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原态荆芥-药材荆芥-饮片
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一江一苏、浙一江一、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多为栽培。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切段。生用或炒炭用。
【药一性一】辛,微一温一。归肺、肝经。
【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应用】
1.外感表证。本品辛散气香,长于发表散风,且微一温一不烈,药一性一和缓,为发散风寒药中药一性一最为平和之品。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均可广泛使用。用治风寒感冒,恶寒发一热、头痛无汗者,常与防风、羌活、独活等药同用,如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治疗风热感冒,发一热头痛者,每与辛凉解表药银花、连翘、薄荷等配伍,如银翘散(《一温一病条辨》)。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本品质轻透散,祛风止痒,宣散疹毒。用治表邪外束,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常与蝉蜕、薄荷、紫草等药同用;若配伍苦参、防风、白蒺藜等药,又治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本品能祛风解表,透散邪气,宣通壅结而达消疮之功,故可用于疮疡初起而有表证者。偏于风寒者,常配伍羌活、川芎、独活等药;偏于风热者,每与银花、连翘、柴一胡一等药配伍。
4.吐衄下血。本品炒炭,其一性一味已由辛一温一变为苦涩平和,长于理血止血,可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种出一血证。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常配伍生地黄、白茅根、侧柏叶等药;治血热便血、痔血,每与地榆、槐花、黄芩炭等药同用;治妇女崩漏下血,可配伍棕榈炭、莲房炭等固崩止血药。
【用法用量】煎服,4.5~9g,不宜久煎。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
2.《药一性一论》:“治恶风贼风,口面喎邪,遍身顽痹,心虚忘事,益力添一精一。主辟邪毒气,除劳,治丁肿。”
3.《滇南本草》:“荆芥穗,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热痛,消肿,除诸毒,发散疮痈。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风热,通肺气鼻窍塞闭。”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一胡一椒酮及少量右旋柠檬烯。另含荆芥苷、荆芥醇、黄酮类化合物等。
2.药理作用:荆芥水煎剂可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增加汗腺分一泌,有微弱解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人型结核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生品不能明显缩短出一血时间,而荆芥炭则能使出一血时间缩短。荆芥甲醇及醋酸乙酯提取物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荆芥对醋酸引起的炎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荆芥穗有明显的抗补体作用。
3.临一床一研究:1治疗小儿外感咳嗽250例,以荆芥、前一胡一、百部、蝉蜕、桔梗各4g,僵蚕5g,板蓝根12g,苦杏仁、陈皮、甘草各3g为基本方,若风寒咳嗽加防风、紫苏叶各3g,风热咳嗽加金银花10g、薄荷5g,燥一热、肺热者不宜用荆芥,结果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新中医,1997,29(6): 45)。2辛芷荆防散外敷治疗局限一性一湿疹。方药组成及使用方法:荆芥、防风、细辛、白芷各等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取川椒适量,煎水熏洗患处,继用醋调药末外敷,每日2次,3日为1疗程(河南中医,1990,10(4):24)。3用荆芥、防风、地肤子、蛇一床一子各10~30g,加水1000ml煎沸10min,滤出药液热敷、坐浴、冲洗,每剂可煎用2次,治疗一陰一痒患者100例,效果良好(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3,16(3):25)。此外,荆芥还可用治产后血晕、牛皮癣、骨一性一膝关节炎、扁平疣、破伤风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