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史通削繁

卷二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言语

盖枢机之发,荣辱之主,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则知饰词专对,古之所重也。夫上古之世,人惟朴略,言语难晓,训释方通。是以寻理则事简而意深,考文则词艰而义释,若《尚书》载伊尹之训,皋陶之谟,《洛诰》《康诰》《牧誓》《泰誓》是也。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大夫、行人,尤重词命。语微婉而多切,言流靡而不淫。若《春秋》载吕相绝秦,子产献捷,臧孙谏君纳鼎,魏绛对戮杨千是也。战国虎争,驰说云涌,人持《弄丸》(眉批:“弄丸”乃“转丸”之讹,浦氏以为兼用宜僚事,谬也。) 之辩,家挟《飞钳》之术,剧谈者以谲诳为宗,利口者以寓言为主,若《史记》载苏秦合从,张仪连横,范雎反间以相秦,鲁连解纷而全赵是也。

逮汉、魏已降,周、隋而往,世皆尚文,时无专对。运筹画策,自具于章表;献可替否,总归于笔札。宰我、子贡之道不行,苏秦、张仪之业遂废矣。是以历选载言,布诸方册,自汉已下,无足观焉。

寻夫战国已前,其言皆可讽咏。非但笔削所致,良由体质素美。何以核诸?至如“鹑贲”“ 鹆”,童竖之谣也;“山木”“辅车”,时俗之谚也;“皤腹弃甲”,城者之讴也;“原田是谋”,舆人之诵也。斯皆刍词鄙句,犹能温润若此,况乎束带立朝之士,加以多闻博古之识者哉!则知时人出言,史官入记,虽有讨论润色,终不失其梗概者也。

夫《三传》之说,既不习于《尚书》;两汉之词,又多违于《战策》。足以验氓俗之递改,知岁时之不同。而后来作者,通无远识,记其当世口语,罕能从实而书,方复追效昔人,示其稽古。(眉批:此亦有见之言,若为七子发覆也,然宋人以语录著书 ,究乖文章之体,而《帝京景物略》载元碑以为姗焉,此中固有持平之道,未可一概拘之。) 是以好丘明者,则偏摸《左传》;爱子长者,则全学史公。用使周、秦言辞,见于魏、晋之代;楚、汉应对,行乎宋、齐之日。而伪修混沌,失彼天然,今古以之不纯,真伪由其相乱。故裴少期讥孙盛录曹公平素之语,而全作夫差亡灭之词。虽言似《春秋》,而事殊乖越者矣。

唯王、宋著书,叙元、高时事,抗词正笔,务存直道。方言世语,由此毕彰。而今之学者,皆尤二子以言多滓秽,语伤浅俗。夫本质如此 ,而推过史臣 ,犹鉴 者见嫫姆多媸 ,而归罪于明镜也 。

又世之议者,咸以北朝众作,《周史》为工。盖赏其记言之体,多同于古故也。夫以枉饰虚言,都捐实事,便号以良直,师其模楷,是则董狐、南史,举目可求;班固、华峤,比肩皆是者矣。

近有敦煌张太素、中山郎余令,并称述者,自负史才。郎著《孝德传》,张著《隋后略》。凡所撰今语,皆依仿旧辞。若选言可以效古而书,其难类者,则忽而不取,料其所弃,可胜纪哉?

盖江芊骂商臣曰:“呼!役夫,宜君王废汝而立职。”汉王怒郦生曰:“竖儒,几败乃公事。”单固谓杨康曰:“老奴,汝死自其分。”乐广叹卫玠曰:“谁家生得宁馨儿!”斯并当时侮嫚之词,流俗鄙俚之说,必播以唇吻,传诸讽诵。而世人皆以为上之二言不失清雅,而下之两句殊为鲁朴者,何哉?(眉批:“老奴”“宁馨”二语,今亦觉其雅矣,子玄之说,不其然乎?) 盖楚 、汉世隔 ,事已成古 ;魏 、晋年 近 ,言犹类今 。已古者即谓其文 ,犹今者乃惊其质 。夫天地长久 ,风俗无恒 ,后 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 。而作者皆怯书今语 ,勇效昔言 ,不其惑乎 !

盖善为政者,不择人而理,故俗无精粗,咸被其化。工为史者,不选事而书,故言无美恶,尽传于后。若事皆不谬,言必近真,庶几可与古人同居,何止得其糟粕而已。

吕相绝秦  《左传 》成公十三年 。

子产献捷  《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 。

臧孙谏君纳鼎  《左传 》桓公二年 。

魏绛对戮杨千  《左传 》襄公三年 。

《弄丸 》《飞钳 》 《文心雕龙 ·论说 》篇 :《转丸 》骋其巧辞 ,《飞钳 》伏其精术 。尹知章 《鬼谷序 》:苏秦 、张仪受 《捭阖 》之术 ,又受 《转丸 》《胠箧 》三章 。按 :“弄丸 ”兼用 《庄子 》市南宜僚事 。《鬼谷子 》有 《飞箝 》篇 。箝 、钳通 。

鹑奔  《左传 》僖公五年 :童谣曰 :丙之晨 ,龙尾伏辰 。均服振振 ,取虢之旗 。鹑之贲贲 ,天策焞焞 。火中成军 ,虢公其奔 。

鹆  《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 :文 、武之世 ,童谣有之曰 : 之鹆之 ,公出辱之 。 鹆之羽 ,公在外野 ,往馈之马 。 鹆跦跦 ,公在乾侯 ,微褰与襦 。 鹆之巢 ,远哉遥遥 ,稠父丧劳 ,宋父以骄 。 鹆 鹆 ,往歌来哭 。

山木  《左传 》隐公十一年 :周谚有之曰 :山有木 ,工则度之 。宾有礼 ,主则择之 。

辅车  《左传 》僖公五年 :谚所谓 “辅车相依 ,唇亡齿寒 ”者 ,其虞 、虢之谓也 。

皤腹  《左传 》文公四年 :睅其目 ,皤其腹 ,弃甲而复 。于思于思 ,弃甲复来 。

原田  《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 :听舆人之诵曰 :原田每每 ,舍其旧而新是谋 。

混沌  《庄子 ·天地 》篇 :子贡南游于楚 ,过汉阴 ,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 ,凿隧而入井 ,抱瓮而出灌 ,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子贡曰 :有械于此 ,凿木为机 ,后重前轻 ,挈水若抽 ,其名为槔 。为圃者作色而笑曰 :吾闻之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 ,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吾羞而不为也 。子贡反于鲁 ,以告孔子 。孔子曰 :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也 。识其一不知其二 ,治其内不治其外 。按 :浑 、混通 。

裴讥孙盛  《魏志 ·武帝纪 》注 :孙盛 《魏氏春秋 》云 :答诸将曰 :刘备人杰也 ,将生忧寡人 。臣松之以为孙盛制书 ,多用 《左氏 》以易旧文 ,后之学者将何取信哉 ?且魏武方以天下励志 ,而用夫差分死之言 ,尤非其类 。按 :裴松之 ,字世期 ,唐讳 “世 ”作 “少 ”。

王 、宋著书  王劭 《齐志 》,宋孝王 《关东风俗传 》。

枉饰虚言 ,都捐实事  原注 :如周太祖 ,实名黑獭 ,魏本索头 ,故当时有童谣曰 :狐非狐 ,貉非貉 ,燋梨狗子啮断索 。又曰 :獾獾头团栾 ,河中狗子破尔菀 。又西帝下诏骂齐神武 ,数其罪二十 。诸如此事 ,难可弃遗 。而 《周史 》以为其事非雅 ,略而不载 。赖君懋编录 ,故得权闻于后 。其事不传于 《北齐 》,因而埋没者 ,盖亦多矣 。

张太素  《唐书 ·张公瑾传 》:子太素 ,龙朔中 ,东台舍人 。兼修国史 ,著书百余篇 。《通志略 》:太素著 《北齐书 》二十卷 、《隋书 》三十二卷 、《隋后略 》十卷 、《敦煌张氏家传 》二十卷 。又见 《史官建置 》篇 。

郎余令  《唐书 ·儒学传 》:郎余令授霍王元轨府参军事 ,从父知年亦为王友 。元轨每曰 :郎家二贤皆入府 ,不意培 而松柏为林 。余令以梁元帝有 《孝德传 》,更撰 《后传 》数十篇 。改著作佐郎 。

江芊骂商臣  《左传 》文公元年 。

汉王怒郦生  《史记 ·留侯世家 》。

单固 、杨康  《魏志 ·王凌传 》注 :《魏略 》曰 :山阳单固 ,字恭夏 ,有器实 。兖州刺史令狐愚辟为别驾 ,与从事杨康并为腹心 。后愚与王凌通谋 ,康 、固皆知其计 。康至洛阳 ,露其事 。太傅东取固问曰 :卿知其事邪 ?令狐及乎 ?固故云无有 。康与固对相诘 ,乃骂康曰 :老庸 ,既负使君 ,又灭我族 ,顾汝当活耶 !初 ,杨康自以白其事 ,冀得封拜 ,后亦并斩 。临刑 ,固又骂康曰 :老奴 ,汝死自分耳 ,何面目行地下也 !

乐广 、卫玠  《晋书 ·乐广传 》:广 ,字彦辅 ,与王衍俱宅心事外 ,天下言风流者 ,王 、乐称首焉 。《卫玠传 》:玠 ,字叔宝 ,风神秀异 ,妻父即乐广也 。时谓妇公冰清 ,女婿玉润 。按 :二传俱无 “宁馨儿 ”语 ,其语今见 《王衍传 》。衍总角造山涛 ,涛嗟叹 ,目而送之 ,曰 :何物老妪 ,生宁馨儿 。《史通 》似误 。

浮词

昔尼父裁经,义在褒贬,明如日月,持用不刊。而史传所书,贵乎博录而已。至于本事之外,时寄抑扬,此乃得失禀于片言,是非由于一句,谈何容易,可不慎欤!但近代作者,溺于烦富,则有发言失中,加字不惬,遂令后之览者,难以取信。

盖古之记事也,或先经张本,或后传终言。(眉批:“张本”字出杜氏《左传注》,“终言”亦杜氏注文。) 分布虽疏,错综逾密。今之记事也则不然。或隔卷异篇,遽相矛盾;或连行接句,顿成乖角。是以《齐史》之论魏收,良直邪曲,三说各异;《周书》之评太祖,宽仁好杀,二理不同。非惟言无准的,固亦事成首鼠者矣。

亦有开国承家,美恶昭露,而轻事尘点,曲加粉饰。求诸近史,此类尤多。如《魏书》称登国以鸟名官,则云“好尚淳朴,远师少皞”;述道武结婚蕃落,则曰“招携荒服,追慕汉高”。自余所说,多类于此。案:魏氏始兴边朔,少识典坟,作俪蛮夷,抑惟秦、晋。而鸟官创置,岂关郯子之言?髦头而偶,奚假奉春之策?奢言无限,何其厚颜!又《周史》称元行恭因齐灭得回,庾信赠其诗曰:“虢亡垂棘反,齐平宝鼎归。”陈周弘正来聘,在馆赠韦敻诗曰:“德星犹未动,真车讵肯来?”其为信、弘正所重如此。夫文以害意 ,自古而然 ,拟非其伦 ,由来 尚矣 。必以庾 、周所作 ,皆为实录 ,则其所褒贬 ,非止一人 ,咸宜取其指归 ,何止 采其四句而已 ?(眉批:此驳允惬。)

夫词寡者出一言而已周,才芜者资数句而方浃。案:《左传》称绛父论甲子,隐言于赵孟;班《书》述楚老哭龚生,莫识其名氏。苟举斯一事,则触类可知。至嵇康、皇甫谧撰《高士记》,各为二叟立传,全采左、班之录,而其传论云:“二叟隐德容身,不求名利,避远乱害,安于贱役。”夫探揣古意 ,而广足新 言 ,此犹子建之咏三良 ,延年之歌秋妇 。至于临穴泪下 ,闺中长叹 ,虽语多本 传 ,而事无异说 。盖凫胫虽短 ,续之则悲 ;史文虽约 ,增之反累 。加减前哲 ,岂 容易哉 !(眉批:此一段非论《高士传》,乃借以言加减之不可轻易,如前篇之引原涉、葛龚 耳。二田误以为正文,故疑其赘误矣。)

昔夫子断唐、虞以下迄于周,剪截浮词,撮其机要。故帝王之道,坦然明白。嗟乎!自去圣日远,史籍逾多,得失是非,孰能刊定?假有才堪厘革,而以人废言,此绕朝所谓“勿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者也。

三说各异  原注 :李百药 《齐书序 》论魏收云 :若使子孙有灵 ,窃恐未挹高论 。至 《收传论 》又云 :足以入相如之室 ,游尼父之门 。但志存实录 ,好抵阴私 。于 《尔朱畅传 》又云 :收受畅财贿 ,故为荣传多减其恶 。是谓三说各异 。按 :《北齐书 》:畅 ,双名文畅 。受金语在其弟文略传 ,文亦不同 。

二理不同  原注 :令狐德棻 《周书 ·元伟传 》称文帝不害诸元 ,则云 :太祖天纵宽仁 ,性罕猜忌 。于 《本纪论 》又云 :渚宫制胜 ,阖城孥戮 ;茹茹归命 ,尽种诛夷 。虽事出权道 ,而用乖于德教 。是谓二理不同 。按 :本注句复字脱 ,多不成语 。今据 《周书 》改正 。

首鼠  《史记 ·灌夫传 》:武安侯召御史大夫载 ,怒曰 :与长孺共一老秃翁 ,何为首鼠两端 ?

登国名官  《魏书 ·官氏志 》:天赐元年 ,欲法古纯质 ,每于制定官号 ,皆拟远古云鸟之义 。诸曹走使谓之凫鸭 ,取飞之迅疾 ;以伺察为候官 ,谓之白鹭 ,取其延颈远望 。自余诸官 ,义皆类此 。按 :登国 ,道武初元 ,举以概后也 。少皞事 ,见 《书志 》篇 。

道武结婚  《魏书 ·崔玄伯传 》:太祖曾引玄伯讲 《汉书 》,至娄敬说汉祖以鲁元公主妻匈奴 ,善之 ,嗟叹者良久 。是以诸公主皆釐降于宾附之国 。

髦头  《晋书 ·天文志 》:昴七星 ,天之耳也 。又为髦头 ,胡星也 。《魏书 ·天象志 》:皇始元年六月 ,有星彗于髦头 。是秋 ,太祖启冀方之地 。

奉春之策  《汉书 ·刘敬传 》:上曰 :本言都秦地者娄敬 ,“娄 ”者乃 “刘 ”也 。赐姓刘氏 ,拜为郎中 ,号 “奉春君 ”。冒顿数苦北边 ,刘敬曰 :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之 ,厚奉赂之 ,彼知汉女送厚 ,蛮夷必慕以为阏氏 ,生子必为太子 ,代单于 。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 ?

元行恭  《周书 ·元伟传 》:伟 ,字猷道 。为使主 ,报聘于齐 。是秋 ,高祖亲戎东讨 ,伟为齐所执 。齐平 ,伟方见释 。伟性好虚静 ,政事之暇 ,未尝弃书 。初 ,自邺还也 ,庾信赠其诗云云 。按 :“猷道 ”,《史通 》作 “行恭 ”,岂牛弘本然耶 ?

周弘正  《周书 ·伟夐传 》:夐 ,字敬远 ,志尚夷简 ,所居之宅 ,枕带林泉 。明帝号之曰 “逍遥公 ”。陈遣其尚书周弘正来聘 ,造夐 ,后请夐至宾馆 ,弘正赠诗云云 。

绛父  即绛县老 ,见 《二体 》篇 。

楚老  《汉书 ·两龚传 》:两龚皆楚人也 。胜 ,字君宾 ,舍 ,字君倩 ,世谓之楚两龚 。王莽既篡国 ,遣使者奉玺书 ,即拜 。胜不复开口饮食 ,死 。有老父来吊 ,哭甚哀 ,既而曰 :嗟乎 !薰以香自烧 ,膏以明自销 。遂趋而出 ,莫知其谁 。

咏三良  《文选 》:曹子建 《三良诗 》:揽涕登君墓 ,临穴仰天叹 。

歌秋妇  《宋书 ·颜延之传 》:延之 ,字延年 ,独酌郊野 ,当其得意 ,旁若无人 。按 :《秋胡诗 》有 “岁暮临空房 ”句 ,所谓闺叹也 。秋胡事 ,详后 《品藻 》篇 。

凫胫  《庄子 ·骈拇 》篇 :凫胫虽短 ,续之则忧 ;鹤胫虽长 ,断之则悲 。

叙事

夫叙事之体,其流甚多,非复片言所能 缕。今辄区分类聚,定为三篇,列之于下。

夫国史之美者 ,以叙事为工 ;而叙事之工者 ,以简要为主 。(眉批:一本无“要”字。简而能要乃非苟简,无“要”字则语意不完。) 简之时义大矣哉!历观自古,作者权舆,《尚书》发踪,所载务于寡事;《春秋》变体,其言贵于省文。斯盖浇淳殊致,前后异迹。然则文约而事丰 ,此述作之尤美者也 。始自两汉,迄乎三国,国史之文,日伤烦富。逮晋已降,流宕逾远。(眉批:论者以事增文省为《新唐 书》之失,亦自一理,要之廓清之功,不可没也。观《晋书》以下之芜杂乃知之矣。不必过为高论,动引《公》《穀》《檀弓》,如洪容斋云云也。) 寻其冗句,摘其烦词,一行之间,必谬增数字;尺纸之内,恒虚费数行。夫聚蚊成雷,群轻折轴,况于章句不节,言词莫限,载之兼两,曷足道哉?

盖叙事之体,其别有四:有直纪其才行者,有唯书其事迹者,有因言语而可知者,有假赞论而自见者。至于《古文尚书》称帝尧之德,标以“允恭克让”;《春秋左传》言子太叔之状,目以“美秀而文”。所称如此,更无他说,所谓直纪其才行者。又如《左氏》载申生为骊姬所谮,自缢而死;班史称纪信为项籍所围,代君而死。此则不言其节操,而忠孝自彰,所谓唯书其事迹者。又如《尚书》称武王之罪纣也,其誓曰:“焚炙忠良,刳剔孕妇。”《左传》纪随会之论楚也,其词曰:“筚辂蓝缕,以启山林。”此则才行事迹,莫不阙如;而言有关涉,事便显露,所谓因言语而可知者。又如《史记·卫青传》后,太史公曰:“苏建尝责大将军不荐贤待士。”《汉书·孝文纪》末,其赞曰:“吴王诈病不朝,赐以几杖。”此则传之与纪,并所不书,而史臣发言,别出其事,所谓假赞论而自见者。然则才行 、事迹 、言语 、赞论 ,凡此四者 ,皆不相须 。若兼而毕书 ,则其费尤广 。但自古经史通多此类。能获免者,盖十无一二。

又叙事之省,其流有二焉:一曰省句,二曰省字。如《左传》宋华耦来盟,称其先人得罪于宋,鲁人以为敏。夫以钝者称敏,则明贤达所嗤,此为省句也。《春秋经》曰:“陨石于宋五。”夫闻之陨,视之石,数之五。加以一字太详,减其一字太略,求诸折中,简要合理,此为省文也。其有反于是者,若《公羊》称郄克眇,季孙行父秃,孙良夫跛,齐使跛者逆跛者,秃者逆秃者,眇者逆眇者。盖宜除“跛者”已下句,但云“各以其类逆”。必事加再述,则于文殊费,此为烦句也。《汉书·张苍传》云:“年老,口中无齿。”盖于此一句之内去“年”及“口中”可矣。夫此六文成句,而三字妄加,此为烦字也。然则省句为易 ,省字为 难 ,洞识此心 ,始可言史矣 。苟句尽余剩 ,字皆重复 ,史之烦芜 ,职由于此 。

盖饵巨鱼者,垂其千钓,而得之在于一筌;捕高鸟者,张其万罝,而获之由于一目。夫叙事者,或虚益散辞,广加闲说,必取其所要,不过一言一句耳。苟能同夫猎者、渔者,既执(眉批:“既执”上似脱“鱼鸟”二字。) 而罝钓必收,其所留者,唯一筌一目而已。(眉批:此即陆机“片言居要”,刘勰“寸枢转关”“寸辖制轴”之说,昆圃先生以一筌一目不可以得鱼鸟讥之,未免吹求。如顾恺之称四体妍媸,无关妙处, 岂真不画四体而但点二目哉!) 则庶几骈枝尽去,而尘垢都捐,华逝而实存,滓去而沈在矣。嗟乎!能损之又损,而玄之又玄,轮扁所不能语斤,伊挚所不能言鼎也。

夫饰言者为文,编文者为句,句积而章立,章积而篇成。篇目既分,而一家之言备矣。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句皆韶、夏,言尽琳琅,秩秩德音,洋洋盈耳。譬夫游沧海者 ,徒惊其浩旷 ;登太山者 ,但嗟其峻极 。必摘以尤最 ,不知何 者为先 。(眉批:诗文高处,大抵无句可摘,士衡蒙茸集翠之说,终是魏晋以下法门。) 然章 句之言 ,有显有晦 。显也者 ,繁词缛说 ,理尽于篇中 ;晦也者 ,省字约文 ,事溢于 句外 。然则晦之将显,优劣不同,较可知矣。(眉批:显晦云云,即彦和《隐秀》 之旨。)

昔古文义,务却浮词。《虞书》云:“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夏书》云:“启呱呱而泣,予不子。”《周书》称“前徒倒戈”,“血流漂杵”。《虞书》云:“四罪而天下咸服。”此皆文如阔略,而语实周瞻。故览之者初疑其易 ,而为之者方 觉其难 ,固非雕虫小技所能斥苦(眉批:“斥苦”当作“非斥”。) 其说也。既而丘明受经,师范尼父。虽繁约有殊,而隐晦无异。故其纲纪而言邦俗也,则有士会为政,晋国之盗奔秦;邢迁如归,卫国忘亡。其款曲而言人事也,则有犀革裹之,比及宋,手足皆见;三军之士,皆如挟纩。斯皆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 ,而含意未尽 。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 ,扪毛而辨骨 ,睹一事于句中 ,反三隅于字外 。晦之时义 ,不亦大哉 !(眉批:古文皆当作如是观。) 洎班、马二史,虽多谢五经,必求其所长,亦时值斯语。(眉批:子玄犷气颇重,难得此深细之言。) 至若高祖亡萧何,如失左右手;汉兵败绩,睢水为之不流;董生乘马,三年不知牝牡;翟公之门,可张雀罗,则其例也。

自兹已降,史道陵夷,作者芜音累句,云蒸泉涌。其为文也,大抵编字不 只 ,捶句皆双 ,修短取均 ,奇偶相配 。故应以一言蔽之者 ,辄足为二言 ;应以三 句成文者 ,必分为四句 。弥漫重沓 ,不知所裁 。是以处道受责于少期 ,子昇取 讥于君懋 ,非不幸也 。

盖作者言虽简略,理皆要害,故能疏而不遗,俭而无阙。譬如用奇兵者,持一当百,能全克敌之功也。若才乏俊颖,思多昏滞,费词既甚,叙事才周,亦犹售铁钱者,以两当一,方成贸迁之价也。(眉批:俪体不免隶事,散文则涂饰字句,最为丑态。苟非作者率不免俗,夫俗语之为俗人所易见,而雅言之为俗人多不知。子玄此论, 可谓切中膏肓。) 是则一贵一贱,不言可知,无假搉扬,而其理自见矣。

昔文章既作,比兴由生,鸟兽以媲贤愚,草木以方男女,诗人骚客,言之备矣。洎乎中代,其体稍殊,或拟人必以其伦,或述事多比于古。当汉氏之临天下也,君实称帝,理异殷、周;子乃封王,名非鲁、卫。而作者犹谓帝家为王室,公辅为王臣。盘石加建侯之言,带河申俾侯之誓。而史臣撰录,亦同彼文章,假托古词 ,翻异今语 。润色之滥 ,萌于此矣 。

降及近古,弥见其甚。至如诸子短书,杂家小说,论逆臣则呼为问鼎,称巨寇则目以长鲸。邦国初基,皆云草昧;帝王兆迹,必号龙飞。斯并理兼讽谕,言非指斥,异乎游、夏措词,南、董显书之义也。如魏收《代史》,吴均《齐录》,或牢笼一世,或苞举一家,自可申不刊之格言,宏至公之正说。而收称刘氏纳贡,则曰“来献百牢”;均叙元日临轩,必云“朝会万国”。夫以吴征鲁赋 ,禹计涂 山 ,持彼往事 ,用为今说 ,置于文章则可 ,施于简册则否矣 。(眉批:此论允惬。)

亦有方以类聚,譬诸昔人。如王隐称诸葛亮挑战,冀获曹咎之利;崔鸿称慕容冲见幸,为有龙阳之姿。其事相符,言之谠矣。而卢思道称邢邵丧子不恸,自东门吴已来,未之有也;李百药称王琳雅得人心,虽李将军恂恂善诱,无以加也。斯则虚引古事 ,妄足庸音 ,苟矜其学 ,必辨而非当者矣 。(眉批:此种涂 饰尤可厌,二田以为未允,何也?)

昔《礼记·檀弓》,工言物始。夫自我作故,首创新仪,前史所刊,后来取证。是以汉初立轊,子长所书;鲁始为髽,丘明是记。河桥可作,元凯取验于《毛诗》;男子有笄,伯支远征于《内则》。即其事也。案:裴景仁《秦记》称苻坚方食,抚盘而诟;王劭《齐志》述洛干感恩,脱帽而谢。及彦鸾撰以新史,重规删其旧录,乃易“抚盘”以“推案”,变“脱帽”为“免冠”。夫近世通无案食 ,胡 俗不施冠冕 ,直以事不类古 ,改从雅言 ,欲令学者何以考时俗之不同 ,察古今之 有异 ?(眉批:嘉隆七子好用古官名、古地名,惜其不见此书。)

至如翼犍,道武原讳;黑獭,周文本名。而伯起革以他语,德棻阙而不载。盖厖降、蒯聩,字之媸也;重耳、黑臀,名之鄙也。旧皆列以三史,传诸五经,未闻后进谈讲,别加刊定。况齐丘之犊,彰于载谶;河边之狗,著于谣咏。明如日月,难为盖藏,此而不书,何以示后?亦有氏姓本复,减省从单,或去“万纽”而留“于”,或止存“狄”而除“厍”。求诸自古,罕闻兹例。(眉批:唐人方朔、葛亮之 类,又从此滥觞也。)

昔夫子有云:“文胜质则史。”故知史之为务,必借于文。自五经已降,三史而往,以文叙事,可得言焉。而今之所作,有异于是。其立言也 ,或虚加练 饰 ,轻事雕彩 ;或体兼赋颂 ,词类俳优 。文非文 ,史非史 ,譬夫乌孙造室 ,杂以汉 仪 ,而刻鹄不成 ,反类于鹜者也 。(眉批:其言深切而著明,可以砭俗。)

缕  “ ”本作 “覶 ”,通作 “罗 ”。左思 《吴都赋 》:嗟难得而覶缕 。《晋书 》傅咸疏 :臣前所以不罗缕者 ,莫因结奏得从私愿也 。《金壶字考 》:次序也 。

成雷  《汉书 ·中山靖王传 》:众喣漂山 ,聚蟁成雷 。《注 》:蟁 ,古 “蚊 ”字 。

折轴  《国策 》:张仪说魏 ,积羽沉舟 ,群轻折轴 ,众口铄金 。

筚辂蓝缕  《左传 》宣公十二年 :栾武子曰 :楚自克庸以来 ,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 ,训之以荜辂蓝缕 ,以启山林 。按 :是栾书语 ,非士会语 。二人皆称武子 ,所以误也 。

兼而毕书  原注 :近史纪传欲言人居哀毁损 ,则先云至性纯孝 ;欲言人尽夜观书 ,则先云笃志好学 ;欲言人赴敌不顾 ,则先云武艺绝伦 ;欲言人下笔成篇 ,则先云文章敏速 。此则既述才行 ,又彰事迹也 。如 《穀梁传 》云 :骊姬以鸩为酒 ,药脯以毒 。献公田来 ,骊姬曰 :世子已祀 ,故致福于君 。君将食 ,骊姬跪曰 :食自外来者 ,不可不试也 。覆酒于地 ,而地坟 ;以脯与犬 ,犬毙 。骊姬下堂而啼呼曰 :天乎 !天乎 !国 ,子之国也 ,子何迟乎为君 !又 《礼记 》云 :阳门之介夫死 ,司城子罕入而哭之哀 。晋人之觇宋者 ,反报于晋侯曰 :阳门之介夫死 ,而子罕哭之哀 ,而民说 ,殆不可伐也 。此则既书事迹 ,又载言语也 。又近代诸史 ,人有行事 ,美恶皆已具其纪传中 ,续以赞论 ,重述前事 。此则才行事迹 ,纪传已书 ,赞论又载也 。按 :此注旧本多讹 ,今照 《传 》《记 》改正 。

经史通多此类  原注 :《公 》《梁 》《礼 》《新序 》《说苑 》《战国策 》《楚汉春秋 》《史记 》,迄于皇家所撰 《五代史 》皆有之 。

获免者十无一二  原注 :唯左丘明 、裴子野 、王劭无此也 。

鲁人以为敏  原注 :鲁人 ,谓钝人也 。《礼记 》中已有注解 。《左传 》文公十五年 :宋华耦来盟 ,公与之宴 ,辞曰 :君之先臣督 ,得罪于宋殇公 ,名在诸侯之策 。臣承其祀 ,其敢辱君 。鲁人以为敏 。杜 《注 》:无故扬其祖恶是不敏 ,鲁人以为敏 ,君子不与也 。按 :《礼疏 》:鲁人 ,鲁钝之人 。

《公羊 》称郤克眇  《穀梁传 》成公元年 :季孙行父秃 ,晋郤克眇 ,卫孙良夫跛 ,同时而聘于齐云云 。《公羊传 》成公二年 :客或跛或眇 ,于是使跛者迓跛者 ,眇者迓眇者 。按 :《史通 》所引 ,是 《穀梁 》非 《公羊 》,传写误也 。

口中无齿  《汉书 ·张苍传 》:免相后 ,口中无齿 ,食乳 。按 :句上无 “年老 ”字 。又按 :本传全录 《史记 》。《史记 》有 “老 ”字 ,无 “年 ”字 ,岂唐初写本 《汉书 》有此二字耶 ?

轮扁  《庄子 ·天道 》:斫轮 ,徐则甘而不固 ,疾则苦而不入 。不疾不徐 ,得之于手 ,而应于心 ,口不能言 。

伊挚  《史记 ·殷本纪 》:伊尹 ,名阿衡 。《索隐 》:《孙子兵书 》:伊尹 ,名挚 。孔安国亦曰 :伊挚 。《吕览 ·本味 》:伊尹说汤以至味 ,曰 :鼎中之变 ,精妙微纤 ,口弗能言 ,志弗能喻 。按 :“轮扁 ”二句 ,本 《文心雕龙 ·神思 》篇 。

晋盗奔秦  《左传 》宣公十六年 :晋侯请于王 ,以黻冕命士会将中军 ,且为太傅 ,于是晋国之盗逃奔于秦 。

邢迁如归  《左传 》闵公二年 :僖之元年 ,齐桓公迁邢于夷仪 。二年 ,封卫于楚丘 。邢迁如归 ,卫国忘亡 。

犀革  《左传 》庄公十二年 :宋万弑闵公于蒙泽 ,奔陈 。宋人请万于陈以赂 。陈人使妇人饮之酒 ,而以犀革裹之 。比及宋 ,手足皆见 。宋人醢之 。

挟纩  《左传 》宣公十二年 :楚子伐萧 ,申公巫臣曰 :师人多寒 。王巡三军 ,拊而勉之 。三军之士 ,皆如挟纩 。

高祖亡萧何  《史记 ·淮阴侯传 》。

汉兵败绩  《史记 ·项羽本纪 》。

不知牝牡  王 《训故 》:《邹子 》:董仲舒勤学 ,三年不窥园 ,乘马不知牝牡 。按 :《史记 》《汉书 》止有 “不窥园 ”一句 。

可张雀罗  《汉书 ·汲郑传 》:两人中废 ,宾客益落 。先是 ,下邽翟公为廷尉 ,宾客亦填门 ,及废 ,门外可张爵罗 。后复为廷尉 ,客欲往 ,翟公大署其门曰 :一死一生 ,乃知交情 ;一贫一富 ,乃知交态 ;一贵一贱 ,交情乃见 。

处道  《晋书 ·王沈传 》:沈 ,字处道 ,典著作 ,与荀 、阮籍共撰 《魏书 》,多为时讳 ,未若陈寿之实录也 。按 :本文句下原注云 :《魏书 ·邓哀王传 》曰 :容貌姿美 ,有殊于众 ,故特见宠异 。裴松之曰 :一类之言而分以为三 ,亦叙属之一病也 。此本引裴松之评王沈书语 ,或妄意裴是注 《三国 》者 ,遂改 “处道 ”为 “承祚 ”,并改注内 “魏书 ”为 “魏志 ”,而又脱去 “有殊于众 ”两言 ,使 “一类分三 ”句无着 ,文义全失矣 。今是正之 。

子昇  原注 :王劭 《齐志 》曰 :时议恨邢子才不得掌兴魏之书 ,怅怏温子昇 ,亦若此而撰 《永安记 》,率是支言 。《魏书 ·文苑传 》:温子昇 ,字鹏举 ,永熙中散骑常侍 。济阴王晖业尝云 :江左文人有颜延之 、谢灵运 、沈约 、任昉 ,我子昇足以陵颜轹谢 ,吐沈含任 。宋游道集其文笔 ,为三十五卷 。

魏收 《代史 》 元魏初国号代 。

来献百牢  《魏书 》: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一年 ,舆驾南伐 。刘义隆使献百牢 ,贡其方物 。按 :用 《左传 》哀公七年夏 ,公会吴于鄫 ,吴来征百牢语 ,故讥之 。

朝会万国  按 :《魏书 》太宗神瑞二年春正月 ,赐附国大渠帅朝岁首者缯帛 、金罽有差 ,而文乃言高齐事 。考 《齐书 》无 “元日会万国 ”明文 ,当是臣僚贺表中语 。惜吴均 《齐录 》不可得见也 。

诸葛挑战  《魏志 》注 :《晋阳秋 》曰 :诸葛亮寇于郿 ,据渭水南 。亮挑战 ,遗高祖巾帼 ,欲以激怒 ,冀获曹咎之利 。《史记 ·项羽纪 》:项王谓大司马曹咎曰 :谨守成皋 ,汉欲挑战 ,慎勿与战 。汉果数挑楚军战 ,楚军不出 ,使人辱之 。大司马怒 ,渡兵汜水 。半渡 ,汉击之 ,大破楚军 。咎自刭 。

慕容冲  《晋书 》载记 :苻坚灭燕 ,慕容冲姊为清河公主 ,年十四 ,有殊色 ,坚纳之 ,宠冠后庭 。冲年十二 ,亦有龙阳之姿 ,坚又幸之 。姊弟专宠 ,长安歌之曰 :一雌复一雄 ,双飞入紫宫 。《战国 ·魏策 》: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 ,得为王拂枕席 。

邢邵丧子  《北齐书 ·邢邵传 》:邵 ,字子才 ,养孤子恕 ,慈爱特深 。在兖州 ,有都信云恕疾 ,便忧之 ,颜色贬损 。及卒 ,痛悼虽甚 ,不再哭 。其高情达识 ,开遣滞累 ,东门吴以还 ,所未有也 。《战国 ·秦策 》:梁人有东门吴者 ,其子死而不忧 。其相室曰 :公子 ,爱子也 ,死而不忧 ,何也 ?东门吴曰 :吾尝无子 ,无子之时不忧 。今与无子时同也 ,奚忧焉 ?

王琳得人心  《北齐书 ·王琳传 》:琳 ,字子珩 ,镇寿阳 ,轻财爱士 ,得将卒之心 。既及于难 ,当时田夫野老 ,知与不知 ,莫不为之欷歔流涕 。观其诚信感物 ,虽李将军之恂恂善诱 ,殆无以加焉 。按 :李将军广事具 《史记 》。

汉初立轊  《汉书 ·高帝纪 》:八年十一月 ,令士卒从军死者为槥 ,归其县 ,县给衣衾棺葬具 。《注 》:应劭曰 :槥 ,小棺也 。郭 《评 》:《史通 》作 “轊 ”。轊 ,车轴也 。又考 《史记 》无此事 ,当改云 “汉初立槥 ,孟坚所书 ”。

鲁始为髽  《左传 》襄公四年 :邾 、莒伐鄫 ,臧纥救鄫 ,败于狐鲐 。国人从 丧者皆髽 ,鲁于是乎始髽 。杜 《注 》:髽 ,麻发合结也 。丧多不能备凶服 。《檀弓 》郑 《注 》:去 而 曰髽 。 ,黑韬 。 ,音计 。按 :《左传 》合男女言 ,《檀弓 》以为妇人吊也 。

作河桥  《晋书 ·杜预传 》:预 ,字元凯 ,杜陵人 。预以孟津渡险 ,请建河桥于富平津 。议者以为殷 、周所都 ,历圣贤而不作者 ,必不可立故也 。预曰 :造舟为梁 ,则河桥之谓也 。及桥成 ,帝从百僚临会 ,举觞属预 。

男子笄  《魏书 ·刘芳传 》:芳 ,字伯文 ,彭城人 。北徙 ,通直常侍 。王肃之来奔也 ,宴于华林 。肃语次曰 :古者妇人有笄 ,男子则无 。《丧服 》:男子冠而妇人笄 。芳曰 :冠尊 ,故夺其笄称也 ,非男子无笄 。《礼 ·内则 》称 ,子事父母 ,鸡初鸣 ,栉 笄总 。男子有笄 ,明矣 。肃以为然 。时人号为 “刘石经 ”。按 :“伯文 ”,《北史 》作 “伯支 ”。

易盘以案  按 :裴之 《秦记 》,崔之十六国书 ,皆无考 。《晋 》载记 :苻坚讨姚苌 ,苌军渴 ,有死者 。俄而降雨 ,苌营三尺 ,营外寸余而已 ,苌军大振 。坚方食 ,去案 ,怒曰 :天何故降泽贼营 !

变帽为冠  《北齐书 ·万俟普传 》:子洛 ,字受洛干 。战有功 ,高祖亲扶上马 。洛干免冠稽首曰 :愿出死力 。按 :《北史 》同 ,劭 《志 》无考 。

翼犍  《魏书 ·昭帝记 》:昭成帝 ,讳什翼犍 。

黑獭  《周书 ·文帝纪 》:文帝 ,宇文氏 ,讳泰 ,字黑獭 。按 :二史皆不讳 。

字媸名鄙  旧注 :厖降 ,八凯中一人 。蒯聩 ,卫庄公名 。《刺客传 》亦有赵人蒯聩 。重耳 ,晋文公名 。黑臀 ,晋成公名 。成公之生也 ,其母梦神规其臀以黑 ,曰 :使有晋国三 ,而畀 之孙 。故名曰黑臀 。

齐丘之犊  原注 :杜台卿 《齐记 》载谶云 :首牛入西谷 ,逆犊上齐丘 。

河边之狗  原注 :王劭 《齐志 》载谣云 :獾獾头团 ,河中狗子破尔菀 。

姓复从单  《通鉴 ·释例 》:魏之群臣出代北者 ,皆复姓 。孝文迁洛 ,改为单姓 。史患其烦 ,皆从后姓 。按 :北朝诸史亦非尽改 。其省改之文于 《魏书 ·官氏志 》具列之 。

去 “万纽 ”留 “于 ” 《周书 ·唐瑾传 》:瑾仕魏 ,为骠骑 、开府 ,周文叹异之 ,赐姓万纽于氏 。《华岳颂碑 》结衔作 “万纽于瑾 ”。《魏书 ·官氏志 》:勿忸于氏 ,后改为于氏 。《通志 ·氏族略 》:“勿忸于 ”,疑与 “万纽于 ”同 。按 :“勿忸 ”无据 ,疑 《魏志 》讹也 。又易 “万 ”作 “萬 ”,《北史 ·儒林 》樊深赐姓亦然 ,则又传写之误 。

存 “狄 ”除 “厍 ” 旧作 “存扶除厚 ”。按 :《官氏志 》无厚扶氏 ,但有乞扶氏改为扶氏 ,则似 “除厚 ”应为 “除乞 ”矣 。然 “乞 ”之与 “厚 ”,声形俱别 ,不应讹转乃尔 。再考本志 ,有厍狄氏 ,后改为狄氏 。“厍 ”与 “厚 ”,“狄 ”与 “扶 ”,形俱相近 ,或当是也 。又北齐臣如厍狄回洛 、厍狄盛之属 ,多 “广 ”头去点 ,尤与 “厚 ”字头同 。《广韵 》:厍 ,始夜切 ,《姓苑 》有之 。

品藻

盖闻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薰莸不同器,枭鸾不比翼。若乃商臣、冒顿,南蛮、北狄,万里之殊也;伊尹、霍光,殷年、汉日,千载之隔也。而世之称悖逆则云商、冒,论忠顺则曰伊、霍者,何哉?盖厥迹相符,则虽隔越为偶,奚必差肩接武,方称连类者乎?(眉批:知此则无疑于屈、贾矣。)

史氏自迁、固作传,始以品汇相从。然其中或以年世迫促,或以人物寡鲜,求其具体必同,不可多得。是以韩非、老子,共在一篇;董卓、袁绍,无闻二录。岂非韩、老俱称述者,书有子名;袁、董并曰英雄,生当汉末。用此为断,粗得其伦。亦有厥类众夥,宜为流别,而不能定其同科,申其异品,用使兰艾相杂,朱紫不分,是谁之过欤?盖史官之责也。

案:班《书·古今人表》,仰包亿载,旁贯百家,分之以三科,定之以九等。其言甚高,其义甚惬。及至篇中所列,奚不类于其叙哉!若孔门达者,颜称殆庶,至于他子,难为等衰。今乃先伯牛而后曾参,进仲弓而退冉有,求诸折中,厥理无闻。又楚王过邓,三甥请杀之,邓侯不许,卒亡邓国。今定邓侯入下愚之上,夫宁人负我,为善获戾,持此致尤,将何劝善?如谓小不忍,乱大谋,失于用权,故加其罪。是则三甥见几而作,决在未萌,自当高立标格,置诸云汉,何得止与邓侯邻伍,列在中庸下流而已哉?又其叙晋文之臣佐也,舟之侨为上,阳处父次之,士会为下;其述燕丹之宾客也,高渐离居首,荆轲亚之,秦舞阳居末。斯并是非瞀乱,善恶纷拏,或珍瓴甋而贱璠玙,或策驽骀而舍骐骥。以兹为监,欲谁欺乎?(眉批:《人表》之谬,尚不止此,此偶拈出数条耳。)

又江充、息夫躬谗陷惑上,使祸延储后,毒及忠良。论其奸凶,过于石显远矣。而固叙之,不列佞幸。杨王孙裸葬悖礼,狂狷之徒,考其一生,更无他事,而与朱云同列,冠之传首,不其秽欤?

若乃旁求别录,侧窥杂传,诸如此谬,其累实多。案:刘向《列女传》载鲁之秋胡妻者,寻其始末 ,了无才行可称 ,直以怨怼厥夫 ,投川而死 。轻生同于古 冶 ,殉节异于曹娥 ,此乃凶险之顽人 ,强梁之悍妇 ,辄与贞烈为伍 ,有乖其实者 焉 。(眉批:此论最允,击节诵之,二田以为罪过,何耶?) 又嵇康《高士传》,其所载者广矣,而颜回、蘧瑗,独不见书。盖以二子虽乐道遗荣,安贫守志,而拘忌名教,未免流俗也。正如董仲舒、扬子云,亦钻仰四科,驰驱六籍,渐孔门之教义,服鲁国之儒风,与此何殊,而并可甄录。夫回、瑗可弃,而扬、董获升,可谓识二五而不知十者也。

爰及近代,史臣所书,求其乖失,亦往往而有。借如阳瓒效节边城,捐躯死敌,当有宋之代,抑刘、卜之徒欤?而沈氏竟不别加标榜,唯寄编于《索虏》篇内。纪僧珍砥节砺行,终始无瑕,而萧氏乃与群小混书,都以恩幸为目。王 文章不足,武艺居多,躬诣戚藩,首阶逆乱。撰隋史者如不能与枭感并列,即宜附出《杨谅传》中,辄与词人共编,吉士为伍。凡斯纂录,岂其类乎?(眉批:《隋 史 ·列女传》首载兰陵公主,亦一大瑕,子玄未纠,盖此篇但举一例百耳,以挂漏议之则固矣。)

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我。”光武则受误于庞萌,曹公则见欺于张邈。事列在方书,惟善与恶,昭然可见。不假许、郭之深鉴,裴、王之妙察,而作者传诸简牍,不能使善恶区分,故曰谁之过欤?史官之责也。夫能申藻镜,别流品,使小人君子臭味得朋,上智中庸等差有叙,则惩恶劝善,永肃将来,激浊扬清,郁为不朽者矣。

商臣 、冒顿  商臣 ,楚成王太子 。王后欲立少子职 ,商臣以宫甲围王 ,王缢 ,遂自立 。见 《左传 》文元年 。冒顿 ,匈奴头曼太子 。头曼爱后阏氏子 ,欲立之 。冒顿射杀头曼自立 。事见 《史记 ·匈奴传 》。按 :此二逆连举 ,见宋明帝诏 。

伊尹 、霍光  《汉书 ·霍光传 》:光 ,字子孟 ,位大司马 、大将军 。昭帝崩 ,亡嗣 。承皇太后诏 ,迎昌邑王贺 。贺即位 ,行淫乱 ,光忧懑 。田延年曰 :伊尹相殷 ,废太甲以安宗庙 ,后世称其忠 。将军若能行此 ,亦汉之伊尹也 。光即白太后 ,诏归贺昌邑 ,立孝宣皇帝 。《晋书 ·景帝纪 》:伊尹放太甲以宁殷 ,霍光废昌邑以安汉 。

三科九等  《汉书 ·古今人表 ·叙 》:可与为善 ,不可与为恶 ,是谓上智 ;可与为恶 ,不可与为善 ,是谓下愚 ;可与为善 ,可与为恶 ,是谓中人 。因兹以列九等之序 。

先伯牛  原注 :伯牛 、仲弓并在第二等 ,曾参 、冉有并在第三等 。

邓侯  原注 :邓侯在第七等 。

三甥  原注 :三甥皆在第六等 。

晋文臣佐  原注 :舟之侨在第三等 ,阳处父在第四等 ,士会在第五等 。

燕丹宾客  原注 :高渐离在第四等 ,荆轲在第五等 ,秦舞阳在第六等 。按 :事详 《史记 ·刺客传 》。

江充 、息夫躬  旧注 :江充幸于武帝 ,造巫蛊 ,杀太子 。息夫躬幸于哀帝 ,上变告东平王云 ,造诈谖之策 。按 :《汉书 》,二人与蒯通 、伍被同传 。

石显  《汉书 ·佞幸传 》:石显少坐法腐刑 。元帝委以政事 。为人巧慧习事 ,能探得人主微指 。内深贼 ,持诡辩以中伤人 。

杨王孙  《汉书 ·杨王孙传 》:杨王孙者 ,孝武时人 ,学黄 、老之术 。病且终 ,令其子裸葬 ,为布囊盛尸 ,入地既下 ,从足引脱其囊 ,以身亲土 。

秋胡妻  《列女传 》:洁妇者 ,鲁秋胡子妻也 。纳之五日 ,去而宦于陈 ,五年乃归 。未至家 ,见路傍妇人采桑 。秋胡子悦之 ,下车谓曰 :力田不如逢丰年 ,力桑不如见国卿 。吾有金 ,愿以与夫人 。妇人不顾 ,秋胡子遂去 。至家 ,母唤妇至 ,乃向采桑者也 。妇曰 :子束发辞亲 ,五年乃还 ,当驰骤疾至 。今乃悦路傍妇人而下子之装 ,是亡母也 ,不孝 。好色淫佚 ,不义 。妾不忍见 。遂去 ,投河而死 。

古冶  《晏子春秋 》:公孙栖 、田开疆 、古冶子事景公 ,勇而无礼 。晏子言于公 ,馈之二桃 。公孙栖 、田开疆曰 :吾勇不若子 ,功不逮子 ,取桃不让 ,是贪也 ;然而不死 ,无勇也 。皆反其桃 ,契领而死 。古冶子曰 :二子死之 ,吾独生 ,不仁 。亦契领而死 。

曹娥  《后汉书 ·列女传 》:孝女曹娥 ,上虞人 。父盱 ,为巫祝 。五月五日 ,于县江溯涛迎婆娑神 ,溺死 ,不得尸 。娥年十四 ,沿江号哭 ,旬有七日 ,投江死 。县长度尚为立碑 。《注 》:《会稽典录 》曰 :度尚弟子邯郸淳作碑文 。后蔡邕题八字曰 :黄绢幼妇 ,外孙齑臼 。

识二五不知十  《梁书 ·刘峻传 》:峻著 《辩命论 》曰 :言而非命 ,有六蔽焉 。靡颜腻理 ,哆噅 ,形之异也 。朝秀辰终 ,龟鹤千岁 ,年之殊也 。闻言如响 ,智昏菽麦 ,神之辨也 。知三者定乎造化 ,荣辱之境 ,独曰由人 ,是知二五而未识于十 ,其蔽一也 。盖用 《越世家 》语 。

阳瓒  《宋书 ·索虏传 》:永初三年 ,虏悉力攻滑台城 ,城东北崩坏 ,王景度出奔 。景度司马阳瓒 ,坚守不动 。众溃 ,抗节不降 ,为虏所杀 。

刘 、卜  原注 :刘 ,谓刘康祖 ;卜 ,谓卜天与 。《宋书 ·刘康祖传 》:太祖大举北伐 ,康祖军出许 、洛 。会厍仁真相及于尉氏 ,大战一日一夜 ,矢中颈死 。虏传康祖首示彭城 ,面如生 。又 《元凶传 》:元凶劭 ,文帝长子 。元嘉三十年 ,劭斋帅张超之手行弑 。逆劭进至合殿中阁 ,太祖左细仗主卜天与攻劭于东堂 ,见杀 。

纪僧珍  《南齐书 ·幸臣传 》:纪僧真少随萧思话及其子惠开 。惠开罢益州 ,不得志 。僧真事之愈谨 。惠开曰 :我子弟异才 ,政是讳耳 。僧真忆其言 ,乃请事太祖 。太祖顿新亭 ,贼突入东门 ,僧真与左右拒战 。贼退 ,除南台御史 。僧真容貌言吐 ,雅有士风 。按 :“真 ”作 “珍 ”,误 。讳谓道成也 。

王  《隋书 ·文学传 》:王 ,字景文 。通经 ,晓兵法 ,有纵横之志 。授汉王谅府谘议参军 。谅潜有异志 ,文帝崩 ,举兵反 ,多 计也 。杨素至蒿泽 , 谓其子曰 :气候殊不佳 。于是自杀 。

枭感  原注 :隋世皆以杨玄感为枭感 。

杨谅  《隋书 ·庶人谅传 》:高祖幼子汉王谅 ,字德章 。出为并州总管 。谅自以所居天下精兵处 ,有异图 。既反 ,王 曰 :王所部将吏 ,家属尽在关西 ,宜长驱京都 ,所谓迅雷不及掩耳 。及杨素袭蒿泽 ,谅欲还师 , 谏 ,不从 。穷蹙 ,降 。除名为民 ,绝属籍 。

庞萌  见 《载文 》篇 。

张邈  《魏志 ·张邈传 》:邈 ,字孟卓 。太祖 、袁绍皆与邈友 。绍既为盟主 ,使太祖杀邈 。太祖不听 ,曰 :孟卓 ,亲友也 。邈畏太祖终为绍击己 ,心不自安 。太祖将陈宫等共谋叛 ,说邈曰 :此亦纵横之一时也 。邈从之 ,遂以其众迎吕布 ,据濮阳二年 ,自为其下所杀 。评曰 :昔光武谬于庞萌 ,近魏祖亦蔽于张邈 。知人则哲 ,惟帝难之 。

许 、郭  《后汉书 ·郭太传 》:太 ,字林宗 ,太原人 。性明知人 ,好奖训士类 。许劭 ,字子将 ,汝南人 。少峻名节 ,好人伦 ,多所赏识 。故天下言拔士者咸称许 、郭 。

裴 、王  《晋书 ·裴秀传 》:秀从弟楷 ,字叔则 ,明悟有识量 ,少与王戎齐名 。吏部郎阙 ,文帝问其人于钟会 ,会曰 :裴楷清通 ,王戎简要 ,皆其选也 。又 :王戎 ,字濬冲 ,神彩秀彻 。裴楷目之曰 :戎眼烂烂 ,如岩下电 。

直书

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邪正有别,曲直不同。若邪曲者,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然世多趋邪而弃正,不践君子之迹,而行由小人者,何哉?语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故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也。况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其有贼臣逆子,淫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言之若是,吁可畏乎!

夫为于可为之时则从 ,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 。如董狐之书法不隐 ,赵盾之 为法受恶 。彼我无忤 ,行之不疑 ,然后能成其良直 ,擅名今古 。至若齐史之书 崔弑 ,马迁之述汉非 ,韦昭仗正于吴朝 ,崔浩犯讳于魏国或身膏斧钺 ,取笑当 时 ;或书填坑窖 ,无闻后代 。夫世事如此 ,而责史臣不能申其强项之风 ,励其匪 躬之节 ,盖亦难矣 。是以张俨发愤 ,私存 《嘿记 》之文 ;孙盛不平 ,窃撰辽东之本 。以兹避祸 ,幸获两全 。足以验世途之多隘 ,知实录之难遇耳 。

然则历考前史,征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眉批:“披沙”二句出钟嵘《诗品》。) 案:金行在历,史氏尤多。当宣、景开基之始,曹、马构纷之际,或列营渭曲,见屈武侯;或发仗云台,取伤成济。陈寿、王隐,咸杜口而无言;陆机、虞预,各栖毫而靡述。至习凿齿,乃申以死葛走达之说,抽戈犯跸之言。历代厚诬,一朝如雪。考斯人之书事,盖近古之遗直欤?次有齐孝王《风俗传》、王劭《齐志》,其叙述当时,亦务在审实。案:于时河朔王公,箕裘未陨;邺城将相,薪构仍存。而二子书其所讳,曾无惮色。刚亦不吐,其斯人欤?

盖烈士徇名 ,壮夫重气 ,宁为兰摧玉折 ,不作瓦砾长存 。若南 、董之仗气直 书 ,不避强御 ;韦 、崔之肆情奋笔 ,无所阿容 。虽周身之防有所不足 ,而遗芳余 烈 ,人到于今称之 。与夫王沈 《魏书 》,假回邪以窃位 ,董统 《燕史 》,持谄媚以 偷荣 ,贯三光而洞九泉 ,曾未足喻其高下也 。

董狐  《左传 》宣公二年 :晋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宣子未出山而复 。太史书曰 :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宣子曰 :呜呼 !我之怀矣 ,自贻伊戚 ,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 :董狐 ,古之良史也 ,书法不隐 。赵宣子 ,古之良大夫也 ,为法受恶 。惜也 !越境乃免 。

书崔弑  《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 :齐崔杼弑公以说于晋 ,太史书曰 :崔杼弑其君 。崔子杀之 。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 。其弟又书 ,乃舍之 。南史氏闻太史尽死 ,执简以往 。闻既书矣 ,乃还 。

述汉非  《后汉书 ·蔡邕传 》:王允曰 :武帝不杀司马迁 ,使谤书流于后世 。章怀 《注 》:凡史官记事 ,善恶必书 。谓迁所著 《史记 》,但是汉家不善之事 ,皆为谤也 ,非独指武帝之身也 。

韦昭仗正  见 《本纪 》篇 。

崔浩犯讳  《魏书 ·崔浩传 》:浩 ,字伯渊 ,清河人 。博览经史 ,玄象阴阳 、百家之言无不关综 。爵东郡公 ,拜太常卿 。神 二年 ,诏撰国书 。《北史 》本传 :著作令史闵堪 、郄标谄事浩 ,请立石铭 ,载国史以彰直笔 。浩书国事 ,备而不典 。而石铭显在衢路 ,北人忿毒 ,构浩于帝 ,帝怒诛浩 。

张俨 《嘿记 》 张俨见 《载文 》篇 。《隋书 ·经籍志 》:《嘿记 》三卷 ,吴大鸿胪张俨撰 。

辽东本  《晋书 ·孙盛传 》:盛撰 《晋阳秋 》,词直而理正 。桓温见之 ,谓盛子曰 :枋头诚为失利 ,何至乃如尊君所说 。此史行 ,关君门户事 。诸子改之 。盛写两定本寄于慕容儁 。太元中 ,孝武博求异闻 ,始于辽东得之 。以相考校 ,多有不同 ,书遂两行 。

金行  见 《断限 》篇 。

见屈武侯  《蜀志 ·诸葛亮传 》:亮据武功五丈原 ,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其年卒于军 。松之 《注 》:《汉晋春秋 》曰 :杨仪等整军而出 ,百姓奔告宣王 ,宣王追焉 。姜维令仪反旗鸣鼓 ,若将向宣王者 。宣王乃退 ,不敢逼 。仪结阵而去 。百姓为之谚曰 :死诸葛走生仲达 。

取伤成济  《魏志 ·高贵乡公纪 》注 :《汉晋春秋 》曰 :帝召王经等谓曰 :司马昭之心 ,路人所知也 ,当自出讨之 。经曰 :宿卫空阙 ,兵甲寡弱 ,祸殆不测 。帝出怀中版令投地曰 :行决矣 。贾充逆战 ,帝自用剑 。太子舍人成济曰 :事急矣 ,当云何 ?充曰 :畜养汝等 ,正为今日 。济即前刺帝 ,刃出于背 。又 《魏氏春秋 》曰 :帝自将冗从仆射李昭等下陵云台 ,铠仗授兵出讨 。

抽戈犯跸  按 :抽戈犯跸 ,乃干宝 《晋纪 》语 ,非出习书 。此句上疑脱 “干令升亦斥以 ”六字 。

董统 《燕史 》 本书 《正史 》篇 :后燕建兴元年 ,董统受诏 ,草创 《后书 》三十卷 。按 :是书 《隋 》《唐 》二志皆不载 。缘其后范亨等合诸燕史并成一书 ,而董书遂逸也 。范亨书 ,二志载之 。

曲笔

肇有人伦,是称家国。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亲疏既辨,等差有别。盖 “子 为父隐 ,直在其中 ”,《论语》之顺也;略外别内 ,掩恶扬善 ,《春秋 》之义也 。自 兹已降 ,率由旧章 。史氏有事涉君亲 ,必言多隐讳 ,虽直道不足 ,而名教存焉 。(眉批:此亦臣子之大义。) 其有舞词弄札,饰非文过,若王隐、虞预毁辱相凌,子野、休文释纷相谢。用舍由乎臆说,威福行乎笔端,斯乃作者之丑行,人伦所同疾也。亦有事每凭虚,词多乌有:或假人之美,借为私惠;或诬人之恶,持报己仇。若王沈《魏录》滥述贬甄之诏,陆机《晋史》虚张拒葛之锋,班固受金而始书,陈寿借米而方传。此又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虽肆诸市朝,投畀豺虎可也。

然则史之不直,代有其书,苟其事已彰,则今无所取。其有往贤之所未察,来者之所不知,今略广异闻,用标先觉。案:《后汉书·更始传》称其懦弱也,其初即位,南面立,朝群臣,羞愧流汗,刮席不敢视。夫以圣公身在微贱 ,已能 结客报仇 ,避难绿林 ,名为豪杰 。安有贵为人主 ,而反至于斯者乎 ?(眉批:此亦近情近理之言。) 将作者曲笔阿时 ,独成光武之美 ;谀言媚主 ,用雪伯升之怨也 。且中兴之史 ,出自东观 ,或明皇所定 ,或马后攸刊 ,而炎祚灵长 ,简书莫改 ,遂使 他姓追撰 ,空传伪录者矣 。陈氏《国志·刘后主传》云:“蜀无史职,故灾祥靡闻。”案:黄气见于秭归,群乌堕于江水,成都言有景星出,益州言无宰相气,若史官不置,此事从何而书?盖由父辱受髡,故加兹谤议者也。

古者诸侯并争,胜负无恒,而他善必称,己恶不讳。逮乎近古,无闻至公,国自称为我长,家相谓为彼短。而魏收以元氏出于边裔,见侮诸华,遂高自标举,比桑干于姬、汉之国;曲加排抑,同建邺于蛮貊之邦。夫以敌国相仇 ,交兵 结怨 ,载诸移檄 ,用可致诬 ,列诸缃素 ,难为妄说 。苟未达此义 ,安可言于史邪 ?(眉批:此论亦持平。) 夫史之曲笔诬书,不过一二,语其罪负,为失已多。而魏收杂以寓言,殆将过半,固以仓颉已降,罕见其流,而李氏《齐书》称为实录者,何也?盖以重规亡考未达,伯起以公辅相加,字出大名,事同元叹,既无德不报,故虚美相酬。然必谓昭公知礼,吾不信也。语曰:“明其为贼,敌乃可服。”如王劭之抗词不挠,可以方驾古人。而魏收持论激扬,称其有惭正直。夫不彰其罪,而轻肆其诛,此所谓兵起无名,难为制胜者。寻此论之作,盖由君懋书法不隐 ,取咎 当时 。或有假手史臣 ,以复私门之耻 ,不然 ,何恶直丑正 ,盗憎主人之甚乎 !

盖霜雪交下,始见贞松之操;国家丧乱,方验忠臣之节。若汉末之董承、耿纪,晋初之诸葛、毌丘,齐兴而有刘秉、袁粲,周灭而有王谦、尉迥,斯皆破家殉 国 ,视死犹生 。而历代诸史 ,皆书之曰逆 。将何以激扬名教 ,以劝事君者乎 !古之书事也 ,令贼臣逆子惧 ;今之书事也 ,使忠臣义士羞 。若使南 、董有灵 ,必 切齿于九泉之下矣 。

自梁、陈已降,隋、周而往,诸史皆贞观年中群公所撰,近古易悉,情伪可求。至如朝廷贵臣 ,必父祖有传 ,考其行事 ,皆子孙所为 ,而访彼流俗 ,询诸故 老 ,事有不同 ,言多爽实 。昔秦人不死 ,验符生之厚诬 ;蜀老犹存 ,知葛亮之多 枉 。(眉批:秦人事见羊衒之《洛阳伽蓝记》,蜀老事见《魏书 ·毛修之传》,浦氏以为无考,非也。) 斯则自古所叹 ,岂独于今哉 !

盖史之为用也,记功司过,彰善瘅恶,得失一朝,荣辱千载。苟违斯法,岂曰能官。但古来唯闻以直笔见诛,不闻以曲词获罪。是以隐侯《宋书》多妄,萧武知而勿尤;伯起《魏史》不平,齐宣览而无谴。故令史臣得爱憎由己,高下在心,进不惮于公宪,退无愧于私室,欲求实录,不亦难乎?呜呼!此亦有国家者所宜惩革也。

虞预相凌  《晋书 ·王隐传 》:大兴初 ,令隐撰晋史 。时著作郎虞预私撰 《晋书 》,而生长东南 ,不知中朝事 ,数访于隐 ,并借隐所著书盗写之 。后更疾隐 ,形于言色 。隐竟以谤免归 。

休文释纷  《南史 ·裴子野传 》:子野曾祖松之 。齐永明末 ,沈约撰 《宋书 》,称 “松之已后无闻焉 ”。子野更撰为 《宋略 》二十卷 ,其叙事评论多善 ,而云 :戮淮南太守沈璞 ,以其不从义师故也 。沈惧 ,徒跣谢之 ,请两释焉 。

王沈滥述  《晋书 ·王沈传 》:高贵乡公将攻文帝 ,召沈告之 。沈驰白帝 ,不忠于主 ,甚为众论所非 。按 :沈所撰 《魏书 》已逸 ,述甄事无考 。郭 《评 》:沈不忠于魏 ,故甄后之贬 ,滥述其事 ,彰曹丑也 。

陆机虚张  陆机有 《晋三祖纪 》,见 《本纪 》篇 。按 :《晋书 ·宣帝纪 》:魏太和五年及青龙二年 ,懿凡两拒蜀丞相亮 。

受金借米  班生受金 ,陈寿求米 ,见 《史官建置 》篇 。《困学纪闻 》:受金事未详 。予考 《陈寿传 》有谓丁廙子 ,觅千斛米 ,丁不与 ,竟不立传之说 。但有 “或云 ”二字 。或之者 ,疑之也 ,恐亦未可尽信 。

伯升之怨  《后汉书 ·齐武王演传 》:演 ,字伯升 ,光武长兄也 。王莽篡汉 ,兵革并起 。伯升部署宾客 ,自称柱天都部 。圣公即位 ,拜伯升大司徒 。及伯升拔宛 ,光武破王寻 、王邑 ,兄弟威名益盛 。更始君臣谋诛伯升 ,害之 。

明皇所定  《后汉书 ·东平王苍传 》:显宗永平十五年 ,行幸东平 。帝以所作 《光武本纪 》示苍 ,苍因上 《光武受命中兴颂 》,帝甚善之 。按 :显宗 ,明帝庙号 。

马后攸刊  《后汉书 ·皇后纪 》:显宗明德马皇后 ,伏波将军援小女也 。肃宗即位 ,尊之曰皇太后 。自撰 《显宗起居注 》,削去兄防参医药事 ,曰 :吾不欲令后世闻先帝数亲后宫之家 。

蜀无史职  《蜀志 ·后主传 》评 :国不置史 ,注记无官 ,是以行事多遗 ,灾异靡书 。

黄气见秭归  《蜀志 ·先主传 》:章武二年 ,先主军秭归 ,于猇亭驻营 。黄气见自秭归十余里中 ,广数十丈 。

群乌堕江水  《蜀志 ·后主传 》注 :《汉晋春秋 》曰 :江阳有乌 ,从江南飞渡江北 ,不能达 ,堕水死者以千数 。

有景星出  《蜀志 ·后主传 》:景耀元年 ,史官言景星见 ,于是大赦 ,改元 。

无宰相气  《蜀志 ·费祎传 》:延熙十四年夏 ,成都望气者曰 :都邑无宰相气 。

父辱受髡  《晋书 ·陈寿传 》:寿父为马谡参军 ,谡为诸葛亮所诛 ,寿父亦坐被髡 。寿为父立传 ,谓亮将略非长 ,无应敌之才 。议者以此少之 。

李称实录  见 《浮词 》篇原注 。

公辅大名  《北史 ·李百药传 》:父德林 ,少孤 ,未有字 。魏收谓之曰 :卿识度必至公辅 ,吾以此字卿 。王 《训故 》:《左传 》云 :魏 ,大名也 。故云 。按 :“大名 ”句见 《左传 》闵公元年 。

元叹  《吴志 ·顾雍传 》:雍 ,字元叹 。蔡伯喈尝避怨于吴 ,雍从学琴书 。《注 》:《江表传 》曰 :伯喈谓曰 :卿必成名 ,今以吾名与卿 。故雍与伯喈同名也 。又 《吴录 》曰 :言为伯喈所叹 ,故以为字焉 。

恶直丑正  语见 《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 。

盗憎主人  《家语 ·观周 》:盗憎主人 ,民怨其上 。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 ,故下之 。亦见 《左传 》成公十五年 。

董承 、耿纪  《蜀志 》:先主同曹公还许 。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诏 ,当诛曹公 ,先主遂与承等同谋 。《魏 ·武帝纪 》:备之未东也 ,阴与董承等谋反 ,举兵屯沛 。五年 ,承等谋泄 ,伏诛 。按 :耿纪攻许烧营 ,见 《因习 》篇 。又 《魏 ·武帝纪 》注 :《三辅决录 》曰 :纪 ,字季行 ,为丞相掾 。又 《献帝春秋 》曰 :收纪等将斩之 ,纪呼魏王名曰 :恨吾不自生意 ,竟为群儿所误耳 。

诸葛 、毌丘  诸葛诞 ,见 《因习 》篇 。《晋书 ·景帝纪 》:正元二年 ,魏镇东大将军毌丘俭 、扬州刺史文钦举兵作乱 ,矫太后令 ,移檄郡国 ,为坛盟于西门之外 ,帅众六万 ,渡淮而西 。帝征之 。俭闻钦败 ,宵遁安风津 ,都尉追斩之 。《魏志 ·诞俭传 》:诞 ,字公休 ;俭 ,字仲恭 。俭都督扬州 ,反 ,败见夷灭 。诞不自安 ,朝廷微知 ,征诞为司空 。诞愈恐 ,遂反 。按 :王应麟曰 :俭 、诞等千载有生气矣 。故郑渔仲有 《晋史 》党晋之言 。

刘秉 、袁粲  《宋书 ·袁粲传 》:粲 ,字景倩 。与齐王 、刘秉平决万机 。顺帝即位 ,诏移石头 。时齐王功高 ,天命有归 。粲密有异图 ,刘秉宋代宗室 ,与粲相结 。谋克日矫太后令 ,使攻齐王 。事泄 ,齐王遣军主戴僧静向石头 。僧静挺身暗往 ,粲子最觉有异人 ,以身卫粲 。僧静直前斩之 ,父子俱殒 。其后并诛秉 ,秉事在 《宗室传 》。

王谦 、尉迥  见 《因习 》篇 。

鉴识

夫人识有通塞,神有晦明,毁誉以之不同,爱憎由其各异。盖三王之受谤也,值鲁连而获申;五霸之擅名也,逢孔宣而见诋。斯则物有恒准,而鉴无定识,欲求铨核得中,其唯千载一遇乎!况史传为文,渊浩广博,学者苟不能探赜索隐,致远钩深,乌足以辩其利害,明其善恶。

观《左氏》之书,为传之最,而时经汉、魏,竟不列于学官,儒者皆折此一家,而盛推二传。夫以丘明躬为鲁史,受经仲尼,语世则并生,论才则同耻。彼二家者,师孔氏之弟子,预达者之门人,才识本殊,年代又隔,安得持彼传说,比兹亲受者乎!加以二传理有乖僻,言多鄙野,方诸《左氏》,不可同年。故知《膏肓》《墨守》,乃腐儒之妄述;卖饼、太官,诚智士之明鉴也。

逮《史》《汉》继作,踵武相承。王充著书,既甲班而乙马;张辅持论,又劣固而优迁。然此二书,虽互有修短,递闻得失,而大抵同风,可为连类。(眉批:此自迁书之杂,然要所论乃指其大段文体言,非摘一二事也。) 张晏云:迁殁后,亡《龟策》《日者传》,褚先生补其所缺,言词鄙陋,非迁本意。案:迁所撰《五帝本纪》、七十列传,称虞舜见阨,遂匿空而出;宣尼既殂,门人推奉有若。其言之鄙,又甚于兹,安得独罪褚生,而全宗马氏也?刘轨思商榷汉史,雅重班才,惟讥其本纪不列少帝,而辄编高后。案:弘非刘氏,而窃养汉宫。时天下无主,吕宗称制,故借其岁月,寄以编年。而野鸡行事,自具《外戚》。譬夫成为孺子,史刊摄政之年;厉亡流彘,历纪共和之日。而周、召二公,各世家有传。班氏式遵曩例,殊合事宜,岂谓虽浚发于巧心,反受嗤于拙目也。

刘祥撰《宋书·序录》,历说诸家晋史,其略云:“法盛《中兴》,荒庄少气,王隐、徐广,沦溺罕华。”夫史之叙事也 ,当辩而不华 ,质而不俚 ,其文直 ,其事 核 ,若斯而已可也 。(眉批:此亦正论。) 必令同文举之含异 ,等公幹之有逸 ,(眉批:“孔氏卓卓,信含异气”,亦文帝语,注失引。) 如子云之含章 ,类长卿之飞藻 ,此乃绮扬 绣合 ,雕章缛彩 ,欲称实录 ,其可得乎 ?以此诋诃 ,知其妄施弹射矣 。

夫人废兴,时也;穷达,命也。而书之为用,亦复如是。盖《尚书》古文,六经之冠冕也,(眉批:唐人皆不知古文孔传之伪,故子玄亦云尔。盖考据之学古疏今密,亦如星历然。) 《春秋左氏》,三传之雄霸也。而自秦至晋,年逾五百,其书隐没,不行于世。既而梅氏写献,杜侯训释,然后见重一时,擅名千古。若乃《老经》撰于周日,《庄子》成于楚年,遭文、景而始传,值嵇、阮而方贵。若斯流者,可胜纪哉!故曰:“废兴,时也;穷达,命也。”适使时无识宝,世缺知音,若《论衡》之未遇伯喈,《太玄》之不逢平子,逝将烟尽火灭,泥沉雨绝,安有殁而不朽,扬名于后世者乎!

三王获申  《文选 》曹子建 《与杨德祖书 》曰 :昔田巴毁五帝 ,罪三王 ,一旦而服千人 。鲁连一说 ,使终身杜口 。《注 》:说见 《鲁连子 》。

五霸见诋  《汉书 ·董仲舒传 》:仲尼之门 ,五尺之童羞称五霸 ,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 。

《左氏 》不列学官  《隋书 ·经籍志 》:《左氏 》,汉初出张苍家 ,本无传者 。文帝时 ,贾谊为训诂 。其后刘歆欲立于学 ,诸儒莫应 。建武中 ,韩歆 、陈元讼之 ,乃以李封为 《左氏 》博士 ,封卒 ,遂罢 。至晋时 ,杜预为 《集解 》,盛行 ,而 《公羊 》《穀梁 》浸微 。

《膏肓 》《墨守 》 《后汉书 ·儒林传 》:何休 ,字邵公 ,任城人也 。太傅陈蕃辟之 ,以参政事 。作 《公羊解诂 》,又作 《公羊墨守 》《左氏膏肓 》《穀梁废疾 》。《郑玄传 》:玄隐修经业 ,乃发 《墨守 》,针 《膏肓 》,起 《废疾 》。休见而叹曰 :康成入吾室 ,操吾矛以伐我乎 !

卖饼 、太官  《魏略 》:严翰善 《公羊春秋 》。时钟繇好 《左氏 》,谓 《左氏 》为太官厨 ,《公羊 》为卖饼家 。数与翰会 ,辨析长短 。

王充著书  原注 :王充谓彪文义浃备 ,纪事详赡 ,观者以为甲 ,以太史公为乙也 。《后汉书 ·王充传 》:充 ,字仲任 ,师事班彪 ,著 《论衡 》八十五篇 。《注 》:袁山松曰 :充作 《论衡 》,中土未有传者 。蔡邕入吴始得之 ,恒秘玩以为谈助 。

张辅持论  原注 :张辅 《名士优劣论 》曰 :世人称司马迁 、班固之才优劣 ,多以班为胜 。余以为史迁叙三千年事 ,五十万言 ;班固叙二百年事 ,八十万言 。烦省不敌 ,固之不如迁必矣 。《晋书 ·张辅传 》:辅 ,字世伟 ,御史中丞 。论班固 、司马迁云云 。

褚先生补  《史记 》裴 《注 》:《汉书音义 》曰 :十篇有录无书 。张晏曰 :迁没后 ,亡 《景纪 》《武纪 》《汉兴将相年表 》《礼 》《乐 》《律书 》《三王世家 》《日者 》《龟策传 》《靳蒯列传 》。元 、成之间 ,褚先生补阙 ,《日者 》《龟策 》,言辞鄙陋 ,非迁本意 。

刘轨思  《北齐书 ·儒林传 》:刘轨思说 《诗 》甚精 ,故其乡曲多为 《诗 》者 。仕齐 ,国子博士 。按 :传不载论史之文 。

野鸡  《史记 ·封禅书 》:野鸡夜雊 。《注 》:如淳曰 :野鸡 ,雉也 。吕后名雉 ,故曰野鸡 。

世家有传  按 :句必有误 ,当云 “各有世家 ”。

刘祥  《南齐书 ·刘祥传 》:祥 ,字显徵 ,性韵刚疏 。宋世解褐 。撰 《宋书 》,讥斥禅代 。上衔而不问 。后徙广州 。按 :后周亦有刘祥 ,字休徵 ,以字行 ,刘璠子也 。缮定 《梁典 》,与此无涉 。郭本误引 ,王本刊正 。

徐广  见 《六家 》“徐贾 ”注 。

文举  《后汉书 ·孔融传 》:融 ,字文举 ,鲁国人 ,为北海相 。

公幹  《魏志 ·王粲传 》:东平刘桢 ,字公幹 。魏文帝 《典论 》:今之文人 ,鲁国孔文举 ,气体高妙 ,理不胜辞 。又云 :文本同而末异 。又 《与吴质书 》:公幹有逸气 ,但未遒耳 。

子云  《汉书 ·扬雄传 》:雄 ,字子云 ,蜀郡人 ,好深沉之思 。先是 ,蜀有司马相如 ,作赋甚宏丽 ,雄常拟之以为式 。

长卿  《汉书 ·司马相如传 》:相如 ,字长卿 。奏赋 ,天子大悦 ,飘飘有凌云气 ,游天地之间 。

梅氏写献  《隋书 ·经籍志 》:孔安国以古文开其篇第 ,成五十八篇 。晋世秘府所存 ,永嘉之乱并亡 。至东晋 ,豫章内史梅赜始得安国之传 ,奏之 ,又阙 《舜典 》一篇 。齐建武中 ,吴姚兴方于大桁市得其书 ,奏上 ,多二十八篇 ,于是始列国学 。

杜侯训释  杜预为 《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已见前 。按本传 :又参考众家谱第 ,谓之 《释例 》。又作 《盟会图 》《春秋长历 》,备成一家之学 。

老庄遭值  《汉书 ·扬雄传 》:昔老聃著虚无之言两篇 ,后世好之者以为过于 《五经 》。自文 、景之君及司马迁 ,皆有是言 。《晋书 ·嵇阮传 》:嵇康好 《老 》《庄 》,著 《养生论 》。阮籍著 《达庄论 》。按 :汉初言黄 、老者 ,先有胶西盖公 。晋世玄风尤甚 ,起于何 、王 ,流于向 、郭 ,而 《史通 》第举文 、景 、嵇 、阮为言 ,约辞也 。

《太玄 》逢平子  张衡 《与崔子玉书 》:乃者披读 《太玄经 》,知子云极阴阳之数 ,心实与 《五经 》拟 。《玄 》四百岁其兴乎 ?按 :平子 ,张衡字 。

探赜

夫前哲所作,后来是观,苟失其指归,则难以传授。而或有妄生穿凿,轨究本源,是乖作者之深旨,误生人之后学,其为谬也,不亦甚乎!

隋内史李德林著论,称陈寿蜀人,其撰《国志》,党蜀而抑魏。刊之国史,以为格言。案:曹公之创王业也 ,贼杀母后 ,幽逼主上 ,罪百田常 ,祸千王莽 。文帝临戎不武 ,为国好奢 ,忍害贤良 ,疏忌骨肉 。而寿评皆依违其事 ,无所措 言 。刘主地居汉宗 ,仗顺而起 ,夷险不挠 ,终始无瑕 。方诸帝王 ,可比少康 、光 武 ;譬以侯伯 ,宜辈秦缪 、楚庄 。而寿评抑其所长 ,攻其所短 。是则以魏为正朔 之国 ,典午攸承 ;蜀乃僭伪之君 ,中朝所嫉 。故曲称曹美 ,而虚说刘非 ,安有背 曹而向刘 ,疏魏而亲蜀也 ?夫无其文而有其说,不亦凭虚亡是者耶?

习凿齿之撰《汉晋春秋》,以魏为伪国者,此盖定邪正之途 ,明顺逆之理 耳 。而檀道鸾称其当桓氏执政,故撰此书,欲以绝彼瞻乌,防兹逐鹿。(眉批:定邪正,明顺逆,即以警奸篡,所谓《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也,道鸾论非无理,子玄之意则以 为檀氏言蜀本非正朔,习氏改之,以诫当时,故有此辨。) 历观古之学士,为文以讽其上者多矣。若齐冏失德,《豪士》于焉作赋;贾后无道,《女史》由其献箴。斯皆短什小篇,可率尔而就也。安有变三国之体统,改五行之正朔,勒成一史,传诸千载,而借以权济物议,取诫当时。岂非劳而无功,博而非要,与夫班彪《王命》,一何异乎?求之人情,理不当尔。

自二京板荡,五胡称制,崔鸿鸠诸伪史,聚成《春秋》,其所列者,十有六家而已。魏收云:“鸿世仕江左,故不录司马、刘、萧之书,又恐识者尤之,未敢出行于外。”案:于时中原乏主,海内横流,逖彼东南,更为正朔。适使素王再出,南史重生,终不能别有异同,忤非其议。安得以伪书无录,而犹罪归彦、鸾者乎?且必以崔氏祖宦吴朝 ,故情私南国 。必如是 ,则其先徙居广固 ,委质慕容 ,何得书彼南燕 ,而与群胡并列 !爱憎之道 ,岂若是耶 ?且观鸿书之纪纲 ,皆以 晋为主 ,亦犹班 《书 》之载吴 、项 ,必系汉年 ;陈 《志 》之述孙 、刘 ,皆宗魏世 。何 止独遗其事 ,不取其书而已哉 !但伯起躬为 《魏史 》,传列 《岛夷 》,不欲使中国 著书 ,推崇江表 ,所以辄假言崔志 ,用纾魏羞 。且东晋之书,宋、齐之史,考其所载,几三百篇,而伪邦坟籍,仅盈百卷。若使收矫鸿之失,南北混书,斯则四分有三,事归江外。非唯肥瘠非类,众寡不均;兼以东南国史,皆须纪传区别。兹又体统不纯,难为编次者矣。收之矫妄,其可尽言乎!

于是考众家之异说,参作者之本意,或出自胸怀,枉申探赜;或妄加向背,辄有异同。而流俗腐儒,后来末学,习其狂狷,成其诖误,自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铭诸舌端,以为口实。唯智者不惑,无所疑焉。

李称陈寿  《隋书 ·李德林传 》:论 《齐书 》起元事 ,其中云 :汉献帝死 ,刘备自尊崇 。陈寿蜀人 ,以魏为汉贼 ,宁肯蜀主未立 ,已云魏武受命乎 ?

贼后逼主  《后汉书 ·伏后纪 》:自帝都许 ,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姻 。操入见 ,帝不任其愤 ,曰 :幸垂恩相舍 。操失色 。后乃逼帝废后 ,以尚书令华歆勒兵入宫收后 。歆就牵后出 。时帝在外殿 ,后被发跣行 ,泣过诀曰 :不能复相活耶 ?帝曰 :我亦不知命在何时 。

凿齿当桓执政  《晋书 ·习凿齿传 》:是时桓温觊觎非望 ,凿齿在郡著 《汉晋春秋 》以裁之 。于三国之时 ,以魏为篡逆 。至文帝平蜀 ,乃为汉亡而晋兴 。按 :其详已见 《论赞 》篇 。但此皆今 《晋书 》所有 ,今子玄以为是道鸾语 。而 《杂说 》篇又有 《新晋 》不取曹 、干 、孙 、檀之说 ,则亦非尽不用也 。

瞻乌  《后汉书 ·郭太传 》:陈蕃 、窦武为阉人害 ,太哭于野曰 :人之云亡 ,邦国殄瘁 。瞻乌爰止 ,不知于谁之屋耳 。

逐鹿  《史记 ·淮阴侯传 》:蒯通曰 :秦失其鹿 ,天下共逐之 ,高材疾足者先得 。

《豪士赋 》 《晋书 ·陆机传 》:齐王冏矜功自伐 ,受爵不让 。陆机恶之 ,作 《豪士赋 》以刺焉 。

《女史箴 》 见 《载文 》篇 。

崔鸿十六家  《魏书 ·崔鸿传 》:鸿 ,字彦鸾 。孝昌初 ,给事黄门侍郎 。弱冠便有著述之志 ,见刘 、石等并因世故 ,跨僭一方 ,国书未有统一 ,乃撰为 《十六国春秋 》,勒成百卷 。又详 《正史 》篇 。

崔氏祖宦  按 :《崔鸿传 》首云 :伯父光 ,名孝伯 ,字长仁 ,东清河人 。祖旷 ,从慕容德南渡河 ,居青州之时水 。慕容氏灭 ,仕刘义隆 ,为乐陵太守 。父灵延 ,刘骏龙骧将军 、长广太守 。观此 ,鸿之世仕江左 ,固有明文 。而 《史通 》云 “委质慕容 ”,传无其语 。意祖旷从渡时 ,名在仕籍 ,传或阙书何官也 。崔氏清河世望 ,故在诸燕境中 。子玄之言 ,必非无征 。

模拟

夫述者相效,自古而然。况史臣注记,其言浩博,若不仰范前哲,何以贻厥后来?盖模拟之体,厥途有二:一曰貌同而心异,二曰貌异而心同。

何以言之?盖古者列国命官,卿与大夫为别。必于国史所记,则卿亦呼为大夫,此《春秋》之例也。当秦有天下,地广殷、周,变诸侯为帝王,目宰辅为丞相。而谯周撰《古史考》,思欲摈抑马《记》,师放孔《经》。其书李斯之弃市也,乃云“秦杀其大夫李斯”。夫以诸侯之大夫名天子之丞相,以此而拟《春秋》,所谓貌同而心异也。

当春秋之世,列国甚多,每书他邦,皆显其号;至于鲁国,直云我而已。如金行握纪,海内大同,君靡客主之殊,臣无彼此之异。而干宝撰《晋纪》,至天子之葬,必云“葬我某皇帝”。且无二君 ,何我之有 ?以此而拟《春秋》,又所谓貌同而心异也。

至如书“元年春王正月”者,年则鲁君之年 ,月则周王之月 。如曹、马受命,躬为帝王,非是以诸侯守藩 ,行天子颁历 。而孙盛《魏》《晋》二《阳秋》,每书年首,必云“某年春帝正月”。夫年既编帝纪,而月又列帝名。以此而拟《春秋》,又所谓貌同而心异也。

五始所作,是曰《春秋》。三传并兴,各释经义。如《公羊传》屡云:“何以书?记某事也。”此则先引经语 ,而继以释辞 ,势使之然 ,非史体也 。如吴均《齐春秋》,每书灾变,亦曰:“何以书?记异也。”夫事无他议 ,言从己出 ,辄自 问而自答者 ,岂是叙事之理者邪 ?以此而拟《公羊》,又所谓貌同而心异也。

世之述者,锐志于奇,喜编次古文,撰叙今事,而巍然自谓五经再生,三史重出,多见其无识者矣。

惟夫明识之士则不然。其所拟者非如图画之写真 ,镕铸之象物 ,以此而似 也 。其所以为似者 ,取其道术相会 ,义理玄同 ,若斯而已 。(眉批:入微之论。) 亦犹孔父贱为匹夫,栖皇放逐,而能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亦何必居九五之位,处南面之尊,然后谓之连类者哉!

盖《左氏》为书,叙事之最。自晋已降,景慕者多,有类效颦,弥益其丑。然求诸偶中,亦可言焉。盖君父见害,臣子所耻,义当略说,不忍斥言。故《左传》叙恒公在齐遇害,而云“彭生乘公,公薨于车”。如干宝《晋纪》叙愍帝殁于平阳,而云:“晋人见者多哭,贼惧,帝崩。”以此而拟《左氏》,所谓貌异而心同也。

夫当时所记或未尽,则先举其始,后详其末,前后相会,隔越取同。若《左氏》成七年,郑获楚钟仪以献晋,至九年,晋归钟仪于楚以求平,其类是也。至裴子野《宋略》叙索虏临江,太子劭使力士排徐湛、江湛僵仆,于是始与劭有隙。其后三年,有江湛为元凶所杀事。以此而拟《左氏》,亦所谓貌异而心同也。

盖文虽缺略,理甚昭著,此丘明之体也。至如叙晋败于邲,先济者赏,而云:“上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夫不言攀舟乱 ,以刃断指 ,而但曰 “舟指 可掬 ”,则读者自睹其事矣 。(眉批:此真巧于夺胎。) 至王劭《齐志》述高季式破敌于韩陵,追奔逐北,而云“夜半方归,槊血满袖”。夫不言奋槊深入 ,击刺甚多 ,而但称 “槊血满袖 ”,则闻者亦知其义矣 。以此而拟《左氏》,又所谓貌异而心同也。

大抵作者,自魏已前,多效三史。从晋已降,喜学五经。夫史才文浅而易模,经文意深而难拟。既难易有别,故得失有殊。盖貌异而心同者 ,模拟之上 也 ;貌同而心异者 ,模拟之下也 。然人皆好貌同而心异,不尚貌异而心同者,何哉?盖鉴识不明,嗜爱多僻,悦夫似史而憎夫真史,此子张所以致讥于鲁侯,有叶公好龙之喻也。呜呼!自子长以还,似皆未睹斯义。后来明达,其鉴之哉!

谯周 《古史考 》 《蜀志 ·谯周传 》:周 ,字允南 ,位亚九列 ,不与政事 。撰定 《法训 》《五经论 》《古史考 》之属百余篇 。

周王之月  原注 :考 《竹书纪年 》始达此义 。而自古说 《春秋 》者 ,皆妄为解释也 。按 :杜 《注 》云 :言周以别夏 、殷也 。误解始此 。愚尝论之 ,《春秋 》系正于王者 ,别鲁于天子 ,非别周于夏令也 。是侯国之史法也 。《史通 》先得我心 。

彭生乘公 ,公薨于车  《左传 》桓公十八年 。

江湛  《南史 ·江夷传 》:夷子湛 ,字徽深 ,领博士 ,转吏部尚书 。家甚贫 ,无兼衣余食 。魏太武至瓜步 ,以湛兼领军 。魏遣使求昏 ,上召太子劭以下集议 。众并谓宜许 ,湛谓许之无益 。劭怒曰 :讵宜苟执异议 ?声色甚厉 。坐散 ,俱出 ,劭使班剑推排之 ,殆于倾倒 。及劭之入弑 ,湛直上省 ,据窗受害 ,意色不挠 。按 :《宋书 》“徽深 ”作 “徽渊 ”,“魏太武 ”作 “索虏 ”。

徐湛  按 :《江湛传 》及 《徐湛之传 》,俱无同受排仆之文 ,二字疑衍 。

上军下军争舟  见 《左传 》宣公十二年 :乱以刃断指 。“乱 ”字上 ,恐脱 “扰 ”字 。

槊血满袖  《北齐书 ·帝纪 》:尔朱兆等同会邺 ,挟洹水而军 。神武乃于韩陵为圆阵 ,合战 ,大败之 。高季式以七骑追奔 ,度野马冈 ,与兆遇 。高昂望之 ,不见 ,哭曰 :丧吾弟矣 !夜久 ,季式还 ,血满袖 。

叶公好龙  《庄子 》逸篇 :子张见鲁哀公 ,不礼而去 ,曰 :君之好士也 ,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 。屋室雕文 ,尽写以龙 。于是天龙下之 ,窥头于牖 ,拖尾于堂 。叶公见之 ,失其魂魄 。是叶公非好龙也 ,好夫似龙而非龙也 。

书事

昔荀悦有云:“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勋,五曰表贤能。”干宝之释五志也:“体国经野之言则书之,用兵征伐之权则书之,忠臣、烈士、孝子、贞妇之节则书之,文诰专对之辞则书之,才力技艺殊异则书之。”于是采二家之所议,征五志之所取,盖记言之所网罗,书事之所总括,粗得于兹矣。然必谓故无遗恨,犹恐未尽者乎?今更广以三科,用增前目:一曰叙沿革,二曰明罪恶,三曰旌怪异。何者?礼仪用舍,节文升降则书之;君臣邪僻,国家丧乱则书之;幽明感应,祸福萌兆则书之。于是以此三科,参诸五志,则史氏所载,庶几无阙。求诸笔削,何莫由斯?

但自古作者,鲜能无病。苟书而不法,则何以示后?盖班固之讥司马迁也:“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所蔽也。”又傅玄之贬班固也:“论国体,则饰主阙而折忠臣;叙世教,则贵取容而贱直节;述时务,则谨辞章而略事实。此其所失也。”寻班、马二史,咸擅一家,而各自弹射,递相疮痏。夫虽自卜者审,而自见为难,可谓笑他人之未工,忘己事之已拙。上智犹其若此,而况庸庸者哉!

抑又闻之,怪力乱神,宣尼不语;而事鬼求福,墨生所信。故圣人于其间,若存若亡而已。若吞燕卵而商生,启龙漦而周灭,厉坏门以祸晋,鬼谋社而亡曹,江使返璧于秦皇,圯桥授书于汉相,此则事关军国 ,理涉兴亡 ,有而书之 ,以 彰灵验 ,可也 。而王隐、何法盛之徒所撰晋史,乃专访州闾细事,委巷琐言,聚而编之,目为鬼神传录,其事非要,其言不经。异乎三史之所书,五经之所载也。

范晔博采众书,裁成汉典。观其所取,颇有奇工。至于《方术》篇及诸蛮夷传,乃录王乔、左慈、廪君、槃瓠,言唯迂诞,事多诡越。可谓美玉之瑕,白圭之玷。惜哉!无是可也。又自魏、晋已降,著述多门,《语林》《笑林》《世说》《俗说》,皆喜载调谑小辩,嗤鄙异闻,虽为有识所讥,颇为无知所说。而斯风一扇,国史多同。至如王思狂躁,起驱蝇而践笔;毕卓沉湎,左持螯而右杯。刘邕榜吏以膳痂,龄石戏舅而伤赘,其事芜秽 ,其辞猥杂 。而历代正史 ,持为雅 言 。苟使读之者为之解颐 ,闻之者为之抚掌 ,固异乎记功书过 ,彰善瘅恶者也 。

大抵近代史笔,叙事为烦。榷而论之,其尤甚者有四:(眉批:四条皆切中 史病。)

夫祥瑞者,所以发挥盛德,幽赞明王。至如凤皇来仪,嘉禾入献,秦得若雉,鲁获如麇,求诸《尚书》《春秋》,上下数千载,其可得言者,盖不过一二而已。爰及近古则不然。凡祥瑞之出,非关理乱,盖主上所惑 ,臣下相欺 ,故德弥 少而瑞弥多 ,政逾劣而祥逾盛 。是以桓 、灵受祉 ,比文 、景而为丰 ;刘 、石应符 ,比曹 、马而益倍 。而史官征其谬说 ,录彼邪言 ,真伪莫分 ,是非无别 。其烦 一也 。

当春秋之时,诸侯力争,各擅雄伯,自相君臣。经书某使来聘、某君来朝者,盖明和好所通,盛德所及。此皆国之大事,不可阙如。而自《史》《汉》已还,相承继作。至于呼韩入侍 ,肃慎来庭 ,如此之流 ,书之可也 。若乃藩王岳 牧 ,朝会京师 ,必也书之本纪 ,则异乎 《春秋 》之义 。夫臣谒其君 ,子觐其父 ,抑 惟恒理 ,非复异闻 。载之简策 ,一何辞费 ?其烦二也 。

若乃百职迁除,千官黜免,其可以书名本纪者 ,盖惟槐鼎而已 。故西京撰 史 ,唯编丞相 、大夫 ;东观著书 ,止列司徒 、太尉 。(眉批:即《春秋》非卿不书之义。) 而近世自三公以下,一命已上,苟沾厚禄,莫不备书。且一人之身,兼预数职,或加其号而阙其位,或无其实而有其名。赞唱为之口劳,题署由其力倦。具之史牍,夫何足观?其烦三也。

夫人之有传也,盖唯书其邑里而已。其有开国承家 ,世禄不坠 ,积仁累德 ,良弓无改 ,项籍之先世为楚将 ,石建之后廉谨相承 ,此则其事尤异 ,略书于传可 也 。其失之者 ,则有父官令长 ,子秩丞郎 ,声不著于一乡 ,行无闻于十室 ,而乃 叙其名位 ,一二无遗 。此实家牒 ,非关国史 。其烦四也 。

于是考兹四事,以观今古,足验积习忘返,流宕不归,乖作者之规模,违哲人之准的也。孔子曰:“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其斯之谓矣。

亦有言或可记,功或可书,而纪阙其文,传亡其事者。或八元才子,因行父而获传;或五羖大夫,假赵良而见识。则知当时正史,流俗所行,若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书,虞、夏、商、周春秋、梼杌之记,其所缺略者多矣。

夫记事之体 ,欲简而且详 ,疏而不漏 。若烦则尽取 ,省则多捐 ,此乃忘折中 之宜 ,失均平之理 。惟夫博雅君子 ,知其利害者焉 。

傅玄贬班  《晋书 ·傅玄传 》:玄 ,字休奕 ,御史中丞 。迁太仆 。撰论经国九流及 《三史 》故事 ,评断得失 ,各为区例 ,名为 《傅子 》,为内 、外 、中篇 。

吞燕卵  郑康成 《商颂谱 》:有娀氏之女名简狄 ,吞鳦卵而生契 。《殷本纪 》:简狄为帝喾次妃 。《尔雅 ·释鸟 》:燕 ,燕鳦 。

启龙漦  《外传 ·郑语 》:宣王之时 ,童谣曰 :“檿弧箕服 ,实亡周国 。”有夫妇鬻是器者 。夏之衰 ,褒神化为三龙 ,王请其漦藏之 ,殷 、周莫之发也 。及厉王发之 ,漦流于庭 ,童妾遭之而孕 ,育而弃之 。鬻弧服者取之 ,以逸于褒 ,是为褒后 。《周本纪 》亦载之 。

厉坏门  《左传 》成公十年 :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 ,搏膺而踊曰 :杀余孙 ,不义 ,余得请于帝矣 。坏大门及寝门而入 。公惧 ,入于室 ,又坏户 。公觉 ,召桑田巫 ,巫言如梦 。公曰 :何如 ?曰 :不食新矣 !

鬼谋社  《左传 》哀公七年 :初 ,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 ,曹叔振铎请待公孙强 。旦而戒其子曰 :我死 ,尔闻公孙强为政 ,必去之 。及伯阳即位 ,好田弋 。曹鄙人公孙强好弋 ,说之 。因访政事 ,有宠 ,使听政 。梦者之子乃行 。八年 ,宋灭曹 。

江使返璧  见 《书志 》篇 。

圯桥授书  事在 《史记 ·留侯世家 》。裴 《注 》:徐广曰 :圯 ,桥也 ,圯音怡 。李奇云 :上 、下邳人谓桥为圯 。按 :“圯桥 ”二字连用 ,似误 。然其后 《杂说 》中有 “庐江目桥为圯 ”之文 ,知其非失考也 ,特随俗通用耳 。

王乔 、左慈  见 《采撰 》篇 。

廪君  《后汉书 ·南蛮传 》:巴郡 、南郡蛮本有五姓 ,未有君长 。乃共令各乘土船 ,约能浮者 ,当以为君 。余姓悉沉 ,唯务相独浮 ,因共立之 ,是为廪君 。廪君死 ,魂魄世为白虎 。

槃瓠  见 《断限 》篇 。

《语林 》《笑林 》 《隋书 ·经籍志 》:《语林 》十卷 ,晋裴启撰 。《笑林 》三卷 ,汉邯郸淳撰 。

《世说 》《俗说 》 《世说 》即临川所撰 ,见 《六家 》。《隋书 ·经籍志 》:《俗说 》三卷 ,沈约撰 。

驱蝇  《魏志 ·梁习传 》注 :《魏略 》云 :王思性急 ,常执笔作书 ,蝇集笔端 ,驱去复来 。思恚怒 ,自起驱蝇 ,不能得 ,还取笔掷地 ,踏坏之 。

持螯  《晋书 ·毕卓传 》:卓 ,字茂世 。尝谓人曰 :得满数百斛船 ,四时甘味置两头 ,右手持酒杯 ,左手持蟹螯 ,拍浮酒船中 ,便足了一生矣 。

膳痂  《宋书 ·刘穆之传 》:穆之之孙邕 ,嗜食疮痂 ,以为味似鳆鱼 。尝诣孟灵休 ,灵休疮痂落床上 ,取食之 。灵休大惊 。答曰 :性之所嗜 。灵休疮痂未落者 ,悉褫取以饲邕 ,遂举体流血 。南康国吏二百许人 ,不问有罪无罪 ,递互与鞭 ,鞭疮痂 ,常以给膳 。

伤赘  《南史 ·朱龄石传 》:龄石 ,字伯儿 。少好武 ,不事崖检 。舅淮南蒋氏 ,才劣 。龄石使舅卧听事 ,剪纸方寸 ,帖著舅枕 ,以刀子县掷之 ,相去八九尺 ,百掷百中 。舅畏龄石 ,终不敢动 。舅头有大瘤 ,龄石伺舅眠 ,密割之 ,即死 。按 :伤赘 ,即割瘤也 。

嘉禾  《书序 》:唐叔得禾 ,异亩同颖 ,献之天子 。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 ,作 《归禾 》。周公既得命禾 ,旅天子之命 ,作 《嘉禾 》。

秦得若雉  《史记 ·封禅书 》:秦文公获若石云 ,于陈仓北阪城祠之 。其神来也常以夜 ,则若雄鸡 ,其声殷云 ,野鸡夜鸣 。以一牢祠 ,号曰 “陈宝 ”。按 :“雄鸡 ”,《汉书 ·郊祀志 》作 “雄雉 ”。

鲁获如麇  《公羊传 》:哀公十四年春 ,西狩获麟 。孰狩之 ?薪采者也 。薪采者则微者也 ,曷为以狩言之 ?大之也 。麟者仁兽也 ,有王者则至 ,无王者则不至 。有以告者 ,曰 :有麇而角者 。孔子曰 :孰为来哉 !孰为来哉 !反袂拭面 ,涕沾袍 。

呼韩入侍  《汉书 ·宣帝纪 》:甘露二年 ,匈奴呼韩邪单于款五原塞 。三年春正月 ,行幸甘泉 ,郊泰畤 。呼韩邪单于稽侯狦来朝 ,赞谒称藩臣而不名 。上自甘泉宿池阳宫 ,蛮夷君长夹道陈 。上登渭桥 ,咸称万岁 。

肃慎来庭  《史记 ·孔子世家 》:武王克商 ,通道九夷八蛮 ,肃慎贡楛矢石砮 ,长尺有咫 。《晋书 ·文帝纪 》:肃慎来献石砮 、貂皮等 ,天子命归于大将军府 。按 :《魏志 ·陈留王纪 》:景元三年 ,肃慎遣使重译入贡 ,即其事 。又 《晋书 ·武帝纪 》:咸宁五年 ,肃慎来献楛矢石砮 。

异乎 《春秋 》之义  原注 :若 《汉书 》载楚王嚣等来朝 ,《宋书 》载檀道济等来朝之类是也 。

项籍世为楚将  《史记 ·项羽本纪 》。

石建廉谨相承  《史记 ·万石君传 》。

八元才子  见后篇 “元凯 ”注 。

五羖大夫  《史记 ·商君列传 》。

人物

夫人之生也,有贤不肖焉。若乃其恶可以诫世,其善可以示后,而死之日名无得而称焉,是谁之过欤?盖史官之责也。

观东汉一代 ,贤明妇人 ,如秦嘉妻徐氏 ,动合礼仪 ,言成规矩 ,毁形不嫁 ,哀 恸伤生 ,此则才德兼美者也 。(眉批:此论最正。) 董祀妻蔡氏 ,载诞胡子 ,受辱虏 廷 ,文词有余 ,节概不足 ,此则言行相乖者也 。至蔚宗 《后汉 》,传标 《列女 》,徐 淑不齿 ,而蔡琰见书 。欲使彤管所载 ,将安准的 ?

裴幾原删略宋史,时称简要。至如张祎阴受君命,戕贼零陵,乃守道不移,饮鸩而绝。虽古之鉏麑义烈,何以加诸?鲍昭文宗学府,驰名海内,方于汉代褒、朔之流。事皆阙如,何以申其褒奖?

夫天下善人少而恶人多,其书名竹帛者,盖唯记善而已。故太史公有云:“自获麟以来,四百余年,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废而不载,余甚惧焉。”即其义也。至如四凶列于《尚书》,三叛见于《春秋》,西汉之纪江充、石显,东京之载梁冀、董卓,此皆干纪乱常 ,存灭兴亡所系 。既有关时政 ,故不可阙书 。

但近史所刊 ,有异于是 。至如不才之子 ,群小之徒 ,或阴情丑行 ,或素餐尸 禄 ,其恶不足以曝扬 ,其罪不足以惩戒 ,莫不搜其鄙事 ,聚而为录 ,不其秽乎 ?抑又闻之,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而斗筲之才,何足算也。若《汉》传之有傅宽、靳歙,《蜀志》之有许慈,《宋书》之虞丘进,《魏史》之王宪,若斯数子者,或才非拔萃,或行不逸群,徒以片善取知,微功见识,阙之不足为少,书之唯益其累。而史臣皆责其谱状,征其爵里,课虚成有,裁为列传,不亦烦乎?

夫名刊史册,自古攸难;事列《春秋》,哲人所重。笔削之士,其慎之哉!

秦嘉妻徐  《玉台新咏 》秦嘉 《赠妇诗 》序云 :嘉为郡上掾 ,妻徐淑寝疾 ,还家 ,不获面别 ,赠诗云尔 。淑答诗 ,略云 :妾身兮不令 ,感疾兮来归 。旷废兮侍觐 ,情敬兮有违 。君今兮奉命 ,远适兮京师 。悠悠兮离别 ,梦想兮容辉 。恨无兮羽翼 ,高飞兮相追 。《艺文类聚 》:淑复嘉书云 :昔诗人有飞蓬之感 ,班姬有谁荣之叹 。素琴明鉴 ,当待君还 。未奉光仪 ,宝钗不列 。《幽明录 》:淑昼卧流涕 。嫂问之 。曰 :适见嘉自说往津亭乡 ,病亡 。一客赍书还 ,日中当至 。举家大惊 。书至 ,事如梦 。

董祀妻蔡  《后汉书 ·列女传 》:陈留董祀妻者 ,同郡蔡邕之女也 。名琰 ,字文姬 ,博学有才辩 ,又妙于音律 ,适河东卫仲道 。夫亡 ,无子 。兴平中 ,天下丧乱 ,为胡骑所获 ,没于南匈奴左贤王 。在胡中 ,生二子 。曹操素与邕善 ,遣使者以金璧赎之 ,而重嫁于祀 。

张祎  《晋书 ·忠义传 》:张祎 ,吴郡人 ,少有操行 。恭帝践祚 ,刘裕以祎帝之故吏 ,素所亲信 ,封药酒一罂付祎 ,密令鸩帝 。祎既受命 ,叹曰 :鸩君求生 ,何面目视息世间哉 !不如死也 。因自饮之而死 。按 :《宋书 》则于其子畅传见之 。易代之史 ,体自应尔 ,可无阙如之讥 。

鉏麑  《左传 》宣公二年 。

鲍昭  《宋书 ·临川王传 》:义庆为宗室之表 ,招聚文学之士东海鲍照等 ,引为佐使 。照 ,字明远 ,文辞赡逸 ,为 《河清颂 》,序甚工 。世祖好为文章 ,自谓物莫能及 。照悟其旨 ,为文多鄙言累句 ,当世咸谓照才尽 ,实不然也 。按 :唐人避武后讳曌 ,多作 “鲍昭 ”。

三叛  《左传 》昭公三十一年 :齐豹为卫司寇 ,作而不义 ,其书为盗 。邾庶其 、莒牟夷 、邾黑肱以土地出 ,不求其名 ,贱而必书 ,所以惩肆而去贪也 。《春秋 》书齐豹曰盗 ,三叛人名 ,以惩不义 ,其善志也 。

傅 、靳  《汉书 》樊 、郦 、夏侯 、灌 、傅 、靳 、周同传 。按 :“傅靳 ”恐当作 “傅周 ”,盖七人中叙功 ,惟傅宽 、周绁事最少也 。

许慈  《蜀志 ·许慈传 》:慈 ,字仁笃 。又有胡潜 ,字公兴 。并为博士 ,典掌旧文 。更相克伐 ,书籍有无 ,不相通借 ,时寻楚挞 。其矜己妒彼至于此 。

虞丘进  《宋书 ·虞丘进传 》:进累战有功 ,封望蔡县男 ,除宋台令书 。史臣曰 :诸将起自竖夫 ,心一乎主 ,百死而不顾 ,遂飨封侯之报 。

王宪  《魏书 ·王宪传 》:宪 ,字显则 ,北海剧人 。归诚 ,太祖见之 ,曰 :此王猛孙也 。厚礼待之 。进爵剧县侯 ,卒年八十九 。按 :《北史 》“宪 ”作 “幰 ”。

核才

(眉批:论甚严正。自唐以后,以俪体为史者遂绝,固由宋人之力排,而子玄廓清之力, 亦自不少。)

夫史才之难,其难甚矣。《晋令》云:“国史之任,委之著作,每著作郎初至,必撰名臣传一人。”斯盖察其所由,苟非其才,则不可叨居史任。历观古之作者,若蔡邕、刘峻、徐陵、刘炫之徒,各自谓长于著书,达于史体,然观侏儒一节,而他事可知。案:伯喈于朔方上书,谓宜广班氏《天文志》。夫《天文》之于《汉史》,实附赘之尤甚者也。必欲申以掎摭,但当锄而去之,安可仍其过失,而益其芜累?述史如此,将非练达者欤?孝标持论谈理,诚为绝伦。而《自叙》一篇,过为烦碎;《山栖》一志,直论文章。谅难以偶迹迁、固,比肩陈、范者也。孝穆在齐,有志梁史,及还江左,书竟不成。嗟乎 !以徐公文体 ,而施诸史 传 ,亦犹灞上儿戏 ,异乎真将军 ,幸而量力不为,可谓自卜者审矣。(眉批:此亦公论,《晋书》是其显证矣!) 光伯以洪儒硕学,而迍邅不遇。观其锐情自叙,欲以垂示将来,而言皆浅俗,理无要害。岂所谓“诵《诗》三百,虽多,亦奚以为”者乎!

昔尼父有言:“文胜质则史。”盖史者当时之文也。然朴散淳销 ,时移世 异 ,文之与史 ,较然异辙 。故以张衡之文,而不闲于史;以陈寿之史,而不习于文。其有赋述《两都》,诗裁《八咏》,而能编次汉册,勒成宋典。若斯人者,其流几何?(眉批:甘苦之言,分明之论。微特俪体不可为史,即以东坡之工为散文,亦自云某于此事非当家,所作志文亦大略可睹,而南丰《隆平集》中即太祖一论,已大乖史体矣!)

是以略观近代,有齿迹文章而兼修史传。其为式也,罗含、谢客宛为歌颂之文,萧绎、江淹直成铭赞之序,温子昇尤工复语,卢思道雅好丽词,江总猖獗以沉迷,庾信轻薄而流宕。此其大较也。然向之数子所撰者,盖不过偏记杂说,小卷短书而已,犹且乖滥踳驳,一至于斯。而况责之以刊勒一家,弥纶一代,使其始末圆备,表里无咎,盖亦难矣。

但自世重文藻,词宗丽淫,于是沮诵失路,灵均当轴。每西省虚职,东观伫才,凡所拜授,必推文士。遂使握管怀铅,多无铨综之识;连章累牍,罕逢微婉之言。而举俗共以为能,当时莫之敢侮。假令其间有术同彪、峤,才若班、荀,怀独见之明,负不刊之业,而皆取窘于流俗,见嗤于朋党。遂乃哺糟歠醨,俯同妄作;披褐怀玉,无由自陈。此管仲所谓“用君子而以小人参之,害霸之道”者也。

昔傅玄有云:“观孟坚《汉书》,实命代奇作。及与陈宗、尹敏、杜抚、马严撰中兴纪传,其文曾不足观,岂拘于时乎?不然,何不类之甚者也。是后刘珍、朱穆、卢植、杨彪之徒,又继而成之。岂亦各拘于时,而不得自尽乎?何其益陋也。”嗟乎!拘时之患,其来尚矣。斯则自古所叹,岂独当今者哉!

《晋令 》 《隋书 ·经籍志 》:《晋令 》四十卷 。《晋书 ·职官志 》:著作郎始到职 ,必撰名臣传一人 。

侏儒一节  《吴志 ·潘濬传 》注 :武陵部从事樊伷叛 ,外白差万人往讨 ,濬曰 :五千兵足可擒伷 。伷实无才 ,昔尝为州人设馔 ,比至日中 ,食不可得 ,而十余自起 。此亦侏儒观一节之验也 。

朔方上书  《后汉书 ·蔡邕传 》:邕 ,字伯喈 ,拜郎中 ,校书东观 。对灾咎 ,讥刺宠臣 ,下狱 。减死 ,徙朔方 。上书自陈 ,奏其所著十意 。《注 》:自陈曰 :臣自在布衣 ,常以为 《汉书 》十志下尽王莽 ,光武以来唯记纪传 ,无续志者 。故太傅胡广略以所有旧事与臣 ,臣欲删定者一 ,所当接续者四 ,前志所无 ,臣欲著者五 。分别首目 ,并书章左 ,唯陛下留神 。

《自叙 》《山栖 》 刘峻 ,见 《补注 》篇 。又 《梁书 ·文学传 》:因游东阳紫岩山 ,筑室居焉 。为 《山栖志 》,其文甚美 。又尝为 《自序 》,曰 :余自比冯敬通 ,而有同之者三 ,异之者四 。按 :“直论文章 ”,句义不可晓 ,恐有讹字 。

孝穆在齐  《陈书 ·徐陵传 》:陵 ,字孝穆 。太清二年 ,兼通直散骑常侍 。使魏 ,会齐受禅 ,陵累求复命 ,终拘留不遣 。及齐送贞阳侯为梁嗣 ,乃遣陵随还 。陈天嘉年 ,领大著作 。按 :“在齐有志梁史 ”之语 ,本传 、本集皆不见 。

光伯自叙  《隋书 ·儒林传 》:刘炫 ,字光伯 。纳言杨达举炫博学 ,射策高第 ,除太学博士 。岁余 ,归河间 ,于时盗贼蜂起 ,教授不行 。乃自为赞曰 :通人自叙风徽 ,余敢仰均先达 ,徒以日迫桑榆 ,门徒雨散 ,殆及余喘 ,薄言胸臆云云 。

《两都 》 《两都赋 》,班固撰 。见 《载文 》篇 。

《八咏 》 《八咏 》,沈约撰 。隐侯本集 :一 、《登台望秋月 》,二 、《会圃临春风 》,三 、《岁暮愍衰草 》,四 、《霜来悲落桐 》,五 、《夕行闻夜鹤 》,六 、《晨征听晓鸿 》,七 、《解佩去朝市 》,八 、《被褐守山东 》。苏诗王注 :沈约为东阳太守 ,作 《八咏 》,写于楼上 。

罗含  《晋书 ·文苑传 》:罗含 ,字君章 。尝梦一鸟 ,文彩异常 ,飞入口 ,自此藻思出新 。太守谢尚称曰 :湘中琳琅 。于城西小洲上立茅屋 ,布衣蔬食 ,晏如也 。征正员郎 ,转廷尉 ,致仕 ,门施行马 。

谢客  《南史 ·庾肩吾传 》:简文书曰 :谢客吐言天拔 ,出于自然 ,时有不拘 ,是其糟粕 。《谢弘微传 》:客儿 ,灵运小名 。《异苑 》:灵运生于会稽 ,其家以子孙难得 ,送于钱塘杜明师养之 ,十五方还 。故曰客儿 。

萧绎  萧绎即梁元帝 ,《梁书 》本纪 :初封湘东王 ,颇有高名 ,与裴子野 、刘显 、萧子云为布衣之交 ,著作多行于世 。

江淹  《梁书 ·江淹传 》:淹 ,字文通 。少以文章显 ,晚节才思微退 ,时人谓之才尽 。所著述百余篇 ,并 《齐史 》十志 。

温子昇  见 《叙事 》篇 。

卢思道  《北史 ·卢玄传 》:玄之孙思道 ,才学兼著 。齐天保中 ,《魏史 》成 ,思道多所非毁 。周平齐 ,追赴长安 。终散骑侍郎 、参内史事 。集三十卷 。

江总  《陈书 ·江总传 》:总 ,字总持 。家传赐书 ,昼夜寻读 。文伤于浮艳 。后主之世 ,总当权宰 ,日与宴游后庭 ,共陈暄 、孔范等十余人 ,谓之狎客 。

庾信  《北史 ·文苑传 》:庾信 ,字子山 。父肩吾 ,为梁中庶子 。徐摛为右卫率 。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 。父子东宫出入 ,恩莫与比隆 。文并绮艳 ,世号 “徐庾体 ”焉 。元帝即位 ,骋于西魏 。属大军南伐 ,遂留长安 ,累迁开府仪同三司 。

踳驳  《庄子 》末篇 :惠施多方 ,其道踳驳 。按 :乖舛也 。本训色杂 ,或作 “ 驳 ”。

沮诵失路  《升庵外集 》:仓颉 、沮诵 ,共造文字 ,今世知有仓颉 ,不知有沮诵 。按 :沮诵失路 ,借言古笔不行也 。又详 《史官 》篇 。

灵均当轴  按 :《史记 ·屈贾传 》,但言屈原者 ,名平 ,不言别有名字 。所谓正则 、灵均 ,盖 《离骚 》自寓 。“灵均当轴 ”,借言以词人当史局也 。

傅玄有言  傅玄 ,见 《书事 》篇 。其言即所撰论三史故事 ,评断得失中语也 。作 “傅毅 ”者 ,非是 。

陈宗  《后汉书 ·班固传 》:显宗召固诣校书部 ,除兰台令史 ,与前睢阳令陈宗 、长陵令尹敏 ,共成 《世祖本纪 》。《困学纪闻 》:《论衡 》云 :陈平仲纪光武功德颇可观见 。未详平仲何人 。按 :阎征君若璩 ,据 《班固传 》推知是陈宗字 。

尹敏  袁宏 《后汉纪 》:南阳人尹敏 ,字幼季 ,才学深通 。上言谶书多近语俗辞 。上非之 。官止长陵令 ,与班彪善 。

杜抚 、马严  《后汉书 ·马援传 》:援兄子严 ,字威卿 。明德皇后既立 ,严虑致讥嫌 ,徙北地 ,皇后敕使移居洛阳 。显宗召见 ,严进对闲雅 ,诏留仁寿闼 ,与校书郎杜抚 、班固等杂定 《建武注记 》。

刘珍  《后汉书 ·文苑传 》:刘珍 ,字秋孙 。永初中 ,邓太后诏珍与刘 、马融校定东观百家 。又诏与 作建武以来名臣传 。

朱穆  《后汉书 ·朱晖传 》:晖子穆 ,字公叔 ,拜尚书 。所著论奏二十篇 。及卒 ,蔡邕与门人共述其体行 ,谥为文忠先生 。按 :传中不及朱穆续史事 。

卢植  《后汉书 ·卢植传 》:植 ,字子幹 ,拜议郎 ,与马日 、蔡邕 、杨彪 、韩说等补续 《汉纪 》。

杨彪  《后汉书 ·杨震传 》:震曾孙彪 ,字文先 。熹平中 ,公车征拜议郎 。《注 》:《华峤书 》曰 :与日 、植 、邕等著作东观 。

序传

盖作者自叙,其流出于中古乎?案:屈原《离骚经》,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祖考;先述厥生,次显名字。自叙发迹,实基于此。降及司马相如,始以自叙为传。然其所叙者,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已。逮于祖先所出,则蔑尔无闻。至马迁,又征三闾之故事,放文园之近作,模楷二家,勒成一卷。于是扬雄遵其旧辙,班固酌其余波,自叙之篇,实烦于代。虽属辞有异,而兹体无易。

然自叙之为义也,苟能隐己之短,称其所长,斯言不谬,即为实录。而相如自序,乃记其客游临邛,窃妻卓氏,以《春秋》所讳,持为美谈。虽事或非虚,而理无可取。载之于传,不其愧乎!又王充《论衡》之《自纪》也,述其父祖不肖,为州闾所鄙,而己答以瞽顽舜神,鲧恶禹圣。夫自叙而言家世,固当以扬名显亲为主,苟无其人,阙之可也。至若盛矜于己,而厚辱其先,此何异证父攘羊,学子名母?必责以名教,实三千之罪人也。

夫自媒自炫,士女之丑行。历观扬雄已降,其自序也,始以夸尚为宗。至魏文帝、傅玄、陶梅、葛洪之徒,则又逾于此者矣。何则?身兼片善,行有微能,皆剖析具言,一二必载。岂所谓宪章前圣,谦以自牧者欤?

又近古人伦,喜称阀阅。其荜门寒族,百代无闻,而骍角挺生,一朝暴贵,无不追述本系,妄承先哲。(眉批:持此说以绳百家谱牒,有愧色者多矣。故余谓姓氏书皆可焚也!) 至若仪父、振铎,并为曹氏之初;淳维、李陵,俱称拓拔之始。河内马祖,迁、彪之说不同;吴兴沈先,约、炯之言有异。斯皆不因真律,无假宁楹,直据经史,自成矛盾。(眉批:“真律”疑是“殷律”之讹,用孔子吹律自知为殷人事,以声近而为“真”。“宁楹”疑是“晏楹”之讹,用晏子凿楹留书与子事,以形近而为“宁”也,存以 俟考。) 则知扬姓之寓西蜀 ,班门之雄朔野 ,或胄纂伯侨 ,或家传熊绎 ,恐自我作 故 ,失之弥远者矣 。盖谄祭非鬼 ,神所不歆 ;致敬他亲 ,人斯悖德 。凡为叙传 ,宜详此理 。不知则阙 ,亦何伤乎 ?

《离骚 》陈氏族  屈平 《离骚经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庾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

相如自叙为传  按 :《汉书 ·司马相如传 》,无自叙明文 。证之后史 ,知其言固有本 。《隋书 ·刘炫传 》自为赞曰 :通儒司马相如 、扬子云 、马季卿 、郑康成等 ,皆自叙风徽 ,传芳来叶云云 。盖子玄之前 ,古人已言之矣 。

窃妻  《汉书 ·司马相如传 》:相如游梁归 ,临邛令王吉为具召之 。时卓王孙女文君新寡 ,相如以琴心挑之 。文君夜亡奔相如 ,遂与驰归成都 。

《论衡 ·自纪 》 《论衡 ·自纪 》篇 :王充者 ,会稽上虞人也 ,字仲任 。其先本魏郡 ,从军有功 ,封会稽阳亭 ,国 (绝 ),因家焉 ,以农桑为业 。世祖勇任气 ,怨仇众多 。祖父泛担载 ,就安钱唐县 ,生子二 :蒙 、诵 。诵即充父 ,与豪家丁伯等结怨 ,徙处上虞 。

学子名母  《战国 ·魏策 》:宋人有学者 ,三年反而名其母 。母曰 :名我何也 ?其子曰 :尧 、舜名 ,天地名 ,母贤不过尧 、舜 ,大不过天地 ,是以名母也 。母曰 :子于学尽行之乎 ?将有所不行也 ,愿子之且以名母为后也 。

三千之罪  《孝经 ·五刑 》篇 :子曰 :五刑之属三千 ,而罪莫大于不孝 。

扬雄自叙  《汉书 ·扬雄传 》注 :晋灼曰 :晋大夫无扬侯 。师古曰 :雄之自叙谱牒 ,称扬侯 ,盖疏谬也 。据此可见 ,《雄传 》皆自叙之文 ,其说必有所受也 。

魏文帝  《典论 ·自序 》历述平董卓 、脱张绣及论射 、击剑 、弹棋之事 ,皆著于篇 。

傅玄  玄 ,字休奕 。见 《书事 》篇 。作 《傅子 》三篇 ,其自叙未见 。

陶梅  当作 “梅陶 ”。《世说 ·方正 》注 :梅颐弟陶 ,字叔真 ,王敦咨议参军 。《晋书 》:祖逖兄纳问梅陶曰 :君乡里立月旦评 ,何如 ?曰 :善褒恶贬 ,佳法也 。王隐在坐 ,曰 :《尚书 》“三载考绩 ”,何得月行褒贬 ?陶曰 :此官法也 。月旦 ,私法也 。按 :陶生许劭之乡 ,好议论 ,自叙之作 ,或是其人 。

葛洪  《抱朴子 ·自叙 》:余抄掇众书 ,撮其精要 。或曰 :玉屑盈车 ,不如全璧 。答曰 :泳员流者 ,采珠而捐蚌 ;登荆山者 ,拾玉而弃石 。余犹摘孔翠之藻羽 ,脱犀象之角牙矣 。其自序世系 ,《晋书 》本传略采之 。

仪父 、振铎  《大戴 ·帝系 》篇 :颛顼玄孙陆终 ,娶鬼方氏 ,产六子 ,其五曰安 ,是为曹姓 。曹姓者 ,邾氏也 。《通志 ·氏族略 》:武王封安之苗裔邾挟为附庸 ,下至仪父 ,始见于经 。按 :邾仪父乃曹之后 ,非曹之先也 。刘言稍借 。《史记 》:曹叔振铎者 ,周武王弟也 。武王既克殷纣 ,封振铎于曹 。

始均李陵  《魏书 ·序纪 》:黄帝以土德王 。北俗谓 “土 ”为 “托 ”,谓 “后 ”为 “跋 ”,故以为氏 。其裔始均 ,入仕尧世 ,命为田祖 。爰历二代 ,始均之裔不交南夏 。积六十七世 ,至成皇帝 ,讳毛立 ,威振北方 。《宋书 ·索虏传 》:索头虏姓托跋 ,其先李陵后也 。按 :旧本 “始均 ”作 “淳维 ”,淳维是匈奴远祖 ,与拓跋无涉 。“拓 ”通作 “托 ”“託 ”。

河内马祖  按 :《史记 ·太史公自序 》及 《晋书 》帝纪 ,同以汉初河内司马卬为祖 。《史通 》谓彪说不同 ,是司马彪 《九州春秋 》叙姓别有所祖也 。俟考 。

吴兴沈先  沈约 《宋书 ·自序 》:沈子国 ,今汝南平舆沈亭是也 ,后以国为氏 。汉有曰戎字威卿者 ,光武封为海昏侯 ,辞不受 。避地徙居会稽乌程县之余不乡 ,遂世家焉 。顺帝分会稽为吴郡 ,灵帝分乌程为永安 ,吴孙皓分吴郡为吴兴郡 。晋平吴 ,改永安为武康 。史臣七世祖延 ,始居县东博陆里余乌村 。按 :《南史 ·沈炯传 》亦云吴兴武康人 。《史通 》云炯言有异 ,未详所本 。

真律宁楹  未详 。

胄纂伯侨  《汉书 ·扬雄传 》:其先出自有周伯侨者 ,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扬 ,因氏焉 。

家传熊绎  《汉书 ·叙传 》:班之先与楚同姓 ,令尹子文之后也 。子文初生 ,虎乳之 ,楚人谓虎为 “班 ”,因氏焉 。按 :熊绎 ,楚先君也 。

敬他  《孝经 ·圣治 》: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 ,谓之悖德 ;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 ,谓之悖礼 。

烦省

(眉批:推寻尽致,持论平允,子玄难得此圆通之论。)

昔荀卿有云:远略近详。则知史之详略不均,其为辨者久矣。及干令升《史议》,历诋诸家,而独归美《左传》,云:“丘明能以三十卷之约,括囊二百四十年之事,靡有孑遗。斯盖立言之高标,著作之良模也。”又张世伟著《班马优劣论》,云:“迁叙三千年事,五十万言;固叙二百四十年事,八十万言。是班不如马也。”然则自古论史之烦省者,咸以左氏为得,史公为次,孟坚为甚。(眉批:“甚”字,旧作“非”字,是。) 自魏、晋已还,年祚转促,而为其国史亦不减班《书》。此则后来逾烦,其失弥甚者矣。

余以为近史芜累 ,诚则有诸 ,亦犹古今不同 ,势使之然也 。(眉批:通人之论。) 辄求其本意,略而论之,何者?当春秋之时,诸侯力争,各闭境相拒,关梁不通。其有吉凶大事,见知于他国者,或因假道而方闻,或以通盟而始赴。苟异于是,则无得而称。鲁史所书,实用此道。至如秦、燕之据有西北,楚、越之大启东南,地僻界于诸戎,人罕通于上国。故载其行事,多有阙如。且其书自 宣 、成以前 ,三纪而成一卷 ;至昭 、襄 (眉批:“昭”“襄”二字倒书。) 已下 ,数年而占 一篇 。是知国阻隔者 ,记载不详 ;年浅近者 ,撰录多备 。此丘明随闻见而成传 ,何有故为简约者哉 !

及汉氏之有天下也,普天率土,无思不服。会计之吏,岁奏于阙廷。 轩之使,月驰于郡国。作者居府于京兆,征事于四方,用使夷夏必闻,远近无隔。故汉氏之史,所以倍增于《春秋》也。

降及东京,作者弥众。至如名邦大都,地富才良,高门甲族,代多髦俊。邑老乡贤,竞为别录;家牒宗谱,各成私传。于是笔削所采,闻见益多。此中兴之史,所以又广于《前汉》也。

夫英贤所出,何国而无?书之则与日月长悬,不书则与烟尘永灭。是以谢承尤悉江左,京洛事缺于三吴;陈寿偏委蜀中,巴、梁语详于二国。如宋、齐受命,梁、陈握纪,或地比《禹贡》一州,或年方秦氏二世。夫地之偏小 ,年之窘 迫 ,适使作者采访易洽 ,巨细无遗 ,耆旧可询 ,隐讳咸露 。此小国之史 ,所以不 减于大邦也 。(眉批:推阐分明。)

夫论史之烦省者 ,但当要其事有妄载 ,苦于榛芜 ,言有阙书 ,伤于简略 ,斯 则可矣 。必量世事之厚薄 ,限篇第以多少 ,理则不然 。且必谓丘明为省也,若介葛辨牺于牛鸣,叔孙志梦于天压,楚人教晋以拔旆,城者讴华以弃甲。此而毕书,岂得谓之省邪?且必谓《汉书》为烦也,若武帝乞浆于柏父,陈平献计于天山,长沙戏舞以请地,杨仆怙宠而移关。此而不录,岂得谓之烦邪?由斯而言,则史之烦省不中,从可知矣。

又古今有殊,浇淳不等。帝尧则天称大,《书》惟一篇;周武观兵孟津,言成三誓;伏羲止画八卦,文王加以《系辞》。俱为大圣,行事若一,其丰俭不类,悬隔如斯。必以古方今 ,持彼喻此 ,如蚩尤 、黄帝交战阪泉 ,施于春秋 ,则城濮 、鄢陵之事也 。有穷篡夏 ,少康中兴 ,施于两汉 ,则王莽 、光武之事也 。夫差既 灭 ,句践霸世 ,施于东晋 ,则桓玄 、宋祖之事也 。张仪 、马错为秦开蜀 ,施于三 国 ,则邓艾 、钟会之事也 。而往之所载 ,其简如彼 ;后之所书 ,其审如此 。若使 同后来于往世 ,限一概以成书 ,将恐学者必诟其疏遗 ,尤其率略者矣 。而议者苟嗤沈、萧之所记,事倍于孙、习;华、谢之所编,语烦于班、马,不亦谬乎!故曰:论史之烦省者,但当求其事有妄载,言有阙书,斯则可矣。必量世事之厚薄,限篇第以多少,理则不然,其斯之谓也。

年浅近者撰录多备  原注 :杜预 《释例 》云 :文公已上六公 ,书日者二百四十九 。宣公已下亦六公 ,书日者四百三十二 。计年数略同 ,而日数加倍 ,此亦久远遗落 ,不与近同也 。是则传者注书已先觉之矣 。

令升  干宝字 ,见 《二体 》篇 。

世伟  张辅字 ,见 《鉴识 》篇 。

介葛  《左传 》僖公二十九年 。

天压  《左传 》昭公四年 :初 ,穆子去叔孙氏 ,及庚宗 ,遇妇人 ,私而宿焉 。适齐 ,梦天压己 ,弗胜 。顾而见人 ,黑而上偻 ,号之曰 :牛助余 !乃胜之 。既立 ,所宿庚宗之妇人献以雉 ,曰 :吾子长矣 。见之 ,则所梦 ,号之曰 :牛 。曰 :唯 。遂使为竖 ,有宠 。卒乱其室 。

拔旆  《左传 》宣公十二年 :邲之战 ,晋师奔 ,或以广队不能进 。楚人惎之脱扃 。少进 ,马还 ,又惎之 ,拔旆投衡 ,乃出 。顾曰 :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 。

弃甲  见 《言语 》篇 。

乞浆柏父  郭 《注 》:上微行 ,尝夜至柏谷 ,舍于逆旅 。因从乞浆 ,主人翁曰 :无浆 ,正有溺耳 。且疑上为奸盗 ,欲攻之 。主人妪睹上状貌而异之 ,止其翁 。翁不听 ,妪饮翁酒 ,缚之 。乃杀鸡为食 ,以谢客 。明日 ,上归 ,召妪赐金千斤 。按 :《汉武故事 》。

献计天山  《汉书 ·高帝纪 》:至平城 ,为匈奴所围七日 ,用陈平计得出 。《注 》:应劭曰 :陈平使画工图美女 ,间遗阏氏 ,云欲献之 。阏氏畏其夺己宠 ,因谓单于曰 :汉天子亦有神灵 ,得其地 ,非能有也 。于是开一角 ,得出 。郑氏曰 :计鄙陋 ,故秘 。

长沙戏舞  《汉书 ·景十三王传 》:长沙定王发母微 ,故王卑湿贫国 。《注 》:应劭曰 :景帝后二年 ,诸王来朝 。有诏更前称寿歌舞 ,定王但张袖小举手 ,左右笑其拙 。上怪问之 ,对曰 :臣国小地狭 ,不足回旋 。帝乃以武陵 、零陵 、桂阳益焉 。

杨仆移关  《汉书 ·孝武纪 》:元鼎三年冬 ,徙函谷关于新安 ,以故关为弘农县 。《注 》:应劭曰 :时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 ,耻为关外民 。上书乞徙东关 ,以家财给其用度 。武帝意亦好广阔 ,于是徙关三百里 。

城濮 、鄢陵  城濮事在 《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 ,鄢陵事在成公十六年 。所谓春秋晋 、楚三大战之二也 。

有穷少康  《左传 》襄公四年 :昔有夏之方衰也 ,后羿因夏民以代夏政 ,而淫于原兽 ,弃武罗 、伯因 、熊髡 、尨圉而用寒浞 。寒浞 ,伯明氏之谗子弟也 。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 ,树之诈慝 ,以取其国家 。又哀公元年 :昔有过浇灭夏后相 ,后缗方娠 ,逃归有仍 ,生少康焉 。浇求之 ,奔有虞 。虞思妻之二姚 ,而邑诸纶 。能布其德 ,以收夏众 。使女艾谍浇 ,复禹之绩 ,祀夏配天 。

王莽 、光武  二汉终始 ,传纪载之 ,凡数卷 。

桓玄 、宋祖  《晋书 》之 《叛臣 》及 《诸葛长民 》《何无忌 》等传 ,《宋书 》之 《武帝纪 》及 《刘道规 》等传 ,并载其事 ,亦数卷 。

为秦开蜀  《战国 ·秦策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起兵伐蜀 ,遂定蜀 。《史记 》略同 。

邓艾 、钟会  《魏志 》:邓艾 ,字士载 。钟会 ,字士季 ,太傅繇少子也 。司马文王以蜀将姜维屡扰边陲 ,大举图蜀 。景元四年秋 ,下诏使邓艾统诸军三万余人趋甘松 、沓中缀维 ,会统十万众 ,分从斜谷 、骆口入 。移檄蜀将吏士民云云 。按 :《魏志 》《蜀志 》及 《晋书 ·文帝纪 》,其事专载 、夹载不一册 。

杂述

(眉批:此篇详核而精审。)

在昔三坟、五典、春秋、梼杌,即上代帝王之书,中古诸侯之记。行诸历代,以为格言。其余外传,则神农尝药,厥有《本草》;夏禹敷土,实著《山经》;《世本》辨姓,著自周室;《家语》载言,传诸孔氏。是知偏记、小说,自成一家。而能与正史参行,其所由来尚矣。

爰及近古,斯道渐烦。史氏流别,殊途并骛。榷而为论,其流有十焉:一曰偏纪,二曰小录,三曰逸事,四曰琐言,五曰郡书,六曰家史,七曰别传,八曰杂记,九曰地理书,十曰都邑簿。夫皇王受命,有始有卒,作者著述,详略难均。有权记当时,不终一代,若陆贾《楚汉春秋》、乐资《山阳载记》、王韶《晋安陆纪》、姚最《梁昭后略》。此之谓偏纪者也。

普天率土,人物宏多,求其行事,罕能周悉。则有独举所知,编为短部,若戴逵《竹林名士》、王粲《汉末英雄》、萧世诚《怀旧志》、卢子行《知己传》。此之谓小录者也。

国史之任,记事记言,视听不该,必有遗逸。于是好奇之士,补其所亡,若和峤《汲冢纪年》、葛洪《西京杂记》、顾协《琐语》、谢绰《拾遗》。此之谓逸事者也。

街谈巷议,时有可观,小说卮言,犹贤于己。故好事君子,无所弃诸,若刘义庆《世说》、裴荣期《语林》、孔思尚《语录》、阳玠松《谈薮》。此之谓琐言者也。

汝、颍奇士,江、汉英灵,人物所生,载光郡国。故乡人学者,编而记之,若圈称《陈留耆旧》、周斐《汝南先贤》、陈寿《益部耆旧》、虞预《会稽典录》。此之谓郡书者也。

高门华胄,奕世载德,才子承家,思显父母。由是纪其先烈,贻厥后来,若扬雄《家谍》、殷敬《世传》、《孙氏谱记》、《陆宗系历》。此之谓家史者也。

贤士贞女,类聚区分,虽百行殊途,而同归于善。则有取其所好,各为之录,若刘向《列女》、梁鸿《逸民》、赵采《忠臣》、徐广《孝子》。此之谓别传者也。

阴阳为炭,造化为工,流形赋象,于何不育。求其怪物,有广异闻,若祖台《志怪》、干宝《搜神》、刘义庆《幽明》、刘敬叔《异苑》。此之谓杂记者也。

九州土宇,万国山川,物产殊宜,风化异俗,如各志其本国,足以明此一方,若盛弘之《荆州记》、常璩《华阳国志》、辛氏《三秦》、罗含《湘中》。此之谓地理书者也。

帝王桑梓,列圣遗尘,经始之制,不恒厥所。苟能书其轨则,可以龟镜将来,若潘岳《关中》、陆机《洛阳》、《三辅黄图》、《建康宫殿》。此之谓都邑簿者也。

大抵偏纪、小录之书,皆记即日当时之事,求诸国史,最为实录。然皆言多鄙朴,事罕圆备,终不能成其不刊,永播来叶,徒为后生作者削藁之资焉。

逸事者,皆前史所遗,后人所记,求诸异说,为益实多。及妄者为之 ,则苟 载传闻 ,而无铨择 。由是真伪不别 ,是非相乱 。如郭子横之 《洞冥 》,王子年之 《拾遗 》,全构虚词 ,用惊愚俗 。此其为弊之甚者也 。

琐言者,多载当时辨对,流俗嘲谑,俾夫枢机者借为舌端,谈话者将为口实。及蔽者为之 ,则有诋讦相戏 ,施诸祖宗 ,亵狎鄙言 ,出自床笫 ,莫不升之纪 录 ,用为雅言 ,固以无益风规 ,有伤名教者矣 。

郡书者,矜其乡贤,美其邦族,施于本国 ,颇得流行 ;置于他方 ,罕闻爱异 。其有如常璩之详审,刘昞之该博,而能传诸不朽,见美来裔者,盖无几焉。

家史者,事惟三族,言止一门,正可行于室家,难以播于邦国。且箕裘不堕,则其录犹存 ;苟薪构已亡 ,则斯文亦丧者矣 。

别传者,不出胸臆,非由机杼,徒以博采前史,聚而成书。其有足以新言加之别说者,盖不过十一而已。如寡闻末学之流,则深所嘉尚。至于探幽索隐之士,则无所取材。

杂记者,若论神仙之道,则服食炼气,可以益寿延年;(眉批:惟“神仙之道”三句近鄙。) 语魑魅之途,则福善祸淫,可以惩恶劝善,斯则可矣。及谬者为之,则苟谈怪异,务述妖邪,求诸宏益,其义无取。

地里书者,若朱赣所采,浃于九州;阚骃所书,殚于四国。斯则言皆雅正,事无偏党者矣。其有异于此者,则人自以为乐土 ,家自以为名都 ,竞美所居 ,谈 过其实 。又城池旧迹 ,山水得名 ,皆传诸委巷 ,用为故实 ,鄙哉 !(眉批:志书之弊,自古已然。) 都邑薄者,如宫阙、陵庙、街廛、郭邑,辨其规模,明其制度,斯则可矣。及愚者为之,则烦而且滥,博而无限,论榱栋则尺寸皆书,记草木则根株必数,务求详审,持此为能。遂使学者观之,瞀乱而难纪也。

于是考兹十品,征彼百家,则史之杂名,其流尽于此矣。至于其间得失纷糅,善恶相兼,既难为覶缕,故粗陈梗概。且同自郐,无足讥焉。

又案:子之将史,本为二说。然如《吕氏》《淮南》《玄晏》《抱朴》,凡此诸子,多以叙事为宗,举而论之,抑亦史之杂也。但以名目有异,不复编于此科。

盖语曰:“众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历观自古,作者著述多矣。虽复门千户万,波委云集。而言皆琐碎,事必藂残。固难以接光尘于五传,并辉烈于三史。古人以比玉屑满箧,(眉批:“玉屑满箧”,王充《论衡》之文。) 良有旨哉!然则蒭荛之言,明王必择;葑菲之体,诗人不弃。故学者有博闻旧事,多识其物,若不窥别录,不讨异书,专治周、孔之章句,直守迁、固之纪传,亦何能自致于此乎?且夫子有云:“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知之次也。”苟如是,则书有非圣,言多不经,学者博闻,盖在择之而已 。

神农 《本草 》 宋艾晟 《本草序 》:《神农 》旧经止于三卷 ,药数百种 。梁陶隐居因而倍之 。《唐书 ·于志宁传 》:帝问 《本草 》《别录 》,对曰 :班固惟记 《黄帝内外经 》,不载 《本草 》。至齐 《七录 》乃称之 。世谓神农氏尝药以拯含气 ,而黄帝以前文字不传 ,至桐 、雷乃载篇册 。然所载郡县多在汉时 ,疑张仲景 、华陀窜记其 (语 )。《别录 》者 ,魏 、晋以来 ,吴普 、李当之所记 ,其言华叶形色 ,附 《经 》为说 。故弘景合而录之 。

夏禹 《山经 》 胡渭 《禹贡锥指 》:《山海经 》十三篇 ,刘歆以为出于唐 、虞之际 。《列子 》曰 :大禹行而见之 ,伯益知而名之 ,夷坚闻而志之 。然其间可疑甚多 。颜之推曰 :禹 、益所记 ,而有长沙 、零陵 、诸暨 ,后人所羼也 。尤袤曰 :此先秦之书 ,非禹 、伯翳作 。二说允当 。

《世本 》辨姓  《汉书 ·艺文志 》:《世本 》十五篇 ,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讫春秋时诸侯大夫系谥名号 。

《楚汉春秋 》 见 《六家 》篇 。

《山阳载记 》 《隋书 ·经籍志 》:《山阳载记 》十卷 ,乐资撰 。按 :山阳公谓汉献帝禅魏 ,降封 。

《晋安帝纪 》 《宋书 ·王韶之传 》:韶之 ,字休泰 。私撰 《晋安帝阳秋 》,除著作佐郎 ,使续后事 ,讫义熙九年 。善叙事 。按 :《晋安帝纪 》即 《阳秋 》也 。旧作 “安陆 ”,误 。又按 :《北史 》有王韶 ,乃隋之武臣 。此以属对省 “之 ”字耳 。

《梁昭后略 》 《隋书 ·经籍志 》:《梁后略 》十卷 ,姚最撰 。按 :《隋志 》无 “昭 ”字 ,新旧 《唐志 》并有 。

《竹林名士 》 《隋书 ·经籍志 》:《竹林七贤论 》二卷 ,晋太子中庶子戴逵撰 。按 :《唐志 》亦作 《七贤论 》。

《汉末英雄 》 《隋书 ·经籍志 》:《汉末英雄记 》,王粲撰 ,残缺 。

萧世诚 《怀旧志 》 《隋书 ·经籍志 》:《怀旧志 》九卷 ,元帝撰 。按 :世诚 ,元帝字也 ,讳绎 。见 《核才 》篇 。

卢子行 《知己传 》 《隋书 ·经籍志 》:《知己传 》一卷 ,卢思道撰 。按 :子行 ,思道字也 。

《汲冢纪年 》 按 :《纪年 》见 《六家 》,皆简编科斗文字 。《郡斋读书志 》云 :所得凡八千五百一十四字 ,诏和峤等以隶字写之 。

《西京杂记 》 新旧 《唐书 ·艺文志 》:《西京杂记 》二卷 ,葛洪撰 。按 :《困学纪闻 》谓是吴均及萧贲依托 。

《琐语 》 《隋书 ·经籍志 》:《琐语 》一卷 ,梁金紫光禄大夫顾协撰 。

《拾遗 》 《隋书 ·经籍志 》:《宋拾遗 》十卷 ,梁少府卿谢绰撰 。

《语林 》 见 《书事 》篇 。

《语录 》 《通志 》:《宋齐语录 》十卷 ,孔思尚撰 。

《谈薮 》 《直斋书录解题 》:《谈薮 》,北齐秘书省正字北平阳玠松撰 ,事综南北八朝 ,隋开皇中所述 。

《陈留耆旧 》 《隋书 ·经籍志 》:《陈留耆旧传 》二卷 ,汉议郎圈称撰 。

《汝南先贤 》 《隋书 ·经籍志 》:《汝南先贤传 》五卷 ,魏周斐撰 。按 :《旧唐志 》作 “裴 ”。

《益部耆旧 》 《隋书 ·经籍志 》:《益部耆旧传 》十四卷 ,陈寿撰 。

《会稽典录 》 《隋书 ·经籍志 》:《会稽典录 》二十四卷 ,虞预撰 。

扬雄 《家谍 》 见 《序传 》篇 。

殷敬 《世传 》 《唐书 ·艺文志 》:《殷氏家传 》三卷 ,殷敬撰 。

《孙氏谱记 》 《唐书 ·艺文志 》:《孙氏谱记 》十五卷 ,无撰人名 。

《陆宗系历 》 《唐书 ·艺文志 》:《吴郡陆氏宗系谱 》,陆景献撰 。

刘向 《烈女 》 曾巩 《列女传序 》:刘向所序 ,凡八篇 ,《隋志 》及 《崇文总目 》皆称十五篇 。嘉祐中 ,苏颂定其书 ,复为八篇 。

梁鸿 《逸民 》 《后汉书 ·梁鸿传 》:仰慕前世高士 ,为四皓以下二十四人作颂 。按 :鸿所撰即此 ,别无 《逸民传 》。

赵采 《忠臣 》 按 :《隋 》《唐志 ·忠臣传 》但有梁元帝撰 ,赵采无考 。

徐广 《孝子 》 新旧 《唐书 ·艺文志 》:《孝子传 》三卷 ,徐广撰 。

《志怪 》 《隋书 ·经籍志 》:《志怪 》二卷 ,祖台之撰 。新旧 《唐志 》作四卷 。《晋书 ·徐台之传 》:台之 ,字元辰 ,官侍中 、光禄大夫 。

《搜神 》 《隋书 ·经籍志 》:《搜神记 》十卷 ,干宝撰 。

《幽明 》 《隋书 ·经籍志 》:《幽明录 》二十卷 ,刘义庆撰 。

《异苑 》 《隋书 ·经籍志 》:《异苑 》十卷 ,宋给事刘敬叔撰 。

《荆州记 》 《隋书 ·经籍志 》:《荆州记 》,宋临川王侍郎盛弘之撰 。

《华阳国志 》 见 《补注 》篇 。

《三秦 》 按 :《三秦记 》,《后汉书 ·李膺传 》章怀 《注 》引之 ,以证 “登龙门 ”语 。其书宜未亡 ,而史志皆阙 ,卷帙无考 。

《湘中 》 《文献通考 ·经籍 》:《湘中山水记 》三卷 ,晋耒阳罗含君章撰 ,范阳卢拯注 。其书颇及隋 、唐以后事 ,则后人附益也 。

《关中 》 《隋书 ·经籍志 》:《关中记 》一卷 ,潘岳撰 。按 :宋 《中兴书目 》云 :葛洪撰 。

《洛阳 》 《隋书 ·经籍志 》:《洛阳记 》一卷 ,陆机撰 。

《三辅黄图 》 汉人撰 。

《建康宫殿 》 无考 。

《洞冥 》 汉郭宪 《洞冥记序 》:武帝明俊特达之主 ,东方朔滑稽浮诞以匡谏 ,洞心于道 ,使冥迹之奥 ,昭然显著 。今籍旧史不载者 ,撰 《洞冥记 》四卷 。按 :子横 ,宪字也 。

王子年 《拾遗 》 梁萧绮 《拾遗记序 》:《拾遗记 》者 ,晋陇西王嘉 (字子年 )撰 。皆残缺 。文起羲 、炎 ,事记西晋 ,辞趣过诞 ,推理陈迹 ,盖绝世而宏博矣 。

刘昞  撰 《敦煌实录 》二十卷 、《凉书 》十卷 、《三史略记 》八十四卷 。详 《论赞 》篇 。

朱赣  按 :《隋志 》地理书 ,陆澄合 《山海经 》已来一百六十家 ,并多零失 ,见存四十二家 。又任昉考其所列见存书 ,皆无朱赣撰九州书名 ,岂在零失中耶 ?

阚骃  《北史 ·阚骃传 》:敦煌人 ,字玄阴 。乐安王丕引为从事中郎 。撰 《十州志 》。《唐书 ·艺文志 》:《十州志 》十卷 。

辨职

夫设官分职,伫绩课能,欲使上无虚授,下无虚受,其难矣哉!昔汉文帝幸诸将营,而目周亚夫为真将军。嗟乎!必于史职求真,斯乃特为难遇者矣。

史之为务,厥途有三焉。彰善贬恶,不避强御,若晋之董狐,齐之南史,此其上也。编次勒成,郁为不朽,若鲁之丘明,汉之子长,此其次也。高才博学,名重一时,若周之史佚,楚之倚相,此其下也。苟三者并阙,复何为者哉?

昔鲁叟之修 《春秋 》也 ,不借三桓之势 ;汉臣之著 《史记 》也 ,无假七贵之 权 。而近古每有撰述 ,必以大臣居首 。(眉批:自唐以后,此例不能改矣。在领局者调剂得宜,任用有道,犹可救弊之大半也。) 案 :《晋起居注 》载康帝诏 ,盛称著述任 重 ,理藉亲贤 ,遂以武陵王领秘书监 。寻武陵才非河献 ,识异淮南 ,而辄以彼藩 翰 ,董斯邦籍 ,求诸称职 ,无闻焉尔 。既而齐撰礼书,和士开总知;唐修《本草》,徐世勣监统。夫使辟阳 、长信 ,指 马 、郑之前 ,周勃 、张飞 ,弹压桐 、雷之右 ,斯亦怪矣 。(眉批:语杂诙谐,然尚未伤雅,胜于后幅之叫嚣。)

大抵监史为难,斯乃尤之尤者。若使直若南史,才若马迁,精勤不懈若扬子云,谙识故事若应仲远,兼斯具美,督彼群才,使夫载言记事,藉为模楷,搦管操觚,归其仪的,斯则可矣。但今之从政则不然,故凡所引进,皆非其才。或当官卒岁,竟无刊述,而人莫之省也;或辄不自揆,轻弄笔端,而人莫之见也。由斯而言,彼史曹者,崇扃峻宇,深附九重,虽地处禁中,而人同方外。可以养拙,可以藏愚,绣衣直指所不能绳,强项申威所不能及。斯固素餐之窟宅,尸禄之渊薮也。凡有国有家者,何事于斯职哉!

昔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又语云:“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观历代之置史臣,有同嬉戏。而竟不废其职者,盖存夫爱礼,吝彼典刑者乎!

昔丘明之修传也,以避时难;子长之立记也,藏于名山;班固之成书也,出自家庭;陈寿之草志也,创于私室。然则古来贤俊,立言垂后,何必身居廨宇,迹参僚属,而后成其事乎?

真将军  《史记 ·绛侯世家 》:亚夫军细柳 。上自劳军 。先驱至 ,不得入 。都尉曰 :军中闻将军令 ,不闻天子诏 。居无何 ,上至壁门 ,士吏曰 :将军约 ,军中不得驰驱 。天子乃按辔徐行 。成礼而去 。文帝曰 :嗟乎 !此真将军也 。

史佚  佚 ,《书 》作 “逸 ”。《洛诰 》:王命周公后 ,作册逸告 。孔 《传 》:王为册书 ,使史逸告伯禽封命之书 。

倚相  《左传 》昭公十二年 :左史倚相趋过 ,王曰 :是良史也 ,子善视之 。是能读三坟 、五典 、八索 、九丘 。《外传 ·楚语 》:王孙圉曰 :有左史倚相 ,能道训典 ,以叙百物 ,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 ,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 。

《晋起居注 》 《隋书 ·经籍志 》:自晋泰始起 ,至晋元熙 ,凡二十部 。又 《晋起居注 》三百一十七卷 ,宋北徐州主簿刘道会撰 。

武陵王  《晋书 ·元四王传 》:武陵王晞 ,字道叔 ,康帝建元初领秘书监 。晞无学术 ,而有武干 ,为桓温所忌 。

河献淮南  《汉书 ·景十三王传 》:河间献王德 ,孝景皇帝子 。被服造次 ,必于儒者 。山东之儒 ,多从之游 。又 《淮南厉王传 》:淮南王安好书 ,作 《内 》《外书 》及 《中篇 》。

礼书士开总知  《北齐书 ·恩幸传 》:和士开解悟捷疾 ,世祖性好握槊 ,士开善此戏 ,因此亲狎 。世祖践祚 ,加开府 。后主深委仗之 。又先得幸于胡太后 ,封淮阳王 。又 《魏收传 》:后主即位 ,收掌诏诰 ,除尚书右仆射 。总议监修五礼事 ,奏请赵彦深 、和士开 、徐之才共监 。

《本草 》,世勣监统  《旧唐书 ·李勣传 》:绩 ,曹州人 ,本姓徐 ,名世勣 。以犯太宗讳 ,单名勣焉 ,赐姓李氏 ,封英国公 。又 《吕才传 》:右监门长史苏敬言陶弘景 《本草 》多舛谬 。诏中书令许敬宗与才及李淳风并诸名医增损旧本 ,仍令司空李勣总监定之 ,并图 ,合成五十四卷 。

辟阳 、长信  荀悦 《汉纪 》:徙辟阳侯审食其为右丞相 。初 ,吕后获于楚 ,食其以舍人侍 ,得幸 。及为丞相 ,不典治 ,监宫中事 。《通鉴 ·秦纪 》:文信侯以舍人嫪毐为宦者 ,进太后 。太后幸之 ,封毐长信侯 。

周勃 、张飞  《史记 ·绛侯世家 》:绛侯周勃者 ,沛人也 。为材官引强 。高祖初起 ,勃以中涓从攻战 。木强 ,不好文学 。惠帝时 ,以列侯为太尉 。《蜀志 ·张飞传 》:飞 ,字益德 ,涿人也 。先主长阪之走 ,飞拒后 ,据水断桥 ,瞋目横矛曰 :身是张益德也 。敌无敢近者 。所过战克 。封西乡侯 ,谥桓侯 。按 :“益德 ”,《华阳国志 》作 “翼德 ”。

桐 、雷  旧注 :《荒史 》:黄帝主医药之臣 ,有岐伯 、雷公 、俞跗 、巫彭 、桐君 ,凡五人 。岐伯 、雷公作 《内经 》,桐君能处方盄 。

应仲远  应劭 ,字仲远 。见 《自叙 》篇 。

史曹地处禁中  《旧唐书 ·职官志 》:历代史官隶秘书省著作局 ,贞观三年始移史局于禁中 ,在门下省北 。宰相监修国史 ,遂成故事 。及大明宫成 ,置于门下省南 。馆门东西有枣树七十四根 。至开元二十五年 ,又移中书省北 ,以旧尚药局充馆地 。

语云虽无老成  《后汉书 ·孔融传 》:融性好士 ,与蔡邕素善 。邕卒后 ,有虎贲士貌类于邕 ,融每酒酣 ,引与同坐 ,曰 :虽无老成人 ,尚有典型 。

成书家庭  《后汉书 ·班固传 》:固以父彪所续前史未详 ,乃潜精研思 ,欲就其业 。有人上告固私改国史者 ,郡上其书 ,显宗甚奇之 。

草志私室  《晋书 ·陈寿传 》:寿领本郡中正 ,撰 《魏吴蜀三国志 》。既卒 ,范頵上表曰 :陈寿作志 ,明乎得失 ,愿垂采录 。于是诏下河南尹 、洛阳令 ,就家写其书 。

自叙

予幼奉庭训,早游文学。年在纨绮,便受《古文尚书》。每苦其辞艰琐,难为讽读。虽屡逢捶挞,而其业不成。尝闻家君为诸兄讲《春秋左氏传》,每废《书》而听。逮讲毕,即为诸兄说之。因窃叹曰:“若使书皆如此,吾不复怠矣。”先君奇其意,于是始授以《左氏》,期年而讲诵都毕。于时年甫十有二矣。所讲虽未能深解,而大义略举。父兄欲令博观义疏,精此一经。辞以获麟已后,未见其事,乞且观余部,以广异闻。次又读《史》《汉》《三国志》。既欲知古今沿革,历数相承,于是触类而观,不假师训。自汉中兴已降,迄乎皇家实录,年十有七,而窥览略周。其所读书,多因假赁,虽部帙残缺,篇第有遗,至于叙事之纪纲,立言之梗概,亦粗知之矣。

但于时将求仕进,兼习揣摩,至于专心诸史,我则未暇。洎年登弱冠,射策登朝,于是思有余闲,获遂本愿。旅游京洛,颇积岁年,公私借书,恣情披阅。至如一代之史,分为数家,其间杂记小书,又竞为异说,莫不钻研穿凿,尽其利害。加以自小观书,喜谈名理,其所悟者,皆得之襟腑,非由染习。故始在总角,读班、谢两《汉》,便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共责以为童子何知,而敢轻议前哲。于是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其后见《张衡》《范晔集》,果以二史为非。其有暗合于古人者,益不可胜纪。始知流俗之士,难与之言。凡有异同,蓄诸方寸。

及年以过立,言悟日多,常恨时无同好,可与言者。维东海徐坚,晚与之遇,相得甚欢。虽古者伯牙之识钟期,管仲之知鲍叔,不是过也。复有永城朱敬则、沛国刘允济、义兴薛谦光、河南元行冲、陈留吴兢、寿春裴怀古,亦以言议见许,道术相知。所有搉扬,得尽怀抱。每云:“德不孤,必有邻,四海之内,知我者不过数子而已矣。”

昔仲尼以睿圣明哲,天纵多能,睹史籍之繁文,惧览者之不一,删《诗》为三百篇,约史记以修《春秋》,赞《易》道以黜八索,述《职方》以除九丘,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迄于周。其文不刊,为后王法。自兹厥后,史籍逾多,苟非命世大才,孰能刊正其失?嗟予小子,敢当此任!其于史传也,尝欲自班、马已降,讫于姚、李、令狐、颜、孔诸书,莫不因其旧义,普加厘革。但以无夫子之名,而辄行夫子之事,将恐致惊末俗,取咎时人,徒有其劳,而莫之见赏。所以每握管叹息,迟回者久之。

既朝廷有知意者,遂以载笔见推。由是三为史臣,再入东观。每惟皇家受命,多历年所,史官所编,粗惟纪录。至于纪传及志,则皆未有其书。长安中,会奉诏预修唐史。及今上即位,又敕撰《则天大圣皇后实录》。凡所著述,尝欲行其旧议。而当时同作诸士及监修贵臣,每与其凿枘相违,龃龉难入。故其所载削,皆与俗浮沉。虽自谓依违苟从,然犹大为史官所嫉。嗟乎!虽任当其职,而吾道不行;见用于时,而美志不遂。郁怏孤愤,无以寄怀。必寝而不言,嘿而无述,又恐没世之后,谁知予者?故退而私撰《史通》,以见其志。

盖仲尼既殁,微言不行;史公著书,是非多谬。由是百家诸子,诡说异辞,务为小辨,破彼大道,故扬雄《法言》生焉。儒者之书,博而寡要,得其糟粕,失其菁华。而流俗鄙夫,贵远贱近,传兹牴牾,自相欺惑,故王充《论衡》生焉。民者,冥也,冥然罔知,率彼愚蒙,墙面而视。或讹音鄙句,莫究本源;或守株胶柱,动多拘忌,故应劭《风俗通》生焉。五常异禀,百行殊执,能有兼偏,知有长短。苟随才而任使,则片善不遗,必求备而后用,则举世莫可,故刘劭《人物志》生焉。夫开国承家,立身立事,一文一武,或出或处,虽贤愚壤隔,善恶区分,苟时无品藻,则理难铨综,故陆景《典语》生焉。词人属文,其体非一,譬甘辛殊味,丹素异彩,后来祖述,识昧圆通,家有诋诃,人相掎摭,故刘勰《文心》生焉。(眉批:此段全摹《庄子 ·天地》篇。)

若《史通》之为书也,盖伤当时载笔之士,其义不纯。思欲辨其指归,殚其体统。夫其为义也,有与夺焉,有褒贬焉,有鉴诫焉,有讽刺焉。盖谈经者恶闻服、杜之嗤,论史者憎言班、马之失。而此书多讥往哲,喜述前非。获罪于时,固其宜矣。犹冀知音君子,时有观焉。尼父有云:“罪我者《春秋》,知我者《春秋》。”抑斯之谓也。

扬雄少为范逡、刘歆所重,及闻其撰《太玄经》,则嘲以恐盖酱瓿。而桓谭以为数百年外,其书必传。其后张衡、陆绩果以为绝伦参圣。夫以《史通》方诸《太玄》,今之君山,即徐、朱等数君是也。后来张、陆,则未之知耳。嗟乎!傥使平子不出,公纪不生,将恐此书与粪土同捐,烟烬俱灭。后之识者,无得而观。此予所以抚卷涟洏,泪尽而继之以血也。

东海徐坚  《旧唐书 ·徐坚传 》:徐坚少好学 ,遍览经史 。王方庆善 《三礼 》之学 ,常就质疑 ,又赏其文章典实 。杨再思曰 :此凤阁舍人样 。开元十三年 ,改丽正书院为集贤院 ,以坚为学士 ,副张说知院事 。坚多识典故 、前后修撰格式 、氏族及国史 。凡七入书府 。

牙 、期  《列子 ·汤问 》篇 :伯牙善鼓琴 ,钟子期善听曲 。每奏 ,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叹曰 :善哉 !善哉 !吾于何逃声哉 !

管 、鲍  《列子 ·力命 》篇 :管夷吾 、鲍叔牙二人相友甚戚 ,管仲尝叹曰 :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鲍子也 。

永城朱敬则  《旧唐书 ·朱敬则传 》:敬则 ,字少连 。长安三年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兼修国史 。张易之 、昌宗尝命画工图写武三思等十八人形像 ,号为 《高士图 》。每引敬则 ,固辞不就 。其高洁守正如此 。与三从兄同居四十余年 ,财产无异 。

沛国刘允济  《旧唐书 ·刘允济传 》:允济少孤 ,事母甚谨 。弱冠 ,除著作佐郎 。尝采鲁哀公后十二世接战国 ,为 《鲁后春秋 》。长安中 ,兼修国史 。

义兴薛谦光  《旧唐书 ·薛登传 》:登 ,本名谦光 ,博涉文史 。每谈论前代故事 ,必广引证验 ,有如目击 。与徐坚 、刘子玄齐名善友 。景云中 ,拜御史大夫 。僧惠范恃太平公主权势 ,逼夺百姓 。将加弹奏 ,或请寝之 。谦光曰 :宪台理冤滞 ,何所回避 。朝弹暮黜亦可矣 。遂奏之 ,反为所构出 。开元中 ,转太子宾客 。以与太子同名 ,敕赐名登 。卒年七十三 。

河南元行冲  《旧唐书 ·元行冲传 》:行冲博学多通 ,狄仁杰甚重之 。性不阿顺 ,尝谓仁杰曰 :下之事上 ,犹蓄聚以自资也 。脯腊膎胰 ,以供滋膳 ;参术芝桂 ,以防疴疾 。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 ,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拜太常少卿 。行冲以本族出于后魏 ,而未有编年之史 ,乃撰 《魏典 》三十卷 。事详文简 ,为学者所称 。秘书监马怀素卒 ,诏行冲代其职 。表请通撰古今书目 ,为 《群书四录 》。按 :行冲尝著论 ,辩晋元帝出小吏牛金之诬 ,以昭成帝名犍 ,继晋受命 ,应牛继马后之谶 。

陈留吴兢  《唐书 ·吴兢传 》:兢贯知经史 ,方直寡谐比 。魏元忠 、朱敬则荐兢才堪论撰 ,诏修国史 。天宝初卒 ,年八十 。兢叙事简核 ,号良史 。初与刘子玄撰定 《武后实录 》,叙张昌宗诱张说诬证魏元忠事 ,颇言说已然可 ,赖宋璟等激励苦切 ,故转祸为忠 。不然 ,皇嗣且殆 。后说为相 ,读之 ,心不善 ,知兢所为 ,即从容谬谓曰 :刘生书魏齐公事 ,不少假借 ,奈何 ?兢曰 :子玄已亡 ,不可受诬地下 。兢实书之 ,其草故在 。说屡蕲改 ,辞曰 :徇公之情 ,何名实录 ?卒不改 ,世谓今董狐云 。

寿春裴怀古  《旧唐书 ·良吏传 》:怀古为监察御史 。圣历中 ,阎知微充使往突厥 ,怀古监其军 。至虏廷 ,默啜立知微南面可汗 ,将授怀古伪职 。怀古不从 ,将杀之 ,抗辞曰 :宁守忠以就死 ,不毁节以求生 。请就斩所 。乃禁锢随军 。后窜归 。终幽州都督 。按 :所举知友七人 ,唯怀古不参史局 ,故末及之 。

睹史籍至讫于周  皆孔安国 《尚书序 》原文 。

三为史臣  原注 :则天朝为著作佐郎 ,转左史 。今上初即位 ,又除著作 。长安中 ,以本官兼修国史 。会迁中书舍人 ,暂罢其任 。神龙元年 ,又以本官兼修国史 ,迄今不之改 。今之史馆 ,即古之东观也 。

《法言 》 见 《论赞 》篇 。

《论衡 》 见 《序传 》篇 。

《风俗通 》 《后汉书 ·应奉传 》:子劭 ,字仲远 ,撰 《风俗通 》,以辨物类名号 ,识时俗嫌疑 。

《人物志 》 《魏志 ·刘劭传 》:劭 ,字孔才 。黄初中尚书郎 。作 《皇览 》,作 《新律 》篇 ,著 《律略论 》,作 《都官考课条 》,作 《说略 》,著 《乐论 》。凡所撰述 ,《法论 》《人物志 》之类百余篇 。

《典语 》 《隋书 ·经籍志 》:《典语 》十卷 ,《典语别 》二卷 ,并吴中夏督陆景撰 ,亡 。新旧 《唐书 ·艺文志 》:陆景 《典训 》十卷 。按 :是书 《隋志 》云亡 ,《唐志 》乃有十卷 ,而知幾又见之 ,则亡者当即 《别 》二卷也 。或作 “语 ”,或作 “训 ”,未知孰是 。

《文心 》 《南史 ·文学传 》:刘勰 ,字彦和 ,梁天监中 ,东宫通事舍人 。撰 《文心雕龙 》五十篇 ,论古今文体 。其序略云 :予齿在逾立 ,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 ,随仲尼而南行 。寤而喜曰 :唯文章之用 ,实经典枝条 ,五礼资之以成 ,六典因之致用 。于是论之 。既成 ,沈约取读 ,谓深得文理 ,常陈之几案 。

撰 《太玄经 》 《汉书 ·扬雄传 》:哀帝时 ,雄方草 《太玄 》,有以自守 ,泊如也 。或嘲雄以玄尚白 ,而雄解之 ,号曰 《解嘲 》。雄好古而乐道 ,用心于内 ,不求于外 。时唯刘歆及范逡敬焉 。而巨鹿侯芭尝从雄居 ,受其 《太玄 》《法言 》。刘歆亦观之 ,谓雄曰 :空自苦 ,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 。桓谭曰 :必传 ,顾谭不及见也 。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