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孙惠蔚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孙惠蔚〗(452-518年)字叔炳,北朝武邑遂(今属河北)人。小字陀罗。自六世祖孙道恭至惠蔚,累代以儒学传家。十三岁时,他便能粗通《诗》、《书》、《孝经》和《论语》。年十八,从师董道季学《易经》,十九岁,拜师程玄读《礼》及《春秋三传》。他结交儒士,“有名于冀方”。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郡举孝廉,对策于中书省。中书省长官高闾早知其名,称赞他英才善谈,荐为中书博士,又转为皇宗博士。高闾奉命整理雅乐,惠蔚便参与其事。乐成后,高闾上书朝廷集中知名之士,共同探讨是非取舍。秘书令李彪自以为博学善辩,提出许多难题。高闾让惠蔚与彪抗辩,终于难不倒惠蔚。黄门侍郎张彝每次上书论事,也经常听取他的意见。当时惠蔚与李彪都以儒学闻名,后来李彪官至尚书,惠蔚仍任太庙令。故孝文帝曾有所感地说,李彪身登龙门,惠蔚官职低下而不计较,一方面自感对不起他,另一面从此更加崇尚儒者。后历官中散大夫正黄门侍郎,代崔光为著作郎。但无所著述,“唯自披其传注数行而已”。宣武帝元恪延昌二年,因其有侍讲之劳,封为枣强县开国男,食邑二百户,官至光禄大夫。他原名孙蔚,因在宫内侍讲,夜间议论佛经,很得元恪的赏识,特别下沼加“惠”字,号称“惠蔚法师”。自魏初以来,儒生寒宦,惠蔚最为显达。死于任上,时年六十七岁。赠大将军、瀛州刺史,溢曰“戴”,魏孝文帝出于政治上的需要,自平城迁都洛阳,实行与汉族同化的政策。下令设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亲自带头,不管坐车骑马都不忘讲经论道,倡导儒业。后继者元恪也下令经营国学,建立小学于四门,大选儒生,备员四十人,以为小学博士。在这种形势下,惠蔚鉴于国家图书馆典籍不全,提出应加以全面的整理。他指出,《六经》、百子,图书秘籍,是“承天之正术,治人之贞范”。《诗》教,可以使人温柔敦厚;《书》教,可以疏通知远;《乐》教.可以广博易良;《易》教,可以洁静精微;《礼》教,可以恭俭庄敬;《春秋》之教,可以属辞比事。所有这些,关系到“敦风美俗,安上靖民”,国家根基的巩固,帝王盛世的永存。以前的图书,没有明确固定的书目,致使新旧图书混杂,首尾不完整,有的“连载数十篇,有的旷年不写”,有的篇页零落,首尾难分,有的“文坏字误”错烂相接。篇目虽然很多,但完整者少。他主张,应该依照前臣卢昶所撰《甲乙新录》,加以补充残缺,“损并有无,校练句读,以为定本”。为完成这一浩繁的工程,请求朝廷调集四门博士和在京的儒生四十人,在秘书省专门详细地校勘和考定,并参定字义。这个主张得到朝廷的批准和施行,从而为典籍的整理和保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