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picture/mlogo.png)
林语堂旅居美欧数十年,用多部传世经典专著,向西方介绍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本书同大师同类专著一样,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以丰富的文史资料和自由的行文风格,重新演绎了北京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北京文化的各个层面——内城与外郛、市区与郊野、皇室与民众、皇宫、御苑、寺庙、佛塔、雕塑、绘画、书法等等城市名片也尽收其中。而这些,再尽可能的辅之以大量珍贵的老北京照片和地图,更是国人不可不读的大师又一名作。全方位再现
天文地理
游记。原题方瀛等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徐灵府撰。徐灵府,字名征,自号默希子,钱塘(今杭州)人。唐道士。元和十年,自衡岳移居台岭。此书则成于宝历初年。《天台山记》古逸丛书本,共一卷。是作者在唐元和年间(806—820)游天台山的游记。主要记载了南北朝、隋、唐时期天台山佛道两教兴起的历史情况。其中较详细地记述了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在此山修寺说法、开创宗派以及唐代道士司马承祯、吕洞宾在此山隐居修炼等
天文地理
明陈诚、李暹著。诚字子鲁,江西吉水人,洪武中进士,永乐初任员外郎。暹,长安人,洪武中举于乡,永乐初授户部主事。当时明成祖在位,致力于向异域宣扬明朝国威,吸引诸藩朝贡,与遣郑和下西洋同时,又遣诚、暹等人出使西域各地,前后凡五次往返。永乐十二年(1414)正月,诚、暹等从肃州(今甘肃酒泉)出发,经嘉峪关、哈密、火州(今新疆吐鲁番东阿斯塔那)、土尔番(今新疆吐鲁番)、阿力马力(今新疆霍城东)、亦息渴儿
天文地理
地理杂志。清邓传安撰。一卷。传安字鹿耕,号盱原,又作菽原,江西浮梁人。嘉庆进士,官至建宁知府。传安官台湾十余年,览其山川形势、民俗土风,得文三十三篇,于道光十年(1830)汇编付梓。二万六千余字。台湾番社纪略、番俗近古说等篇记其少数民族分布及习俗。明鲁王渡台辨、海外寓贤考诸篇,记明鲁王渡台及历年由大陆至台寓贤简况。道试诸生策问、重修螺青书院碑记诸篇,载书院修建经过及对诸生遗才策问等。于农民起义、
天文地理
(明)魏焕撰。本书共三卷,内容涉及明代九镇及其边墙,其中,不但记述了各镇的位置、保障、经略等情况,而且还提出了边备策略,是研究明代北部边防的重要史料。《巡边总论》今收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见第七十八册。
天文地理
《岱史》,明朝查志隆编撰。书成于万历年间。十八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为岱岳(即[[泰山])史志。据卷首序文称:山东长芦巡盐御史谭耀有感于前人所撰岱岳史志简略侵废,乃命属下转运史查志隆重新编辑续补而成此书。全书分十四篇,〈图考〉、〈星野考〉、〈形胜考〉三篇,详考泰山域图、天象及山川形势。〈山水表〉、〈疆域表〉二篇,列举泰山之山水疆域。〈狩典纪〉、〈望典纪〉、〈遗迹纪〉、〈灵宇纪〉四篇,记述历
天文地理
域外地理著作。清李钟珏撰。一卷。钟珏,优贡, 上海人。 光绪十三年(1887)因觅友去新加坡,以所见闻著是书。约七千二百字。对新加坡地理方位、形状、所辖、交通、开发、历史、四至、海口炮台、居民册籍,博物馆、医院、华人生活、华工、英国驻军、兵房、贸易、居民犯罪,以及地近赤道冲凉之法、南洋鸦片烟、鳄鱼伤人等情况多有记载。内容翔实,文笔通畅。对研究十世纪末新加坡开发史、 地理、经济、军事、风土民情等均
天文地理
水利志。明潘季驯撰。四卷,首一卷。季驯有《河防一览》已著录。此书成于万历七年(1579)前后,三万余字。卷首冠黄、淮二河图,于沿河府、州、县治所及湖、堰、堤、烟墩、历代治水工程均有说明。正文共收《奉明旨陈愚见议治两河经略以图永利疏》、 《勘估两河工程乞赐早请钱粮以便兴举疏》、 《河患已除流民复业乞恩豁租以广招徕疏》、 《议复营田兼摄州县以广招徕以利民生疏》、 《恭报水孽既除地方可保永安疏》等十二
天文地理
郁达夫著。上海现代书局1934年6月出版。为作者移居杭州前后写作的一组游记散文,共11篇,并《自序》及附录各1篇。集内文章均为记述游览浙东、浙西、皖东等地名胜所作,重在描摹自然景色,多能见其神采。如《杭江小历纪程》写顺流而下所见义乌、兰溪、小南海等地风光,举凡山溪涧瀑、奇石怪洞,均各略事点染,一揽其胜。《西游日录》纪游西天目山,则以工笔写奇峰丰姿,有如诗如画之妙。更高明之处,是着意于观照景物神韵
天文地理
水利志。清靳辅撰。八卷。辅字紫垣,汉军镶红旗人。初授翰林院修撰,官至总督河道、兵部尚书。康熙初,黄河屡次泛滥成灾,靳氏奉诏治河,后辑此间奏议成书,记事止康熙二十四年(1695)其子治豫汇刊传世。约十八万字。全书计收恭报到任、经理河工、江南大修、指陈河道、酌改运口、请修运河、全河归故等百余通奏疏。每卷卷首题“治河题稿”,卷末附“抚皖题稿”,虽系文牍汇编, 但所载治河史事比较集中、系统。凡治河动议、
天文地理
二十四卷。图说,一卷。李光地等奉敕撰。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圣祖以明朝冯应京所撰《月令广义》二十五卷体例粗备,但采录有关著述繁简失当、雅俗不分,特命李光地等另行编纂,门类因仍其旧,删除无稽之谈,增补未备之文,定为图说一卷,岁令二卷,每月令一卷,春、夏、秋、冬令各一卷,土王令一卷,十二月令各一卷,闰月令一卷,夜令二卷,时刻令一卷。每类之下,分天道、政典、民用、物候、占验、杂记六个子目。十二月
天文地理
中国古代天文学著作。东汉张衡撰。原书已经散失,仅在《后汉书·天文志》中保存了一些内容,共一千七百余字。据学者研究,该书是一部与《史记·天官书》相类似的作品,描述周天星官的位置、星数、占星意义等。《隋书· 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 志》皆作一卷。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 书》、洪颐煊《问经堂丛书》、《经典集林》、王谟 《重订汉魏地理书钞》皆辑为一卷,《说郛》弓六 十亦有辑本
天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