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纵论中西全史

177天下逐之(下)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177】天下逐之(下)

章邯攻赵,可是打得痛快淋一漓。邯郸一鼓而下,赵王退守巨鹿,危急之中,派人四处求援,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楚国。

面对这个局势,楚怀王做出了一个英明的决策:派主力北上救赵,另派一小股部队趁秦国内部空虚,偷袭关中,直捣咸一陽一。

就从这个决策来说,楚怀王显示了他的水准,并非是一个傀儡。救赵可以坚定反秦同盟,也为自己日后面临困境时留有余地。而如果真能顺利拿下咸一陽一的话,对楚的声威也是大有好处。

但紧接着,他又做了一个令人不解的决定:“先入关中者王之”。

你这不是搞笑么?关中,是秦都所在,关中王有着很强的象征意味。你现在派一个大将出生入死,与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决战,派另一个人趁虚而入去捡便宜,世间哪有这么不公平的事情?

项羽也不傻,他本来是要去捡这个便宜的,请求与他的好兄弟刘邦共同领兵攻打关中。论资排辈的话,项羽怎么也在刘邦前面,而且以项羽的水平,攻破函谷关不在话下,关中王就是囊中之物。

可楚怀王不同意,他非要项羽去做援赵大军的副将,让刘邦去打关中。

项羽、刘邦,均是当世豪杰。有人说刘邦是为了谋权才去结好项羽,我个人不能接受这种猜测。我宁愿相信,那是一段美好的兄弟之情,是两位英雄的惺惺相惜。志在千里,方能肝胆相照。

然而,一个莫名其妙的约定,使得一段兄弟佳话化为乌有。拿到关中王之后,刘邦的野心将被完全激发。刘项兄弟彭城一别,再相逢,注定只能对阵沙场,生死相拼。

还有那本不该发生的鸿门宴。

事实证明,刘邦入关的进程的确相当顺利。当然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这条路上,他又遇到了那位对他来说十分重要的故友——张良。

有了张良的才华,那路上的所谓艰难险阻就不在话下了。张良不断献上迂回、诈和、突袭等等妙策,秦朝的那些庸碌守将只有挨打的份儿。刘邦一路顺风顺水,还顺带招揽了不少人马,大举进驻咸一陽一城。

此时的秦宫之内,刚刚发生了一连串宫廷政变。赵高杀死胡亥,扶立扶苏之子子婴继位,子婴又杀死赵高,夺回大权。一个月之后,刘邦兵临城下。子婴手捧玉玺,开城投降。

咸一陽一富丽堂皇的宫室、珍奇瑰异的财宝、婀娜多姿的美人,再加上一个关中王的头衔,显然大大刺激了刘邦。这位在当年看到秦始皇巡游排场就感叹过“大丈夫当如此”的小人物,如今找到了人生的目标。

他接受了樊哙和张良的建议,压制住了立刻享用一切荣华的欲一望。他封存了秦朝的所有财产,废除秦律,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留用秦吏,维持秩序,收揽人心,然后将大军退出咸一陽一城外,驻扎在兵家要地霸上,派兵守住函谷关。

刘邦是要当一个真真正正的关中王了。

看到这里,不得不说,刘邦好滋润,项羽好可怜。

再说北上援赵的那支楚军。上将军是宋义,项羽为副将,范增为末将,向巨鹿进发。

如果说关中王的约定已经是有些离谱的话,那么以宋义为大将则是荒谬了。这不能不让人猜测,是不是楚怀王太想摆脱傀儡身份了,所以才尽量打压项氏的势力。若果真如此,这等居心,实在令人不齿。

大军离巨鹿还有好远的时候,宋义就下令不走了,原地休息。这一歇就歇了四十六天。项羽力主速战:“楚击其外,赵击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却不同意,主张静观二虎相争,等待坐收渔利。

兵法这个东西,谁都能拽上两句。宋义觉得自己的主意十分高明,得意洋洋地嘲笑项羽:“披坚执锐,我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我。”

说完,宋义严令,擅自出战斩。之后便开始日夜饮酒作乐,仿佛是来公费旅游一般。

项羽十分郁闷,秦、赵那里是二虎啊,明摆着是驱虎吞狼嘛。赵军在拼尽最后一口气抵挡秦军,眼看不支。而楚军这边,军粮也是十分紧缺,撑不了太久。加之天气转寒,还连降大雨。全体士卒忍饥受冻,主帅却在整日纵饮。楚军士气极其低落。

于是,项羽干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他把宋义给杀了。

结果全军欢呼雀跃,士气大振,一致拥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领兵救赵。

此时的巨鹿城外,章邯派部将王离、涉间对巨鹿围而不攻,自率主力屯于巨鹿之南,以阻挡援军,并筑甬道向王离军队运送粮食。

章邯的主意十分高明,保存实力,困死敌人。巨鹿城中已接近弹尽粮绝,齐、燕等国援军已至,但慑于章邯虎威,无人敢主动进攻,皆原地观望。

正在这个时候,项羽来了。

他首先派部将英布率军两万切断章邯向王离运粮的甬道,让围城之军断粮,然后自率主力,渡过漳水,向秦军杀来。

正是在渡过漳水之后,项羽下达了一道名扬千古的命令——破釜沉舟。

第152节

凿沉船只,自绝归路,捣破炊具,自断口粮。每人只随身携带三日之粮,不破秦军,誓不生还。

孙子有云:“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可即便是孙武先生,也没真正用过如此拼命的打法。

这等气概,这等豪情,只属于项羽。

再加上他那拔山举鼎的神力,胯一下乌骓马,掌中一条霸王一槍一,在敌军阵中左冲右突,麾下众战士的所有激一情,都在这一刻爆发出来了。

《史记》载:“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秦军怕了,真的怕了。章邯率军落荒而逃,名将王翦之孙王离束手就擒,涉间绝望自一杀,诸军士自不必说,死的死,跑的跑,降的降。

只此一战,项羽之威名,便传遍了大河上下、大江南北。

战后的场面,更加衬托出项羽的神威:“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震惧和敬仰,各路顶着诸侯名头的起义军,一致拥戴项羽为诸侯上将军,由他统率所有起义军兵马。

——亲眼目睹了那一场大战,还有任何人敢做项羽的敌人么?

如果说坎尼是属于汉尼拔的神话,那么巨鹿就是属于项羽的经典。

汉尼拔对战场形势的洞察固然无人可及,项羽雷霆万钧的气魄更加举世无双。

前者令我击节赞叹,后者则令我深深地震撼了。

可能少有哪个世纪,会让我花费这么多篇幅来写战争。但这个世纪,公元前3世纪,实在是英雄的时代,名将的时代。

项羽来的时候,麾下差不多有十万人,打完了一仗之后,十万变成了四十万,一战定下半壁江山。

接下来,连章邯都投降了项羽,四十万又变成了六十万。

不可复制的巨鹿效应。

六十万大军挥师西向,朝着他昔日兄弟刘邦的地盘进发。请看下集——楚汉相争。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