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张天翼著,发表于1938年4月《文艺阵地》创刊号,是作者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作品主人公华威先生永远挟着他的公文包,不时要掏出怀表来看一看,坐一辆全城跑得最快的包车,他说“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的制度”,“还希望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时”,真是个“抗日”的大忙人。其实他每天忙的就是坐着包车招摇过市、演说、开会、迟到、早退、大吃大喝,他的“忙”不过是虚张声势,装腔作势。他在会上发言以及和人交谈总是喋喋
文学艺术
中篇小说。沈从文著。作于1927年。作品取屈原《九歌》中《山鬼》同一题目,写一个湘西青年因失恋而迷惘,终于成为疯子的凄凉故事。一个被人叫做“癫子”的青年突然失踪了,牧童发现他藏在山洞里做着白日相思梦。后来,他颓然回家,给母亲带来无限的哀愁。小说通过这一原为人们喜欢的小伙子变为任性、乖僻的“癫子”的描写,表现对压抑人性的世俗的批判和对青年得不到人们理解的深切同情。围绕着主人公的命运,作品摇曳多姿地
文学艺术
张爱玲中短篇小说集。收录创作于1951年至1978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包括《小艾》《五四遗事》《怨女》《色,戒》《相见欢》《浮花浪蕊》《同学少年都不贱》。 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色,戒》 。我觉得感情不应当有目的,也不一定要有结果 。——《同学少年都不贱》 。张爱玲也许不是时下“正确”定义里的女性主义者,但在《怨女》中,她从未停止对女性命运的严肃思考。——哈佛
文学艺术
现代中篇小说。沈从文著。上海光华书局1928年10月初版,列入“文艺小丛书”。作品以第一人称手法,描写一个痛感孤独、渴求人间同情与温暖的知识分子的内心苦闷。小说主人公“我”是一个穷得连出门的车费也没有的知识青年,悲苦的生活使他渴求得到人间的爱。住在西城的大姐和六姐,一个是寡妇,一个是有夫之妇,但都缺少“爱”。“为了收割爱的谷子”,“我”就经常前往她俩住处。在长久的接触中,大姐处处流露出“爱我”的
文学艺术
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神州国光社1930年6月初版。收1929年和1930年所写短篇小说7篇。其中《我的教育》通过一个士兵的见闻,描写旧军队强逼筹饷、残杀农民、毒打逃兵,以及刽子手拿着带血的杀人刀到肉案上随意割肉等情形;《第四》描写一牧师以宽厚的态度征服已另有所爱的妻子及其情人的故事;《牛》描写农民和牛的亲密关系。另外4篇是《冬的空间》、《夜》、《自杀的故事》和《会明》。
文学艺术
短篇小说 。王祯和著。初载1967年4月 《文学季刊》第3期。初收1969年金字塔出版社版短篇小说集《嫁妆一牛车》。小说描写地位卑下的聋子万发,为生存而挣扎、妥协、屈服和认命的悲惨故事。一贫如洗的万发,“懂事以来就一直给钱困住”,终生奋斗的目标就是能有一辆自己的牛车,可以过上自食其力的生活。他原是雇工,务农为生,但连年生活无着。耳聋后,替别人拉牛车挣点酬金,勉强糊口。老婆阿好嗜赌成癖,连三个女儿
文学艺术
张爱玲中短篇小说集。收录创作于1943年至1944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第一炉香》《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封锁》《倾城之恋》《琉璃瓦》《金锁记》《连环套》。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金锁记》 葛薇龙,一个 极普通的上海女孩子,站在半山里一座大住宅的走廊上,向花园里远远望过去。——《第一炉香》 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
文学艺术
《汪洋中的一条船》是台湾作家郑丰喜(1943—1975年)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成的自传体小说。因为家里贫困,天生残疾的作者幼年时曾经跟随耍猴人街头卖艺,后来又几乎在洪水的激流里丧生。艰苦的人生磨难,激发了他自强不息的毅力与求生存的积极人生态度,不但靠超乎常人想象的毅力在社会上生存了下来,还逾越了种种生理和心理的巨大障碍坚持求学,终于考入台湾中兴大学法律系,并收获了宝贵爱情。小说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
文学艺术
《迷宫》是滕固(1901—1941)的第二本短篇小说集。滕固字若渠,先后留日和留德,美术史家。但他也沉迷新文学,一度为创造社刊物撰稿,后又参与发起狮吼社。本书收录了《壁画》《石像的复活》《乡愁》《水汪汪的眼》《百足虫》《古董的自杀》《摩托车的鬼》《迷宫》短篇小说八篇。
文学艺术
张爱玲中短篇小说集。收录创作于1944年至1947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包括《年轻的时候》《花凋》《鸿鸾禧》《红玫瑰与白玫瑰》《散戏》《殷宝滟送花楼会》《桂花蒸阿小悲秋》《等》《留情》《创世纪》《郁金香》《多少恨》。 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留情》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
文学艺术
张爱玲自传小说三部曲之一, 道尽身世谜团、家族荣枯,堪称民国版《红楼梦》。《雷峰塔》是张爱玲以自己四岁到十八岁的成长经历为主轴,糅合其独特的语言美学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情节在真实与虚构间交织,将清末民初的社会氛围、人性的深沉阴暗浓缩在这个大家族里。从《雷峰塔》《易经》到《小团圆》,晚年寓居国外的张爱玲反复重述着生命中最晦涩的心事,但每次出手均以不同的角度、方式,极致细腻地铺写她对周遭不同人事物的
文学艺术
长篇小说,张爱玲著。初载1950年4月25日至1951年2月11日上海《亦报》,首次出版于1951年11月。《半生缘》讲的是三十年代上海的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顾曼桢家境贫寒,自幼丧父,老小七人全靠姐姐曼璐做舞女养活。曼桢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工作,与来自南京的沈世钧相爱,世钧深深同情曼桢的处境,决定与之结婚。曼璐终于也嫁人了,姐夫祝鸿才是个暴发户,当得知曼璐不能生育,便日生厌弃之心,曼璐为了栓
文学艺术
张爱玲创作于1975年的长篇小说,描写了女主人公九莉与有妇之夫邵之雍的一段爱情故事,九莉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与惊人的记忆,从幼年传统家族在新旧时代冲击中的争斗、观念对立的父母笼罩的阴影,到读书时女中千面百样的同学、战时人与人剑拔弩张的紧绷感,点点滴滴的细碎片段,无一不在她生命刻下印记,并开出繁盛的文字。而就是这种特殊的文采,吸引了邵之雍天天来拜访九莉。他说就算这文章是男人写的,也要去找他,所有能发
文学艺术