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

蔡廷治传[1]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蔡廷治,字润汝,先世安徽颍州人。先世从明成祖南下,战死德州,世袭锦衣卫百户。至五世祖某,以得罪戍扬州,因家焉,故廷治遂为扬州人。蔡氏虽起武功,然先世多慷慨好义。廷治生而好读书,年十余,尽通六经、百家之说,卓荦具大志。时值明季内外交讧,廷治察时变日急,慨然具用世志。及高杰将兵江北,日屠戮百姓,其卒贯小儿槊上以戏,所至为墟。廷治欲责以大义,作书致杰,杰购之急,乃移家于南乡霍家桥。居逾年,清兵南下,又逾年,复移家入郡城。时郡中人民寥落,亲朋故旧凋谢几尽。而廷治年未三十,其亲劝之应举,乃补府学生员,继弃去,授徒课子以终其身。间从骚人墨客游,或以医佐贫。时徐石麒在北湖,闻而叹曰:蔡子其今之严君平乎?惜无杨子云何。因作诗赠之,有绝世高人蔡润汝语。及王贻上司理扬州,招致名士,廷治一往谒,劝之赋诗,笑不应,故诗名不显,竟以是终其身。

廷治之学,长于治《易》。当年未弱冠,即有志读经,泛滥程、邵诸书,兼览道藏、释典,旁及魏伯阳《参同契》,欲博涉以求其趣,继知其无当,欲尽扫陈言,独标真悟。先是,吴人程云庄以治《易》闻,其学杂糅儒,佛,兼通名家公孙龙之言,精言名理,作《大衍极数》诸书,分为三门:一曰辨尘,二曰辨色,三曰辨物。谓学者当从真悟入,非语言文字所能穷。又作《大学定序》诸书,以授里人李三。三字德音,结易墅于苏州齐门东,尽得云庄之传。廷治既学《易》,欲求云庄书,乃渡江谒三。三闻其言,谓云庄之学得君而传,遂出书相授。廷治得其书,以为二千年来所未有,遂即云庄之说,补其所不及,作《大易观玩》一书。谓《易》之为书,原始要终,必推之天地未交以前。又谓学《易》者,当置身包羲前,以参真悟。若焦、京、管、邵之徒,以五行生克为易,自命高明,而通儒若虞、郑,又不知象数为何物,逞为空谈,同声附和,累千百家,叩其所言,浮游惝恍,昧于作《易》之旨。其立说之奇有若此。后里人焦循得其书,谓观其所论,不袭前人窠臼,远出乔莱《易候》上。

廷治既治《易》,别注《书》、《诗》、《礼记》、《春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八书,各有序文一篇,以揭其旨。大抵谓人心之坏由于虚文,圣人作《礼记》、《春秋》,陈列虚仪,以审世变所由来,故《中庸》归于无声臭,《论语》归于知命,《孟子》归于无有乎,尔皆指束于礼文,而不知自悟言者也。故读经当玩其真悟,否则《庄子》所谓筌蹄也。焦循谓其说出于老庄,非儒家所宜言。然其书亦失传,殆学者因其好异而去之乎?

廷治壮年虽治经,然其晚年则专治《庄子》,谓不可一日无此书。谓三代之道,由亲亲以及于长长,由是有尊亲等杀,由是有礼乐政刑。至于《庄子》,则舍孝弟而尚静虚,以此为无为之道,欲截去枝干,以徒固其根。后之儒者,必斥《庄子》以为背于圣人之道。夫圣人之道,备于六经,六经虽言有为,然有为者圣人之迹。而《庄子》无为,则得圣人之本真。故惟《庄子》能知圣人,惟圣人必用《庄子》。庄子真目击道存之人哉。又谓古今注《庄子》者,不下数十家,高者视为寓言,以为微言见真理;卑者援引仙术,以参同之说附会于其间。故近人之学庄者,不过宅心清旷,自谓不为外物所撄。实则以清旷自适,即系攫于外物,不知自反。若夫以气学口诀谓之学庄,实则参同之语兴,而《庄子》之学已亡。夫《庄子》之学,在北冥南冥,鲲以象北,鹏以象南。曰六月、曰九万,南北冥之数也。所异于大易者,从息见六,从冥用九,为《庄子》之九六不得用大易之门耳。海运天地,要在能徙,徙本于怒,即《齐物论》所谓怒者谁耶是也。知徙则抟九万而得南冥之用,乃能从冥中升腾变化。花之开,鸟之鸣,日升月沈,寒暑推迁,治乱循环,任纷纭万端,变态千状,无往非寓,即无往非真。其理均前人所未发。又作《注庄子序》一篇,其言曰:呜乎,三代后杀人至盈城盈野,何其惨也。其祸始于争地争城,争之害起于声色货财,贪财好色由于耳目纷,不知虚静。以《庄子》虚静之学,洗涤末世人心,变化秦汉后兼并斗夺、女宠宦官、聚敛暴酷之习,岂非沸汤烈焰中,披以清风,濯之冰雪乎。又为柳某作《山中闲言序》,谓:今之号称高隐者,睹芳华而忻然喜,听好鸟而怡然悦,不过供耳目之玩,较贪财贪声贪色,清浊不同,然其为外物所夺,其丧本真则一也。里中王心湛读之,以为得弦外之音。其所著之文,别有《易玩室文》若干卷。卒于康熙□十□年,年六十有八。子一,名宙明。

刘子曰:吾读全榭山《鲒亭集》,言程云庄之学,杂糅儒、佛,兼言名、理,未尝不歆其所学之奇。厥后征考乡邦文献,得廷治事,兼读其遗著数篇,知廷治之学出于云庄。夫廷治之说《易》说《庄》,固未必尽合本书之旨,然考其所言,仍多得之于佛典。廷治之意,以为世界万恶,皆起于贪,召天下之乱固由于贪,即遂一己之高,亦不得不谓之贪。盖不能视事物为真空,虽所注之物不同,其玩物丧志则一也。由斯意而推扩之,则必心与事物无希恋,举外界之境,咸不足以惑吾心,如是而后可谓真学。其所发明,虽以宋、明诸巨儒所见之理,诚未能若是之超也,若廷治者,殆可谓穷心理本源者矣。惜遗著失传,不获与心斋、卓吾竞名,悲夫。

[1] 录自《左盦外集》,卷十八。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