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隋唐五代史

第五节 选 举(上)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用人首重才德,才德必征诸行实,行实必考诸乡间,此汉以前选举之法所由立也。汉末,人士播迁,考详无地,于是九品中正之制兴焉。其法既极弊而不可挽救,而乡举里选之制又卒不可复,而科目兴矣。

《通典·选举典》云:“南朝至于梁、陈,北朝至于周、隋,选举之法,虽互相损益,而九品及中正,至隋开皇中方罢。”历代制中。

其《职官典》云:“隋有州都,大唐无。”总论州佐。又云:“中正,隋初有,后罢,而有州都,大唐并无此官。”总论郡佐。然《通鉴》唐高祖武德七年正月云:“依周、齐旧制,每州置大中正一人,掌知州内人物,品量望第,以本州门望高者领之,无品秩。”则初亦尝设其职。然死灰不可复然,后盖旋废,故《通典》不之及矣。

《新书·选举志》云:“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此文颇伤凌乱。《十七史商榷》云:“虽大要有三,其实惟二:以地言,学馆、州县异;以人言,生徒、乡贡异;然皆是科目,皆是岁举常选,与制举非常相对。唐人入仕之途甚多,就其以言扬者,则有此三种耳。科之目十有二,盖特备言之。其实:若秀才则为尤异之科,不常举。若俊士,与进士实同名异。若道举,仅玄宗一朝行之,旋废。若律、书、算学,虽常行,不见贵。其余各科不待言。大约终唐世,常选之最盛者,不过明经、进士两科而已。王定保《摭言》卷一会昌五年(845年)举格节文,及《两监篇》载会昌五年正月敕文,《谒先师篇》载开元五年九月诏文,皆专举明经、进士二科。又如裴庭裕《东观奏记》卷十一条云:“京兆府进士、明经解送,设殊、次、平等三级,以甄别行实。韦澳为京兆尹,至解送日,榜曰:朝廷将裨教化,广设科场。当开元、天宝之间,始专重明经、进士是也。”愚案《旧书·职官志》礼部职云:“凡举试之制,每岁仲冬,率与计偕。其科有六:一曰秀才,二曰明经,三曰进士,四曰明法,五曰书,六曰算。其有博综兼学,须加甄奖,不得限以常科。”《通典·选举典》亦云:“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凡众科有能兼学,则加超奖,不在常限。”虽所言不如《新志》之备,然实能分别轻重,提挈纲领。《新志》备列其名,而于其常行与否,不加分别;亦不别其轻重;未免失之汗漫矣。《十七史商榷》又云:“生徒与乡贡,十二科皆有之。生徒是学、馆中人。馆惟京师有之,学则州县皆有。肄业其中者,州县试之送尚书省。乡贡则庶人之俊异者,平日不在学中,径怀牒自列于州县,州县试之而送省。玩下文所述,其制自明。”案此制之大异于前代者?前代选举之权,操之郡县,士有可举之材,而郡县不之及,士固无如之何,今则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夫苟怀牒自列,州县即不得不试之;试之,即不得不于其中举出若干人。是就一人言之,怀才者不必获信,而合凡自列者而言之,则终必有若干人获举;而为州县所私而不能应试者,州县亦无从私之;是遏选举者之徇私,而俾怀才者克自致也。此选法之一大变也。又前世选举,首重才德,而学犹次之。汉世四科: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者德,曰“才任三辅令”者才,曰“经中博士”,曰“文中御史”,则皆学也。学可以言扬,而才与德皆不能。才德既无术核实,而徒以虚文重之,其极,则徒举学之较可核实者而亦豁免之耳。科目兴而此弊除矣。此选法之又一大变也。

乡贡、学校,二者实互为盛衰。《新志》云:“举人旧重两监,后世禄者以京兆、同、华为荣而不入学。天宝十二载(753年),乃敕天下罢乡贡,举人不由国子及郡、县学者,勿举送。”然及十四载(755年),即“复乡贡”矣。盖学校有名无实;而不论其为由乡贡,由学校,凡应举者皆意在得官,欲得官必求速化,骛声华、事奔竞之术正多,何必坐学?此则学校之所以日衰,乡贡之所以日盛。至明世,法虽束缚之一出于学,究亦学校其名,乡贡其实也。其机则唐代肇之矣。

举试之法。《新志》述之云:凡学六:国子、太、四门、律、书、算;又都督府、州、县皆有学;门下省有弘文馆;东宫有崇文馆;每岁仲冬,州、县、馆举其成者送之尚书省。而举选不由馆、学者,谓之乡贡。皆怀牒自列于州县。试已,长吏以乡饮酒礼会属僚,设宾主,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歌《鹿鸣》之诗,因与耆艾叙长少焉。至省,由户部集阅,而关于考功员外郎试之。《通典》云:“武德著制,以考功郎中监试贡举。贞观以后,则考功员外郎专掌之。”又云:“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又云:“旧令诸郡虽有一、二、三人之限,而实无常数。”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考功员外郎李昂为举人诋诃,帝以员外郎望轻,遂移贡举于礼部,以侍郎主之。礼部选士自此始。礼部侍郎亲故,移试考功,谓之别头。贞元十六年(800年),中书舍人高郢奏罢,议者是之。新、旧《书》《郢传》皆不载其事,而《齐抗传》则皆云抗所奏罢。元和十三年(818年),权知礼部侍郎庾承宣奏复。大和三年(829年),高锴为考功员外郎,取士有不当,监察御史姚中立奏停。六年(832年),侍郎贾又奏复之。初开元中,礼部考试毕,送中书门下详覆,事在二十五年(737年),见《旧书·钱徽传》所载长庆元年(821年)敕。《通典》同,云事为礼部侍郎姚奕所奏。其后中废。钱徽所举送,覆试多不中选,由是贬官,而举人杂文,复送中书、门下。钱徽事在长庆元年(821年),见第八章第五节。《新志》承庚承宣奏复别头而云是岁,误。抑岂承宣奏复别头,实在元和十五年(820年),而《志》误作十三年(818年)邪?长庆三年(823年),侍郎王起言故事,礼部已放榜,而中书、门下始详覆,今请先详覆而后放榜。议者以起虽避嫌,然失贡职矣。起,播弟,事见《旧书·播传》。大和八年(834年),宰相王涯以为礼部取士,乃先以榜示中书,非至公之道。自今一委有司,以所试杂文、乡贯、三代名讳送中书门下。以上皆据《新志》。武后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通典》云:“殿前试人自此始。”《通考》云:此“于

殿陛之间,行员外郎之事”,非如后世“于省试之,外复有殿试”也。两都试人,《新志》云始于广德二年(763年)。时贾至为侍郎,以岁方艰歉故。亦见《旧书·文苑》至本传。案《通考》载唐《登科记总目》,至德二载(757年),进士二十二人,江淮六人,成都府十六人,江东七人,则分试之地,尚不止两都,盖丧乱时之权制也。观《通典》所载赵匡论举选之弊,见下节。则以此为患者,又不独艰歉之岁矣。

南北朝至隋、唐,皆偏尚文辞,其时取士,率以是为标准,虽最高之秀才科亦然焉。参看《两晋南北朝史》第二十二章第四节。《新志》云:凡秀才,试方略策五道,以文理粗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通典》云:“案令文科第,秀才与明经,同为四等,进士与明法,同为二等。然秀才之科久废,而自武德已来,明经惟有丁第,进士惟乙科而已。”又云:“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始停秀才科。”《通考》引唐《登科记总目》同。《旧书·职官志》礼部亦云:秀才试方略策五条。又云:“此科取人稍峻,贞观已后遂绝。”《通典》则云:“初秀才科等最高。贞观中,有举而不第者,坐其州长,由是废绝。自是士族所趋向,惟明经、进士二科而已。”《注》云:“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以后,复有此举。《通考》引《登科记总目》不载。其时进士渐难,而秀才本科,无帖经及杂文之限,反易于进士。主司以其科废久,不愿收奖,应者多落之。三十年来,无及第者。至天宝初,礼部侍郎韦涉,始奏请有堪此举者,令官长特荐,其常年举送者并停。”案《新书·韩思复传》云:思复举秀才高第。思复卒于开元初,年七十四,其生,早亦当在贞观末。又《徐坚传》云:十四而孤,及壮,宽厚长者,举秀才及第。坚卒于玄宗东封后,年七十余,东封在开元十三年(725年),上距永徽元年(650年),已七十六年矣。秀才果绝于贞观,停于永徽,二人安能及第?《旧书·刘祥道传》:祥道于显庆二年(657年)上疏,言“国家富有四海,已四十年,百姓官寮,未有秀才之举”。《职官志》论唐出身入仕者,亦云:“其秀才,有唐已来无其人。”使以其言为实,则自武德已来,即当无此科,而《通考》引唐《登科记总目》,永徽以前,秀才固岁有其人,何也?然则永徽之停,殆亦如韦陟之奏,特停其常年举送者;贞观后之废绝,亦不过如此;其有才实拔出,或州长不惮见坐者,亦未必遂无举送也。《通典》三十年来无及第者一语,似自天宝元年(742年)上溯至开元元年(713年)言之。果尔,则开元之有此举,亦必非始二十四年(736年),特二十四年已后、乃有常年举送者耳。《隋书·文学传赞》,言“隋世秀异之贡,不过十数,而杜正玄昆季三人与焉”。亦见新、旧《书·杜正伦传》。《新书·任敬臣传》:年十六,刺史崔枢欲举秀才,自以学未广,遁去。敬臣后为秘书郎,为监虞世南所赏,崔枢之欲举,或亦在贞观之初。又《张昌龄传》:州欲举秀才,以科久废固让;昌龄亦贞观时人。此亦久废特言其稀,非谓绝无之证。然则唐世所谓废绝,亦不过如隋世之举者甚稀耳。秀才无杂文之限,而论科第者犹以为最贵,似乎不重文辞,实则事适相反。《隋书·杜正玄传》言:杨索负才傲物,正言抗辞酬对,无所屈挠,素甚不悦。久之,林邑献白鹦鹉,素促召正言,至,即令作赋。正言援笔立成,素始异之。因令更拟诸杂文笔十余条。又皆立成,而辞理华赡。素乃叹曰:“此真秀才,吾不及也。”此正以其文辞赏之。隋世举秀才,见于《隋书》及新、旧《书》者:尚有侯白、《隋书》附《陆爽传》。崔儦、王贞、皆见《隋书·文学传》。窦威、《旧书》本传。许敬宗,《新书》本传。其岑文本、薛收,则辞不应命。皆见《新书》本传。侯白行类俳优,崔儦性近清狂,王贞但工书翰,亦皆文士之流。又《隋书》所载,见举在陈世者有许善心,在齐世者有李德林。《德林传》云:杨遵彦命制《让尚书令表》,援笔立成,不加治点。因相赏异。以示吏部郎中陆卬,卬云已大见其文笔,浩浩如长河东注。《新书·张昌龄传》,言其固让秀才,更举进士。与

王公治齐名,皆为考功员外郎王师旦所黜。太宗问其故。答曰:“昌龄等华而少实,其文浮靡,非令器也。取之则后生劝慕,乱陛下风雅。”后昌龄以翠微宫成献颂获进。然则爰自齐世,至于唐初,重秀才者,皆以其能为杂文,杨素之赏杜正玄,初非特异之见,而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已后主司之不欲收奖,乃正以其不如进士之浮靡而薄之耳。然则加杂文后之进士,正乃前此之秀才也。

隋炀帝始建进士科。《通典·选举典》历代制中,《旧书·杨纂传》:大业中进士举,授朔方郡司法书佐。《新志》云:“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第。”又云:“永隆二年(681年),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建言:明经多钞义条,进士惟诵旧策,皆无实才,而有司以人数充第。乃诏自今明经试帖,十得六以上,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然后试策。”此所言者皆不具。《旧书·薛登传》:登言炀帝置进士等科,后生之徒,缉缀小文,名之策学;杨绾亦言:“炀帝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皆可见进士初仅试策。《通典》云:“明经、进士,初止试策。贞观八年(634年),诏加进士试读经、史一部。至调露二年(680年),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始奏二科并加帖经。其后又加《老子》《孝经》,使兼通之。”《新志》云:“上元二年(675年),加试贡士老子策,明经二条,进士三条。”永隆二年(681年),诏明经帖十得六,进士试文两篇,通文律者然后试策。长寿二年(693年),太后自制《臣轨》两篇,令贡举人习业,停《老子》。神龙二年二月,制贡举人停《臣轨》,依旧习《老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玄宗新注《老子》成,诏天下每岁贡士,减《尚书》《论语》策而加《老子》。《新志》同。又云:“诏天下家藏其书。”二十五年二月,制明经每经帖十,取通五以上,免旧试一帖,仍按问大义十条,取六以上,免试经策十条,令答时务策三道,取粗有文、理者与及第。其进士停小经,准明经帖大经十帖,取通四以上,然后准例试杂文及策。天宝元年(742年),明经停《老子》,加习《尔雅》。又云:“明经所试,一大经及《孝经》《论语》《尔雅》,帖各有差。既通而口问之,一经问十义,得六者为通。问通而后试策,凡三条。三试皆通者为第。进士所试,一大经及《尔雅》。帖既通而后试文、试赋,各一篇。文通而后试策,凡五条。三试皆通者为第。”《注》云:“旧制帖一小经并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改帖大经。其《尔雅》亦并帖注。”又云:“经策全通为甲第,通四以上为乙第,通三帖以下,及策全通而帖经文不通四,或帖经通四以上而策不通四,皆为不第。”此天宝已前明经、进士两科试法也。《新志》仅据最后之制言之,而二科之加帖经,不在永隆二年(681年),又因是年之加杂文而误并为一焉。观《通典》帖既通而后试文赋之说,则知初所试者并无诗,而赋亦不该于文之内。《新志》云:“先是进士试诗、赋及时务策五道,明经策三道。建中二年(781年),中书舍人赵赞权知贡举,乃以箴、论、表、赞代诗、赋,而皆试策三道。大和八年(834年),礼部复罢进士议论而试诗、赋。”然钱徽一案,内出《孤竹管赋》《鸟散余花落》诗题以重试进士,则诗赋之复,初不待大和八年(834年)矣。薛《史·李怿传》:后唐明宗天成时,常侍张文宝知贡举,中书奏落进士数人,仍请诏翰林学士院作一诗一赋,下礼部为举人格样,则其制至五代未改。《周太祖纪》:广顺三年正月,户部侍郎权知贡举赵上交奏:“诸科举人,欲等第各加场数,进士除诗、赋外别试杂文一场”,从之。盖至是始复有所加?观此,亦可知诗、赋并不该于杂文之内。赵匡《举选议》,请“进士杂文,试笺、表、论、议、铭、颂、箴、檄等有资于用者,不试诗赋”,可见同为鞶帨之饰,时人视之,仍有有用无用之别。然则刘思立请加杂文时,亦当并无诗赋,而赵匡之议,亦或正欲复杂文初兴时之旧也。

进士科当唐之晚节,为世所共患,《新志》。其弊在于尚文。然尚文之弊,初非进士科所独,而进士实乃为尚文之风气所累。何也?案《隋书·李谔传》,载谔上书论文体之弊曰:“开皇四年(584年),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其年九月,泗州刺史司马幼之,文表华艳,付所司治罪。自是公卿大臣,咸知正路。如闻外州远县,仍踵弊风。选吏举人,未遵典则。至有宗党称孝,乡曲归仁,学必典谟,文不苟合,则摈落私门,不加收齿;其学不稽古,逐俗随时,作轻薄之篇章,结朋党而求誉,则选充吏职,举送天朝。臣既忝宪司,谔时为治书侍御史。职当纠察。若闻风即劾,恐挂网者多。请勒诸司,普加搜访。有如此者,具状送台。”《传》云:上以谔前后所奏,颁示天下。四海靡然乡风,深革其弊。《旧书·薛登传》:登于天授中上疏论选举,亦谓“文帝纳李谔之策,风俗改励,政化大行。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于是后生之徒,复相放效。因陋就寡,赴速邀时。缉缀小文,名之策学。不以指实为本,而以浮虚为贵”。《通典》载沈既济之议云:“显庆已来,高宗不康,武太后任事,参决大政。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选士。及永淳之后,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寖以成风。至于开元、天宝之中,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观此诸家之言,似乎隋炀帝、武则天、唐玄宗三人,于败坏风气,皆与有责。实则崇尚浮华之风已深,非隋文一时设施所能变,唐起关中,初较东方为鄙朴,及高宗已后,乃亦与之俱化耳。当时于举吏亦欲以策校之,《旧书·刘迺传》:天宝中,致书于知铨舍人宋昱曰:“判者以狭辞短韵,语有定规为体,亦犹以一小冶,而鼓众金,虽欲为鼎、为镛,不可得也。若引文公、尼父,登于铨廷,虽图书、易象之大训,以判体挫之,曾不及徐、庾。”《薛珏传》:德宗时,诏天下举可任刺史县令者,有诏令与群臣询考。宰相将以辞策校之。珏曰:“求良吏不可兼责以文学。”于制科亦试以诗赋,见下。皆尚文之弊所发,与进士设科之意何涉?进士浮薄

之举,藉藉人口者诚多,则以此科为世所重,奔竞者多趋其途,而其事之传者亦独多耳。法制似刚,而实脆薄,风俗似柔,而实坚韧。其蚀法制,如水啮堤,名虽具存,实必潜变,而并其名而不克保者,又不知凡几也。进士之浮华,亦与诗赋、杂文无涉。薛《史·冯道传》云:工部侍郎任赞,因班退,与同列戏道于后曰:“若急行,必遗下《兔园策》。”道寻知之,召赞谓曰:“《兔园策》皆名儒所集,道能讽之。中朝士子,止看《文场秀句》,便为举业,皆窃取公卿,何浅狭之甚邪?”赞大愧焉。欧《史·刘岳传》云:宰相冯道,世本田家,状貌质野,朝士多笑其陋。道旦入朝,兵部侍郎任赞与岳在其后。道行数反顾。赞问岳:“道反顾何为?”岳曰:“遗下《兔园册》耳。”《兔园册》者,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诵也,故岳举以诮道。道闻,大怒,徙岳秘书监。岳时为吏部侍郎。《困学纪闻》云:“《兔园册府》三十卷,唐蒋王恽命僚佐杜嗣先放应科目策,自设问对,引经史为训注。恽,太宗子,故用梁王兔园名其书。冯道《兔园册》谓此也。”《宋史·艺文志》亦云:“《兔园策府》,三十卷,杜嗣先撰。”而晁公武《读书志》云:“《兔园册》十卷,唐虞世南撰。”题名之异,盖由纂集本非一人,无足为怪,独其卷数不同耳。晁氏又云:“奉王命,纂古今事为四十八门,皆偶俪之语。至五代时,行于民间,村塾以授学童,故有遗《兔园册》之诮。”孙光宪《北梦琐言》云:“《兔园策》乃徐、庾文体,非鄙朴之谈,但家藏一本,人多贱之。”合观诸文,知士夫之尚此书,初盖以供对策之用,然后所重者,惟在其俪语而不在其训注,盖有录其辞而删其注者?故卷帙止三之一,若写作巾厢本,则并可藏之襟袖之间矣。村童无意科名,本无须乎诵此,然俚儒何知,但见名公贵人讽之,则亦以之教学童矣。吾幼时,尚见塾师以《故事琼林》《龙文鞭影》教学童者,其书皆为俪句,下注故实,其体盖与《兔园册府》正同?则不惟因而用之,并有创意为之者矣。何古今之相类邪?则以僻陋之区,风尚之变迁恒缓也。《文场秀句》,观其名可知其体,其鄙陋,自必更甚于割裂之《兔园册》,故冯道又转以之诮任赞焉。赵匡《举选议》曰:“人之心智,盖有涯分,而九流七略,书籍无穷,主司征问,不立程限,故修习之时,但务钞略,比及就试,偶中是期,业无所成,固由于此。”此正《兔园册》等之所以见尚。然讽其辞而遗其注,其足与于钞略之事乎?对策者之所为如此,于诗赋、杂文,又何尤焉?此等人之文采,亦可知矣。抑诚有文采者,其文采亦未必足尚。《旧书·张荐传》云:祖,聪警绝伦,书无不览。初登进士第,对策尤工。考功员外郎謇味道赏之曰:“如此生,天下无双矣。”调授岐王府参军。又应下笔成章及才高位下,词标文苑等科。凡应八举,皆登甲科。再授长安尉,迁鸿胪丞。凡四参选,判、策为铨府之最。员外郎员半千谓人曰:“张子之文,如青钱,万简万中,未闻退时。时流重之,目为青钱学士。”如者,应足以挫文公、尼父,而无藉于挦撦《兔园册》《文场秀句》矣。然吾未知其视近世之尤侗、何栻何如也。《柳宗元传》云: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者,必为名士。宗元之文,岂为进士者所能知?毋亦徒以声气相标榜邪?

明经之科亦起隋。《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初,北海贼帅綦公顺,率其徒三万攻郡城。明经刘兰成纠合城中骁健百余人袭击之”。《注》云:“刘兰成盖尝应明经科,因称之。《新唐志》曰: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则明经科起于隋也。”案《旧书·韦云起传》云:隋开皇中明经举。《孔颖达传》云: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天宝前试法,已见前。《新志》云:“凡明经,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对时务策三道。亦为四等。”其所言亦不具。贞元二年(786年),诏明经习律,以代《尔雅》。元和时,明经停口义,复试墨义十条,五经取通五,明经通六。其尝坐法及为州县小吏,虽艺文可采,勿举。皆见《新志》。盖是科为时所轻,故应者流品较杂也。《通鉴》:僖宗乾符元年(874年),王凝母,崔彦昭之从母,凝、彦昭同举进士,凝先及第,尝衩衣见彦昭,且戏之曰:“君不若举明经。”彦昭怒,遂为深仇。及彦昭为相,其母谓侍婢曰:“为我多作袜履。王侍郎母子,必将窜逐,凝时为兵部侍郎。吾当与妹偕行。”彦昭拜且泣,谢曰:“必不敢。”由是获免。明经之为人所轻如此。李珏甫冠,举明经,李绛见之曰:“日角珠廷,非庸人相,明经碌碌,非子所宜。”乃更举进士,宜矣。张知謇兄弟五人,皆明经高第,恶请谒求进士。每敕子孙:经不明不得举。盖家本幽州,虽徙岐,尚沿河北旧风,较朴实也。珏、知謇事皆见《新书》本传。

明经之见轻,昔人皆谓由其所试惟资记诵。《通典》云:“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开惟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注》云:“后举人积多,其法益难,务欲落之,至有帖孤章绝句,疑似参互者以惑之。甚者或上抵其注,下余一二字,使寻之难知,谓之倒拔。《旧书·良吏·杨玚传》:开元十六年(728年),迁国子祭酒。奏曰:“窃见今之举明经者,主司不详其述作之意,曲求其文句之难。每至帖试,必取年头、月日,孤经绝句。且今之明经,习《左传》者十无二三。若此久行,臣恐左氏之学,废无日矣。请自今已后,考试者尽帖平文,以存大典。”年头、月日,《新书》作年头、月尾。《日知录》曰:帖试之法,用纸帖其上下文,止留中间一二句,困人以难记。年头如元年、二年之类,月日如十有二月乙卯之类。今改曰年头、月尾,属对虽工,而义不通矣。既甚难矣,而举人则有驱悬孤绝索幽隐,为诗赋而诵习之,不过十数篇,则难者悉详矣。此所谓帖括也。《旧书·杨绾传》:绾言“明经比试帖经,殊非古义。皆诵帖括,冀图缴幸”。其于平文大义,或多墙面焉。”《通典》又云:“天宝十一载(752年),礼部侍郎杨浚始开为三行。”《注》云:“不得帖断绝疑似之言也。”《通考》:马贵与曰:“愚尝见东阳丽泽吕氏家塾有刊本吕许公夷简应本州乡举试卷,因知墨义之式。盖十余条。有云:作者七人矣,请以七人之名对,则对云七人某某也,谨对。有云:见有礼于其君者,如孝子之养父母也,请以下文对,则对云:下文曰:见无礼于其君者,如鹰鹯之逐鸟雀也,谨对。有云请以注疏对者,则对曰:注疏曰云云,谨对。有不能记者,则只云对未审。其上则具考官批凿。如所对善,则批一通字,所对误及未审者,则批一不字。大概如儿童挑诵之状。故自唐以来贱其科。所以不通者,殿举之罚特重,而一举不第者,不可再应。案《考》载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诏:“旧制九经一举不第而止,自今一依诸科举人,许令再应。”盖以其区区记诵,犹不能通悉,则无所取材故也。”其言似矣。然业进士者之诵《册府》及《秀句》,亦何以异于业明经者之诵帖括邪?此则仍是尚文之风气为之耳。

明法:《新志》云:“试律七条,令三条。全通为甲第,通八为乙第。”《通典》云:“试律令各十帖,试策共十条。”《注》云:“律七条,令三条。”又云:“全通为甲,通八以上为乙,自七以下为不第。”《新志》辞亦不具。

书学:《新志》云:“先口试,通,乃墨试。《说文》《字林》二十条,通十八为第。”《通典》云:“试《说文》《字林》凡十帖,《注》云:“《说文》六帖,《字林》十帖。”口试无常限,皆通者为第。”

《新志》云:“凡算学:录大义本条为问答,明数造术,详明术理,然后为通。试《九章》三条,《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算》各一条,十通六。《记遗》《三等数》帖读十得九为第。试《缀术》《缉古》,录大义为问答者,明数造术,详明术理;无注者合数造术,不失义理;然后为通。《缀术》七条,《缉古》三条,十通六,《记遗》《三等数》帖读十得九为第。落经者虽通六不第。”其辞似有衍错。《通典》云:“试《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缀术》《缉古》帖各有差,《注》云:《九章》三帖,《五经》等七部各一帖,《缀术》六帖,《缉古》四帖。兼试问大义,皆通者为第。”

《旧书·职官志》云:“旧无五经学科。自贞元五年一月,敕特置三礼、《开元礼》科。长庆二年二月,始置三传、三史科。后又置五经博士,检年月未获也。”《通典·选举典》云:“贞元二年六月,敕自今已后,其诸色举选人中,有能习《开元礼》者,举一人同一经例。《新志》云:贞元二年(786年),“诏习《开元礼》者举同一经例”。辞不完具。选人不限选数许集。问大义一百条,试策三道。全通者超资与官。义通七十条,策通两道以上者,不在放限。其有散试官能通者,亦依正员例处分。《新志》云:凡《开元礼》,通大义百条、策三道者,超资与官。义通七十、策通二者及第。散试官能通者依正员例,辞亦不确。五年五月,敕自今以后,诸色人中有习三礼,前资及出身人依科目选例。吏部考试,白身依贡举例。礼部考试,每经问大义三十条,试策三道。所试大义,仍委主司于朝官、学官中拣择精通经术三五人闻奏,主司与同试问。义、策全通者为上等,特加超奖。大义每经通二十五条以上,策通两道以上为次第,依资与官。如先是员外、试官者,听依正员例。其诸学生愿习三礼及《开元礼》者并听。仍永为常式。九年五月,敕其习《开元礼》人,问大义一百条,试策三道。全通者为上等。大义通八十条以上,策两道以上为次等。余一切并准三礼例处分。仍永为常式。其选授之法,亦同循前代。”则三礼始贞元五年(789年),《开元礼》实始二年(786年)也。《十七史商榷》云:李涪以《开元礼》及第,见《北梦琐言》第九卷。其三传、三史,《新志》谓始长庆三年(823年)。云:是年,“谏议大夫殷侑言:三史为书,劝善惩恶,亚于六经。比来史学都废,至有身处班列,而朝廷旧章莫能知者。”于是立史科及三传科。又云:“凡三传科:《左氏传》问大义五十条,《公羊》《穀梁传》三十条。策皆三道。义通七以上,策通二以上为第。白身视五经,有出身及前资官,视学究一经。”“凡史科:每史问大义百条,策三道。义通七、策通二以上为第。能通一史者,白身视五经三传,有出身及前资官,视学究一经。三史皆通者奖擢之。”此数科,皆因当时治此学者少而设,寓有奖劝之意。然石晋天福五年(940年),礼部侍郎张允奏罢明经之辞曰:“窃窥前代,未设诸科,始以明经,俾升高第。”其时明经所试,“悉苞于九经、五经之中,无出于三礼、三传之内”,薛《史·选举志》。则设科实未免矣。

道举:《新志》云:“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始置崇玄学,习《老子》《庄子》《文子》《列子》,亦曰道举。其生,京、都各百人,诸州无常员。官秩、荫第同国子,举送、课试如明经。”“天宝十二载(753年),道举停《老子》,加《周易》。”《通典》云:“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始于京师置崇玄馆,诸州置道学,生徒有差,谓之道举。举送、课试之法,与明经同。”《通鉴》则云:“开元二十五年正月,初置玄学博士,每岁依明经举。”三说互有异同,未知孰是。疑二十五年(737年)仅立博士,至二十九年(741年),乃大备馆、学之制也。《新志》崇玄学之名恐非是,当如《通典》作馆。不言州学,亦漏也。

《新志》云:“凡童子科,十岁已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通者与官,通七者与出身。”案《旧书·王丘传》: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则能属文者,亦不限于讽诵也。《杨绾传》:绾奏孝弟力田,宜有实状;童子越众,不在常科;同之岁贡,恐长侥幸之路。诏停之。《通考》:广德二年(764年),停童子岁贡,谓是也。《通考》又云:“大历三年(768年),又复之。仍每岁令本贯申送,礼部同明经举人之例,考试讫奏闻。十年(775年),再停之。开成三年(838年),敕诸道应荐万言及童子,起今以后,不得更有闻荐。”《注》云:“虽有是命,而以童子为荐者,比比有之。”又云:“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礼部贡院奏:今后童子,委本州府依诸色举人考试,经解送省,任称乡贡童子。长吏不得表荐。若无本处解送,本司不在考试之限。

天成三年(928年),敕近年诸道解送童子,皆越常规,或年齿渐高,或神情非俊,或道字颇多讹舛,或念书不合格文。此后应州府不考艺能,滥发文解,其逐处判官责罚。仍下贡院,将解到童子,精加考校。须是年颜不高,念书合格,道字分明,即放及第。长兴元年(930年),敕童子准往例委诸道表荐,不得解送。每年所放,不得过十人。仍所念书并须是正经,不得以诸子书虚成卷数。及第后十一选集,初任未得授亲民官。广顺三年(953年),户部侍郎权知贡举赵上交奏:童子元念书二十四道,今欲添念书通前五十道,念及三十道者放及第,从之。”合观诸敕,而知当时童子一科,徼幸之习深矣。

《新书·艺文志》丁部别集类,有郁浑《百篇集》一卷。《注》云:“浑尝应百篇举,寿州刺史李绅命百题试之。”案《通考》载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有赵昌国者,求应百篇举。上出杂题二十字,曰“松风雪月天,花竹鹤云烟。诗酒春池雨,山僧道柳泉。”各令赋五篇,篇八句。逮日旰,仅成数十首,率无可观。上以此科久废,特赐及第,以劝来者。仍诏有司:“今后应百篇举,约此题为式。”《注》云:“谓一日作诗百篇,不设此科,求应者即试之。”唐时疑亦如此,但如郁浑者,乃求试于州耳。晋天福五年(940年),与明经并停,见下。然则五代时亦成常举也。

武举,《新志》叙于卷末,云起武后时。“长安二年(702年),始置武举。其制,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翘关长丈七尺,径三寸半。凡十举。后手持关,距出处毋过一尺。负重者,负米五斛,行二十步。皆为中第。亦以乡饮酒礼送兵部。《旧书·职官志》:兵部,“员外郎一人,掌贡举及杂请之事。凡贡举,每岁孟春,亦与计偕。有二科:一曰平射,二曰武举”。《通典》云:“长安二年(702年),教人习武艺。其后每岁如明经进士之法,行乡饮酒礼,送于兵部。其课试之制:画帛为五规,置之于垛,去之百有五步,列坐引射,名曰长垛。又穿土为埒,长与垛均,缀皮为两鹿,历置其上,驰马射之,名曰马射。又断木为人,载方版于顶上,凡四偶人,互列埒上,驰马入埒,运枪左右触,必版落而人不踣,名曰马枪。皆以儇好不失者为上。兼有步射、穿札、翘关、负重、身材、言语之选。通得五上者为第。其余复有平射之科。不拘色役,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又制为土木马,于里闾间教人习射。”其选用之法不足道,故不复书。”《通考》云:“《选举志》言唐武举选用之法不足道,故不详书,然郭子仪自武举异等中出,岂可概言其不足道邪?唐《登科记》所载异科出身者众,独轶武举,亦一欠事。”案《旧书·子仪传》:“始以武举高等,补左卫长史。”高等,《新传》作异等。然亦常选也。沈既济尝欲停之,曰:“武后置武举,恐人忘战。今内外邦畿,皆有师旅,偏裨将校,所在至多,诚宜设法减除,岂复张门诱入?况若此辈,又非骁雄。徒称武官,不足守御;虽习弓矢,不堪战斗;而坐享禄俸,规逃征徭。今请悉停,以绝奸利。”可以见其效矣。

《新志》云:“凡弘文、崇文生,试一大经、一小经,或二中经,或《史记》《前、后汉书》《三国志》各一,或时务策五道,经史皆试策十道。经通六,史及时务策通三,皆帖《孝经》《论语》共十条,通六为第。”开元时,“又敕州县学生年二十五以下,八品子若庶人二十一以下,通一经及未通经而聪悟有文辞、史学者,入四门学为俊士。诸学生通二经,俊士通三经,已及第而愿留者,四门学生补太学,太学生补国子学”。“天宝九载(750年),置广文馆于国学,以领生徒为进士者。”此馆、学选举之法也。《旧书·职官志》礼部职云:“弘文、崇文馆学生,虽同明经、进士,以其资荫全高,试取粗通文义。”则其事真不足道矣。

制举为非常之选。《新志》云:“自汉以来,天子尝称制诏道其所欲问而亲策之。唐自京师,外至州县,有司常选之士,以时而举,而天子又自诏四方德行、才能、文学之士,或高蹈幽隐,与其不能自达者,下至军谋、将略、翘关、拔山、绝艺、奇伎,莫不兼取。

其为名目,随其人主临时所欲,而列为定科者,如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军谋弘远,堪任将率;详明政术,可以理人之类,其名最著。而天子巡守、行幸、封禅泰山、梁父,往往会见行在。其所以待之之礼甚优。而宏才伟论非常之人,亦时出于其间,不为无得也。”《通考》云:“唐制诏举人,不有常科,皆标其目而搜扬之。试之日,天子亲临观之。试已,糊其名,于中考之。文策高者,特授以美官。其次与出身。”下列唐制科名目及中制科人姓名,然不能具也。凡制科,得第、得官后仍可应,见《十七史商榷》。又有一科而可以再应者。《旧书·柳公绰传》:年十八,应制举,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秘书省校书郎,贞元元年(785年)也。四年(788年),复应制举,再登贤良方正科。时年二十一,制出授渭南尉。《通考》引《容斋随笔》曰:“唐世制举,科目猥多,徒异其名耳,其实与诸科等也。张九龄以道侔伊吕策高第,其策问殊平平,殊不及为天下国家之要道,则其所以待伊吕者亦狭矣。”《旧书·杨绾传》:天宝十三载(754年),玄宗御勤政楼试博通坟典、洞晓玄经、辞藻宏丽、军谋出众等举人。命有司供食。既暮而罢。取辞藻宏丽外,别试诗赋各一首。制举试诗赋自此始。《新书》云:举辞藻宏丽科。玄宗已试,又加诗赋各一篇,绾为冠。由是擢右拾遗。制举加诗赋由绾始。辞藻宏丽而外,未必亦加诗赋。然云试诗赋自此始,则后此之加试诗赋者必多矣。此岂待奇士之道?非常之举而如此,亦堪齿冷矣。然如刘对策,殆为千古一人。而穆质,史亦言其“应制策入第三等”,而“其所条对,至今传之”。质,宁子,《旧书》附《宁传》。牛、李讥切李吉甫,不论其谁非谁是,亦不论其为公为私,而究之能讥切时政,非诵《册府》《帖括》之士所能为也。此仲尼所以重告朔之饩羊欤?

《旧书·刘传》,言其“言论激切,士林感动”。又云:“守道正人,传读其文,至有相对垂泣者。”《庞严传》亦云:所对策,“大行于时”。则当时于讥切时政之语,虽莫能用,而民间之直道自在。《困学纪闻》云:“唐制举之名,多至八十有六,至宰相者七十二人,策之书于史者,惟刘一篇而已。”然观穆质之文,传至作史时,则传于世者非独一,史自失书也。

科举之敝,乍观之似由于尚文,深求之则殊不止此。赵匡《举选议》曰:“举人大率二十人中方收一人,故没齿而不登科者甚众。《通考》载唐《登科记总目》,又加案语云:“昌黎公《赠张童子序》,言天下之以明二经举,其得升于礼部者,岁不下三千人,谓之乡贡。又第其可进者,属之吏部,岁不及二百人,谓之出身。然观《登科记》所载,虽唐之盛时,每年礼部所放进士及诸科,未有及五七十人者,与昌黎所言不合。又开元十七年(730年),限天下明经、进士及第,每年不过百人。又大和敕:进士及第,不得过四十人,明经不得过百一十人。然记所载逐年所取人数如此,则元未尝过百人,固不必为之限也。又明经及第者,姓名尤为寥寥。今日不得过百一十人,则是每科尝过此数矣。岂《登科记》所载未备而难凭邪?《唐史摭言》载华良入为京兆解不第,以书让考官曰:圣唐有天下垂二百年,登进士科者三千余人。以此证之,则每岁所放,不及二十人也,《登科记》不误矣。”按《新书·杨玚传》:载玚于开元时入为国子祭酒,奏言“唐兴,二监举者千百数,当选者十之二。考功覆校以第,谓经明行修,故无多少之限。今考功限天下明经、进士岁百人,二监之得无几”。《权德舆传》:德舆以德宗时知礼部贡举,真拜侍郎,取明经初不限员;盖权复开元以前之旧。又《许孟容传》载李绛之言,谓进士、明经岁大抵百人,说亦相合。三千人岁取其二十之一,则百二十,粗言之则曰不及二百耳。《登科记》所载,容有不备,明经姓名,更不能无遗漏也。收入既少,则争第急切。交驰公卿,以求汲引。《旧书·薛登传》:时选举渐滥,登上疏曰:“乡议决小人之笔,行修无长者之论。策第喧竞于州府,祈恩不胜于拜伏。或明制才出,试遣搜扬,驱驰府寺之门,出入王公之第,上启陈诗,惟希欬唾之泽,摩

顶至足,冀荷提携之恩。故俗号举人,皆称觅举。”又《杨绾传》:上疏条奏贡举之弊曰:“祖习既深,奔竞为务。矜能者曾无愧色,勇进者但欲陵人。以毁为常谈,以乡背为己任。投刺干谒,驱驰于要津。露才扬已,喧胜于当代。”《通考》引江陵项氏之言曰:“风俗之弊,至唐极矣。王公大人,巍然于上,以先达自居,不复求士。天下之士,什什伍伍,戴破帽,骑蹇驴,未到门百步,辄下马奉弊刺再拜,以谒于典客者,投其所为之文,名之曰求知已。如是而不问,则再如前所为,名之曰温卷。如是而又不问,则有执贽于马前,自赞曰某人上谒者。”杜陵之诗曰:“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乃当时士林之实情,非文人之愤语也。毁訾同类,用以争先。《新书·令狐楚传》:贡进士,京兆尹将荐为第一。时许正伦轻薄士,有名长安间,能作蜚语,楚嫌其争,让而下之。楚岂恬退之士?可见蜚语之可畏矣。《通考》引李肇《国史补》曰:“造请权要,谓之关节。激扬声价,谓之还往。匿名造谤,谓之无名子。”故业因儒雅,行成险薄。唐代险薄之士最多。《旧书·李皋传》:皋为温州长史行县,见一媪,垂白而泣,哀而问之。对曰:“李氏之妇。有二子:钧、锷,宦游二十年不归,贫无以自给。”时钧为殿中侍御史,锷为京兆府法曹,俱以文艺登科,名重于时。皋举奏,并除名勿齿。此犹遗行于家,扩而充之,则如下引贾至所云,无所不至矣。董邵南、李益则其人也。见第十六章第一、第五节。非受性如此,势使然也。”此皆所谓患得患失者。贾至云:“近代趋仕,靡然乡风。致使禄山一呼,而四海震荡,思明再乱,而十年不复。乡使礼让之道弘,仁义之道著,则忠臣孝子,比屋可封,逆节不得而萌,人心不得而摇也。”《旧书·杨绾传》。此则所谓苟患失之,无所不至者矣。诸科以进士为重,进士偏重,至唐叔世而极。《摭言》谓“搢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通鉴》大和六年(832年),李德裕还自西川,朝夕且为相,李宗闵百方沮之,不能得。杜悰曰:“悰有一策,可平宿憾,恐公不能用。”宗闵曰:“何如?”悰曰:“德裕有文学,而不由科第,常用此为慊慊。若使之知举,必喜矣。”此说信否不可知,然时人有此等见地,则可见也。又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上欲相枢密使魏仁浦,“议者以仁浦不由科第,不可为相”,此则更甚于《摭言》所云矣。欧《史·桑维翰传》: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为桑丧同音。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从他求仕者。维翰慨然,著《日出扶桑赋》以见志。又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他仕。”卒以进士及第。亦有由也。而进士之浮薄尤甚,似乎尚文之风气使然。然明、清两朝,专以四书义取士,可谓黯然无华矣,其敦厚者安在?然则“敦厚浮薄,色色有之”,信不诬也。《新志》云:文宗好学嗜古,郑覃以经术位宰相,深嫉进士浮薄,屡请罢之。文宗曰:“敦厚浮薄,色色有之。进士取人,二百年矣,不可遽废。”因得不罢。法敝诚不可不变,然法制似刚而实柔,风俗似柔而实刚,不揣其本,贸然变法,往往徒有其名,阅历深者类能知之,故多不肯轻举也。事之易致弊者,自不可无以防之,而法亦随时而密。隋、唐时,科举之制初立,其防弊之法,尚未甚周,故一切弊窦,随之而起,唐世取士,校艺之外,不废衡鉴,故考官与士子相交通,初非所禁;而属人助为搜采,亦非违法。如韦陟为礼部侍郎,令举人自通所工诗笔,知其所长,然后依常式考核;陆贽知贡举,输心梁肃,肃与崔元翰推荐艺实之士是也。取舍次第,豫泄于外,亦不为罪。韦贯之兄绶举孝廉,又贡进士。礼部侍郎潘炎将以为举首,绶以其友杨凝亲老,让之,不对策辄去,凝遂及第。聂屿,郑珏之知贡举,与乡人赵都俱赴乡荐。都纳赂于珏,人报翼日登第。屿闻不捷,诟来人以恐之。珏惧,俾俱成名。是其事矣。《新书·文艺传》称孙迭,开元时改考功员外郎,取颜真卿、李华、萧颖士、赵骅等,皆海内有名士,则采取誉望,不徒无罪,且为美谈矣。职是故,干谒、属托,遂乘之盛行。郑璟以于琮属李藩,已见第十七章第一节。李商隐以令狐绹奖誉甚力,故擢进士第。郑珏,以父徽为河南尹张全义判官,少依全义居河南。举进士数不中。全义以珏属

有司,乃得及第。甚有如吴武陵:大和初,崔郾试进士东都,公卿祖道,武陵出杜牧所赋阿房宫,请以第一人处之。郾谢已得其人。至第五,郾未对,武陵勃然曰:“不尔,宜以赋见还。”郾曰:“如教。”牧果异等者。杨凭弟子敬之,史言其爱士类,得其文章,孜孜玩讽,人以为癖。雅爱项斯为诗,所至称之,由是擢上第。此或出于爱好之诚,然借以行其私者必多矣。杨国忠子暄举明经。礼部侍郎达奚珣欲落之,遣子抚往见国忠。国忠即诟曰:“生子不富贵邪?岂以一名,为鼠辈所卖?”珣大惊,即致暄高第。则公然势迫矣。崔棁,以石晋天福二年(937年)知贡举。时有进士孔英,素有丑行,为时所恶。棁受命,往见桑维翰。维翰语素简,谓棁曰:“孔英来矣。”棁谓维翰以英为言,考英及第。则几于颐指气使矣。主司亦有自为奸利者,如宋之问,中宗将用为中书舍人,太平公主发其知贡举时赇饷狼籍是也。求如王丘、高郢、许孟容、韦贯之等,颇以方正,为时所称者,已不易多得矣。《新书·高传》:子湜,咸通末,为礼部侍郎,时士多由权要干请。湜不能裁。既而抵帽曰:“吾决以至公取之,得谴固吾分。”乃取公乘亿、许棠、聂夷中等。足见自拔之难。弊窦既起,则所以防之者,亦继之而起矣。所谓相激使然也。《旧书·宣宗纪》:大中九年三月,试宏辞举人,漏泄题目,为御史台所劾,侍郎裴谂等皆获谴,登科十人,并落下。又《文苑传》:董思恭,知考功举事,坐豫泄题目,配流岭表而死。此漏题之事也。又《宣宗纪》:大中九年(855年),礼部贡院捉到明经黄续之、赵弘成、全质等三人,伪造堂印、堂帖,兼黄续之伪著绯衫,将伪帖入贡院,令与举人虞蒸、胡简、党赞等三人及第,许得钱一千六百贯文。奉敕并准法处死。主司以自获奸人并放。《新书·温彦博传》:裔孙廷筠,思神速,多为人作文。大中末,试有司,廉视尤谨。廷筠不乐,上书千余言,然私占授已八人。执政鄙其为,授方山尉。此枪替之事也。观此,知后世科场之弊,唐代已多有之,然防范殊疏。赵匡举选议,谓试选人时,长吏当“亲自监临,皆分相远,绝其口授及替代”,可见其本无检束。又谓“俗间相传,云入试非正身,十有三四,赴官非正身,十有二三”,后世纲纪虽极废弛,能如是乎?《通考》引《国史补》曰:京兆府考而升之,谓之等第,外府不试而贡者,谓之拔解。薛《史·选举志》:梁开平元年(907年),敕“近年举人,当秋荐之时,不亲试者,号为拔解,今后宜止绝”,即谓是也。则并考试而无之矣。后世能如是乎?《通考》又引《容斋随笔》云:《摭言》载高锴第一榜,裴思谦以仇士良关节取状头。锴庭谴之。思谦回顾,厉声曰:“明年打脊取状头。”第二年,锴知举,诫门下不得受书题。思谦自携士良一缄入贡院。既而易紫衣,趋至阶下,白曰:“军容有状,荐裴思谦秀才。”锴接之,书中与求巍峨。锴曰:“状元已有人,此外可副军容意旨。”思谦曰:“卑吏奉军容处分,裴秀才非状元,请侍郎不放。”锴俯首良久,曰:“然则略要见裴学士。”思谦曰:“卑吏便是也。”锴不得已,遂从之。马君案云:唐科目无糊名之法,故主司得以采取誉望,然以钱徽、高锴之事观之,权幸之属托,亦可畏也。东汉及魏、晋已来,吏部尚书司用人之柄,其时诿曰取行实、甄材能,故为尚书者,必使久于其任,而后足以察识。今唐人礼部所试,不过于寸晷之间,程其文墨之小技,则所谓主司者,当于将试之时,择士大夫之有学识操守者,俾主其事可矣,不必专以礼部为之。今高锴之为侍郎知贡举也,至于三年,仇士良之挟势以私裴思谦也,至于再属,于是锴亦不能终拂凶珰以取祸矣,此皆豫设与久任之弊也。案临试乃择典试之人,而又峻其关防,此正后世考试之法,而其弊果较少,足见防范之不可以已也。然则后世科场,防弊之法日密,甚至待士子若奴虏,防主司如盗贼,亦有所不得已也。待士之意,愈至后世而愈薄。即如糊名易书之法,唐代尚无之。《困学纪闻》云:晁错对策,首云平阳侯臣窋等所举贤良方正太子家令臣错,自言所举之人及其官爵无所隐,汉制犹古也。自后史无所纪。惟唐张九龄对策,首云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行秘书省校书郎张九龄。自糊名易书之法密,不复见此矣。《旧书·文苑·刘宪传》云:则天时,敕吏部糊名考选人判,以求才彦;

而《新书·选举志》云:初试选人皆糊名,令学士考判,武后以为非委任之方,罢之。则其法暂行而即废。《张说传》云:永昌中,武后策贤良方正,诏吏部尚书李景谌糊名较覆,盖亦一时之事也。《李揆传》:揆以肃宗时兼礼部侍郎,病取士不考实,徒露索禁所挟,乃大陈书廷中,进诸儒约曰:“上选士第务得才,可尽所欲言。”《通考》引《容斋随笔》,谓白居易集有奏状论重试郑朗事,言吏部进士,例许用书策,兼得通宵。昨重试之日,书策不容一字,木烛只许三条,乃知唐试进士,许挟书及见韵。则搜索事虽稍行,实非法所有。然《通考》载长兴四年(933年)礼部新立条件,则入省门搜得文书者,不计多少,皆准例扶出,且殿将来两举矣。《新书·宗室传》:高祖兄蜀王湛八世孙戡,举进士,就礼部试,吏唱名乃入,戡耻之。明日,径返江东。《舒元舆传》:元和中举进士,见有司钩校苛切。既试尚书,虽水、炭、脂炬、餐具,皆人自将,吏唱名乃得入,列棘围席坐庑下。因上书,言“古贡士未有轻于此者”。且宰相、公卿由此出,而有司以隶人待之,诚非所以下贤意。罗棘遮截疑其奸,又非所以求忠直也。此等事,在后世则习为故常矣。薛《史·和凝传》言:贡院旧例,放榜之日,设棘于门,及闭院门,以防下第之不逞者。《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二年(949年),有举人呼噪于贡院门,苏逢吉命执送侍卫司,则所谓不逞者也。欲无闭门设棘,得乎?又薛《史·选举志》载天福三年(938年)崔棁奏曰:“今年就举,比常岁倍多。科目之中,凶豪甚众。每驳榜出后,则时有喧张。不自省循,但言屈塞。互相朋扇,各出言辞:或云主司不公,或云试官受赂。实虑上达圣听,微臣无以自明。欲请举人落第之后,或不甘心,任自投状披陈,却请所试与疏义对证。兼令其日一甲,同共校量。若独委试官,恐未息词理。傥是实负抑屈,所司固难逭宪章,如其妄有陈论,举人乞痛加惩断。”从之。当时试官孤危之状,可以想见。长兴四年(933年)条件;试官错书通不者,帖经、墨义,许以经疏照证。不当许陈诉,再加考校。贡院不理,即诣御史台论诉。知贡举、考官徇私,请行朝典。虚妄惩处,妄扇屈声,诬玷他人,牒送本道,重处色役,并永不得入举场,同保人亦请连坐殿三举。后周太祖广顺三年(953年)敕,仍许陈诉,只不得街市、省门故为喧竞,及投无名文字讪毀主司。故违者配流边远,同保人永不得赴举。主司不得受荐托书题,密具姓名闻奏。其举人不得就试。束湿之法,日甚一日,礼意亦更不可言矣。

科举之用,在抑贵游,登寒畯,其效亦非一时所致,于是科场之狱屡起焉。钱徽一案,固由党争,然《旧书·王播传》言:其时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则讦其事者虽出私意,所讦之事,则未必诬也。《旧书·刘太真传》:转礼部侍郎,掌贡举。宰执姻族,方镇子弟,先收擢之。《王正雅传》:从孙凝,为礼部侍郎。贡闱取士,拔其寒俊,权豪请托不行。为所恶,出为商州刺史。《新书·唐俭传》:裔孙持,大和中为渭南尉。试京兆府进士,时尹杜悰,欲以亲故托之,持辄趋降阶伏。悰语塞,乃止。可见是时请托之普遍。代徽者为王起。《武宗纪》会昌四年(844年)云:时左仆射王起,频年知贡举,每贡院考试讫,上榜后,更呈宰相取可否,复人数不多。宰相延英论言:“主司试艺,不合取宰相与夺。比来贡举艰难,放人绝少,恐非弘访之道。”帝曰:“贡院不会我意,不放子弟即太过。无论子弟、寒门,但取实艺耳。”李德裕对曰:“郑肃、封敖有好子弟,不敢应举。”帝曰:“我比闻杨虞卿兄弟,朋比贵势,妨平人道路。昨杨知至、郑朴之徒,并令落下,抑其太甚耳。”《新书·杨收传》:弟严,举进士。时王起选士三十人,而杨知至、窦缄、源重、郑朴及严五人皆世胄。起以闻。诏独收严。德裕曰:“臣无名第,不合言进士之非。然臣祖,天宝末,以仕进无他岐,勉强随计,一举登第,自后不于私家置《文选》,盖恶其祖尚浮华,不根艺实。然朝廷显官,须是公卿子弟。何者?自小便习举业,自熟朝廷间事,台阁仪范,班行准则,不教而自成。寒士纵有出人之才,登第之后,始得一班一级,固不能熟习也。则子弟成名,不可轻矣。”此事《新书》载《选举志》,讥其论之偏异。此固然,然亦可见其时子弟,见抑颇甚。当时欲为此论者恐甚多,特德裕得君专,乃敢尽言之耳。《纪》又载是年二月,陈商选士,三十七人中第,物论以为请托,令翰林学士白敏中覆试,落七人。《新书·郑畋传》:畋举进士,时年甚少,有司上第籍,武宗疑,索所试自省,乃可。《旧书·宣宗纪》:大中元年二月,礼部侍郎魏扶奏:“臣今年所放进士三十三人。其封彦卿、崔琢、郑延休三人,实有辞艺,为时所称,皆以父兄见居重位,不得令中选。”诏令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韦琮重考覆,敕可放及第。有司考试,只在至公。如涉请托,自有朝典。今后但依常例放榜,不得别有奏闻。《纪》言帝雅好儒士,留心贡举。有时微行人间,采听舆论,以观选士之得失。宣宗好为察察之明,其微行,盖亦欲察贡举之有无私弊,非意在搜扬儒士也。令狐绹以大中二年(848年)为翰林学士,四年(850年),同平章事,十年(856年),懿宗即位,乃罢为河中节度使。绹子滈,少举进士,以父在内职而止。绹至河中,上言:“臣二三年来,频乞罢免。每年为滈取得文解。意待才离中书,便令赴举。昨蒙恩制,宠以近藩。伏缘已逼吏部试期,便令就试”云云。诏令就试。是岁,中书舍人裴坦权知贡举,登第者三十人。有郑羲者,故户部尚书澣之孙;裴弘馀,故相休之子;魏筜,故相扶之子;及滈,皆名臣子弟,言无实才。谏议大夫崔瑄上疏论之,请下御史台按问文解日月。《旧书·绹传》。《新书》云:瑄劾绹以十二月去位,而有司解牒尽十月。盖其事亦不能无弊也?然王铎从子荛,以铎当国,亦不敢举进士。《新书·王播传》。至哀帝天祐三年三月,朱全忠犹奏:“河中判官刘崇子匡图,今年进士登第,遽列高科,恐涉群议,请礼部落下。”《旧书·本纪》。则唐自长庆以后,考官之不克行其志者甚众,而势家子弟之见抑者亦颇深。薛《史·李专美传》:以父枢唐昭宗时应进士举,为覆试所落,不许再入,心愧之,由是不游文场;而苏楷致挟私憾而驳昭宗之谥;见第十一章第四

节。薛《史·苏循传》云:楷与卢赓等四人落下,不得再赴举场。可见其惩创之深矣。降逮五季,斯风未沫。薛《史·周太祖纪》:广顺二年(952年),新进士中有李观者,不当策名,物议喧然。中书、门下以观所试诗赋失韵,句落姓名。知贡举赵上交移官。《世宗纪》:显德二年(955年),取进士一十六人,四人放及第,一十二人句落,礼部侍郎刘温叟放罪。五年(958年),取十五人,八人放及第,其中王汾以顷曾剥落,熊若谷、陈保衡皆是远人。七人退黜,知贡举刘涛责授。皆其事也。六年正月,诏礼部贡院:今后及第举人,依逐科等第定人数姓名,并所试文字奏闻,候敕下放榜,则试官益无权矣。士大夫蔽于气类之私,每谓朝廷不当设防弊之法,然大为之防而民犹逾之,况于纵而弗问?则行事彰彰不可掩矣。故知术家之论,终不可废也。

贵势之比周,虽稍见抑,然科举中人比周之习复起,此则志徒在于富贵利达者所必不能免之弊矣。李肇《国史补》曰:“互相推敬,谓之先辈,俱捷谓之同年,有司谓之座主。”此其党类之相牵引者也。《旧书·郑馀庆传》:孙从谠,故相令狐绹、魏扶,皆父贡举门生,为之延誉。《王播传》:弟起,李训起贡举门生,欲援为相。《新书·韩偓传》:昭宗欲用为相,荐御史大夫赵崇,帝知偓,崇门生也,叹其能让。欧《史·裴皞传》:皞以文学在朝廷久,宰相马胤孙、桑维翰,皆皞礼部所放进士也。后胤孙知举,放榜,引新进士诣皞。皞喜,作诗曰:“门生门下见门生。”世传以为荣。维翰已作相,尝过皞,皞不迎不送。人或问之。皞曰:“我见桑公于中书,庶寮也。桑公见我于私第,门生也。何送迎之有?”人亦以为当。又《和凝传》:唐故事,知贡举者所放进士,以己及第时名次为重。凝举进士及第时第五,后知贡举,选范质为第五。后质位至宰相,封鲁国公,官至太子太傅,皆与凝同。当时以为荣焉。又《王仁裕传》:仁裕与和凝,于五代时皆以文章知名;又尝知贡举。仁裕门生王溥,凝门生范质,皆至宰相,时称其得人。其互相援引,不以为讳,反以为荣,且为世所欣慕如此。李商隐以令狐绹游誉得第,而后依李德裕党王茂元、郑亚,则党人以为诡薄,共排笮之矣。《新书·许孟容传》:弟季同,迁兵部郎中。孟容为礼部侍郎,徙季同京兆少尹。时京兆尹元义方,出为鄜坊观察使,奏劾宰相李绛与季同举进士为同年,才数月辄徙。帝以问绛。绛曰:“进士、明经,岁大抵百人,吏部得官至千人,私谓为同年,本非亲与旧也。今季同以兄嫌徙少尹,岂臣所助邪?”将同年之称,推广之及于同得官于吏部者,以见其情之不亲,盖遁辞也?此事《通鉴》系元和七年(812年),载绛对辞,但云“同年乃九州四海之人,偶同科第”,不及吏部同得官。《选举志》曰:武宗即位,宰相李德裕,尤恶进士。初举人既及第,缀行通名,诣主司第谢。其制:序立西阶下,北上东向。主人席东阶下,西向。诸生拜,主司答拜。乃叙齿谢恩。遂升阶,与公卿观者皆坐。酒数行,乃赴期集。又有曲江会题名席。至是,德裕奏:“国家设科取士,而附党背公,自为门生。自今一见有司而止,其期集、参谒,曲江题名皆罢。”德裕之论正矣,然背公党私,岂禁其会集所能止邪。

科目之弊如此,自有欲革之者。其事当以杨绾为最著。绾以宝应二年(763年),上疏条奏贡举之弊。欲制:“县令察孝廉,荐之于州。刺史试其所通之学,通者送之于省。自县至省,不得令举人辄自陈牒,到状、保辩、识牒等一切并停。所习经,每经问义十条。对策三道。其策皆问古今理体及当时要务,取堪行用者。明经、进士、道举并停。其国子监举人,亦请准此。”诏左右丞、诸司、侍郎、御史大夫、中丞、给、舍同议。给事中李栖筠、尚书左丞贾至、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严武与绾同。至议曰:“自典午覆败,衣冠迁徙,南北分裂,人多侨处。圣朝一平区宇,尚复因循,版图则张,闾井未设,士居乡土,百无一二。欲依古制乡举里选,犹恐取士之未尽。请广学校,以弘训诱、保桑梓者,乡里举焉,在流寓者,庠序推焉。”《旧书·杨绾传》,亦见《文苑·贾至传》。议者更附至议。《新书·贾至传》。《选举志》以为李栖筠等议,盖栖筠等附之也。宰臣等奏以举人旧业已成,难于速改。其今岁举人,望且许应旧举,来岁奉诏。仍敕礼部具条例奏闻。代宗以废进士科问翰林学士。对曰:“进士行来已久,遽废之,恐失人业。”乃诏孝廉与旧举并行。《旧书·杨绾传》。《通典》云:其明经、进士、道举并停,旋复故矣。《通考》:建中元年(780年),六月九日敕孝廉科宜停。此与清季议改科举时,议者諰諰于士子之失职同,即北宋亦如是。盖士之视贡举,徒以为出身之路久矣。文宗大和七年(833年),李德裕请依杨绾议,进士试论议,不试诗赋。八月,下制,进士停试诗赋。八年十月,贡院奏进士复试诗赋,从之。《通鉴》。盖德裕罢相故也。开成初,郑覃奏宜罢进士科。《旧书·本传》。《新书·选举志》云:屡请罢之。文宗曰:“敦厚浮薄,色色有之,未必独在进士。此科置已二百年,不可遽改。”《旧书·覃传》。乃得不罢。《新书·选举志》。此唐时议变科举之事也。其私家论议,当以赵匡为最详。其文见于《通典》。欲以《礼记》《尚书》为本,《论语》《孝经》为之协助。明经通《书》《礼》者,谓之两经举。其试之,则停试帖而用策试、口问,兼及经义及时务。此外更通《周易》《毛诗》者名四经举。加《左氏》为五经举。不习《左氏》者,任以《公》《穀》代之。学《春秋》兼三传者,则称春秋举。但习《礼记》及《论语》《孝经》者,名一经举。明法亦不帖,但策问义并口问。进士试《礼记》《尚书》《论语》《孝经》及一史。匡议以《史记》《汉书》《后汉书》并刘昭所注《志》《三国志》《晋书》《南史》兼《宋、齐志》《北史》兼《后魏、隋书志》。国朝自高祖及睿宗《实录》并《贞观政要》,各为一史。杂文试笺、表、论、议、铭、颂、箴、檄等,不试诗赋。策于所习经史内征问,并时务。其《礼记》《尚书》《论语》《孝经》外更通诸子者,为茂才举。学兼经史,达于政体,策略深致,出辞典雅者,谓之秀才举。策试经、史、

时务,而以谈论代口问。学倍秀才,辞策同之,谈论贯通,究识成败,谓之宏才举。国子监举人,亦准前例。案唐世议革贡举者,所言不外两端:一冀稍近于乡举里选,一则欲去明经之固陋、进士之浮华,而代之以较有用之学而已。《通典》:太宗谓吏部尚书杜如晦曰:“今吏部取人,独举其言辞、刀笔,而不详才行。或授职数年,然后罪彰。虽刑戮继及,而人已弊矣。如之何?”对曰:“昔两汉取人,必本于乡闾之选。今每岁选集,动逾数千,厚貌饰辞,何可知也?选曹但校其阶品而已,若抡才辨行,未见其术。”上由是将依汉法,令本州辟召。会功臣议行封建,事乃寝。使封建之事而成,太宗必且令诸邦君,各择其国之士矣,可见时人于乡举里选乡往之深。人之才德,吏部诚无由知之,而不知吏部之专,本由乡举里选之敝。帖经墨义,诗赋杂文,诚无用矣,然能钞略备策对者,相去又几何?此在今日,人人知之,在当时,固难责人以共谕也。

科举之法敝矣,然谓当时仕途之混浊,即由科举致之,则又不可。何者?科举而外,封爵、亲戚、资荫、勋庸、技术、胥吏,其途正多也。显庆初,黄门侍郎刘祥道言:“每年入流,数过千四百人,经学、杂流、时务,比杂色三分不居其一。”开元中,国子祭酒杨玚亦言:“诸色出身,每岁向二千余人,方诸明经、进士,多十余倍。”即赵匡亦谓“举人大率二十人中方取一人,而杂色之流,广通其路,此一彼十,此百彼千”也。且唐制登第未即释褐,《通考·选举考·辟召门》引吕东莱说,谓:“唐进士登第者尚未释褐,或为人论荐,或再应皆中,或藩方辟举,然后释褐。”《十七史商榷》有一条,以韩愈、李商隐事证之,颇详。即释褐亦不过得八九品官。秀才甲第正八品上,乙第正八品下,丙第从八品上,丁第从八品下。明经甲第从八品下,乙第正九品上,丙第正九品下,丁第从九品下。进士甲第从九品上,乙第从九品下。见《新志》。《通典》云:自武德已来,明经惟丁第,进士惟乙科,见上。则其取之者虽非,而任之者犹未甚重也。

《新书·钟传传》曰:广明后州县不乡贡,惟传岁荐士,行乡饮酒礼,率官属临观,资以装赍,故士不远千里走传府。案唐登科之记,讫于天祐四年(907年),则谓广明后州县不乡贡者实非,特南方诸州,有时如此耳。五代之世,贡举不废。其见于薛《史·本纪》者:后唐明宗长兴二年六月,复置明法科,同《开元礼》。末帝清泰二年九月,礼部贡院奏进士请夜试,童子依旧表荐,重置明算、道举。晋高祖天福五年四月,礼部侍郎张允奏请废明经、童子科,从之。因诏宏词、拔萃、明算、道举、百篇等科并停之。亦见《选举志》。少帝开运元年八月,诏复置明经、童子二科。亦见《选举志》。周世宗显德二年五月,礼部侍郎窦仪奏请废童子、明经二科及条贯考试次第,从之。五年八月,兵部尚书张昭上疏,望准唐朝故事置制举。帝览而善之。因命昭具制举合行事件,条奏以闻。十月,诏悬制科。凡三:其一曰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其二曰经学优深,可为师法科;其三曰详闲吏理,达于教化科。不限前资、见任职官,黄衣、草泽并许应诏。《通考》载五代登科记总目,自梁开平二年(908年),迄周显德六年(959年)。《按》云:“五代五十二年,惟梁与晋各停贡举者二年,梁乾化四年(914年)、贞明七年(921年)。晋天福四年(939年)、五年(940年)。则降敕以举子学业未精之故。朝代更易,干戈扰攘之岁,贡举未尝废也。然每岁所取进士,其多者仅及唐盛时之半,而晋、汉以来,明经、诸科中选者,动以百计。盖帖书、墨义,承平之时,士鄙其学而不习,国家亦贱其科而不取,丧乱以来,文学废坠,举笔能文者罕见,国家亦姑以是为士子进取之涂,故其所取,反数倍于盛唐之时也。”案谓五季丧乱,而能举笔为文者罕见,恐未合实际。特唐时为进士者,多贵游若鹜声华之士,此辈至此时,未必藉科目以自见,而业明经及诸科者,则犹以是为进取之途而已。此亦可见唐、五代之世,科举所取,尚未甚下逮于平民也。《通考》又云:开元时,以礼部侍郎专知贡举。其后或以他官领。多用中书舍人及诸司四品清资官。五代时,或以兵部尚书,或以户部侍郎、刑部侍郎为之,不专主于礼侍矣。又云: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敕今年新及第进士,令翰林院覆试。今后礼部所试,委中书、门下子细详覆奏闻。周世宗显德二年(952年),尚书礼部侍郎知贡举窦仪奏乞依唐穆宗时,考试及第进士,先具姓名、杂文申送中书,请奏覆讫,下当司,与诸科一齐放榜。此五代时贡举之大略也。

其偏隅诸国,则孟昶于其广政十二年(949年),置吏部三铨,礼部贡举。刘于其四年置选部贡举,放进士、明经十余人,如唐故事,岁以为常。皆见欧《史·世家》。《通鉴》云:梁贞明六年(920年),汉杨洞潜请立学校,开贡举,设铨选,汉主岩从之。又云:梁贞明二年(916年),淮南初置选举。唐长兴三年(932年),吴越元瓘置择能院,掌选举殿最。周广顺二年(952年),唐之文雅,于诸国为盛,然未尝设科举,多因上书言事拜官。至是,始命翰林学士江文蔚知贡举。庐陵王克贞等三人及第。唐主问文蔚:“卿取士何如前朝?”对曰:“前朝公举私谒相半,臣专任至公耳。”唐主悦。中书舍人张纬,前朝登第,闻而衔之。时执政皆不由科第,相与沮毁,竟罢贡举。三年(953年),祠部郎中知制诰徐铉言:“贡举初设,不宜遽罢。”乃复行之。而《通考》谓至宋开宝中,南唐犹命张佖典贡举,放进士云。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