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纵论中西全史

70至圣先师(下)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第55节

【70】至圣先师(下)

中国哲学有一个特点,就是话不说透,甚至不说明白,要后人自己去领会,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个特点恐怕也是由孔子开始的。且看《论语》:

颜回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约束自己而遵守礼制为仁。)”

仲弓问仁,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仞。(仁人说话迟钝。)”(孔子接着解释道,做到很难,说出来能不迟钝吗?)

子张问仁,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四个人四个答案,那个樊迟更绝,问了三次,孔子给出了三个不同的答案。

樊迟一问仁,孔子说:“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先经历困难而后有收获,可以称作仁。)”

樊迟二问仁,孔子说:“一爱一人。”

樊迟三问仁,孔子又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于是乎,“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上百次,它的含义竟次次不同,我们始终找不出哪一条才是真正的定义。

两千多年来,诸多学者对“仁”做了各种不同的注解与分析。以至于作为中华文明中最为常见的一个字眼,每一个中国人对“仁”都不陌生,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自己对“仁”的理解。

而我在《论语》中找到了这样两句关于“仁”的话语:“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我们对上节开头那个问题的解答,正可从这两句话开始。

我们都知道,在西方,宗教活动贯穿整个历史,在中国则不然。但在中国,有一样东西的地位几乎相当于宗教,那就是儒家思想。那么,这就说明,儒家思想与宗教必然有某种共同之处。

这个共同之处在哪里?

在于他们共同的功用——让苦难中的人们拥有信仰,从而找到一个心灵的归宿。

你笃信上帝,则有上帝保佑;你潜心修佛,则可脱离苦海;而你想要仁,则仁就在你身边。

有人奇怪了:这也算?

是的。

信仰的意义在于什么?在于你找到它、拥有它的时候,痛苦可以化为平静,忧愁可以变成快乐。教堂、寺庙的作用也在于此。

那么孔子告诉大家,“仁”可以给你带来同样的效果:“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这样,人快乐的缘由也从外界的物质条件向内转化成了人的内心修养,使人无论在何等条件下生存,皆能安于现状,自得其乐。因而,才可以做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此时的“仁”,再不仅仅是一种品质,而真的成为一种信仰,所以,“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可“仁”真的可以达到这种近乎信仰的效应么?

是的。

孔子不需要现代心理学研究,就已经看明白:人生于世,最基本的一精一神需求就是得到自己的承认,以及得到社会的承认。

不是吗?许多人苦苦奋斗一生,所为的无非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什么是人生价值呢?大都不超过自身理想、社会认可的范畴。

孔子却告诉人们,你不需要奋斗,不需要追求富贵,亦能使内心得到富足。

宗教的功用正在于此。

但孔子与宗教不同的,则是更加在乎人的社会一性一。

在孔子那里,一个仁人,应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在他的门徒曾参那里,则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省的是什么呢?“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条中两条是社会一性一的。

到了百余年后的孟子那里,终于凝成一个儒生的立身准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礼”的内化成“仁”,是孔子儒学的起点,而“仁”由个人修养向社会一性一人格的外化,则宣告孔子伟大的儒学体系就此完成。“儒”,从字形上看,就是“被需要之人”的意思。孔子为后世打造了成千上万这样的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如前文所说,政治上不得志的孔子,宣讲他自己思想的方式在于授徒与编书。

如他自己所言,“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非官办的私塾,正始于孔子。一代大教育家知名,当之无愧。

而著名的“六经”,《诗经》、《尚书》、《乐经》、《易传》、《礼记》、《春秋》虽未必都是他编写而成,但至少大半与他密切相关。

但孔子整理古籍的目的,更主要的却并不在于为中国文化做贡献,只在于实现他自己的“教化”功能。

正如他留在《礼记·经解》当中的那一段话所说的:“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一精一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他成功了。

弟子三千,将他的思想广为传播。除却《乐经》之外,其余五经,流传两千余年,成为中国历代的至高经典。他的思想,虽未显于当世,却对后世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18世纪,欧洲曾经掀起过一股轰轰烈烈的中国热,孔子的思想震撼了整个西方思想界。

但是,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人来说,孔子的思想恐怕都没有什么震撼力。因为孔子的思想,早已植根在了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早已成为了中华文化永远无法剥离的内核。

一个“敬鬼神而远之”的自然哲学,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就这样取代了宗教的地位。可上天或许觉得还不够味儿,于是,在孔子的思想还未框住中国人的头脑之前,赶快给这个时代派来了另一个伟大人物。这个人物,或许是在无意之中留下的寥寥五千言,便成了本世纪光芒四射的第六座灯塔,使未来两千多年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得以更加丰富,更加完整。请看下集——天地之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