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古代汉语

常用词(二) 62字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辞谢责让争 使令属托 往来去从违即就趋赴 战击引却冯据 约解释 具给计谋会习 疾病饿厌 衰崩

匮困侈靡 寡少微强固 再三

帝后王侯子息 宗庙 诗书礼乐

61.【辞】

(一)口供。尚书吕刑:"两造具备,师听五~。"(两造:诉讼的双方。师:狱官。)汉书赵广汉传:"有诏即讯,~服。(讯:审问。)

(二)言词,话。吕氏春秋察传:"~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引申为言之成文的,文辞。易经乾卦:"修~立其诚。"论语卫灵公:"~达而已矣。"这种意义与"词"相通,后来常写作"词"。引申为口实,借口。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

(三)文体的一种。曹丕典论论文:"王粲长於~赋。"文心雕龙辨骚:"名儒~赋,莫不拟其仪表。"又如书有"楚~",文章有"归去来~"。

(四)不受。论语雍也:"与之粟九百,~。"引申为推辞。左传僖公三十年:"~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又为告别。战国策赵策三:"遂~平原君而去。"又为躲避。如说"不~辛苦"。

按:说文於第一义写作"辞",其他义作"辞"。实际上,二者同音,是可以通用的;而且即使在第一义,古书一般也都作"辞",不作"辞"。

62.【谢】

(一)道歉。战国策齐策四:"宣王~曰:'寡人有罪国家。'"又:"封书,~孟尝君。"又赵策四:"入而徐趋,至而自~曰。"又魏策四:"秦王色挠,长跪而~之。"注意:在上古汉语里,这种意义最为常见。

(二)辞。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则必赐之几杖。"(致事:退职。)史记儒林列传:"~绝宾客。"成语有"闭门~客。"

(三)告,告诉。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多~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四)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汉书张汤传:"尝有所荐,其人来~。"按:这与现代的意义一样,但上古罕见。

(五)衰退,凋谢(后起义)。范缜神灭论:"形~则神灭。"杜甫九日诗:"干戈衰~两相催。"

63.【责】

(一)读zhài,债务,债款。战国策齐策四:"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於薛者乎?"按:这个意义在上古都只写作"责",后代才写作"债"。

(二)要求。左传桓公十三年:"宋多~赂於郑。"(赂:财物。)引申为对别人或自己道德品行上的要求。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於人。"今成语有"求全~备。"再引申为用言语批评别人。战国策赵策三:"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而归之。"

(三)责任。孟子公孙丑下:"有言~者不得其言则去。"

64.【让】

(一)责备。左传僖公五年:"公使~之。"史记项羽本纪:"二世使人~章邯。"

(二)退让,不跟别人争夺权利,跟"争"相对。这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种社会道德。战国策赵策三:"鲁仲连辞~者三,终不肯受。"礼记礼运:"刑仁讲~。"引申为谦让。论语先进:"其言不~。"又卫灵公:"当仁不~於师。"

(三)把权益和职位让给别人。尚书舜典:"禹拜稽首,~于稷、契暨臯陶。"论语泰伯:"三以天下~。"[禅~]以帝位让给别人。后汉书逸民传论:"耻闻禅~。"引申为先人后己,避让。如"~路","~座"。

65.【争】

(一)跟别人抢着要同一个东西。左传隐公十一年:"公孙阏(è)与颍考叔~车。"引申为竞争。左传成公三年:"晋未可与~。"战国策楚策一:"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也。"又赵策三:"前与齐闵王~强为帝。"又引申为为了真理而与人辩论。战国策赵策三:"鄂侯~之急。"现代成语有"据理力~"。

(二)读zhèng,去声。谏,规劝。"~臣"、"~友"、"~子",都见於孝经。后来写成"诤"。

66.【使】

(一)使,叫,让。左传僖公三十年:"~杞子、逢孙、杨孙戍之。"又僖公三十二年:"郑人~我掌其北门之管。"又隐公元年:"无~滋蔓。"

(二)读shì,去声。奉使命(外交上的)。论语子路:"~於四方,不辱君命。"又名词。奉使命的人,使臣。战国策齐策四:"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也。"又:"梁~三反。"汉书苏武传:"匈奴~来。"又:"单于使~晓武。"(第一个"使"字读上声,动词;第二个"使"字读去声,名词。)[~者]派遣为代表的人,奉使命的人。战国策齐策四:"遣~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者来。"

(三)连词。假使。论语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上曰:'~武安侯在者,族矣!'"

67.【令】

(一)发出命令。论语子路:"其身正,不~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离娄上:"既不能~,又不受命。"注意:"令"字在古代往往用作不及物动词。又名词。命令。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

(二)旧读líng。使。战国策赵策四:"有复言~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杜甫北征诗:"遂~半秦民,残害为异物。"引申为假使。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就~]纵使,即使。胡铨上高宗封事:"就~敌决可和,尽如伦议,天下后世谓陛下何如主也?"(伦:王伦。当时的投降派。)

(三)总其事的官。春秋时代,楚国的相称"~尹"。论语公冶长:"~尹子文三仕为~尹。"秦汉以后,政府部门的主管人称"令",如"中书~","郎中~"。又县的长官也叫"令"。秦汉时代,县满万户者称"令",不满者称"长"。后汉书董宣传:"后特征为洛阳~。"后世县官都称"令"。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杜君者。"

(四)文体的一种。昭明文选有"令"一类。萧统文选序:"又诏诰教~之流,表奏牋记之列。"

(五)时令。礼记月令:"孟春行夏~,则雨水不时。"又:"[季冬之月]论时~,以待来岁之宜。"

(六)形容词。善的,好的。诗经大雅卷阿:"~闻~望。"又鲁颂閟宫:"~妻寿母。"引申为对别人亲属的敬词。如:"~尊","~兄","~弟"等。

68.【属】

(一)读zhu,动词。连接。庄子马蹄:"万物群生,连~其乡。"引申为跟随。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渡淮,骑能~者百余人耳。"

(二)读shu,隶属。史记项羽本纪:"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焉。"又:"当阳君、蒲将军皆~项羽。"

(三)读zhu,动词。通"嘱"。请托,委托。战国策齐策四:"使人~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又楚策一:"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之昭奚恤。"

(四)读shu。种类。周礼春官龟人:"掌六龟之~。"[若~]你们这班人。史记项羽本纪:"不者,若~皆且为所虏。"[吾~]我们这班人。史记项羽本纪:"章将军等诈吾~降诸侯。"

69.【托】

(一)寄托。战国策赵策四:"长安君何以自~於赵?"杜甫大麦行诗:"安得如鸟有羽翅,~身白云归故乡。"[~名]名义上是……。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然~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

(二)委托。战国策赵策四:"愿及未填沟壑而~之。"诸葛亮出师表:"恐~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三)假托,借故推托。后汉书姜肱传:"~以它辞。"

[辨]托,托。上古没有"托"字。"托"是后代"托"的通俗写法。宋代以后,"托身"、"托故"等,有人写成"托"。但是,"托"字有它自己所特有的意义,表示用手掌承着东西,如"托钵"。又有引申义,如"榇托"。这些"托"字不能写成"托"。

70.【往】

去,到某处去。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来。"又宣公二年:"晨~,寝门辟矣。"引申为过去(指时间),从前。论语八佾:"既~不咎。"又微子:"~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71.【来】

(一)小麦。诗经周颂思文:"贻我~牟。"(牟:大麦。)又臣工:"於皇~牟!"(於皇:叹美之辞。)

(二)来。跟"往"相对。战国策齐策四:"~何疾也?"又有使动用法,表示"使他来"。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之。"又:"远人不服而不能~也。"孟子滕文公上:"放勋曰:'劳之~之。'"注意:旧日於用作使动时读作lài,后来常写作"徕"。成语有"以广招~"。引申为将来。论语微子:"~者犹可追。""来年"、"来日"连用表示"明年"、"明日"。孟子滕文公下:"以待~年然后已。"又:"何待~年?"汉乐府善哉行:"~日大难,口燥唇乾。"

(三)句终语气词。孟子离娄上:"盍归乎~!"庄子人间世:"尝以语我~!"又:"子其有以语我~!"

72.【去】

(一)离开。左传僖公三十年:"亦~之。"孟子公孙丑下:"孟子~齐。"注意:上古的"去"是"离开",跟"就"相反,所以说"去就"。离开某地就是不停留在某地,跟"留"相反,所以说"去留"。离开某人就是不从某人,所以说"去从"。今成语还有"何~何从。"上古的"去"一般都带宾语,战国策、史记等书,"去"字可以不带宾语,但仍是离开某地的意义,略等於现代汉语所谓"走了"。战国策赵策三:"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又:"遂辞平原君而~。"今成语还有"扬长而~"、"拂袖而~"。引申为距离(指时间或地点)。孟子公孙丑上:"纣之~武丁未久也。"又离娄下:"地之相~也千有余里。"

(二)旧读qu,上声。除掉,去掉。跟"取"相对。论语颜渊:"~兵。"孟子滕文公下:"什一,~关市之征。"

[辨]去,往。上古"去"和"往"的意义大不相同。"来"的反面不是"去",而是"往"。"往"不能带宾语,"去"经常带宾语。"去"是离开,"往"是走向目的地,可见是迥然不同的。"孟子去齐"这一句话,若依现代汉语解释,是"孟子到齐国去",而依古代汉语解释,则是"孟子离开了齐国",意义正相反。这是必须严格辨别的。

73.【从】

(一)跟随。论语微子:"子路~而后。"引申为归顺。左传庄公十年:"民弗~也。"又为依顺,听从。左传隐公元年:"公~之。"又为参与。如"~事","~政"。[~而]表示乙事是甲事的继续。战国策赵策三:"睹其一战而胜,欲~而帝之。"孟子梁惠王上:"及陷於罪,然后~而刑之。"

(二)旧读zòng,去声。随行,侍从。左传庄公十年:"战则请~。"孟子滕文公下:"后车数十乘,~者数百人。"庄子列御寇:"一悟万乘之主而~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三国志吴志鲁肃传:"乘犊车,~吏卒。"注意:"从车百乘"不是跟随百乘车,而是有百乘车随从。"从吏卒"不是跟随吏卒,而是有吏卒随从。这里有被动的意义。"从"又用作名词,如"仆~","扈~","驺~"等。(三)旧读zòng。次於最亲的。指堂房亲属。如伯叔之子年长於己者为"~兄",侄为"~子"。

(四)介词。表示从某一处所出发。左传宣公二年:"~台上弹人。"也表示时间。白居易长恨歌:"~此君王不早朝。"

(五)读zong(阴平声)。直,跟"横"相对。南北曰从,东西曰"衡"。诗经齐风南山:"衡~其亩。"[合~]战国时代的政治术语。指联合南北诸国来对抗秦国。按:"从衡",从来写成"纵横"。"合从"写作"合从"。

(六)读cong。[~容]形容词。举动合乎礼貌的样子。礼记缁衣:"~容有常。"又为不迫促,自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酒酣,~容言曰。"

74.【违】

(一)离开,避开。左传成公十六年:"有淖於前,乃皆左右,相~於淖。"(淖:泥坑。这是说,晋军都分向左右两边,避开这个泥坑。)又成公三年:"虽遇执事,其弗敢~。"(弗敢违:不避一战。)引申为谦词,指离开您的教益,离别(后起义)。苏轼答谢民师书:"近奉~。"

(二)违反,违背。孟子梁惠王上:"不~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75.【即】

(一)动词。走近,靠近,走向。诗经卫风氓:"来~我谋。"论语子张:"~之也温。"(靠近他,[觉得他]温和可亲。)今成语有"若~若离","可望不可~。"又用於抽象意义。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死也。"论语子路:"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戎矣。"(即戎:从事作战。)今成语有"~景生情"。[~位](1)就位。仪礼士冠礼:"~位於门东,西面。"(西面:朝西。)(2)登上君主的位。左传隐公元年:"及庄公~位。"[~席](1)就席。仪礼士冠礼:"右还~席坐。"(2)在酒席座上。也指当场。如:"~席赋诗"。[~事](1)往就其事。后汉书黄琼传:"岂~事有渐,将顺王命乎?"(2)接触眼前的事物,即景。陶潜始春怀古田舍诗:"虽未量岁功,~事多所欣。"

(二)动词。就在[当前的时间或地点]。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日因留沛公与饮。"又:"~其帐中斩宋义头。"汉书高帝纪:"项伯许诺,~夜复去。"又苏武传:"~时诛灭。"

(三)副词。就。战国策楚策一:"[苏秦]~阴与燕王谋,破齐共分其地。""即"字在判断句中,可以译为"就是"。左传襄公八年:"非其父兄,~其子弟。"史记项羽本纪:"梁父~楚将项燕。"

(四)连词。如果,假如。战国策赵策三:"~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史记李将军列传:"虏多且近,~有急,奈何?"

(五)连词。则。史记项羽本纪:"公徐行~免死,疾行则及祸。"又:"先~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又廉颇蔺相如列传:"使赵不将括~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注意:这个意义后代史用。

76.【就】

(一)走近,靠近,接近,亲近,趋向,走向,走上。跟"去"相对(因为"去"是离开);又跟"避"相对。孟子梁惠王上:"望之不似人君,~之而不见所畏焉。"(这是"走近"。)荀子劝学:"金~砺则利。"(这是"接近"。)又:"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士。"(这是"亲近"。)又:"施薪若一,火~燥也;平地若一,水~湿也。"(这是"趋向"。)战国策赵策三:"曷为与人俱称帝王,卒~脯醢之地也?"(这是"走上"。)今双音词有"~职","~业",成语有"避重~轻"等。

(二)成功,达到目的。战国策齐策四:"三窟已~。"今有双音词"成~"。

77.【趋】

(一)快步走。论语微子:"~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又特指礼貌性的快走。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而过庭。"(鲤:孔鲤,孔子的儿子。)战国策赵策四:"入而徐~。"(徐趋:指表示出"趋"的样子。触讋是借以作进说辞的引子。)秦汉以来,皇帝以允许大臣"入朝不趋"作为特殊的恩宠和礼遇。引申为向往,归向。文心雕龙镕裁:"刚柔以立本,变通以~时。"今成语有"~炎附势","大势所~"。

78.【赴】

(一)奔向,投向。庄子秋水:"~水则接腋持颐。"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诉於王。"(诉:告诉,申诉。)又特指投向凶险的处所或危险的事物。战国策赵策三:"则连有~东海而死耳。"荀子议兵:"若~水火,入焉焦没耳。"(入火则被烧焦,入水则被淹没。)曹植白马篇:"捐躯~国难,视死忽如归。"今成语有"~汤蹈火","共~时艰"等。后来用为一般的"奔向"。杜甫咏怀古迹诗:"群山万壑~荆门。"

(二)奔告丧事。左传襄公十九年:"郑公孙虿卒,~於晋大夫。"(虿:读chài。)战国策赵策三:"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周怒,~於齐曰。"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讣"。

79.【战】

(一)打仗。左传僖公四年:"以此众~,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王好~,请以~喻。"(二)害怕。诗经小雅小旻:"~~兢兢,如临深渊。"[战栗]由於害怕而发抖。战国策楚策四:"襄王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栗。"

80.【击】

打,敲打。诗经邶风击鼓:"~鼓其镗。"(镗:鼓声。)引申为攻打,进攻。左传僖公三十年:"子犯请~之。"战国策赵策三:"夺晋鄙军以救赵,~秦。"

81.【引】

(一)开弓。孟子尽心下:"君子~而不发。"(发:射出去。)引申为延长。诗经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勿替~之。"(勿替:不废。)引申为牵引。礼记檀弓上:"兄弟之子,犹子也,盖~而进之也。"孟子滕文公下:"~而置之庄岳之间。"(庄岳:齐都城中的地名。)又为伸长。左传成公十三年:"我君景公~领西望。"又为遥控。王勃滕王阁序:"控蛮荆而~瓯越。"

(二)向后退。战国策赵策三:"秦军~而去。"引申为离开。贾谊吊屈原赋:"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而远去。"

82.【却】(却)

(一)退,使退。战国策赵策三:"秦将闻之,为~军五十里。"现代有双音词"退~"。

(二)不受。孟子万章下:"~之,~之为不恭。"今成语有"~之不恭"。注意:"却"又写作"却",但不能写作"却","却"音隙,地名,姓。

[辨]引,却。"引"是退却的姿态,"却"是退却的行为,二者并不相同。"引而去"不能说成"却而去"。

83.【冯】

(一)读píng。依凭,汉书郦食其传:"食其~轼下齐七十馀城"。引早为依傍,依赖。左传僖公五年:"神所~依,将在德矣。"又哀公七年:"~恃其众。"这种意义后来写成"凭"、"凭"。

(二)也读píng。侵犯。周礼夏官大司马:"~弱犯寡。"[~陵]侵犯。庾信哀江南赋:"~陵畿甸。"

(三)读féng。秦汉时郡名"~翊",在今陕西大荔县。

84.【据】(据)

手靠着。庄子德充符:"~槁梧而瞑。"(瞑:同眠。)又盗跖:"~轼低头。"又渔父:"左手~膝,右手持颐。"(颐:下巴。)引申为依附。左传僖公五年:"吾享祀丰絜,神必~我。"诗经邶风柏舟:"亦有兄弟,不可以~。"引申为证据(后起义)。郭璞尔雅序:"援~征之。"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今古。"

[辨]冯,据。在依附的意义上,"冯"与"据"是同义词,所以"冯轼"又说成"据轼"。左传僖公五年,上文说"神必据我",下文说"神所冯依",可见"据"就是"冯依"。后代"凭据"变成了双音词,当"证据"讲,原意是人所依傍作为证明的东西。只有某些习惯用途上稍有不同。例如"据理力争"不说"凭理力争"。

85.【约】

(一)缠,束缚。诗经小雅斯干:"~之阁阁。"(阁阁:上下严紧的样子。)曹植美女篇:"攘袖见素手,皓腕~金环。""约车"即将马系在车辕下(套车)。战国策齐策四:"於是~车治装,载券契而行。"又赵策四:"於是为长安君~车百乘,质於齐。"用作名词时表示绳索,绳子。老子二十七章:"善结无绳~而不可解。"引申为约束。论语子罕:"博我以文,~我以礼。"[~束](1)盟约,规章。史记高祖本纪:"待诸侯至而定~束耳。"又: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既代廉颇,悉更~束。"(2)诺言,信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未尝有坚明~束者也。"再引申为简要。孟子离娄下:"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也。"又公孙丑上:"又不如曾子之守~也。"文心雕龙情采:"故为情者要~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成语有"由博反~"。又引申为少,节俭,如说"俭~"。

(二)订约。史记项羽本纪:"怀王与诸侯~,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又名词。盟约。贾谊过秦论:"於是从散~解。"引申为约会(后起义)。赵师秀约客诗:"有~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86.【解】

(一)分解,指分解动物(原义是解牛)。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牛。"左传宣公四年:"宰夫将~鼋。"引申为把纠结着的东西解开。孟子公孙丑上:"民之悦之,犹~倒悬也。"(这是解下来。)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冻。"(这是溶解。)战国策赵策三:"所贵於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纷乱而无所取也。"(这是排解。)李白清平调其三:"~释春风无限恨。"(这是消解。)引申为对一种道理的解释。史记吕太后本纪:"君知其~乎?"引申为晓悟,懂得,理解(后起义)。杜甫月夜诗:"遥怜小儿女,未~忆长安。"

(二)读xiè。松弛,懈怠。诗经大雅烝民:"夙夜匪~。"这个意义后代写作"懈"。

87.【释】

(一)解开,放下[原来拿着或背着的东西],放掉。庄子养生主:"庖丁~刀对曰。"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民如~重负。"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彼必~赵而自救。"引申为释放,赦免。左传成公三年:"两~累囚以成其好。"又为溶解。老子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又为分解,排解。战国策赵策三:"为人排患~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二)解说,解释。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不朝正於庙也。"(朝正於庙:古代君主正月要朝祭太庙。)现代有双音词"注~","解~"等。

[辨]解,释,放。"解"和"释"在某些意义上有相通处。如都有"解开"或"松开"的意思,所以冰块消融可以说"解冻",又可说"涣然冰释";又都有"分析"、"解说"的意思,所以可以说"注解",也可说"注释",在其他意义上,二者各有自己的习惯用法。"放"不具备"解"和"释"的上述意义。"放"的一个突出的意义是"使事物向四外扩散"。所以把牛羊赶出去喂养为"放牧",将人赶到边远地方叫"放逐",不守规矩,任意而行为"放荡"。这种意思也是"解"、"释"所没有的。在现代汉语中,由"解"、"释"、"放"构成的复合词,仍有明显的区别。如"解开"和"放开","解放"和"释放","开释"和"开放",应用的范围、对象都不一样。

88.【具】

(一)设食,准备酒席。礼记内则:"若未食,则佐长者视~。"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请语魏其侯帐~。"又:"早帐~至旦。"(帐:设置帷帐。)引申为餐。战国策齐策四:"食以草~。"史记项羽本纪:"为太牢~。"(太牢:牛、羊、豕。)

(二)动词。具有。孟子公孙丑上:"冉牛、闵子、颜渊则~体而微。"(三人都具有圣人的全体,但未够广大。)现代变为双音词"~有","~备"。引申为准备。左传隐公元年:"缮甲兵,~卒乘。"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呼儿~纸笔。"

(三)副词。义同"俱"。诗经小雅节南山:"民~尔瞻。"引申为尽,完全。杜甫寄薛三郎中诗:"其乐难~陈。"

(四)才具,才能。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诗:"当今廊庙~,构厦岂云缺?"引申为器具(后起义)。

89.【给】

(一)读ji。形容词。丰足(指食用)。跟"乏"相反。孟子梁惠王下:"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省:视察。敛:收获。)史记仓公扁鹊列传:"其家~富。"后汉书曹褒传:"其秋大熟,百姓~足。"

(二)读ji。动词。供应[食用],使足,使不匮乏。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使人~其食用。"司马迁报任安书:"虏救死扶伤不~。"注意:上古"给"字意义和现代意义距离很远。上古"给"字不表示"给予"。例如左传隐公元年"欲与大叔",不能说成"欲给大叔"。

[辨]与,予,给。"与"和"予"自古同音,而且在"给予"的意思上同义。"给"则和"与"、"予"大有区别。"给"用作动词时,不是表示一般的"给予",而是表示"供给",并且一般只限於供给食用。作"给予"解的"给",是后起义,读gěi。

90.【计】

结算,算账。战国策齐策四:"问门下诸客:谁习~会。"庄子庚桑楚:"今吾日~之而不足,岁~之而有馀。"引申为打算,盘算,谋画。战国策赵策四:"父母之爱子则为之~深远。"为计策。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也。"

91.【谋】

(一)考虑,计画,商议。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之。"又:"未能远~。"诗经卫风氓:"来即我~。"又名词。计画,计策。论语卫灵公:"小不忍则乱大~。"有时指算计。论语季氏:"而~动干戈於邦内。"

(二)营求,谋求。论语卫灵公:"君子~道不~食。"

92.【会】

(一)动词。会合,聚会,特指盟会、宴会等。左传桓公十五年:"公~齐侯于艾。"又名词。引申为机会。成语有:"适逢其~。"

(二)副词。正巧(指时间)。战国策赵策三:"~秦围赵。"史记项羽本纪:"~天大雨。"在这种意义上,"会"与"适"同义,所以二字可以连用。战国策赵策三:"适~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

(三)读guài(今读kuài)。年终结账,又泛指算账。[~计]记账的工作。周礼天官司会:"听其~计。"又作"计会"。战国策齐策四:"问门下诸客:'谁习计~,能为文收责於薛者乎?'"

93.【习】

(一)鸟反复地飞,频繁地飞。礼记月令:"鹰乃学~。"引申为反复练习,钻研。论语学而:"学而时~之。"又:"传不~乎?"引申为熟习,通晓。战国策齐策四:"问门下诸客:'谁~计会,能为文收责於薛者乎?'"

(二)人们受客观事物反复影响所产生的反应习惯。论语阳货:"性相近也,~相远也。"荀子大略:"政教~俗,相顺而后行。"今成语有"~以为常","~焉不察"。

94.【疾】

(一)病。论语泰伯:"曾子有~。"

(二)恨,痛恨。论语季氏:"君子~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欲~其君者,皆欲赴诉於王。"

(三)快,速。跟"徐"相对。庄子天道:"不徐不疾。"战国策齐策四:"来何~也?"又赵策四:"老臣病足,曾不能~走。"

95.【病】

(一)重病。左传宣公二年:"见灵辄饿,问其~。"论语述而:"子疾~,子路请祷。"又卫灵公:"在陈绝粮,从者~,莫能兴。"引申为一般的病。庄子列御寇:"秦王有~召医。"

(二)有病。战国策赵策四:"老臣~足。"(足有病。)又表示毛病在於。孟子告子下:"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不求耳。"又表示以为憾事。论语卫灵公:"君子~无能焉,不~人之不己知也。"枚乘七发:"仆~未能也。"

[辨]疾,病。一般的病叫"疾";重病叫"病"。论语子罕:"子疾病。"注:"疾甚曰病。"译成现代汉语是:"孔子病了,病得很重。"但就现有史料看,"疾"和"病"单用时,并无分别。如病重既可说"病笃",又可说"疾革"。但是,"疾"的第二义和"病"的第二义仍然有很大的差别。"疾"的第三义更是"病"字所没有的。

96.【饿】

挨饿。左传宣公二年:"见灵辄~。"论语季氏:"伯夷叔齐~於首阳之下。"孟子公孙丑上:"野有~莩而不知发。"又告子下:"劳其筋骨,~其体肤。"杜甫醉时歌:"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死填沟壑!"注意:在上古汉语里,"饿"字不当简单的肚子饿讲。直到唐代还是如此。

[辨]饥,饥,饿。这三个字古代不同义。"饥"是现在所说的一般的"肚子饿","饿"是严重的饥,指没有饭吃,受到死亡的威胁。所以吃不饱的称:"饥民",而饿死者为"饿莩"。其词义区别极明显。"饥"是指五谷不熟所形成的饥荒。"饥"与"饥"古不同音,一般不通用。上古文献中个别混用的地方,可能是后代传写之误。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可见二者是有区别的。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於路,以待饿者而食之。"其中的"饿"不能换成"饥"或"饿";其中的"饿"也不能换成"饥"或"饥"。后代"饥""饿"混用的情况多见,"饥""饥"混用的情况罕见。

97.【厌】

(一)饱。"厌"字用於"吃饱"的意义时,一般写作"餍"。孟子离娄下:"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引申为满足。左传隐公元年:"姜氏何~之有?"又僖公三十年:"夫晋何~之有?"论语述而:"学而不~。"

(二)讨厌,憎恶。左传隐公十一年:"天而既~周德矣。"论语乡党:"食不~精,脍不~细。"

(三)读yà。镇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将以~众。"特指用迷信的方法去镇压。史记高祖本纪:"秦始皇常曰'东南有天子气',於是因东游以~之。"[~胜]用迷信的方法镇压。汉书王莽传下载王莽铸"威斗",想用它"~胜众兵。"

[辨]饱,厌。"饱"与"厌"是同义词。但"饱"字一般只用於"吃饱",而"厌"则经常用於抽象的意义。"饱"字是不及物动词,"厌"是及物动词,所以说"餍酒肉"。"饱"字可以用作状语,如"饱食","厌"字没有这种用法。

98.【衰】

(一)力量减退。跟"盛"相对。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三而竭。"引申为衰老。战国策赵策四:"而臣~。"又为减少。战国策赵策四:"日饮食得无~乎?"孟子尽心下:"礼貌未~。"又为衰弱,衰微。孟子滕文公下:"圣人之道~。"又:"世~道微。"杜甫北征诗:"不闻夏殷~,中自诛褒妲。"

(二)读cui。等差。左传桓公二年:"各有分亲,皆有等~。"又襄公二十五年:"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自是以~。"(圻qí:方千里。同:方百里。衰:递减。)

(三)读cui。丧服名。三年丧将麻布披於胸前。论语子罕:"子见齐~者。"(齐:指麻布缉边。)这个意义后代写作"縗"。

99.【崩】

山塌下来。左传成公五年:"梁山~。""崩"又用於抽象的意义,表示"崩溃"。左传隐公元年:"不义不昵,厚将~。"论语季氏:"邦分~离析而不能守也。"引申为死,特指天子死。战国策赵策三:"周烈王~。"按:以"崩"指天子死,显然是一种比喻。所以战国策赵策在叙述周烈王崩的赴告时说:"天~地坼,天子下席。"又触讋对赵太后说:"一旦山陵~,长安君何以自托於赵?"(赵太后不是天子,但当时周天子无权,赵太后为一国之主,所以也能以"山陵崩"为比喻。)

[辨]崩,薨,卒,死,没(殁)。在封建社会中,等级的分别很严,连死也分了等级。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唐书百官志:"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於庶人称死。"左传对诸侯有时也称"卒"。僖公三十二年:"冬,晋文公~。"至於唐代,"卒"字的用法更变为不严格的了。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这"卒"只泛指死。"殁"也是泛指死。上古一般只写作"没"。孟子滕文公上:"昔者孔子没"。贾谊过秦论上:"孝公既没"。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楚辞怀沙:"伯乐既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引作"伯乐既殁兮"。

100.【匮】

(一)匣,近似后代的柜。庄子櫃箧:"将为胠箧探囊发~之盗而为守备。"

(二)尽,缺乏。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永锡尔类。"左传隐公元年引此文。

101.【困】

(一)无路可走。"~穷"指生活艰难。论语尧曰:"四海~穷。""乏~""~乏",指缺乏[吃的、穿的、用的]。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供其乏~。"

(二)遇到困难,被难住。论语季氏:"~而学之,又其次也。"引申为困住。论语子罕:"不为酒~。"欧阳修五代史伶官傅序:"而智勇多~於所溺。"

102.【侈】

过多。庄子骈拇:"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於德。"(骈拇:指脚的大拇指与第二指相连合为一指。枝指:指手的大拇指旁枝生一指,合成六指。)文心雕龙镕裁:"骈拇枝指,由~於性。"引申为邪,放肆,不检束。孟子梁惠王上:"放辟邪~,无不为已。"又为奢侈,跟"俭"相对。战国策楚策四:"专淫逸~靡,不顾国政。"

103.【靡】

(一)无。诗经大雅荡:"~不有初,鲜克有终。"(左传宣公二年引此文。)又小雅采薇:"~室~家。"

(二)倒下。左传庄公十年:"望其旗~。"[披~]也是倒下。汉书司马相如传:"风之所被,罔不披~"。又用来形容兵败如山倒的情况。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

(三)浪费。战国策楚策四:"专淫逸侈~。"礼记檀弓上:"若是其~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

104.【寡】

(一)少。战国策齐策四:"视吾家所~有者。"论语季氏:"不患~而患不均。"[~人]寡德之人。诸侯的自称。战国策齐策四:"~人不祥。"

(二)老而无夫。战国策齐策四:"哀鳏~,卹孤独"。后来指死了丈夫。如"新~"。

105.【少】

(一)多的反面。孟子梁惠王上:"邻国之民不加~,寡人之民不加多。"又副词。稍,略。战国策赵策四:"~益嗜食,和於身。"又:"太后之色~解。"又指时间短暂。孟子万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则洋洋焉,攸然而逝。"(按:这是放鱼於池的情况。)注意:上古"稍"字只当"渐"讲,而"少"字则相当於现代的"稍"。

(二)轻视,瞧不起。史记苏秦列传:"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之。"论衡程材:"世俗共短儒生,儒生亦自相~。"

(三)读shào。少年,青年。战国策赵策四:"十五岁矣。虽~,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注意:古人所谓"少",包括少年和青年。凡未满三十岁都叫"少"。

(四)读shào。副职之名。如封建社会的"~师"、"~保"、"~傅"为"太师"、"大保"、"太傅"之副,"~司马"、"~司寇"为"大司马"、"大司寇"之副,"詹事"之副称"~詹事",县令之副称"~府"。

[辨]寡,少。"寡"和"少"是同义词。可能是方言的差别。论语左传於多寡的意义说"寡"不说"少"。

106.【微】

(一)隐蔽,藏匿。左传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缢,其徒~之。"引申为未显露的。礼记坊记:"夫礼者,所以章疑别~以为民坊者也。"(坊:同"防"。)又副词,表示暗暗地。礼记坊记:"~谏不倦。"引申为微小,细微。孟子公孙丑上:"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言](1)微妙之言。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言绝。"(2)暗暗地说。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侯乃~言太后风上。"又为低贱,卑下。史记高祖本纪:"群臣皆曰:'大王起细~,诛暴逆,平定四海。'"又:"高祖起细~。""微时"指微贱的时候,未发迹的时候。汉书王陵传:"高祖~时,兄事陵。"又外戚列传:"上乃诏求~时故剑。"又为衰微。诗经邶风式微:"式~式~,胡不归?"(式:语气词。)战国策赵策三:"周贫且~。"

(二)义略同"非"。但只用於事后的假设。左传僖公三十年:"~夫人之力不及此。"论语宪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独]不但,非但。战国策赵策四:"~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107.【强】(强)

(一)有力,强盛。跟"弱"相对。孟子梁惠王上:"弱固不可以敌~。"战国策赵策三:"前与齐闵王争~为帝。"引申为有馀,用於数目的后面(后起义)。木兰辞:"赏赐百千~。"

(二)上声,读qiǎng。竭力,勉力。战国策赵策四:"大臣~谏。"引申为强迫,勉强。孟子滕文公上:"~曾子。"

108.【固】

(一)坚固,特指地理险要,或城郭坚固,便於防守。论语季氏:"今夫颛臾,~而近於费。"引申为坚持(用作状语)。"固守",指坚守。贾谊过秦论上:"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守,以窥周室。""固辞",指坚辞。战国策齐策四:"梁使三反,孟尝君~辞不往也。"

(二)副词。本来,当然。孟子梁惠王上:"弱~不可以敌强。"又:"臣~知王之不忍也。"[~然](1)本来的样子。庄子养生主:"因其~然。"(2)本来如此。战国策赵策三:"彼天子~然。"

[辨]坚,固,刚,强。"坚"的本义是土硬,"刚"的本义是刀硬("钢"字由此发展而来),"强"的本义是弓有力,"固"的本义是四面闭塞,难攻易守。由本义的不同,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固"字用於城郭险阻的时候,不是"坚""刚""强"所能代替的。"强"字用於本义时,如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也不是其他三字所能代替的。"坚""刚""强"三字的分别又可以从它们的反义词"脆""柔""弱"看出来。当然,四字相通的地方是有的。

109.【再】

副词。两次,第二次。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而衰,三而竭。"又僖公五年:"一之为甚,其可~乎?"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斯可矣。'"注意:古人表示动作的量,於"一次"到"十次",都用一般数目字,如"一鼓作气","三思而后行","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等等,唯独"两次"不用"二",而用"再"。

[辨]两,再,复,更,又。"两"字可以用作副词,但它的意义和"再"不同。"两"指双方,指动作的面(参看第一单元"两"字条);"再"指两次,指动作的量。"再"和"复"更需要严格地区别开来。说"再"时着眼在次数(两次);说"复"时,着眼在行为的重复,所以不止两次也可以说"复"。现代汉语的"再"相当於古代的"复";假如拿现代意义去看古代的"再"字(特别是上古汉语),就会产生误解。例如"三年再会",在上古是说"三年之内会面两次";如果了解为"三年之后再见",那就错了。"更"的副词意义是从"改变"、"更换"发展来的。所以用作副词时有"另外"、"重新"的意思。左传僖公五年的"晋不更举矣"是说晋国不须另外出兵。它所强调的是新情况,不在次数。"又"则是加强语气,带有感情色彩。如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同时还可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或语气转折。如左传昭公十二年:"为赋蓼萧,弗知,又不答赋。"(蓼萧:诗经小雅的篇名。)

110.【三】

数目字。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窟。"又泛指多次。战国策赵策三:"鲁仲连辞让者~,终不肯受。"泛指多次的"三"字,旧读去声(sàn)。

111.【帝】

(一)天神,整个宇宙的主宰者(迷信)。尚书洪范:"~乃震怒。"列子汤问:"[操蛇之神]告之于~。~感其诚。"又称"上帝"。诗经大雅大明:"上~临汝。"也称"天帝"(少见)。战国策楚策一:"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引申为泛指尊神。汉书高帝纪:"吾子,白~子也,化为蛇当道,今者赤~子斩之。"

(二)人间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乃殂落。"(帝:指尧。殂cú落:死。)楚辞离骚:"~高阳之苗裔兮。"

112.【后】

(一)君主,人君,天子。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其南陵,夏~皋之墓也。"楚辞离骚:"昔三~之纯粹兮。"有时指诸侯。尚书舜典:"班瑞于群~"(班:颁发。)[~土]地神。国语越语:"皇天~土。"

(二)君王之妻为"后",母为"太后"。战国策齐策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又赵策四:"赵太~新用事。"

(三)通"后"。礼记大学:"知止而~有定,定而~能静。"

113.【王】

(一)帝王,天子。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祭不共,无以缩酒。"又僖公五年:"勋在~室。"注意:本来殷周时代,只有天子才可称"王",例如"纣~","周文~"等。但春秋时的诸侯国楚、吴、越等称了"王",战国时的诸侯又都普遍称"王",於是"王"逐渐降低。自秦始皇起,天子改称"皇帝","王"便成了臣子的最高封爵。如西汉初,韩信先封"齐王",后改"楚王",刘濞(bì)为吴王。

(二)读wàng。动词。统治天下(作天下之王)。孟子梁惠王上:"然而不~者,未之有也。"又:"德何如则可以~矣?"

114.【侯】

五等爵的第二等。左传僖公三十年:"晋~秦伯围郑"。汉书李广传:"武帝封子延年为~。"按:侯的地位,随着时代而降低。汉代的侯,食邑很小。注意:"侯"与"候"音义都不同。

115.【子】

(一)儿女。一般指儿子。战国策赵策四:"丈夫亦爱怜其少~乎?"有时指女儿。战国策赵策三:"鬼侯有~而好。"论语先进:"孔子以其兄之~妻之。"(妻,读去声,嫁给。)注意:"子"的最初意义是孩儿,不论男性或女性都可称"子"。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乃生女子",其中"男""女"都是定语,"男子"等於今天所谓"男孩","女子"等於今天所谓"女孩"。

(二)男子的尊称,用来专指有德的人,等於"夫子"。论语乡党:"~退朝。"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孟~,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引申为对人的尊称,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您"。左传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今急而求~。"注意:在此情况下,"子"字仍是名词,所以它的前面可加"吾"字作为定语。左传隐公十一年:"吾~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孟子公孙丑上:"吾~与子路孰贤?"在姓氏后面或谥号后面加"子"仍是尊称。如"孔~"、"庄~"、"荀~","赵宣~"(赵盾)、"韩献~"(韩厥)、"魏庄~"(魏绛)。在儒家的著作(如论语、礼记)中,"子"常专指孔子。论语学而:"~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子爵,五等爵的第四等。左传僖公四年:"楚~使屈完如师。"

(四)地支名。左传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朔,晋灭虢。"

116.【息】

(一)气息(一呼一吸为一息)。庄子逍遥游:"生物之以~相吹也。"引申为叹气。史记高祖本纪:"喟然太~。"(太息:长叹。)诸葛亮出师表:"未尝不叹~痛恨於桓灵也。"

(二)休息。礼记檀弓下:"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引申为停止,止息。汉书贾谊传:"百姓素朴,狱讼衰~。"陶潜归去来辞:"请~交以绝游。"

(三)增长,跟"消"相对。庄子秋水:"消~盈虚。"注意:现代汉语的"消息"表示"音信",是后起的意义。

(四)儿子。战国策赵策四:"老臣贱~舒祺。"

117.【宗】

(一)祖庙。左传成公三年:"首其请於寡君而以戮於~。"引申为祖先,祖宗。左传成公三年:"若不获命,而使嗣~职。"

(二)宗族。同祖曰"宗"。左传僖公五年:"晋吾~也,岂害我哉?"按,上古同姓必同祖,也一定同宗;后代同姓不一定同祖,所以同姓也不一定同宗。引申为同出一祖的派别,宗派。如佛教、道教都分"南~","北~"。又为某一学术领域中值得继承的人。晋书陆云传:"百代文~,一人而已。"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

(三)朝见。周礼春官大宗伯:"[诸侯朝天子]春见曰朝,夏见曰~。"[朝~]朝见。尚书禹贡:"江汉朝~于海。"引申为归向。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之。"又为尊敬。仪礼士昏礼:"~尔父母之言。"

118.【庙】

祭祀祖先的地方。贾谊过秦论上:"一夫作难而七~隳。""宗庙"二字常常连用。战国策齐策四:"寡人不祥,被於宗~之祟。"论语先进:"宗~之事。"引申为一般供奉神的地方(后起义)。注意:上古只有祖庙称"庙",神庙不称"庙"。到了后代,道教称"庙",佛教称"寺"。

[辨]宗,庙。"宗庙"二字连用等於一个单词。分用时,"宗"指供奉神主的地方,而"庙"则规模较大。后代於"宗庙"的意义单用时,称"庙"不称"宗"。

119.【诗】

(一)文体的一种。尚书舜典:"~言志。"曹丕典论论文:"铭诔尚实,~赋欲丽。"陶潜归去来辞:"临清流而赋~。"

(二)专指诗经。左传隐公元年:"~曰:'孝子不匮。'"又宣公二年:"~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论语为政:"子曰:'~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季氏:"曰:'学~乎?'"注意:在古代汉语中凡称"诗曰","诗云",都是指的诗经,没有例外。先秦两汉如果单说"诗",一般也是指的诗经。后代就不同了。

120.【书】

(一)写,写字。左传宣公二年:"大史~曰:'赵盾弑其君。'"论语卫灵公:"子张~诸绅。"(子张把孔子的话写在衣带上。)引申为字。史记项羽本纪:"~足以记名姓而已。"后汉桓灵时童谣:"举秀才,不知~。"

(二)信。战国策齐策四:"封~谢孟尝君曰。"又齐策四:"~未发。"今双音词有"书信"。

(三)尚书(书经)的专称。论语为政:"~云:'孝乎惟孝。'"孟子尽心下:"尽信~则不如无~;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武成:尚书篇名。)"诗书"连用,指诗经和尚书。论语述而:"诗~执礼,皆雅言也。"引申为一般的书籍。论语先进:"何必读~,然后为学?"

121.【礼】

(一)剥削阶级社会的典章制度与传统习惯。论语为政:"殷因於夏~,所损益可知也。"(因:继承。损益:增减。)又先进:"为国以~。"礼记礼运:"大人世及以为~。"注意:在古文献中"礼"也作"礼"。

(二)礼貌,礼节,典礼。左传僖公三十年:"以其无~於晋,且贰于楚也。"

(三)行为的规范。左传成公三年:"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

122.【乐】

(一)读yuè。音乐。论语子路:"事不成,则礼~不兴。"

(二)读lè。快乐,愉快。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乎?"又名词。左传隐公元年:"其~也融融。"论语雍也:"回也不改其~。"

(三)读yào。喜爱。论语雍也:"知者~水,仁者~山。"(知:同"智"。)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