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

第十讲 唐人诗短论三章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一 初唐五言古

作五古比作七古难。宋人对五古已不会作。宋人苏轼、黄庭坚对唐人革命,而苏、黄之五古甚幼稚。余对古人之作少所许可,而亦多所原谅。因自己写作,知写作不易,但对宋人五古,尤其是苏、黄,特别不原谅,他们似乎根本不懂五言古诗的中国传统作风。

作五言古诗最好是酝酿。素常有酝酿、有机趣,偶适于此时一发之耳。

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一):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琵琶行》诗意画

味厚极了。末四句之意思——大自然永久,而人生有尽——绝非其在作诗时才有,是早有此意,经过酝酿,适于此时发之。

五言诗必有神韵,而神韵必酝酿,有当时的机缘,意思久有酝酿。

张子寿(九龄)“兰叶”一首(即《感遇十二首》其一),作坏了: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浅薄,不若“孤鸿”一首(即《感遇十二首》其四):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沉着,厚。中国韵文非不能表现思想,“兰叶”一首表现不佳,因除思想外,没有文字之美。“孤鸿”一首,唯末二句好。陈子昂“兰若生春夏”一首,末四句是思想,而余音袅袅。

二 诗眼中之草

人无不受外界感动,而表现有优劣。技术之薄尚乃浅而言之,深求之则有诗眼问题。有“诗眼”可见诸“相外相”,可见如来。(诗心是根本,与外界发生关系,则眼、耳、鼻、舌、身五根,除“肉”外尚须有“灵”,看到虚妄即看到真实。)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此首可为白氏代表作。草随地随时皆有,而经白氏一写,成此不朽之作。用诗眼看去,此四十字每句是草,然是诗眼中之草,不是肉眼中之草,与打马草所见自不同。彼为世谛,此为诗义(谛)。以世谛讲,打马草喂马,是,而非诗。白氏以诗眼看,故合诗谛,才是真草,把草的灵魂都掘出来了。(余在《“境界说”我见》中,曾讲诗之“因”与“缘”。)

“离离原上草”,“离离”好,若一般人写,或写“高高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句是白乐天拿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二句是唐人拿手。作五言诗必有此“野火”二句之手段,二句说尽人世间一切,先不用说盛衰兴亡,即人之一心,亦前念方灭,后念方生,真是心海,前波未平,后波又起,波峰波谷。白氏用诗眼看,故写出一切的一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写草之精神;“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是写草之气象。后二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招隐士》),稍弱,然尚好,不单说草,有人。

虚妄不灭,真实不显(不显不是无)。诗人第一须打破(看破)“妄象”,然后才能显出真的诗。

或曰:“境杀心则凡,心杀境则圣。”“杀”者,压倒也。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此便是“心杀境则圣”。而“杀”字不如“转”字,“心转物则圣,物转心则凡”。转烦恼成菩提,烦恼与菩提并无二致(情态),“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是烦恼,即菩提。有转心则不为物所支配,否则为物支配,即烦恼皆来,俱成凡夫。学文与学道同理,学文亦须心转物(文与道又有不同,唯方法同。俟后详言)。白乐天之“草”有诗心,心转物则圣。心如何借缘(外物)而生,缘助因成,必其可以成,然后有助。因与缘不是对立,不是有此无彼,心物皆有而打成一片。故“境杀心”、“心杀境”之“杀”不如“转”字,心与物相辅相成,转烦恼成菩提,此方是成功境界。

三 唯美诗人韩冬郎

唐朝两大唯美派诗人:李商隐、韩偓。晚唐义山(李商隐)、冬郎(韩偓,字致尧,小字冬郎)实不能说高深、伟大,而假如说晚唐还有两个大诗人,还得推李、韩。

李义山《登乐游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如同说吃饱了不饿,但实在是好,我们一读便感到太阳圆圆的,慢慢地落下去了,真好。

又如韩偓之《幽窗》:

手香江橘嫩,齿软越梅酸。

一念便好,盖不仅说“香”是香,便连“江”字、“橘”字亦刺激嗅觉,甚至于字亦鼻音。“齿软越梅酸”,啊,不行,不得了,牙倒了,盖多为齿音,刺激牙。此非好诗而好,便是因诗感好。现在新诗也许以意境说未始不高深伟大,但总觉诗感太差,尤其字音。

韩偓《香奁集》颇有轻薄作品,不必学之。李义山为其世伯,义山有时亦轻薄,韩诗盖受义山影响。或曰:韩氏诗有含蓄,其诗有句曰“佯佯脉脉是深机”(《不见》),含而不露之意。其轻薄不必提,即含蓄亦不必取韩。然其《别绪》中间四句真好[126]:

菊露凄罗幕,梨霜恻锦衾。

此生终独宿,到死誓相寻。

中国诗写爱,多是对过去的留恋。写对未来的爱,对未来爱的奋斗,是西洋人。中国亦非绝对没有。“十岁裁诗走马成”[127](李商隐语)的韩偓此诗所写即是对将来爱的追求。

一篇好的作品当从多方面讲,多方面欣赏。“菊露凄罗幕”,五字多美;“梨霜恻锦衾”,太冷,是凄凉,本使人受不了,但这种凄凉是诗化了的、美化了的,不但能忍受且能欣赏。说凄凉,其实是痛苦,但这痛苦能忍受,便是把它诗化了、美化了,且看到将来的希望了——反正我得好好活着,“此生终独宿,到死誓相寻”。天下最痛苦的是没有希望而努力,这样努力努不来,除非是个超人、是仙、是佛、是铁汉。这上哪儿找去?人是血肉之躯,所以人该为自己造一境界,为将来而努力是很有兴味的一件事。如抗日战争,即使我本是赖汉,也要把你强国熬爬下,这也是对未来的追求。你生活经验愈丰富,你愈觉得此话有意义。韩氏此四句不仅对未来有一种希冀(但若只希望还是消极,希望煮熟的鸭子飞到嘴边,那不成),而且是一种追求——“此生终独宿,到死誓相寻”,为将来而努力,对未来的追求,十个字真有力。“独”、“宿”连用两入声,浊得很。凡浊人都有一股牛劲——我吊死这棵树上,我非吊死这棵树上不可。聪明人不成功,便吃亏没有牛劲。“到死誓相寻”,五个字除“到”字是舌头音,四个齿音字,真有力,咬牙说出的。“此生终独宿”一句,亦舌头音或齿音。

我们今天这样讲韩氏此诗绝不错,但韩氏当年或并未如此想,只是“诚于中,而形于外”。

韩偓的《香奁集》并不能一概说是轻薄,后来学他的人学坏了。他的诗“此生终独宿,到死誓相寻”写得真严肃。做事业、做学问,应有此精神,失败也认了。他的诗“临轩一盏悲春酒”(《惜花》),如何是玩物丧志?接下去一句——“明日池塘是绿荫”,大方,沉重。

* * *

[1]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全诗如下:“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2] 知之:乔知之,生卒年不详,唐武后时为左补阙。

[3] 通草花:以植物通草为主要原材料加工制成的人造花。

[4] 沈归愚(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清代诗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等。

[5] 克文(1025—1102):号云庵,北宋临济宗黄龙派高僧。死后赐号“真净”,后人习称“真净克文”。《古尊宿语录》记载:“(真净禅师)良久乃喝云:‘昔日大觉世尊,起道树诣鹿苑,为五比丘转四谛法轮,唯僮陈如最初悟道。贫道今日向新丰洞里,只转个拄杖子。’遂拈拄杖向禅床左畔云:‘还有最初悟道底么?’良久云:‘可谓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喝一喝下座。”

[6] 渔洋(1634—1711):字子真,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清代诗人、诗论家。论诗主“神韵”。

[7] 简斋(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南北宋之际诗人。

[8] 左拉(1840—1902):法国19世纪作家,自然主义文学领袖,代表作品为大型长篇系列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

[9] 佛罗贝尔(1821—1880):今译为福楼拜,法国19世纪中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品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等。

[10] 莫泊桑(1850—1893):法国19世纪后半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品有《羊脂球》、《项链》等。其师为福楼拜。

[11] 元遗山(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金末元初文学家、批评家,仿杜甫《戏为六绝句》体例作《论诗绝句三十首》。

[12] 加藤武雄(1888—1956):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日本新兴艺术派代表作家。

[13] 贾波林(1889—1977):今译为卓别林,美国无声电影时期喜剧学派的主要成员,现代喜剧电影的奠基者。

[14] 陆克(1893—1971):今译为劳埃德,美国无声电影时期喜剧学派的主要成员。

[15] 哈代(1892—1957)、劳瑞(1890—1965):美国喜剧演员,二人一胖一瘦,被誉为世界喜剧电影史上第一对著名的喜剧搭档明星。

[16] 歌德(1749—1832):18世纪德国诗人、剧作家,“狂飙突进运动”主将。《法斯特》,今译为《浮士德》,歌德所作诗剧,主要描写浮士德一生探索真理的痛苦经历。

[17] 但丁(1265—1321):意大利作家,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为长诗《神曲》,主要描写但丁梦中幻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的经历。

[18] 孟东野(751—814):孟郊,字东野,唐中叶苦吟诗人,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19] 陈后山(1053—1102):字履常,号后山居士,“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

[20] 亚历山大(公元前356—323):古代马其顿国王。即位后率军征讨四方,建立起地跨欧、非、亚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21] 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为了这希望,要使人练敏了感觉来更深切地感到自己的苦痛,叫起灵魂来目睹他自己的腐烂的尸骸。”

[22] 杨诚斋(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23] 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斋名秋明、匏瓜,现代学者、教育家、书法家,曾执教于北京大学,顾随之师,著有《秋明集》。“两重袍子当袈裟”,为沈尹默和周作人《五十自寿诗》中句。

[24] 维摩诘:古印度佛教居士,其名为梵文vimalakirti音译之略称,意译为“净名”、“无垢称”,意即以洁净无染而著称的人。《维摩诘经》为大乘佛教早期经典之一,共3卷14品,以维摩诘居士命名。

[25] 见刘攽《中山诗话》:“王丞相嗜谐谑。一日,论沙门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对曰:‘急则抱佛脚。’”王曰:‘“投老欲依僧”,是古诗一句。’客亦曰:‘“急则抱佛脚”,是俗谚全语。上去“投”下去“脚”,岂不对也?’王大笑。”

[26] 广长舌:佛教术语,《大智度论》卷八:“是时佛出广长舌,覆面上至发际,语婆罗门言:‘汝见经书,颇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语不?’”

[27] 清净身:佛教术语。《华严经·探玄记》卷八:“净德内充,名清净身。”

[28] 见《五灯会元》卷四载赵州从谂禅师事:“真定帅王公携诸子入院,师坐而问曰:‘大王会么?’王曰:‘不会。’师曰:‘自小持斋身已老,见人无力下禅床。’王尤加礼重。翌日令客将传语,师下禅床受之。侍者曰:‘和尚见大王来,不下禅床。今日军将来,为甚么却下禅床?’师曰:‘非汝所知。第一等人来,禅床上接。中等人来,下禅床接。末等人来,三门外接。’”

[29] 姚鼐(1731—1815):清代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桐城三祖”,提倡文章要“义理”、“考证”、“辞章”三者相互为用,著有《惜抱轩文集》,编选《今体诗钞》。

[30] 惟俨(751—834):唐代禅宗南宗青原系高僧,曹洞宗始祖之一。《五灯会元》卷五:“师禀命恭礼马祖,仍伸前问。祖曰:‘我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扬眉瞬目者是,有时扬眉瞬目者不是。子作么生?’师于言下契悟,便礼拜。祖曰:‘你见甚么道理便礼拜?’师曰:‘某甲在石头处,如蚊子上铁牛。’祖曰:‘汝既如是,善自护持。’侍奉三年。”

[31] 犬儒学派:古希腊四大哲学学派之一,代表人物有创始人安提斯泰尼(antisthenes)、第欧根尼(diogenes)。该学派反对柏拉图“理念论”,要求摆脱世俗利益,强调禁欲主义,克己自制,追求自然。后期走向愤世嫉俗,玩世不恭。

[32] 见鲁迅《且介亭杂文·七论“文人相轻”——两伤》:“能杀才能生,能憎才能爱,能生与爱,才能文。”

[33] 都德(1841—1897):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品有《柏林之围》、《最后一课》等。

[34] 诛心:原指不问罪行的发生状况,而直接根据其用心、动机以认定罪状。后亦指在批驳对方时不针对对方的行为、语言来讨论,而直接做出揭穿对方行为、语言的目的、动机的评价。

[35] 弗罗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其精神分析的主要观点包括心理结构、人格结构、动力、心理性欲发展、防御机制学说诸方面。

[36]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集大成者。

[37] 《哈梦雷特》:今译为《哈姆莱特》或《哈姆雷特》,描写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为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代表作。

[38] 《马克卑斯》:今译为《麦克白》,描写屡建奇勋的英雄麦克白,因受女巫的蛊惑和夫人的影响,逐渐转变为一个残忍暴君的故事。

[39] 见鲁迅《呐喊》自序:“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这寂寞又一天一天地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40] 易卜生(1828—1906):挪威戏剧家、诗人,欧洲现代戏剧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代表作品有《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

[41] 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代表作品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

[42] 马大师(709—788,或688—763):名道一,唐代禅师,开创南岳怀让洪州宗。俗姓马,世称马大师、马祖。

[43] 坦然禅师:唐代禅师,为嵩岳慧安禅师弟子,南岳怀让禅师同学,灯录、史传无载,生平事迹不详。

[44] 无业禅师(?—824):唐代禅师,马祖道一弟子。

[45] 雪峰(822—908):名义存,雪峰为其号,唐末禅宗青原系高僧。

[46] 岩头(828—887):名全奯,唐代禅师,与雪峰禅师、钦山禅师为友。

[47] 丹霞(739—824):法号天然,唐代禅师。因曾卓锡南阳丹霞山,故称丹霞天然,或丹霞禅师。

[48] 云门(864—949):名文偃,唐代禅师,开创禅宗云门宗。

[49] 举似:谓以言语举示他人或以物与人。

[50] 宗杲禅师(1089—1163):字昙海,号妙喜,孝宗赐号“大慧”。宋代禅宗临济宗禅师,宋代话禅的代表人物。

[51] 庄、列:即庄子、列子。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战国时期道家思想主要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著有《庄子》。列子,与郑缪公同时,道家思想又一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著有《列子》。

[52] 老僧:顾随自谓。

[53] 纸篇:指写出的作品。

[54] 司空表圣(837—908):司空图,字表圣,唐晚期诗人、诗论家,著有《诗品》。

[55] 《垓下歌》全诗如下:“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56] “四杰”:即“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57] 张固:生卒年不详,唐懿、僖之际(860—888)人,著有《幽闲鼓吹》一卷。《幽闲鼓吹》载:“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58] 此与下文re-naissancn同为法语。

[59] 大谢(385—433):谢灵运,南北朝诗人。与谢脁合称“大小谢”、“二谢”。

[60] 王维《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全诗如下:“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念君拂衣去,四海将安穷。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无庸客昭世,衰鬓日如蓬。顽疏暗人事,僻陋远天聪。微物纵可采,其谁为至公。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

[61] 王静安: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一字静安,号观堂、永观,近代中国著名学者,代表作为《人间词话》。

[62] Лr:俄文字母,卷舌音。

[63] 《廿五史》:中国历代25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新元史》、《明史》。

[64] 洞山(807—869):名良价,唐代著名禅师,禅宗曹洞宗开山之祖。因居于江西洞山传法,世称洞山良价或洞山。《五灯会元》卷四载:“(洞)山又问其僧:‘大慈别有甚么言句?’曰:‘有时示众曰:‘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山曰:‘我不恁么道。’曰:‘和尚作么生?’山曰:‘说取行不得底,行取说不得底。’(云居云:‘行时无说路,说时无行路。不说不行时,合行甚么路?’洛浦云:‘行说俱到,即本分事无,行说俱不到,即本分事在。’)”

[65] 叶嘉莹此处有按语:此诗实作于“马嵬之变”以前,但亦有以为暗指此事件者。

[66] 契柯夫(1860—1904):今译为契诃夫,19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代表作品有《变色龙》、《套中人》等。

[67] 贝多芬(1770—1827):德国音乐家、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68] 《后汉书·李固传》:“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舜坐则见尧于墙,食则睹尧于羹。”

[69] 谭叫天(1847—1917):谭鑫培,京剧演员,初习武生后改老生,有“伶界大王”之美誉。代表剧目《碰碑》,又名《托兆碰碑》、《两狼山》,叙杨继业与辽兵交战两狼山,因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最终碰碑而死,壮烈殉国。

[70] 《世说新语·排调》:“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次复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座,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71] 厨川白村(1880—1923):20世纪日本文学评论家,著有《出了象牙之塔》、《苦闷的象征》等著作。

[72] 小谢(464—499):谢脁,字玄晖,南北朝时期山水诗人,与谢灵运合称“大小谢”、“二谢”。因曾任宣城太守,世称“谢宣城”,著有《宣城集》。

[73] 杨小楼(1878—1938):京剧演员,工武生,武技动作灵活,似慢实快,姿态优美,有“武生宗师”之美誉。

[74] 尚和玉(1873—1957):京剧演员,尚派武生创始人,武技以稳准扎实见长。

[75] 凌霄汉(1888—1961):原名徐仁锦,笔名霄、汉、凌霄、凌霄汉阁主等,民国初年戏剧评论家,曾开设剧评栏目《凌霄汉阁评剧》,主编《剧学月刊》。

[76] 马连良(1901—1966):京剧演员,“四大须生”之首,创立柔润、潇洒的“马派”艺术风格。

[77] 二解:前解、后解。前解首联、颔联,后解颈联、尾联。

[78] 辛文房:字良史,西域人,官居省郎之职。能诗,著有《披沙诗集》、《唐才子传》。

[79] 余叔岩(1890—1943):京剧演员,工老生,是“新谭派”(世人称“余派”)代表人物。

[80] 老谭:谭鑫培。

[81] 福罗拜尔:今译为福楼拜。

[82] 庾开府(513—581):庾信,字子山,南朝诗人庾肩吾之子,南北朝文学集大成者,一生以公元554年出使西魏并从此流寓北方为标志,分为前后两期。因其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称“庾开府”。

[83] 鲍参军(414—466):鲍照,字明远,南朝诗人,与谢灵运、颜延之合称“元嘉三大家”。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故称“鲍参军”。

[84] 叶嘉莹此处有按语:先生所谓生活,盖指有意义的生活。

[85]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晚清重臣,文学上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之“湘乡派”,著有《求阙斋文集》、《经史百家杂钞》等。

[86] 金圣叹(1608—1661):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评点古书甚多,有《金批〈水浒传〉》等。

[87] 此二句盖见于元代冁然子《拊掌录》,字句略有出入:“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持刀哄寡妇,下海劫人船。’一云:‘月黑杀人地,风高放火天。’”

[88] 钱金福(1862—1937):京剧净角,工武净及架子花脸,武功稳健,动作优美。与杨小楼合作多年。

[89] 刘天华(1895—1932):近现代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国乐一代宗师,一生致力于改进国乐。

[90] 刘半农(1891—1934):近现代文学家、语言学家。

[91] 沈约(441—513):南朝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晋书》、《宋书》等。

[92] 见《南史·沈约传》:“约撰《四声谱》,自谓入神之作。武帝雅不好焉。尝问周舍曰:‘何谓四声?’舍曰:‘天子圣哲是也。’然帝竟不遵用约也。”

[93] 黄三(约1845—1916):黄润甫,因行三,人称“黄三”,清末著名京剧净角,工架子花脸,因演连台本戏《三国志》而获“活曹操”之美誉。《华容道》:京剧传统剧目,叙曹操兵败赤壁,狼狈北逃华容道。曹探知华容道为蜀将关羽把守,且知关羽重于信义,乃苦苦哀求。关羽果为所动,义释曹操。

[94] 贞邃禅师:五代后沩仰宗著名禅师。因住吉州资福,世称“资福贞邃”。《五灯会元》卷九:“(贞邃禅师)上堂:‘隔江见资福刹竿便回去,况过江来?’时有僧才出,师曰:‘不堪共语。’”刹竿,指寺前所立幡柱。

[95] 华滋华斯(1770—1850):今译为华兹华斯,英国浪漫主义先驱诗人、湖畔派领袖,与柯勒律治(coleridge,1772—1834)出版合集《抒情歌谣集》宣告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代表作为长诗《序曲》。

[96] 雪莱(1792—1822):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致云雀》、《西风颂》等。“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即为《西风颂》之结束句。

[97] 野狐禅:语出禅宗公案。《五灯会元》卷三:“(百丈淮海)师每上堂,有一老人随众听法。一日众退,唯老人不去。师问:‘汝是何人?’老人曰:‘某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某对云:“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身。’师曰:‘汝问。’老人曰:‘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师曰:‘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曰:‘某已脱野狐身,住在山后。敢乞依亡僧津送。’师令维那白椎告众,食后送亡僧。大众聚议,一众皆安,涅槃堂又无病人,何故如是?食后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法火葬。”学道流入邪僻、未悟而妄称开悟,禅家斥之为“野狐禅”,后转以“野狐禅”泛指各种异端邪说。

[98] 储皖峰(1896—1942):字逸安,安徽潜山人,辅仁大学教授,顾随挚友。

[99] 咬春:又名叫春,即在立春日吃象征春意的菜蔬、食品,以示迎春。

[100] 小泉八云(1850—1904):原名lafcadio hearn,英人,后归化日本,从妻姓,曰小泉八云。

[101] 见朱弁《曲洧旧闻》卷八:“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着我也!’”

[102] 见宋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七:“黄山谷见此诗‘时方随日化,身已要人扶’之句,叹曰:‘陈三真不可及!’盖天不慭遗之悲,尽于此矣。”

[103]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宋代名相,卒后哲宗追谥为温国公。

[104] 时大彬(1573—1648):亦名时彬,明代末年宜兴制壶名家,“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之子。

[105] 叶嘉莹此处有按语:此“一字”当为句眼。

[106] 刘庭信:生卒年不详,元代后期散曲家,有小令39首、套数7首。

[107] 叶嘉莹此处有按语:莹以为是感情根本不足。

[108] 此诗已佚。

[109] 坪内逍遥(1859—1935):日本小说家、戏剧家、文学评论家。倾心英国文学,1909年翻译出《莎士比亚全集》40卷。

[110] 大沼枕山(1818—1891):日本19世纪末期学者、汉诗诗人。

[111] “二陈”:“江西诗派”陈师道(1053—1102)与陈与义(1090—1138)。

[112] 皇甫持正(777—835):皇甫湜,字持正,中唐散文家,师从韩愈,得其奇崛。

[113] 卢仝(约795—835):中唐诗人,诗歌风格险怪。

[114] 安特列夫(1871—1919):今译为安德烈耶夫,俄国作家,其作品有《红笑》、《七个被绞死的人》。

[115] 叶嘉莹此处有按语:莹不以为然。

[116] 元遗山(779—831):元稹,字微之,与白居易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珷玞:似玉的石头,以此喻指杜甫诗歌中不能称之为好的诗作。

[117] 法国一诗人:指兰波(arthur,1854—1891),19世纪法国象征派诗人,代表作品有《醉舟》、《地狱一季》以及十四行诗《母音》等。《母音》一诗中,兰波以五种色彩象征法语五个元音字母:“我发明了母音字母的色彩!——a黑,e白,i红,o蓝,u绿。”

[118] 见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二回“寒风冻塞黄河水,暖气催成白雪辞”:“若以此刻河水而论,也不过百把丈宽的光景,只是面前的冰,插的重重叠叠的,高出水面有七八寸厚。再望上游走了一二百步,只见那上流的冰,还一块一块的漫漫价来,到此地,被前头的拦住,走不动就站住了。那后来的冰赶上他,只挤得‘嗤嗤’价响。后冰被这溜水逼得紧了,就窜到前冰上头去;前冰被压,就渐渐低下去了。看那河身不过百十丈宽,当中大溜约莫不过二三十丈,两边俱是平水。这平水之上早已有冰结满,冰面却是平的,被吹来的尘土盖住,却像沙滩一般。中间的一道大溜,却仍然奔腾澎湃,有声有势,将那走不过去的冰挤的两边乱窜。”“问了堤旁的人,知道昨儿打了半夜,往前打去,后面冻上;往后打去,前面冻上。”

[119]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晚清书画家,与虚谷、蒲华、任伯年并称“清末海派四杰”。

[120] 涅克拉索夫(1821—1877):俄国19世纪中期革命民主主义诗人,“公民诗歌”的杰出代表。代表作品有长诗《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货郎》等。

[121] 狄卡尔(1596—1650):今译为笛卡尔,法国哲学家,欧洲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奠基人之一。黑格尔誉之为“现代哲学之父”。

[122] 此名词:指唯美派。

[123] l’art pour i’art:法语。

[124] 波特莱尔(1821—1867):今译为波德莱尔,19世纪法国诗人,现代派鼻祖,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今译为《恶之花》。

[125] 黄、陆:指黄仲则、陆放翁。

[126] 《别绪》全诗如下:“别绪静愔愔,牵愁暗入心。已回花渚棹,悔听酒垆琴。菊露凄罗幕,梨霜恻锦衾。此生终独宿,到死誓相寻。月好知何计,歌阑叹不禁。山巅更高处,忆上上头吟。”

[127] “十岁裁诗走马成”:此李商隐赞韩偓之语。诗题曰:《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待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乃以长题说明作诗因由。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