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畿辅通志 四库本

卷一百七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钦定四库全书

畿辅通志卷一百七

大学士窦公神道碑      王 盘

至正十七年秋七月十有二日昭文馆大学士正议

大夫窦公以疾薨于京师讣闻上深悼惜赙恤其家

甚厚皇太子送楮币二千缗以供葬事以是年十一

月庚戌日葬于广平府肥乡县兴教乡之先茔皇太

子令命翰林学士王盘定撰碑文盘谨按行状公

讳杰字汉卿世为广平府肥乡县人其先出汉大司

空融世代绵逺无谱牒可征不能纪其世次逺近曽

祖亨值金正隆间料民为兵以丁力富强被选为签

军之家乡人遂以签军目之祖荣父思隐德不耀公

幼好学善读儒书叔祖旺为郡功曹掾充执事权家

门荣润亦欲使公改业公曰趋近利而弃逺图非计

也不若仍旧卒不改年二十值国朝兵南下亲属亡

没家业荡尽惟余一身暮夜潜出收亲属之可识者

埋瘗讫即南走渡河依母党吴氏居三年有清流河

医者王氏妻以其女且授公以方脉之术公由是生

理赡足平昔义理之学得所养而日进及河南破又

丧其家由陈走蔡由蔡渡淮至德安府孝感县令谢

宪子者一见如故交遂馆于其家日相与讲明伊洛

程张义理之学比之在北方时又益精切矣朝命

招收三教公应募北来遂得复归乡里更其旧名曰

黙字子声乡人问学者接踵道誉益重是时上在潜

邸闻其贤将召之使者持教令至恐公韬晦先使公

之友人以私意徃见使者服蹑其后公不得已乃

出拜命有司即日赍遣就道既至入见上问以治道

公首以三纲五常对遂大称一日三召或至夜分

不寝公又言帝玉之学贵正心诚意心既正则朝廷

逺近莫敢不一于正矣因问今之明治道者为谁公

以姚枢对即日遣使召之壬子冬上命公徃诣齐诺

河拜见太后赐之貂帽貂裘靴袜称是既至太后问

汝为何等人公以孔门弟子为对乃命之坐赐之酒

食顾遇之礼甚厚时皇太子未冠上命公教之上将

徃征大理以玉带钩赐公且曰此金内府物也汝老

人被服为宜太子见我所赐物如见我矣公留数年

请南还上命大名顺德两处各给第宅及土田婢仆

岁时衣服庚申岁上登宝位首召公至上都问曰朕

欲求一人如魏征者可得否公对犯颜谏诤刚毅不

挠许衡即其人也若识深虑逺有宰相才可大用者

则万户史天泽即其人也不数日拜天泽为左丞相

授公太子太傅公固辞曰东宫未正位号臣何敢先

受师傅之名且臣才学空疎不称重望五辞乃得免

改授翰林侍讲学士王文统拜平章政事上颇委注

公奏文统乃机谋权诡之士不可大用一日当上前

面斥之曰此人学术不正他日必为天下祸是岁冬

公以疾归家明年文统败上追忆公言尝谓侍臣曰

朕访求贤士几三十年惟得窦汉卿李状元二人又

曰如窦汉卿之心姚公茂之才合而为一始为完人

遂遣使召公还京师益被信遇赐之宅第月给俸廪

国有大政辄以咨访公又奏言三代之有天下所以

风俗纯厚厯数常久者皆自设学养士所致方今宜

建学立师博选贵族子弟教养之以立风化之本于

是拜许衡为国子祭酒至元十一年迁嘉议大夫职

如故公年老不视事家居养疾上数遣使候门以珍

玩枕杖名果异味赐之东宫礼仪又有加焉十七年

又迁昭文馆大学士正议大夫竟不起享年八十有

五公前娶两王氏皆早卒再娶夫人贾氏出曹南大

家慈惠贤淑治家有法次室王氏荣氏子男一人曰

履今为奉训大夫中书吏部郎中挺特有父风女三

人长适中顺大夫淮西道宣慰副使刘执中次适金

紫光禄大夫太保领中书省事刘秉忠其季适承

直郎大名路总管府判官刘珪铭曰纪元中统运属

昌辰九重渊黙侧席幽人惟时窦公乐道安闲潜身

丘壑混迹尘寰征车召至入见金銮置之左右日接

话言宫师严重馆学尊崇公心淡然无辱无荣政事

臧否人才进退清问所及正言不讳如镜照形妍

不昧我无偏私人无怨怼公之云亡圣意哀矜念公

平生言无隐情指陈是非信而有征勒铭丰碑百代

流声

史丞相神道碑        王 盘

房杜受帷幄之寄而不亲汗马之劳耿贾着锺鼎之

勲而弗践秉钧之任岂不以将相殊器而军国异宜

非仁勇兼备而才德两全者未易当之也丞相史公

弱冠从军年三十已大将自我太祖太宗睿宗宪宗

四朝每有征伐之事未尝不在军中身经百战伟绩

丰功不可胜纪逮上御极置之相府授以政柄即从

容闲暇不动声色而纪纲法度粲然一新内立省部

以杜絶政出多门斜封墨勅之权外设六道宣抚司

以削夺郡县官吏世袭专擅之?给百官俸禄使在

官者有以自赡而得保清廉之节禁贿赂请托使官

吏一心奉公而不敢为狥情枉法之私又奏罢诸色

占役五十余万戸均其赋税以苏民力天下欣然咸

有太平之望非所谓仁勇兼备而才德两全者能如

是乎公讳天泽大兴路永清人曾大父成珪隐德不

耀父秉直是为尚书府君生三子公其季也金大安

癸酉岁国兵南下尚书府君谒太师穆呼哩于军门明

年从攻北京下之太师以府君为刑部尚书镇守其

地公以府君子授五路万户中统元年今上登极首

召公公奏疏以面对上嘉纳之是岁秋诏公兼江淮

经畧使二年春北征还以公为中书右丞相至元改

元加光禄大夫右丞相如故六年春上将有事于襄

阳诏公与驸马呼喇珠徃行至郢州公病不能进还

襄阳时上闻亟遣近侍赍葡萄酒赐公且谕之曰卿

自吾祖父以来躬擐甲胄跋履山川宣勤劳者多矣

勿以小疾阻行为忧且北归善自调公归家上遣

太医驰徃诊视仍赐药物公饵毕附奏曰臣死不足

惜但愿天兵渡江慎毋杀掳是日薨春秋七十有四

时至元十二年二月七日也讣闻上为震悼遣近臣

致赙赠太尉谥曰忠武以三月庚寅葬城西原特

命臣盘制墓隧碑文公以元勲硕德位兼将相为邦

家之柱石宗社之蓍龟望重四朝恩隆百辟其容貌

循循和易未尝有一骄矜之色视富贵功名欿然退

避此其藴藉岂寻常浅量所能窥伺哉初公乞致仕

上谕曰卿奕世忠勤有功于国不允国朝之制州府

司县各置监官谓之达噜噶齐府州官徃徃不能下

惟公真定一路事不乖戾而民以寜兵火之余北地

民穷徃徃古贾人借贷周岁辄出倍息稍积则鬻

妻卖子不能偿谓之羔羊债公题奏令民负债出息

至倍则止上俞允之初公至归德遇古驱俘获将

杀之内一俘公问为何人曰我金人李正臣也公出

金赎署万户谋河南王显之来谒公一见留置门

下署万户议由是真定治效髙于他郡两人之力

为多公生平喜资治通鉴每公务之暇即读虽逺适

亦以数册自随每举一事輙能推究始终折衷是非

虽老师宿儒有不及者公夫人石氏李氏纳哈塔氏皆

先公卒子男八人曰格荣禄大夫湖广行中书省平

章政事曰樟真定顺天两路新军万户曰棣嘉议大

夫卫辉路总管曰杠资德大夫湖广行中书省右丞

曰杞嘉议大夫淮东道肃政亷访曰梓奉议大夫澧

州路同知曰楷奉训大夫南阳州同知曰彬资德大

夫中书左丞女七人男孙十六女孙十三铭曰维开

府公沉毅龎鸿挺然异禀间气所锺累朝尚武公在

戎旅把握韬钤指麾貔虎一旦崇文正笏垂绅从容

廊庙百度维新省部既立事权归一监司出临专擅

自息禄足代耕吏保公清包苴不行狱无欹倾谟协

宸意事合羣情黔黎忭舞思见太平公属櫜鞬十常

八九其在钧衡蹔而非久 原本脱 一句  又复不专同堂

合议嗜好竒偏世治时清尚可无公险巇震惊非公

孰寜公今云亡孰佐时康宸衷简在百世难忘丰碑

堂堂松栢生光有不知者视此铭章

蔡国公神道碑        王 盘

唐朝启运褒鄂分封汉室开基韩彭裂土盖收揽英

雄兼总知勇者古先圣王所以因天下之力以取天

下之大权也太祖圣武皇帝诞膺景命肇造皇图德

隆三代地过汉唐揆夫鹰扬虎视之臣陷阵摧锋之

将其数之多固有不可胜数者矣至于勲髙当世望

重五朝智勇兼全身名俱显而又耆寿康强哀荣终

始者其惟蔡国张公乎公讳柔字德刚涿州定兴县

河内里人曾祖讳凑祖讳辛考讳福寛俱以农为业

隐德不耀公少倜傥不羁读书畧通大义工骑射尚

气节喜游侠金贞佑间河朔扰攘土蜂起公聚宗

族数千家辟西山东流埚选壮团结队伍以自卫

逺近惮之皆莫敢犯以功授定兴令累迁青州防御

使中都路经畧使苗道闰表其材加毅昭大将军遥

领永定军节度使兼雄州管内观察使权元帅右都

监行元帅府事兴定初道闰为其副贾瑀所害瑀不

自安遣使者以好辞告公曰吾得除道闰以君正直

不以兵力党恶人故也公怒叱使者还白瑀曰汝贼

吾所讨不即送死乃敢以此言相戏耶遂檄召道闰

部曲易水军市川告以复雠之意众因罗拜推公

为长事闻迁骠骑卫上将军中都留守兼知大兴府

事本路经畧使行元帅府事时年二十九方兵讨

瑀而国朝兵南下入自紫荆口公帅所部逆战于狼

牙岭马跌被执见主帅立而不跪左右强之公顾曰

吾亦帅也有死而已植立自若敌帅壮而释之未几

复旧职质二亲于燕俾公招集故部曲公乃为教令

告谕旁郡遂下雄易安保诸州贾瑀据孔山拒命自

若公率兵攻之两月不克砦无井泉汲于山下乃断

其汲路众多渴死瑀窃出降公语之曰吾素不杀降

然汝罪不可贷也乃杀之取其心以祭道闰岁戊寅

徙治满城明年二月取完州州倅甄全慷慨就戮公

义释之升为守仍命以部曲自随祁阳曲阳二帅闻

之来降真定武仙遣藁城令刘成率众来侵公生获

之释缚还由是闻者莫不畏慕深冀以北相率而自

归者三十余城辟地千里朝廷加公荣禄大夫河北

东西等路都元帅所部将士迁授有差公因署官吏

定立教条劝民修治耒耜树艺桑麻民始免饥寒之

忧而知有生之乐丁亥春以满城狭隘徙治保州保

累经兵燹焚荡殆尽公鸠工庀材铲除荆棘营立官

府仓库庙学市井闾阎不二三年间遂熙熙然有太

平州府气象太宗英文皇帝即位从征河南攻汴梁

围睢阳破汝南拔徐邳咸立嶲功为上所知居二岁

召赴行在赐佩金虎符升为万户国朝之初人臣名

为万户为最重汉人膺此任者纔一二而已爵命之

日宠赉甚厚明年大举伐宋每临战阵公常先登所

向克捷上常对众嘉叹适河南诸道兵未有所?乃

悉付公总之丙申岁析天下为十道沿金旧制画界

保之属城多为邻道所分割阅数岁有诏特还之升

州为府赐名曰顺天及赐公牧马百疋仍赐上所乗

名马二疋自汴京不守河防废弛河放而南流南连

涡涣东际淮海浩渺无涯宋人恃舟楫之利颇相侵

轶朝廷以公节制诸路军马镇守其地公相地形据

要冲当三河之口即杞县故治筑为连城分布战卒

自是河南遂安甲寅岁诏公移镇亳州亳去杞又数

百里宋人益惴恐莫敢北向而渔乙卯岁冬赐黄金

五十两白金五百两翎根甲一袭己未岁秋扈从渡

江领古汉军城白鹿矶遣将畧地南至潭州洪都

庚申春班师中统二年公以老乞致仕诏允所请封

安肃公以男畧袭其职至元三年冬十二月加授

荣禄大夫判行工部事监大都之役四年春正月进

封蔡国公五年夏六月二十五日以疾薨于京师之

私第享年七十有九公气貌雄毅御军严整号令所

及将士凛然如懐氷霜然施恩信厚赏罚公明旌麾

所指士争前死敌莫敢反顾故所向有功前无坚阵

初公之驻满城也楼橹未备麾下纔数百人恒山公

武仙以骑兵五百步卒万余来攻公使老弱妇女守

城率壮士出战逗留数日忽遣人言救兵至自西

山砦尘鼓噪其后仙军惊溃追击之僵尸数十里

军市川牛显髙阳公张甫河间公仲格共合兵数万

来攻公登城拒战为流矢所中敌大呼曰射中张某

矣公不为动开门出战甫等皆败走保定王子昌凶

狡苦战阻水为固常为寇患公潜率鋭卒出其不意

生擒之以归贾瑀既死其党郭有收者依山自保屡

遣人招之不从公一日过其壁门立马呼之收请退

师而语公麾众使却释甲直前与收把臂相语收感

即撤备出降临境帅布萨漳格者素与公不相得

既而为麾下所杀公闻之曰彼虽有过然乃长上也

奈何擅杀之卒诘其主名斩首以狥其义概如此

尝语众曰吾战争二十余年杀人多矣死者寜无寃

滥自今非对垒不复杀人汝曹记吾言自是卒践其

言或遇他将欲有所杀者亦曲为劝谕务全活之降

人亲属散落他所则百方购求必得而后已或有求

于我亦未尝不与也尝释家中驱口数千出为良民

张甫牛显伊喇仲格皆与公雠敌既没其妻子流离

无所托公求得之皆厚加存恤军兴以来贫人或有

所假贷势家出子钱要利如羊生羔岁輙倍之徃徃

卖田宅鬻妻子不能偿公与真定史侯奏乞民间子

钱至倍而止不得展转滋孕朝廷从之遂立为定制

性喜宾客闲暇輙延引士大夫与之言笑谈论终日

不倦岁时赡给或随其器能任使之汴京下宝货山

积公一无所顾而首取金朝实録并秘府图书又访

求乡曲耆德得户部尚书髙公都转运使李公特

立等十余家载之以归其英鉴伟识度越侪辈逺矣

公夫人四李氏靖氏毛氏马氏男十二人福寿基

明山松山道皆蚤卒畧嗣公职夫人马氏之子

也彦规范正庆毅皆登显秩女十人

皆配令族至元十年春畧请于朝得谥曰武康仍

降翰林院定撰碑石文字臣盘当笔谨按行状叙

其行实而繋以铭

铭曰乾坤凝冱氷霜辰蛟虬泥蟠欝不伸潜阳升腾

水波援鬐鬛轩舞生风云桓桓蔡公资禀异知勇兼

全负英气由来天意不虚生圣运昌期适相契被囚

不屈紫荆山敌将义释嘉严颜九重新恩复旧职旌

斾还临燕赵间抑强扶弱诛贪戾三十余城承节制

渐销兵甲事农桑城郭熙熙太平治既平河朔逾河

防攻睢破蔡俘汴梁河南已定指吴楚渡淮浮汉凌

大江破邑拔城知几处斩将搴旗寜复数收功百战

未足多戒杀活人深可慕公之阴德如山丘哀荣终

始封公侯铭诗彪炳镌珠球子孙世袭传千秋

唐帝庙碑          郝 经

道本于皇成于帝降于王终于伯歴数之运帝王

之统纪在焉孔子赞易自伏羲而上黄帝以下不论

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化盖取诸乾坤言生民

之道至尧而俊大备始并乾坤而为三则尧为皇之

终及其定书断自尧典髙辛以上不论则尧为帝之

首于是帝尧上兼皇帝下冠王伯独出乎震而其巍

巍如天也故扬雄谓法始乎伏羲而成乎尧匪伏匪

尧礼义悄悄盖三皇以来少昊颛顼非不神圣而尧

之在位相舜者二十有八载以圣相圣久于其道天

下化成治歴象以成天平水土以成地教人伦以成

人赏均刑法以成典去凶庸善以成政然后以天下

授舜以德为位公天下之端自是始而命之以中以

传心法以道为统立民之极亦自是始故为帝者之

宗一降而王又降而伯而后德衰故德莫盛于帝帝

莫盛于尧宜乎配天而食也自三代以来载在祀典

世封其后以崇明祀后世帝王其德弗逮于王有愧

于伯而兼皇帝之号徃徃崇饰淫祀以为大祀而帝

之祀阙然不举汉氏或以为帝尧之苗裔而庙不及

焉则亦忘其祖矣唐髙祖以内禅法尧号为神尧称

其代曰唐而亦未尝享于帝立庙乃推皋陶老子为

帝以本所出则亦虚其号矣于是唐尧之祀忽诸德

之不逮而神乏祖矣近世唯平阳故帝都有庙存焉

中山之永平帝之所生故有庙焉而今则弗存按地

志伊祁山尧母所居葬于庆都曰庆都陵又曰望都

山望都尧母之名也故以名山今永平之西水出伊

祁口越蒲阴为祁水而州曰祁永平之南有故城曰

尧有庙有碑言尧生于此其东有县曰庆都而西有

县曰唐有碑言尧初封唐县其故国也有水出于常

山之西北曰唐东合于祁以是征之盖尧生于此始

受封焉其母殂落葬之于此及其为帝则都平阳国

家不以为命禩帝王不躬亲致享国人与逺迩遗民

不忘其德歴数千百年有能各即所居庙而享之则

其德在人之深者可见也顺德路属县唐山之巅亦

有庙焉岁久颓毁今郡牧葺理更新请碑其事故援

李唐张谓虞帝庙例题曰唐帝庙而不名且赞帝德

而为之诗庶几居人识载之遗音知为唐尧氏之

民焉其诗曰唐山苍苍唐水汤汤帝德是昌纂于有

皇唐哉皇哉帝道光哉乃圣乃神莫不具来相于有

虞股肱良哉谟明弼谐庶事康哉于戏前王其能忘

哉载剪茅茨载筑土阶尊酒簋贰曰蒸尝哉享于有

诚曰馨香哉曰雨曰旸帝德惟常哉民无殃哉神鉴

无方哉

大兴府学孔子庙碑      马祖常

昔我太祖皇帝受命造邦金人逊于汴太祖即以全

燕开大藩府制临中夏维时已有定都之志矣故太

宗皇帝首诏国子通华言乃俾贵臣子弟十八人先

入就学城新刳于兵学官摄于老氏之徒迨世祖皇

帝教命下始正儒师复学官庙事孔子归壖垣四侵

地勒石具文作新士子至元二十四年既城今都立

国子学位于国左又因故庙为京学京师杂五方俗

尹治日不给庙之墙屋弊坏将压以毁讲习之堂粗

完泰定三年今大尹曹侯上视庙貌祠位皆不如制

割稍入为寮宷倡然后大家富人合赀以聚财施施

于于咸乐相成建两庑五十有二楹缔构涂饰工良

物办象从祀诸贤百有五人妥灵惟肖威仪有容又

恳请于朝得廪饩弟子员百人受学于师复其身不

劳以事于是天下首善之教兴焉庙肇自唐咸通中

至辽金燕为都邑故尝用天子学制选举升造与南

国角立亦一时之盛也太宗皇帝当云雷经纶之世

圣训谆切以德赏喻父师以槚楚惩子弟饥焉粟肉

渴焉酒醴力焉仆役恩义甚备其养贤劝善之诚固

已髙出于百王之上矣世祖皇帝立极作则人文昭

明登用儒臣躬亲讲学故当时勲贤之裔以及宿卫

之臣罔不以揖让爼豆之为懿颛昬庸之为耻也

而三代国学党序遂庠家塾之等秩然罗列于上下

才学经术用世之士踵武而出暨仁宗皇帝宾兴大

比四方举进士凡登贤书名礼部者京师屡倍于

外郡非列圣仁涵义揉百年之礼乐文物推而致之

欤燕自虞夏为武卫之服召公之化尚矣昭王筑台

以徕贤士邹衍乐毅剧辛至有称于世韩婴以诗易

为一家师孔颖达博综五经卓然庶几醇儒今多士

游歌在庭枢衣在庙将见鲁邹之美矣若婴颖达宜

所不道矧衍毅辛之徒哉夫儒者之学诗书六艺之

文以至施天下之道无有二也后世教不明家异人

殊各溺于所习以相诋訾由上之教无以一之嗟夫

古者小学大学之师弟子之传皆本于道德仁义之

实者于诗书六艺之文非有教有授则不敢以传也

传焉而厖杂不经则上有刑也是故风淳而气同由

上之教有以一之也而王国多士逢文明之肄业

有学学有师春秋祀其先圣先师者又有庙有位入

有食以处出有贵于众所以报称列圣教化之德而

应贤侯承宣之志者必冠而起矣提举学事崔居中

教授贾良弼正张祯禄司视以状请曰庙之事成前

尹马思忽实能始之今尹曹伟实能终之经歴王孝

祖薛让警巡监院乌徳美使李权且能考工于下余

既为言正兖郕沂邹四公配食东乡位其来请遂为

铭诗不辞诗曰皇元有赫奄受大国于月之于日

之域京邑翼翼莫不来极予诞敷文德新都有嵯辟

雍峩峩?弁之瑳济尔象牺鍧尔歌新宫则那旧

庙如之何皇帝在御百度咸若海输维柟河浮厥柏

是寻是斵虞庠岳岳式光我上国元圣仪仪元紞龙

衣衎我先师既右享之采芹于池荐此明牺用介我

蕃厘蕃厘伊何彼美多士克明克类克谅厥事以登

膴仕以媚于天子有铿华锺路鼓逢逢言燕于公有

翼有颙多士既同天府是庸维曹侯之功曹侯誾誾

乃承乃宣御剧乃专虞庠连连王氏安安祗国维贤

天子万年

国子学先圣庙碑       程巨夫

皇庆二年春皇帝若曰我元膺百圣之统建万民之

极诞受厥命作之君师世祖混一区宇亟修文教成

宗建学庙武宗追尊孔子所以崇化育材也朕纂丕

图监前人成宪期底于治可树碑于庙诃臣文之臣

巨夫拜手稽首奉诏言曰臣闻邃古之初惟民生厚

风气渐靡圣人忧之越有庠序学校之制天下之治

胥此出焉中统二年以儒臣许衡为国子祭酒选朝

臣子弟充弟子员至元四年作都城画地宫城之东

为庙学基廿四年备置监学官元贞元年诏立先圣

庙久未集大德三年春丞相臣哈喇哈逊达尔罕大

惧无以祗德意乃身任之饬五材鸠众工责成工部

郎中臣贾驯心计指授晨夕匪懈工师用劝十年秋

庙成谋树国子学御史台臣复以为请制可至大元

年冬学成庙度地顷之半殿四阿崇尺六十有五广

倍之深视崇之尺加十焉配享有位从祀有列重门

修廊斋庐庖库为楹四百七十有八学在庙西地逊

于庙者十之二中国子监东西六馆自堂徂门环列

鳞比通教养之区为间百六十有七制加孔子大成

之号祀以太牢赞释奠雅乐江南复户四十?之春

秋二祀先期必命大臣摄事皇帝御极升先儒周敦

颐程颢程颐司马光张载邵雍朱熹张栻吕祖谦许

衡从祀置弟子员三百进庶民子弟之俊秀相观而

善业精行成者岁举从政又诏天下三岁一大比兴

贤能于是崇宇升陛陈器服冕圣师巍然如在其上

教有业息有居亲师乐友诸生各安其学咸曰大哉

天子之仁至哉相臣之贤工曹之勤其知政治之本

原矣臣窃谓天地至神非风雨霜露罔成其功斯道

至大非圣君贤相罔致其化人性至善非诗书礼乐

罔就其器列圣相承谓天下可以武定不可以武治

所以尊夫子建辟雍复科举诚欲人人被服儒行为

天下国家用耳然则黎民于变时雍顾不在兹乎于

戏隆哉臣巨夫谨拜手稽首而献颂曰皇元受命诞

惟作京以抚万邦既讫武功载修文教登其俊良于

穆宣圣垂范罔极首尊而彰曰尔胄子弗典于学曷

风四方学以聚之廪之饩之日就月将大德嗣服乃

建孔庙乃经辟雍考制程材审时相宜遹成厥功辟

雍洋洋冕服皇皇羣士景从圣道既明涣号既加我

皇御天执道之中轨物牖民翼翼干干帝学益庶

政惟和我化用宣跻祀儒师宾兴羣材丕绍厥先相

古盛时吁谟逺猷罔不由贤天锡皇祖神圣文武以

有万国威何不加令何不行何求不获惟学是务惟

材是育下民允廸越厥左右咸有一德以厪乃辟惟

帝时宪惟臣克念济济茂硕礼明乐备永作神主播

颂无斁

真定路宣圣庙碑      富珠哩翀

初镇州置真定路以中山冀晋赵深蠡府一州五土

地人民奉我睿宗仁圣景襄皇帝显懿庄圣皇后汤

沐首务立学养士当是时也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

帝渊潜朔庭闻镇之学缓未即叙龙集丁未勅有司

勿怠其事于是以金粟冈庙址崇殿庑辟黉舎太原

元好问有记越十有四年庚申世皇即祚都燕统一

八表置宪肃郡府镇宪为诸道之冠庠序阙畧必宪

人府人胥议兴治至元暨今虽屡加葺犹有未备至

顺辛未宪暨府议倡集楮币三万市物佣工募役自

殿之庑自庑之门新其屋楹三十有二栋宇轩楯拱

挟环合左右翔峙作杏坛于殿之北神厨于庙之东

自庙徂学门垣梐枑循序森立瓦墁缔筑坚丽于旧

先是府尹马思忽己基未构而去政人迁易者十余

年尹张猛台倅和则平治中和允升继至宪使托欢

提其纲宾佐韩复理其目始克有济其年夏告成壬

申春府遣吏李明善介征士赡思状来请志其续翀

尝贰宪燕南义不容让稽宋蔡京迁学陆佃记畧曰

真定虽塞北有江南之胜江南豪杰特起如临川王

公与孟轲相上下真定初未有闻噫是何言之怪也

真定者冀州东垣尧旧封也昔唐尧以帝喾子侯恒

山之唐自唐侯即天子位徙山之西号陶唐氏太行

东西境数千里皆帝之圻真定固神明之宅也孔子

经法于易则遡伏羲以本无言书则始唐虞以道政

事诗则采殷周以正性情春秋则黜五霸以严名分

礼乐升降以鉴洼窿天人之道至矣乃曰唯天为大

唯尧则之唐韩愈谓尧以道传舜禹汤文武周公孔

子孟轲盖孔氏立教如帝典言如三谟帝尧孔子

位不同而同圣王安石背道迷经君误国京佃倾

党滋炽世益大坏河南程氏兄弟承先圣之绪捄之

终赖其言道不坠地建安朱氏师则两程裒辑遗言

贯通折衷以悟百世先正许文正公见其书神感明

会相我世皇同符尧舜世道人心翕然大正洙泗渊

源日月昭朗今神圣继兴世日趋治镇股肱郡也帝

尧之思在焉朝廷之化先焉崇祀先圣所以教也镇

事知所乡徃下学上达尊经慎艺何德不进何业不

修何邪不鉴何古不及宪牧之辅治教缙绅之报君

父于是乎在乃赋诗以慰镇人士曰太行之山滹池

之水孰古与美陶唐之里滹池之浒太行之所孰今

与伍皇祖之土恒山嶙嶙滹水沄沄昊天生民思尧

之仁滹水汤汤恒山苍苍帝尧相望于赫世皇始镇

之府时未忘武维士与女泽沐时雨龙德出潜万方

既瞻春熙秋严自北而南皇风斯角时雍于变视彼

侯甸恒镇之先大殿周庑先圣之宁久未今覩谁敢

予侮有庙有庭有户有扄肃肃其凝昭昭其灵新是

镇学式对恒岳惟士也确顺我先觉求门于墙求室

于堂伊洛考亭使我不盲惟圣之元惟王之素圜冠

方屦天地之度侃侃誾誾夭夭申申如目之眴如躬

之亲既俨既翼临汝明德以宾皇国方州是则镇人

聚喜归功宪纪宪人曰止其谁敢尔颙望神京稽首

奉扬配天无疆天子之光

赵国董清献公神道碑     欧阳

至正四年冬十二月甲子皇帝有勅赐中书右丞董

守简父赵国清献公士珍神道碑命翰林学士欧阳

为文臣钦惟世祖皇帝经营四方之初于时藁

城董氏兄弟以忠孝之门被眷顾之厚太传忠献公

文炳总国禁旅出奋爪牙入为股肱实兼将相之器

太师正献公文忠掌国符信入托心膂出司耳目实

预帷幄之谋退而家居皆能崇诗书之风励清白之

操以贻子孙故董氏身教之正家法之严在汉人中

为第一其子践台阁为时名臣接武不絶当世文

臣操笔以发其潜光者大编巨帙开卷有之臣按

清献公讳士珍字周卿正献公之子也正献公行第

八世祖视犹家人常以其行呼之清献公行亦第八

世祖命侍裕宗东宫裕宗知之亦呼以行而不名特

加一小字以别其父焉清献资表峻洁众中颀然寡

言罕笑风度凝重幼从许文正公学淹贯经史通国

言善骑乗精射艺而能不所长与人交终日恭敬

听其论议烦简皆当裕宗尝解御衣赐公命公恒服

公不敢俟侍大燕则服之职典官膳每进膳尝以

公捧之帝虽喜愠不时见公至必为改容世皇晚命

东宫裁决庶政至元十九年以公议枢宻院事莅

政末几听军户康氏子死狱烛若神老吏咸服其

明断二十三年进同知上都留守司事公临事敬慎

而以寛厚行之府中号公长者时僧格立尚书省崇

任苛暴专以钱谷羡余罔上希赏公出典仓庾出纳

均平不事掊克世祖一日诏公诘之对曰臣收粟不

以髙概多取于民出粟不以低概少与于军臣不为

欺羡余何从而出上大感悟遂罢赏令二十八年选

为山东东西道肃政亷访使下车风采振厉部内贪

墨屏迹成宗登极召为兵部尚书大德元年省臣议

欲出公为佥书河南江北行省事未奏太后有闻亟

遣中使传中书曰董士珍青宫旧臣屡闻裕宗称

其忠厚其人宜寘近辅何为补外因留拜吏部尚书

于是铨曹称允五年进拜江浙行省知政事将之

官赐钞万五千缗使之治装以旌其亷浙俗豪奢请

谒无禁公趋向俭素务以清静镇定七年召拜中书

知政事与右丞相达罕右丞尚文等同心佐理机

务大治蔼然有中统至治之风焉河东地震民多

死伤命公徃赈之公躬自存问大发属郡藏粟以

继之食还朝大见奬异八年出为行省左丞疾作不

赴退居藁城之九门改陜西行御史台中丞力辞武

宗继立召移江南行御史台中丞亦不就稍闻挟书

行田自乐畎畆有超然世外之趣仁宗初立用故事

起诸老成议大夫强公起应诏俄拜河南江北行

省左丞适淮东盐法积?特诏公徃治之皇庆二年

汉人中执法员阙仁宗与台臣谋其人既而曰方今

无以踰董士珍者驿召公还比入见趋台台中有所

按劾或不得至三覆奏必俞允乃退仁宗天表英

毅侍臣见公执奏不己相顾动色公屹然不回上辄

叹曰董中丞直人也尝一日论事榻前不合意进

曰臣等死生至国家政事得失至重臣若顾其至

而使君有过举国有阙政生何面目立人朝乎中

书以四方灾异欲遣使者巡行郡国公曰此时急务

选贤能任守令刑省敛薄其民自安沴自息使者巡

行郡国徒増扰耳事遂寝省台议禁围猎坐中有欲

置犯者于极刑公曰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可乎

倡论者犹未巳公复言曰刑名各有攸司法当付刑

部议耳其语遂塞公在言路直言不讳然未尝好名

卖直惟恃至诚可以感动奏稿毎自焚之为他官则

务持大体不问不言居中书日天子下议发兵讨西

南夷台臣力谏不纳公偶侍左右承顾问从容进曰

台臣言是上意自解立朝四十余年絶迹势途公余

却扫人事获造其宾次者如登李膺之门性嗜学好

善言动可法羣从中每严惮之延佑元年夏四月扈

驾上京秋七月二十日将还而薨年五十九家贫几

不能葬上闻而悼之赐钞二万五千缗给驿马送其

柩南还以八月某日葬于真定之祖茔公之初薨大

司农张晏状其行既葬翰林学士元明善铭其墓故

凡董之家世阀阅书之已详然公之勲业其在中书

则当大德承平之世其在宪台则当皇庆更化之日

朝廷休明俊乂在列生平学术得诸父命师训所谓

尊主庇民者靡不推行于其间盖有不可一二而枚

数者且董氏父子兄弟前则正献以忠献为之兄后

则清献以正献为之父求其立事建功伟然而自视

于父兄盛名之列可谓难矣然各守其志并称于时

呜呼休哉曾祖昕赠光禄大夫司徒追封赵国公谥

宣懿祖俊龙虎卫上将军右副元帅知中山府与金

兵战没于阵赠上柱国追封赵国公谥忠烈考初赠

光禄大夫大司徒寿国公谥忠贞后追赠上柱国追

封赵国公改谥正献母颜氏初追封寿国夫人后追

封赵国夫人公娶柴氏先公七年卒追封赵国夫人

公以是年八月十三日归葬于藁城之九门因系之

以铭曰惟玉斯贞惟金斯精济之氷清猗公德成世

曰令人国曰宝臣袭休祖考遗安子孙明戴天日幽

归壤泉两不一憾晖乎万年

忠武王公神道碑       欧阳

裕宗文惠明孝皇帝居东宫博访英贤以备宫僚左

右元良文学行义皆天下之选其在卫官府推徳望

兼隆忠勤素著者惟公为首称公讳庆端字正甫姓

王氏世为真定藁城人显考金吾卫上将军右副都

元帅勲德具见神道碑铭公早孤能自树立诸兄已

袭世爵公被府檄司筦库非所乐也寻署水军提领

北方有警诏宰相驰驿和林以督馈饷择水军长一

人从行氷雪万里行者惮之公怿然请徃中统三年

败齐冦于老鸧口以功拜千夫长佩金符至元八年

城大都数为霖雨所堕或议辇石运甓为固公言不

宜劳民兴役遂献苇城之所省巨万计议加迁赏

辞焉诏嘉亷让赐白金六镒王师渡江之岁淮安未

下师驻新城遣将分戍请公为之副城中士卒不满

数百老疾居半宋人闻之载攻具为必取之计众寡

不敌主将死难敌毁门将入公树栅以御之抚剑誓

众士皆感激人百其勇先以弱卒列帜城上击铜为

钲响震原野扬言援兵至躬率鋭卒踰栅御敌时公

疔肿在臂自佩刀刃毒里疮力战敌众败衂淮水

为赤继而涟河浮云羣盗蜂起公复击走之屡中流

矢不也以功加武节将军十四年扈从世祖北征

凯旋拜右卫亲军副都指挥使十六年进侍卫军都

指挥使肇建威武营都城之南先是卫兵至京师侨

寓民间靡有定居公相近郊隙地起庐舍画井邑规

为屯田俾安耕凿为阅武之堂曰整暇为蹶张之翼

曰神锋为函矢之局曰犀利有仓以足军储有局以

备医疾浚渠通漕以来商贾僦屋取直以佐军需公

廨列肆偏裨部曲诸卫莫不取法军士岁时上番其

至如归迄今人赖其利十九年置詹事院以本职兼

詹事丞威武使岁入丰羡屯峙山积司民政者欲假

粟数万以佐经费事达裕皇有问公公曰兵民一

也寜有彼此之间即日付之玉音劳公真宰相器也

二十三年冬大藩镇诸王公典禁卫一夕世祖遣

近侍觇警夜者为公逻卒所邀近侍告以有曰吾

属知有王将军令孰知其它近侍还报赐御寒乌貂

裘以旌之二十四年世祖诏伐东方以公宿将练兵

特勅将所部以从是时年踰六十遇敌则披坚执鋭

摧锋陷阵驻跸则环车为垒以备非常东敌既除大

驾狩北边命公将卫兵而南公引臣子之义复从北

征卒与大将俱还而料敌制胜参赞之力居多东宫

自鹤驭上宾总率卫兵膺股肱心膂之托在汉将中

唯公一人圣上御极之初诸王宗室毕上都公外

总诸部亲翊禁御内进言裕圣皇太后谓神器不可

久虚宜促定大以慰天下之望既而改东宫为隆

福宫詹事院为徽政院行金吾卫上将军中书左丞

行徽政副使兼龙福宫左都威卫使元贞改元进秩

资德大夫大德二年加荣禄大夫平章政事签书枢

宻院事仍兼徽政副使左都威卫使尝以疾在告皇

太后亟遣医徃治公既引年谢事寝疾于床上遣中

使谕王指挥笃实人也宣力既久家无余财其锡

宝钞三万缗为药饵之资俟其良愈别降恩公竟

不起易箦之际戒其子桓曰子荷国恩忝列台司年

登八秩宜无所憾苐恨不获効死边陲汝当勉输忠

力无忝尔祖言终而逝实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也

公平生事上忠莅官敬总戎有律而以仁信将之出

入行阵与同甘苦威武之建也请于东宫俾医一人

主药士卒有疾如子弟更相谓曰吾属处乡闾守父

兄不如是之至也或至物故则归骨于家北伐之卒

长偶遗一骼严加督责必获而后已宋亡有葭莩之

属以事拘京城久不获免公济以衣食奏请归之其

广圣仁类此至元末奸臣未即天诛人皆侧目公介

然未尝阿意取容特以丹诚卫社稷结累圣之知尚

方玉杖宝箑珠衣玉带赏赉优渥诸将莫与为比公

素纯俭虽位使相自奉泊如也所居仅庇寒暑服御

不事华饰至于延宾礼士赒济困乏资给宗族婚葬

则弗计家之有无其立朝行己大节虽服儒服饱经

训者有不逮焉呜呼贤哉以九年正月十有四日举

公之柩大葬藁城先茔之左持枢宻院判官张浃所

书行状碣文以识幽隧乃为叙而铭之铭曰太茂维

岳储精降神笃生王公智勇迈伦御冦淮壖国尔忘

身翊卫天戈载殊勲肃事诸闱威武有屯将令申

严廪粟阜殷金革之威实济以仁运赞重光聿効忠

勤克壮其猷尊主庇民藁城之阡马鬛有坟勒贝珉

以诔德谅无愧于斯文

大尹宋公功德碑铭      吕

巨鹿古有漳河源发紫古二山经邯郸达广平曲州

迤逦而北至巨鹿县东北与葫芦河相合逮夏越秋

继以霖雨波涛驾轶浩浩而来巨鹿北有村曰腊姑

湾其河渠狭窄壅遏水遂从腊姑湾而南泛滥漫流

数十余寨渰没民田不可胜概朝廷累差官相视便

利疏瀹水势而所差之官干没利欲漫不省视故其

害自若至正五年夏六月宋公来尹兹邑公正直方

严谨慎乐易下车之日首以去邪革奸兴学息民为

务故濵河之民俱以河害赴告公携持告民聿相河

势既毕戚然语众曰民害若兹而不除岂上委任之

意哉于是鸠集民夫疏通河势浚涤淤塞去其龃龉

其流既通水势孔殷而河害悉除噫百年之害而一

朝去之非仁者之用心能若是乎逮至正六年巨鹿

饥荒阙食之家十室八九饿殍相望而朝廷以常平

鲜储和籴是县公星奔上司诉以民时阙食非敢遏

籴上司不许其请公还亲诣各乡谕以上意民感公

德俱以已食之粟应之其不支者公以所收俸粟百

余石以充所籴之数公既割己之有以惠民其肯嗜

苞苴以欺其天乎呜呼今之莅政为民之害者有之

矣其肯除民之害乎语云虐政苦于蝗喻害民者也

今之盗天之有者有之矣其肯割己之有乎语云劝

民以自封喻盗天有者也夫亷者士之一善也然澹

然无欲者实鲜故巨鹿耆老韩克宜等感公功德状

其事以请余乃编序其先后以为文仍系之以诗曰

功加于民祀典所载我公之功百世而在救民饥寒

曰父曰母拯溺亨屯卓闻前古民害既除击壤而歌

民感公德其怀如何我公之德粟食布衣无以报德

树石刻辞

重修开平忠武王庙碑     王 直

正统十二年秋八月通州守臣李经言州城束南隅

旧有庙以祀开平忠武王常遇春盖洪武三年奉勅

建每岁春秋守臣以少牢行礼庭下载在祀典今八

十年矣修治不继日入于敝惧无以称朝廷崇德报

功之意请缮完如法诏可命工部聚材鸠工撤而新

之通州诸卫及所属州县各以丁夫给役且命总理

通州诸务都指挥佥事陈信督之命既下文武吏士

奉承惟谨材不征而集工不召而至作正殿翼以两

厢前启三门旁立厨库丽广深有加于昔经始于

九月己酉而以明年四月成惟王以忠信智勇佐太

祖渡江削平东南郡县遂议北征车驾至汴申命大

将军徐达而王为之副天声所临无思不服王先至

通州禁侵暴务安辑人不知兵市不易肆皆爱戴如

父母遂收燕都明年平河东入秦元之败卒复侵通

州王还兵拒之州人免于茶毒其德王尤深既帅师

破开平大俘获而还至柳河川以疾薨柩归过通州

州人皆罢市迎哭既去而念之不衰饮食必祭上思

王之功而知民之感慕如此此庙之所以作也昔汉

桓侯张飞号万人敌尝拒魏将张合于巴西大破合

军以安巴土巴人德之歴千余年庙食不废今王以

雄才大畧佐太祖定天下功烈在朝廷利泽在生民

生为上公没有显号而庙祀永久盖宜也王之庙在

京师尤盛此特其别祠焉耳今天子又新而大之所

以承先德而报王功超越百代可知矣乃为述其事

而系以诗曰太祖龙兴四海从维王仗剑先来同所

向无敌摧军锋通州亦在破竹中安集还定扬仁风

闾阎歌舞靡怨恫旌旗他指甲马雄絶迹扫影烟尘

空大星宵坠感帝衷锡以显号昭殊功庙食于此罔

不恭圣皇继述栋宇隆神之在位俨仪容调和阴阳

斡化工疵疠不作岁屡丰春秋祀享无终穷

大学士石公神道碑      杨一清

嘉靖丙戌予起废西征寻召还内阁获与熊峯石公

同事明年丁亥公得谢致仕去又明年戊子而公亡

闰十月二十二日也讣闻上辍视朝一日谕祭九坛

赐谥文隐而葬事则戒有司治之公讳珤字邦彦姓

石氏熊峯其别号也系出真定之藁城其为诸生时

年未冠与其兄故太子少保户部尚书致仕东滹公

邦秀俱有文学名常以其父宪使公之命来谒余以

文为贽比予出分外宪越九年以公务入京时公已

入翰林为检讨予友少师李文正公每谓予曰诸后

进可托以柄斯文者其石氏季方乎自是予出入中

外公未以辈行予视晚乃同官宻勿公少予十有二

岁予老度不能久留公负时望大政方属目焉孰意

其遽止于斯呜呼惜哉公举成化丙午乡试丁未登

进士被简为翰林庶吉士治已酉授检讨与修大

明会典同考礼部会试辛酉充经筵展书官乙丑满

九载迁修撰同修孝宗实録正德丙寅武宗初开经

筵充讲官赐宴及银币寻迁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

已已擢南京国子监祭酒庚午改北监南京吏部右

侍郎乙亥改礼部丙子转左丁丑命兼翰林学士掌

院事授庶吉士业庚辰主考会试又主武举事辛已

擢礼部尚书仍兼学士掌詹事府事今上入嗣大统

会吏部缺尚书廷议首以公名上报可是时辅臣有

不悦公者托词以请命乃兼学士在内阁专管诰勅

实夺之权也修武宗实録为副总裁官壬午遣祀阙

里及东岳少昊陵既还朝复主癸未会试事甲申奉

手勅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典机务乙酉武宗实録成

赐宴礼部加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赐白金八十

两衣四袭鞍马一具寻赐玉带蟒衣丙戌上常御平

台召内阁四臣面谕各赐诗一章于公称许尤至进

恭睿献皇帝实録加少保宴赐如前以灾异自劾祈免

不允丁亥锦衣官有构飞语诘辅臣者并中伤公遂

逮羣下廷鞠之台谏皆白公无他予三上章为公等

力辩之公不自白唯求去疏再上许之既入谢僦民

车归私第自是闭门不出邑人稀识其面而人望益

归重之公在国子以身率人教严而诸生莫敢犯时

武宗无嗣上疏请于宗藩中择其亲且贤者育于宫

中代行温凊蒸尝之礼其为翰长武宗始狩宣大疏

请回銮曰六师不备逺违法宫内无近亲之托外有

事变之虞若銮舆一日未返则臣子之心一日不能

安其后百官相率谏南巡者罪且不测公上疏救之

辞尤切直其在吏部承羣小窃柄之余政以贿成官

以意授士习靡然日趋于坏属考察京官诸凡清议

有干者多见屏黜登贤汰冗不及究所施而迁去前

后所上封事士林多传録其要语则劝上清心省事

法尧舜之恭已无为用汉文之与民休息而已其愿

上力行王道辨别忠邪中才皆可用之人不必求备

平易有近民之实不必务竒治有端绪不必责效于

旦夕之间事可包荒不必苛意于渊鱼之察人谓其

救时之药石云其遣祀事竣便道归藁城以疾请老

上优诏褒答吏部遣官促之台谏亦疏论公不宜许

退上命抚臣亲诣其家以礼敦劝不得已力疾至京

其在内阁有所论列多触忌讳上优容之再求退不

允有勲戚怙势夺畿内民地万余顷诡言国初所赐

岁久失之今得焉以请既得矣畿民大恐公言于

上曰百姓为业且久一旦夺之恐生变上为停前命

仍给之民居政府不轻发言遇事所难徐出一二语

辄中节有不当意者愤激见辞色门人或诮其过直

或歉于雅量久乃服之屡典文衡以平正简要取士

力去浮夸险怪之说文体为之一变自为文亦称是

诗歌冲澹沉着成一家言文正公曰邦彦诗词皆中

规度而七言古诗尤超脱凡近众所不及博极羣书

而根于理性意会心契有已所独得之妙世有非考

亭之学者公力诋之曰考亭吾辈莫适为学非之

亦何所见但好名耳性孝友东滹公没于家疏请归

治丧葬不得比数年言及犹泣下抚其子如子姊氏

适周姓者既卒子孤弱不能立公抚之于成待诸弟

瓘佩瑱友爱备至石氏之先有长卿汉卿才卿者称

长者号三石君髙祖永曾祖友智曾祖妣郑氏继邢

氏祖麟中癸卯举人为山西临晋县教谕祖妣时氏

继徐氏被旌为节妇考讳玉天顺甲申进士累官山

西按察使妣赵氏考以上俱以公贵累赠光禄大夫

柱国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妣

俱累赠一品夫人配王氏先卒赠一品夫人继翟氏

封一品夫人公生成化乙酉得年六十有四墓在邑

西南徐村之新阡以卒之明年十二月四日襄事公

侄东滹公之子中府都事经谓公墓上之石未有书

请予书之乃按国子司业林君时所著事状附以平

日所知闻者诠如左系以铭铭曰公也翟翟惟义之

于众狥利以趋覆谓我迂我性如石如矢斯棘彼习

为容谓我过激我安我心我心平平其不在我我何

歉焉彼容与激孰得孰失而要其终千古一息吁嗟

乎熊峯永奠幽室

宋州守杨公墓碑       沈尧中

尝读宋史忠义传自康保裔而下凡二百余人无所

谓杨公棣者及考澶乗而始见之当建炎间公守开

德他出金兵至其弟彭年以城降公归尽殪其守婴

城自保金兵复大至与其弟俱死葬金沙山然而史

不及书岂当时不以闻焉然而犹幸墓在故得入郡

乗列宦祠春秋两祀之则公之忠着矣独计公尽殪

所守金人且恨入骨顾乃瘗而藏之岂金人亦怜其

忠耶嗟嗟张睢阳辈名垂天壤庙祀几徧海内而睢

阳不闻有墓今公墓睪如且当孔庙东南有司过而

式之卿大夫过而式之博士弟子员聚而式之闻风

兴起不知其几且春秋两祀在孔庙东偏当时建庙

若为公而设者此又适然之符也公之名不得纪于

史而犹得志于乗不得闻于朝而犹得享于郡不得

与康保裔等同列而卒胜于张睢阳辈之无墓者斯

亦竒矣使其如弟之为金人以公为守汶汶之生孰

若烈烈之死一时之茍禄孰若百世之血食故公名

之不闻时所遗也非不幸也公墓之得存神所相也

非幸也第仅仅一丘日渐侵蚀万一堙没将何以劝

余故表而石之俾不朽云

忠孝祠碑          王世贞

隆庆之戊辰冬余自副察起再游大名覩其疆邑土

风淳美民竭其谷麦桑麻之利奉给县官退而治其

余以共事家长上庶几乎能自足忠孝之愿而亡所

事于诗书之力者居无何而郡太守郑君以祠故田

侍中正及其子仆射布事请盖大名古魏州地而

侍中父子尝为其州刺史节度诸军者也当肃代之

季所谓魏州者一辱于安禄山再辱于田承嗣盖至

于悦与绪而天子意不复有魏之山川人民而为魏

之人者亦安于其故而不复知其上之不为田而为

李矣侍中以军心之向踞其位而能一旦奉六州之

籍归之天子请吏治赋天子始为之疑继为之大悦

而魏之吏士始亦为之骇继而为之俛服恐后公率

全师压赵境声王氏抗命之恶再铩其武卒还复治

青郓罪获师道族其家公北掠赵之要领提衡其六

州东悉复齐鲁十五州之地并其所治为州共二十

有七咸手挈以报天子其有功于唐甚大而仇于赵

及齐鲁人甚深用事者闇不晢于几乗赵之人请帅

捐公帅之而又夺其纲纪之仆俾阖门就屠戮以死

仆射由苫块起墨衰而从事枕戈待旦誓不与贼俱

生而魏吏之黠者已深中赵之诱而复动其故廹于

得所欲而缓其报公遂至挟仆射援河北故事以请

茍仆射于死生之际少有所动而移其念于择利则

必为之姑以应之而庶几其乗隙伺间如李少卿所

云者乃悉其财帛予士辛上书告天子恸哭于侍中

之灵抽刀剚腹盖仆射之所不能报于力者雠而其

所可报于心者君与父也仆射虽已死赵诛虽废然

魏人终不敢显为赵而竟唐之世犹能以羁縻之迹

时出其资赋以讨挫叛镇至于宋而天子恩德日以

浃又获牧如如韩者拊之魏遂以首善闻诸郡盖

又至于今而余之所覩羡魏俗如向云者谓非侍中

父子一洗其悖而振之以忠孝之力也耶郑公谓魏

俗固淳美然亦少稚不知以君臣父子之节撕警之

则亦易忘而侍中仆射其节为最着魏既以二公故

善其俗其德之也当无已乃即废署彻其朽材涂塈

而更新之加以丹垩颜其堂曰忠孝余乃纪其事而

歌以侑神其词曰旭轮兮太行下明河兮流漳涤而

田兮从王悉而军兮以四匡师不勤兮仇予桓欲报

兮狡为阻臣胡避兮殉君子胡恫兮从父曳虹旗兮

辉煌弢天弓兮上襄蒇而肝兮彩繸之使阳咸兮招

筮之重貂兮委蛇从副乗兮后先驰帝大明兮泽汪

濊将赵魏兮齐文轨神怡怡兮享牲醴毋抚剑兮东

北睨条风兮甘雨惠我民兮以建赵土赤帻兮青衿

灵翛翛兮怳有临美我俗兮为我御祲千秋万岁兮

同此心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