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御录宗镜大纲[标点本]

御录宗镜大纲卷十四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宋永明延寿 著

清世宗胤禛 辑

问。人法俱空。若实无我。谁受生死依正果报。又谁厌苦求趣涅槃。缚解去来昇沉等事。

答。虽无作者。而有作业。以众缘力。至于后世相续不断。但以识为种。能有厌求。记忆等事。

如涅槃经云。佛言。善男子。一切众生皆有念心。慧心。发心。勤精进心。信心。定心如是等法。虽念念灭。犹故相似相续不断。故名修道。乃至如灯。虽念念灭而有光明。除破闇冥。念等诸法亦复如是。如众生食。虽念念灭。亦能令飢者而得饱满。譬如上药。虽念念灭亦能愈病。日月光明虽念念灭。亦能增长草木树林。善男子。汝言念念灭云何增长者。心不断。故名为增长。以善恶之业因。苦乐之果报。非有人我能作能受。但是识持。因果不亡。

如古师云。众生为善恶而受其报者。皆由众生心识三世相续。念念相传。如今世现行五蕴。由前世识种为因。起今世果。今世有作业熏种。而为来世现行因。展转相续。为因果故。

大庄严论问。有缚则有解。无我则无有缚。若无有缚。谁得解脱。

答。虽无有我。犹有缚解。何以故。烦恼覆故。则为所缚。若断烦恼。则得解脱。是故。虽复无我。犹有缚解。从于过去烦恼诸业得现在身及以诸根。从今现世复造诸业。以是因缘得未来身。及以诸根譬如穀子众缘和合故得生芽。然此种子实不至芽。种子灭故。芽便增长。子灭故不常。芽生故不断。佛说受身。亦复如是。虽复无我。业报不失。

华严会意问云。若准六根无我。谁造谁受耶。

答。佛说。作善生天。为恶受苦者。此但因缘法尔。非是我能为受也。若言是我非因缘者。作恶何不生天乃堕地狱耶。我岂爱彼地狱故受苦耶。我既作恶而不受乐者。故知善恶感报唯因缘。非是我也。

如论云。因缘故生天。因缘故堕地狱。是此意也。

问。既言无我。谁感因缘。若言无我但是因缘自为者。草木亦禀因缘。何不生天与受苦耶。

答。内外虽但禀因缘。因缘有二。一善恶增上业因缘。但感生天及地狱。异熟等二善恶等流业因缘。生天者感宝地金华。堕地狱者感刀林铜柱等。此是因缘业作。非我能为。岂谓受报不同而计有我也。故经云。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

问。若言造业受报但是因缘非由我者。何故有证无我者。虽有已造恶业因缘而不感受报耶。既得无我。即不受报者。故知我造恶业。受报非是业因缘也。

答。由得无我已。即断恶业因缘。无彼因缘故。不受报。非谓有我无我受不受也。故经云。因缘故法灭等。此之谓也。即以如实推究我不可得。是故无我。唯六根也。外我所执外分有六尘也。非实我。所有若言见闻等。是我非是识者。如聋盲人。有我何不得见闻等耶。既聋盲等人。虽有于我而不得见闻者故。知见是识非是我也。是知于此根尘识三处推择。唯有法而无我人。

夫外计内执我者。皆于地水火风空识六大种中。及身内识煖息三事等起执。今观六大三事内。唯是识之一大。世多坚执以为实我。今只用于内外三世中推自然无我无识。内外推者。只如执识实在身内者。且何者是识。若言身分皮内筋骨等是识者。此是地大。若言精血便利等是识者。此是水大。若言身中煖触是识者。此是火大。若言折旋俯仰言谈祗对是识者。此是风大。除四大外。唯是空大。何者是识。各各既无。和合岂有。如一沙压无油。合众沙而岂有。似一狗非师子。聚羣狗而亦无。此四大种现推无体。即是内空。死后各复外四大。一一归空。即是外空。内外俱空。识性无寄。又内推既无识。应在外者。外属他身。自无主宰及同虚空。有何分别。内外俱空。中间奚有。以因内外立中间故。但破内外。中间自虚。若识内外空者。应在三世。何者。因三世以辨识。因识以立三世。若无有识。谁分三世。若无三世。何以明识。以此三识。若不思过去。即想未来。过未不缘。即住现在。离三际外更无有识。

故祖师云。一念不生。前后际断。今则念念成三世。念念识不住。念念唯是风。念念无主宰。

故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以因现在立过去。因过去立未来。现在既不住。过未亦无生。互检互无。彻底空寂。但有微毫起处。皆从识生。今推既无。分别自灭。分别既灭。境界无依。如依水生波。依镜现像。无水则波不起。无镜则像不生。故知非关法有法无。但是识生识灭。

如金刚三昧经偈云。法从分别生。还从分别灭。灭是诸分别。是法非生灭。如是洞达。根境豁然。自觉既明。又能利他普照。

故经偈云。究竟离虚妄。无染如虚空。清淨妙法身。湛然应一切。若不于自身子细明察。妙观不习。智眼全盲。执妄迷真。以空作有。若能善观。即齐诸圣。

如圆觉经云。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淨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常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实同幻化。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淨。譬如清淨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圆觉淨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淨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淨。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觉圆明故。显心清淨。心清淨故。见尘清淨。见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识清淨。识清淨故。闻尘清淨。闻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识清淨。识清淨故。觉尘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尘清淨。色清淨故。声尘清淨。香味触法亦复如是。善男子。六尘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风大亦复如是。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彼清淨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淨。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淨。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动。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善男子。觉性徧满。清淨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徧满法界。根徧满故。当知六尘徧满法界。尘徧满故。当知四大徧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徧满法界。善男子。由彼妙觉性徧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徧满。无坏无杂。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何以故。一切觉故。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不可说阿僧祇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捨。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云。亦不迷闷。

所以凡夫迷梦。怕怖生老病死。以二乘偏见。厌离成住坏空。若顿悟之时。不厌不怖。全将生死法度脱于羣生。以生死性空故。如释迦如来。不离不着。生则王宫降诞。演独尊之文。老则寿八十年。示迁坏之法。病则背痛偃卧。警泡幻之身。死则示灭双林。显无常之苦。令小根者。悟其迁变。俾大器者。顿了圆常。故知生老病死之中。尽能发觉。行住坐卧之内。俱可证真。岂同怖厌凡小之见乎。

问。涅槃经佛说有真我佛性之理。诸菩萨等皆申忏悔我等无量劫来常被无我之所漂流。今广说无我者。莫不违涅槃之教否。

答。今言无我者。谓破凡夫外道迷唯识理。妄执心外实有我法。如外道所执略有三等。一僧佉等执我体常周徧。量同虚空。随处造业受苦乐等。二尼乾子执我其体虽常。而量不定。随身大小有卷舒故。三徧出执我体常。至细如一极微。潜转身中作事业故。馀九十种所计我等不异此三。故此等妄执。俱无道理。唯成五见之邪思。(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岂同四德之真我。

如涅槃经云。外道言。如瞿昙说无我我所。何缘复说常乐我淨。佛言。善男子。我亦不说内外六入及六识意常乐我淨。我乃宣说灭内外入所生六识。名之为常。以常故名之为我。有常我故名之为乐。常我乐故名之为淨。夫真我者。是佛性义。常恒不变。非生因之所生。具足圆成。唯了因之所了。

又如经云。尔时世尊讚诸比丘。善哉善哉。汝等善能修无我想。时诸比丘即白佛言。世尊我等不但修无我想。亦更修习其馀诸想。所谓苦想。无常无我想。世尊。譬如人醉。其心愐眩。见诸山河石壁草木宫殿屋舍日月星辰皆悉回转。世尊。若有不修苦。无常想。无我等想。如是之人。不名为圣。多诸放逸。流转生死。世尊。以是因缘。我等善修如是诸想。尔时佛告诸比丘言。谛听谛听。汝向所引醉人喻者。但知文字。未达其义。何等为义。如彼醉人。见上日月实非回转生回转想。众生亦尔。为诸烦恼无明所覆。生颠倒心。我计无我。常计无常。淨计不淨。乐计为苦。以为烦恼之所覆故。虽生此想。不达其义。如彼醉人。于非转处而生转想。我者即是佛义。常者是法身义。乐者是涅槃义。淨者是法义。汝等比丘云何而言有我想者。憍慢贡高。流转生死。汝等若言。我亦修习无常苦无我等想。是三种修。无有实义。我今当说胜三修法(二乘所修无常苦无我。向下所说大乘真实之法。超三修曰胜)。苦者计乐。乐者计苦。是颠倒法。无常计常。常计无常。是颠倒法。无我计我。我计无我。是颠倒法。不淨计淨。淨计不淨。是颠倒法。有如是等四颠倒法。是人不知正修诸法。汝诸比丘。于苦法中生于乐想。于无常中生于常想。于无我中生于我想。于不淨中生于淨想。世间亦有常乐我淨。出世亦有常乐我淨。世间法者。有字无义。出世间者。有字有义。何以故。世间之法有四颠倒。故不知义。所以者何。有想倒心倒见倒。以三倒故。世间之人乐中见苦。常见无常。我见无我。淨见不淨。是名颠倒。以颠倒故。世间知字而不知义。何等为义。无我者名为生死。我者名为如来。无常者声闻缘觉。常者如来法身。苦者一切外道。乐者即是涅槃。不淨者即有为法。淨者诸佛菩萨所有正法。是名不颠倒。以不倒故。知字知义。若欲远离四颠倒者。应知如是常乐我淨。

释曰。夫迷四真实。起八颠倒者。无非人法二我之见。为生死之枢穴。作烦恼之基址。成九结之樊笼。开十使之业道。二乘虽断人我。常被无我之所漂流。外道谬认识神。恒为妄我之所轮转。如上剖析。皆属一期教门。不可于此定执有无。迷于方便。

如广百论云。为止邪见。拨无涅槃故。说真有常乐我淨。此方便言。不应定执。既不执有亦不拨无。如是乃名正智解脱。

问。外尘无体。唯识理成。正教昭然。妙旨非谬。今凡夫所执。多徇妄情。以见闻之心熏习之力。多执现见之境。难断纤疑。前虽广明。犹虑未信。更希再示。以破执情。

答。法性无量。得之者有边。真如相空。执之者形碍。

如还原观云。真空滞于心首。恒为缘虑之场。实际居在目前。飜为名相之境。

起信钞云。若是唯心。则不合有境。以心无相。不可见故。既有所见。云何唯心。意云一切法从心起故。所起无体。即是一心。何用说见与不见。根本是心故。又云。境本非善。但以顺己之情。便名为善。境本非恶。但以违己之情便名为恶。故知妍丑随情。境无定体。既无自体。曷有境乎。唯心之门。从兹明矣。故知佛为信者说。不为疑者施。垢重障深。自生疑谤。遮轻根利。顿入元微。

问。境唯世俗之有。识通胜义之门者。云何为世俗谛。云何说胜义谛。

答。夫一切谛智。皆从无谛而起。无谛者。即绝待真心。非是对有称无。故云绝待。犹如虚空。非对小空而称大空。从此无谛立一实谛。此一实之名。是对三权而名一实(三权者。言权巧说三乘之法)。待虚名实。此是对待得名。又从此一实对机约教。或分开二谛等。此二谛者。约情智而开。

如涅槃经云。如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第一义谛。世间人知者。为世谛。

仁王经云。于解常自一。于谛常自二。所以仁王虽分二谛。智照常一。涅槃本唯一谛。解惑分二。斯则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一二自在。为真二谛。

故昔人颂云。二谛并非双。恒乖未曾各。即其义也。

生公云。是非相待故有真俗名生。

梁摄论云。智障甚盲闇。谓真俗别执。然法相务欲分析法性。务在融通。各据一门。勿生偏滞。何者。若但分析而不融通。法成差异。若不分析。事成溷滥。又无可融通。则性相历然而非异。事理融即而非同。非异非同。圆中妙理。又境则不碍真而恒俗。智则不碍寂而常照。意以心寂对于境真。心照对于境俗。以照对俗。则心境非一。以寂对真。则心境非异。虽双融空有二境。寂照二心。终不得言。境则不碍真而恒俗。智则不碍照而恒寂。境则不碍俗而恒真。智则不碍寂而常照。

中观论偈云。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

金刚般若不坏假名论云。佛所说法咸归二谛。一者俗谛。二者真谛。

问。既云约俗假立。心境双陈。开之则两分。合之则一味。今约开义。则互相生。未有无心境。曾无无境心。凡圣通论。都有几境。

答。境有二。一众生徧计所执情境。心外见法。名之曰境。二诸圣自在德用智境。以从心现故。成其妙用智境。又二。一分剂境。广大无边故。二所知境。唯佛能尽故。又有二种。一是心境。唯心现故。张心无心外之境。张境无境外之心。常合一味故。二是境界之境。谓心境无碍。隐显同时。体用相成。理事齐现。

问。觉王随顺世法。曲徇机宜。欲显无相之门。先明有相之理。因方便而开真实。假有作而证无生。只如五蕴初始。以何为义。

答。蕴者。藏也。亦云五阴。阴者。覆也。即蕴藏妄种。覆蔽真心。

杂集论云。蕴者。积聚义。此约俗谛所释。若论真谛。无一法可聚。以各无自体。亦无作用故。

故最胜王经云。佛告善天女。五蕴能现法界。法界即是五蕴。

问。处以何为义。

答。论云。识生长门义。当知种子义。摄一切法差别义。亦是处义。

问。界以何为义。

答。是界分建立义。以内外中间各对待立故。

杂集论云。一切法种子义。谓依阿赖耶识中诸法种子。说名为界。界是因义。又能持自相义。又能持因果性义。又摄持一切法差别义。

问。何因五蕴说唯有五。

答。杂集论云。为显五种我事故。一身具我事。谓内外色蕴所摄。二受用我事。即受蕴。三言说我事。即想蕴。四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谓行蕴。五彼所依止我自体事。谓识蕴。是身具等所依我相事义。世间有情多于识蕴计执为我。于馀蕴计执我所。

问。何因处唯十二。

答。杂集论云。由身及具能与未来六行受用为生长门故。唯依根境立十二处。不依六种受用相识。

问。何因界唯十八。

答。杂集论云。由身具等能持过现六行受用性故。身者。谓眼等六根。具者。谓色等六境。过现六行受用者。谓六识能持者。谓六根六境。能持六识所依所缘故。过现六识能持受用者。不捨自相故。当知十八以能持义。故说名界。

是以真谛不有。世谛非无。迷之则一二情生。悟之则性相无碍。故先德云。真俗双泯。二谛恒存。空有两亡。一味常现。

问。万法唯识。正量可知。又云境灭识亡。心境俱遣。今观阴入界等。如上分析。性相宛然。云何同境一时俱拂。

答。上约世谛分别。似有非真。但立空名。终无实体。

所以首愣严经。微细推检阴入界处。一一皆空。非因非缘。非自然性。非因即是不自生。非缘即是不他生。既无自他二法。无法和合。即是不共生。非自然性即是非无因生。四句无生。阴从何有。

破五阴文云。佛告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释曰。此破识阴也。瓶喻于身。空喻于识。故知虚空不动。识无去来。一阴既虚。四阴皆尔。

故知色阴。如劳目睛。忽现空华之相。受阴如手摩触。妄生冷热之缘。想阴如人说酸梅。口中自然水出。行阴如水上波浪。观之似有奔流。识阴如瓶贮虚空。持之用饷他国。斯则非内非外。不即不离。和合既不成。自然亦非有。若此况是实。则五阴不虚。既并世相而非真。审知阴入而无体。唯是性空法界。如来藏心。无始无终。平等显现。

是以首愣严经云。佛告阿难。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汝体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则不能来想中传命。如我先言。心想酸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悬崖不有。酸味未来。汝体必非虚妄通伦。口水如何因谈酸出。是故当知。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即此所说。临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涩。由因受生。能动色体。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由汝念虑。使汝色身。身非念伦。汝身何因随念所使。种种取像。心生形取。与念相应。寤即想心。寐为诸梦。则汝想念摇动妄情。名为融通第三妄想。化理不住。运运密移。甲长髮生。气消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阿难。此若非汝。云何体迁。如必是真。汝何无觉。则汝诸行念念不停。名为幽隐第四妄想。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见闻觉知。若实精真不容习妄。何因汝等曾于昔年覩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于后忽然复覩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阿难。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妄习。非汝六根互用合开。此之妄想无时得灭。故汝现在见闻觉知。中串习机。则湛了内。罔象虚无。第五颠倒微细精想。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浅深。唯色与空是色边际。唯触及离是受边际。唯记与忘是想边际。唯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承悟併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是以若见五阴有。即众生世间。若了五阴空。即真谛世间。若达五阴实相。即中道第一义正智。世间离此五阴。三世间外更无一法能建能立。为俗为真。一代时教所诠。除此别无方便。悟此成佛。迷此为凡。唯是一心。开合无异。何者。以一阴名色。四阴名心。从心所生。故称为色。心是所依。色是能依。摄能归所。但是一心。本末元同。体用常合。宗镜大旨。于此绝言。

即知从来所执一切境界。皆从识变。尽逐想生。离识无尘。识寂则诸尘并寂。离想无法。想空则诸法皆空。因缘自然俱成戏论。知解分别。本末无从。但有意言。都无真实。如此明达。顿悟前非。终不更待空里之华。将期结果。取梦中之物。拟欲牢藏。杌见鬼空。绳消蛇想。渴鹿罢驰于阳燄。痴猿息弄于月轮。遂乃静虑虚襟。若凌空之逸翮。随缘养性。犹纵浪之虚舟。毕故不造新。任真而合道。如是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性等。非是本来。自然无因而有。非从今日和合因缘所生。但是识心分别建立。今破此识性。则七大性乃至一切法皆空。如寻流得源。捕贼获赃。则无明怨对生死魔军。应念俱消。如汤沃雪。唯如来藏妙湛明心。性真圆融。徧十方界。如波澄秋渚。含虚洞然。云朗晴空。迥无所有。

所以首愣严经云。佛告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是以先令照彻。心境分明。后乃顿融。须亡心境。

如华严演义云。谓此华严经中。教人观察若心若境。如颂云。欲知诸佛心。当观佛智慧。佛智无依处。如空无所依。此令观佛心也。又颂云。若有欲知佛境界。当淨其意如虚空。此教观佛境也。次空心境颂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无取即无境。无见即无心。又颂云。若有欲得如来智。应离一切妄分别。有无通达皆平等。疾作人天大导师。即空心境也。菩萨凡夫所有心境。观照例知。故经颂云。知妄本自真。见佛则清淨。又云。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

问。于世间法五蕴身中作何见解。成外道义。云何通达。成佛法义。

答。外道不达诸法因缘和合成诸蕴。凡有所为。皆是识阴。便于蕴上。执有实我受用自在。名为神主。于似常似一相续之中。说有神性。是外道义。若了内外和合因缘所成。唯识所变。似境所现。即第八识任持不断。似有相续。即佛法义。外道不知将为实有。迷无性之理。执身见之愚。

问。前破五阴识义俱无。云何建立唯识。

答。一为遣境故立识。何者。若不因识。何以立境。若不显识。何以遣境。二为以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何者。若无妄则不能显真。若无真则不能破惑。故知破立在我。染淨由心。

问。世间无有一法不从缘生。具何因缘。能生万法。

答。曾无心外法。能与心为缘。但是自心生。还与心为相。

义海云。明缘起者。如见尘时。此尘是自心现。由自心现。即与自心为缘。由缘现前心。法方起。故名为缘起法也。经云。诸法从缘起。无缘即不起。乃至则知尘体空无所有。今悟缘非缘。起无不妙。但缘起体寂。起恒不起。达体随缘。不起恒起。如是见者。名实知见。何谓实知见。若见缘而不见体。即是常见。若见体而不见缘。即是断见。今从因缘而见性。则不落常。于真性中而缘起。则不堕断。名实知见。所以辩因缘行相者。谓因事而显理。令理不孤。因理而成事。令事融即。

问。般若无相。不受一尘。云何又辩因缘。

答。夫佛道正法。皆从缘生。故云心法四缘生。色法二缘起。若执不从缘生者。皆非正法。悉属外道自然邪见。且心之一法。若无第一亲因缘者。无有生现行果之义。则诸法不成立。若无第二等无间缘者。则无开导引后生义。无有相续。全成间断。若无第三所缘缘者。则心无所虑处。不能牵心用。心无所託。乃心境俱成断灭。若无第四增上缘者。虽具前三缘。若无增上。即成障碍。法亦不生。四缘具足。方成心法。若能明了世间因缘所生之法。方乃见无生之旨。以即生法达无生故。且生法尚不知正因。云何能了无生妙理。

所以华严钞云。缘起深义。佛教所宗。

淨名经云。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

法华经云。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又经云。一切诸法。因缘为本。

中论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则真空中道。亦因缘矣。

问。涅槃经云。若一切法从缘生者。则知无常。是诸外道。无有一法不从缘生。则外道有因缘矣。

答。此明外道在因缘内。执于缘相以为常住。是故破之言无常耳。今明教诠因缘妙理。具常无常。岂得同耶。况复宗者。从多分说。所以因缘是所宗。不应致疑。故知唯是一心缘起法门。以法无自性。随心所现。所现之法。全是自心。所以本末相收。皆归宗镜。何者。内即是本。外即是末。以唯心义。则内收外。託境生心。则末亦收本。若以法性为本。法性融通。缘起相由。则尘包大身。毛容刹土。故合为一大缘起也。故知有智慧无多闻。有多闻无智慧。俱不达实相。闻慧具足。真见心原。

如经云。若欲学般若。应学一切法。又云。若欲了达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者。应当学般若。

智论释云。不破四缘之义。唯破四缘之执。如水中之月。不破所见。只破所取。故知但有能取执情。则非幻而成幻法。若成无所得慧。则非幻尚自不生。般若真性何所滞乎。

问。八识之中。覆真习妄。何识造业。何识为因。何识为依。成其妄种。

答。前五识取尘。第六识为因。第七识计我造业。第八识为依。以此生死苦果不断。

愣伽经偈云。如水大流尽。波浪则不起。如是意识灭。种种识不生。释云。谓五识取尘转入六识。六识记法为因。七识攀缘六识。造善恶业。得未来生死。覆障八识。不得显现。若五识不取尘。即无六识。六识无故。七识不生。七识不生故。则无善恶业。无善恶业故。即无生死。无生死故。如来藏心湛然常住。即是六七识灭。建立八识。又八识为五六七识所依。与诸识作因者。即第六识心。诸识依之。如水尽则无波浪。六识灭七识亦不生。故云一念无明风。鼓动真如海。无明风尽。识浪不生。则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问。一切世间。因果相酬。生死不绝。于诸识中何识为主。

答。生灭因缘最初依阿赖耶识为体。以意识为用。如是三世因果流转不绝。功在意识。以是义故。意名相续识。

起信论云。复次。生灭因缘者。谓诸众生依心意识转。此义云何。以依阿頼耶识有无明不觉。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分别相续。说名为意。此意复有五种异名。一名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二名转识。谓依动心能见境相。三名现识。谓现一切境界相。犹如明镜。现众色像。现识亦尔。如其五境对至即现。无有前后。不由功力。四名智识。谓分别染淨诸差别法。五名相续识。谓恒作意。相应不断。任持过去善恶等业。令无失坏。成熟现未苦乐等报。使无违越。已曾经事忽然忆念。未曾经事妄生分别。是故三界一切。皆以心为自性。离心则无六尘境界。何以故。一切诸法。以心为主。从妄念起。凡所分别。皆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是故。当知一切世间境界之相。皆依众生无明妄念而得建立。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从虚妄分别心转。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

御录宗镜大纲卷十四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