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纵论中西全史

114秦盛魏衰(下)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114】秦盛魏衰(下)

商鞅变法的核心理念,是要将秦国打造成一个人多、粮食多、军事超强的国家。为什么要把秦国设计成这样的国家?因为只有这样的国家,才能在战国纷争中夺取最后的胜利。一切辉煌霸业,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围绕着强国的终极目的,商鞅第二次变法,提出了很多开创一性一的理念和制度。这些理念和制度,有些被沿袭了千年之久。

第一,最早的土地私有化。也就是著名的“废井田、开阡陌”。把井田废了,开出路来,其实就是把各家的田都圈起来,保护私人土地。土地都是私人的了,种粮积极一性一就高。保证充足的粮食产出,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国家基础的基础。像希腊诸城邦内战,一旦被掐死粮食进口,就玩儿完了,所以很不经打。

第100节

第二,最早提出,每一个男丁成年之后都必须服兵役。这种兵役制,许多朝代都沿用。而且商鞅效法吴起,组成职业军人,称为“锐士”。因为配以严明的赏罚制度,秦军锐士的作战能力甚至超越了闻名天下的魏武卒。对于三大强国职业军人的水平,后世荀子给了评价:“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这两条还是讲农业和军事的,耕战立国,始终是商鞅治国理念的核心。其实谁都知道,农业和军事很重要,但还从没有一个人把它们拔到这样的高度。

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商君书·农战》

另外,商鞅力主迁都咸一陽一,使秦国也建起一个堪比大梁、临淄的大都市,还强制移风易俗,改变秦国男一女无别、长幼无序的局面,逐步洗脱蛮夷之名。这很重要,因为这样才能吸引别国的人纷纷投奔秦国。商鞅变法之后数年间,三晋因向往安宁富庶而举家迁往秦国之人,竟达百万。商鞅说,这同样也是削弱敌人的力量,增强自己的力量,效果甚至胜于战场杀敌。不战而屈人之兵,在商鞅这里,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其他政策诸如大力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等等,都对其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次商鞅变法,竟已勾画出其后两千年中国政治制度的轮廓。就其影响力来说,商鞅恐怕已经超越了周公,超越了梭伦,超越了他的所有前辈。

商鞅在不停地为增强秦国的国力努力着,魏惠王也在不停地为他心中的霸业谋划着。

公元前344年,消停了六年的魏惠王再次找到了他应该打击的目标——新兴的秦国。这一年,魏惠王召集十二路诸侯在逢泽(今河南开封)会盟,明里是效法春秋,共尊周天子,暗里却是图谋共伐秦国。

魏惠王刚抬手,商鞅便递出了应对的招数。结果,一场伐秦大会,竟然来了秦国的代表。而且这代表的规格也相当高:秦国最高军政长官大良造商鞅,以及秦孝公的兄弟公子少官。

按商鞅对秦孝公所分析的,以秦国目前的实力,未必一定能战胜以魏国为首的十二国联军,所以现在不能打。于是商鞅甘愿以身犯险,亲赴魏国,阻止魏王伐秦。

说阻止就阻止么?谈何容易。但对商鞅这种级别的棋手来说,却是易如反掌。

我们都知道战国中后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纵横家,游说诸侯,将列国关系玩一弄于股掌之间。或许你不知道,商鞅也是个中高手。

纵横术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抓住对方的心理最薄弱的环节,一击而中。两千多年后,一个美国人也悟透了其中的奥妙,写下了一本教人怎样说话的书,畅销全球,书名便一语道出纵横术的核心思想——《人一性一的弱点》。

魏惠王的弱点在哪里?商鞅一眼就看到了——急于重振霸业的心理。

我们说过,魏惠王一生都在做这个,岂有不上钩之理。

商鞅对魏惠王说道:“大王您看,逢泽之会虽盛,来者不是宋、卫,便是邹、鲁、陈、蔡之类的小国,这远不足以凸显大王霸业之盛。大王不如北面结好燕国以攻齐,赵必从之;西面结好秦国以攻楚,韩必从之。如此以来,大王有伐齐、楚二强之心,那就不止是霸业了,而是王业。大王不如干脆先行称王,再伐齐、楚,必当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魏惠王听完这番话之后什么反应,《战国策》记载:“魏王悦”。敌人几句话就让他言听计从了么?原因正在于商鞅牢牢抓住了魏惠王的弱点,句句让他无法拒绝。

魏惠王的确可以继续攻秦,但秦国地处边陲,胜秦不过击败一蛮夷而已。何况齐、楚、赵、韩在身后窥伺着,不怎么划得来。可伐齐、楚就不一样了,必定名显天下。而且,魏王大搞会盟,齐、楚睬都不睬一下,可秦国却主动示好,其间亲疏差别何等之大,没有道理反而去攻打秦国。何况称王天下,与七百年历史的周王室平起平坐,这样的诱一惑,对魏惠王来说,根本无法拒绝。

在商鞅的支持下,魏惠王就这样称王了。王业初成,总要拿谁来开刀吧。魏惠王不傻,没有直接扑向齐、楚二强,而是转向另外一个新兴强国。

龙套三:韩昭侯;龙套四:申不害。

申不害在中国哲学史上,常与商鞅和齐国学者慎到并列,被称作法家三大代表人物。其在韩国的变法也是有声有色,将这对君臣称作龙套似乎有些委屈了。

但是,在这盘棋局中,他们注定只是龙套。当时的战国七雄魏、齐、楚、秦、燕、赵、韩中,韩国的综合国力最弱,又地处中原多事之地,兴国极其困难。天幸出了一个治国良才申不害,他们应该像秦国一样,保持低调,拼命发展,以求在诸强纷争的缝隙中得到相对安宁的发展环境,再从长计议。

可是韩昭侯呢,申不害变法刚刚有成,便以为自己已是强国了。魏惠王逢泽大会,秦国都忙不迭地从西陲赶来附会,魏国最近的近邻韩国却予以抵制,终于招致了灭顶之灾。

公元前342年,庞涓、太子魏申率十万大军攻韩。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对韩国说:“你们顶一住,齐军旦暮且至。”韩国士气大振,与魏军血战,结果五战五败,损失惨重。齐国的“旦暮”又是一年,一年之后,齐国大军出动。十万大军扑向大梁。

你说庞涓会不回救吗?桂陵战败之后,庞涓一定觉得,所有人看他的眼光都变得异样。他无法忍受。上天给了他第二次机会,他岂能错过。

我还会再上第二次当吗?这一次,庞涓置韩国于不顾,与太子申率所有十万大军全部回击孙膑。

大梁城外的齐军未等庞涓军至,转身就跑。庞涓、太子申紧追不舍。但这次庞涓当然谨慎多了,沿路探查埋伏,是少不了的。但这样慢吞吞地追,是追不上的,仗是打不起来的。这不是庞涓希望看到的,也不是孙膑希望看到的。

孙膑必须要加把火,让仗打起来。

庞涓忽然发现,齐军第一日扎营,营地留下十万只灶,第二日,留下五万只,第三日,只剩下两万只。这让庞涓确信,齐军确实是怕了威震天下的魏武卒,才放弃大梁的。一路又不断逃跑。

十万到五万到两万,难道不是跑得太快了一点吗?令人生疑。但庞涓此刻又不在理智的状态。对于不理智的人,事实是怎样已经不重要了,他们只相信他愿意相信的。庞涓愿意相信事实就是这样的。于是他抛下武卒,亲率轻锐骑兵日夜兼程追赶“胆怯”的齐军。

马陵峡谷(今河南范县),夜,万箭齐发,魏军全军覆没,庞涓兵败自一杀。太子申更是庸才,魏国后续部队同样没能躲过埋伏,太子申被俘,十万一精一锐大军消失得干干净净。

当年五月,齐、赵夹攻魏国,各自卷走魏国边境不少城邑。魏国一蹶不振,永远与霸业告别。齐国声威鼎盛,“诸侯东面朝齐”。

但不幸的是,荣耀来得太快太大,使得齐国内部开始争利。名相邹忌与名将田忌失和,竟至刀兵相见,田忌出走楚国,孙膑不知所踪。齐国霸业,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真正得到最大实利的,还是一直躲在后面隔岸观火的秦国。

公元前340年,商鞅领兵攻打西河,魏国公子卬率军迎战。双方还没开打,商鞅说,不如我们还是议和结盟吧。由于之前两次魏、秦大战之前,商鞅都是提议议和,而且条件优厚,公子卬以为他故技重施,便爽一快的答应了会盟。

双方大摆酒宴、相谈甚欢,忽然席间伏兵突起,公子卬束手就擒。商鞅随即向魏军发起总攻,魏军猝不及防,且军无主帅,顿时溃不成军。

失落半个多世纪的西河之地,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回归秦国。

商鞅,不只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政治改革家,同样也是战国大棋局中最最顶尖的棋手。他远远超越了那个时代他的所有对手。在他的一精一妙设计下,战国列强的西边,出现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惧的敌人——秦。

战国余下百来年的格局,就这样被商鞅几乎凭一己之力写就。但大家或许都知道,这样一位立下不世奇功的奇才,其结局却是至为悲惨的。究竟是什么造就了如此悲剧的结局?请看下集——商君之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