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黄帝阴符经译注

下 篇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1];三反昼夜,用师万倍[2]。

【注释】

[1]绝利一源,用师十倍:绝,断绝。利,指牵引神心的声色名利。源,途径。师,从师学习。

[2]三反昼夜,用师万倍:三反,指眼耳口的反观收摄,再三反复。昼夜,长期不间断。

【译文】瞽者将视觉的精神集中了起来,因此听觉灵敏;聋者将听觉的精神集中了起来,以此视觉雪亮。若能断绝利欲的一个途径,收摄精神,精诚专注,胜过跟老师学习十倍;若能思之再思,再三反复,毫不间断,达到专纯之至,胜过跟师学习万倍。

【解读】正常人非瞽者、非聋者。但是,在做一件事情时,若能精进用功,做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心无旁骛,则事易成,功易就。凡学问、事业,若能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则易成功,若三心二意,则功业难成。

心生于物,死于物[1],机在目[2]。

【注释】

[1]心生于物,死于物:物,外物。

[2]机在于目:机,指事物变化的枢纽。

【译文】(天下无物,则人无所用其心。)心必因物而起,欲望发动,情感起伏,事情繁杂,导致心神疲惫,心又会因物而死。物与心相交接,必须要通过眼目这个媒介,因此眼目最为关键。

【解读】佛教讲“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将眼根列为第一。孔子讲“四勿”,将“非礼勿视”列为第一。此地说的“机在目”,可见圣人所见尽同。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1]。

【注释】

[1]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迅雷,突然而迅速的雷声。烈风,暴风。蠢,虫动。

【译文】天之生物,听其自然生长,未尝有意加恩。可是万物没有不依赖天德生长发育的,因此又有大恩。春天迅雷暴风,是天地间阳气所发,振荡奋激,都不是有意为之,万物因此恐惧动摇,萌发生长之机,蠢然而动。恰好说明大恩生于无恩之中。

【解读】《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其义一也。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1]。

【注释】

[1]至乐性余,至静性廉:性余,自在宽余。廉,廉洁。

【译文】一物有一物之性。凡至乐之人,其性必宽裕优容;至静之人,其性必缜密峻洁。这是自然的情形,不容勉强。

【解读】此一句各家注解说法不一。“性余”“性廉”,性是一个性,余、廉皆性所现相也,其体一也。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1]。

【注释】

[1]用之至公:至公,大公无私。

【译文】天对于万物,栽培倾覆,万有不齐,似乎各有所偏私。其实栽培倾覆的根源,都是万物自身所召感,天不过因材而笃,其实是大公无私的。

【解读】“至私”即是“至公”,俗语有云:“最大的自私是无私”,正是此义。

禽[1]之制[2]在气。

【注释】

[1]禽:通“擒”;统率。

[2]制:裁制。

【译文】其统御之法,只是一气的旋转流行。

【解读】万物皆禀气而生,所以说“禽之制在气”。若于人而言,则在一念,盖大千世界,皆在吾人一念而现。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1]。恩生于害,害生于恩[2]。

【注释】

[1]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根,开始。

[2]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恩,恩惠。害,祸患。

【译文】万物有生就有死,出生就是死亡的开始;死必有生,死又是生的开始。人和人的交往,有恩必有害,有害必有恩,没有一成不变的,这是情势的必然现象。

【解读】《周易》云:“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生即死,死即生,不过是形式之变化而已。佛家讲生死轮回,当知死不过是下一段生命的开始而已。恩是害的根源,害是恩的根源。此和佛在《孛经钞》中所言“四自坏”有异曲同工之妙。(《孛经钞》云:“天下有四自坏:树繁花果,还折其枝;虺蛇含毒,反贼其躯;辅相不贤,害及国家;人为不善,死入地狱。”)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1],我以时物文理哲[2]。

【注释】

[1]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愚人,拘泥一隅,不通权达变的人。天文,日、月、星、辰、风、云、雷、雨等天文现象。地文,河、海、山、川、金、石、草、木等地表现象。圣,通达事理的人。

[2]我以时物文理哲:时物文理,社会现象。君王有道,官员尽忠,民风淳厚,恭俭退让,政通人和,这是时物文理之顺;君王无道,官员腐败,愚顽作怪,盗贼四起,这是时物文理之逆。哲:贤明、有智慧的人。

【译文】世上的愚人以为知道天地文理的人,就一定是圣人;我以为天地之文理不可得而见,天地运行的时物,显然可见,能够通晓的人,就是哲人。

【解读】愚人只是观其表象而已,不知天地之机。圣人能知天地之机,故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1];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2]。

【注释】

[1]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世俗之人。愚,暗钝。虞,测度,揣测。

[2]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奇,奇异;奇特。期,期待;期望。

【译文】天下之人,各逞其私,毫无正见,要么以为圣人迂阔固执,不免于愚;或以为圣人神化机巧,不免于奇。我以为圣人能体察天地,成就万物,不愚也不奇。

【解读】圣贤之心,实不可测度也。只有圣人能知圣人,常人则不能知圣。如同佛见一切众生都是佛,凡夫即使见到佛,也把佛视为凡夫。因为佛与圣人皆无妄心,常人与凡夫,所用皆为妄心。

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1]。

【注释】

[1]沉水入火,自取灭亡:沉,沉溺。沉水,指沉溺于水中必陷入淹死的绝境。入火,指投入于火中必遭受烧死的绝境。

【译文】所以说:(世人非愚即奇,自恃其知,循利纵欲,以为是谋生的良方,实则是丧身的祸根。)就像自投于水火之中一样,灭亡是必然的。

【解读】人不能行圣人之道,则如自沉于水,自投于火,自杀其身也。

自然之道静[1],故天地万物生。

【注释】

[1]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静,道之为体,渊然莫测,寂然不动,至静而无为。

【译文】(万物为天地所生,而天地又为道所生。)即所谓自然之道,其道体寂然不动,至静而无为,惟其至静,所以无所不包,而凡属有形有气者,皆从此出。

【解读】“自然之道静”,就是自性本自清净。《六祖坛经》云:“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此乃《易》阳爻“—”之象。

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1]。

【注释】

[1]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天地之道,以自然之道为道。《老子》:“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浸,渐进;即渗透,逐渐渗入。阴阳,本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胜,消长。

【译文】生成天地以后,道即寓于天地,运行在天地之间的,不过是阴阳二气而已。阴阳二气,迭为消长而成岁功。其消长之法,由微至著,渐次增长,至极盛而后向衰,由衰而再转盛。

【解读】“自然之道静”为体,“天地之道浸”为用。《六祖坛经》云:“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万法不离阴阳。此乃《易》阴爻“--”之象。

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1]。

【注释】

[1]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推,推移,变化、按顺序更换。阴阳相推,阴极阳生,阳极阴生,无穷不止。

【译文】阴极阳生,阳极阴生,阴阳交感变化推移,四时成序,万物生成,千变万化,无不顺理成章。

【解读】阴阳变化而成八卦,八卦相叠,而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又有三百八十六爻,万物变化之理就在其中了。读《易》方能明此句实义。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1]。

【注释】

[1]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违,离。因,于是,就;因而。制,裁断、制作。

【译文】圣人与天地合德,知天下之事不能出其范围,从而裁制而辅相之。

【解读】圣人,明白宇宙自然真相之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老庄,所行所言,皆是自然之道。故教导后世,不可违自然之道,其教诲皆存之经典。人不学,不知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皆不可离此自然之道。

至静之道[1],律历所不能契[2]。

【注释】

[1]至静之道:至静之道,即自然之道。

[2]律历所不能契:律历,《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圣人慎守日月之数,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时之顺逆,谓之历;截十二管以宗八音之上下清浊,谓之律。律居阴而治阳,历居阳而治阴,律历迭相治也。”所以律历是治历(日历)之法。律以候气(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历以治时(推算四时朔望等),是精微缜密的。契,合也。

【译文】至静之道,其体无形无象,即使精微缜密的律历之法,还是没有离开器数的形迹,不能与道契合无间。

【解读】至静之道是无为。律历是有为。用有为法释无为法,不可得也。所以佛“无法可说”,“子欲无言”。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1]。八卦甲子,神机鬼藏[2]。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3]。

【注释】

[1]爰有奇器,是生万象:爰,于是。奇器,奇妙之器,这里指八卦甲子。万象,一切景象。

[2]八卦甲子,神机鬼藏:八卦,相传为伏羲氏制作,是—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这就是八卦象征天、地、雷、风、山、火、水、泽八种自然现象,并且乾坤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的最初根源。甲子:相传黄帝命大桡造甲子。因为甲居十天干之首,子居十二地支之首,所以甲子代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干支相配,可变六十。以干支纪年月日时,甚至以干支分配方位。

[3]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窃阴阳、夺造化之术。昭,彰明,显著。

【译文】于是,圣人创造了合道的奇器,操作很简约,万物之象由此而生。(这个奇器是什么呢?就是八卦和甲子。)八卦甲子,神妙莫测。(八卦确立起来后,天地五行不能出八卦之外;甲子确定后每年的岁时季节、日月运转不能逃脱。)阴阳消长渐变的规律,就明明白白的有迹象可循了。

【解读】《阴符经》的要旨,与《周易》同,不过《阴符经》略而要,《周易》详而尽。圣人之道,皆是一。圣人所立经典,也是一。《阴符经》虽略,而万物之理皆在其中!此书古人注解甚多甚详,然皆存乎一心,若识得此心,则能通达一切经典,何止《阴符经》呢。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