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纵论中西全史

75孙子兵法(上)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第60节

【75】孙子兵法(上)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人类的历史也是人类的战争史。几千年来,为了各不相同的目的,人类的自相残杀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但面对残杀,道义上的谴责无济于事。当战争的风暴席卷而来之时,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勇敢与冷静的面对。

战争不是闹着玩儿的,一旦开启,就关系着万千人们的身家一性一命,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

怎样打胜仗,肯定是无数人思考过的问题。

在那个哲人辈出的时代,似乎是为了凑趣,那十三篇兵家圣典,也应时而出。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无数伟大的经典著作里,如果说哪一部西方人最熟知,最经常引用的话,那就必然是吴国孙武所写的这部《孙子兵法》。

西方对这部兵书的名字也有一个一精一到的翻译:《战争的艺术》(theartofwar)。

千百年来,无数优秀的统帅和谋臣在这部薄薄的小书中尽情地汲取着营养。在这个相对和平的年代里,它的思想甚至被广泛地应用于商战之中,影响不可谓不大。

然而有人问出了这样的问题,它真的有那么灵吗?

就我所知,问这样问题的人,为数不少。

需要强调的是,这绝不是一部武林秘笈,拥有它,学会它,就可以笑傲沙场,横扫千军。这个世界上,也没有这样的秘笈。

这不是一本教你怎样打胜仗的书。

也正因为它不是一本这样的书,才具有其独特而广泛的价值。

那它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它是一本揭示战争道理的书。

它透过了刀光剑影,烟尘漫漫,一字一句地,将真正的战争本质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在这里寻找取胜之法的人们要失望了,因为无论你将哪段话套到实战当中,都未必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可是,如果你没有看清战争背后的道理,轻则,事倍功半,重则,你将为之付出惨重的代价。

古时候的大部分将军,其实就是这样。他们打过仗,但事实上并不知道该怎么打仗。

《孙子兵法》把战争所需要考虑到的主要方面,尽皆浓缩到了一本小书当中,告诉每一个将领,应该从哪里做起。

有些朋友小时候或许打过架,没打过架的朋友大约也都吵过架,吵架与打架的时候,面红耳赤、情绪激动那是很正常的事情,就更遑论真刀真一槍一的打仗了。

置身于千军万马、金鼓齐鸣的战场之上,想保持冷静,绝不像说起来的那么容易。

但孙子告诉大家:冲动是魔鬼。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至理名言!但遗憾的是,在人类历史上,懂得的人并不算多。因为,在喧嚣中能够保持头脑冷静的人,太少太少。

1922年,流亡荷兰的一战战犯,德皇威廉二世,发表回忆录,拒不承认自己所犯下了战争罪行。然而十年之后,当他读到德文版《孙子兵法》中的这段话时,却喟然叹道:“上天啊,你为什么没有让我在二十年前读到它呢?”

孙子说,仗不是随便打的。那么为什么要打仗呢?——“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除却抵抗侵略这种不得不打的仗之外,在孙子看来,打仗只有一个目的——利益。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那么又有人说了:我打仗本来就是为了抢东西、抢地盘,是为了利益嘛。

于是,孙子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日费千金”,“千里馈粮”,打仗是要花很多钱的啊!

所以,孙子说:“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事实正是,打仗把国家打富的不多,打仗把国家打穷的倒是不少。

那么,要想打得有赚头,必须如孙子所言:“兵贵胜,不贵久”。这与“非利不动”的思想一脉相承。

20世纪60年代,国力如日中天的美国远征小小越南,结果被拖住十余年,损失数千亿美元,不但使得美国在与苏联的冷战中落入下风,而且给美国人民造成了严重的一精一神创伤。最后,饱受争议的美军总司令威斯特摩兰终于记起了孙子的教诲。他公开引用孙子所说的“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主张从越南撤军。

自此以后,《孙子兵法》就成了包括西点军校在内的美国所有高等军事学院的必修课程。

在那场热闹非常的春秋争霸战背后,一个睿智的青年在乡间草庐中,展开竹简,默默地写下了那些最深层的战争道理,让人们受用至今。

正是看透了战争所带来的剧烈消耗,孙子进而提出了他整部兵法中最为光辉夺目的一句话,在两千五百年后,仍为全世界兵家奉为至理。请看下集——孙子兵法(下)。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