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胡也频著。春秋书店1930年10月出版。小说以“五卅”运动后北平为背景,描写无政府主义者白华和共产党人刘希坚在爱情与信仰之间的矛盾。由于信仰上的不同,他们一见面总是始而热情交谈,继而争论不下,终于不欢而散,给这对热恋的情人带来感情的痛苦。后在轰轰烈烈的“五卅”运动中,共产党人坚持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领导了群众运动,而无政府主义者则崇尚空谈,事实教育了白华,终于使她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
文学艺术
《新庵译屑》,九十题九十四篇。署“上海新庵主人译述”。光绪三十四年八月(1908年9月),吴趼人应周桂笙(即新庵主人)之请,为之编辑并作序。并将周桂笙原为《知新室新译丛》所写《弁言》置于卷首。但当时并未以单行本出版。吴趼人去世后,周桂笙大约又增加了若干篇目,计得九十题九十四篇,与其所著《新庵随笔》合编为一册,合称《新庵笔记》,其中卷一、卷二为《新庵译屑》上、下,卷三、卷四为《新庵随笔》上、下,并
文学艺术
《刘二和与王继圣》是赵树理一篇没有写完的小说。他计划写三部分,每部分三章。但实际上只发表了前三章,后来又在他家属保存的遗稿中找到了第四章第五章。本篇前三章初刊于1947年太行华北新华书店编辑的《新大众》杂志。曾编入1958年版《赵树理选集》;但删去了每章前原有的小标题。本集在收辑这篇作品时,参考了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的《赵树理文集》,增收了作者遗稿中的四、五两章,并恢复了每章前的小标题。
文学艺术
《绿林之雄》收录短篇小说十一篇:《一个三十年前的死强盗》、《皋兰城楼上的白猿》、《虾蟆妖》、《侠盗大肚皮》、《绿林之雄》、《近代侠义英雄传》等。在下有一个十多年的同乡老友张君,为人甚是精明干练,思想也甚新颖,对于神鬼怪异的事,从来是力辟荒谬,绝对不相信世间所谓神鬼狐祟等等乃实有其事。最近四五年来,在下和他都为着衣食的问题,各干各的生活,彼此不能会面。直至昨日,张君忽因其职务上的关系,到了上海,承
文学艺术
短篇小说集,收录向恺然所著短篇小说五篇:《何包子》、《秦鹤歧》、《神针》、《梁懒禅》、《杨登云》。合肥何包子,是六十年前驰名南北的捕头,于今已死去四五十年了。而合肥人不谈到侦探与武侠的事情上面去便罢,谈必拉扯出何包子的轶事来,做谈论的资料;不过各人所知道的有详有略,与传闻异词罢了。即此可见何包子的事迹,印入一般人脑筋至为深切。在下屡次听得合肥朋友谈起,情节都大同小异。因其有可记述的价值与必要,所
文学艺术
现代短篇小说。赵树理著。沈阳东北新华书店1948年8月初版。列入“大众文艺小丛书”。作品描写了解放区供销合作社新旧人物矛盾和斗争的故事。三喜“从小就是个伶俐的孩子”,但是“因为家穷”,“没有念过书,不识字”,“长大了不甘心,逢人便好问个字”,“也认了好几百”。1942年减租减息后,他在与合作社旧经理、原来的高利贷者张太的斗争中,表现积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群众推选他任合作社经理。当上经理后,
文学艺术
东晋笔记小说集。东晋葛洪撰。2卷。葛洪,句容人,字稚川,官句漏令。所著言黄白之事曰内篇,其余驳杂通释曰外篇。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所著几近500卷。但此书旧载亦作西汉刘歆撰,葛洪辑抄,或作梁吴均撰。原书2卷,据《直斋书录解题》,宋人分为6卷。今2卷、6卷两本并行。是书摭采繁富,取材不竭,葛洪书后有跋,称“以补汉书之阙”。托刘歆语气,叙西汉传闻遗事、掌故、长安宫室、苑囿,间杂怪异。所记饮酎、汉彩女
文学艺术
现代长篇小说。胡也频著。上海光华书局1936年6月初版。作品描写女主人公素裳为了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舍弃安逸舒适的贵妇人生活而投奔革命的历程。素裳的丈夫徐大齐是20年代中后期的新贵。素裳在生活条件优越的家庭中感到寂寞,她思考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渴望工作,服务于社会事业,不满沽名钓誉的丈夫和他周围的那批政客。素裳通过好朋友叶平,认识了广州起义失败后从南方来北京准备去欧洲的共产党人施洵白。素裳在同施洵
文学艺术
长篇小说。蒋光慈著。1930年1月上海北新书局出版。小说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描写青年知识分子柳遇春、王曼英、李尚志在四一二政变以后,革命处于低潮时期,所走的不同的道路:柳遇春投向反动营垒以逞一己私欲;李尚志则仍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继续坚定地从事着艰难危险的革命事业;王曼英一度产生过悲观绝望的虚无主义情绪,用肉体的放浪和堕落对现实进行一种变态的反抗,后来在李尚志帮助下才重新振作起来,投身工
文学艺术
收录向恺然所著短篇小说八篇:《无名之英雄》、《孙禄堂》、《快婿断指》、《无锡老二》、《鬎福生》、《黑猫与奇案》、《岳麓书院之狐异》、《恨海沉冤录》。在前清光绪二十五六年之间,湖南因有谭嗣同、唐才常等一班豪杰之士讲求新学,设立时务学堂,湖南的风气为之一变。就是乡村里的蒙馆先生教学生,也不似从前专教《四书味根录》,做破承题、起讲了,也和学校里一般的有地理,有历史,有算学,有国文,分科教授。不过蒙馆先
文学艺术
赵树理著。发表于《人民文学》1961年4期。取材于真人真事的传记体小说。潘永福是山西沁水县农民出身的干部,参加革命前热心为群众办事,又有熟练的生产技术,深受群众爱戴。参加革命后当了农村干部,始终保持劳动人民本色。作品着重表现他在1959年和1960年办农场、修水库等工作中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作风。尤其在经营管理上,讲究实际,精打细算,管理有方。作品选择人物一生中的若干典
文学艺术
短篇小说。赵树理著。发表于《人民文学》1960年11期。写76岁的“老技术”陈秉正是山区特等劳模,公社化后进了敬老院,但他三天后就闲不住,要求出院,到大队教练组教青年学技术。他的儿孙们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想保护那双劳苦功高的手。他在物资交流会为队里买桑杈,在县招待所里主动打扫环境卫生时,两次丢失了手套。手套找回来,他便还给儿媳妇,并说:“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作品热情歌颂了劳动人民勤劳朴素
文学艺术
童话译作集。分一、二两卷,卷一收《一千零一夜》《渔者》两篇,卷二收《猫鼠成亲》等15篇。署“上海周树奎桂笙戏译,南海吴沃尧趼人氏编次”。光绪二十八年孟夏(1903年5月)上海清华书局出版。首冠吴趼人序及周桂笙自序。译笔忠实,虽用文言,但平易活泼,饶有风致,明白晓畅。本卷据上海清华书局本点校收入。
文学艺术
短篇小说。初载1935年5月5日《青年界》第3卷第3期。初收1934年9月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初版《赶集》。又收入1947年4月晨光出版公司《微神集》和1956年10月人民文学出版社《老舍短篇小说选》。现收入《老舍文集》第8卷、《老舍小说全集》第10卷。本篇以人物速写方式,写“我”在火车上见到的一位穿马裤的先生。他一上车就一迭连声地喊茶房、要手巾、讨开水,要这要那,支使得茶房团团转,也闹得别人不得安
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