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出自《溪山琴况》中的“古”况。本篇引用“古”况原文处不多,开篇讲琴学固有时、古之别,古乐固然难以细究详考,但是只要守住“和澹”的格调,指下其音便能有古韵。从“宽大纯朴”起至结尾抄自“古”况,完全相同处仅“不事小巧”“深山邃谷,老木寒泉,风声簌簌”数句,其余均做了修改,但文中所述与“古”况同为一理。
琴学祗有二途1,非从古,则从时。兹虽古乐久淹2,而仿佛其意,则自和澹中来。故下指不落时调,便有羲皇气象3。宽大纯朴,落落弦中4,不事小巧,宛然深山邃谷,老木寒泉,风声簌簌5,顿令人起道心,绝非世所见闻者,是以名其古音6。
【注释】
1祗:同“祇”,只,仅。
2淹:湮没。
3羲皇:即伏羲氏。
4落落:清楚、分明的样子。
5簌簌(sù):象声词。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
6其:《蕉窗九录》作“曰”。
【译文】
琴学只有两条途径,不是依顺古调,就是采用时调。虽然古乐早已湮灭不传,但其意韵则大致来自平和恬澹。所以下指不落流俗之调,就会表现出上古时期安闲恬静的气象。琴音宽博温厚,弦声分明,不在小巧工细上钻营,宛如在深山幽谷之间,对着老树寒泉,听着簌簌风声,让人不由得产生远离俗世之想,这绝不是当下世间所见闻的音乐,所以称之为“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