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艺术趣味

为什么学图画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不欢喜图画的人以为“我将来并不要靠画图吃饭,不会画图打什么紧?图画课不上也不妨”。

然而他们想错了。假如照他们所说,中学校里的图画课是为欲教学生做画家而设,将来他们长大起来,中国的四万万人全体是画家了!世间哪会有这样的事?故可知学图画决不是想做画家。

其实,假如照他们所想,学校中的功课要直接有用处才应该学习,那么中学校的课程表上的科目大半可以废止了。因为在一般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哪个每天在解方程式,烧试验管,探显微镜呢?故可知学图画不是要直接应用的。

学图画决不是想做画家,也不是要在将来直接应用,那么为什么大家要学图画呢?诸生务须先把这个根本问题想一想清楚,然后跨进图画教室去。现在让我来代替怀这个疑问的人解说一番:假如有两个母亲,都到衣料店去购买绸布,为小孩子做衣服。一个母亲很有钱,买了时髦的绫罗缎匹来;可是她不会裁缝,衣服的质料尽管贵重,而孩子们穿了姿态十分难看。还有一个母亲虽然钱很少,只买了几尺粗布,但是她对于服装样式很知道美恶,又长于裁缝,故所做的衣服虽然只是一件布衫,而孩子们穿了怪有样子,令人觉得可爱。

又假如有两处饮食店,一处烧菜用的材料都是山珍海味,可是不会调味,油盐酱醋配得不宜,盛菜的器皿和座位也粗污而不讲形式。另一处材料虽然只有蔬菜之类,但滋味调得恰好,盛菜的器皿和座位也清洁而形式美观,令人入座就觉得快适。

假如你们遇见这两个母亲,和这两处饮食店,请问赞许哪一个和哪一处?我想一定赞许后者的吧。因为我知道人都欢喜美观与快适。

原来人们都是欢喜感觉的快美的。故对于物,实用之外又必要求形色的美观。试看看糖果店内的咖啡糖,用五色灿烂的锡纸包裹着,人们就欢喜购食,而且滋味似比不包裹的好得多。所以有人说,“人们吃东西不仅用口,又兼用眼”。同是一杯茶,盛的杯子的形式的美恶与茶的滋味的好坏大有关系。同是一盘菜,形色装得美观,滋味似乎也甘美。馈赠的饼饵,全靠有装潢,故能使人欢喜;送礼的两块钱,全靠有红封袋,故能表示敬意。商店的橱窗装饰华丽,可以引诱主顾;旅馆的房间布置精美,可以挽留旅客……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例不遑枚举。可见人们是天生成爱好快美的。

照上述的实例想来,快美之感,在人类生活上是何等重大的必要条件!为了形式的缺乏而受损失的例,事实上也很多。就如前述的例:衣服形式不良,把贵重的绫罗糟蹋了。商店装饰不美,其商业必受很大的影响。在美的要求强盛的现代,商品几乎是全靠装潢而畅销的了。

使我们起快美之感的东西,必具有美好的形状与色彩。反之,使我们起不快之感的东西,必定是其形状与色彩不美的原故。怎样的形色是美的?怎样的形色是不美的?怎样可使形色美观而催人快感?这练习便是图画的最重要的目的。

故学图画并不是想做画家,也不是要把图画直接应用。我们所以大家要学图画者,因为大家是人,凡人的生活都要求快美之感,故大家要能辨别形色的恶美,即大家要学图画。

男学生们说:“我并不是女子,将来并不要做母亲而缝衣服。”女学生们说:“我将来并不要开旅馆而布置房间。”这话显然是错误的了。因为既然是人,没有一个人不要求快美之感,即没有一个人可以没有辨别形色美恶的能力,没有一个人可以不学图画。你们身上的服饰,桌上的文具,起卧的寝室,用功的教室,散步的庭园,哪一种可以秽恶而不求美观?猪棚一般的屋子和整洁的屋子,你们当然欢喜后者。假如你们的社会中有美丽的公园,有清洁的道路,有壮丽的公共建筑;你们的学校里有可爱的校园,畅快的运动场,整洁的自修室,庄严的会场,雅致的画室;你们的家庭中有清静的院子,温暖的房屋,悦目的书画、盆栽和陈设,这等便是地方的当局、你们的校长父母等为你们设备着的。可知做官吏,做校长,做父母,都应该学过图画。他们没有一人不常在画图画,不过他们的图画不画在纸上,而画在地方上,学校里,家庭中罢了。他们是在地方上,学校里,家庭中,应用着他们的图画的修养。假如他们没有图画的修养,没有对于形色美恶的鉴赏力,没有美术的眼识,人民一定不得享受这般美丽的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幸福,而在秽恶不堪的社会,牢狱式的学校,猪棚一般的家庭中受苦了。

且不说什么人生的幸福。至少,可以免除一种可笑的愚举。世间往往有出了许多力,费了许多金钱,而反受识者的讥笑的愚举。富商的家里购备着红木的家具。然不解趣味,其陈设往往恶俗不堪。好时髦的女郎盲从流行而竞尚新装,然不辨美恶,有时反而难看,其徒劳着实可怜!就如前述的母亲,出重价为孩子制了衣服,反而在这里受我们的批评,岂不冤枉!

你们将来毕业之后,无论研究何种专门学问,从事何种社会事业,无论做官,做商,做工,做先生,做兵士,切勿忘却中学时代所修得的图画的趣味。这能增加人生的幸福,故图画可说是人生的永远必修的课业。

十八(1929)年十一月为松江女中初中一年级讲述。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