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中国社会经济史讲稿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的传入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传入中国。

中西社会不同之点是中国社会有宗法,有族制,但无宗教。普通讲佛教是一种思想信仰,往往在乱世时侵入。唐代很富强,但佛教很盛;宋代衰落了,宗教却不发达。故宗教的盛衰,在历史上看,不是与时代兴衰成正比,而是社会性的。

宗教在社会上有两大意义:

一是经济的。当人们无法生活时便去投奔门第当部曲,此时人民亦可投奔佛寺,因为国王与大门第均信佛教,叫做“护法”。此时期社会上有两大力量,即门第与佛寺。此时期之社会结构是政府之下有佛寺与门第,再而是基层民众,即上面是有统一政府,故与西方中古时期不同。此时期有门第与佛寺,造成社会不平等,佛寺之经济力量大如大门第。上述三者均受政府保护。人民可向佛寺借款,佛寺之抵押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为了济贫,且又有施舍,更重要的则是其教育事业。

二是教育的。当时的佛寺除办慈善事业外,就是办教育,使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但魏晋南北朝时天下大乱,要到宋、齐、梁、陈政府再设立学校时才可受教育。当时的人民是分等级的,教育是封闭的、不公开的。由于门第的教育是封闭的,所以只有门第可以成为“累世经学”和“累世公卿”。当时有所谓“王氏青箱”,将长辈所教导的做官的方法都收藏起来,不能随便让人看,因小孩见了便会懂得如何做官,而只让人读一般的经书,则不会懂得如何做官。但平民亦喜欢受教育,此时便有僧寺可以给予平民公开的教育。当僧侣教你读书时,便同时教你信仰佛教,并且当你在佛寺内读书时,是供给生活的。

当宗教与社会脱节时,佛教就衰落,但此时之佛教可弥补社会的两个缺点。中国僧寺与西方的教堂有所不同,藏书也不同,僧寺有历史、文学的书。所以中国的知识分子跑进僧寺,西方则是由教堂放出学术空气。

西洋的封建有贵族、有教堂,西洋的中古时期有新城市产生。中国的城市则永远没有毁灭,如广州有两千年历史。黄巢之乱时被毁之书、被杀之人数以十万计,金兀术军队渡江,在苏州城杀死50万人,但其城今日依然存在无恙。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