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清郑方坤撰。十卷。方坤有《全闽诗话》已著录。王士禛晚年作《五代诗话》,未及成书,门人弟子即把这未竟草稿传抄出去,遂引起宋弼和郑方坤分别对其进行删补。但“弼所续入,务求其博,体例遂伤冗杂,殊失士禛之初意,而挂漏者仍复不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而郑方坤删补后的《五代诗话》体例取舍较为精赅得当。王士禛原本十二卷,共六百四十二条,郑方坤删去无关诗歌者和无关五代者二百十六条,实存四百二十六条,
诗词戏曲
十二卷。元汪泽民、张师愚合编。汪泽民,字叔志,徽州婺源 (今属江西)人。延祐五年 (1318)进士,授承事郎,同知岳州路平川州事,历南安、信州两总管府推官,后补平江路总管府推官,调济南路兖州知州。至正三年(1343),召为国子司业,与修三史,书成即迁集贤直学士。寻以礼部尚书致仕,居宣城,自号“堪老真逸”。其事迹元史本传有载。张师愚,字仲愚,宁国 (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曾两领延祐、天历乡荐。
诗词戏曲
诗歌总集。北宋杨亿编。2卷。该集为馆阁诸臣于景德二年(1005)至大中祥符元年(1008)参加编纂《册府元龟》时唱和之作结集。“西昆”之名取自道家传说,盖昆仑山之西有玉山,乃西王母居处,其上为藏书之所,“先王之所谓册府”,故以之切合秘阁及所修之书。参与唱和者17人:杨亿、刘筠、钱惟演、李宗谔、陈越、李维、刘骘、丁谓、刁衎、任随、张詠、钱惟济、舒雅、晁迥、崔遵度、薛映、刘秉,个别人虽未参与秘阁编纂
诗词戏曲
唐宋诗选集。四十九卷。元方回编选。此书专选唐宋两代五、七言律诗,故称“律髓”;自谓取十八学士登瀛洲、五星照奎之义,故称“瀛奎”。共计选诗二千九百八十九首,内唐代作家一百八十馀家,宋代作家一百九十馀家。方回“主江西”,倡为一祖三宗之说,一祖者杜甫,三宗者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但在选诗时,仍能注意到不同流派。入选宋诗,除江西派外,有西崑体、江湖派、四灵体,赞扬西崑作者杨亿
诗词戏曲
十四卷。元杨士宏(生卒年不详)编。杨士宏,字伯谦,襄城 (今属河南)人。是书收诗一千三百四十一首,卷前有杨士宏所撰 《唐音姓氏并序》。是书分为始音一卷,正音六卷,遗响七卷。编者自记称十五卷,系遗响有一子卷。其 “始音”只录王、杨、卢、骆四家;“正音”则诗以体分,为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又以时代划分,以初唐、盛唐为一类共六十五人,中唐、晚唐各为一类,分别为四十八人和四十九人。“遗响”
诗词戏曲
诗话者,论诗用笔记体以出之者也。其名称滥觞於宋欧阳公《六一诗话》,同时而起者,有司马温公《续诗话》、刘贡父《中山诗话》。其后流风所扇,大振芳尘,如明之李西涯、清之王渔洋,本以诗为一代宗工,出其心得,自足凌驾一代;而章实斋先生则曰:“诗品、文心,专门著述,自非学富才优,为之不易,故降而为诗话。”又谓好名之习作诗话,以党同伐异,或用为标榜声气之具,或作为宛转逢迎之术,探抉其病,固亦尽之矣。
诗词戏曲
诗论。清潘德舆(1785—1839)撰。十卷。附《李杜诗话》三卷。德舆字彦辅,号四农,江苏山阳(今淮安)人。道光举人,安徽候补知县。此编为作者晚年定稿,由徐宝善于道光十六年(1836)刊行。总三百二十五则。书前有钟昌、徐宝善的两篇序。全书以儒家“诗教”为宗旨,但讲诗艺却多本于道家的自然、神妙之说,内容十分丰富。作者认为诗有“神理意境”,即“有关寄托”,“直抒己见”,“纯任天机”,“言有尽而意无穷
诗词戏曲
宋代诗论著作。又称《风月楼诗话》2卷。朱弁著。本书成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书前自序云:“予复以使事羁绊河,阅历星纪,追思曩游,风月之谈,十仅省四五,乃纂次为二卷,号《风月堂诗话》。”可知其时作者正被拘于金国,而所录则为昔日论诗之语。书中多记北宋诗坛旧事,于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及诸晁均有涉及,而尤重苏轼,以为“东坡文章,至黄州以后,人莫能及,唯黄鲁直诗时可以抗
诗词戏曲
诗论。清翁方纲(1733—1818)撰。八卷。方纲有《小石帆亭著录》已著录。此编系翁氏视学粤东,与学侣论诗所条记,前五卷曾丢失,后购得,又增《评杜》一卷及附说元遗山、王渔洋《论诗绝句》两卷,成是编。时乾隆三十三年(1768),初刻于嘉庆二十年(1815)。一、二卷评唐诗,三、四卷评宋诗,五卷评金元诗。第六卷为“渔洋评杜摘记”,对王士禛评语多所辨驳,七、八卷分别解说元好问、王士禛《论诗绝句》。翁氏
诗词戏曲
三卷。《前集别编》一卷。《续集》三卷。《续集别编》六卷。宋李庚原本,林师蒧等增修。此集皆录唐以前作家题咏天台山的诗文,计赋三篇,诗二百首。成于宁宗嘉定元年 (1208)。前有郡守宣城李兼序。《前集别编》一卷,则师蒧子表民所辑补。又附拾遗诗十二首,有陈耆卿跋及表民自记,“题癸未小至”,乃嘉定十六年 (1223)。《续集》前二卷亦李庚原本,后一卷则师蒧、林登、李次谟等所汇录,皆宋初迄宣、政间人之诗,
诗词戏曲
诗话。清人贺裳撰。三卷。裳字黄公,丹阳(今属江苏)人。康熙初诸生。生卒年未详。著有《红牙词》,并有《史折》等历史著作。此编约十五万字,为清人诗话中之巨制。今本分为“卷一”(附补遗)、《载酒园诗话又编》(评唐诗)和《载酒园诗话》(评宋诗)3部分。书前有署为“通家教下弟眭修季”的序文。卷1分“诗不论理”、“用事”、“考证”等小题讨论诗理、评论诗话;“又编”以后则以大量的篇幅评点唐、宋诗人。正编一卷,
诗词戏曲
十四卷。明文洪编。文洪字功大,号希素,长洲 (今苏州)人。明成化元年(1465)举人。官涞水教谕。此书为明长洲文氏三世五人之诗:文洪著《括囊稿稿》诗一卷,文一卷,其孙文征明著《甫田集》诗四卷:文征明长子彭,字寿承,官南京国子监博士,著《博士》诗二卷;次子嘉,字修承,官和州学正,著《和州》诗一卷:彭之子肇祉,字基圣,官上林苑录事,亦著诗五卷。其中唯文征明名最盛,其家学渊源则始自洪。如《静志居诗话》
诗词戏曲
十卷。宋邓忠臣等 (生卒年不详)撰。忠臣,字谨思,别号玉池先生。湖南长沙人。熙宁进士,官大理丞,迁考功郎。同文馆本以待朝鲜使人。时邓忠臣等同考校,即其他为试院,因录同舍唱和之作,汇为一编。按《宋史·艺文志》有苏易简《禁林宴会集》,欧阳修 《礼部唱和诗集》。此书独不著录。《宋志》最为舛漏,恐为偶遗之。其相与酬答者,邓忠臣而外,为张耒、晁补之、蔡肇、余干、耿南仲、商倚、曹辅、柳子文、李公麟、孔武仲等
诗词戏曲
明安磐著。一卷。论诗推宗严羽,提倡妙悟、自然,指出诗中用事要“浑然不觉乃为高品”,不可“句句以事衬贴”。此书自序云:“诗言志,诗话又以论诗也,故诗难而论诗又难。”但书中论诗之语并不多,以记事为主。其论诗亦主严羽《沧浪诗话》“妙悟”说,此为明人诗学风尚,但不一味尊唐抑宋,对苏轼、韩驹等人作品有所称颂。安磐论诗,以严羽为宗,直言不讳。其谓:“诗如参禅,有彼岸,有苦海,有外道,有上乘。迷者不能登彼岸,
诗词戏曲
宋代论诗著作。又称《高斋词话》。原卷数不详。曾慥著。此书成于南宋初,亡佚已久;今人郭绍虞自《苕溪渔隐丛话》等书中辑得25则,编入于《宋诗话辑佚》。书中所重在于记载故事,考订名物,辨识出处,有关诗学见解者较少。其中如苏轼讥秦观作词学柳永,尤为后人称引。曾慥有《高斋漫录》,也见于著录,今所传为辑佚本。《高斋诗话》,不知卷数,原书久佚,亦不见诸家著录。郭绍虞、罗根泽均曾辑其佚文,郭得二十五条,罗得二十
诗词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