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中国文化史

第十五章 隋唐之佛教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佛教之入中国,蝉嫣五六百年,至于隋、唐之时,遂成为极盛时代。隋虽短祚,特崇译学。西来大德,中土僧俗,飙起云兴,赍经译梵。

《续高僧传》(释道宣):“那连提黎耶舍,隋言尊称,北天竺乌场国人。天保七年,届于京邺。文宣礼遇隆重,安置天平寺中,请为翻经。三藏殿内梵本千有余夹,敕送于寺,又敕昭玄大统沙门法上等二十余人,监掌翻译。沙门法智、居士万天懿传语,初翻众经五十余卷。有隋御宇,重隆三宝。开皇之始,梵经遥应,爰降玺书,请来弘译。二年七月,住大兴善寺,敕昭玄统沙门昙延等三十余人,令对翻传,凡前后所译经论一十五部,八十许卷,即《菩萨见实》《月藏》《日藏》《法胜毗昙》等是也。并沙门僧琛、明芬、给事李道宝等度语笔受,昭玄统沙门昙延、昭玄都沙门灵藏等二十余僧,监护始末。”“时又有同国沙门毗尼多流支,隋言灭喜,开皇三年,于大兴善寺译《象头精舍》《大乘总持经》二部,给事李道宝传语,沙门法纂笔受。”“阇那崛多,隋言德志,北贤豆犍陀啰国人,以周明帝武成年初届长安,渐通华语。”“有齐僧宝暹、道邃、僧昙等十人,以武平六年,采经西域,往返七载,凡获梵本二百六十部。”“大隋受禅,暹等赍经来。开皇元年季冬,届至京邑。”“开皇五年,大兴善寺沙门昙延等三十余人,请敕延崛多来还京阙。寻敕敷译新至梵本,或经或书,且内且外,诸有翻传,必以崛多为主。”“尔时耶舍已亡,专当元匠于大兴善,更召婆罗门僧达摩笈多,并敕居士高天奴、高和仁兄弟等同传梵语。又置十大德沙门僧休、法粲、法经、慧藏、洪遵、慧远、法纂、僧晖、明穆、昙迁等监掌翻事,铨定宗旨。沙门明穆、彦琮重对梵本,再审复勘。”“循历翻译,合三十七部,一百七十六卷。”“高祖又敕崛多共西域沙门若那竭多、开府高恭、恭息都督天奴、和仁及婆罗门毗舍达等,于内史内省,翻梵古书及乾文。至开皇十二年,书度翻讫,合二百余卷。”“时又有达摩般若,隋言法智,本中天竺国人。妙善方言,执本自传,不劳度语,译《业报差别经》等。”“达摩笈多,隋言法密,本南贤豆罗啰国人。开皇十年,入京。奉敕翻经,处之兴善。所翻经论七部,合三十二卷。”

炀帝置翻经馆及翻经学士,

《续高僧传》:“炀帝定鼎东都,敕于洛水南滨上林园内,置翻经馆,撰举翘秀,永镇传法。”“大业二年,东都新治。彦琮与诸沙门诣阙朝贺,因即下敕,于洛阳上林园,立翻经馆以处之。”“新平林邑,所获佛经,合五百六十四夹,一千三百五十余部,并昆仑书多黎树叶,有敕送馆,付琮披览。并使编叙目录,以次渐翻。”“时有翻经学士成都费长房,妙精玄理,撰《三宝录》一十五卷,始于周庄之初。上编甲子,下录年号,并诸所翻经部卷目。”“又有翻经学士泾阳刘冯,撰《内外旁通比校数法》一卷。”

沙门彦琮尤精译事,

《续高僧传》:“释彦琮,俗缘李氏,赵郡柏人人也。周武平齐,延谈玄籍,敕预通道观学士。”“开皇三年,西域经至,敕琮翻译,住大兴善。”“琮专寻教典,日诵万言。《大品》《法华》《维摩》《楞伽》《摄论》《十地》等,皆亲传梵书,受持读诵,每日暗阅,要周乃止。”“仁寿二年,敕撰众经目录,乃分为五例,谓单译、重翻、别生、疑伪、随卷有位。”“寻又敕令撰《西域传》,前后译经合二十三部,一百许卷。”

妙体梵文,以垂译式。所举八备,世多称之焉。

《续高僧传》:“琮晚以所诵梵经四千余偈十三万言,七日一遍,用为常业。”“著《辩正论》,以垂翻译之式。”“经不容易,理借名贤,常思品藻,终惭水镜。兼而取之,所备者八: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其备一也;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其备二也;筌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暗滞,其备三也;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其备四也;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其备五也;耽于道术,澹于名利,不欲高衒,其备六也;要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其备七也;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其备八也。八者备矣,方是得人。”

唐代译业,尤盛于隋。道宣《续高僧传》、赞宁《高僧传》三集,译经篇中所载西来高僧,不下数十人:

(续表)

以上皆有专传者。外此如《义净传》有吐火罗沙门达磨末磨、中印度沙门拔弩、罽宾沙门达磨难陀、居士东印度首领伊舍罗、居士中印度李释迦度颇多、居士东印度瞿昙金刚等;《释无极高传》有中印度大菩提阿难律、木叉师、迦叶师等;《释极量传》有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日照传》有沙门战陀般若提婆;《菩提流志传》有天竺沙门波若屈多,亦皆有功于译业者也。他若神策军正将罗好心,为般剌若之表兄;金满郡公尉迟智严,为于阗国质子;以及迦湿弥罗国王子阿顺,为义净证译,均可见唐时西域僧俗来居中国者之多矣。

其西行求经者,有玄奘、

《旧唐书·僧玄奘传》:“僧玄奘,姓陈氏,洛州偃师人。大业末出家,博涉经论。尝谓翻译者多有讹谬,故就西域广求异本,以参验之。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玄奘既辩博出群,所在必为讲释论难,蕃人远近咸尊伏之。在西域十七年,经百余国,悉解其国之语,仍采其山川谣俗、土地所有,撰《西域记》十二卷。贞观十九年,归至京师。太宗见之,大悦,与之谈论。于是诏将梵本六百五十七部,于弘福寺翻译。”

《慈恩传》(释慧立、彦琮):“法师于西域所得《大乘经》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论》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经律论》一十五部,《三弥底部经律论》一十五部,《弥沙塞部经律论》二十二部,《迦叶臂耶部经律论》一十七部,《法密部经律论》四十二部,《说一切有部经律论》六十七部,《因明论》三十六部,《声论》一十三部,凡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

义净、

《续高僧传三集》(释道宣):“义净,姓张氏,范阳人也。慕玄奘之风,欲游西域。咸亨二年,年三十有七,方遂发足。初至番禺,得同志数十人,及将登舶,余皆罢退。净奋励孤行,备历艰险,所至之境,皆洞言音。”“经二十五年,历三十余国。以天后证圣元年乙未仲夏,还至河洛,得梵本经律论近四百部,合五十万颂。”

不空,

《续高僧传三集》:“释不空,梵名阿目佉跋折罗,华言不空金刚。幼失所天,随叔父观光东国。开元二十九年,附昆仑舶离南海,至诃陵国界,达狮子国,广求密藏及诸经论五百余部。次游五印度境,至天宝五载还京。”

及会宁、

《续高僧传二集》:“麟德年中,成都沙门会宁泛舶西游,路经波凌国,与智贤同译《涅槃后分》二卷,寄达交州,宁方之西域。”

悟空等。

《续高僧传二集》:“释悟空,京兆云阳人,姓车氏。天宝十年,随使臣西去,留健陀罗,投舍利越摩。落发后,巡历数年,回及龟兹,翻成《十地回向轮经》,以贞元五年己巳达京师。”

其翻译之规模,远轶前代。

《旧唐书·僧玄奘传》:“玄奘于弘福寺翻译,敕右仆射房玄龄、太子左庶子许敬宗,广召硕学沙门五十余人,相助整比。高宗在东宫,为文德太后追福,造慈恩寺及翻经院。内出大幡,敕九部乐及京城诸寺幡盖众伎,送玄奘及所翻经像、诸高僧等人住慈恩寺。显庆元年,高宗又令左仆射于志宁、侍中许敬宗、中书令来济、李义府、杜正伦、黄门侍郎薛元超等,共润色玄奘所定之经,国子博士范义硕、太子洗马郭瑜、弘文馆学士高若思等助加翻译。凡成七十五部……后移于宜君山故玉华宫。六年卒。”

《续高僧传二集》:“贞观十九年五月,奘师于弘福寺创开翻译,召沙门慧明、灵润等以为证义,沙门行友、玄赜等以为缀缉,沙门智证、辩机等以为录文,沙门玄模以证梵语,沙门玄应以定字伪。”“自前代以来,所译经教,初从梵语,倒写本文,次乃回之,顺同此俗,然后笔人观理文句,中间增损,多坠全言。今所翻传,都由奘旨,意思独断,出语成章,词人随写,即可披玩。”

《慈恩传》:“麟德元年,法师属纩,嘉尚法师具录所翻经论,合七十四部,总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续高僧传三集》:“义净自天后久视,迄睿宗景云,都翻出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又出《说一切有部跋窣堵》约七十八卷。”“不空译经,起于天宝,迄大历六年,凡一百二十余卷,七十七部。”

而玄奘之论胜异邦,

《续高僧传二集》:“戒日王于曲女城,大会沙门、婆罗门一切异道,请奘升座,标举论宗,命众征核。竟十八日,无敢问者。王大嗟赏,施银钱三万、金钱一万、上衣一百具。仍令大臣执奘袈裟,巡众唱言支那法师论胜,十八日来,无敢问者,并宜知之。”

译华为梵,尤前此所未有也。

《续高僧传二集》:“敕令翻《老子》五千文为梵言,以遗西域。奘乃召诸黄巾,述其玄奥,令叠词旨,方为翻述。”[1]

自晋至唐,中土之讲佛学者,各有宗派,近人综为十宗。诸宗有至唐而已微者,有至唐而始盛者。三论、成实,则至唐而已微者。

《十宗略说》(杨文会):“《成实论》译于姚秦罗什三藏,六朝名德专习者众,别为一宗。至唐而渐衰,后世则无闻焉。”“《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为三论,亦在性空宗。文殊师利实为初祖,马鸣、龙树、清辨等菩萨继之。鸠摩罗什至秦,盛弘此道,一时学者宗之。生、肇、融、睿,并肩相承。生公门下,昙济大师辗转传持,以至唐之吉藏,专以此宗提振学徒。三论之旨,于斯为盛。天台亦提《中论》,其教广行于世,而习三论者鲜矣。”

俱舍、贤首、慈恩、律、密诸宗,皆盛于唐。

《十宗略说》:“世亲菩萨造《俱舍论》,陈真谛三藏译出,并作疏释之。唐玄奘法师重译三十卷,门人普光作记,法宝作疏,大为阐扬。当时传习有专门名家者,遂立为一宗焉。”“《华严》为经中之王,秘于龙宫,龙树菩萨乘神通力,诵出略本,流传人间。有唐杜顺和尚者,文殊师利化身也,依经立观,是为初祖。继其道者,云华、智俨、贤首、法藏,以至清凉、澄观,而纲目备举。”“天竺有性、相二宗,性宗即前之三论,相宗则从《楞伽》《深密》《密严》等经流出,有《瑜伽显扬》诸论。而其文约义丰,莫妙于《成唯识论》。以弥勒为初祖,无著、天亲护法等菩萨相继弘扬。唐之玄奘至中印度,就学于戒贤论师,精通其法,归国译传,是为慈恩宗。窥基、慧沼、智周,次第相承。”

《印度哲学概论》(梁漱溟):“律宗从所主律藏得名,远祖为优波离尊者,此方开宗者唐道宣,律有《大乘》、《小乘》,宣公以《小乘律》释通《大乘》,立为圆宗戒体。所弘通者为《四分律》,著述甚多,其《行事钞》等称五大部。宋有元照,复作《资持记》等释之,中兴律宗。”“真言宗一曰密宗,以秘密真言为宗,故名。奉《大日经》等为本,大日如来传金刚萨埵,再传龙树,龙树授之龙智,再授之金刚智。金刚智唐时来中国,偕者有不空。不空能汉语,共译经论。既受其传,更还天竺,亲接龙智。密宗之弘,在此师也。”[2]

净土则始于晋而盛于唐,世或分为二流。

《佛学大纲》(谢无量):“净土宗持念佛法门,实三根普被之要路也。念佛缘因,出于《起信论》,继则龙树、天亲亦间论念佛。而震旦开宗,实始于东晋慧远。慧远姓贾氏,雁门楼烦人。博极群书,尤善《老》《庄》,为道安法师之高弟,专倡净土法门,道俗皈依。共结莲社。”“魏昙鸾,雁门人,家近五台。历观圣迹,发心出家,逢天竺三藏菩提流支以《观无量寿经》授之,鸾遂作《往生论注》二卷,莲宗著述推为巨擘。”“唐道绰姓卫,并州汶水人。十四岁出家,讲《大涅槃经》二十四遍,景慕昙鸾净土之业,继其后尘,住玄中寺。道俗赴者弥众,讲《观无量寿经》将二百遍,瑞应甚多。著有《安乐集》二卷。”“善导者,不知何处人。见禅师九品道场讲论《观经》,大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也。’人见其念佛一声,有一光明从口中出;百声千声,亦复如是。著有《观经疏》及各种净土典籍传世。”《印度哲学概论》:“净土宗从其皈依净土得名,以《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为本。在天竺则马鸣造《起信论》,劝修净土;龙树造《十住论》,而宏念佛;世亲造《净土论》而乐往生。中土则有二流:一为晋之远公,结莲社于匡庐;一为唐之善导,化俗众于长安。中间昙鸾、道绰,制作最宏。”

天台则倡于齐而继于唐,说复分为三部。

《印度哲学概论》:“天台宗从智者大师所栖天台山得名,此宗《法华经》为本,而以《智度论》为指趣,以《涅槃经》为辅翼,以《大品经》为观法,专习禅定。先是北齐惠文,悟一心三观,以授南岳惠思,惠思传智,即大师。大师以为道有传行,亦必有说,于是由一法华说为三部:一玄义以判教相,二文句以解名义,三止观以示观行。中唐有荆溪作《释签》疏记辅行,如次第,以释三部,大振其宗。”

而禅宗六祖,唐居其三。

《佛学大纲》:“佛之心印,即是般若波罗蜜,五祖令人诵《金刚般若经》,六祖称为学般若菩萨,皆以般若为心印也。后人名为禅宗,是出世间上上禅。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惟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故迦叶为禅宗第一祖。”“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尊者,为中华初祖。尊者本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得法于般若多罗尊者。承师遗命,泛海达广州,在梁普通元年。广州刺史萧昂馆之,表闻于朝,武帝迎至金陵。尊者知机不契,遂渡江届洛阳,止于嵩山少林寺。而壁坐九年,人莫能测,终为东土禅宗之初祖。”“二祖慧可,武牢姬氏子,参初祖于少林,勤恳备至,后付袈裟,以表传法,并为说偈。又付《楞伽》四卷,令诸众生开示悟入。”“三祖僧灿,住舒州皖公山,往来于太湖县司空山,作《信心铭》六百言,流传于世。”“四祖名道信,蕲州人,姓司马氏。三祖付以衣法,后住蕲春破头山。”“五祖名宏忍,黄梅人,前生为破头山栽松道者,再来为浣衣女子弃子。四祖识其法器,令出家,付以衣法,住破头山。后迁黄梅东山,宗风大振。”“六祖名慧能,姓卢,岭南新州人。家贫,鬻薪供母。闻人诵《金刚经》,问所由来,遂往黄梅参五祖。祖令入碓坊舂米,人称卢行者。经八月,述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即付嘱心传,并授袈裟,且曰:‘衣至汝身,不复传。’六祖至岭南,经十五载,一日至广州法性寺升座说法,闻者倾心。别传之道,由此大行。”

南岳、青原分开五派。今之佛寺禅宗,皆传自唐者也。

《释氏稽古略》(释觉岸):“六祖弟子最著者,衡州怀让、吉州行思,是为南岳、青原二宗。唐末,南岳复分为沩仰[3]、临济[4]二派,青原又分为曹洞[5]、云门[6]、法眼[7]三派。”

有唐一代,自诗文书画而外,其宗派林立超轶前世者,殆无过于宗教哲学矣。

唐之佛教寺庙,掌于礼部。据《唐六典》,开元中,天下寺总五千三百五十八所。

《唐六典》:“凡天下寺总五千三百五十八所[8],每寺上坐一人、寺主一人、都维那一人,共纲统众事。而僧持行有三品:一曰禅,二曰法,三曰律。大抵皆以清净慈悲为宗。凡僧尼之簿籍,三年一造。”[9]

至武宗时,增至四万余所。

《通鉴》:“会昌五年,祠部奏报天下寺四千六百,兰若四万,僧尼二十六万五百。”

以道士之毁,遂大汰僧尼。

《通鉴》:“会昌五年,上恶僧尼耗蠹天下,欲去之。道士赵归真等复劝之,乃先毁山野招提兰若,敕上都、东都两街各留二寺,每寺留僧三十人。天下节度观察使治所及同、华、商、汝州各留一寺。分为三等,上等留僧二十人,中等留十人,下等五人。余僧及尼,并大秦穆护僧祆,皆勒归俗。寺非应留者,立期令所在毁撤,仍遣御史分道督之。财货地产并没官,寺材以葺公廨驿舍,铜像钟磬以铸钱。”

世谓北魏太武帝、周武帝及唐武宗为三武,皆反对佛教最力者也。然不数年,所毁者尽复。

《通鉴》:“大中元年闰月,敕应会昌五年所废寺,有僧能营葺者,听自居之,有司毋得禁止。是时君相务反会昌之政,故僧尼之弊,皆复其旧。”

故至唐末,禅宗之盛,转轶于前焉。

唐代之于佛教,不独译经求法、分宗立寺为最盛也,即整理佛教经籍,亦以唐为最大。藏经之确定,即缘于开元释教之目录。

《大藏经雕印考》(常盘大定):“自后汉之末叶,至元之初期,佛典传译之时期,前后通计千三百有余年。当时及其后之多数学者,整理此极纷杂之典籍,调撰目录,达六十次以上。今其存者二十余部,此皆调查《大藏经》内容之变迁,所不可或缺之材料也。”“多数目录中,最可贵重者,前有《隋录》,中有《开元录》,后有《至元录》。此三种者,诸目录中之尤最也。而三录又以《开元录》为中心。自汉以至五代,仅有缮写之藏经,至宋初雕印《大藏》,于是为《大藏经》划一时期。而为宋初雕印之基础者,《开元录》也。故《大藏经》有种种之经过,至唐有《开元录》,而后完全因之。自目录上研究《大藏》,亦遂可谓至《开元录》而结束矣。”

《开元目录》,释智昇撰,体例最善。

《大藏经雕印考》:“《开元录》者,自后汉永平十年,至开元十八年,六百六十四年间之传译者,百七十六人,所出大小二乘之三藏及集传并失译,总计二二七八部,七○四六卷。至是而《大藏经》之本体,始确定不动矣。……智昇之分类法,定《大乘经》为《般若》《宝积》《大集》《华严》《涅槃》五大部,其外开重译、单译各门。《大乘论》中,开释义、集义二门;《小乘经》中,开根本四阿含、四阿含中别译及四阿含外重译、单译各门。《小乘律》中,开正及、眷属二门;《小乘论》中,开有部根本、身足支派二门。《贤圣集》中,开梵本翻译、此方撰述二门,秩序整然,殆达于目录完成之域。”

贞元间虽有新定释教目录,实不逮其整备也。

《大藏经雕印考》:“后世刻经,不据新定《贞元录》,而仰范《开元录》以成宋之刻藏,故此录有左右《大藏》之力。”

唐代译经,文义之美,既极其盛,而禅宗语录,又别开一俗释典之例。观六祖《坛经》所载问答之语,

《坛经》:“怀让禅师至曹溪礼拜,师曰:‘甚处来?’曰:‘嵩山。’师曰:‘什么物?恁么来?’”“一僧问师云:‘黄梅意旨甚么人得?’师曰:‘会佛法人得。’僧云:‘和尚还得否?’师曰:‘我不会佛法。’”

为宋代儒家语录之祖,亦为今之倡语体文者所称道也。大抵诸宗学派,皆尚文言,惟禅宗六祖徒恃慧力,不用功于文字,故其后别成一种风气。而佛典之优美,与语录之鄙俚,实不可以一律视之也。

唐代宗教之盛,自佛教外,首推道教。盖唐出李氏,崇拜老子,故盛倡道教。

《旧唐书·礼仪志》:“开元二十九年正月己丑,诏两京及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一所,并置崇玄学。其生徒令习《道德经》及《庄子》《列子》《文子》等,每年准明经例举送。……天宝元年,诏《古今人表》玄元皇帝升入上圣,庄子号南华真人,文子号通玄真人,列子号冲虚真人,庚桑子号洞虚真人。改《庄子》为《南华真经》,《文子》为《通玄真经》,《列子》为《冲虚真经》,《庚桑子》为《洞虚真经》。两京崇玄学,各置博士、助教,又置学生一百员。”

其道观亦掌于祠部。

《唐六典》:“凡天下观总一千六百八十七所[10]。每观观主一人、上座一人、监斋一人,共纲统众事。而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曰律师。其德高思精,谓之炼师。而斋有七名:其一曰金录大斋;其二曰黄录斋;其三曰明真斋;其四曰三元斋;其五曰八节斋;其六曰涂炭斋;其七曰自然斋。而禳谢复三事:其一曰章;其二曰醮;其三曰理沙。大抵以虚寂自然无为为宗。”“凡道士、女道士之簿籍,亦三年一造。”

此外则有祆教、摩尼教、景教等[11]。

《通典·职官门》:“视流内有正五品萨宝,从七品萨宝府祆正。又视流外有勋品萨宝府祓祝,四品萨宝府率,萨宝府史。”[12]

《旧唐书·宪宗纪》:“元和六年正月,回纥请于河南府、太原府置摩尼寺。许之。”“八年十二月二日,宴归国回鹘摩尼八人。”“长庆元年五月,回鹘宰相、都督、公主、摩尼等五百七十三人入朝。”又《回鹘传》:“元和初,以摩尼至,其法,日晏食,饮水茹荤,屏湩酪。可汗常与其国摩尼至京师,岁往来西市,商贾颇与囊橐为奸。武宗初年,命有司收摩尼书若像,烧于道,产赀入之官。”

武宗之排佛也,大秦寺[13]、摩尼寺皆废罢。京城女摩尼七十人皆流回纥,于道死者大半。景教僧、祆僧二千余人,并放还俗[14],故惟道、佛二教,流衍至宋焉。

* * *

[1] 《彦琮传》:“有王舍城沙门,远来谒帝,将还本国,请《舍利瑞图经》及《国家祥瑞录》。敕令琮翻隋为梵,合成十卷,赐诸西域。”此译华为梵之始。然琮所译,为当世之文,玄奘所译,为古哲之说,其难易当有别。

[2] 善无畏先来,未开宗。

[3] 灵佑,福州长溪人,居潭州沩山。传慧寂,韶州怀化人,居袁州仰山。是为沩仰宗。

[4] 义玄,曹州人,居镇州临济寺。是为临济宗。

[5] 良价,越州会稽人,居豫章高安之洞山。其弟子本寂,泉州莆田人,改山名曰曹。是为曹洞宗。

[6] 文偃,浙西秀水人,居韶州云门山。是为云门宗。

[7] 文益,余杭人,居金陵清凉寺,谥法眼禅师。是为法眼宗。

[8] 三千二百四十五所僧,二千一百一十三所尼。

[9] 其籍一本送祠部,一本送鸿胪,一本留于州县。

[10] 一千一百三十七所道士,五百五十所女道士。

[11] 景教详第三编。

[12] 杜佑自注:祆者,西域天神,佛经所谓摩醯首罗也。武德四年,置祆祠及官。

[13] 即景教寺。

[14] 详见《唐会要》。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