,腸動冷氣,舌能損心。

按:豬性陰寒,陽事弱者勿食。

禽部

鴨 味甘、咸,平,無毒。入肺、腎二經。流行水府,滋陰氣以除蒸;闖達金宮,化虛痰而止嗽。

類有數種,惟白毛而烏嘴鳳頭者,為虛癆聖藥。白屬西金,黑歸北水,故葛可久治癆,有白鳳膏也。

烏骨雞 味甘、咸,平,無毒。入肺、腎二經。最闢妖邪,安五臟;善通小便,理煩蒸。產中亟取,崩帶多求。

雞為陽禽,屬木為風,在封為巽,其色有丹、白、黃、烏之異,總不如白毛烏骨,翠耳金胸,為最上乘也。雞冠血發痘瘡,通乳難,塗口喎;肝可起陰,治小兒疳積目昏。

雞屎白惟雄雞屎有白。利小便,治鼓脹。雞子清煩熱,止咳逆。卵殼主傷寒勞復,研敷下疳,卵中白皮主久咳、氣結。肫內黃皮,名雞內金,去煩熱,通大、小腸。

淘鵝油 味鹹,溫,無毒。理痹痛癰疽,可穿筋透骨。

取其脂熬化就,以其嗉盛之,則不滲漏,雖金銀磁玉之器盛之,無不透漏者,可見入骨透髓之功。然但資外敷,不入湯藥。

雀卵 味酸,溫,無毒。入腎經。強陰莖而壯熱,補精髓而多男。

雀屬陽而性淫,故強壯陽事。下元有真陽謂之少火,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火衰則陰痿精寒,火足則精旺陽強,雀卵之於人大矣哉。雄雀屎名白丁香,一頭尖者是雄,兩頭圓者是雌,療目痛,決癰癤,理帶下疝瘕。

按:陰虛火盛者勿食,不可同李食,孕婦食之生子多淫,服術人亦忌之。

五靈脂 味甘,溫,無毒。入肝經。惡人參,酒飛,去沙曬。止血氣之痛,無異手拈;行冷滯之瘀,真同仙授。

五靈脂乃寒號禽之糞也,氣味俱厚,獨入厥陰,主血,生用於行血,炒熟止血,痛證若因血滯者,下咽如神。

按:性極膻惡,脾胃薄者不能勝也。

蟲魚部

蜂蜜 味甘,平,無毒。入脾經。忌生蔥。凡蜜一斤,入水四兩,磁器中煉去沫,滴水不散為度。和百藥而解諸毒,安五臟而補諸虛;潤大腸而悅顏色,調脾胃而除心煩。同薑汁行初成之痢,同薤白塗湯火之瘡。

採百花之英,合雨露之氣釀成,其氣清和,其味甘美,虛實寒熱之證,無不相宜也。

按:大腸虛滑者,雖熟蜜亦在禁例。酸者食之令人心煩,同蔥食害人,同萵苣食令人利下。食蜜飽後,不可食酢,令人暴亡。蠟性澀,止久痢,止血,生肌定痛,火熱暴痢者忌之。

露蜂房 味甘,溫,有毒。惡乾薑、丹參、黃芩、芍藥、牡蠣。炙。拔疔瘡附骨之根,治風蟲牙齒之痛;起陰痿而止遺尿,洗乳癰而塗瘰癧。

蜂房乃黃蜂之窠,蜂大房大,且露天樹上者為勝。

按:其用以毒攻毒,若癰疽潰後禁之。

牡蠣 味鹹,寒,無毒。入腎經。貝母為使,惡麻黃、辛夷、吳茱萸。火煅,童便淬之。消胸中之煩滿,化痰凝之瘰癧。固精澀二便,止汗免崩淋。

按:虛而熱者宜之,有寒者禁與。

龜甲 味鹹,寒,有毒。入心、腎二經。惡沙參、蜚蠊,去肋酥炙。補腎退骨蒸,養心增智慧。固大腸而止瀉痢,除崩漏而截痎瘧。小兒囟門不合,臁瘡朽臭難聞。煎成膠良。

龜,稟北方之氣,故有補陰之功。若入丸散,須研極細,恐著人腸胃,變為瘕也。龜鹿皆永年,龜首藏向腹,能通任脈,取下甲以補腎補血,皆陰也;鹿鼻反向尾,能通督脈,取上角以補火補氣,皆陽也。

按:腎虛而無熱者不用。

鱉甲 味鹹,寒,無毒。入肝經。惡礬,酒浸一宿,炙黃。解骨間蒸熱,消心腹癥瘕。婦人漏下五色,小兒脅下堅痛。肉冷而難消,脾虛者大忌。

鱉色青,主治皆肝證,龜色黑,主治皆腎證。同歸補陰,實有分別。龜甲以自敗者為佳,鱉甲以不經湯煮者為佳。肝無熱者忌之。

真珠 味鹹,寒,無毒。入肝經。絹包,入豆腐中煮一番,研極細。安魂定悸,止渴除蒸,收口生肌,點睛退翳。

稟太陰之精氣而結,故中秋,則蚌無胎。宜其主用多入陰經。

按:珠體最堅,研如飛面方用,不細,傷人臟腑。病不由火熱者忌之。

桑螵蛸 味鹹,平,無毒。入腎經。畏旋覆花,蒸透再焙。起陽事而痿弱何憂,益精氣而多男可冀。

即螳螂之子,必以桑樹上者為佳也。一生九十九子,用一枚即傷百命,仁人君子聞之,且當慘然,況忍食乎?

海螵蛸 味鹹,溫,無毒。入肝經。惡白及、白蘞、附子。炙黃。止吐衄腸風,澀久虛瀉痢。外科燥膿收水,眼科去翳清煩。

味鹹入血,性澀能收,故有軟堅止滑之功。

瓦楞子 味鹹,平,無毒。火煅、醋淬、研。消老痰至效,破血癖殊靈。

即蚶殼也,咸走血而軟堅,故主治如上。

石決明 味鹹,平,無毒。入肝、腎二經。鹽水煮,水飛。內服而障翳潛消,外點而赤膜盡散。

七孔、九孔者良,十孔者不佳。久服令人寒中。

蟹 味鹹,寒,有小毒。畏紫蘇、大蒜、木香,忌柿。和筋脈而散惡血,清熱結而續筋骨。合小兒之囟,解漆毒之瘡。爪能墮胎。

性寒,能發風,能薄藥力。孕婦食之,令人橫生。

蘄州白花蛇 味鹹,溫,有毒。去頭尾,酒浸三宿,去盡皮骨,俱有大毒。主手足癱瘓,及肢節軟疼,療口眼歪斜,及筋脈攣急。厲風與破傷同寶,急驚與慢驚而珍。

透骨搜風,截驚定搐,為風家要藥。內達臟腑,外徹皮膚,無處不到,服者大忌見風。產蘄州者最佳,然不可多得。龍頭虎口,黑質白花,脅有二十四方勝紋,腹有念殊斑,口有四長牙,尾有爪甲一、二分,腸如連珠,眼光如生。產他處者或兩目俱閉,或一開一閉也。

按:白花蛇性走竄,有毒,惟真有風者宜之。若類中風屬虛者,大忌。

烏梢蛇,大略相同,但無毒而力淺,色黑如漆,尾細有劍脊者良。

穿山甲 味鹹,寒,有毒。炙黃。搜風逐痰,破血開氣。療蟻瘻絕靈,截瘧疾至妙。治腫毒未成即消,已成即潰;理痛痹在上則升,在下則降。古名鯪鯉甲。

穴山而居,寓水而食,能走竄經絡,無處不到,達病所成功。患病在某處,即用某處之甲,此要訣也。性猛不可過服。

白殭蠶 味鹹、辛,溫,無毒。入肺、脾、肝三經。惡桑螵蛸、桔梗、茯苓、萆薢。米泔浸一日,待涎浮水上,焙,去絲及黑口。治中風失音,去皮膚風癢,化風痰,消瘰癧,拔疔毒,滅瘢痕。男子陰癢,女子崩淋。

即蠶之病風者,用以治風,殆取其氣相感歟!

雄蠶蛾 味鹹,溫,有小毒。炒去足翅。止血收遺泄,強陽益精氣。

健於媾精,敏於生育,祈嗣者宜之。

斑蝥 味辛,寒,有毒。入肺、脾二經。畏巴豆、丹參、甘草、豆花,惟黃連、黑豆、蔥、茶能解其毒。破血結而墮胎兒,散癥癖利水道。拔疔疽之惡根,下猘犬之惡物。中蠱之毒宜求,輕粉之毒亦化。

直走精溺之處,蝕下敗物,痛不可當,不宜多用,痛時以木通等導之。

蟾酥 味辛,溫,有毒。入胃、腎二經。發背疔疽,五疳羸弱,立止牙痛,善扶陽事。

入外科方有奪命之功,然輕用能爛人肌肉。

蝦蟆 味辛,溫,有毒。酒浸一宿,去皮、腸、爪,炙乾。發時瘡之毒,理疳結之疴,消猘犬之毒,枯腸痔之根。

屬土之精,應月魄而性靈異,過用發濕助火。

水蛭 味鹹、苦,平,入肝經。畏石灰,鹽炒枯黃。惡血積聚,閉結堅牢,炒末調吞多效;赤白丹腫,癰毒初生,竹筒含咂有功。

咸走血,苦勝血,為攻血要藥。誤吞生者入腹,生子咂血,腸痛瘦黃,以田泥調水飲數杯,必下也。或以牛羊熱血一二杯,同豬脂飲之,亦下。染須藥中,能引藥力倒上至根。

虻蟲 味苦,寒,有毒。入肝經。去足、翅,炒,惡麻黃。攻血遍行經絡,墮胎只在須臾。

青色之入肝,專啖牛馬之血,仲景用以逐血,因其性而取用者也。非氣壯之人,實有畜血者,水蛭、虻蟲,不敢輕與。

䗪蟲 味鹹,寒,有毒。畏皂莢、菖蒲、屋遊。去血積搜剔極周,主折傷補接至妙。煎含而木舌旋消,水服而乳漿立至。

即地鱉蟲,仲景大黃䗪蟲丸,以其有攻堅下血之功也,虛人斟酌用之。

螻蛄 味鹹,寒,無毒。去翅、足、炒。通便而二陰皆利,逐水而十種俱平。貼瘰癧頗效,化骨鯁殊靈。

螻蛄自腰以前,其澀能止二便;自腰以後,其利能通二便。治水甚效,但其性猛,虛人戒之。

蟬殼 味鹹,寒,無毒。入肺、肝、脾三經。沸湯洗淨,去足、翅,曬乾。快痘疹之毒,宣皮膚之風,小兒驚癇夜啼,目疾昏花障翳。

感木土之氣,吸風飲露,其氣清虛,故主療皆風熱之恙。又治音聲不響,及嬰兒夜啼,取其晝鳴夜息之義。

按:痘疹虛寒證禁服。

蠍 味辛,平,有毒。入肝經。善逐肝風,深透筋骨。中風恆收,驚癇亦簡。

諸風掉眩,皆屬肝木。蠍屬木,色青,獨入厥陰,為風家要藥。全用者謂之全蠍,但用尾謂之蠍梢,其力尤緊。

按:似中風、及小兒慢脾風,病屬虛者,法咸禁之。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