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中寒论辩证广注

附子汤方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附子(二枚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朮(四两) 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成注云:辛以散之。附子之辛。以散寒。甘以缓之。茯苓人参白朮之甘。以补阳。酸以收之。芍药之酸。以扶阴。所以然者。偏阴偏阳。则为病。火欲实。水当平之。不欲偏胜也。○上七字甚晦。

内台方议曰:少阴之气。上通于舌下。若有病。则口燥舌干。今口中和者。是无热也。背为阳。阳虚阴盛。则背恶寒也。经曰: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也。当灸之。宜灸背俞。与附子汤服之。以附子为君温经散寒。茯苓为臣。而泄水寒之气。以白朮芍药为佐而益燥其中。以人参为使。而补其阳。以益其元气。散其 阴邪也。

武陵陈氏曰:四逆诸方。皆有附子。于此独名附子汤。其义重在附子。他方皆附子一枚。此方两枚可见也。附子之用不多。则其力岂能兼散表里之寒 哉。二枚生用。生则辛烈善走不独温少阴之经。而又走卫气。以治背恶寒也。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参朮茯苓。皆甘温益气。以补卫气之虚。辛热与温补相合。则气可 益而邪可散矣。既用生附之辛烈。而又用芍药者。以敛阴气。使卫中之邪。不遽全进于阴耳。

琥按上三注。成氏云芍药之酸以扶阴云云。其意甚晦。内台以芍药与白朮。同为佐而益燥其中。其义于芍药未确。惟陈注。实为晓畅。或疑芍药酸寒。恐非中寒所宜。然方中用附子二枚。则过于温发。不妨用芍药以少敛。但不必三两之多耳。

琥又按最前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此里寒正气与之相争。故以发热为表实。方用熟附子。合麻黄细辛。以温散之。此条少阴病一二日。亦始得之。口 中和。其背恶寒。此里寒而正气大虚。不能与邪相争。故不发热。及表里皆虚也。故用生附配参苓白朮。以温补而发之。方中用芍药者盖气虚。血必随之而亦虚。故 用芍药以扶阴也。或问背恶寒。焉知非太阳病。未发热之证。余答云。太阳病未发热之时。口中亦和。要其证。当通身恶寒。而寒在皮表。今者。少阴病。但背恶 寒。而寒在脊之里。如遇此候。问病患当自言之。况太阳病头项强痛。与少阴病但欲寐迥别。无待辩也。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此条亦少阴中寒。宜温补之证。成注云。少阴肾水而主骨节。寒伤营。先着。肢体而后入骨节。今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者。营气为寒所折而 不行也。加之脉沉。沉为在里。乃少阴脏虚受寒。故其所过之经。皆作痛也。与附子汤。以温经补虚散寒。○武陵陈氏云。太阳麻黄证中之痛与此相同。但太阳则头 痛发热。此无头痛发热。而手足寒为异也。愚以此身体痛。当是身体以前。连背脊以内骨节痛。故其脉见沉。若浑身骨节痛。全是太阳表实热证。何敢用附子汤。作 里虚寒证治邪。据上病用附子汤者。以附子散少阴之真寒。参朮得茯苓引用。补下焦元气。加芍药者。谓其能和营止痛也。或问和营止痛何以不用当归。余答云。当 归治中寒。非不胜于芍药。奈本方中既用生附子为君。其性辛热。过于走窜。使不用芍药敛而和之。恐反耗其营气。而痛无收摄矣。古方配合之妙。难以言传。学人 能神而明之。庶可以加减而无误矣。)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此条乃少阴中寒。即成下利之证。下利便脓血。协热者多。今言少阴病下利。必脉微细。但欲寐。而复下利也。下利日久。至便脓血。乃里寒而滑脱也。武陵陈氏云。少阴下利。是少阴初病。即下利。并非传经之利。则是先利为寒。后便脓血。为滑脱明矣。与桃花汤者。固下而散寒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