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山倓虚大师述,夫佛法本旨,毫无别事,唯了生死而已。然生死本无,乃众生妄自计度为生死也。若生死果是真实,虽释迦及诸佛亦不能了。何以故。以真则不妄,实则不虚。既不虚妄,何能破除得了。是因本无生死,妄自执着。但能破此执着之性,而生死即了。故我佛唯自能破执情,名曰了脱生死。又以善巧方便导众生,亦了此生死也。
佛教书籍
这本《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乃是在一九七○年时,宣化上人对一班美国青年弟子讲述的。这些弟子,虽然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可是对中文和佛学的了解却一窍不通。所以,上人用最简单的字句来表达最难解难明的百法。其中反覆解说,更加入训勉之词,上人用心良苦,为度初机,斯可见矣。 此书是由讲述现场记录的录音带重新笔记下来,所以尽量保持口语,使我们看书如身在讲堂,俨然灵山会上。 文中数度用鸽子作因果与报应的譬喻,乃
佛教书籍
《密勒日巴大师歌集》,藏文原名《十万歌颂》(MilaGrudum),亦称“米拉道歌”,以米拉日巴一生的重要道歌为主线,展开米拉的生平,共有《密勒拾柴记》、《善河降魔记》等六十一篇,记述六十一个故事,每篇故事中都有数首至十数首道歌,此书为蒙藏地区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影响极为深广,多数道歌都可作为修持之诀要。
佛教书籍
湛山倓虚大师述,将释此经。必用五重玄义。依玄义能入妙理故。所谓五重玄义者。名体宗用教也。此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以法喻为名。无法为体。无住为宗。离相为用。熟酥味为教相。以名诠所宗之体。能趣体者为宗。宗之功能为用。判名体宗用之高深者。为教相。故释一切经论。五重玄义之需要。不可少也。且如般若之体。云何无法。诸法之元。以动为基。动必有声。
佛教书籍
《<普贤行愿品>讲要》是惟贤法师2003年10月25日-27日讲于深圳弘法寺。佛说《华严经》,根据华严宗的判教是在佛初成道以后。佛成道是在腊月初八的晚上,当中夜明星出现的时候佛就成道。在没有成道以前,还受了魔王波旬的干扰,平常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是佛在金刚座上,以定力、威力,就把他对付了。降服魔王以后,佛就在中夜睹明星而成正觉。
佛教书籍
《楞严经》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经典。一九六八年,宣公上人于美国三藩市(旧金山)佛教讲堂,开办“暑假楞严讲修班”,为期九十六天,对三十多位美国大学生讲述整部《楞严经》,以为对西方人弘法之开端。研习内容包括:经前悬谈、阿难示堕、三番破识、十番显见、四科七大、从根解结、二十五圣圆通章、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十二类生、历位修证、七趣、五十阴魔……,教导我们从根本上入手,从自性上修自性,旨在销除我们每
佛教书籍
湛山倓虚大师着,解经有解经之规矩者。正轨也。解经难于澈底。澈底矣而又能尽合正轨。此难之尤难者也。金刚经乃出世法中最彻了之经。从来解是经者。奚啻数百家。求其彻了毫无疑义。已甚难矣。今者湛山倓公晚年有最后讲义。其于金刚的旨不惟彻了无余。而又最合解是经之规矩何者。如来说经体例不一。金刚经有金刚经之体例。其规矩与他经不同也。夫出世大法。究其奥义。揭其真旨。备具于方等部中。从此真旨大明。奥义尽显。
佛教书籍
《佛说四十二章经》,这部经的名字有七个字,这七个字有通、有别。通,就是这一个“经”字,这是个通名,佛所说一切经典的通名就叫“经”。在“经”的上边又有一个别名,别名就是这一部经自己的名字,是一个特别的名字,和其他经不一样的名字。就好像我们人都叫人,这是一个通名;人又有自己的名字,姓张的叫张某某,姓李的叫李某某,都有一个自己的名字。佛说经也是这个样子,有通名,有别名。“佛说四十二章”是这部经的一个别
佛教书籍
讲经有的依照天台教来解释,有的依照贤首教来解释。在天台智者大师创立的天台教里边,将如来的一代时教判为“五时八教”;以“五时”来判定如来说法的次第,以“八教”来分别所说的法门和说法的仪式。五时,第一是华严时,第二是阿含时,第三是方等时,第四是般若时,第五是法华涅槃时。在这五时里边又判出八教来,这八教就是“藏教、通教、别教、圆教”,是“化法四教”;还有“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是“化仪四教”;
佛教书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一部经在这个般若时里边说的。论到五时八教,这属于别教,是般若时;第四般若时,也就是第四时。在这个四教里边,属于别教。佛说的般若部,有六百多卷。这《金刚经》,是六百多卷里边其中的一卷。 讲起般若部,这个《般若经》非常重要。怎么显出它的重要呢?佛说这个般若部的时候,用了二十年;二十年说般若,在这二十年说了六百卷的《般若经》。最后,佛说过这样一句话,说这个《般若经》,将来大兴于
佛教书籍
全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无碍圆满大悲心陀罗尼经》,略称《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唐伽梵达摩译。一卷。称观世音菩萨说“大悲心咒”(简称大悲咒),说持诵此咒除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所求无不果遂,得十五种善功德,并说咒及持诵观修之要。其咒在汉地流传颇广。
佛教书籍
马鸣菩萨造, 梁天竺三藏法师真谛译, 湛山倓虚大师著。人生于两大之间。对于环境之森罗万象。莫不欲探讨其原。彼天之渊然而苍者。其上复何所有耶。地之庞然而大者。其中复何所蕴耶。山何为而峙。海何为而渟耶。
佛教书籍
我们现在学《楞严经》、拜《楞严经》,目的只有一个:由染趋净,息妄归真。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白的道理。 “首楞严”三个字就代表真心。“首”,代表第一,最高的一个;“楞严”就代表王三昧,禅定中最高的、像王一样的,叫“王三昧”,这是佛果位的禅定。我们就是要恢复真心,修楞严大定。楞严大定包括佛的三身(报身、化身、法身)。“首楞严”译为中文,即一切事究竟坚固。一切事就代表五蕴、十二处等。 息妄归真,即要明妄明
佛教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