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幽通赋

幽通赋评介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汉书·叙传》说班固“弱冠而孤,作幽通之赋,以致命遂志。”知《幽通赋》是班固青年时代的作品,依其“孤”而丧亲的情况推算,《幽通赋》作于其二十三岁丧父之后,即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54)之后。从《幽通赋》行文可以明显看出,班固模仿《离骚》来抒情叙志。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班固也有“忧愁幽思”,与屈原所不同的是他的“幽思”可致通达,达于神明,达于圣贤,达于精诚,所以“作幽通之赋,以致命遂志。”

《幽通赋》一开篇就如《离骚》一样,叙述了作者的家世,这段家世的介绍并不是恣意敷衍所加,而是与作者下面的述志紧密相关。作者极力推崇祖先之德,宣耀祖先之业,意在表示自己决心要兴废继绝,守成祖业,昭显祖德。

然而,在理想与现实中间,横着一条深深的鸿沟,难以逾越。年轻的作者十分焦虑、异常苦闷:“咨孤蒙之眇眇兮,将圮绝而罔阶。岂余身之足殉兮,违世业之可怀。”他叹息自己身孤力单,但念念不忘祖先遗训,他忧虑自己壮志难酬,然而并不绝望。于是他模拟《离骚》,进行奇特的想象,驱使梦境中的神人、山谷、葛蔓,为自己美好的命运前途作预示。班固生活在东汉初年,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儒家思想深入人心,赋中表露了这位年轻人建功立业的热望和大有作为的雄心,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积极用世的心态。

但是历史上历来多是“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这不能不引起作者的深思,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惨痛命运不能不使作者悲伤。(引文出处同上)尤其是西汉末世王莽篡权,动乱不安,祸福莫测,前辈的曲折经历给了他很大的影响。所以他虽有驰骋于世之心,但仍对前途忧心忡忡。“承灵训其虚徐兮,伫盘桓而且俟。”天地之间,事物变化无常,人生命运不定,宠幸者有时反而见尤,退身者有时反而进阶,采取折中,有时也不免遭受祸殃,“变化故而相诡兮,孰云预其终始?”世事错杂,有时竟与情理乖违,难让人琢磨,其“幽思”可通者,只有守道而俟命。所以作者主张“所贵圣人至论兮,顺天性而断谊”。

班固的《幽通赋》旨在宣扬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在对待生与死的问题上,他与庄子、贾谊不同。庄子、贾谊具有黄老道家思想,《庄子》一书与贾谊《鵩鸟》一赋主张超然物外,齐生死,等祸福,鄙夷功名利禄。而班固主张保身立名,即便舍生取义,也为了“没世而不朽”,他奉信的是儒家思想,就是他所说的“守孔约而不贰”,这是精诚之本,若坚守这种信仰,“精通灵而感物兮,神动气而入微”,不管什么样的“幽思”都可通达。

《幽通赋》出自“失志贤人”之手(《汉书·艺文志》),它感情真挚深沉,不务虚饰,排遣个人忧愤,诉说社会不平,对贤佞颠倒、世事乖违的社会现实有深切的针砭。全篇以抒情为主,抒发感怀,多借助景物和各种历史事实,气势阔大,曲折跌宕,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主题。语言典雅详赡,一改西汉大赋那种奇诡虚夸风气,描写真实、具体,笔力遒劲老练,显示了班固赋作的特点。此赋系班固早年作品,艺术上难与后来的《两都赋》比肩,典事铺排过多是一大毛病,尤其是掺杂不少僻典,更削弱了其明爽的特征。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