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释名译注

释名卷第六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释床帐第十八

【题解】

床帐,指坐卧用具及帐子,泛指家具。本篇词条涉及床、枕、几、筵、席、帷帐、屏风等二十余种日常家居用品,如坐卧类的床、榻、枰、筵、席,帘帐类的帷、幔、帐、斗、帖、屏风等,主要应用于休憩场所。

18.1 人所坐卧曰“床”1。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2。

【注释】

1床:供人睡卧的家具。

2所以:用以,用来。装载:盛放,承载。

【译文】

人坐和睡的家具叫“床”。床,得名于“装”,用来装载自己。

18.2 长狭而卑曰“榻”1,言其榻然近地也2。

【注释】

1长狭:细长,窄而长。卑:低。榻(tà):狭长而矮的坐卧用具。按,本条原与上条合并,据吴志忠本分开另起。

2榻然: “榻”前原有“鹌”字,据卢文弨、疏证本等校删。疏证本曰:“今本‘其’下衍‘鹌’字,据《北堂书钞》引删。”榻然,低矮貌。

【译文】

狭长而卑下的坐卧用具叫作“榻”,形容它低矮接近地面的样子。

18.3 小者曰“独坐”1,主人无二2,独所坐也。

【注释】

1独坐:榻之小者。仅供一个人坐,故名。

2主人:拥有主权的人。无二:没有并列的人。二,并列。

【译文】

小的坐具叫作“独坐”,因为它的主人没有并坐者,是单独坐的。

18.4 枰1,平也2,以板作3,其体平正也4。

【注释】

1枰(píng):独坐的板床。

2平:平坦。

3板:木板,片状木材。

4体:形体。平正:端正,平整。

【译文】

枰,得名于“平”,用木板做成,它的形体端正平整。

18.5 几1,庋也2,所以庋物也。

【注释】

1几(ji):古人坐时凭依或搁置物件的小桌。

2庋(gui):原作“”,为“庋(庪)”的形讹之字,据疏证本、吴志忠本校改。庋,搁置,收藏。

【译文】

几,得名于“庋”,是用来支撑托举物品的。

18.6 筵1,衍也2,舒而平之3,衍衍然也4。

【注释】

1筵(yán):古时席地而坐时所铺的席子。

2衍:谓水广布或长流。引申为扩展或延伸。

3舒:铺展,铺陈。平:谓使之平。

4衍衍:舒缓貌。

【译文】

筵,得名于“衍”,展开使之平坦,舒缓的样子。

18.7 席1,释也2,可卷可释也。

【注释】

1席:坐卧铺垫用具。由竹篾、苇篾或草编织成的平片状物。

2释:解开,松开。此指铺开。

【译文】

席,得名于“释”,既能卷起又能铺开。

18.8 簟1,覃也2,布之覃覃然平正也3。

【注释】

1簟(diàn):供坐卧铺垫用的苇席或竹席。

2覃(tán):原作“簟”,据疏证本、吴志忠本校改,下同。覃,蔓延,延及。

3布:铺开,分布。覃覃:绵密广布的样子。

【译文】

簟,得名于“覃”,把它铺开后呈现出宽阔平整的样子。

18.9 荐1,所以自荐籍也2。

【注释】

1荐:垫席,垫褥。

2荐籍(jiè):衬垫。籍,通“藉(jiè)”。垫着。

【译文】

荐,是用来衬垫自己的。

18.10 蒲苹也1,以蒲作之2,其体平也。

【注释】

1蒲苹:原作“蒲草”,参考卢文弨、疏证本等,结合文例校改。疏证本曰:“今本作‘蒲草也’,误,据《太平御览》引改。《说文》云:‘蒻(ruò),蒲子,可以为平席。’郑注《礼记·间传》云:‘芐(xià),今之蒲苹也。’郑又注《周礼·车仆》云:‘故书“苹”作“平”。’则‘平’‘苹’古今字。此作‘蒲平’极是。”按,“苹”“草”字形更相近,校作“苹”更允当。蒲苹,又作“蒲萍”“蒲平”。嫩蒲草编成的细柔而平整的席子。

2蒲:植物名。香蒲。

【译文】

蒲苹,用蒲草做成,它的形体很平整。

18.11 毡1,旃也2,毛相著3,旃旃然也4。

【注释】

1毡(zhān):用羊等动物的毛缩制而成的块片状材料。

2旃(zhān):通“毡”。毛织品。

3著(zhuó):依附,附着。

4旃旃:密实貌。

【译文】

毡,得名于“旃”,毡毛互相粘附,密密实实的样子。

18.12 褥1,辱也2,人所坐亵辱也3。

【注释】

1褥(rù):坐卧时铺在身体下面的垫子。

2辱:玷辱,玷污。

3亵(xiè)辱:玷污,弄脏。亵,污秽。

【译文】

褥,得名于“辱”,是人坐下而弄脏的东西。

18.13 裘溲犹屡数1,毛相离之言也2。

【注释】

1裘溲(sou):即氍(qú sou),又作“氍毹(shu)”等。有花纹的毛织品,可用作地毯、壁毯、床毯、帘幕等。屡数:犹“寠(jù)数”。聚集貌。

2离:通“丽”。附着,依附。

【译文】

裘溲犹如屡数,说的是动物的毛密集聚拢。

18.14 榻登1,施大床之前、小榻之上2,所以登床也。

【注释】

1榻登:即毾(tà dēng)。毛席,毛毯。

2施:设置,安放。

【译文】

榻登,放置在大床的前边、小坐榻的上边,是用来登上大床的。

18.15 貂席,连貂皮以为席也1。

【注释】

1连:缝,缝补。貂(diāo)皮:貂的毛皮。

【译文】

貂席,缝貂的毛皮用来作席。

18.16 枕,检也1,所以检项也2。

【注释】

1检:约束,限制。

2项:颈的后部。亦泛指颈。

【译文】

枕,得名于“检”,是用来约束限制脖子的。

18.17 帷1,围也2,所以自障围也3。

【注释】

1帷(wéi):以布帛制作的环绕四周的帐幕。

2围:从四周拦挡、包拢。

3障围:遮蔽围裹。

【译文】

帷,得名于“围”,是用来遮蔽围裹自己的。

18.18 幕1,幕络也2,在表之称也3。

【注释】

1幕:覆盖在上面的布幔。

2幕络:笼罩蒙覆的样子。

3表:外表。

【译文】

幕,得名于“幕络”,是在外表笼罩蒙覆的说法。

18.19 小幕曰“帟”1,张在人上2,帟帟然也3。

【注释】

1帟(yì):张盖在上方用以遮挡尘埃的平幕。

2张:张设,张挂。

3帟帟:舒张的样子。

【译文】

小的幕布叫作“帟”,张挂在人的上方,舒展的样子。

18.20 幔1,漫也2,漫漫相连缀之言也3。

【注释】

1幔:覆盖或遮挡用的大块幕布。

2漫:遮掩,覆盖。

3漫漫:遍布的样子。连缀:连接。

【译文】

幔,得名于“漫”,遍布绵延着连接在一起。

18.21 帐1,张也,张施于床上也2。

【注释】

1帐:张挂或支架起来作为遮蔽用的布幕、帷幕。

2张施:张设。

【译文】

帐,得名于“张”,张挂设置在床的上方。

18.22 小帐曰“斗”1,形如覆斗也2。

【注释】

1斗(dou),即斗帐。形如覆斗的小帐。

2覆斗:倒扣的量斗。斗,量器。容量为一斗。

【译文】

小型的帐子叫作“斗”,形状像是倒扣的量斗。

18.23 1,廉也2,自障蔽为廉耻也3。

【注释】

1(lián):帷幔。

2廉:棱角。比喻人的禀性方正,刚直。

3障蔽:遮蔽,遮挡,遮盖。廉耻:廉洁知耻。

【译文】

,得名于“廉”,为廉洁知耻而自我遮挡。

18.24 憧容也1,施之车盖童童然2,以隐蔽形容也3。

【注释】

1憧(zhuàng)容:即“幢(zhuàng)容”。车帷,古代女用车辆的装饰性帷帘。

2车盖:古代车上遮雨蔽日的篷,状如伞,有柄。童童:茂盛貌,重叠貌。

3隐蔽:遮掩,隐藏。形容:外貌,模样。

【译文】

憧容,把它设置在车盖上,茂密重叠的样子,用来遮挡人的外貌模样。

18.25 户1,施于户外也2。

【注释】

1户(lián):挂于门上的帘子。,同“帘”。以竹、布等制成的遮蔽门窗的用具。

2户外:门外。户,门。

【译文】

户,设置在门户的外边。

18.26 床前帷曰“帖”1,言帖帖而垂也2。

【注释】

1帖:通“幨(chān)”。床帐。

2帖帖:犹“幨幨”。下垂的样子。

【译文】

床前的帷帐叫作“帖”,说的是直溜溜地垂下。

18.27 幄1,屋也,以帛衣板施之2,形如屋也。

【注释】

1幄(wò):篷帐。

2帛:丝织物的通称。衣(yì):覆盖,包裹。

【译文】

幄,得名于“屋”,用布帛包裹木板设置而成,形状像房屋。

18.28 承尘1,施于上,承尘土也。

【注释】

1承尘:承受尘土。此指承接尘土的小帐幕。

【译文】

承尘,设置在上方,承接灰尘。

18.29 搏辟1,以席搏著壁也2。

【注释】

1搏辟(bì):即“搏壁”。疑为装裱席子的墙壁或装裱墙壁的席子。搏,通“傅”。附着。辟,通“壁”。墙壁。按,本条原与上条不分,据疏证本、吴志忠本等另立为条。

2搏著(zhuó):即“傅著”。附着。

【译文】

搏辟,用席子粘贴附着在墙壁上。

18.30 扆1,倚也2,在后所依倚也3。

【注释】

1扆(yi):置于门窗之间的屏风。

2倚:凭靠。

3依倚:倚靠,依傍。

【译文】

扆,得名于“倚”,是人在背后所依傍的。

18.31 屏风1,言可以屏障风也。

【注释】

1屏风:陈设于室内用以挡风或遮蔽的器具。

【译文】

屏风,说的是能够挡风。

释书契第十九

【题解】

书契,指文字及用文字写成的契约之类的文书凭证。本篇解释各种文书相关物品的得名之由。除笔、砚、墨、纸等书写工具外,还包括玺、印、符、节等信物凭证,以及策、册、示、启等政令公文。

19.1 笔,述也1,述事而书之也2。

【注释】

1述:记述,叙述。又指阐述前人成说。

2述事:陈述往事,叙事。书:书写,记录,记载。

【译文】

笔,得名于“述”,陈述往事而记录它。

19.2 砚1,研也2,研墨使和濡也3。

【注释】

1砚:磨墨的文具。通称砚台。

2研:研磨,细磨使粉碎。

3研墨:磨墨。和濡:调和滋润。

【译文】

砚,得名于“研”,研磨出墨汁使它调和滋润。

19.3 墨1,霉也2,似物霉墨也3。

【注释】

1墨:用于书写、绘画的黑色颜料。

2霉:原作“痗(mèi)”,据卢文弨、疏证本校改,下同。篆字疏证本曰:“今本‘霉’作‘疒’旁箸‘每’,俗字也。《初学记》引作‘晦’,亦非。《说文》云:‘霉,中久雨青黑。从黑,微省声。’斯乃霉黑之谊,据改。”霉,物受潮变成青黑色。

3墨:黑。

【译文】

墨,得名于“霉”,像是物品发霉变黑了。

19.4 纸,砥也1,谓平滑如砥石也2。

【注释】

1砥(di):质地较细的磨刀石。

2平滑:平而光滑。砥石:磨石。

【译文】

纸,得名于“砥”,说的是纸张平坦光滑好像是磨刀石。

19.5 板1,般也2,般般平广也3。

【注释】

1板:同“版”。古代书写用的木片。

2般(pán):大。

3般般:大而平貌。平广:平坦广大。

【译文】

纸,得名于“般”,平平坦坦的还很大。

19.6 奏1,邹也2。邹,狭小之言也。

【注释】

1奏:简牍。

2邹:狭小。

【译文】

奏,得名于“邹”。邹,狭隘窄小的意思。

19.7 札1,栉也2,编之如栉齿相比也3。

【注释】

1札(zhá):古代书写用的小而薄的木片。

2栉(zhì):梳子、篦子等梳发用具。

3相比:互相联合,编在一起。比,并列,靠近。

【译文】

札,得名于“栉”,编排得像梳篦的齿互相并列靠近。

19.8 简1,间也2,编之篇篇有间也3。

【注释】

1简:古代用以写字的狭长竹片,也指功用与简相同的书写用品。

2间(jiàn):空隙,缝隙。

3篇:竹简,简册。古代文章写在竹简上,为保持前后完整,用绳子或皮条编集在一起称为“篇”。

【译文】

简,得名于“间”,编排它们使简册之间有空隙。

19.9 簿1,言可以簿疏物也2。

【注释】

1簿(bù):朝笏,手板。

2簿疏:记录,登录,登记。簿,登录,记入册籍。疏,分条记录或分条陈述。物:原作“密”,据疏证本、吴志忠本等校改。篆字疏证本曰:“物,今本作‘密’,亦据《御览》引改。”按,“物”“密”古音接近而致误。物,事务,事情。

【译文】

簿,说的是可以用来记录事情。

19.10 笏1,忽也2,君有教命3,及所启白4,则书其上,备忽忘也5。

【注释】

1笏(hù):古代臣子朝见君主时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竹木制成,也叫手板。

2忽:忽略,疏忽。

3教命:上对下的告谕。

4启白:陈述,禀告。启,启奏,禀告。白,禀报,陈述。

5忽忘:忘记。

【译文】

笏,得名于“忽”,君主有了告谕,或者大臣有要启奏说明的事情,就写在笏上,以防忘记。

19.11 椠1,板之长三尺者也2。椠,渐也3,言其渐渐然长也4。

【注释】

1椠(qiàn):书版,素牍。古时用以记事写字但尚未书写的木板。

2板:笏,手板,古代官吏上朝时所拿的记事板。

3渐:通“巉(chán)”。险峻陡峭。

4渐渐:犹“巉巉”。山石高峻貌。

【译文】

椠,是三尺长的手板。椠,得名于“渐”,形容它长长高高的样子。

19.12 牍1,睦也2,手执之以进见3,所以为恭睦也4。

【注释】

1牍(dú):古代写字用的木板。

2睦:服从,顺从。

3执:拿,持。进见:上前会见尊长者。

4所以:用以,用来。恭睦:恭顺,和顺。恭,恭顺,顺服。

【译文】

牍,得名于“睦”,手拿着上前拜见,用以表示顺服。

19.13 籍1,籍也2,所以籍疏人名、户口也3。

【注释】

1籍:人名簿。

2籍:记录,登记,登录。

3籍疏:登记,记录。户口:住户和人口的总称。计家为户,计人为口。

【译文】

籍,得名于“籍”,是用来登记人的姓名、住户和人口的。

19.14 檄1,激也2,下官所以激迎其上之书文也3。

【注释】

1檄(xí):用以征召、晓喻、声讨的文书。

2激:激发。

3下官:小官,下属官吏。迎:逆,反向。书文:文书。

【译文】

檄,得名于“激”,是下属官吏用来反向激发他的上司而写的文书。

19.15 检1,禁也2,禁闭诸物3,使不得开露也4。

【注释】

1检:封缄(jiān)。古书以竹木简为之,书成,穿以皮条或丝绳,于绳结处封泥,在泥上钤印,谓之检。

2禁:阻止,限制。

3禁闭:闭关,闭锁。

4不得:不能,不可。露:显露,暴露。

【译文】

检,得名于“禁”,闭锁各种物件,使它们不能打开暴露。

19.16 玺1,徙也2,封物使可转徙而不可发也3。

【注释】

1玺(xi):印信。

2徙(xi):迁移。

3转徙:辗转迁移。发:开启,打开。

【译文】

玺,得名于“徙”,封缄物品使它能够辗转迁移但不能开启。

19.17 印1,信也2,所以封物为信验也3。亦言因也4,封物相因付也5。

【注释】

1印:印章,图章。

2信:符契,凭证。

3信验:证据,凭证。

4因:沿袭,承袭。

5付:给与,交给。

【译文】

印,得名于“信”,用来封缄物品作为凭证。也说的是“因”,封闭物品互相因袭交付。

19.18 谒1,诣也2。诣,告也3,书其姓名于上4,以告所至诣者也。

【注释】

1谒(yè):名刺,犹名片。

2诣(yì):晋谒,拜访。

3告:报告,告知。

4姓名:姓氏和名字。

【译文】

谒,得名于“诣”。诣,就是“告”,书写他的姓名在名片上,用来告知要前往拜访的人。

19.19 符1,付也,书所敕命于上2,付使传行之也3。

【注释】

1符:古代凭证如符券、符节、符传等信物的总称。

2敕(chì)命:命令。多指天命或帝王的诏令。

3使:使者,奉命出使的人。传行:颁行。传,传达,传扬。

【译文】

符,得名于“付”,书写皇帝的诏令在符上,交付给使者传达颁行。

19.20 节1,赴也2,执以赴君命也3。

【注释】

1节:古代使臣持以作凭证的符节。

2赴:奔向,奔赴。

3执:拿,持。君命:君王的命令,君王的使命。

【译文】

节,得名于“赴”,拿着它奔赴君王使命的目的地。

19.21 传1,转也2,转移所在3,执以为信也。

【注释】

1传(zhuàn):古代过关津、宿驿站和使用驿站车马的凭证。

2转(zhuǎn):移动。

3转移:转换,迁移。所在:所处或所到之地。

【译文】

传,得名于“转”,转换迁移所处的地方,拿着它用作凭证。

19.22 券1,绻也2,相约束缱绻以为限也3。

【注释】

1券(quàn):契据。古代常用竹木等刻成,分为两半,各执其一,合以征信。

2绻(quǎn):缱绻。

3约束:限制,管束。缱(qiǎn)绻:纠缠萦绕,固结不解。以:而。限:限制,限定。

【译文】

券,得名于“绻”,互相制约纠缠而用它作为对双方的限制。

19.23 莂1,别也2,大书中央3,中破别之也4。

【注释】

1莂(bié):古代写在简帛上从中剖开,双方各执一半以为凭证的契约。

2别:分开,离析。

3大书:书写大字。中央:中间。

4中破:从中间剖开。

【译文】

莂,得名于“别”,在中间写上大字,再从中间剖开离析它。

19.24 契1,刻也,刻识其数也2。

【注释】

1契(qì):符节、凭证、字据等信物。古代契分为左右两半,双方各执其一,用时将两半合对以作征信。后泛指契约。

2刻识(zhì):刻记,标志。数:数目,数量。

【译文】

契,得名于“刻”,刻记上物件的数量。

19.25 策1,书教令于上2,所以驱策诸下也3。

【注释】

1策:古代君主对臣下封土、授爵、免官或发布其他教令的文件。

2教令:教诫,命令。

3驱策:驱使,差遣。策,鞭策,督促。诸下:众部下。

【译文】

策,书写命令在策上,用以驱使众部下。

19.26 汉制1:约敕、封侯曰“册”2。册,赜也3,敕使整赜4,不犯之也5。

【注释】

1汉制:汉代的制度。

2约敕(chì):约束诫饬,训诫整肃。封侯:封拜侯爵。册:古代帝王用于册立、封赠的诏书。

3赜:通“嫧(zé)”。整齐。

4整赜:犹“整嫧”。整齐。

5犯:违背,违反。

【译文】

汉代的制度:约束诫饬、封拜侯爵的文件叫作“册”。册,得名于“赜”,训诫整肃使人严整,不违犯它。

19.27 示1,示也2,过所至关津3,以示之也。

【注释】

1示:告示。

2示:给人看。

3关津:水陆要道的关卡。

【译文】

示,得名于“示”,经过所到的水陆关卡时,用以出示给人看。

19.28 启,诣也1,以启语官司所至诣也2。

【注释】

1启,诣(yì)也:原作“诣,启也”,据卢文弨、疏证本等校改。疏证本曰:“今本作‘诣,启也’,系误到(倒)。”启,泛指公文,书函。诣,晋谒,造访。

2启:原作“君”,据段玉裁、疏证本等校改。疏证本曰:“又下‘启’字误作‘君’,今并据文义改正。”语(yù):告诉。官司:官府。多指政府的主管部门。

【译文】

启,得名于“诣”,用启这种公文告诉当地官府所要前往谒见的对象。

19.29 书1,庶也2,纪庶物也3。亦著之简纸4,永不灭也5。

【注释】

1书:装订成册的著作。

2庶:众多。

3纪:通“记”。记载,记录。

4著:撰述,记载。简纸:竹简和纸。亦指各种书写用品。

5灭:消失。

【译文】

书,得名于“庶”,记录诸多事务。也说的是著录到竹简和纸张上,永远不会消失。

19.30 画1,挂也2,以五色挂物上也3。

【注释】

1画:描绘图形的艺术品。

2挂:上色,涂抹。

3五色: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也泛指各种颜色。

【译文】

画,得名于“挂”,把各种颜色涂抹到物件上。

19.31 书称“刺”1,书以笔刺纸简之上也2;又曰“写”,倒写此文也3。书姓字于奏上曰“书刺”4,作“再拜”“起居”字5,皆达其体6,使书尽边7,徐引笔书之8,如画者也。下官刺曰“长刺”9,长书中央一行而下也;又曰“爵里刺”10,书其官爵及郡县乡里也⑪。

【注释】

1书:写。刺:名帖。

2刺:戳,扎。纸简:犹“简纸”。纸和竹简。

3倒写(xiè):同“倒泻”。倾泻,疏泄。文:文辞,词句。

4姓字:姓氏和名字,即姓名。奏:简牍。书刺:写名刺。名刺即名片。

5再拜:敬辞。旧时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起居:问安,问好。

6达:具备。体:体统,准则,法式。

7书:字,文字。尽:竭尽,完。边:物体的四侧,边缘。

8徐:缓慢。引笔:运笔,挥笔。

9下官:下僚,下属官吏。长刺:中间一行写得特长的名刺。

10爵里刺:书有官爵和乡里的名片。

⑪官爵:官职和爵位。郡县:郡和县的并称。乡里:家乡,故里。

【译文】

书写姓名叫作“刺”,书写时是用笔刺扎在纸张和竹简上;又叫作“写”,倾泻这些文辞。把自己的姓名写在简牍上叫作“书刺”,写上“再拜”“问安”的字样,都具备了它的法式准则,使文字穷尽简牍的边缘,慢慢地运笔书写,就像画画那样。下属官吏的名刺叫作“长刺”,因为中间一行向下写得特别长;又叫作“爵里刺”,因为写上了他的官职爵位以及郡县和家乡故里。

19.32 书称“题”1。题,谛也2,审谛其名号也3。亦言“第”4,因其第次也5。

【注释】

1题:标题,题目。

2谛(dì):注意,细察。

3审谛:仔细考察或观察。省,详究,细察。也指明白,清楚。名号:名称,名目。

4第:等级,次第。又指品第,评定。

5因:顺,顺应。第次:等级,次第。

【译文】

书写标题又叫作“题”。题,得名于“谛”,仔细考察清楚它的名目。也说的是“第”,顺着它的等级次第。

19.33 书文、书检曰“署”2。署,予也3,题所予者官号也4。

【注释】

1文:文章。

2检:书函、书签。署:签名,署名,签署。

3予:给予。

4题:书写,题署。官号:官职的名称。

【译文】

在文章、书签上写字叫作“署”。署,得名于“予”,题写所给予的人的官职名称。

19.34 上敕下曰“告”1。告,觉也2,使觉悟知己意也3。

【注释】

1敕(chì):敕,训诫,告诫。自上告下之词。汉时凡尊长告诫后辈或下属皆称敕。告:谕告,告示。后作“诰”。

2觉:启发,使人觉悟。

3觉悟:领悟,知晓。觉,领悟,明白。悟,理解,领会。

【译文】

上级告诫下级叫作“告”。告,得名于“觉”,使人领悟知晓自己的意图。

19.35 下言上曰“表”1,思之于内,表施于外也2。又曰“上”3,示之于上也4。又曰“言”,言其意也。

【注释】

1表:上奏给皇帝的奏章。

2表施:表白,显扬。表,表明,表述。施,显扬,表白。

3上:上报,呈报。

4示:告诉,告知。

【译文】

下级报告上级叫作“表”,在内心思考,表达在外部。又叫作“上”,把事情报告给上级。又叫作“言”,告知自己的意图。

19.36 约1,约束之也。

【注释】

1约:以语言或文字订立应共同遵守的条件。

【译文】

约,制约管束对方。

19.37 敕1,饰也2,使自警饰3,不敢废慢也4。

【注释】

1敕(chì):自上告下之辞。

2饰(chì):同“饬”。戒,令。

3警饰:犹“警饬”。警戒。

4废慢:废弛轻忽。废,旷废,懈怠。慢,轻忽,怠慢。

【译文】

敕,来源于“饰”,使自己警惕戒备,不敢废弛怠慢。

19.38 谓犹“喟”也1,犹得敕不自安2,喟喟然也3。

【注释】

1谓:使令,命令。喟(kuì):原作“谓”,据吴志忠本校改,下同。王先谦《释名疏证补》曰:“吴校‘谓犹谓也’作‘谓犹喟喟’。”喟,叹息。一说“谓”通“畏”。畏惧。

2自安:自安其心,自以为安定。

3喟喟:叹息声。一说“谓谓”犹“畏威”,谓畏惧。

【译文】

谓犹如“喟”,好像得到训诫之后不能自安其心,长吁短叹的样子。

释典艺第二十

【题解】

典艺,指文献典籍。本篇解释了三坟、五典、九丘、八索、《诗经》《尚书》等古老文献的得名之由,还论及了诏、赞、铭、诔等不同文体的名源。

20.1 三坟1:坟,分也,论三才之分2,天、地、人之治3,其体有三也。

【注释】

1三坟:传说中的上古时代书籍。坟,划分。也用作三坟的简称。

2三才:天、地、人。

3治:通“始”。开始。

4体:分,区分。

【译文】

三坟:坟,得名于“分”,讨论三才的划分,天、地、人的开始,它有三种区分。

20.2 五典1:典,镇也2,制法所以镇定上下3,其等有五也4。

【注释】

1五典: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尚书序》:“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典,简册。指可以作为典范的重要书籍。

2镇:安抚,安定。

3制法:制定法度。所以:用以,用来。镇定:安定,稳定。上下:指位分的高低,犹言君臣、尊卑、长幼。

4等:类,类别。

【译文】

五典:典,得名于“镇”,制定法度用来稳定社会的上下秩序,它有五个类别。

20.3 八索1:索,素也2,著素王之法3,若孔子者4,圣而不王5,制此法者有八也。

【注释】

1八索:相传为古代书名。后代多以指称古代典籍或八卦。索,法度。

2素:空,谓有名无实或有实无名。

3著:明示。素王:具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帝王之位者。

4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

5圣:聪明睿智。王(wàng):统治,称王。

【译文】

八索:索,得名于“素”,明示有帝王之德却未居帝王之位者的法度,就像孔子那样,聪明睿智却不称王,制定了这样的法度的人有八位。

20.4 九丘1:丘,区也2,区别九州土气3,教化所宜施者也4。此皆三王以前、上古羲皇时书也5。今皆亡6,惟《尧典》存也7。

【注释】

1九丘:传说中的古书名。丘,古代区划田地、政区的单位名。

2区:区别,划分。

3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州,《尚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以泛指天下,全中国。土气:当地的习俗。

4教化:政教风化。宜:合适,适当,适宜。施:施行,施展。

5三王:夏、商、周三代开国君王。上古:远古时代。羲皇:即伏羲氏。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相传其始画八卦,又教民渔猎,取牺牲以供庖厨,因称庖牺氏。

6亡:丢失,丧失。

7《尧典》:《尚书》篇名。记唐尧时的言论与人事。

【译文】

九丘:丘,得名于“区”,区分九州不同的习俗风气,以及适宜施行的政教风化。这些都是夏、商、周三代开国君王以前、远古伏羲氏时期的书籍。现在都消亡了,只有《尧典》存世。

20.5 经1,俓也2,如俓路无所不通3,可常用也。

【注释】

1经:本指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引申指常道,亦指被尊为典范的著作。

2俓(jìng):同“径”。步道,小路。

3俓路:同“径路”。小路。

【译文】

经,得名于“俓”,就像小路没有不通达的地方,可以长久地使用。

20.6 纬1,围也,反覆围绕2,以成经也3。

【注释】

1纬:本指织物的横线,与“经”相对。引申指纬书,即汉代依托儒家经义宣扬符箓(lù)瑞应占验之书。相对于经书,故称。《易》《书》《诗》《礼》《乐》《春秋》及《孝经》这些经书均有纬书,称“七纬”。

2反覆:来回,往返。围绕:围拢,环绕。

3成:固定。

【译文】

纬,得名于“围”,反反复复地围拢环绕,用来固定经书。

20.7 图1,度也2,尽其品度也3。

【注释】

1图:料想,推测。也指河图。儒家关于《周易》卦形来源的传说。图与下条的谶(chèn)合称“图谶”,为古代方士或儒生编造的关于帝王受命征验一类的书,多为隐语、预言。始于秦,盛于东汉。

2度:法度,规范。

3尽:努力完成。品度:标准,法度。

【译文】

图,得名于“度”,尽力完成标准法度。

20.8 谶1,纤也2,其义纤微也3。

【注释】

1谶(chèn):预言吉凶的文字、图箓。

2纤(xiān):细小,微细。

3纤微:精细微妙。

【译文】

谶,得名于“纤”,它的意义精细微妙。

20.9 《易》1,易也2,言变易也3。

【注释】

1《易》:书名。古代卜筮之书。《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今仅存《周易》,简称《易》。

2易:替代,改变。此指阴阳变化消长的现象。

3变易:变换,变化。

【译文】

《易》,得名于“易”,说的是变化更改的意思。

20.10 《礼》1,体也2,得其事体也3。

【注释】

1《礼》:《周礼》《仪礼》《礼记》皆古言礼之书,合称“三礼”。

2体:体统,体制。

3得:知晓,明白。其:这,这些。事体:事理,大体(重要的义理,有关大局的道理)。

【译文】

《礼》,得名于“体”,知晓这些事情的大体。

20.11 仪1,宜也2,得事宜也3。

【注释】

1仪:礼制,法规。

2宜:正当的道理,适宜的事情或办法,适当的地位。

3事宜:事情的道理。

【译文】

仪,得名于“宜”,懂得事情的道理。

20.12 传1,传也2,以传示后人也3。

【注释】

1传(zhuàn):书传,著作。

2传(chuán):传播,流传。

3传示:传播示知,传达告知。后人:后世的人。

【译文】

传,得名于“传”,用来传播示知后世的人。

20.13 记1,纪也2,纪识之也3。

【注释】

1记:指典籍,著作。

2纪:通“记”。记载,记录。

3记识(zhì):记下,记住,记得。

【译文】

记,得名于“纪”,纪录当时的事情。

20.14 《诗》1,之也2,志之所之也3。兴物而作谓之“兴”4,敷布其义谓之“赋”5,事类相似谓之“比”6,言王政事谓之“雅”7,称颂成功谓之“颂”8,随作者之志而别名之也9。

【注释】

1《诗》:书名。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东周两代,从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三百多篇诗歌。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诗经》。

2之:生出,滋长。

3志:意志,感情。

4兴(xìng)物:以物起兴。作:创作,撰写。兴:《诗经》六义之一,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一种写作手法。

5敷布:铺叙,铺陈,陈述。赋:《诗经》六义之一,是一种直陈其事的表现手法。

6事类:事物的道理。类,事理。比:《诗经》六义之一,即譬喻。

7政事:政务。雅:《诗经》六义之一,于天子诸侯朝会宴飨时歌诵,有《大雅》《小雅》之分。

8称颂:称赞颂扬。成功:成就的功业,既成之功。颂:《诗经》六义之一,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均为庙堂祭祀时用的舞曲歌辞。

9随:依据,按照。别名:区别命名。别,区分,辨别。

【译文】

《诗》,得名于“之”,是人的感情意志所滋生出来的东西。用事物起兴而创作叫作“兴”,陈述意义叫作“赋”,类比相似的事理叫作“比”,言说君王的政务叫作“雅”,称赞颂扬成就的功业叫作“颂”,根据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区别命名它们。

20.15 《尚书》1,尚,上也,以尧为上2,始而书其时事也3。

【注释】

1《尚书》:书名。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2尧:传说中的古帝陶唐氏之号。上:远,久远。指上古。

3书:书写,记录,记载。时事:当时史实,当时情况。

【译文】

《尚书》,尚,得名于“上”,把唐尧时作为上古时代,开始记载当时的情况。

20.16 春秋1,春、秋、冬、夏终而成岁2。《春秋》书人事3,卒岁而究备4。春、秋温凉中5,象政和也6,故举以为名也7。

【注释】

1春秋:泛指四时。

2终:竟,尽,结束,完毕。成岁:成为一年。

3《春秋》:编年体史书名。相传为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所记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二百四十二年。叙事极简,用字寓褒贬。人事:人之所为。

4卒岁:终年,整年,一年到头。究备:穷尽,完备。

5温凉:暖和冷。多指气候。中:合适,适中。

6象:象征。政和:政治清明,政通人和。

7举:推荐,选用。

【译文】

春秋,说的是春、秋、冬、夏完毕而成为一年。《春秋》记载人们所做的事,终年而完备。春、秋气候适中,象征政通人和,所以选取它们用作书名。

20.17 《国语》1,记诸国君臣相与言语、谋议之得失也2。又曰《外传》3,《春秋》以鲁为内4,以诸国为外,外国所传之事也5。

【注释】

1《国语》:书名。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西征犬戎,下至智伯被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2相与:互相,交相。言语:说话,说。谋议:谋划,计议。得失:得与失。即成败。

3《外传(zhuàn)》:古代经学家称广引事语、推演本义的书为“外传”,与专主解释经义的“内传”相对。如《春秋左传》为内传,《国语》为外传;《诗经》有《韩诗外传》,《春秋》又有《穀梁外传》《公羊外传》等。

4鲁:周代诸侯国名。故地在今山东兖州东南至江苏沛县、安徽泗县一带。

5外国:古代指中央政府以外的政权。后指本国以外的国家。

【译文】

《国语》,记载各国君王与大臣互相交谈、谋划计议的成败得失。又叫作《外传》,《春秋》把鲁国看作内,把其他各国看作外,是外国传说的事情。

20.18 《尔雅》1:尔2,昵也3,昵,近也;雅4,义也5,义,正也。五方之言不同6,皆以近正为主也7。

【注释】

1《尔雅》:书名。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专著。由秦汉间学者缀辑周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为考证词义和古代名物的重要资料。亦为儒家十三经之一。

2尔:通“迩”。近。

3昵(nì):亲近,亲昵。

4雅:正,合乎规范、标准的。

5义:谓符合正义或道德规范。

6五方:东、南、西、北和中央,也泛指各方。

7近正:接近正确,接近标准。主:主首,主体。

【译文】

《尔雅》:尔,得名于“昵”,昵,指的是“近”;雅,得名于“义”,义,指的是“正”。各地方的语言不一样,都把接近雅正作为主要标准。

20.19 《论语》1,纪孔子与诸弟子所语之言也2。

【注释】

1《论(lún)语》:书名。由孔门后学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成的书。约成书在战国初年,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2弟子:学生。语:谈话,谈论。

【译文】

《论语》,记录孔子和学生们所谈论的话语。

20.20 法1,逼也2,莫不欲从其志3,逼正使有所限也4。

【注释】

1法:刑法,也泛指法律。

2逼:逼迫,强迫。一说“逼”当作“弼”,弼正。

3莫:没有谁。从(zòng):同“纵”。放纵。

4逼正:逼迫制止。正,止,制止。限:限制,限定。

【译文】

法,得名于“逼”,没有谁不想放纵自己的感情意志,逼迫制止使他们有所限制。

20.21 律1,累也2,累人心3,使不得放肆也4。

【注释】

1律:法纪,法令,规则。

2累(léi):捆缚,拘禁。

3人心:指人们的意愿、感情等。

4不得:不能,不可。

【译文】

律,得名于“累”,捆绑人们的心志,使人不能放肆。

20.22 令1,领也2,理领之3,使不得相犯也4。

【注释】

1令:命令,法令。

2领:统率,管领,治理。

3理领:犹“领理”。治理,管理。

4犯:违犯。

【译文】

令,得名于“领”,统率管理人们,使他们不能互相侵犯。

20.23 科1,课也2,课其不如法者3,罪责之也4。

【注释】

1科:法规,刑律。

2课:考核,考查,评判。

3如法:遵从法律。如,随顺,依照。

4罪责:惩罚,处罚。罪,惩罚,治罪。责,惩处,处罚。

【译文】

科,得名于“课”,考查评判那些不能按法律或规定办事的人,处罚他们。

20.24 诏书1,诏2,昭也3,人暗不见事宜4,则有所犯5,以此示之6,使昭然知所由也7。

【注释】

1诏书:皇帝颁发的命令。

2诏:皇帝下达命令。

3昭:光明,明亮。引申指清楚,明白。

4暗:光线不足,不明亮。引申指昏乱,愚昧,不明白。见:知道。

5犯:违背,违反。

6示:告诉,告知。

7昭然:明白的样子。由:奉行,遵从。

【译文】

诏书,诏,来源于“昭”,人们愚昧不知道事情的道理,就会有所违反,用诏书告知他们,使他们明明白白地知道所要遵从的命令。

20.25 论1,伦也2,有伦理也3。

【注释】

1论:文体的一种。即议论文。

2伦:条理,顺序。

3伦理:事物的条理。

【译文】

论,得名于“伦”,有它的条理。

20.26 称人之美曰“赞”1。赞,纂也2,纂集其美而叙之也3。

【注释】

1美:指好的品德或表现,即美德善行。赞:文体名。以颂扬人物为主旨。

2纂(zuǎn):汇集,编辑,编撰。

3纂集:编撰汇集。叙:陈述,记述。

【译文】

称颂人的美德善行叫作“赞”。赞,得名于“纂”,编纂汇集人的美德善行再加以叙述。

20.27 叙1,抒也2,抒泄其实3,宣见之也4。

【注释】

1叙:文体名。序,序言。

2抒:原作“杼”,“抒”之形讹,据篆字疏证本、吴志忠、汪道谦校改。抒,表达,发泄。

3抒泄:同“舒泄”。抒发,发泄。实:实际,事实。

4宣见(xiàn):宣泄,显现。宣,宣泄,抒发。见,同“现”。显示,表示。

【译文】

叙,得名于“抒”,抒发实际情况,宣泄显现它。

20.28 铭1,名也2,述其功美3,使可称名也4。

【注释】

1铭:文体名。古代常刻于碑版或器物上,用以称功德或自警。

2名:名声,名誉。

3述:记述,叙述。功美:功劳美德。

4称:称道,称扬。

【译文】

铭,得名于“名”,记述他的功劳美德,使人们可以称道他的美名。

20.29 诔1,累也2,累列其事而称之也3。

【注释】

1诔(lěi):文体名。悼念死者的文章。列述死者德行,表示哀悼并以之定谥(多用于上对下)。

2累(lěi):堆集,重叠。

3累列:罗列。事:事业,功业。

【译文】

诔,得名于“累”,罗列他的功业而称扬他。

20.30 谥1,申也2,物在后为申,言名之于人亦然也3。

【注释】

1谥(shì):古代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据其生前业迹评定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2申:原作“曳”,据《原本玉篇残卷》及王仁俊等校改。王仁俊《释名集斠》:“《众经音义·十三·佛大僧大经》引:‘谥,申也,物在后为申,言名之于人也。’窃谓‘曳’乃‘申’之讹文。申,依《说文》当作‘电’,故形近而讹‘曳’。”申,伸展,延长。

3名:谥号。

【译文】

谥,得名于“申”,事物在后面就是延伸,谥号对于人来说也是这样。

20.31 谱1,布也2,布列见其事也3。

【注释】

1谱: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成的表册、书籍。

2布:铺开,分布。

3布列:分布陈列,遍布。见(xiàn):同“现”。显现,显露。

【译文】

谱,得名于“布”,分布排列而显现那些事情。

20.32 统1,绪也2,主绪人世类3,相继如统绪也4。

【注释】

1统:本指丝的头绪。引申指事物之间一脉相承的连续关系,系统。

2绪:本指丝头。引申指统系,世系。

3主:主宰,主持,掌管。绪:寻绎,序次。世类:家世品类,犹言出身。

4继:延续,承接。统绪:头绪,系统。

【译文】

统,得名于“绪”,掌管序次人们的家世出身,相互延续就像丝的头绪。

20.33 碑1,被也2。此本葬时所设也3,施其辘轳4,以绳被其上,以引棺也5。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6,以书其上。后人因焉7,无故建于道陌之头、显见之处8,名其文9,就谓之“碑”也10。

【注释】

1碑:文体名。碑文。也指书刻图案或文字,记死者生平功德以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石头。秦称刻石,汉以后称碑。

2被:加上。

3葬:原作“王莽”,据卢文弨、疏证本等校改。篆字疏证本曰:“案:‘公室视丰碑’见于《礼记·檀弓》,‘用绋去碑’见于《丧大记》,岂始于王莽时乎?盖‘葬’字讹为‘莽’,后人因而加‘王’字尔。据《广韵》《太平御览》《类篇》《集韵》引删改。”

4施:设置,安放。辘轳: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起重装置,绞盘。

5引:牵引,拉。

6追述:述说过去的事情。追,回溯,追念。

7因:沿袭,承袭。

8无故:没有原因或理由。此指不知原因。建:树立。道陌:道路。头:边,畔。

9名:同“铭”。记载,镂刻。

10就:凭借,趁着。

【译文】

碑,得名于“被”。这本来是下葬的时候设置的,安装上辘轳,把绳子加在辘轳上,牵引棺椁使它降至墓穴。大臣、儿子追溯记叙君主、父亲的功劳美德,把文辞写到碑上。后来的人们沿袭了这一做法,不知何故又树立在道路旁边、可以明显看到的地方,铭刻纪念的文章,凭借碑的载体而把这种文章也称之为“碑”。

20.34 词1,嗣也2,令撰善言3,相续嗣也4。

【注释】

1词:文体名。古代乐府诗体的一种。

2嗣(sì):继承,接续。

3撰:编定,编纂。善:美好。言:言辞。

4续嗣:犹“嗣续”。延续。

【译文】

词,得名于“嗣”,让人编纂汇集美好的言辞,把它们互相接续起来。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