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原态香薷-药材香薷-饮片
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moslachinensismaxim.及一江一香薷moslachinensismaxim.cv.jiangxiangru.的干燥地上部分。前者称青香薷,后者称一江一香薷。青香薷主产于广西、湖南、湖北等地,系野生,多自产自销;一江一香薷主产于一江一西宜分县,为栽培品,产量大而质量佳,行销全国。夏、秋二季一茎一叶茂盛、果实成熟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切段,生用。
【药一性一】辛,微一温一。归肺、脾、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应用】
1.风寒感冒。本品辛一温一发散,入肺经能发汗解表而散寒;其气芳一香,入于脾胃又能化湿和中而祛暑,多用于风寒感冒而兼脾胃湿困,症见恶寒,发一热,头痛身重,无汗,脘满纳差,苔腻,或恶心呕吐,腹泻者,可收外解风寒、内化湿浊之功。该证多见于暑天贪凉饮冷之人,故前人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常配伍厚朴、扁豆,如香薷散(《和剂局方》)。
2.水肿脚气。本品辛散一温一通,外能发汗以散肌表之水湿,又能宣肺气启上源,通畅水道,以利尿退肿,多用于水肿而有表证者。治疗水肿、小一便不利以及脚气浮肿者,可单用或配伍健脾利水的白术,如深师薷术丸(《外台秘要》)。
【用法用量】煎服,3~9g。用于发表,量不宜过大,且不宜久煎;用于利水消肿,量宜稍大,且须浓煎。
【使用注意】本品辛一温一发汗之力较强,表虚有汗及暑热证当忌用。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2.《滇南本草》:“解表除邪,治中暑头疼,暑泻肚肠疼痛,暑热咳嗽,发汗,一温一胃,和中。”
3.《本草纲目》:“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然暑有乘凉饮冷,致一陽一气为一陰一邪所遏,遂病头痛,发一热恶寒,烦躁口渴,或吐或泻、或霍乱者,宜用此药,以发越一陽一气,散水和脾······盖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气虚者尤不可多服,而今人不知暑伤元气,不拘有病无病,概用代茶,谓能辟暑,真痴人说梦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有香荆芥酚、百里香酚等成分;另含甾醇、黄酮苷等。
2.药理作用:挥发油有发汗解热作用,能刺激消化腺分一泌及胃肠蠕一动。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海州香薷的水煎剂有抗病毒作用。此外,香薷酊剂能刺激肾血管而使肾小球充一血,滤过一性一增大而有利尿作用。
3.临一床一研究:据报道,用香薷、薄荷各6~10g,厚朴各3~8g,扁豆10~12g,鸡苏散0.5~1包,水煎,1日1剂分服,治疗轻症低钾一性一软病,有一定效果(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5):19)。用牛至冲剂(由石香薷所含的挥发油百里香酚、香荆芥酚制成),每次1袋,1日4次,治疗急一性一细菌一性一痢疾22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湖北中医杂志,19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