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隋唐五代史

第四节 官 制(下)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罢郡,以州统县,已见第一章第一节。其时有州三百一十,郡五百有八,见《通典》。隋于雍州置牧。州、县亦如北齐,分为九等。开皇十四年(594年),改为四等:曰上,曰中,曰中下,曰下。镇置将、副。戍置主、副。关置令、丞。文帝以并、益、荆、扬四州置大总管。其余诸州置总管者,列为上中下三等,总管、刺史加使持节。《通典》曰:“魏置使持节,宠奉使官之任。隋氏废郡而以刺史牧人,既非使官,则合罢持节之称。其时制置,不以名实相副为意,仍旧存之。后改为太守,亦不复省。所以使持节之名,及于边远小郡,乃不征典故之失。”炀帝悉罢之,并罢州置郡。京兆、河南则为尹。旧有兵处,刺史带诸军事以统之,至是别置都尉、副都尉,与郡不相知。又置京辅都尉,立府于潼关。并置副都尉。置诸防主、副官,掌同诸镇。其监察则归司隶台,已见前。此实有意复两汉郡县举职、刺史监察之旧者也。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郡为州,《通典》云:加号持节,后加号为使持节诸军事,而实无节,但颁铜鱼符而已。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至德二载(757年),又改郡为州。《旧书·职官志》上州刺史下注云乾元元年(758年),误也。其叙及《新纪》《通鉴》,皆云至德二载。通计唐代称郡者仅十五年,然前后虽称为州,论其实,则皆古之郡也。《旧书·地理志》惟列州名。《新书》及《通典》《元和郡县志》皆州郡名并举。盖明其中间曾为某郡,非谓其同时名州又名郡也。《新志》间有但举州名者,于渭州下发其凡,曰:“凡乾元后所置州,皆无郡名。”间有乾元前所置亦无郡名者,则于威州下注云“郡阙”,以起其例,盖其地尝没于吐蕃,史失其传也。宋承唐,以州统县,而仍留郡名,以备王公封号。故《宋史·地理志》每州亦兼著郡名,其用意与《唐志》又异。《旧书·韦安石传》言其子陟为吴郡太守,其时只有苏州,则作史者措辞之不谛耳。说详《十七史商榷》《廿二史考异》。唐于西都、东都、北都皆置牧,以亲王为之,而以长史理人。开元元年(713年),改雍州为京兆府,洛州为河南府;十一年(723年),改并州为太原府,升长史为尹。初太宗伐高丽,置京城留守。其后车驾不在京师,则置留守,以右金吾大将军为副。开元以尹为留守,少尹为副,谓之三都留守。其后凤翔、成都、河中、江陵、兴元,亦皆为府置尹焉。唐初诸州复有总管。亦加号使持节。武德五年(622年),以洺、荆、并、幽、交五州为大总管。七年(624年),改大总管府为大都督府,总管府为都督府。太极初,以并、益、荆、扬为四大都督府。详见下。开元十五年(727年),加潞州为五。其余都督定为上中下之差。都护,永徽中置于边方,掌统诸蕃。大都督亦亲王遥领,以长史主事。都护亲王领之,则曰大都护,以副大都护兼王府长史。其后诸王拜节度使者,亦留京师,而副大使知节度事。薛《史·职官志》:后唐天成二年(927年)诏曰:“顷因本朝,亲王遥镇,其在镇者,遂云副大使知节度事。年代已深,相沿未改。今天下侯伯,并正节旄,惟东西两川,未落副大使字。宜令今后只言节度使。”则其制至五代刊落始尽也。羁縻都督府、州,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也。《新书·地理志》。开元中,定天下州、府,自京都及都督、都护府之外,以近畿之州为四辅,其余为六雄、十望、十紧及上、中、下之差。县亦有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通典·职官典》。《新书·戴叔伦传》云:“天下州县有上、中、下、紧、望、雄、辅者,有司铨拟,皆便所私。”说与此舍。其《百官志》注言文宗世,宰相韦处厚议复置两辅、六雄、十望、十紧州别驾,亦见《旧书·处厚传》,盖谓两畿之州为辅,非谓称辅之州止两也。《新书·地理志》渭州下云:“季世所置州,不列上、中、下之第。”则前世所置皆有之,特不能无变易耳。《通典》备举四辅、六雄、十望之名,而云“初有十紧,后入紧者甚多,不复具列”,则其一证。《典》又云:“户四万已上为上州,二万五千以上为中州,不满二万为下州。亦有不约户,以别敕为上州者。又谓近畿者为畿内州,户虽不满四万,亦为上州。其亲王任中下州刺史者,亦为上州。王去任后,即依旧式。”足见州之分等,条例甚多。虽云究以户口为主,然《旧纪》开元十八年三月云:“改定州县上、中、下户口之数。”则其率亦非无变易矣。抑近畿之州,《通典》述开元定制曰四辅,而韦处厚称为两辅者?或正以其数有变易,故改据两畿言之邪?《旧志》言户满二万已上为中州,《通典》五千字似衍。县:《通典注》云:“京都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其余则以户口多少、资地美恶为差。”而《旧志》云:“长安、万年、河南、洛阳、太原、晋阳,谓之京县。京兆、河南、太原所管诸县,谓之畿县。”则赤县亦称京县,而称畿者又不仅雍、洛矣。《通鉴》:大历十二年(777年),定节度使以

下至主簿、尉俸禄。注述令、丞、簿、尉俸禄之数,县有、赤之称。胡氏云:“《类篇》,翻阮切,鹰二岁色。《新地理志》唐京兆有赤县、次赤县,诸负郭亦皆为次赤县,、赤字义不可晓,盖次赤也?”今案七等益一次赤,则八等矣。又《十七史商榷》引宋谢维新《合璧事类》后集第七十九卷县官门知县云:“国朝建隆元年(960年),应天下诸县,除赤、畿外,有望、紧、上、中、下。四千户为望,三千户以上为紧,二千户以上为上,千户以上为中,不满千户为中下,五百户以下为下。”则其制宋尚相沿,而于中等之中,又析出中下,则亦八等矣。《通典·职官典》言州县皆七等,而《选举典》言郡自辅至下,县自赤至下皆八等,未知何故。若次赤、中下亦列为一等,则其数适得八。岂此分别实起自《通典》成书以前,又为一等中之小别,可云无改于七等之旧,故辑选举、职官二典时,各有所据欤?要之州县等级交易,恐甚纷繁,多少名目,难以具详也。《选举典》云:“初州县混同,无等级之差。凡所拜授,或自大而迁小,或始近而后远,无有定制。其后选人既多,叙用不给,遂累增郡县等级之差,其折冲府亦有差等。”又载沈既济请改革选举事条:请准旧令,州为上、中、下三等,县为赤、畿、上、中、下五等,而废紧、望、雄、辅之名。云“等级繁多,则仕进淹滞。使其周历,即务速选。官非久安,政亦苟且”。其缘起如此,自不免如《戴叔伦传》所谓有司铨拟,皆便所私之弊矣。要之州县等级之分,实无与于民生之厚薄,亦不足深考也。镇以五百人为上,三百人为中,不及者为下。戍以五十人为上,三十人为中,不及者为下。各置将副、主副。关亦分上、中、下。上、中关皆置令、丞,下关惟有令。监察之制,文明后尝欲以隶御史台,已见前。《新书·百官志》云:“贞观初,遣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诸州水旱则遣使,有巡察、安抚、存抚之名。《旧书·太宗纪》:贞观二十年正月,遣大理卿孙伏伽、黄门侍郎褚遂良等二十二人以六条巡察四方,黜陟官吏。《新纪》云:遣使二十二人以六条黜陟于天下。神龙二年(706年),以五品已上二十人为十道巡察使,按举州县,再周而代。景云二年(711年),置都督二十四人,察刺史已下善恶。置司举从事二人,秩比侍御史。扬、益、并、荆四州为大都督。汴、兖、魏、冀、蒲、绵、秦、洪、润、越十州为中都督。齐、鄜、泾、襄、安、潭、遂、通、梁、夔十州为下都督。当时以为权重难制,罢之。惟四大都督府如故。置十道按察使各一人。《旧纪》:六月,依汉代故事,分置二十四都督府。闰六月,初置十道按察。七月,新置都督府并停。惟雍、洛州长史,扬、益、并、荆四大都督府长史阶为三品。《通鉴》云:时遣使按察十道。议者以山南所部阔远,乃分为东西道。又分陇右为河西道。六月,壬午,分天下置汴、齐、兖、魏、冀、并、蒲、鄜、泾、秦、益、绵、遂、荆、岐、通、梁、襄、扬、安、闽、越、洪、潭二十四都督,各纠察所部刺史以下善恶。惟洛及近畿州不隶都督府。太子右庶子李景伯、舍人卢俌等上言:都督专生杀之柄,权任太重,或用非其人,为害不细。今御史秩卑望重,以时巡察,奸宄自禁。其后竟罢都督,但置十道按察使而已。李景伯、卢俌之议,见《新书·景伯传》,附其父《怀远传》后。《旧书·王志愔传》:景云二年(711年),制依汉置刺史监郡。于天下冲要大州置都督二十人,妙选有威重者为之,遂拜志愔齐州都督,事竟不行。开元二年(714年)曰十道按察采访处置使。《通鉴》:开元元年九月,复置右御史台,督察诸州,罢诸道按察使。二年闰二月,复置十道按察使。《旧纪》但书又置右御史台,不书按察使之罢,而亦书其复置。《新书·张廷珪传》:请复十道按察使,帝然纳之,因诏陆象先等分使十道,此时事也。至四年(716年)罢。《旧纪》:四年十二月,停十道采访使。《通鉴》:三年十二月,或上言按察使徒繁扰公私,请精简刺史、县令,停按察使。上命召尚书省官议之。姚崇以为今止择十使,犹患未尽得人。况天下三百余州,县多数倍,安得刺史、县令,皆称其职乎?乃止。四年闰十二月,罢十道按察使。八年(720年),复置十道按察使,秋冬巡视州、县。《通鉴》在五月。十年(722年),又罢。《通典》同

《通鉴》在十二年五月。十七年(729年),复置十道京都两畿按察使。《通鉴》在五月。二十年(732年)曰采访处置使。分十五道。《通鉴》在二十一年(733年),云是岁分天下为京畿、都畿、关内、河南、河东、河北、陇右、山南东、西、剑南、淮南、江南东、西、黔中、岭南,凡十五道。各置采访使。以六条检察非法。两畿以中丞领之。余皆择贤刺史领之。非官有迁免,则使无废更。惟变革旧章,乃须报可。自余听便宜从事,先行后闻。《新书·地理志序》亦云事在二十一年。《旧书·张九龄传》,言其在相位时,建议复置十道采访使。九龄之相,事在二十一年十二月,则此夺一字也。《新书·韩思复传》:子朝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初置十道采访使,朝宗以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李尚隐传》云:自开元二十二年置京畿采访处置等使,用中丞卢奂为之。尚隐以大夫不充使。永泰以后,大夫王翊、崔浃、李涵、崔宁、卢杞乃为之。乃据朝宗、奂任职之时言之,非谓置使在二十二年也。《旧书·地理志》: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一曰关内,二曰河南,三曰河东,四曰河北,五曰山南,六曰陇右,七曰淮南,八曰江南,九曰剑南,十曰岭南。开元二十一年,分天下为五十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如汉刺史之职。京畿采访使理京师城内。都畿理东都城内。关内以京官遥领。河南理汴州。河东理蒲州。河北理魏州。陇右理鄯州。山南东道理襄州。西道理梁州。剑南理益州。淮南理扬州。江南东道理蓟州。西道理洪州。黔中理黔州。岭南理广州。五十者十五之倒误。蓟州当作苏州。此分山南、江南各为二道,就关内、河南析出京畿、都畿,又增置黔中也。天宝末,又兼黜陟使。乾元元年(758年),改曰观察处置使。”案《旧书·李峤传》:初置右御史台。峤上疏陈其得失,言“垂拱二年(686年),诸道巡察使所奏科目,凡有四十四件。别准格敕令察访者,又有三十余条。巡察使率是三月已后出都,十一月终奏事,而每道所察文武官多至二千余人,少者一千已下。但准汉之六条,推而广之,则无不苞矣。无为多张科目,空费簿书。且机事之动,恒在四方。是故冠盖相望,邮驿继踵。今巡使既出,其他外州之事,悉当委之,则传驿大减矣。请大小相兼,率十州置御史一人,以周年为限。使其亲至属县,或入闾里,督察奸讹,观采风俗。然后可以求其实效,课其成功”。则天善之。乃下制分天下为二十道,简择堪为使者。会有沮议者,竟不行。神龙已后所行,则峤之说也。委任郡县,而于其上设监察之司,持霜简以肃纪纲,而勿与郡县之事,于法究为最善。隋、唐之世,屡经改革,终不能不循此而行,宜矣。然天宝已还,边兵日重,至德而后,加之天下兵兴,卒复于魏、晋、南北朝刺史握兵之旧。

《新书·兵志》云:“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其军、城、镇、守捉皆有使,而道有大将一人,曰大总管。已而更曰大都督。至太宗时,行军征讨曰大总管,在其本道曰大都督。《百官志》云:武德初,边要之地,置总管以统军,加号使持节,盖汉刺史之任。七年(624年),改总管曰都督。总十州者为大都督;贞观二年(628年),去大字。凡都督府有刺史以下如故,然大都督又兼刺史,而不检校州事。其后都督加使持节则为将,诸将亦通以都督称。惟朔方犹称大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沃衍有屯田之州,则置营田使。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未以名官。景云二年(711年),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通鉴》:景云元年十月,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考异》曰:《统纪》:景云二年四月,以贺拔延秀为河西节度使,节度之名自此始。《会要》云,景云二年(711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始有节度之号。又云:范阳节度,自先天二年(713年)始除甄道一。《新表》:景云元年(710年),置河西诸军州节度支度营田大使。按讷先已为节度大使,则节度之名,不始于延嗣也。今从《太上皇实录》。案此以节度使之名号言之,论其职守,则初不始于此等也。说见第九节。自此而后,接乎开元,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旧书·地理志》云:开元中置十节度,已见第四章第七节,其《职官志》云:天宝中置八节度,盖安西、北庭,天宝中尝合为一,而岭南则至德已前初无节度之名也。说见《廿二史考异》:《通典·州郡篇》称节度使十,《职官篇》云:开元中凡八节度,曰碛西,曰河西,曰陇右,曰朔方,曰河东,曰幽州,曰剑南,曰岭南。《考异》曰:“碛西即安西,而不别出北庭之名,《旧史》盖本于此。”又曰:“《唐六典》:凡天下节度使有八:一朔方,二河东,三幽州,四河西,五陇右,六剑南,七碛西,八岭南,盖并平卢、幽州为一,碛西、北庭为一也。”及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其后禄山子庆绪及史思明父子继起,中国大乱。肃宗命李光弼等讨之,号九节度之师。久之,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通典》云:“分天下州县,制为诸道。每道置使,理于所部。其边方有寇戎之地,则加以旌节,谓之节度使。自景云二年四月,始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其后诸道因同此号。得以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外任之重莫比焉。”《旧书·职官志》:门下省符宝郎职,旌节之制,命大将帅及遣使于四方,则请而佩之。旌以专赏,节以专杀。《新书·百官志》:元帅、都统、招讨使掌征伐,兵罢则省。都统总诸道兵马,不赐旌节。《旧书·职官志》云:“汉代奉使者皆持节,故刺史临郡皆持节。至魏、晋,刺史任重者,为使持节都督,轻者为持节。后魏、北齐总管刺史,则加使持节诸军事。以此为常。隋开皇三年(583年),罢郡,以州统县,刺史之名存而职废,而于刺史太守官位中,不落使持节之名,至今不改,有名无实也。至德之后,中原用兵,大将为刺史者,兼治军旅。遂依天宝边将故事,加节度之号。连制数郡。奉辞之日,赐双旌双节。如后魏、北齐故事。名目虽殊,得古刺史督郡之制也。”此节度专擅,实

魏、晋后刺史复起之征也。斯制也,历代承平之际,皆尽力欲除之。唐中叶后亦未尝不然,特力不能胜耳。《旧书·职官志》又云:“至德后,中原置节度,又大郡要害之地,置防御使治军事,刺史兼之。《通典》云:以采访使并领之。采访理州县,防御理军事。初节使与采访各置一人,天宝中始一人兼领之。不赐旌节。上元后,改防御使为团练守捉使。又与团练兼置防御使名。”《地理志》云:“至德之后,中原用兵,刺史皆治军戎,遂有防御、团练、制置之名。下文列举诸使之名,凡四十七,不见防御制置之名。盖前世使名甚长,诸史为求省文,所举皆不全也。要冲大郡,皆有节度之类,当作额。寇盗稍息,则易以观察之号。”《新书·百官志》云:“武后圣历元年(698年),以夏州都督领盐州防御使。及安禄山反,诸郡当贼冲者,皆置防御守捉使。乾元元年(758年),置团练守捉使、都团练守捉使。大者领州十余,小者二三。代宗即位,废防御使。惟山南西道如故。元载秉政,思结人心,刺史皆得兼团练守捉使。杨绾为相,罢团练守捉使。惟澧、朗、峡、兴、凤如故。建中后,行营亦置节度使、防御使、都团练使。大率节度、观察、防御、团练使,皆兼所治州刺史。”观察初不握兵,意亦在挽此危局。然“节度列衔,往往称某军节度某处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则观察但为节度兼衔,且节度无不兼本州刺史,则权尽归于一家,而守土之臣,几无复分其任者矣”。《十七史商榷》。此其所以终至尾大不掉欤?

使节既张,支郡遂为之隶属。《新书·百官志》云:“观察处置使,掌察所部善恶,举大纲。凡奏请皆属于州。”则观察原不应夺刺史之职。然《旧书·文宗纪》大和二年(828年),南郊大赦节文云“刺史分忧,得以专达,事有违法,观察使然后奏闻”,则其于权限,实未能严守。节度兵权在握,自尤不待论矣。《新书·李吉甫传》:元和二年(807年),杜黄裳罢相,擢吉甫同平章事。吉甫连蹇外迁十余年,究知闾里疾苦,常病方镇强恣。至是为帝从容言:“使属郡刺史,得自为政,则风化可成。”帝然之。出郎吏十余人为刺史。时尚无如藩镇何,特欲借刺史之才望以与之抗,使稍得自主而已。至淮西平,则中枢形势骤强,得行其志,乃由乌重胤还职刺史以为之唱。遂下支郡兵马并属刺史之诏。事见第八章第二节。《旧书·陆亘传》:“亘刺兖州,延英面奏:凡节度使握兵分屯属郡者,刺史不能制,遂为一郡之弊,宜有处分。因诏天下兵分屯属郡者隶于刺史。”疑即此事也。薛《史·职官志》:梁开平四年九月,诏曰:“魏博管内刺史,比来州务,并委督邮。遂使曹官擅其威权,州县同于闲冗。俾循通制,宜塞异端。并宜依河南诸州例,刺史得以专达。时议者曰:乌重胤以所管三州,各还刺史职分,是后虽幽、镇、魏三道,以河北旧风,自相传袭,沧州一道,独禀命受代,自重胤制置使然也。则梁氏之更张,正合其事矣。”然孔谦直以租庸帖调发诸州,观察使乃以唐制制敕不下支郡,刺史不专奏事诤之,见第十二章第三节。则可见宪宗、文宗之诏,能行之者实甚寡也。

外官之专横,率由其久握兵权,干涉民政而然。隋及唐初,皆有尚书行台。唐代又有元帅、副元帅、都统、副都统元帅、都统,皆以亲王为之,有名无实。副元帅、副都统则皆有实权。及招讨使等名目。然皆兵罢即撤,故不能为害。后来之节度、防御、团练等使,则不然矣。《旧书·职官志》叙次,先府、都督府、州、县,次以都护府,以其专设于边境,以掌诸蕃也。次乃及节度、都统、招讨、防御、团练等使,明其本为军官,后虽经久设立,寖与民政,实非本意也。《新书·百官志》首元帅,次都统,次节度,次观察,次团练,次防御,乃以府、都督府继之,又继之以都护,终乃及于州县,且总标之曰外官,混文武及常设、暂设之官为一,似欠条理。今文家五等之封,为百里、七十里、五十里,古文家则为五百里、四百里、三百里、二百里、百里,盖皆按切时势以立言。今文家所言,盖周初之制,古文家所言,则东周后事矣。百里之国,滕、薛、邾、莒之伦。此等国为大国所灭,则以之置县。秦、汉时县大率方百里是也。历代县之疆域,虽时有赢缩,然其本则未变。此等国,在春秋时已无足重轻矣。五百里之国,鲁、卫、宋、郑是也。在春秋时尚足自立,入战国乃日益削弱,以至于亡。此其区域,在秦、汉时则为郡。汉有叛国而无叛郡,明大小若此者,亦无能为。其在春秋时则争霸,在战国时则并称王,争为帝,而终之以并吞者,则齐、晋、秦、楚是也。此等国之封域,即古书所言邦畿千里之制。封国无能若是其大者,亦无若是其大,而犹受封于人者。故言封建之制者,皆不之及。此等国不徒在春秋、战国之世,为兵争之原,即汉初之地,更倍于此等国,亦未足以戢吴、楚七国之心也。然则欲求一统,其道无他,只是防邦畿千里之国之再起而已矣。而魏、晋、南北朝之州郡,唐、五代之藩镇,则此等国之再起者也。此中国统一与分裂之键也。

闾里编制,隋、唐略同。《隋书·高祖纪》:开皇九年二月,“制五百家为乡,正一人。《通鉴》作“置乡正一人”。百家为里,长一人”。《通鉴》作“置里长一人”。《百官志》:“炀帝时,京都诸坊改为里,皆省除里司官,以主其事。”《旧书·职官志》:户部,“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分为坊,郊外为村。里及坊、村,皆有正以司督察。四家为邻,五邻为保,保有长以相禁约”。《食货志》云:“五家为保。”家盖误字。又云:“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则辞异意同。又云:“村、坊、邻、里,递相督察。”《太宗纪》:贞观九年三月,“每乡置长一人,佐二人”。十五年十一月,“废乡长”。《通典》云:“大唐凡百户为一里,里置正一人;五里为一乡,乡置老一人,以耆年平谨者县补之,亦曰父老。贞观九年(635年),每乡置长一人,佐二人,至十五年(641年)省。”是其编制及名目皆同也。薛《史·张全义传》云:“全义为县啬夫,尝为令所辱,乾符末,黄巢起冤句,全义亡命入巢军。”唐时无啬夫之名,欧《史》仅云“少以田家子役于县”,薛《史》盖以古名相比附也。《隋书·李德林传》云:苏威奏置五百家乡正,即令理民间辞讼。德林以为“本废乡官判事,为其里闾亲戚,剖断不平。今令乡正专治五百家,恐为害更甚。且今时吏部总选人物。天下不过数百县,于六七百万户内,诠简数百县令,犹不能称其才,乃欲于一乡之内,选一人能治五百家者,必恐难得。又即时要荒小县,有不至五百家者,复不可令两县共管一乡”。敕令内外群官就东宫会议。自皇太子以下,多从德林议。开皇十年(590年),虞庆则等于关东诸道巡省,使还,并奏云:“五百家乡正,专理辞讼,不便于民,党与爱憎,公行货贿。”上令废之。德林复奏“政令不一,深非帝王设法之义”。因此忤意外出。案古者地治之职,皆有听讼之权,岂必能皆得其平?然事属相沿,民习有严上之心,故犹可以相安,既废之矣,而又复之,则嚣然之声起矣。乡官之始,必由人民推择;其后或由官命,亦必采听民意;历年愈久,则民之愿者与官日益离,其桀黠者依附献媚之术愈工,且或有以胁其众,使不敢诽己,其人乃去民日远。自左雄已言“乡官部吏,职斯禄薄,车马衣服,一出于民”,见《秦汉史》第十八章第三节。而可畀以听讼之权乎?既明知其不便矣,又岂可以护前而惮改作?德林之初议是,而其再奏则非矣。因此忤旨,不得咎文帝之听荧也。炀帝令省除里司,盖以京都为贵势豪猾所萃,什伍之长,势不足相检制,与魏甄琛请取武官领里尉之意同,见《两晋南北朝史》第二十二章第三节。非所语于外州县也。《新书·韩滉传》:滉为两浙观察使,里胥有罪,辄杀无贷。人怪之。滉曰:“袁晁本一鞭背史,禽贼有负,聚其类以反。此辈皆乡县豪黠,不如杀之,用年少者,惜身保家不为恶。”足见正长中桀黠者之多。然滉残酷而好要功,徒以便于己私,而残民以逞,其心更可诛矣。薛《史·胡饶传》:饶与唐明宗部将王建立相善。明宗即位,建立领常山,奏饶为真定少尹。平棘令张鹏者,献策,请建立于境内,每县所管乡,置乡直一人,令月书县令出入行止。饶乃导而荐焉。建立行之弥年,辞讼蜂起,四郡大

扰。此等教猱升木之举,其必无以善其后也审矣。《通典》:“天宝七载(748年),诏三十里置一驿,元注:“其非通途大路则曰馆。”驿各有将,以州里富强之家主之,以待行李。自至德之后,民贫不堪命,遂以官司掌焉。”此则本非可责之于民。虽承平之世,民力亦不能堪,而况于丧乱之后邪?

官品:隋分为九,各有正从;自四品以下,复分为上下阶,凡三十阶;谓之流内。又有流内视品十四等;无一品及正四五品。又有流外勋品、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品之差;又视流外亦有视勋品、视二品、视三品、视四品、视五品、视六品、视七品、视八品、视九品;皆无上下阶。炀帝三年(607年),定令,除上下阶。唐自四品已下复有之。又有视流内,起正五品至从九品。流外、视流外,亦自勋品至九品,如隋之旧。

隋高祖又采后周之制,置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上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大都督、帅都督、都督,总十一等,以酬勋劳,是为勋官。又有特进、左右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朝议大夫、朝散大夫,以加文武官之德声者,并不理事。六品已下,又有翊军等四十三号将军,品凡十六等,为散号将军,以加泛授。居曹有职务者为执事官,无职务者为散官。上柱国已下为散实官,军为散号官。开皇六年(586年),吏部又别置朝议、通议、朝请、朝散、给事、承奉、儒林、文林八郎,武骑、屯骑、骁骑、游骑、飞骑、旅骑、云骑、羽骑八尉。其品则正六品已下,从九品以上。上阶为郎,下阶为尉。案“汉制,光禄大夫、太中大夫、郎、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数千人;特进、奉朝请,亦皆无职守,优游禄秩;则官之有散,自汉有之。然当时仕于朝者,不任以事,则置之散,盖以储才待须,与职事均其劳佚”。其“以职为实,以散为号”,则实自隋始也。《文献通考》引岳珂《愧郯录》说。炀帝于旧都督已上至上柱国及八郎、八尉四十三号将军皆罢之,并省朝议大夫。自一品至九品,置光禄、从品。左右光禄、左正二品,右从二品。金紫、正三品。银青光禄、从三品。正议、正四品。通议、从四品。朝请、正五品。朝散、从五品。九大夫,建节、正六品。奋武、从六品。宣惠、正七品。绥德、从七品。怀仁、正八品。守义、从八品。奉诚、正九品。立信、从九品。八尉,以为散职。其制似较高祖为简易。然及唐世,复有勋官,凡十二转。见《新书·百官志·司勋职》。文散官二十九等,见《吏部》。武散官四十五等。见《兵部》。玄宗平内难,赐卫士葛福顺等为唐元功臣。代宗以射生军清难,有宝应之称。德宗以泾军扇逆,有定难之号。其后随事而赐,亦无定名。《通考》。僖、昭频年播迁,功臣差多。至后梁、后唐,则遍及戎卒矣。《通鉴》贞元七年(791年)《注》引宋白说。勋散官之名,皆古之高官。在隋世,盖犹不失其贵,至唐,则止于服色、资荫而已。杜佑《裁官议》云:“柱国后魏末置,并是当时宿德,勋成业崇,皆主重兵,宠贵第一。周、隋以后,除授至多。暨乎国家,回作勋级,惟得三十顷地耳。”又云:“后周改都督诸军事为总管,则总管为都督之任矣。又有大都督、帅都督、都督,并以为散官。炀帝改大都督为校尉,帅都督为旅帅,都督为队正;大唐武德七年(624年),改上大都督为骁骑尉,大都督为飞骑尉,帅都督为云骑尉,都督为武骑尉;则都督之名微矣。”《通鉴》:兴元元年(784年),陆贽奏:“国家命秩之制,有职事官,有散官,有勋官,有爵号。然掌务而授俸者,惟系职事一官。勋、散、爵号,止于服色、资荫而已。”《注》:“资荫,谓随资品得荫其子若孙及曾孙也。”文散官自四品已下,皆番上于吏部;武散官则番上于兵部;勋官亦番上于兵部及外州;殊为困辱。见《新书·百官志》吏兵部及司勋。《旧书·职官志》云:“旧例,开府及特进,虽不执事,皆给俸禄,与朝会,行立在于本品之次。光禄大夫已下,朝散大夫已上,衣服依本品,无禄俸,不与朝会。朝议郎已下,黄衣执笏,于吏部分番上下,承使及亲驱使,甚为猥贱。每当上之

时,至有为主事、令史守局钥、执鞭帽者。两番已上,则随番许简。通时务者,始令参选。一登职事已后,虽官有代满,即不复番上。”又云:“永徽已后,战士授勋者,动盈万计。每年纳课,亦分番于兵部及本郡当上省司,又分支诸曹,身应役使,有类僮仆。据令乃与公卿齐班,论实在于胥吏之下。盖以其猥多,又出自兵卒,所以然也。”案是时征役,又多取勋官,见第九节引刘仁轨奏。无实利而徒有虚名,未有能使人重之者也。此徒恃虚名者之所以终穷也。

官禄:《隋书·百官志》云:“京官:正一品禄九百石,其下每以百石为差,至正四品,是为三百石。从四品二百五十石,其下每以五十石为差,至正六品,是为百石。从六品九十石,其下每以十石为差,至从八品,是为五十石。食、封及官不判事者并九品,皆不给禄。其给皆以春秋二季。刺史、太守、县令,则计户而给禄。各以户数为九等之差。大州六百二十石,其下每以四十石为差,至于下下则三百石。大郡三百四十石,其下每以三十石为差,至于下下则百石。大县百四十石,其下每以十石为差,至于下下则六十石。其禄惟及刺史二佐及郡守、县令。”其职分田:《通典》云:“京官一品者给田五顷,至五品则为田三顷。其下每品以五十亩为差,案自一品至五品,似每品亦以五十亩为差。至九品为一顷。外官亦各有职分田。”唐制:《通典》云:“京官正一品,米七百石,钱六千八百。从一品米六百石。从品不言钱数,盖皆同正?正二品米五百石,钱六千。从二品米四百六十石。正三品米四百石,钱五千一百。从三品米三百六十石。正四品米三百石,钱四千二百。从四品米二百六十石。正五品米二百石,钱三千六百。从五品米一百六十石。正六品米一百石,钱二千四百。从六品米九十石。正七品米八十石,钱二千一百。从七品米七十石。正八品米六十七石,钱一千六百。从八品米六十二石。正九品米五十七石,钱一千三百。从九品米五十二石。《新书·食货志》不载钱数。外官各降一等。一品以五十石为一等,二品、三品以三十石为一等,四品、五品以二十石为一等,六品、七品以五石为一等,八品、九品以二石五斗为一等。其干力及防、庶仆并别给。内外文武官,自一品以下,并给职田。京官诸司及郡县,又给公廨田。并有差。”职分田之数,自十二顷至一顷,见《新书·食货志》。永徽中月俸、食料、杂用之数,见于《新书·食货志》。《通典》云:“防庶仆,旧制季分、月俸、食料、杂用,即有分诸官应月给。开元二十四年六月,乃撮而同之,通谓之俸料。一品月俸六千,食料千八百,杂用千二百,防十五千,通计二十四千。二品、三品,月俸五千,食料千一百,杂用九百,防十千,通计十七千。四品月俸三千五百,食料七百,杂用七百,防六千六百六十七,通计十一千五百六十七。五品月俸三千,食料六百,杂用六百,防五千,通计九千三百。六品月俸二千,食料四百,杂用四百,庶仆二千五百,通计五千三百。七品月俸千七百五十,食料三百五十,杂用三百五十,庶仆千六百,通计四千五十。八品月俸千三百五十,食料三百,杂用三百,庶仆六百,通计二千五百五十。九品月俸千五十,食料二百五十,杂用二百,庶仆四百,通计千九百。”此承平时之制也。虽时有增减,大致不甚相远。李吉甫谓“国家之制,官一品俸三千,职田、租米,大抵不过千石”,盖辜较言之也。开元以后,置使渐众,各给杂钱,数乃甚巨。《新书·食货志》曰:“宰相杨国忠,身兼数官,堂封外月给钱百万。幽州平卢节度使安禄山,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兼使所给,亦不下百万。”兵兴而后,权臣外官,乘机攘窃,尤有不可言者。《新书·食货志》又云:“兵兴,权臣增领诸使,月给厚俸,比开元制禄数倍。”又云:“代宗时,权臣月俸,有至九十万者。刺史亦至十万。”《裴冕传》云:“领使既众,吏白俸簿月二千缗。”杨绾、常衮,始加厘正,《新书·食货志》云:“杨绾、常衮为相,增京官正员官及诸道观察使、都团练使、副使以下料钱。”《通鉴》事系大历十二年(777年),云:“元载以仕进者多乐

京师,恶其逼已,乃制俸禄,厚外官而薄京官。京官不能自给,常从外官乞贷。杨绾、常衮奏京官俸太薄。诏加京官俸岁十五万六千余缗。自兵兴以来,州县官俸给不一,重以元载、王缙,随情徇私,刺史月给,或至千缗,或数十缗。至是始定节度使以下至主簿、尉俸禄。裒多益寡,上下有叙,法制粗立。”案兵兴已后,旧法毁坏,新法不立,有权者乘机攘窃,政府无如之何;又财政穷蹙,坐视京官之困窘而无以救之;此亦事势使然,尽以归咎于元载,亦溢恶之辞也。是年所加京官之俸,见《通鉴注》引《唐会要》。德宗贞元四年(788年),李泌奏京官俸太薄,请自三师以下,悉倍其俸,从之,亦见《通鉴》。史言其法制粗立,然《通考》载大中六年(852年)中书门下奏:“应诸州刺史,既欲责其洁己,须令俸禄稍充。但以厚薄不同,等级无制,致使俸薄处无人愿去,禄厚处终日争先。”又《新书·食货志》以会昌后百官俸钱,不复增减,特著其数,今核之,则最多者三师,钱二百万,最少者十六卫、六军、十率府执戟、长上、左右中郎将,钱二千八百五十而已。则其所谓均者又安在邪?然此特官吏受其弊而已,其因官俸而厉民,则又有不止于此者。

历代官俸之厉民,病在国家无充足之经费,于是或分之以田亩,或假之以事力,甚至畀以资财,使为出举、兴生之事焉。官吏出举、兴生之弊,已见第十七章第四节。职分田及公廨田,亦“借民佃植,至秋冬受谷。”《通典·职官典》十七。然其诛求,实较民间之田主为尤甚。观第十七章第二节所引元结所言道州之情形可知。役民之事,名目尤繁。曰防,曰庶仆,曰邑士,曰仗身,曰亲事,曰帐内,曰白直,曰执衣,曰事力,曰守当,曰厅子。甚有如门夫者,乃州县无防人者,籍十八已上中男及残疾,以守城门及仓库门,番上不至者,闲月督课,为钱百七十,忙月二百,至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亦以给州县官焉。皆见《新书·食货志》及《通典·职官典》十七。或役其身,或收其课,又有既收其课,旋复加以签差者。以大体言之,收其课较之

役其身者,民少得宽,如《新书·食货志》言:“天宝初,天下白直岁役丁十万,有诏罢之,计数加税以供用,人皆以为便”是也。薛《史·周太祖纪》:广顺元年三月,壬申,诏曰:“诸州府先差散从亲事官等,前朝创置,盖出权宜,苟便一时,本非旧贯。近者遍询群议,兼采封章,且言前件抽差,于理不甚允当。一则碍州县之色役,一则妨春夏之耕耘。贫乏者困于供须,豪富者幸于影庇。既为烦扰,须至改更。况当东作之时,宜罢不急之务。其诸州所差散从亲事官等,并宜放散。”诏下,公私便之。然又云:是月,“辛卯,诏诸道节度副使、行军司马、两京少尹、留守判官,并许差定当直人力,不得过十五人。诸府少尹、书记、支使、防御、团练副使不得过十人。节度推官、防御、团练军事判官,不得过七人。逐处系帐收管。此外如敢额外影占人户,其本官当行朝典。先是汉隐帝时,有人上言:州府从事、令录,皆请料钱,自合雇人驱使,不合差遣百姓丁户。秉政者然之。乃下诏州府从事令录本处先差职役,并放归农。自是官吏有独行趋府县者。帝颇知之,故有是命。”自壬申至辛卯,不过二十日耳。官吏果有独行趋府县者乎?即日有之,其上闻又何其速也?又《汉隐帝纪》:乾祐三年七月,“三司使奏州县令录佐官,请据户籍多少,量定俸户。县三千户已上,令月十千,主簿八千。二千户已上,令月八千,主簿五千。二千户已下,令月六千,主簿四千。每户月出钱五百,并以管内中等户充。录事参军判司俸钱,视州界令佐取其多者给之。其俸户与免县司差役,从之”。《通考》记此事云:“俸户与除二税外,免放诸杂差遣,不得更种职田。所定俸户,于中等无色役人户内置,不得差令当直及赴衙参。”此亦收其课而免其役也。然《周世宗纪》,又载显德五年十二月,“诏重定诸道州府幕职、令录、佐官料钱,其州县官俸户宜停”。《通鉴》载是事云:“诏凡诸色课户及俸户,并勒归州县。”《通考》载中书奏云:“其内外官课户、庄户、俸户、柴炭纸笔户等并停。如今后更有人户愿充此等户者,仰本州勒充军户,配本州牢城执役。”则其名目尤多,而民反以获充此等色役为幸,

则周太祖诏所谓豪富幸于影庇者也。《通鉴注》云:“唐初,诸司置公廨本钱,以贸易取息,计员多少为月料。其后罢诸司公廨本钱,以天下上户七千人为胥士而收其课,计官多少而给之,此所谓课户也。唐又薄敛一岁税,以高户主之,月收息给俸,此所谓俸户也。”案罢公廨本钱置胥士,事在贞观十二年(638年),敛一岁税主以高户,事在高宗时;皆见《新书·食货志》及《通典》。此二者盖最普遍。余如庄户、柴炭纸笔户等,则随时随地,巧立名目,事较琐细,故作史者略而不书耳。然亦可见此等名目遗佚者之多矣。而去来之际,则有送迎。《旧书·郝处俊传》:“年十岁余,父卒于滁州,故吏赙送甚厚,仅满千余匹,悉辞不受。”《杜暹传》:“补婺州参军,秩满将归,州吏以纸万余张赠之,暹惟受一百。”当时纸价贵,万张之赠,亦不薄矣。薛《史·张万进传》:“所至不治。洎至泾原,凶恣弥甚。卒,假殡于精舍之下,至车东还,凡数月之间,郡民数万,无一馈奠者。”可见以有馈奠为常也。居官之时,又有相沿之供奉及临时之乞取,并有巧取豪夺,遂袭为故常者。历代地方政费,相沿皆出自当地,故向来所谓陋规者,溯其原,实不可谓之非法,其说已见《两晋南北朝史》矣。然因之而多取或且虐取之者亦甚多。《新书·列女传·李畲母》:“畲为监察御史,得廪米,量之三斛而赢。问于史,曰:御史米不概也。又问车庸有几?曰:御史不偿也。母怒,敕归余米,偿其庸。因切责畲。畲乃劾仓官自言状。诸御史闻之有惭色。”此可谓其细已甚。然《钱徽传》:“贬江州刺史。州有牛田钱百万,刺史以给宴饮赠饷。徽曰:此农耕之备,可他用哉?命代贫民租入。”《循吏·韦宙传》:“出为永州刺史。州方灾歉,乃斥官下什用所以供刺史者,得九十余万钱,为市粮饷。”则为数颇巨矣。以其相沿已久,故民于取之者不以为贪,偶有不取者,则群誉为廉,若其视少府所入为人君私藏,偶出之以佐大农,遂群称其盛德焉。《旧书·长孙顺德传》:“拜泽州刺史。先是长吏多受百姓馈饷,顺德纠擿,一无所容,称为良牧。”薛《史·安重霸传》:“清泰初,移授西京留守京兆尹。先是秦、雍之间,令长设酒食私丐于部民者,俗谓之捣蒜。重霸之镇亦为之。秦人目为捣蒜老。”《史弘肇传》:“所领睢阳属府公利,委亲吏杨亿就府检校,贪利凶横,负势生事,吏民畏之。副戎已下,望风展敬,聚敛刻剥,无所不至。月率万缗以输弘肇。一境之内,疾之如仇。”此等皆事未经久,故为上所禁,为下所疾,为俗所讥。若其习而安焉,则亦江州之牛田,永州之什用也。《旧书·赵涓传》:“侍御史卢南史坐事贬信州员外司马。至郡,准例得厅吏一人。每月请纸笔钱。前后五年,计钱一千贯。南史以官闲冗放吏归,纳其纸笔钱六十余千。”刺史姚骥劾以为臧。德宗遣监察御史郑楚相、刑部员外裴澥、大理评事陈正仪充三司使,同往按鞫。澥奏“事非巨蠹”,不须三司并行,请独往。德宗忻然,命改敕。德宗性严,然从澥如转圜者,由其本谓“此事亦未为甚”也。《宣宗纪》:大中五年九月,“敕条疏,刺史交代,须一一交割公事与知州官,方得离任。准会昌元年(841年)敕,刺史只禁科率由抑配人户。至于使州公廨及杂利润,天下州府,皆有规制,不敢违越。缘未有明敕处分,多被无良人吏致使恐吓,或致言讼起。今后应刺史下担什物及除替后资送钱物,但不率敛官吏,不科配百姓,一任各守州县旧例色目支给。如无公廨,不在资送之限,若辄有率配,以入己臧论”。此诏令明许相沿之陋规不为违法者也。“科率由”,当作“科率所由”,盖夺字。非法之求取如是,而于应给之禄,则国家困穷之际,又往往不能给之。然其所苦者,又不过无拳无勇之人,若乃工于攘窃者,又未尝不反以为幸也。亦足唏矣。唐自至德而后,屡减百官俸料,略见《新书·食货志》。其甚者,代宗永泰元年十月,“诏税百官钱市绢以赏回纥”。闰十月,“百寮上表,以军兴急于粮饷,请纳职田以助费,从之”。盖旬月之间,而夺其禄者再焉,事见《旧书·代宗纪》。《通鉴》:梁太祖开平三年正月,“以用度稍充,初给百官全俸”。《注》云:“唐自广明丧乱已来,百官俸料,额存而已,至是复全给。”然薛《史·唐庄宗纪》,又载同光四年二月,宰臣豆卢革上言“请支州县实俸”,则开平三年(909年)所

给,实仅指内官也。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杨亿疏言:“唐制,内外官俸钱之外,有禄米、职田,又给防、庶仆、亲事、帐内、执衣、白直、门夫,各以官品差定其数,岁收其课,以资于家。本司又有公廨田、食本钱,以给公用。自唐末离乱,国用不充,百官俸钱,并减其半,自余别给,一切权停。今郡官于半俸之中,已是除陌,又于半俸三分之内,其二以他物给之,鬻于市廛,十裁一二。曾口之不及,岂代耕之足云?昔汉宣帝下诏,言吏能勤事而俸禄薄,欲其无侵渔百姓,难矣。遂加吏俸,著于策书。窃见今之束发登朝,陈力就列,其俸也,不能致九人之饱,不及周之上农,其禄也,未尝有百石之入,不及汉之小吏。若乃左右仆射,百寮之师长,位莫崇焉,月俸所入,不及军中千夫之帅”云云。顾亭林《日知录·隋以后刺史》条引之,以为“今代所循,大抵宋之余弊”。然宋又未尝不承唐之余弊矣。仲长统论汉吏禄之薄,谓由秦刻之以丰军用,已见《秦汉史》第十八章第三节。更观杨亿之言,则知兵争之际,未有不厚于兵而薄于吏者,且未有不久而不复者也。然承其弊者果吏乎?《旧书·陆亘传》:为浙东观察使。“越之永嘉郡,城于海堧,常陷寇境,集官吏廪禄之半,以代常赋。因循相踵,吏反为幸。亘按举臧罪,表请郡守以降,增给其俸,人皆赖之。”刻吏禄而吏以为幸,增吏禄而民皆赖之,其故不可深长思也哉?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