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太虚大师全书

在首都佛学会答问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陈秉良问:出生菩提心经,何以检阅藏经目录无有?

答:此经在藏经中列方等部;再者、此经译本原有“佛说”二字,后为印者略去。

徐心明问:自他变换发菩提心,意义云何?

答:发菩提心修法,有二种:一、由己心转移,如目莲救母之心,先将为己心除去,专心在救母出苦。更进一步,普观一切众生皆如母处苦中,应以救母出苦之心而来广度一切众生,遂发生大悲菩提心了。二、以理观察自身,从四大、五蕴等观照毕竟无我,唯是他和合、自性空。再进一步,观察一切众生不知出苦,没有能力出苦,乃发以他为自的菩提心,唯以救众生为事。总之自私自利心是众生心,利他心即无上菩提心也。

熊道瑞问:此经谓有三种菩提,然声闻菩提与辟支菩提似无分别,而经上亦未明白指示?  答:声闻与辟支所发之菩提,均属自利;不过声闻系生有佛之世,闻佛音教生菩提心者,而辟支则观十二因缘,在无佛世亦可发此心。

李子宽问:持怖魔咒,可能持得灵验否?  答:凡持密咒,如音韵准确,自当灵验;译音难读准,故以师傅口传为佳。

孔士豪问:童蒙止观中之六妙门精义何在?  答:童蒙止观与六妙门,根本是两部书,不过通行本订在一本书上。童蒙止观乃智者大师为初入门者所说,故名童蒙,内讲二十五前方便种种止观法基础。而六妙门则是各止观中六重次第之专门止观,属数息观。所谓六次第者,即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此六妙门,乃数息、不净二甘露法门之一,他若念佛、持咒、诵经等等,虽入手不同,然皆可证入三昧。

徐心明问:六妙门中有十二种医病法门,是否佛说?  答:是治禅病的,亦即调身之法,如去寒去热等。

张蓓蘅问:佛教主张清净无为,固然甚好,假使世界上的人个个去出家修学清净无为法,那么世界上又成一种甚么现象呢?  答:说佛教主张人人去出家,这是一般人误解佛教;佛教中本来有四众弟子,皆可修持佛法。至于清净无为,恐怕你也是误解了。要知道我们一个人其所以在六道中头出头没者,皆由无明起烦恼而感后有,于是由惑造业,由业感苦,永无了期。今若能修清净无为,即证诸法空相,所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更进一步,由大觉悟的菩提心,创造安乐世界。复次、佛法中讲戒杀放生,乃护众生心而然。以众生既随业报而受生,即执著此生命;如杀害之,必起反抗,因之互相残杀,循环不已。今佛法之提倡戒杀、放生,即息此业趋向清净无为之初阶。再进一步,根本办法,所谓观察此世界非天神造、非物质造,但由无明起烦恼而有生命,解脱烦恼,自达清净庄严法界,并非叫人离此世界别求也。

张一鸣问:业报有无自性?  答:业报本如幻如化,如本人执著有自性,则起烦恼业受生死苦;若能观如空华,则解脱。

张又问:无心有没有烦恼?  答:若空观成就,渐无烦恼。

张又问:经云:“善能分别无法相,于第一义无不动”,试问既了达真如妙理,于第一义谛亦能不动乎?  答: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如幻如化,无自性故空,即谓真空不空。既明真空,则不起贪、嗔、痴种种烦恼了;一切法皆是真空法性,即虽分别诸法,而于第一义不动也。

谢连贵问:庵摩那识是否是真性,种子断否?  答:庵摩那识即清净心,自与真性相应,而一切清净功德种子仍是不灭的。此识译义即无垢识。

赵乙林问:参禅容易入魔,可有预防之法否?  答:如照二十五种前方便,预备完成,自无入魔之虑矣。(隆信记)(见海刊二十七卷十二期)

杜名廉问一:何谓无缘慈?  答一:慈分三种:一、生缘慈,缘众生令脱苦而得乐。二、法缘慈,菩萨已见众生性空,缘于蕴等诸法,悯众生苦,使断无明烦恼之慈悲也。三、无缘慈,大菩萨与佛证众生及诸法皆空,心无本缘,自然起平等慈悲心,随众生类拔苦与乐,故云无缘慈也。总言之,前二尚有情执:第一是待“众生”为对象而起慈;第二待诸法为对象而起慈;此无缘慈乃不待对象而行慈也。  问二:出生菩提心经说咒破魔的魔何指?  答二:魔有四种:一、烦恼魔,能坏一切功德,造诸恶业,沦于生死,应以智慧破之。二、业魔,能缚众生受种种苦,以忏悔减轻及修对治功德消除之。三、死魔,断众生命根,前二魔降伏后此自消除。四、天魔,阻众生发出世心,尤阻发大菩提心,作一切功德事业,诸佛及大菩萨说咒破之。故说咒破魔,乃破天魔及魔众也。问三:僧肇论云:“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何解?  答三:大风吹坏须弥山,可谓天翻地覆之大动,然动系和续假相,能见刹那灭真相则即动而不动,故云常静。下句例此。

问四:烦恼即菩提何解?  答四:烦恼与菩提本是相反的两回事,如未断烦恼时即无菩提可言,已得菩提时则无烦恼,势不两立,如明与暗。二者皆是因缘生法,空无自性,空性无二故相即。又当烦恼生时,由观照其空而觉悟,即是菩提。如湿柴本非是火,因火力强盛,旋亦为生火燃料矣。

徐心明问:当吾父母有病,即想祈祷佛菩萨加被早愈,每每果愈,真是菩萨感应,抑自已心理作用耶?  答:当诚切祈祷默佑时,自得佛菩萨以无缘慈力而来感应之,乃一方自心祈求力,一方佛菩萨感应力。如明月照百川,潭水清静即现明月,浑浊则不见,汝当急切祈佑时,心必无他杂念,以恳诚故,为佛菩萨感应亦无疑也。

蒋金章问一:初入信仰佛教阶段,宜先看何种经藉,按步研究?  答一:可先订购太虚丛书预约看之,此书乃按步骤而编制,由浅入深,自得佳境。问二:佛学大小乘何别?  答二:小乘在智境上,即是证得生空而未证法空;在范围只求自了,不为法界众生同得离苦,乃由一己修戒定慧达解脱生死之涅槃。大乘菩萨深达法空,普为法界众生,发四宏誓愿,转无量众生世界成清净佛刹。

问三:佛法传入中国历史近二千年,而佛教整个精神与意义,何仍未发扬?答三:佛法衰败原因,固非一端,然以历史言,佛教于隋、唐时发扬最盛,经唐武宗摧残后,直至宋初虽复兴已陷偏枯;而至清季更衰颓之极,故至今佛教不昌,幸今社会开放,研究佛学之知识份子日渐增多,今后佛法可期昌盛也。(隆信记)(见觉群二十二期)

王佑人问:孟子云不动心,与佛学而不动心同否?  答:孟子所谓不动心,乃约修养工夫而言,不动指富贵不能淫等等;而佛学所谓动即不动,系指法性而言,世间物事虽是纷动,只是假相有动,而实际未尝动也。(隆信记)(见觉群二十二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